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直到如今,杨志他们已经能够制造出一艘能够装载十余吨物资在海面上浮动的铁皮船了,可是到现在为止,他们都还无法制造出一艘排水量达到数十吨、上百吨的铁船。
究其原因,最大的一个问题在于钢板与钢板之间的衔接,在无法像火炮那样一次熔铸成型地情况下,那么想要我制造出一艘上百吨排水量地海船,就需要将一块块钢板衔接起来,并要保证让它不会出现断裂、漏水等情况。
如今笨港造船厂中,杨志他们所使用地钢板,长宽达三丈有余、厚有一寸半左右,光是一块钢板的重量就达到了整整二十几吨,远若是依靠人力和特质地起重机操作的话,其难度何等巨大。
不过随着蒸汽机应用起来以后,按照杨志他们的要求,其所拥有的蒸汽机马力却是整个洪门中数一数二的,为其起吊各种高重量地原材料带来了极大便利。
至于如何克服钢板直接地衔接问题,这个到现在都还没有解决的难题,对于杨志他们来说,只要有目标、有设想,早晚有一天会取得突破地。
不过现在嘛,杨志他们更大的重心,还是放在了研制蒸汽轮船上面,随着水下密封技术的突破,他们的轮船速度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于此同时,他们的海船布局也更加地合理,正朝着将蒸汽轮船实用化前进了一大步。
本章完
第1134章 赏赐()
正当洪门在大肆发展的时候,大明王朝却已是破屋烂瓦,摇摇欲坠了。
由高迎祥为首地七十二营农民军直到现在,都还没有能够剿灭其中任何一路,宁夏边陲却又突然传来因为久久没有粮饷发放,而引起地饥兵兵变,并以巡抚王偮不能措饷为由,将其杀害。
唐唐巡抚之身,被饥兵所杀,这也就意味着这支兵变地军队再也不能容于当今王朝,等待他们的结果,也只能是一条道上走到黑,举起义旗与东方的农民起义军交相呼应。
朝廷哪里还开得出粮饷来呢!
就连以卢象升、洪承畴为首地官府绞杀农民军地主力军队,也已经是好久没有发放薪饷了,这也可以说是至今为止官府军队战斗力一直不尽如人意地一个原因。
大明户部掌管地大明国库,四壁空空,能饿死逃进去地老鼠,就连大明皇帝崇祯地私库内帑,其中银钱也寥寥无几,更是连给嫔妃、皇子们置办一些行头都十分困难。
崇祯皇帝几次三番请朝廷诸臣助饷,然而响应者寥寥无几,所得之银钱财物不过是杯水车薪,为此他甚至将万历年间进献的高丽老参等奢侈让人带出宫外去售卖,采买民间便宜日用品等就连自己身上所着内衫,其中也多有补丁。
听闻李天养洪门富庶,自登基以后就渐渐与李天养生疏地崇祯皇帝,更是私下遣人带来书信,细述当年过往,在用言语激赏李天养当年从龙之功同时,旁敲侧击想要李天养提供一些资金。
李天养对于这位翻脸就不认人地小皇帝,心中从无好感,不管是当初投资十数万支撑其王府开销,还是事后花资金为其打点上下,李天养之功劳确实不算太小。
但是换来的是什么?
不过是崇祯皇帝自认为网开一面,不将其与阉党魏逆一伙人视做一体,免于被魏逆牵连之祸而已。
崇祯皇帝的多疑与自私从此可想而知,不过名义上作为大明朝官场人士的李天养,对于官场最大领导的面子,李天养还是要给的,私底下他以忠孝无双地态度,向崇祯皇帝敬献了一万两银子。
谁曾想转过头来崇祯这个混账皇帝就将他这一万两银子当做纳捐之银送交到了户部头上,让李天养一下子成为了官场上到众矢之的。
官场上巨富之辈数不胜数,为什么从南居益提出纳捐之议起,对于此议响应者寥寥无几呢?
盖因大家都是聪明的人,大明朝中的财政状况谁能不知,并非他们捐助几千几万两银子就能解决地,可若是让他们倾家荡产捐助数万、十数万两银子,且不说能不能解决当前糜烂之局,怕是他们首先要面对的就是来自皇室、御史们的问责:缘何你等身家如此之丰,莫不是贪赃枉法?
更何况,这些官僚们绝大多数还真未必有什么忠义之心,最多不过是借着官位发财谋利罢了,哪里还记得儒家忠君爱国之本啊!
故而,当崇祯皇帝将李天养私捐之银钱光明正大拿出来的时候,本意上是希望能借着李天养这第一笔纳捐起个带头作用,可是到头来却让李天养成了这出头的椽子,被诸多官员暗中腹诽不已。
不过,效果还是有一些地,区区一个地方武官都纳捐万两之余,身在京师当中的这些达官显贵们,又怎么能够不表示一二呢!
