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许敬宗要来的消息,周暖暖收到了。
回魂散的事情,周二也在信里提到了,周暖暖对此并未有疑义。
有没有回魂散都一样,周暖暖会尽自己的全力。
待长孙恢复功力的那一刻,周暖暖和长孙便是不死不休,两人只能活下来一个人。
谁也不知道也无法保证,周暖暖一定能战胜长孙,因为两个人虽是同境界修士,但长孙入圣的时间明显比她久多了。
白云问周暖暖,“如果你打不过长孙,会怎么做?”
周暖暖说,“会拼命。”
这一天,许敬宗来到营地,他是微服而来,除了营地的军官,没有人知道他的到来。
许敬宗单独与长孙会面,长孙似乎并不惊讶他的到来。
大概在长孙的心里,他一直认为王平安会后悔,会把他接回长安城,并且官复原职。
许敬宗宣读了圣旨,说明了王平安的意思,他平静地望着长孙,似乎在等着长孙自辩。
长孙跪在地上,琢磨着言辞,该怎么说才能缓和舅甥之间的关系。
然而,还不等他开口,就现许敬宗的表情变了,似乎变得微妙了,嘴角还带了一丝嘲讽的味道。
长孙皱眉怒斥道,“许敬宗,你这是什么意思?”
许敬宗恢复面无表情,掏出了一瓷瓶放在长孙面前的桌上。
“长孙大人,这是周皇后赐给你的回魂散,你不谢恩吗?”
长孙听到回魂散三个字,当即脸色变得铁青,他凝望着许敬宗,许久后终于明白了过来。
许敬宗从始至终都是周皇后的人,他来这里其实是为皇后办差,至于皇帝的旨意不过顺道罢了。
许敬宗简直可恶,故意先宣读皇帝的旨意,后才拿出周皇后的回魂散,先给了长孙希望又掐灭掉,故意看他的笑话。
长孙心里恨到,周姓妇人果然狠毒,竟然用回魂散算计他,实在可恶至极,而许敬宗竟是她的帮凶,不知朝廷之中又有多少人成了她的手下。。。
“长孙大人,没时间让您多考虑了,我今夜来今夜就要走,这圣旨和回魂散,您倒是打算怎么选择呢?”
怎么选择?他有的选吗?
功力被封,徒有神隐第二变的修为不能施展,还能怎么选?
是了,他只能选择回魂散。
即使会散功,至少他还有三日的时间来逃跑。
若是不选回魂散,许敬宗也有的办法让他死。
说不定许敬宗正不想让他选回魂散,好用更侮辱的后招来对付他。
想到此处,长孙心情颇为激动,冲上前一步握住瓷瓶,好似怕许敬宗抢走一般。
长孙拿到瓷瓶,打开口便仰头吞了下去,回魂散入腹便起效,一阵阵热流涌向内腹,加在命轮上封印在一层层消失。
感觉到修为在一点点恢复,灵力在体内开始运转,长孙头也不回地便朝外跑去。
许敬宗留在了原地,没有追上去,实际上他倒是有些呆愣,没想到长孙会这么果决。
他这算完成任务了吗?
周二给了他这瓶回魂散,却没有详细交代后事该如何做。
就这样让长孙跑了吗?虽说三日后他就会散功,但不代表他就会死,万一。。。
这世上其实很少有万一的事情。
长孙从营地中飞出,几乎在同一时刻,在不远处的村庄中,也有一个人腾空而起,追着长孙而去,而另一个人只是留在原处静静地望着。(。)
ps: 谢谢书友苓瑄的月票~
第141章 凌烟阁的阵眼()
长孙死了,死在了周暖暖手里。?
