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卫氏风云-第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又差点冻饿而死,过了些苦日子,后来听说有一个神秘的贵人送他牛羊财物,才算是度过了难关。”

“神秘贵人?”卫风和司马玄操都有些好奇。

“嗯,苏武一直不知道是谁,我后来地查了查,你们知道是谁?”贵仁卖了个关子,随即又故作神秘的说:“那个神秘的贵人就是单于的女儿,李陵的夫人。”

卫风和司马玄操对视了一眼,露出会心的微笑。李陵的夫人是单于的女儿,她送东西给苏武,肯定是出于李陵的授意。这么说来,这个李陵还有点忠孝之义,不象那个卫律,已经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汉奸——其实这个词也不准确,因为卫律本来就不是汉人——既然如此,那么策反他还是有一点希望的。

“李陵现在在哪儿?”卫风有些着急的问道。

“李陵在乔巴山。他在匈奴十年了,前几年因为杀李绪的事得罪了前大氏,大=氏要杀他,单于就把他藏到北海去了,直到大氏死了,他才从北海回来,一直在乔巴山带兵防御东胡人。”贵仁喝了口酒,润了润嗓子说:“我找机会接触过他身边的人,听说他深居简出,很少人在面前露面,也不怎么回单于庭,不象卫律那个奸贼一直在单于身边。”

贵仁想了想又问道:“公子,你是想离间匈奴单于和李陵吗?我在匈奴的时候听到不少风声,说陛下赦免了李陵,要招他回去。”

“匈奴人有什么反应?”卫风笑着问道。

“匈奴单于是不信的,但是说的人多了,也就不得不信了。”贵仁苦笑了一声:“我听说这次汉军来势汹汹,单于招集各王聚集单于庭议事,本来是准备让李陵独当一面的,因为这个风声,单于改了主意,决定让他跟着左贤王。按照匈奴的惯例,他可能会和公子照面。”

卫风暗自松了一口气,他现在最忌讳的就是李陵,李陵对汉军的情况太了解了,他如果独当一面,那么对汉军的威胁就会相当大。现在虽然他还是要出征,但是不是主将,而是副将,情况就好多了,至少他要受到那个左贤王的制约,不可能随心所欲的指挥战斗,他能发挥出多大的作用,就取决于左贤王对他的信任程度了。

第015章 常惠

仁见卫风的微笑着点头,也十分高兴,他在北疆奔苦,但是打听到的消息能得到公子的认可,那吃的苦也就值了。BEn他笑了笑,又说道:“公子,我带来一个人,他叫常惠,是当年随苏武出使匈奴的随从,被匈奴人扣押了十年,这次趁着匈奴人大会林、看守比较松懈的机会,从匈奴人那里逃出来,半路上遇到我,被我给救了。”

卫风一听,十分惊讶,常惠这个人虽然没有苏武那么有名,但是后来的功绩却比苏武大,没想到突然之间就来到了自己的面前。他高兴的连声说道:“赶紧请来。”

贵仁见卫风如此急迫,有些意外,但也没有太在意,他起身到门口叫来了一个人,带到卫风面前,一指卫风还没说话,那人立刻拜倒在地:“常惠拜见车骑将军。”

卫风抬手扶起常惠,仔细打量着他。常惠很年轻,也就是三十岁的样子,身高七尺八寸,浓眉大眼,高鼻梁,阔嘴岔子,上唇薄,下唇厚,让人觉得他能言善辩而又稳重。他很瘦,也许是因为在匈奴人那里呆得多了,吹得太多的北风,脸上的皮肤黝黑粗糙,眼角处还有一道伤口,平添一股凶戾之气,脖子上还有一道痂痕,延伸到胸口里面。

常惠见卫风打量他,他起了袖子,露出两条伤痕累累的手臂,语气平静的说:“大人都是匈奴人打的,我在匈奴十年,就是一个最下等的奴隶,天不亮即起,夜深才睡,每天累得象条狗,还经常吃不上饭。不仅如此些匈奴人一不高兴,我们就有一顿无妄之灾。”

卫风很好奇的着常惠,他的语气太平静了,仿佛不是说他自己的事情,而是讲述别人受过的苦难,十年不是个短时间,他怎么这么淡定呢?

