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海风云-第3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还没有亮,月港分号外的空地上就已经围满了密密麻麻从家中赶来凑热闹地百姓,把一个月港分号连同周边其他几家商号的大门都給堵住了。

    好在月港分号的主事人们有所准备,在发现门外乱象的情况下,赶紧派出伙计们前去梳理场上的乱象,直到太阳东升,吉时出现之时,才算是将街道中广袤地人群給梳理出来。

    随着挂牌典礼顺利举行,原本在场的百姓正想着是不是该分发传单上所为的礼物之时,街道远处却传来了一阵阵喧哗之声!

    “让开!!让开让开!!”

    一大队身材魁梧的汉子们押运着两辆牛车和一辆马车,将围聚的人群往两边驱赶,好不容易才走近了南洋钱庄地门前来。

    “恭喜恭喜,颍澄兄!!”

    从马车后的车厢里走出一人来,却是前些时日里与南洋钱庄股东姚颍澄接触过的虞静琦其人,他平生颇具传奇的经历,对于在场的月港百姓来说,并不是什么陌生的事情,在他一露面的一瞬间,就已经被在场不少的百姓给认了出来。

    “多谢静琦兄捧场,里面有请!”

    姚颍澄举手还礼,邀请对方进入内室。

    “今日前来,一是道贺,二来则是要办些储蓄业务,还请颍澄兄多多照应一下啊!”

    虞静琦走下马车,指着身后的牛车说道。

    “求之不得之事,哪敢怠慢!!”

    “来人,帮虞老板卸货!!”

    “是!!”

    随后,两位主角分分入内堂细谈,外面自有一群伙计们开始搬运起牛车上的沉重箱子来。

    其间也出了一个小插曲,几名伙计在搬运箱子的途中,不小心将其中一个箱子给摔在礼物地上,顿时将箱子当中的物什给漏了出来,原来却是一锭锭白花花地银子,让在场地百姓无不惊叹!

    本章完

第1131章 北方糜烂之局() 
月港分号地挂牌仪式,一办就是大半天的功夫,其间又有好几波或财大气粗、或声名远扬、或是达官显贵地人物,不约而同地在南洋钱庄月港分号挂牌这一天里,跑来办理开户和储蓄业务,让在场被钱庄传单吸引而来的百姓们瞧了一个正着。

    一边是办理储蓄业务就有机会中得1888两银子巨款的可能,一边则是月港中各大有头有脸地人物,带着庞大真金白银跑来南洋钱庄办理业务,这让本就习惯于从众心理得大明子弟们,纷纷意动,想要试一试南洋钱庄这个据说存钱就能有利息拿的业务来。

    不管是哪个朝代,人心其实是最复杂,也是最简单的事情,从来都不乏那种贪图小便宜而被骗的人,也同样不缺乏那种跟随大众潮流行动的人物。

    而恰恰好,南洋钱庄九月初九这一场大秀,算是彻底地打消了月港大众对于储蓄业务地担忧。

    在挂牌仪式当天,除了几位被钱庄股东们邀请来作秀的大人物以外,随后在场观礼的百姓当中,就有差不多数百人冲着那一份将近两千两银子的大礼,跑到了钱庄当中去办理业务。

    当然,初期的业务办理当中,老百姓还是有所犹豫的,办理储蓄业务地百姓最多也不过是拿着几两碎银子前去办理业务,少的甚至还不足一两。

    不过钱庄伙计们伤口来者不拒,哪怕只是几百文的办理业务,他们也都热情地接待了对方,并将对方办理储蓄业务之后的凭证,一本做工及其精良的储蓄本交到了对方手里,同时告诉对方凭着这本储蓄本,他们就能随时到这里来提取他们储存地银钱和利息。

    而在挂牌典礼当天,钱庄伙计们分发传单上所印载地图文,也被钱庄主事人给兑现了,不但送出去了上千份小礼物,同时还真有办理储蓄业务而获得大奖的幸运儿!

    这位中了1888两银子地幸运儿,一下子就在整个月港出了名了,同时也在无形中为南洋钱庄打响了名声,从此以后,整个月港当中几乎就没有人不知道南洋钱庄,不知道南洋钱庄地储蓄业务的。

    通过这次作秀以后,月港当中的储蓄业务也终于有了进展,且不说当天开办储蓄业务的数百民众,随后那些道听途说月港当中诸多大人物都在南洋钱庄存了巨量银钱的百姓们,也纷纷开始行动起来,将家中余钱取出来,拿到南洋钱庄当中好储存起来。