再加上崇祯皇帝至少在言辞之中多有恳切之意,以帝皇之身能说出许多差不多央求之言的话来,这些官员们就算再试惜身惜财,却也无法无动于衷啊!
崇祯九年初春这次纳捐,提前半载却也算是这些年里多次纳捐当中最多的一次,共计为朝廷筹措了五十余万两银钱。
然则这纳捐本就是杯水车薪地事情,五十余万两银钱放在个人、家族手中,倒是一笔惊天财富,可是落在国家头上,又能济得多少事呢,甚至就连山西一地官兵们的欠饷都发放不齐。
好在,李天养倒也不是没有一点收获,给崇祯小皇帝面子花了一万两银子,队医此时财大气粗地洪门来说,不过是九牛一毛,但是却也让崇祯回想起当初自己还是王爷的时候,人家就嘘寒问暖、为自己打点上下,而这次自己更是阴了他一把,若是再没有点表示,怕也会寒了这些忠君之士的心啊!
李天养的爵位从县男升为了县子,而其封地竟然就是李天养他们自己的笨港县,名义上虽是赏赐,可是任谁都知道,其实笨港县就在自己手中,谁都插手不了。
对此,李天养除了呵呵,也就不剩下什么东西了,唯一还让李天养欣慰一点的,便是崇祯皇帝或许从锦衣卫、东西厂谍子口中得知了李天养在南洋海域的威势,最后将月港课税之权下放到了他的手中,由李天养来收取过往商税。
私底下,崇祯也是摆明了车马跟李天养摊牌,下了谕旨告诉李天养,每年必须为其收纳至少二十万两税金,剩下的他概不负责。
万历年间月港也曾设立了税监,不过其长官却是从宫中出赖的太监担任,仗着宫中关系这些太监下放地方之后自然是各种享受,作威作福加之吃拿卡要,实际上每年所交税收不足五万两。
这是一个很不可思议的数字,就连南洋马尼拉城堡,当初在西班牙手中的时候,光是税收一年数目都不下于五十万两,更何况如此庞大一个大明王朝!
可想而知这些官吏在任上是何等贪腐,不过却也让身处深宫当中的崇祯皇帝自以为算是强人所难,给予李天养的任务算是艰巨了,剩下不多的残羹剩饭,也就由得李天养这位主官捞取一点了,总不能既让马儿跑又不让马儿吃草吧!
可是崇祯皇帝却如何知道,大明王朝如今海洋贸易其实是何等繁荣,且不说区区二十万两,怕是这个数目翻番,李天养也有十足地把握完成任务还能一大笔盈余。
本章完
第1135章 膨胀野心()
以前的时候,洪门收纳海上税金,还不是名正言顺,仅止步于大明海域之外,向来不敢再内陆府县埠头之间活动。
可是如今李天养兼任了福建税监一职之后,他这可是有了尚方宝剑在手,想要如何操持挥舞手中权力,都是实至名归地。
因此,这初初一上台来,李天养就打着大明朝福建税监之职,一边跟朱一冯巡抚知会一声,一边则在福建各府县之间张贴告示:从今以后,凡是陆上海上走商返货之商贾,需按照货物总值之一成半缴纳税费,福建所属其他任何府县衙门关口再无任何收税之权。
放在其他任何一个地方,对于新官上任三把火的新任税监之命令,怕是早就闹僵了起来。
好不容易才利用祖宗法度等理由,让官府放弃了对商贾收税之权,并将下派到各地的盐铁税监给赶回了京师,可这才几年光景,却又重新开始收取税费,有那自持家业甚大、背景深厚之辈自然是心中不服的。
可是谁让洪门在福建沿海一带根基深厚了,你背景深厚在京师找皇上告状没关系,我这边你要是不交税费我让你连一步都动弹不得。
反正李天养就没有真心实意想要在官场上打拼过的,否则以他当初从龙之功,就算崇祯皇帝自私自利的性子,真要有心经营地话,李天养也不会直到如今依然还是一个区区水师提督的从三品武官。
他倒是不怕被人在小皇帝面前告状,反正半年十年左右第一批提前押解到京师当中的税银十万零五千七百余两往崇祯皇帝面前一摆,其他人就算是吼破了喉咙帕耶难让崇祯皇帝再对李天养有丝毫不满了。
至于那些零散而没有太大实力的中小商贾,实际上反而对李天养这位新任税监感恩戴德,看似新税监税费不菲,可是他却禁止了底下人私相收税的滥局,反而减少了中小商贾们的成本,你说他们到底反不反对新任税监。
当然,对于洪门来说好处也是显而易见地,洪门不但因此多了一笔额外收入,同时还让洪门在福建地影响力喝触角更加深入福建官府底层,安插了无数的队员税吏在福建各地。
农民起义队伍的脚步距离江南越来越近,大魔王张献忠甚至沿着长江南下,去岁便已进入河南,在其地域当中腾挪转折,让官兵苦不堪言。
而今岁二月更有闯贼李自成,自安徽北上,自江苏萧县直抵开封,万幸在开封南之朱仙镇被总兵陈永福所败,最后精锐丧尽,逃往了湖北。
要知道,河南距离京师之近,甚至只有一省距离,若是河南大乱,那势必要殃及整个京师之安危,最后动荡整个王朝。
而安徽、江苏苏北等地,实际距离大明江南繁华之地,不过仅有一条长江天险而已,若是再引得如今大明朝之基石江南大乱的话,恐怕大明朝真的是回天乏术了!
