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就是为什么这两个圣女在医学院这么受欢迎的缘故。当然两位圣女也因为营养五行理论而想通了以前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的东西。
其实两位圣女不知道的是,因为显微镜和化学分析方法,渤海的阴阳五行学说也已经和大周其它地方大相径庭了。
“这对企鹅能活下来也许是幸运,但是人工饲养后,再回到族群中,生活能力必然受到影响。这可能就是不幸。”高继冲看着明显带着惊恐不安情绪,挤在一起的企鹅叹了一口气。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大概就是这个道理。”高辅德不习惯这个小表弟千奇百怪,异于常人的思想。但是对小表弟从心里散发出来的善良还是非常感慨。
“凡事总有阴阳两面。”王婉容带有一些劝解。
高继冲笑道:“是啊,就像这些海豹到了我们这里。其实我们只是把它当成了一种资源,会杀死其中一部分。但是我们为了保护好这一资源,也会想办法让它们活得好一些,能够生存繁衍下去。生和死就是这么矛盾。”
一行人离开水池沿着海边的小路上走。海里的那些礁石上。一场喧闹。味道确实不太好。
“好臭。”孙慧捂住了鼻子。
几个农夫模样的人正跳着装满了粪便的担子走过。
海上,突然一个巨大的黑影从海上海豹群中浮现,一头不小的鲸鱼正在追捕海豹,海上登时泛起了一片血腥气。不过这头鲸鱼已经到了非常危险的区域,所以很快转身离开。
血腥气吸引了陆地上的猛兽的注意力。几头狼从礁石后面爬上来,看了海上一眼。有很快躲到礁石后面去了。它们的出现让海豹群一阵骚乱。但是实际上,就算狼群在它们身边猎杀了它们的伙伴,就地进食,只要不过分深入它们内部,它们就全当没有看见。
当然一旦狼群真正威胁到了整体利益的时候,它们也会奋起反击,驱赶狼群。
“那是狼,你们都不管它们?任它们在距离人这么近的地方?”
“怎么会不管?所以我们的蒙学的学生身上也携带武器,还有一定的护具。蒙学有军事课程。”高继冲理所当然地道。
“我是说。为了保证老百姓的安全,应该除掉这些狼。”
“为了保护老百姓的安全,应该教给他们战斗本领,给他们最好的营养和膳食,让他们变得更加强壮。而不是让他们更加弱。安全不是别人给的,是自己给自己的。”高继冲一笑。
高辅德觉得十分刺心:“你不顾百姓安危,难道不怕别人说你是残暴无德?”
“我不认为虎狼的危险会超过整个种族衰弱这个危险。”高继冲很认真地道。
高辅德摇头,不再说话,他无法理解这种理论,如果这样仁和德就会变得面目全非了。
“大兄。你看,那些狼群那么小心,它们防备的是人,它们怕人。而不是人怕它们。”
几个管理员也翻上了那块礁石,然后走过来。他们在巡逻海滩,他们的背上背着一些猎物,而五六头狼飞快地逃离了礁石。
冬季的东海之滨,非常热闹,因为很多动物们都迁徙到了这里。
不过显得二年。稍有不同,因为晋国已经放开了边境,并与渤海融合,大量的野生动物在牧场和管理员刻意的引导下,渡过鸭绿江,最远到达了灭恶山脉。
而这个时代总体上雨雪天地比后世要多出了很多,因为森林植被就算是破坏了也不是很严重,空气中水汽通量足够。寒潮来的也不是后世那么暴虐,相对柔和太多了。雨雪天气时间长,但是要说东海沿岸的气温降了多少,那还真的不多。
即便是稍微靠北方一点的晋国境内,气候和自然环境其实要比后世好太多了。
唯一的缺陷就是长白山和晋国内部山区,虽然女真人要么撤出,要么融入渤海,但是由于交通不畅,人烟稀少,所以实际控制力不足,一些猛兽跑到里面后,失去了控制。导致市场有猛兽下山伤人的现象。
