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热血!
集英社的漫画,不就是以这些而见长的么?
而眼前的一切,似乎就是漫画的具象化。
两个小男孩,相拥着肩膀,走出了游戏厅。
游戏厅外,夕阳西下。
呼唤孩子们回家吃饭的歌声悠长而舒缓。
热血而归的两个少年人,在分开的那一刻,终于说出了他们想说的话。
“小豪,还是你聪明!你居然想到了用这种办法,在必须回家前再玩一把!”
“那当然!我可以是天才!”
“我回家了!”
“再见!”
或许只有听到了两个人最后声音的人,才知道事情的真相。
或许只有听到的人才会觉得梦碎了。
你哭着对我说,漫画里都是骗人的。
当然是骗人的了?
怎么会是真的呢?
因为街机,因为电子游戏的故事,正一个个上演。
一出出悲欢离合,一出出嬉笑怒骂组合在一起,才说明这是生活啊。
——————
铃木裕的手中拿着一份图标,上面标注着由他但当制作人的音乐轮盘的销量,以及万户的高桥制作的太鼓达人的销量。
两款街机的销量都超过了一万台。
一万台啊!
这在街机上已经是一个很了不起的数字了!
音乐轮盘每台街机的零售价格是五十万日元,一万台的销售额可就是五十亿日元。
当然,排除各种各样的费用,最后能够剩下的收益,大概也就只有不到十亿日元了。
再加上铃木裕自作主张的过度宣传,最后可能剩下的钱,只有五亿左右。
但是!
五亿就够了啊!
这台街机,从铃木裕看到新闻那一刻起,他就没有再为了赚钱了。
原本来说,这已经是一个很好的结果了。
但是
让他不开心的事,上面万户的太鼓达人的销量,已经达到了一万三千台左右,比音乐轮盘足足高了三成。
这样其实就已经说明了玩家们的选择。
铃木裕虽然不想承认,但是他还是失败了。
不过,一万台的销量也不算差了!也能够交差了!
他决定不再去理有关音乐轮盘的事情,他要将他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他想要制作的终极游戏,也就是莎木这款游戏当中。
创造世界!
这就是铃木裕的梦想。
第四十一章 能帮我联系到他么?()
恋上你看书网 W。630BOOK。LA ,最快更新玩家之心最新章节!
当铃木裕想要制作终极游戏的时候,高桥则在琢磨网络这件事。
在一九九四年美国有一家新崛起的互联网公司,它的名字叫做雅虎。
现在的雅虎经营的项目门类是新闻门户网站以及邮箱。
短短的几个月时间,估值膨胀数十倍,似乎马上就要在纳斯达克敲钟,登上美股了。
万户互动娱乐对这件事情的反应并不快,毕竟现在万户互动娱乐经营的项目只限定在了游戏领域。
总部在硅谷的万户北美网络,则负责除了游戏之外的万户网络业务的运营。
按照高桥的指示,万户北美网络的目标是要建设一个收录所有互联网网站的大型搜索引擎。
完成这一创想的条件还在于技术,不过在硅谷这个满是人才的地方,只要有钱,什么样的人才找不到呢?