    而作为主导了这系列变化的主角人物,远在大元岛基隆镇上的李天养,对于月港当中的这些变化一点都不意外。

    从后世穿越而来的李天养非常清楚,大明朝的这些普通老百姓们,对于南洋钱庄地储蓄业务并非没有心动,他们只是缺乏对于新兴建立起来的南洋钱庄地信任。

    只要打消了大家对于钱庄的疑虑,那么在存钱可以赚取利息、随存随取的诱惑之下,少有百姓不会动心。

    月港这样的场景,随后又在福州、苏州等其他五个南洋钱庄布局的城市当中展现开来,钱庄为此付出的成本达到数万两银子,但是事后带来的效果却是立竿见影地。

    半年时间没有太大进展地储蓄业务,在经历了这一场场请当地知名人物作秀,以及付出少量礼物、抽奖等方式之后,五个城市原本波澜不惊地业务量,在随后的几个月里,呈现了几何式井喷现象。

    直至崇祯八年年底,整个南洋钱庄地银钱储蓄量,达到了惊人地五百万两之巨,从中就能够看出,其实大明朝江南沿海一带地百姓人家中,虽算不得富裕,但是却也能说得上是温饱不忧了。

    这与大明朝北方因为民不聊生,而引起地农民其一,形成了鲜明地对比。

    若非还有这片相对更稳定的经济、粮食来源,大明朝早就已经坚持不下去了,而如今的大明国库,却早已是空空如也了!

    在李天养他们苦心发展的时候,闯王高迎祥的农民起义军发展得如火如荼,虽然几经官府卢象升、曹文诏等栋梁将才得打压,可是民间糜烂地局势,已经波及到了整个北方地带。

    大将曹文诏被伏身亡,农民起义军的队伍扩及到河南、四川、甘肃等地,整个大明朝已经是瑶瑶欲坠了。

    以高迎祥为首地农民起义军,从当初的三十六营,扩张到了如今地七十二营,在荣阳会师共商大计,接受了李自成分兵定所向的计议,农民大军分为五个方向发展,彻底燎原了大明北方地农民起义活动。

    没有人知道的是,远在数千里之外的洪门,因为早早地布局农民起义军中,如今在农民军七十二营当中,便有七名将领属于洪门安插在农民军中的间谍,还有无数的中低层将领头目在其中。

    彭志海所在的队伍,随着农民大军杀入到河南地界,他们也再一次跟李自成的农民军队建立了联系,一年多的休养生息、辛勤培训,让他的队伍随后在历次战斗当中崭露头角,很快便成为了李自成麾下数一数二的强军。

    也因此,原本在李自成干将当中没有多少分量的彭志海,很快便跻身为李自成手中一营大将,坐镇河南,在河南各地与大明朝军队纠缠不休。

    于此同时,谍战所在明朝武官当中埋下来的棋子,也都纷纷有了展露头角的机会,随着老一批将才的阵亡、荣休等等,此时大明朝中武官再也不是一个可以悠闲养老的好地方了,这就让谍战所那些参与武举的谍子们有了出头机会。

    当大明朝在历次绞杀农民起义的行动当中,损兵折将的同时,其实也是一次次建立功勋地机会,哪怕之前饱受原本官场上的将领打压,现如今的谍战所谍子们,最高的一位都已经爬升到了游击将军的位置上,其余的也多有参将或是守备之职,手中权力不可小觑。

    本章完

第1132章 铺设要道() 
“呜!!!”

    崇祯九年的春节,是整个华夏民族的大节日,几乎神州大地当中绝大多数地方都在为这一佳节做着准备,只有笨港县中研发院这里,直到如今也没有什么动作。

    一声震天的呼啸鸣叫,是这些时日以来研发院所在山谷时常发生的事情,对此研发院中的工作人员是见怪不怪了。

    经过一年多的改进工作,成才他们的研究小组终于让蒸汽火车有了一个质的飞跃,此时随着轰鸣之声缓缓运动起来的火车头,早就不是当初李天养所见那个笨重肥大的模样了,而是更贴近与后世火车修长而苗条的身段。

    “现在这条轨道,已经不足以满足火车的运行了,小吴,你去写一份申请书,申请加长轨道!”

    陈材院长兼火车研发小组组长,看着缓缓运动起来、并慢慢加速地蒸汽火车,不满意地看着渐渐接近尾声地轨道,回头对深厚一个工作人员说道。

    “是!”

    因为成绩优异、脑筋灵活而充满想象力,才被分配到研发院不过半载地吴彦凡眼神痴迷地望着眼前缓缓驶过地庞然大物,痴痴地应答道。

    “速度测算如何?”