晋国,现在恢复了汉朝时的名字乐浪郡,那里的百姓刚刚开始脱离世家,长期的营养不良导致整个人群战斗力很差,加上扫盲教育才刚刚开始。清川江以西因为蒙学办得早一些,情况还稍微好一些。清川江以东,原本在东丹都形不成威胁的兽群,却给那里的人带来了很大的威胁。
“乐浪郡的东部和西部,与渤海东丹区别这么大,就是因为人民太过弱小。为什么人民太过弱小?因为世家把老百姓当成自己的禁脔,当成奴仆。不顾他们的生死和尊严。同样的道理,为什么契丹人能够横扫北方,往往数百人就把成千上万的汉人当羊一样赶?因为契丹人,他们的部族里面,还没有形成像我们这样等级森严的体系。我们,贵者恒贵,贫者恒贫,大唐时期甚至相互不通婚。世家们真的能够撑起老百姓的保护伞?没有,就算是他们拿老百姓当炮灰也没有撑起来。”
高继冲不屑地笑道:“万物生而平等,这句话也许是一句很理想的话。因为万物不可能真的平等,但是越是高级的生物,对自己的幼崽越是爱护,越是用心培育,越是将自己的经验细心传授。国家也是一样。我不会把人民当奴仆,也不会把他们当奴仆来养。大兄尚且害怕那些狼。可是我们这里,超过十二岁的孩子,已经能够带着学弟学妹对抗狼群了。所以他们必定会比我们强。”
高继冲看着跑到非安全区去挑衅那里的动物的孩子,笑得十分骄傲。次安全区和非安全区的栅栏那么矮小,就是为了方便人和动物翻越。但是并不是那栅栏没用,从来没有看到那种猛兽敢于毫无顾忌地翻越那道栅栏。
这还是在城市,如果在乡村。这种栅栏几乎没有,拥有抵御猛兽的人就是保护那些孩子最大的屏障。(未完待续。)
第二百一十四章 善恶与立场()
高辅德夫妇带着高继充返回开封,担任保镖的高怀亮自然要跟着回去。;符金定却留了下来,小姑娘最近吃胖了,被高凤等人逼着强化训练。符金定有些武艺的底子,但是她是符彦卿的娇娇女,没人逼她练,所以眼高手低,现在连高钰都不如,她都不敢说自己是将门之女。
要知道有她在,高钰总算不是最后垫底的那个人了。当然真要说垫底,还是要数高悦。这位公主倒是不怕吃苦,而是白氏只是教她一些最基础的东西,比高继冲和王婉容的还要基础,美其名曰要打好基础,其实就是不愿意教。
好在王婉容不愿意看到大家都排斥她的样子,在一些训练的时候带着她。防范她是一回事,但是王婉容不想把一个好好的姑娘活活生生给逼黑化了。高悦的问题也许不在这个女孩的品行,而在于她的身份,一旦她想要为日本做些事情,或者有人用她的身份压她。这就是一定炸弹,随时可能炸响。
有时候,人没有善恶问题,只有立场问题。
高辅德和孙慧这次来,对高继冲不仅没有产生好感,反而认为高继冲已经偏得太远。这也不是善恶问题,而是立场问题。
经过了这么多事,高继冲已经不再是过去凭借善恶而拼死搏杀的那个人了。这就是个人与一个国家主持者的不同。个人有善恶,可是对于国家来说,善恶只能用立场来解释。
渤海师是不是可以在战争中不再为了效率而那么狠绝?对于那些已经想要投降,或者失去抵抗力的人留情?可是军部告诉高继冲,这不可能,因为渤海师出战的人数太少,一旦被别人咬住。后果不堪设想。军部告诉战士们,不要留手,因为你承担不起战友的损失。也就是说。战士们为了自身的安全,放弃了太多人的生命。
在乐浪郡。高继冲没有阻止动物们渡河向东南迁徙,短期内放弃了那些毫无抵抗力的百姓,而当部队、教师、医生等渤海派出的人员到达基层的时候。为了挽救那些占人口绝大多数的老百姓的命运,必然要迫使世家放弃他们的权利和利益,甚至最后要动手杀人,放弃掉其中一部分世家的生命。
即便是在渤海,就算是高继冲为那些孩子和年轻人给了最好的营养,最好的教育。最好的装备。仍然会放弃一部分人的生命,因为如果你不勤奋,不懂得团队合作,不相互帮助。你会被你周围的人放弃掉,在危机四伏的野外,你很难生存。每年,在野外丧生的人中间当然有为了救人而牺牲的英雄,但是绝大多数是因为有种种性格缺陷而自取灭亡的人。
所有被放弃的人中,都是十恶不赦的人吗?