搜索引擎面向用户的内容十分简洁,只有一个输入框和一个搜索按钮,但是背后的原理可一点都不简单。
从北(喵)京大学毕业,前往美国攻读计算机硕士学位的李彦宏,就掌握着其中较为关键的技术。
而他现在也在万户北美网络公司里上班。
互联网似乎马上就要由一个个小水洼,通过万户北美网络的搜索引擎连成一片汪洋大海了。
除了万户北美网络之外,还有无数公司正在推进着互联网建设的进程。
人们就像是拼图一样,将互联网一个个所需要的功能拼接起来。
在这个过程中,使用网络的价格会越来越便宜,服务也越来越好。
并且由于互联网的特性,边际成本非常低。
最后,几乎所有人都能以一个十分低廉的价格接入网络。
先不说每个人是不是互联网资料的提供者,光是消费者这一点,几乎就意味着互联网是未来了。
正是因为大家都看好互联网的发展前景,大量的热钱涌入硅谷。
各种天使投资,收购,并购在每一分钟都在发生。
甚至那些行业内的知名人士,只要注册一个公司名称,都不用说自己的经营范围是什么,就有大票的人送钱过来。
这对于互联网相关的从业者来说,是一场狂欢。
在这里,钱根本都不算钱了。
像是能够正常盈利的类似于万户对战平台这样的业务,更是投资的优质项目。
只是,万户在金融方面一向表现的十分保守。
在曰本的时候,万户的配资就少的可怜。远没有业界的同行们玩的刺激。
发展的速度相对来说也没有同行们快,但是在退潮的时候,万户却几乎是唯一一个全身而退的厂商。
高桥从来不觉得独占鳌头,站在山顶吃风头是一件好事。
在互联网行业泡沫飞速增长的年代,高桥对于北美地区的网络业务的要求,还是做好产品。
产品才是一切。
不过,在中国和曰本拥有比较高人气的《石器时代》,却没有在美国火起来。
每一个国家对于计算机和互联网的使用都有差别。
现阶段来说,玩电脑游戏的美国玩家,都属于极客范畴。
而《石器时代》本身的风格,就是较为幼稚的废萌风格。
喜欢这一部分风格的玩家,基本上都集中在家用游戏机上。
一种产品与用户,玩家与游戏的错位,导致了《石器时代》在北美并没有取得优秀的成绩。
不过,在中国和曰本取得的成绩已经很不错了。
至少作为尝试来说,无比成功。
成为独当一面的游戏制作人的里奇,最近开始怀念起了高桥。
虽然他已经很成功了,对于制作电子游戏有着自己的理解。
互联网行业的膨胀,也让电子游戏领域的他身价倍增,但是他还是想和高桥一起工作。
高桥那种仿若大海一般浩瀚,仿佛高山一样让人仰望的样子,实在是太有魅力了。
甚至,里奇觉得如果不是自己遇到了高桥,自己这一辈子制作游戏,都不会获得今天的成就。
他最近想做一款新的游戏,但是却不知道做什么。
现如今,美国的在线游戏市场,基本已经被即时战略游戏所占领。
并且,即时战略游戏,也开始分化为多种细分类型。
像是《沙丘2》这种科幻类游戏,衍生出了《星际争霸》这样的优秀作品。
像是奇幻类的作品,也有《魔兽争霸》这样好玩的作品出现。
而现实军事题材的游戏也有,那就是《命令与征服》,甚至《命令与征服》系列还推出了一个资料片叫做《红色警戒》,而这个《红色警戒》又推出了一个资料片,随即成为了一个独立的游戏系列。
越来越完善的即时战略游戏,是当今的风口,但是里奇却想不出一个好主意,在这些类型中寻找到一个新的方向。
能不能找约翰问问呢……
里奇的脑海里想的全部是这个问题。
约翰就是高桥,史密斯就是高桥这件事情,他反应了很久才接受了这个现实。
不要以为美国人没有等级观念。
实际上,在美国等级更加的森严。
之所以觉得等级关键淡薄,那是因为低等人根本看不到高等人。
像是里奇这样的大学生,出身于中产阶级家庭。上学的费用虽然有,但是却不够孩子去上最好的私立学校。
像是高桥这样的一个大型跨国集团的老板,以往里奇仅仅也只是能够在电视和报纸上看到而已。
真正的一起生活,一起工作,他还是第一次经历。
并且,那段日子就像是见不得光的泡沫。
一旦约翰的真实身份曝光,他就不得不离开,就不能再次见面了。
怎样才能见到约翰呢?
里奇想了又想,忽然他想起了另外一个有些纤细的年轻人给自己的名片。
那人就是万户互动娱乐的总裁尼克,能否通过他联系到高桥呢?
想到这里,里奇翻找起了,翻了好久好久,他终于找到了那张简洁的名片。
“喂?你好,你是尼克么?我是约翰的同学里奇,我想找他,请问您能帮我联系上他么?”
第四十一章 肉眼可见,时代在……()
恋上你看书网 W。630BOOK。LA ,最快更新玩家之心最新章节!
