86读书会员功能区: 您尚未登录,不能使用书架和书签功能! 您可以选择 『注册』 或 『登录』 来获取此功能! 喜欢本站记得-->『收藏到浏览器』
当前位置: 首页 >> 激情 >> 企业管人要典
企业管人要典封面

企业管人要典

报告错误
小说类别:激情 上传者:上网找工作 作者:未知
小说大小:806K 更新时间:2021-08-09 完结状态:全本
小说热度:5 推荐量:0 收藏量:0

您可能喜欢

前言  实用的工具书。  □目标读者  (1)企业各级各类管理者;  (2)企业人力资源从业者;  (3)企业管理类专业学生。  □文本框架  □内容特色    2003年8月,初稿于上海【性善论】中国古代“性善论”的代表人物是先秦儒家大师孟子。《孟子•滕文公上》:“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  孟子对于“性善论”的最用力的论证,是通过人的心理活动来证明的。他认为,性善可以通过每一个人都具有的普遍的心理活动加以验证。既然这种心理活动是普遍的,因此性善就是有根据的,是出于人的本性、天性的,孟子称之为“良知”、“良能”。  恻隐和羞恶是人的一种心理常态,孟子说“人皆有之”,即认为这种心理常态是人人具有的,无一例外,以此是带有普遍性的。普遍存在的,也就是天然所固有的。无一人能够例外,非个人能力所及,于是就成为一种绝对,一种极致。所以孟子说性善“人皆有之”,又说“我固有之”。孟子认为,这种人心所固有的心理常态就是仁义的萌芽之所,是仁义礼智的本原。  既然人是性善的,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充分施展人的这一性善本质,也就是如何依据性善而实践的问题了。孟子认为,虽然人的本性是善的,但是每一个人的作为都有善有不善,并非可以不加努力完全自动地依据本性去行善。遵守性善的人,就是顺受其正,就得天之助,得人之心,就是正命,就得以成功。不遵守性善的,就不得天助,不得人心,就非正命,就要逆天而亡。有行之者,有不行之者,孟子学说最后的关键是聚焦在“取舍”一点上。所以孟子说:“求则得之,舍则失之。”强调一个“求”字。...
    [置顶] 管理员 对所有小伙伴说: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于 2025-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