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凡女问仙-第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二瞧着他的样子,心生欢喜,问他愿不愿意留在京城,皇家也有寺庙,他可以留在皇家寺庙中修行。

    稚儿婉拒了。

    周二并不生气,她不是那种乱迁怒的人,没有因为不灭的关系就迁怒稚儿,也没有因为稚儿的拒绝而生气,反而更加喜欢稚儿的坚持。

    周二道,“本宫看你小小年纪便已有佛相,将来必有大成,听说你还没有法号,不如本宫赐你一个法号。

    你在东来寺修行,东来寺面朝大海,你又有降服黑龙之功,不如便称‘怀海’罢。”

    稚儿跪称谢恩。

    周二又道,“你是佛堂上侍奉佛祖之人,不应跪拜我们这些俗人,本宫再赐你‘免跪’,从此后你只需跪拜佛祖,再不用跪拜俗世之人。。。”

    于是,一趟长安行,稚儿得了周二的两个赏赐,一是法号“怀海”,二是从此不跪凡俗的“免跪”。

    待得数年后,稚儿成年,正式入册东来寺,法号便是“怀海”。

    以及后来怀海行走世间,不论是见了皇亲国戚,还是高官重臣,他都不用对他们下跪。

    直到很久以后,怀海禅师大成,当年周皇后赐稚儿法号的故事,依旧在民间流传着,成为帝王与佛家的一段佳话。(。)

第143章 墨苏解封() 
凌烟阁重建,工程浩大,朝廷为此特意举办了奠基仪式。? ?

    仪式上,圣皇圣后一同参与祭奠。

    因为新方案是圣后亲拟,周二享受了与王平安几乎同等的朝拜。

    随后,周二亲自参与改建,亲手替换阵眼。

    新的阵眼是一座黑龙雕像,里面封印着黑龙魂魄。

    以周二圣人圆满的境界修为,成功以新的雕像替换掉了旧阵眼,且没有对旧阵眼的两座雕像造成损坏。

    更换阵眼其实是非常危险的举动,在两者交换的瞬间,阵眼位置会成为法阵攻击的中心,灵力波动将全部汇聚到这里,所以必须选择修为足够高的人来做这件事。

    周二和王平安都是圣人境界,只是王平安被灌顶强行提升上来,后来修为再没有寸进。

    而周二却是凭着自己的本事,一步步修行上来,且到了距离神隐只有一步的境界,她的前途依旧无量。

    所以,周二敢做替换阵眼这件事,王平安却不敢。

    周二替换下阵眼后,周围的官员和民众山呼万岁。

    他们虽然呼喊的是万岁,眼中看到的却是周二,这一刻在他们心里,圣后的形象比圣皇更加高大。

    两座旧的雕像,被移送去了西市的皇家别院,就是那座在周家小院的基础上扩建后的院子。

    当天,圣后跟雕像一起去了别院,夜里也在那里留宿。

    周暖暖和白云也来了,有周二给他们开后门,进皇宫可能还有点麻烦,但进个皇家别院是没有问题的,可说是畅通无阻。

    深夜里,走在院子里,周暖暖只觉得陌生。

    熟悉的街道不见一点踪影,曾经住过的院落和房屋也早就拆除,连一点痕迹都没有留下。

    当年。跟陈何谅生活的地方,跟白云等四个帅哥生活的地方,跟家人在一起的地方,就那么消失了。

    人非物也非。

    缠丝墨竹和伏魔杵。多年共生,两者几乎融为了一体。

    贞观帝用了什么方法,来操控伏魔杵呢?