“多带悦子到下面走,她的命运取决于她的态度。现在想那么多没有用。她还是个孩子。”王婉容对白氏区别对待高悦稍微有些埋怨。
“给予一样的待遇,悦子小姐就要去上学。可是这也给了他们的国人接触她的机会,她太单纯。如果她认为王爷是要消灭她的国家的恶人,就真的会这么认为。而且悦子小姐的基础太弱,她到了学校,也融不进学生里面,我们像她这么大的学生都在各地边学变实习,她应付不了。所以不是我区别对待悦子小姐,而是只能做到这个地步。”
白氏不愿意反驳王婉容,但是也不愿意当这个炸弹炸响。
王婉容叹了口气,不再说什么。
太后镇。老李太后办了一个丝织厂。两个媳妇虽然是王妃,但是针线活没有落下。加上也算是见多识广,她们带的几个宫女也算是多才多艺。管家也好,算账也好,针线活也好,都非常不错。所以稳定下来后,这个丝织厂慢慢的有了一些名气。她们的主要的产品,都是镂花丝绸和**和床上用品。只是成衣很少,都是定制或者委托,因为她们的工艺太复杂,基本上都是手工为主,机械设备为辅的生产模式。
高继冲为高仲均定制了几套大小不同的小孩子衣服,因为这小家伙长得太快了。夏天还好,一个兜兜完事。但是冬春交接,衣服很难穿。尚衣局送过来的棉质保暖的小衣服非常不错,但是高继冲还是向老李太后下了订单,都是小孩子的**。
以前只有高继冲和王婉容两个人,所以王婉容也学会了自己动手做一些两个穿的比较私密的衣服。现在多了一个高悦,为高悦准备就不那么方便了。所以高悦的衣服也需要去买。
高悦见王婉容自己买布料缝制,也还是想学,但是她不比小时候就失去了母亲的王婉容自己动手的能力强,她是皇室乖乖女,成天就读书插花泡茶了。钉个扣绊都弄得手指上全是针眼,至少短时间别指望她自己能做什么。
高悦其实挺羡慕高钰和符金定的。特别是符金定,将门虎女算不上,但是自己的事情自己还是都做得来,带的一个侍女,也是武艺不错保护她的,似乎也不太懂的做针线活。至于高钰她们,算了,没法比。高钰身上的皮质的护肘、护膝、花里胡哨的刀鞘等等都是自己做的。她们穿制式的鞋袜,但是鞋垫子却是自己加料做的。还送了王爷王妃和她一双很特殊丝麻纤维做的鞋垫。她们野外考察用的画板,被设备的背包和小背篓,大部分也都有自己的功劳。因为她喜欢和别人有所不同。
当然高钰因为在这上面花了太多的时间,导致高凤一直说她工作不努力。
不过在高悦看来,这简直太了不起了,要知道,这可是王爷的姑姑,走到什么地方也十分受欢迎。如果再日本,那一定是有自己的宫殿,有很多人服侍,指间不沾阳春水的角色。不仅是生活问题,高钰虽说在生物学上,不如高凤那么高造诣,但是也算是非常不错的了,据说再大一点点就能独自带队考察。
“在渤海,女人们也是要撑起半边天的,你啊,还需要好好磨练,毕竟你基础差了一点。”
高悦背着高仲均跟在后面喔了一声,算是答应。
因为这是她第一次见到渤海郡的小城镇。与登州不同,这里的街道上,有很多抛头露面的女人,甚至有穿着军装的女孩子拿着小本子在走访小商户。一个男警察带着一个女警一起和一个卖糖人的老人攀谈。
来往的人都是成群结队,中间也有很多携带弓弩等武器的女人,越是年轻的女子,越喜欢穿皮装,携带的武器花样也越多。
太后镇因为是一个比较古老的镇,与一些老街的布局没有变,所以除了车站那边的大市场以外,镇子里也有一些商铺和作坊,所以经常看见一队男女挑着装满担子的货物经过。
“渤海的女人可不是只呆在家里的。”
听着王婉容的告诫,高悦一边好奇地四处看,一边点头答应。(未完待续。)
第二百一十五章 官员待遇()
老李太后老吗?
不老,今年也不过四十一岁而已。︽,与高继冲第一次见的时候,年轻多了。那时候她身体瘦弱,馒头白发,可以说是奄奄一息。不过现在头发还是白的,但是脸色红润,健康了很多,因为不大出去走动,肤色白净。再说她容貌本身也很好。所以看起来风采不减当年。
见到高继冲的第一句话就是怜爱的语气:“看你们两个黑的,听说一年到头也不着家,这不黑得和炭头一样。只是身体壮实了不少。”
“李奶奶,好久没来看您了,一来就说我们变丑了。”王婉容笑着道。
老李太后笑道:“你们有事忙就是了。老二十七也有好长时间没来了。”
老二十七说的是吕岩,吕岩姓李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不过他不肯改过来,因为这个姓氏是他和前期公孙氏隐居时用的。吕岩一直忘不了公孙氏,这也是吕岩和白氏虽然成亲,但是关系一直不温不火的原因之一。
白氏行礼道:“公务在身,所以怠慢了。”
“没事没事,我老了,走不动,不然也想各处走走。你们能到老百姓之间走动,是老百姓的福气。”老李太后笑着让媳妇给两个人倒茶。
“叫李奶奶,她是唐明宗的公主,晋朝皇后,皇太后,当然我们这里讲平等,所以你叫奶奶就好。”王婉容笑着给高悦介绍。
“李奶奶。”高悦很乖巧。但是眼睛里全是不信,前朝皇后?