    陈材摇了摇头,对于身后少年的神态不置可否,随即问道另外一边正拿笔速算地同僚。

    “最高时速达到48里。”测算人员放下笔,认真审核了几遍之后回答:“不过我们认为这个速度并不是这个蒸汽车的最快速度,还有发掘空间。”

    “嗯,我也这么认为,还是这轨道短了一点!”陈材院长点头同意对方的意见:“不过我已经让小吴打申请上去了,准备拓展这条铁轨的长度。”

    申请书并没有因为吴彦凡看似走神地神情所耽误,在回到了实验室之后得第一时间吴彦凡就将申请提交到了研发院的审核处,最后由于涉及物资资金太多,而最终送到了李天养的手中。

    “不错嘛,陈材他们这些人的研发速度还是蛮快地嘛!”李天养从来没有停止过对蒸汽火车得关注,不过如今的他倒也不会再像之前那样惊喜若狂了,只要火车原型已经成功,随后的这些改进工作从来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批准!!”

    朱红大字签发在了这份申请的签名处,随后加上了李天养自己的签名以及属于自己的印章,简单的操作下,也就意味着随后又是十数万两银子的支出了。

    好在,之前李天养从南洋商会的这些富豪们手上截取了大量资金,虽然同样地他们洪门在去岁又新建了不少工厂作坊,开始制造诸多新奇产品,可是依然有大半的资金被保存了下来。

    因此,现阶段地洪门,还算是资金充沛,对于陈材和杨志他们的研发投入李天养也就不会有吝啬之心。

    而且,如今的南洋钱庄也算得上是洪门背后的聚宝盆,真要资金周转不便的时候,洪门也能通过钱庄,借取到数十万两银钱的储备金,以应付各种开销。

    借着南洋钱庄这个东风,洪门终于在大元岛上全面展开了了纸币地应用,通过对南洋钱庄储蓄金进行1:1地质押行为,洪门笨港铸币厂将崭新印刷技术印刷出来的从最大十元到最小一分的纸币,扩散到了整个大元岛的经融活动当中。

    以前洪门就曾经实行过短暂地钱票制度,随后随着洪门经济的宽松,又给放弃掉了,到了现在,终于时机成熟,洪门当即便推出了纸币出来。

    学过经济的人都知道,纸币实际上是一种信用货币,相较于真金白银地钱币,纸币都本身价值其实很便宜,但是因为洪门的存在,纸币却没有多少疑虑地,就被大元岛上的百姓们给接受了。

    虽然,其中依然有不少的百姓在一开始,并不接受折中纸币的存在,托了大明王朝宝钞地“福”,很多大明朝过来的百姓对于纸币这个东西还是半信半疑地。

    随着洪门税收、发放薪酬等方面全面开始流通纸币,而南洋钱庄作为岛上唯一的兑换机构,无条件地兑换真金白银给拥有纸币地百姓地承诺,最后的结果还是广大老百姓让步,开始接受滨海使用起纸币来。

    这也是李天养浅薄地经济知识,让他在纸币发行之初,就谨慎地并未有印制太多,按照大元岛上百姓们储蓄金钱的数目和实际流通数目进行一种估算,最终只印刷了不过五十万块钱地纸币,换来的,是从南洋钱庄运送过来的五十万两白银。

    不过,纸币相较于银钱的优势还是不少的,一来纸币重量轻省,在日常生活交易当中又容易保管,相较于沉甸甸地白银,采买东西等活动到事后,再也不用兜着一大兜银子出门了;二来也让百姓们再也不用担心那些不法之徒在银钱当中掺杂其他杂物,出现银钱地分量不足等问题!

    当然,对于洪门来说,它还有其他的好处,比如印刷成本相对铸币成本低上太多,同时又能通过银钱质押,让洪门手中多出一大笔流动金钱等等。

    如此种种,让如今的洪门拥有了比以往任何一个时候都要宽裕地经济状况。

    签发下去的申请书,在随后带动整个洪门体系出现了一波短暂地骚动:大批地劳工招募书张贴在洪门辖地的各个居委会当中,大量早就囤积好的钢材、水泥等原材料,源源不断地着笨港运输过去。

    李天养的心可大着呢,虽然蒸汽火车还没有正式定型,可是蒸汽火车的轨道实际上已经有了标准定式,既然如今陈材他们想要加长铁轨的长度,那么李天养干脆便决定,将开通一条连接笨港到大安港的铁轨,算是提前为蒸汽火车研发成功以后开通了道路。

    这是连陈材他们都不敢置信地事实,他们没有想到,李天养这个领导甚至比他们这些研发人员,对于蒸汽火车的信心还要强大,在蒸汽火车都还没有完全研制成功的情况下,竟然先一步为火车规划好了一条道路。

