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狩宋-第2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女学生笑得眼睛都快看不见了,一直点头。

    冯吉笑道:“我看王爷一直在鼓励学习实业,倒是不太支持学习政务。”

    高继冲笑:“我可没有不支持,不然总理府又要说话。不过即便是为官,也要务实,渤海养官,但是不养官家,官员家里也是分了田地,资源大家也是一样的。薪水也不高,只算是执行公务的酬劳。当官和做工,当管理员,经商种地没有什么区别。”

    冯吉笑道:“是听到一些官员说薪水不够养家。”

    “渤海不会出现一个人的薪水能养一大家的情况。等这些孩子们成长起来,他们可以自己管自己,不需要什么都管的父母官。现在不行喔,还是要管,所以官员就辛苦了些。”

    渤海官场地位很低的诡异风气,冯吉以为只是暂时现象,没想到高继冲真是这么想的。

    老李太后见原想劝谏的冯吉颇为尴尬,于是直接安排大家吃饭:“别说这些了,年轻人有年轻人的想法,吃饭吃饭。”(未完待续。)

第二百一十六章 新城迷思() 
渤海,第一次春季学生运动会是在定远城举办的。,

    主要的项目是田径项目,跑、跳、投掷、射击类别是最主要的,比较受小孩子欢迎的是滑冰,滑冰鞋在孩子们很流行,是小孩子们主要的代步工具,他们玩出了很多花样。大人们则比较喜欢赛马和蹴鞠。比较困难一点的主要是武术,陈抟拒绝了对抗性的“表演”,所以实际上,变成了一种类似体操的项目,它检测人的四肢力量,协调性和平衡性。唯独把爆发力的体现给祛除了。

    比较有特色的就是游泳,除了室内专门建设的,适合小孩子的游泳池项目,还有泅渡鸭绿江的项目。

    所以经过了四五年的准备,显德二年的学生运动会项目还算丰富。

    位于鸭绿江出海口的定远是一座新城,其中很大一部分建筑都是专门为了这次运动会建设的。巨大的广场,传统但是新颖的体育场馆,海边比旅顺的煮盐厂更加大的反射太阳能锅炉以及发电装置,新建的定远航的货场以及客运航站楼,已经在定远、大连、金德形成铁路网络,新的列车站以及附近的商业街道。所有的这些都让人耳目一新。

    所有的这些建筑以及道路设施,都运用了大量的混凝土技术和玻璃。不过除了大型场馆和商场,人们因为习惯,商业街上的小型商店和一些酒店,都是传统木质结构的建筑。

    运动会也许是一个理由,实际上,这成为了一个相亲会和交流会,这么多年,男多女少,年轻人不愿意成亲的现象不但没有得到缓解,还有越演越烈的趋势。已经有家长们联名建议不要再在学校宣传优生优育,采取唐初强制成亲的政策。当然人们也知道十三岁成亲是太早了。但是要是十七八岁还不成亲,家长们着急啊。

    高继冲只能苦笑,这是时代造成的美丽的误解。不愿意放弃优生优育,也不愿采取强制婚配。所以运动会就提前举行了。

    定远城,是总理府想要对乐浪郡和高丽采取文化攻势而修建的一座新城,有些部分并没有修建完,但是大气,磅礴,先进的架势已经有了。

    当田径体育场和游泳馆里亮起灯光的时候,很多人都惊呆了。电灯,除了一些保密性很强的工厂,列车,船舶里面见过以外。这是第一次在大型建筑里面向老百姓展现。它带来的效果是震撼性的。

    可惜的是,发电量限制了运用,只是在开幕式和闭幕式上亮了不到半个时辰。大部分比赛还是安排在了白天。

    高继冲除了开幕式和闭幕式以外,都没有观看比赛。而是乔装打扮,在广场上看年轻人们之间的交流。

    其实也很有意思,因为盛装出席的年轻人们把原本从各地召集过来。有意相亲的父母和女孩子们吓坏了。特别是乐浪郡来的人,尽管已经是穿上了最好的衣服,打扮得花枝招展。问题就在于这些父母和女孩子都因为没有见过这么大场面而显得畏畏缩缩。而那些学生们的性格确实张扬的,朝气蓬勃。说话和行走在他们看来是有些肆无忌惮了。

    高悦也从来没有见过这种情景。

    行走如风,奔跑跳跃没有多少顾忌,每个人的脸上的那种朝气和笑容很容易让人沉醉。

    相对比在常常长椅上相依偎地坐着的高继冲和王婉容,高悦突然发现。这两个人身上没有学生们的那种朝气,完全没有。王妃也不过二十一岁,王爷十四岁。年纪很大吗?可是他们身上不但没有朝气,反而有一种疲惫,看学生们的眼神,和老李太后看着她时的眼神非常相似,只是更加“慈祥”。