“都过去了,叫奶奶就好,这姑娘长得好。”老李太后看着高悦,挺喜欢的样子。渤海的消息都会很快通过报纸传递过来,所以她应该知道这位就是日本天皇,现在的关东王村上成明的女儿。
正说话间,就看见一个文士模样的人挑着两坛子酒过来。
“哎哟。王爷,来得早不如来得巧,我家的酒楼刚刚酿了新酒,您来尝尝味道。”
“冯郎中这怎么就亲自送酒过来?”高继冲见到文士就笑。
冯吉,冯道还活着的儿子中年级最大的一个。冯道一共十一个儿子,五个女儿,不过活下来的不多。长子冯平历任秘书郎、右拾遗、工部度支员外郎。不过在后晋的时候就去世了。之后几个孩子都没活下来,到了冯吉就与冯平年级差很多。今年不过三十七岁。
冯吉下面还有三个弟弟。
冯道的五个女儿活到成年的,只有嫁兵部侍郎崔衍之子太仆少卿崔绚的冯氏,不过现在也都没了。
冯吉带过来了幼弟冯正。现在在政务院读书,不是几个兄弟之间最聪明的,但是却是最踏实的一个。留在冯道身边的都是庶子。冯可历任秘书正字、殿中丞。冯义是定**衙内都指挥使,算是家族中唯一的武官。这两个庶子都是冯吉离开开封之后,冯道亲自向郭威谋的官职,以证明自己的家族核心还是在大周。
冯吉虽然年长,但是这个人放荡不羁,又不听管教,赶到渤海就当做是惩罚了。
为了避免猜忌。冯吉到了渤海,住在以前冯道陪老李太后是的院子。也不当官,开了一间酒楼。冯吉曾经担任过膳部金部职方员外郎、屯田郎中。虽说不是亲自酿酒种地,但是还真的静下心在太后镇当了“员外”。
“这不是新酒吗。不过不是酒厂的那种烧酒,而是米酒,给李奶奶喝的,不要那么烈。加了桂花和蜂蜜的。”冯吉哈哈大笑。
冯吉四岁的儿子冯圆跟在后面跑进来,一看里面有人,还是王爷和王妃。惊讶地瞪圆眼睛“啊”了一声,翻身就跑了;一边跑还一边叫:“哎呀,娘啊,我的去报告。”
冯吉连忙跑过去把小家伙拧过来:“见了大人不行礼,你跑去报告,报告什么?”
吗?他们都很像见您呢。”
冯吉呵呵笑着解释:“圆儿上了幼儿园,他那什么朋友,一堆小家伙,烦人得很。”
高继冲笑道:“去吧,不过不要太多,这里与小孩和奶奶,太吵了就是麻烦人家,知道不?”
冯圆踮着脚看已经睡着的高仲均,嘻嘻笑了一下,噔噔噔地就跑了。
老李太后笑着说:“他们每天乱窜,也不麻烦。冯吉这酒温和养人,一会儿王爷和王妃也可以少喝一点。”
高继冲和王婉容都笑着答应。
一会儿就看见一个十三四岁的女学生领着十多个四五岁的小孩子跑了过来,都是镇里人家的孩子,应该是一个班的。
她们似乎来得多,都很熟。没有多少拘谨,所以场面十分轻松。
倒是这些小孩子虽然野得很,但是皮肤病不像高继冲这么黑,甚至太后镇的大人的肤色,也比别的地方白净。
女学生笑道:“王爷,其实在渤海郡实习的同学都比其它地方白净。因为渤海郡的树木都长起来的,就是草原,也有一些矮树丛和小树林,农场也也差不多。只有高山上,海拔高涂层薄的地方都是草,少有树木。在平原上放牧的人现在的肤色都在慢慢缓下来。王爷是走的地方多了才比较黑一点。”
高继冲想了想,笑道:“不错,你去实习的地方多吗?”
女学生脸红了:“也挺多的,不过我成绩不太好,我想在幼儿园教小孩子的好,所以准备考师范了。”
高继冲点头:“人各有所长,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合适的工作就好。培养小孩子就很有意义。现在学生还是浮躁了一些,能沉下心来做事最好。”
女学生笑得眼睛都快看不见了,一直点头。
冯吉笑道:“我看王爷一直在鼓励学习实业,倒是不太支持学习政务。”
高继冲笑:“我可没有不支持,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