    贞观帝结合了南疆血咒之术,自创了一套新的血融之术。

    血融之术,通过法术取出操控者的血精。将血精融入伏魔杵中,操控者便与伏魔杵建立心神联系。

    此时的伏魔杵可说是成为了操控者的分身之一,从而达到操控者通过伏魔杵控制护城大阵的目的。

    这种做法的优点是,操控者不需手持伏魔杵,只要身在长安城中,便可控制护城大阵。

    缺点是,因为伏魔杵无法移动,必须对伏魔杵采取保护措施,万一被敌人得到了伏魔杵,有可能反过来借伏魔杵伤害操控者。

    是以。贞观帝才会建了这座别院,专门用来保护伏魔杵,且搞得神神秘秘,不向外界透漏一点伏魔杵的消息。

    又因为缠丝墨竹与伏魔杵变成了共生的关系,贞观帝无法毁去缠丝墨竹,也就不能彻底杀死墨凌云和苏榭。

    这便留下了后患。

    除了通过伏魔杵控制护城大阵外,还可以通过缠丝墨竹控制护城大阵。

    比如说墨凌云和苏榭,他们两个就可以控制护城大阵。

    国都的护城大阵,除了皇帝之外,居然还有人能操控。这是皇帝不能允许的,所以贞观帝才会把墨苏二人封印在石像内,并镇压在凌云阁中。

    也就是王平安不懂事,才会同意周二更换阵眼的做法。

    而因为此事乃皇室机密。只有当朝的皇帝才知道,臣子们都不晓得有这种事,才会很高兴地积极配合扩建凌烟阁,还这是壮大皇家实力的做法。

    此时,周暖暖、白云和周二,三个人站在那里。

    他们前方不远处就是缠丝墨竹和伏魔杵的所在。而他们面前摆着的正是墨凌云和苏榭的石像。

    要将墨苏二人从石像的封印中释放出来,也是需要一番施为。

    这次动手的人是白云,毕竟他的修为最高,由他来做最保险。

    白云取出一些材料,围着两座雕像布设法阵,然后开启法阵,在法阵中施法。

    周暖暖和周二在一旁为白云护法,相比周二的淡定,周暖暖略有些担忧。

    她不是担心白云做不到,而是怕白云太勉强自己。

    过了这么多年,去了这么多地方,始终没有找到修复命轮的方法。

    前段日子,周暖暖收到了钱有财的信。

    钱有财也是命轮被毁之人,且是命轮被彻底粉碎,再无恢复可能的那种。

    钱有财在信里说,他现在到了西域,打算在那里长住一段日子。

    之前西域民间爆瘟疫,钱有财凭借自己的医术,救了很多人,因此在当地十分受爱戴。

    西域有着不同于中原的风土人情,还有许多中土没有的草药,钱有财便决定留下来研究当地的医术。

    另外,他在那里认识了一位姑娘,那位姑娘愿意嫁给他,但是他担心自己的身体,不想拖累姑娘,所以婉拒了。

    周暖暖心里十分愧对钱有财,却也实在是帮不上他,只能把这几年自己攒下的各种珍稀药草邮寄给他,希望对他的研究能起到帮助。

    因为钱有财的事情,又想到白云的处境。

    白云的境况比钱有财好多了,至少命轮还在,修为也还在,只是裂痕一日不修复,潜在的威胁就一直存在。

    说不定哪一天,命轮就突然崩溃了。一想到这个,周暖暖就觉得十分惶恐,好像天随时都会塌下来一样。

    周暖暖走神的功夫,白云那边已施法到了关键处。

    数道法诀直接丢在石像上,加上法阵的力量,终于破开了贞观帝施加的封印。

    石像粉碎成了尘埃,原地出现两个虚影,虚影散着光芒,慢慢凝实。

    是墨凌云和苏榭。

    墨苏两人先是相视一笑,然后看向白云点了点头,再望向一旁的周暖暖和周二。

    他们回来了,完完整整地回来了。

    喜悦,这一次是真正的喜悦,不是欢喜过后失望,是只有喜悦。

    因为他们的本体是缠丝墨竹,贞观帝不能把缠丝墨竹怎样,所以就伤害不了他们。

    只是这些年被封印在石像中,又被镇压在凌烟阁中,墨苏两人的修为有点损伤,不过并不碍事,只要休养几天就能恢复全盛期了。

    至此,因为杨凤晴事件带来的影响,终于划伤了句号。

    当年,为了救周暖暖,她身边的数人做出了牺牲。

    如今,每个人都有了结果。

    钱有财命轮被毁,失去了修为,人现在留在了西域。

    白云一直在周暖暖身边,性命暂时无忧,但命轮出现了裂痕。

    凤凰阿九在南疆,还在梧桐林中休养修炼。

    周二当上了圣后,距离她登上皇位的日子,不知道还要多久。

    墨凌云和苏榭也被救出来了。

    只有王克己,他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成为周暖暖心头永远的痛。

    一桩事情,有人得道有人失去,有得有失之间,起因虽在周暖暖身上,做出选择的却是他们本人。

    因果轮回,谁是因谁是果,怎能分说的清。。。

    且说墨凌云和苏榭,再次得到了自由,跟以前一样的自由。

    周二给了他们侍卫的身份,让他们可以光明正大在皇家别院中现身,也可以在京城的街道上行走。

    只是,他们还是离不开长安城。

    没办法,因为他们修为不够,还不能脱离本体生存,这跟被贞观帝封印前的境况是一样的。

    想要离开京城,彻底的获得自由,只能通过修炼提高修为,直到脱离开缠丝墨竹而独立存在才行。

    收起来,墨苏二人已经不能算是人了,也不是寄身在它物上的魂魄,而是一种另类的妖修了。(。)