    王爷和王妃突然慵懒了起来,平时的时间都安排得十分紧凑。但是现在一连几天,两个人都坐在广场中央的长椅上,静静地看着来往的学生们。

    学生们问好也只是微笑着点头,不太说话。有时甚至相互依靠着睡着了。

    这是从来没有过的现象。

    就是白氏和负责暗中保卫的暗卫也不知道王爷和王妃为什么会这样。学生们似乎也发现了不同,开始都会凑过来搭话,但是后来都不愿意打扰这种神奇的安宁。

    只是,谁也不知道,其实高继冲和王婉容通过手在暗暗的交流。

    新定远城,很多地方与后世的城市相似。这里就好像是一个沉睡了很久的梦,突然泛起。梦里不知身是客,梦与现实交错,让两个人都不愿意破坏那种梦境。

    新定远城的美好,在与有了未来的神韵,但是却没有后来工业和城市的发展造成的污染和喧嚣。当初陈陶设计的时候,其主要的目的其实还是为了晋国,需要一个全新的城市来增加对晋国,也就是现在乐浪郡人的吸引力。很多设计图也许王朴见到的比高继冲见到的多。

    王朴,在开封时,曾经为开封城市布局和改造提出过很高明的意见,所以设计图送到王府,经过王朴的修改肯定,只是报给高继冲看了一下,当时高继冲只是觉得总体设计很新颖,并没有意识到会与后世如此相似。

    当然,也许是高继冲并不认为这个设计有多先进,所以给忽略了。

    没想到现在只是建了一半,就这么梦幻。

    高继冲和王婉容的异常,终于还是惊动了吴夏和敬梁等人。

    高继冲被一群焦灼的目光给惊醒了,连忙拉着王婉容坐正了身体,不过他很不高兴吴夏等人的打搅。

    “出了什么大事,怎么都来了。”

    吴夏连忙道:“王爷,这是您这里不正常,把我们给吓住了。”

    高继冲和王婉容对视了一下,赔笑道:“没事,我们很好,我们只是看到这些学生,感觉得有希望而已。”

    敬梁道:“王爷,您其实与学生也是差不多大年纪,是不是练功出了什么问题。”

    高继冲看了一眼一边黑着脸的白氏,连忙摇手:“没事,是真没事,我们只是觉得累了,想在这里休息休息,运动会比赛开始了吗?”

    吴夏和敬梁、陈抟对视了一眼,苦笑道:“这不是开始了没有,是已经结束了,您不是主持了闭幕式吗?”

    高继冲又愣住了,然后笑了:“这样啊,可能最近我们太累了,就多休息了一会儿。”

    陈抟笑道:“王爷,您和王妃不是多休息了一会儿,是每天坐在这里,半个多月了。”

    高继冲也只能苦笑,看来事情史弄得大了一些,于是笑着说:“这定远新城设计的不错,我们没事,你们忙去吧。把王朴和陈陶叫过来,有些事情,我们想交流一下。”(未完待续。)

第二百一十七章 渐变的民风() 
王朴从旅顺赶过来,有些莫名其妙。←,

    难道新城的设计出了问题?这是王爷批准了的呀。虽然建了三年,但是耗费不多,用工也不算多。这是建城,就是帝王修陵墓那个不是征用民夫十来万?只是这几朝时间太短,没修成,或者根本没修而已。

    渤海的政局,其实还是分为了总理府和王府两大块。其中王朴、吕岩管的王府与大周的宫廷类似,只不过已经全部简化,直属王爷的内卫,真正用来保护王爷的人数人少,服侍王爷的就没有,真要算,只有高悦一人而已。内卫中又分为内卫和暗卫。内卫是白氏负责,暗卫是吕岩负责,而暗卫实际上成为了情报机构。而王朴管的是研究机构,科学院和科学院下面的十多个研究所,隶属军事的船舶、化学、兵器、特种冶金、电子五个专业学院。这些虽然名义上属于教育司管,但是实际上财力,人力、具体研究项目全部是王府这边的秘书机构管着。