“你不想报仇吗?”卫风将一酒向常惠面前推了推,示意他喝一点润润嗓了。常惠刚拿起酒杯听卫风这句话,又将酒杯放下了,他平静的眼神立刻变得狂热起来,充满了暴戾。

“当然想。”他沉道:“我一直在找机会杀了那个匈奴人可惜我近不了他的身。这次听说将军大军北征,我冒死逃出来,就是想在军中效力,有机会手刃仇人。”他拜倒在地,大声请求道:“还请将军成全。”

“你有此心,我当然不会拒绝。”卫风了拉起常惠,指着酒杯说:“你先喝一点然后再细细跟我说说,你这十年在匈奴人的遭遇。”

“喏。”常惠哽咽着一大杯一口饮尽,最后咂了咂嘴心的吐了一口气,用大手抹了一把酒汁淋漓的胡须,叹道:“十年了,终于又喝到我家乡的酒了。”

“你太原人?”司马玄操有些好奇地问道。

“大人。正是。”常惠谦卑地点了点头:“大人莫非也是太原人?”

“想差不远。不过这酒却是正宗地太原酒。”司马玄操笑了。“你是怎么到匈奴去地?”

常惠叹了口气。就把自己地情况说了一下。他从小家贫。父亲死得早。家里难以维持生计。仅有地几亩地也渐渐地卖掉了。母子兄弟无以为生。他是长子。从十五岁开始就跟着人常跑跑边疆。做点小买卖贴补家用。天汉元年。朝庭招募往匈奴地使者。他因为熟悉匈奴人地习俗和语言。就应征了。跟随中郎将苏武入匈奴。事情虽然不太顺利。但也没出什么大意外。就当他们准备返回地时候。发生了副使张胜与虞常相谋、欲劫单于母氏归汉地事。事败之后。张胜、虞常便处死。正使苏武自杀未遂。被送到了北海放羊。而常惠这些随从则成了奴隶。他被分配给了右贤王地手下一个当户。这些年随着右贤王部一直在燕然山以西地地界。

“你在燕然山以西?”卫风先是有些失望。随后又想到了什么。

“回大人。右贤王地领地就在燕然山以西。”

“你对右贤王的领地的地形熟悉吗?”卫风的眼神闪烁着。

“熟悉,我这十年,无时不刻不在想着逃回大汉,所到之处留心地形,所有的地形都刻在了心里了。”常惠咬牙切齿的说道:“只是匈奴人看得太紧,这次跟着右贤王来王庭,因为陛下的赦免诏书,好多逃民和降卒都想逃回大汉,匈奴人到处严防死守,人手很紧张,我才找到了空子逃出来,尽管如此,还是差点被匈奴人追上,幸亏贵仆相救,我有生之年才能重新踏上我大汉的土地。”

“匈奴人那里想回来的人多吗?”

“多!”常惠肯定的

,“特别是跟着诸将投降匈奴人的士卒,他们的家当然想回到故土了。只是现在匈奴人看得很紧,要想逃过茫茫草原回到大汉,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卫风皱着眉头想了想,又问道:“匈奴人的情况如何?”