    ps:  这篇文快要结束了,大概还有两三章的内容~

第144章 机会() 
王平安突然病倒了,毫无预兆地病倒了。

    那是一个微雨过后的清晨,王平安独自在御书房休息,叫起后洗漱准备上朝,老太监正在帮他整理衣饰,然后他就倒下了。

    周二大发雷霆,斥责太医院负责给皇帝定期请脉的医政。

    太医院院首和一群医政,战战兢兢地跪地请罪。

    院首说,皇帝犯得乃是头风症,是帝王皇室传承的血脉中无法治愈的病症,本来有修为压制着,不会轻易犯病。

    但是,可能因为王平安是为强行提升的修为,是以头风症似乎并没有被修为压制下去,反而触动了血脉中隐藏的病原,导致过早发作了。

    皇家有疾,王氏一族血脉中带了病原,连贞观帝都多年承受着头风症的折磨。

    王平安前几年也开始犯头风,动不动就头疼地难以入睡,所以近几年来他独居的次数越来越多。

    只是没想到会突然这么严重,人直接就倒下了,毕竟王平安还算青年,正是年富力壮的巅峰时期。

    弥留之际,王平安把周二和几位朝中重臣叫到床前叮嘱。

    他不放心太子,望几位重臣和皇后多多辅佐于他。

    是的,一直到王平安去世,他和周二也没有孩子。

    另外还有萧淑妃,她毕竟不是太子生母,待将来太子登基后,当尊皇后周二为皇太后,而不是萧淑妃。

    王平安留下遗言,皇帝的遗言就是遗旨。

    随后,又昏迷了一天,帝王驾崩了。

    王平安对朝政的影响很小。没有了他,大唐朝廷依然运作良好。

    太子登基,新帝改年号嗣圣。

    因有先帝遗诏,周二成为了皇太后,而萧淑妃功亏一篑。

    养了太子这么多年,终于盼来了他称帝的这一天,却在最后因为皇帝的一句话而破灭。

    萧淑妃岂能甘心。

    当年长孙大人蒙难。身为他盟友的萧淑妃。却没有受到牵连,可见萧淑妃此人心机也不一般,至少她很能忍。

    按照大唐皇室规定。皇帝去世后,宫里没有生育的妃子都将移送感业寺,任她们自生自灭。

    王平安一句话,将萧淑妃也定性成为没有生育的妃子。如此一来,她也要被“发配”去感业寺了。

    萧淑妃聪明。知道现在朝廷里周二势大,并不明着跟周二硬抗,而是先采取了示弱的方式,保住现在的地位。

    萧淑妃知道。新帝刚登基,影响力远不如多年参与朝政的皇太后。

    于是,她忍辱负重。没有去求新帝,而是跑到皇太后面前一番哭诉。

    萧淑妃说。虽然新帝不是她亲生的,但却是她从小养大的,这几十年下来,难道一点母子情分也没有?

    萧淑妃责怪新帝没良心,又怪先帝不近人情,在养育新帝这件事上,她就算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