    这些机构都是特别费钱,可是都不赚钱的机构。

    而工业司和运输司赚的钱,总理府也不管,全部交给了王府秘书处。实际上在过去,根本就没有这个产业,所有的工匠也是隶归王府。总理府也是遵循旧例而已。

    所以王朴实际上在总体协调这整个体系的运行。由于这套体系与军事紧密相连,所以才与敬梁和赵挺。

    敬梁这个人非常谨小慎微,他只管军事,不管相应的财政和研究。所以王朴现在的地位已经上升到了和吴夏、施睿静、敬梁相当的地位。

    王朴到达火车站的时候,还是忍不住在车站转了一圈,只要是看电报以及供电设备设施在铁路调度系统中的利用情况。

    车站对这位“大内总管”十分畏惧,因为王朴这个人御下非常严格,基本上决定了的事情,就到了他“独断专行”的局面了。有问题你可以在事先提。执行阶段,要提你要有充分得近乎苛刻的理由,不然一定不会听你的。

    正因为王朴的这个性格,既定的新火药、特种材料、电报系统、铁路系统、舰船制造以及室内照明系统进展迅速。不过除此以外的很多科研方向全部被雪藏了。

    现在的照明配套的供配电几乎算是没有,供电极不稳定,不仅电灯跟鬼火一样闪烁,动不动就停电,而且对电灯和线路的损坏也及其严重。所以运动会出现的灯光只能算是刹那芳华,实际上第一次供电之后,就进入了维修阶段。闭幕式供电之后,就变成了单纯的科研项目。

    铁路运输系统并未引入电灯,但是电报所需的低压供电却是必须的。但是这不同于军队的电报是一个个的个体,只要是一个体系,供配电体系是必然的。不过这套由线圈、存储电池、开关组成的供电系统可以说烂得不行。电磁所提出了电容器、变压器、甚至整流器的设计思路,但是距离制造运用还早。

    看来这次不是高继冲要限制电的推广,而是王朴了。

    王朴在定远火车站的站长等人颤颤惊惊的送出来时,正好遇见从金德县赶回来的陈陶。

    两个人因为定远城的建设,成为了志趣相投的朋友。虽然王朴这个人不苟言笑。

    陈陶回来的时候还带回来了女儿蓝采和。一身军服的蓝采和带着眼镜,斯斯文文,她是光学所的研究院,也是便携式测绘仪器改进的主要负责人。不过实际上。她的专业不是光学,而是数学。

    “听说王爷和王妃出了一些问题,大半个月没有理政,王老弟知道为什么吗?”陈陶越来越有“仙气”了。不再是以前落魄的样子,眼睛宁静而深邃,脸上原本已经呈现的老态仿佛从他身上消失了。

    与陈陶相比。王朴却迅速变成又干又瘦的老头,只是一双眼睛时常会露出精光,冷峻得可怕。

    “我没有听说出问题,应该不是,不然是要知会我一声的。不过王爷和王妃没有理政是真的。”高继冲和王婉容没有理政,影响最大的就是王朴,他如何不知道?不过就在他动身的那一天,王爷和王妃用很短的时间就把政事处理完了,不然王朴也无法脱身。

    “那就是定远城的设计有问题?当初是王爷和王妃批准的啊。”陈陶皱了皱眉眉头。

    王朴没说话,只是做了请的手势。毕竟现在猜测没有用,只有见到王爷和王妃的面了才知道到底是为了什么事情。

    运动会虽然开完了,但是新定远城的年轻人似乎并未减少。教育司和卫生司很早就提出来不能让工厂里的工人,公务人员在休息日也窝在家里,过于紧张的工作对身体伤害很大。以前虽然提,也安排了休息日,但是似乎并没有多少改观。

    “想不到新城还有这个效果。”陈陶见到街道和广场里悠闲地谈情说爱的年轻人们笑道。

    王朴看着那些男男女女在一起逛街,没有皱了起来。不过他心里虽然不舒服,但是还是忍下去了。因为在渤海,这些年轻人都被教育的十分自主,男女区别也不大,因为男多女少,女性地位甚至有超过男性的趋势。所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虽然还是有作用,但是按照王爷和王妃的说法,还是要以年轻人自己的想法为主。

    但是男女毫无忌惮地在大街上这么手牵着手走,还是让王朴心里十分不舒服。

    不过很快他们就知道,这样的情况是如何发生的了。

    因为在广场一个稍微高起的草地上,在一个特意留下来的大树下面,高继冲和王婉容手牵着手,和一帮男女青年在一起,几个女青年在弹琵琶,一对男女用柳枝舞剑。

    王朴对音律非常有研究,自然研究过王婉容的《楚汉》。学生们弹的不是正规的楚汉,应该是从楚汉演变出来,单纯的为剑舞配曲的《出云》。但是又不完全是,里面有很多变调。

    见到王朴、陈陶和蓝采和,高继冲招手笑道:“过来,在这边。”

    然后笑道:“王朴先生可是音律大家,对城市规划也有独到之处。这位仙风道骨的是陈陶先生,建筑设计师顶尖了。这位大家可能不认识”