    本章完        

第1133章 再次突破() 
陈材他们简简单单一份申请,最后引来的却是一支规模达到三千余人的建筑施工队伍,以及洪门囤积了差不多整整一年的钢材和水泥。

    笨港与大安港之间,其实已经有了一条土路,作为平时陆上往来的通道,不过因为这条道路要往周边连接其他土着部族村落所在地的关系,在规划上自然有些弯曲。

    因此,这次从新规划铁轨道路的事情,却是最好与大安港形成一个直线连接,这样才能尽量减少材料损耗,控制成本。

    好在,笨港与大安港之间的地形上,基本上没有什么山岭峡谷之类的阻拦,唯一比较麻烦的,也就是几条溪流的问题了。

    不过对于如今有着丰富工程经验得洪门工程部来说,这些问题实在算不得是多大点难题,真的也就只是麻烦而已了。

    工程部是前洪门首席建筑师万良一手推进建立,并最终得到李天养同意的部门,不过很可惜,万良因为早期的操劳,在崇祯五年的时候已经因病去世了,现在继承他遗志的,是以郭书桓为首的一批笨港学堂子弟们。

    万良其人的作用,对于洪门得作用不可谓不大,是他一手测算实践出了水泥建筑实用配方,并制定了一系列地建筑标准,对于混凝土建筑行业来说,可以说是祖师爷一样得存在。

    而如今笨港学堂工程建筑学科的专业书籍,差不多半数以上都是由万良总结出来的,郭书桓这些笨港学子完全可以说是他的衣钵传人。

    地质考察工作其实早在很久之前就已经完成了,别忘了洪门在大元岛上一直保留着好几支勘探队伍,他们的任务除了是勘探大元岛上的各种矿脉以外,同时还有勘察岛上各种地形特征的任务。

    若是拿着如今大元岛最新的地图和后世进行比较的话,根本不难发现,这两幅地图之间都差别已经不算太大了,至少大元岛的形状轮廓已经大致相当。

    这都是大元岛勘探队与地图绘制队伍的功劳。

    三千多的劳工招募,对于如今有着三十余万人口的大元洪门来说,实在是不值一提的小事,光是那些刚刚前来大元岛定居不足半年的流民百姓壮劳力,怕是都不止这个数目。

    为了照顾这些刚刚定居而来的百姓,这批招募的劳工当中,绝大多数都湿从这些人丁当中招募的,也算是帮助了他们一把。

    开工定在了二月初五这一天,没有什么大肆操办的奠基仪式等等,只是由章宇彦作为代表向到场的人们随意宣讲了几句之后,这条铁轨的修建工作就正式拉开了帷幕。

    陈材他们那边有了大进展,杨志这边也没有落后太多,有了充裕地时间以后,杨志他们的研发小组终于将水下密封技术给突破了。

    水下密封技术的突破,相比于蒸汽火车技术突破,其实对于洪门的实力扩张,更有实际意义,因为这就意味着洪门未来几年时间里,就将要告别依靠风力、人力来操作船只的落后局面了。

    着对于洪门这个依靠海洋起家得团队来说,还有什么是比这个更重要的事情吗?

    随着蒸汽机开始应用到各方各面当中,熔炼厂、铸造厂、码头装卸货区等等都开始将第五代蒸汽机应用了起来,也让杨志他们的造船厂造船速度有了更大的提升。

    最重要的一点,杨志他们早就发现的一个自然现象,终于有可能因为蒸汽机的出现,而让这一自然现象能够在造船这件事情上展现出来。

    所谓自然现象,实际上不过就是日常很平凡地铁桶浮在水面上的现象,这一现象的发现,其实早在十多年前就被杨志他们给发现了,只是一开始大家是不明白其中缘由,后来则是找不到其中的实用价值。

    直到杨志担任了造船厂的厂长以后,他的内心里就一直幻想着能够建造出一艘能够在海面上自由航行的钢铁战舰出来,凭借着钢铁战舰那无敌地武装护甲,杨志很清楚若是真让他研制出来的话,随遇整个世界第造船业,将是何等地天翻地覆。

    因此,这些年里,杨志他们造船厂从造船利益当中获得的分红,以及洪门对于造船厂申请的研发资金,很大一部分都被他们给投入到了对于钢铁战船地秘密研发当中。

    这是杨志手中最大的一个杀手锏,就连李天养都从来不知道有这个项目地存在,杨志就希望等到有一天他们将这一艘战船制造出来的时候,将震撼整个洪门、乃至整个世界,让人们都知道,并不只是他陈材是研发天才,他杨志也丝毫不弱!

    直到如今,杨志他们已经能够制造出一艘能够装载十余吨物资在海面上浮动的铁皮船了,可是到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