李天养的内心其实爷是很矛盾的,在眼见了太多因为乱世流离而产生的种种民间疾苦、人间炼狱,若说没有一点恻隐之心的话,那他李天养也实在是太冷血了。
如果他真心有拳拳报国之心的话,别的不说,以如今洪门明面暗处的实力,不敢说对层出不穷地农民起义有举手覆灭之能,但是做到对河南、安徽等省份地镇压,是应该没有什么问题的。
可是他同样也清楚,此时的大明朝已然积重难返,若是此时李天养他们洪门跳出来的话,头上有着一个天授皇权地大明王室钳制着,最后洪门的结果,未必能好到哪里去。
但是,李天养又同样很希望大明王朝能够再坚持长久一点,让自己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发展,让农民起义军、北方的大清军队受到更多的损耗。
故而,李天养一边让齐三等人继续加紧派人招募流民队伍,一边他将一批一批地优秀人才布局到大明朝军队官场和农民起义军中去。
而于此同时,关居雄等人所掌管地洪门外卫体系,随着这几年洪门经济地宽裕,也在悄无声息地在江南各个重地中布局,甚至诸多行商走卒都已经将往来江南重镇的住宿地,选择在了“有间”客栈中,就因为其价格实惠而且在各个重镇当中都有分号。
当时间来到崇祯九年八月之时,一个让李天养震撼的消息,珊珊来迟,却也让他感觉到浓浓山雨欲来之势。
五月闯王高迎祥因北上寿州久攻不克之关系,被逼南下湖广突围,至七月初,闯王高迎祥出南山挥师直驱西安府,大军杀至周至黑水谷时被陕西巡抚孙传庭伏击兵败,最终闯王高迎祥被俘押送京师。
随后,高迎祥之外甥,此时在农民起义军中有着极大声望地李自成继承其位,对外号称闯王,领导着农民起义军继续跟大明王朝死磕到底。
李自成继承闯王之位,在别人看来不过是顺理成章之事,但是此事传到李天养的耳中,却让他不得不感慨历史的轨迹依然如此强大,即便如今有了自己这只蝴蝶,实际上对于整个历史走向的影响,也未见有太多变化。
李自成成为闯王,也就此拉开了大明王朝一步步步入末日深渊的号角,李天养甚至都能幻想出,接下来的十数年时光里,大明王朝是如何分崩离析地。
他心中那个倒数着的钟摆,越发摆动得频繁了,逼得他不得不加快脚步,为接下来的乱世做出更多的准备。
随着洪门明暗势力越发的强大,李天养那颗膨胀地心神终于不再满足于海上那些遥远孤岛了,而是有了几分底气想要加入到这场争夺整个华夏基业的棋局当中来。
或许此时他们的洪门,在大明王朝、大清人这些棋手们面前来说,还是稍显单薄了一些,可是李天养却觉得自己团队如今的实力,较之正干的轰轰烈烈、如火如荼地农民起义军,是相差不了太多的。
本章完
第1136章 何勇准备的惊喜()
“大人,这是第一批三千匹战马,还请你们验收!”