“匈奴人的日子不好过,自从大将军漠北大战之后,匈奴人的日子就紧起来了,他们不仅损失了很多人口,实力大减,又得不到我大汉每年的馈赠,就连匈奴贵族也穷困了。而且他们的实力衰弱之后,对西域的控制力又大不如前,再想从西域榨取钱财也不是件易事了。”

“那我们如果要赎回这些人,匈奴人会同意吗?”卫风眨了眨眼睛,看着常惠。

“赎?”常惠愣了一下,低下头想了想,苦笑了一声:“将军,那可不是小数目,我大致估计了一下,总得接近四五万人。将军如果想去赎,只怕代价不小。”他犹豫了一下,又说道:“将军,匈奴人可不懂什么仁义道德,他们贪婪而无知,将军如果花钱去赎,他们只怕反会看轻了我大汉。当年苏大人出使的时候,本来是匈奴人单于新立,生怕我大汉去攻击他,这才求和,可是看到我大汉所赠的丰厚财物的时候,他们又觉得我大汉软弱可欺了,立刻变了脸,蛮横起来。我觉得……将军与其去赎,不如先击败匈奴人,再要求他们放人。”

卫风笑了:“我当可能一个个的去赎,我先要赎回来的,当然是那些无辜的将士和你们这样的使者。当然了,就是要赎,我也不可能给他什么好价钱,不会把便宜让匈奴人占了去。”他站起身来,对常惠笑道:“既然你对燕然山以西的地形比较熟悉,我想请你画一副那里的地图,然后再安排一个适合你的位置给你,让你既能发挥所长,又能得报大仇,如何?”

常惠大喜:“愿听大人吩咐。”风让人带常惠去吃饭,然后配合相关人员画地图。等常惠走了,他这才对贵仁说:“匈奴人大会林,可有什么动静?”

“匈奴人一年次集会,正月小会单于庭,五月大会龙城,七月大会蹀林。会于蹀林,是为了校计人马,准备过冬。如果不足以过冬,他们就要准备入我大汉边境侵掠。”贵仁搓着颌下的胡须说:“匈奴人去年两次大入边境,得了不少好处。今天公子率大军北征,他们一度十分紧张,不过公子在北疆呆了三个多月,除了诺水边一战之外,都是小打小闹,而且以防守为主,匈奴人现在又放松了。依我看,他们大会林之后,可能会有大的战事。”

贵仁有些不解的看着卫风:“公子,十几万大军在手,为什么不趁着匈奴人还没有集合到一起的时候,大举进发,重创匈奴人?现在他们都集中到一起了,公子就是想打,也很难奏功。”

卫风没有回答他,只是摩着腰间的剑柄,笑着对贵仁说:“匈奴人能有多少兵马?”

“十右。”

“是匈奴人所有的兵力吗?”

贵仁摇了摇头:“也不能这么说,匈奴人上马是兵,下马是民,他们如果全部集合起来,大概有二十万人,这十万人是他们的青壮年,是最后的精锐。”

“我如果一口吞下这十万人,匈奴人会怎么样?”卫风微笑着看着贵仁。

“果真能一口吞下这十万人,匈奴人至少二十年缓不过气来。”贵仁有些担心的看着卫风,他觉得卫风的心思太大了,匈奴人十万人,那可不是开玩笑的,汉军的兵力虽然占优,可是并没有多少,想要一口把匈奴人十万精兵全吞下去,卫风就不怕噎着?“但是公子……”

“你担心我吞不下去,反被匈奴人占了便宜?”卫风笑嘻嘻的对贵仁说:“是不是?”

“是。”贵仁老老实实的点了点头:“我军兵力虽然占优,但也只是略占上风,都不到两倍的兵力,要想一战而定匈奴,难度不是一般的小。



“我也知道,所以我一直没有大动静,就是因为准备没完成。”卫风站起身来:“你去好好休息一下,然后我们再细谈匈奴人的情况。”

“喏。”贵仁站起身来行了礼,退了出去。

卫风沉下了脸,不快的对司马玄操说:“皇孙那里是怎么回事,我要的军粮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有筹集齐备?匈奴人快来了,难道让将士们空着肚子去打仗?”