许敬宗跟王平安说,长孙大人畏罪潜逃后被官兵围困,后其深感有愧于皇帝,于是选择了自爆而亡。
总之,长孙依然是有罪的,而且他是自杀死的。
事实上,那天夜里,长孙和周暖暖大战了一场。
过程不必细说,两个人都被逼用出了最后的手段。
长孙在神隐第二变领悟的法术是人剑合一,攻击威力巨大,差点将周暖暖斩于剑下。
而周暖暖躲进了自己的空间里,才侥幸逃过了这一击。
周暖暖的空间瞬移,可比动瞬移的符篆快多了,换了使用符篆,怕是符篆还没起效,她就已被击中了。
最终,周暖暖靠着空间法术,偷袭了长孙的后背,这才控制了局面,并最终杀死了长孙。
长孙的尸身伤痕累累,周暖暖不管,把他丢在原地,飞身回到了村庄里。
白云一直在等着她。。。
军营派去寻找的人找到了长孙的尸体,带回营地交给许敬宗。
许敬宗确认了死者的确是长孙,毫不犹豫丢出一团火,将尸体烧成了灰烬。
许敬宗没有去查是谁出手杀了长孙,不过大概也猜到了定是周皇后又安排了人。
由此事,许敬宗也推断出了一些周皇后的性格,此后行事愈偏向着皇后。
亲手杀了长孙,周暖暖了结了这几年最大的一桩心怨。
跟长孙一场斗法,周暖暖也受了伤,不过却是看上去凶险,其实并没有太大的伤害。
回到白云身边,周暖暖放松下来,回到屋里倒头就睡,且一睡就是三天三夜。
可见这段日子来,周暖暖都没有怎么睡过好觉。
白云看着她的样子,不由叹气也感觉欣慰。
长孙已死。王克己已逝,从此后,他们便都只是回忆中的故人了。
只是还有一件事情,需要周暖暖去做。
别忘了墨凌云和苏榭。他们还被镇压在凌烟阁中,等着周暖暖去救。
经过多年的调查研究,周二终于搞清楚了凌烟阁的状况。
身为皇后享有很多特权和便利,周二终于调阅到了凌烟阁的设计图。
凌烟阁是贞观帝亲自设计的,其中布设了数百个法阵。法阵之间连环相套,效力不仅是简单的叠加,而是翻倍的相辅相成。
数百个法阵相叠,它们共用两个阵眼,便是墨凌云和苏榭的那两座雕像。
这数百个法阵,对两座雕像即使保护也是压制,使得存身在里面的墨苏两人不得自由。
周二认为,要救墨苏二人,必须先把两座雕像从凌烟阁中取出来。
而要把两座成为阵眼的雕像取出来,要么破坏掉这数百个法阵。要么找其他东西来代替它们成为阵眼。
破坏掉这数百个法阵,等同于毁掉凌烟阁,这太难了,难度级别跟攻打皇宫一样了。
实际上,贞观帝设计这个凌烟阁,便是将它作为皇宫中最牢不可摧的地方来设计的,若是将来有人攻打皇宫,皇帝只要呆在凌烟阁里,敌人便无计可施。
所以说,找东西代替阵眼。还有些许可能性。
经过一段日子的研究,周二做出了替代方案。
必须承认,周二果然是天之骄女,不但修行天赋惊人。就连旁门左道也能触类旁通。
天分果然是上天给予的,在阵法造诣上,周二甚至有过贞观帝的趋势。
她给出的新方案,不但只是替换了阵眼,还把凌烟阁的作用挥到了极致。
在周二的设计中,凌烟阁不仅是保命之地。还是个进可攻退可守的阵地。
利用新的阵眼,身在凌烟阁中,可操控这数百个法阵影响整个皇宫,当权者想要打哪里,法阵便可攻击哪里。
做这份设计的时候,周二考虑了很多事情,尤其是方案的实施性。
身为大唐的皇后,周二不会偷偷摸摸去把两座雕像换掉,要换就要光明正大的做。
所以她做了一份比贞观帝更加优秀的方案,要让朝臣们无法反对,同时她很乐意展现自己的才能,让他们看看,贞观帝能做到的事,她做得比他更出色。
为什么女人一定不如男人?她做得明明比男人更好。
话说这几年,周二始终不曾再有孩子,倒是后宫的其他妃子生了不少孩子,有公主有皇子,周二根本就不在意这些。
把持着后宫大权,协助王平安处理朝政,余下的时间用来修炼,周二的生活很充实,根本不必像那些普通宫妇们为了一点点既得利益去谋算。
太子还是萧淑妃养着,周二完全不把这对假母子放在眼里,任由他们蹦跶,只要碍不着她就行。
而萧淑妃现在眼里的敌人,也早已不是周二了,而是其他那些生了皇子的女人们。
在后宫里,周二只是冷眼旁观,看着萧淑妃等女人们闹来闹去,没有憎恨,反而是可怜她们。
周二终究是不爱王平安,所以从来不嫉妒后宫的这些女人们。
另外,随着对朝政越来越多的干涉,周二在朝堂上的作用与日俱增,她在政治上的才华也逐渐显露出来。
有人对此表示鄙视,也有人对此表示欣赏。
只是有一点很明显,在朝堂上的言中,皇后比皇帝要多,而且在跟臣子讨论的时候,皇后说的话也比皇帝多。
大家都看在了眼里,就连王平安也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
不过王平安并不介意,谁让他喜欢周二呢,周二越优秀越证明他眼光好。
而且,周二说话委婉,跟王平安相处得益,两人毕竟是夫妻,不似之前王平安和长孙那般生硬。
所以,虽然朝堂上皇后的风头盖过了皇帝,却不像长孙在朝时剑拔弩张,反倒有种开明盛世的苗头了。
再说回凌烟阁的事情,周二想出了替代方案,列了一张单子出来,上面都是新方案需要的材料。
其中大部分皇室宝库中都有储备,但也有一些就连皇室都没有。
比如,其中最重要的“黑龙魂魄”,在新方案中将取代墨苏雕像成为新的阵眼,却连皇室都不曾拥有。
传说中,黑龙生活在东海深处,而要取出黑龙魂魄,必须在黑龙仅剩最后一口气时才行。
周二从宫中派出人手,四处搜集需要的材料,而收集黑龙魂魄之事交给了周暖暖。
于是,周暖暖和白云踏上了前往东海的路程。(。)
ps: 谢谢书友j1y69的打赏~~这几天有些忙,更新会少一些,请大家见谅~
第142章 小和尚稚儿()
来到东海,有一个地方是一定要去的,那就是东来寺。? ??