    萧淑妃说了一大堆,好似把周二当成了闺蜜,掏心掏肺说起了心里话,连连抱怨先帝和新帝,好似完全不在乎了一般。

    周二心里腻歪,但难得萧淑妃来找她,她总不好将人直接赶出去,不想被人诟病,发作别人也是要有理由的。

    萧淑妃有句话打动了周二,那就是她毕竟养育了新帝,若是完全不顾这一点,世人对新帝对周二都会有看法,会认为他们不念恩情。

    世人讲究知恩图报。

    不知恩,是个大罪,不是触犯刑法的罪责,而是人心里定的罪。

    周二可以不在乎萧淑妃,但是身为当政者,却不能不在乎百姓们的想法。

    于是,皇太后懿旨,特许萧淑妃留在宫中养老。随后,新帝圣旨,封萧淑妃为萧太后。

    其实,新帝与萧太后的关系并不算好。

    在新帝还是太子的小时候,小孩子难免调皮捣蛋,萧淑妃每次都是亲自动手,非打即骂。

    可以说,太子是在萧淑妃的铁拳下慢慢长得的,直到成年后自己开府另住。

    反正也不是自己亲生的,没有心疼这种想法。

    话又说回来,也许萧淑妃是恨铁不成钢,打骂都是为了太子好,怕太子成了纨绔子弟,可能她就是这么跟新帝解释的。

    她当年心里到底怎么想的,恐怕只有她自己知道了。

    不过,以目前的形势来看,萧太后似乎有与新帝形成同盟的感觉。

    因为他们现在有共同的敌人,那就是皇太后周二。

    没办法,新帝继承了先帝的性格,懦弱无能,没有一点治国之才,甚至修为还不如先帝。

    新帝仅仅只是悟道境界,若不是有周二镇着,朝臣们有哪个能服气,这也是先帝去世时最担心的事情,所以才会特意招了周二叮嘱。

    可惜,新帝没有先帝安分,他虽然无能却还想着掌权,是以对皇太后的压制,感觉非常的难堪,急于想要摆脱。

    于是,新帝和萧太后联手,萧太后出主意,新帝颁布圣旨,两个人在军中和朝中肆意安插自己人。

    新帝的皇后尉氏,跟萧太后是表亲,于是尉皇后也跟皇帝和萧太后搀和到了一块。

    只是这三个人都各有私心,哪里又能同心一致。

    萧家在朝中本就势力不弱,尉皇后就撺掇皇帝重用她娘家的人,美其名曰防着点萧太后。

    周二一直冷眼旁观,并不指责皇帝,也不斥责萧太后和尉皇后,好似不打算管他们一样。

    直到有一天,皇帝和朝臣在朝堂吵了起来。

    起因是皇帝要将尉皇后的父亲封为宰相,遭到了重臣们的强烈反对。

    皇帝也是蠢得,竟然会跟臣子们吵架,还跟菜市场的泼妇一样,口不择言。

    皇帝口舌笨拙,说不过臣子们,便脱口而出要把皇位让给尉皇后父亲这种话。

    这下子可是惹毛了重臣们。

    他们当即长跪宫门,请求皇太后主持公道。

    周二出山,先安抚重臣,后以皇帝不贤为借口,废掉了皇帝,扶持二皇子登上了皇位。

    废帝这一做法,让世人看清了周二的手段,也认清了她的实力。

    周二说,“萧太后也好,尉皇后也好,她们都不足为虑,因为她们都是依附于皇帝生存的妇人,只要废掉了皇帝,她们也就什么都不是了。”

    周暖暖一直跟周二有通信,也常入宫陪她说说话,有时还会住几天,对宫里发生的事一清二楚。

    在周暖暖看来,萧太后尉皇后之流,跟周二根本不是同一个级别的。

    萧尉二人拿的是宫斗剧本,而周二拿的是帝争剧本。周二着眼的不是后宫,而是天下。

    从把持朝政,到垂帘听政,再到废子自立,周二一步步,终于还是登上了那个位置,成为一代女皇。

    在这个过程中,周二变了很多,周暖暖也变了很多,唯一不变的只有她们两人之间的情谊。

    在这个过程中,周暖暖曾充当过周二的打手,为她暗杀过不少人,那些人都是反对周二称帝的人。

    但是,不论世人怎么评价周二,也不论世人怎么责难周暖暖,她们之间的关系始终没有改变。

    因为周二称帝,白云着实郁闷了很久。

    他问周暖暖,“你为什么一直支持周二,难道没看到她任用佞臣?”

    周暖暖说,“难道换个人来做皇帝就能比她好了?先帝诸子包括孙子在内,有哪个有出息?

    任用佞臣是她错了,可是谁没犯过错呢,一代明君贞观帝也没少犯错。”

    白云又说,“可她不是正统,有违天道。”

    周暖暖反驳,“什么是天道?你们以为的就是天道吗?世间传承万年,改朝换代数次,为何遇到她就是有违天道了?

    你们不过看她是个女子,被女子管着,大男人们觉得心里不舒服了。

    总之,我就一个想法,换一个人来做皇帝,未必有周二做得好,周二不过是吃了女子身的亏罢了。”

    白云叹气,“她这是窃国。。。”

    周暖暖笑道,“不算不算,不过是代替王家执掌几年,待将来王家出了有出息的子弟,再还给你们便是了。”

    白云哼了一声,“她拿到了皇权,还会再还给王家,有那么好心?”

    周暖暖想了一下道,“周二没有孩子,她跟周家的关系又不是太好,除了还给王家,我想不出来她还能把皇位传给谁。

    而且,王平安总归对她不错,即使她不爱他,但夫妻多年的情分总是有一些的,想来即便念着这一点,周二也会把朝政交换给王平安的子孙。”

    白云依旧有些郁郁寡欢。

    于是,周暖暖提议,“女皇登基大典已经举行过了,周二这边没有什么我能帮忙的事情了,不如我们离开长安城,去外面走走游历一番?”

    白云沉吟了一下道,“也好,朝政之事终归于我们无关,我们也好久没出去走动一下了,也没什么好收拾的,明天一早咱们就走罢。”

    周暖暖点头,心里却在想着另外一件事情。

    前几日,她又收到了钱有财的信件。

    钱有财说,最近发现了一种方法,似乎对修复命轮有一定作用,目前在他自己身上已经起效,只不能确定在白云身上是否也有效。

    因为他暂时离不开西域,于是建议周暖暖和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