第016章 雷庭手段

孙刘进已经忙得晕头转向,他受命组织流民迁移到北了极大的困难。开始的时候还好,因为燕国、齐、昌邑诸王的先后死去,相关的官员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惩处,国内人心惶惶,那些人没敢给刘进找什么麻烦,老老实实的交出了藏匿的人口。他顺利的组织了第一批人输送到北疆,可是紧跟其后就出了问题,冀州、并州的流民迟迟无法清查,刘进派人四处督办,还是效果甚微,因为百姓少,刘进从太仓调来的大批军粮,也陷在了晋阳无法继续前进。卫风催粮的书信一封接着一封,可把刘进给急坏了。张光见刘进这么着急,也十分上火,可是他也没有办法,跟那些大户好话说尽了,还是没几个人愿意交出藏匿的人口,他们当面说得特别客气,背地里却根本不睬他们,一点动静也没有。

“皇孙,卫大人来了。”张光匆匆的走进了刘进的书房,对埋首在案牍之中的刘进说。

“来了?到哪了?”刘进抬起头看着有些紧张的张光,似乎早有心理准备,又有些意外。

“就在门外呢。”张光话还没说完,卫风已经大步走了进来,他摆手示意李维等人在庭中站定,自己进了书房,一撩大氅,拱手施礼:“皇孙!”

“风叔,你可来了。”刘进连忙站起身来还礼,苦笑着对卫风说:“你不用说,我知道你来干什么的,军粮运不到北疆,我也特别着急。”

卫风有些不快,是脸上却很平静,他看着刘进显得很疲倦的脸色,笑了笑说:“这些日子辛苦皇孙了,匈奴人入侵在即,我本来不当离开前线,可是军粮不济实在不放心。皇孙遇到麻烦了?”

“唉——”刘进长叹了一声,把遇的难题说了一遍,“风叔你是不知道,那些狗东西实在是太坏了,嘴上说得漂亮得很,做起事来却是拖拖拉拉的,象头老牛,不抽不动,抽了还不动。”

“皇孙,匈奴七月大会蹀林王议事,一两个月内必然会大举入侵,大战在即,我那里的军粮却还没有准备妥善,不仅今年想要深入匈奴的计划已经落空,就连秋冬的大战都难以维持,皇孙说我应该如何向陛下汇报此事?”卫风用马鞭轻轻的拍打着手心,平静的看着皇孙:“你主持了这么久的事情,想必也知道十几万大军在北疆多呆半年,要多吃多少粮食。”

刘进被卫风说得面红耳赤,无言以。

“军,皇孙已经尽了力了……”张光见刘进发窘,连忙上前解释道。

“皇孙。并州、冀州有什么地硬骨头。连你都啃不下来?”卫风地语气缓和了些沉默了片刻。抬起头看着刘进:“要不要我帮忙?”

刘进看了卫风一眼。刚要说帮忙。忽然觉得卫风眼中有一股杀气。他吃了一惊。连忙问道:“风叔。你有什么好主意?”

“能有什么好主意。”卫风大大咧咧地说:“你把哪些不听话地人名单给我派人把他们全抓起来。一个个地查。凡是有违律令地。一律斩首。”

刘进倒吸一口冷气。和张光互相看了一眼忙摇头:“不可不可。”

卫风也不勉强。他笑着看了看刘进和张光:“我地主意用不用随你们过。军粮你必须有一个月之内给我补齐然。我只能把大军撤回来到晋阳来吃饭。”

刘进苦笑了几声。他知道卫风不是吓唬他。如果军粮再接济不上。卫风除了把人马撤回到晋阳就食之外。没有更好地办法。卫风如果真把人马撤回来。那么不仅这次出征无功而返地责任要有一大半是他地。而且他在陛下眼中地好感就会损失殆尽。皇位可能会另有归属。

“风叔,你再给我半个月,我一定会有办法的。”刘进定了定神,坚定的说道。

“那就好。”卫风笑了,“我也相信你会有办法。”他对门口的李维招了招手,李维送过来一捆竹简,递到皇孙面前。卫风有些惋惜的说:“这是这三个月来的战功记录,请皇孙上报给陛下,好让陛下宽心。如果嘉奖能早点下来的话,将士们的士气也会更高一些。可惜,都是些小胜仗,匈奴人一直在试探,十分谨慎,我们很难找到与他们决战的机会。”