这些年,周二从来不曾提起,但是周暖暖却一直记着。
东来寺是东海名寺,随便一打听都能找到,甚至还有热心的百姓愿意免费为旅人领路。
周暖暖和白云以普通香客身份而来,并不曾表露真实的姓名。
说起来,他们两个出身道观,却来寺庙里拜佛,似乎有些不伦不类。
不过又有俗话说,佛本是道,数万年前,大家都是一家人,不用计较那么多了。
总之,周暖暖和白云扮作普通人家的兄妹,投宿在东来寺中。
东来寺不愧是流芳千载的名寺,整个寺庙规模庞大,占据了近海的一整座岛屿。
外围是香客房,吃住随意全免费。
有些人不为进香而是为了方便落脚而住在这里,僧人们也不理会,感觉上去倒有些像自给自足的小渔村。
在里面一层,是僧人们劳作的地方,种的有饱腹的粮食,也有治病的药草,还有一片地方养的牲畜。
这里的牲畜自然不是为了吃的,有些是僧人的坐骑,有些是看门护院的灵兽,不一而足。
再往里面,是僧人们练功的地方,有演武场,有试练塔,也有藏经阁等等。
再再往里,才是庙宇,人们进香祈佛的地方。
整个布局都是开放式的,没有高墙围栏,似乎在向人们展示东来寺的开放与包容。
佛者,胸怀宽大。
周暖暖和白云接连去烧了几天的香,却是都没有见到不灭和尚,后来一打听,才听说不灭和尚正在闭关。
比较隐晦的,周暖暖向僧人打听,数年前不灭和尚可曾带一个孩子回寺里。
僧人说,寺里有不少小沙尼都是不灭捡回来的。有游历时带回来的,也有偶尔出去体察民情带回来的,仔细数数得有十来个吧。
周暖暖又问,其中有没有女孩子。还是婴儿时期就带回来的。
僧人笑着说,寺里怎么会收女孩子,若是女孩子应当送到不远处的尼姑庵里才对。
周暖暖想想也是,东来寺里全是和尚,养女孩子太惹眼。也太不方便了。
于是,周暖暖又打听了附近的尼姑庵地址,跟白云两个人转到尼姑庵去了。
遍访附近的尼姑庵,周暖暖都没有找到符合周二女儿条件的女孩子。
也许不灭和尚并不打算让自己女儿侍奉佛祖,兴许他把孩子给了某户人家抚养。
这样一想,周暖暖觉得也很有道理,那便大概只有不灭一个人知道孩子在哪里了。
于是周暖暖暂时只能放弃找孩子的念头。
继续启程前往深海,周暖暖和白云往传说中黑龙出没的海域行去。
然而,传说毕竟只是传说。
在深海区域蹲守了半年,杀了无数的海怪。海鲜吃到一想到就吐,也没有见到传说中的黑龙,连个影子都没看到过。
因为击杀了无数海怪海妖,又因为心无旁骛,周暖暖这半年来修为猛增,从圣人初阶跃到了圣人圆满,还差一步就可以重入神隐了。
白云说,这样干等着不行,还是应该再多打听一些关于黑龙出没的消息。
周暖暖觉得也是,这么干等着实在很无聊。
每天面对茫茫大海。大海再波澜壮阔,也会让人厌倦的。
于是,两个人又回到了东来寺。
东来寺在东海盘踞了数千年,是这里流传最久最古老的门派。若是哪里有关于黑龙出没的记载,必然是在东来寺了。
这一次,他们运气不错,正好赶上不灭和尚出关。
白云和周暖暖表明了身份,见到了不灭和尚。
三人见面,不灭和尚依旧是原来那副样子。不咸不淡不冷不热。
周暖暖腆着脸叙了几句旧话,旁敲侧击地打听周二女儿的下落,可惜不灭和尚油盐不进,完全不理会周暖暖的意有所指。
白云在一旁说起了正事,想不灭和尚打听黑龙的消息,并言明了他们二人此来的目的。
不灭和尚似乎并不惊讶,好像早就预料到了这件事情。
他说,“我东来寺虽偏居东海,却与朝廷和皇室并非毫无瓜葛,新皇登基已是数年,寺里一直不曾派人前去觐见,不如便趁这次机会,向新皇和朝廷表达我佛的善意。。。”