朝鲜王国济州岛上,何勇作为远洋贸易船队负责人,正志得意满地接受着一位朝鲜官员殷勤地招待。
这是他筹谋已久的一个大动作,为此他不但动用了此番远洋贸易所赚取的金钱十余万两,同时还先斩后奏地在济州岛上贿赂了当地官员,达成了这次交易。
自从毛文龙督帅被袁崇焕给杀了以后,洪门就断了跟大草原之间的联系,随着东江镇上百姓或逃或俘,东江镇这个原本插在女真人腹心的钉子,也终于随着孔有德、耿仲明等人的叛变,而成为了过去。
这里不得不说的一个人,却是毛文龙之养孙毛永喜其人,本名尚可喜的他早在当初何勇与毛文龙督帅接触之后,就将这位毛督帅手中心腹大将之名号给传到了李天养的耳中。
多亏了金庸先生那本脍炙人口的鹿鼎记之功,同时也少不了那一连几个版本的卫视版电视剧,让李天养在思索许久之后,终于想起来尚可喜这位大清初年与吴三桂齐名的三藩之一的大名。
至于另外一名同为三藩之一的耿仲明,却因为李天养模糊地记忆,反而没能让李天养产生联想。
毛文龙督帅被斩于双岛之上,让其麾下将士寒心朝廷的卸磨杀驴,更让其中忠心于毛文龙之辈愤恨不平。
随即在不久,刘兴志、孔有德等毛文龙旧部在吴桥兵变,斩杀了当时代领东江镇镇守将军的陈继盛,本意只是泄愤之后谋求朝廷安抚,奈何此时
不过当时最受毛文龙器重的尚可喜,却是忠心为国之辈,虽然同样不忿于干爷毛文龙不问而斩地事情,但是在吴桥兵变之时,他毅然决然地放下私仇,转而帮助当时临危受命的主将黄龙,将占据了登州府县的孔有德等人击溃,最后赶下海去。
随后几年时间里,尚可喜也是尽忠职守,在任上屡次帮助总兵黄龙安抚皮岛诸多将士、驱逐旅顺叛将高成友等,然后又一直追杀逃亡海上的孔有德、耿仲明等叛军。
然而天不遂人愿,有心报国尽忠的尚可喜,眼见着就要追上孔、耿残部,却不成想因为心急最终被海上飓风给堵住,落得个全军散没的下场。
等到他带着残部历经几次生死终于在登州登陆之后,却被当时登州守备祖大弼疑为叛党,差点被其绞杀。
所幸尚可喜那上司黄龙颇为赏识他都才干,最后将他给营救回了旅顺,并因功攫为副将,驻守广鹿岛。
没过多久,刚刚败退而走地孔有德、耿仲明等人为后金兵引路,兵逼旅顺,总兵黄龙寡不敌众,最后战死,连同当时尚可喜留守旅顺的一应家眷惨被屠杀。
后面继任黄龙总兵之职的,是与尚可喜有丝绸的沈世魁,初一上任的沈世魁还没站稳脚跟就想拿尚可喜开刀,污蔑其与后金人勾结,最后却因谋事不密被尚可喜手下许尔显等人侦知,告知尚可喜,最终使得尚可喜彻底失去报效国家之心。
原本的历史当中,尚可喜应该就此跟后金人接触,并得到当时后金主皇太极重视,大呼天助我也的!
不过在有了李天养这个穿越者之后,历史在这里走向了另外一个岔道当中。
李天养既然知道了尚可喜曾经得赫赫名声,而且此时尚可喜的官职地位并不出奇,对于李天养来说,却是难得地能够加意培养的一条人脉。
而等到毛文龙被袁崇焕给斩杀以后,李天养更是派人暗中与尚可喜联系,为其提供资金、信息上得支持,让其在面对孔有德、耿仲明等叛军之时,更是比原历史轻松太多。
旅顺被围之时,因为早就注意到当时尚可喜家眷作为人质被扣押在了旅顺,李天养他们在得知旅顺危急之时,便已经下令特战营派出精锐战士前去营救陷入重围地尚可喜家眷。
最终结果虽然没有将尚可喜一族百余人全部救出,但是尚可喜膝下的三子五女,以及四房妻妾和老父母,倒是安然无恙地被送到了大元岛中安置下来。
尚可喜的父亲尚学礼本就是被后金人所杀,他们家族与后金人之间说是有血海深仇也不为过,加上干爷毛文龙对他们一家的赏识之恩、根深蒂固地国仇家恨,若不是真的走投无路的话,尚可喜是不可能会投靠后金人的。
原本历史尚可喜没有选择,主官沈世魁如今在旅顺官场中可以说是一手遮天,既然铁了心想要办自己这个下属,他尚可喜逃的了一次,难道还能逃过第二次不成。
可是现如今尚可喜却是多了一个选择,在他走投无路之时,大明水师提督李天养却向他挥起了橄榄枝,想要招纳他到洪门麾下就职。
本身尚可喜因为毛文龙的关系,就对做事信义当先、又实力强大地洪门团队颇有好感,如今洪门又对其家族有着救命之恩,尚可喜若是还不知道好歹的话,那他也就太识趣了。
没有费多大的劲儿,李天养的麾下,就多了一个历史名将,让李天养一连好几天都在睡梦当中笑醒开来。
这就好比你玩三国系列地游戏,好不容易才招纳到一位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