    青年们笑道:“我们认识,这位是蓝采和研究院,研究院第一大美女。”

    蓝采和看了高继冲一眼,她根本就不姓蓝,也不叫采和。她现在的这个名字是当年因为高继冲一句玩笑话,陈陶就真给她取了这个名字。当然,她原本也没有名字,是陈陶夫妇买来使唤的丫头而已。不过现在不仅陈陶夫妇收她为女儿不说,她也有喜欢做的事情。至于研究院第一大美女的称号,那是第一大小美女。还有大美女,那是没人敢在高继冲面前乱说的。

    “你们这些人就是无聊呢。”蓝采和虽然不高兴,但是语气仍然是柔和娴静。

    陈陶倒是哈哈笑:“你们都认识蓝儿啊,那怎么没人追求呢。诗经云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蓝采和瞪了父亲一眼,不过表情平淡,没有脸红心跳:“爹,您这是说女儿没人要吗?”

    这让高继冲和王婉容对这个看着淡淡的女孩十分感兴趣。

    陈陶哈哈笑。

    王朴知道陈陶各处跑,手下也带着一帮学生,对世俗不是那么在乎,没想到是这样不在乎,在众人面推销女儿。不禁一脸的黑线。(未完待续。)

第二百一十八章 城市的未来() 
因为有一帮年轻人在,所以王朴和陈陶只是坐在一旁。▲∴▲∴,

    看着这些年轻人表现着自己的才艺,悠闲的闲聊着。因为蓝采和的到来,表演减少,相互问答增多。高继冲和王婉容的身后,高悦带着高仲均在玩耍,高仲均在草地上到处爬,偶尔爬起来走两步,身上沾上了草汁和泥土也没有谁在意。

    这种其乐融融的情景确实可以让人心情放松和愉快。

    高继冲和王婉容的言语不多,但是每一句都针对旧的风俗。

    “先生不一定说的都正确,一些理论需要更加细致的观察和可重复的实验来验证。如果真错了,那就是错了。”

    高继冲和王婉容确实呈现了以前从来没有过的慵懒,神情与语气都是。

    这让王朴和陈陶对视了一眼,看来,在王爷和王妃身上真的发生了一些什么。

    “五行理论原本就是一个很粗略的概括与总结。且不说每一种关系中还可以细分,就是是不是只有这五行,其实也值得讨论。我读古书,五行最早见尚书甘誓和洪范,并没有说是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而是表明某类物质对于世界的作用。实际上就是物与物之间的关系。所以可以算作分类学的起源,只不过与分类学不同,它还试图阐明万物之间的关系而已。按照这个原则,我认为你们做得很好,医学上可以放开一些。”

    对于年轻人的“离经叛道”,高继冲不但没有斥责,反而是鼓励的态度。

    看着年轻人们一一道谢离开。

    高继冲笑着对王朴道:“有些事情我比较好奇,我知道你精通音律,曾经定七音,认为音乐应该中正。不仅是音乐,我见过你为开封城的改建提出的建议也是中正,对称。而现在定远新城更加像陈陶先生的风格。自然,随性。当然其中的大气与开放的气息还是保留了大唐遗风。不知道王朴先生是如何着想。”

    王朴愣了一下,笑了:“王爷,过去我确实是这么想的。不过终究我不是设计师,主导权在陈陶先生手里。我或许可以提一些建议,但是这做不得数。定远新城贴近陈陶先生的风格是应该的。”

    陈陶笑道:“王爷,如果是我,可能注意风水布局更加多一点。”

    高继冲笑道:“不过,新城的设计虽然不是王朴说的那么严整和中正,但是却是有一种如音乐一般的韵律在里面。所以我想到这其中有王朴的主意。”

    王婉容道:“大唐时期。歌舞大气宏伟,讲究中正对仗。唐诗达到了一个顶峰,不管是离骚体还是乐府体,还是绝句律诗。盛极一时。就是流传到了日本,比如小悦也是学过的。不过到了现在,似乎也不再注重那种严整的格律,而多了很多变调。刚才那几个学生就说山林之美在于自然和不拘一格,剑器舞也是一样,也不再是过去如军阵一样森严。而多了太多的灵动。他们追求的是一种属于大自然的那种律动和韵律。曲子是这样,歌词也是。所以他们喜欢写小调和短歌。”

    高继冲笑着说:“谁叫我们打仗放弃了人工的大阵,而选择了自然这种大阵。定远新城,就是在追求因地制宜的自然之道的情况下。加入一种思想的神韵。这种城市设计得优雅中透着纯净,大气中充满了包容。非常不错。”

    王朴和陈陶同时行礼道:“谢谢王爷夸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