“那风叔准备怎么办?”刘进有些担心的说。

“我再等等,看看下雪之前能不能找到机会。”卫风叹了口气,拍了拍案上的竹简,郑重的看着皇孙:“不过皇孙要做好跨年作战的准备,这次这么兴师动众的出征,如果只有这些功劳,我是没法子向陛下交待的。



刘进默默的点点头,他的压力比卫风还要大。

卫风又跟他说了一阵北疆的事情,最后将一

递给刘进:“皇孙,这是我准备上报给天子的作战过目,如果没有什么问题,我就派人呈交给陛下。我不在这边等了,马上就要赶回定襄,以防匈奴人入侵。送信的人我给你留下,你看过之后交给他就是了。”

随即,他把常惠介绍给了刘进。卫风让他送信到京师去,能有机会面见天子,而且卫风还举荐他到西域去,好发挥他在匈奴十年、对地形熟悉的特长。常惠因此十分兴奋,跟着卫风从北疆回来之后,中途回家看了一趟老母,然后又迫不及待的赶回到卫风的身边。

卫风走了,刘进把卫风的作战计划看了一遍,发现卫风在奏表里没有提到一个字说他现在坐拥重兵却迟迟不前是因为粮草不济,而是说他在等待一个机会,将匈奴人一网打尽,请陛下安心等候捷报,最迟明年秋冬,他就可以大破匈奴,彻底平定北疆。他的计划拟定得很详细,里面对匈奴的情况做了很多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作出了相对比较合理的推测和估计。

刘进松了一口气,他虽然知道卫风不会在陛下面前告他的状,可是没有看到奏表之前,他心里还是有些忐忑的。张光见他神色轻松了一些,却摇了摇头说道:“皇孙,此事不可大意,卫大人这个计划很详尽,可是他一点也没有提到皇孙遇到的难处。他这封奏表送到陛下面前,陛下肯定会高兴,他会等着这个好消息。如果皇孙不解决军粮的问题,造成北疆大战没有达到预期目的,那么所有的责任可就是皇孙的了。因为这封奏表既然是皇孙看过的,也就意味着皇孙已经同意了他的计划。”

刘进放下奏章想了想,微微的偏着头对神色略有些紧张的张光说:“那先生以为,我们除了想方设法解决军粮的问题之外,还有更好的办法吗?”

张光犹豫了一,缓缓的摇了摇头,皇孙已经担了这个责任,就和卫风挂在一起,他现在能做的,就只有想尽办法解决军粮的运输问题,要不然不管卫风的仗打得如何,他都无法向陛下交待。

“没有。不过皇孙准备怎么决这件事?”张光苦笑着问:“真打算照着卫大人的法子?”

刘进想了刻,忽然笑了:“你说,如果陛下遇到这种情况,会怎么办?”

“陛下?”张光捻着胡须想了想,他明白的意思,却还是有些担心:“皇孙,这件事牵连甚广,不可不小心从事啊。”

“不得许多了。”刘进笑着站起身来,拍了拍身上的衣衫,灰尘在斜照进来的阳光下飞舞。他指着张光说:“我们就先拿着这晋阳试试,看看这些人的胆量究竟有多大,是不是真的要钱不要命。”

八月中,皇孙刘进再次集晋阳以及附近的榆次、阳邑、狼孟、盂县四县富豪、官吏议事,恳请督请他们交出藏匿的流民。那些人以为他还跟以前一样是君子动口不动手,一个个一面敷衍的大表忠心,一面对刘进威胁的话嗤之以鼻,不为所动。

不料刘进脸上虽然笑嘻嘻很客气,却没有象以前一样让他们就这么走了,他把那些人全部扣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