不灭和尚叫来一个小和尚,“这是我的徒弟稚儿,尚在总角之龄,因他太过年幼,虽剃了度却不曾有法号,还用着乳名。”
周暖暖打量面前的小和尚。
小和尚很乖巧安分的样子,面相稚嫩不闻世事,望着生人的目光中含着几分好奇,大大的眼睛忽闪忽闪,很是可爱的小孩子模样。
不灭和尚对稚儿道,“这两位是来自大唐朝廷的客人,他们要往深海降服黑龙,为师赐你东来香,你且随他们同去,助他们一臂之力。”
不灭和尚对周暖暖和白云解释道,“东来香,乃我寺秘传宝香,其香味对龙族有奇效,燃之可吸引黑龙现身。
且闻过此香的黑龙在法力上会大打折扣,我等先辈便是靠此香降服黑龙。
只是东来香由上古流传下来,其配方早已失去,寺中也仅有不多存货。这次我便让稚儿带两支前去,总能令你们捕捉到黑龙。”
不灭和尚又对稚儿道,“两位客人只要黑龙的魂魄,你便把那黑龙的尸身收起来,然后跟随两位客人一同前往大唐的京城,并把那黑龙尸身代替寺里进献给圣皇圣后。”
稚儿听着连连点头,将不灭的嘱咐一一记在心里。
于是,三个人一起上路了,再度前往深海区域。
一路上,稚儿多语,讲了许多东海的传说与见闻,周暖暖听得很是新鲜,非常喜欢稚儿这个小和尚。
周暖暖也讲了许多大唐的风土人情,将长安城的繁华讲述给稚儿听,也描述了长安城中的寺庙有多么风光。
周暖暖笑言,待稚儿跟着他们去了长安,说不定就舍不得再回东海了。
稚儿笑而不语。
有了稚儿的帮助,有了东来香辅助,他们成功引出了黑龙。
只是,龙族毕竟是上古神族之一。
为了杀死这条黑龙,周暖暖和白云耗费了无数的法宝和丹药,整整一个月杀地昏天黑地,终于把这条黑龙斩于剑下。
用周二给的招魂铃,周暖暖收到了黑龙魂魄,而稚儿则把黑龙的尸身收进了自己的口袋里。
稚儿身上法宝不少,至少那腰间的乾坤袋,看上去普通,实则空间巨大,连黑龙尸体都能装的下,至少是类仙器级别的宝物。
不愧是不灭和尚的亲传弟子。
周暖暖不由感叹,不灭对爱人不怎么样,对弟子却很好嘛。
灭掉了黑龙,三人转头回长安城。
这一路上,周暖暖和白云都不觉得怎样,稚儿却是好奇连连。
大概他是第一次离开东来寺远行,也是第一次踏上中原大地,看得什么都觉得惊奇。
为了满足稚儿的好奇心,他们这一路上走地不紧不慢,看了许多风景。
到了长安城里,稚儿感叹,果然京城如传说中一般繁华。
周暖暖笑着说,“那你不如留下来,在长安城做和尚可比在东来寺舒服多了,若是你愿意可以直接还俗,我可以认你做干儿子哦。”
稚儿拍了下自己的小光头,笑而不语。
周暖暖回京,第一时间便把黑龙魂魄给周二送了过去,并说了稚儿的事情。
因为稚儿代表东来寺前来,又是给圣皇圣后进献礼物,这就得走朝廷的正规程序了。
礼部准备了十日,举行了正式的进献典礼。
那一天,稚儿一个人从宫外走进宫里,来到大殿之上,叩拜王平安和周二,献上黑龙的尸身作为供礼。
那一天的稚儿,并不像平日那般跳脱,因为他代表着东来寺。
虽是小小年纪,稚儿却表现出了不符合年龄的沉稳,稚嫩的面孔好似沐浴着佛光,宛如佛子下凡。
周二瞧着他的样子,心生欢喜,问他愿不愿意留在京城,皇家也有寺庙,他可以留在皇家寺庙中修行。
稚儿婉拒了。
周二并不生气,她不是那种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