正在工作中的高桥,接到里奇打来的电话颇为惊诧。
惊诧之余也有些感慨,有时候与故人相遇就是这样。
“约翰,你说我应该做一款什么样的游戏?现在即时战略游戏最火,我想做一款即时战略游戏,但是……”
里奇说话有些缺乏逻辑,有些啰嗦。
高桥静静地听着,听他说完他说道,“你最近有没有玩过什么游戏?”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会说道,“最近我在玩《文明》。”
“席德梅尔的那个《文明》么?”高桥问道。
“是。”里奇点了点头。
“那你觉得席德梅尔的《文明》怎么样,好玩么?”
“好玩,不知不觉一天一夜就过去了,都不知道为什么时间就偷偷地溜走了。”里奇有些难为情的说道。
身为一名游戏制作人,却沉迷在别人制作的游戏当中无法自拔,先不说自控力的问题,就是说出去也不好听不是。
高桥倒是没有嘲笑他,《文明》那块游戏的确有那样的魔力。
下一回合就睡觉,下一回合就结束。
《文明》这款游戏,就在一个又一个下一回合中窃取着玩家们的时间。
“如果我建议你将《文明》和即时战略组合在一起,你会想到什么样的玩法?”高桥问道。
“什么样的玩法……”里奇沉默了一会,好像是在思考。
席德梅尔的《文明》是一款回合制的游戏,这款游戏的特性,类似于一款战棋游戏。
这款游戏可以说适合所有年龄段的玩家玩,他不要操作,也不看反应时间。每一步都可以仔细的思考。
之所以好费时间,就是因为地图很大,对手很多,需要思考的问题也很多。
而人在集中注意力的时候,往往就会觉得时间过得很快。
里奇想了半天,还没有想到很好的办法能够将《文明》与即时战略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的办法。
“我想不出来……”
高桥这时说道,“你的想法或许可以放开一点。一个文明从蛮荒时代,到远古时代,再到中世纪,再到近代,再到现代,会有很多不同不是么?
从建筑的样式,从生产劳作的方式,再到武器等等。
为什么你不制作一款由各个国家的文明为种族分类,一点点从原始时代,进化到现代的游戏呢?
想要到达下一个世代,你可以使用类似于《文明》的科技树系统。只有触发了关键科技,才能够进化到下一个时代。
而不同的国家,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作用。
像是有的在原始时代就要厉害一些,有的牧马骑兵更加厉害,而有的种田更厉害。
如果你能制作出一款这样以历史为背景的即时战略游戏,我相信一定会有许多玩家喜欢。”
经过高桥的提醒,里奇觉得豁然开朗,他忽然问道,“那这款游戏的名字叫……”
“这款游戏的名字?”高桥反问道,“叫《帝国时代》好了。”
“《帝国时代》么?好!就叫《帝国时代》!我去做游戏了!拜拜!”里奇说完就将电话撂下了。
高桥并未沉浸在刚才的谈话当中,而是在执行眼前的任务。
现在,他正在万户的所有游戏部门,推行一件事情。
就是不管是二维还是三维游戏,以后一律用三维来制作。哪怕本身是二维游戏,在制作过程中,也要建立三维模型。
虽然可能在外人看来有些疯狂,在万户内部的人看来也有些早。
但是,三维的成本无论是在开发的过程中还是最终效果上,都要低很多。
以往的手绘动画,想要达到一个颇为流畅的表现,需要画师经过无数次的微调才能够达成。
而在三维条件下,只需要经过插值,就可以得到廉价而又流畅的动画效果。
在开发过程中的迭代更是如此,想要更改一位角色的动作,以往的传统手绘方案,差不多需要全部重新绘图,要知道现在有很多游戏还处在像素绘画的阶段,重新绘图能够累死个人。
但是在三维条件下,想要解决这件事情,却是颇为轻松的事情。只需要改变骨骼的绑定而已。
最后游戏实际输出需要的是点阵绘图,那就转化成点阵绘图好了。
这对于游戏制作过程中的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都是极大地节约。
如果说这么好的方法,为什么别的公司不用。
一是因为像是曰本那一票电子游戏公司,虽然处于的是一个技术革新的行业,但是他们对于最新的技术并不敏感。
再加上他们放弃了未来,这几年都没有招收新的员工,老的员工用老一套已经很顺手了。
如果贸然改变,这些人接受不了,工作效率反倒是会大幅度降低。
而万户一直有新人加入,在这方面的遭遇的困难要低很多。
而一旦万户完成了这一次的技术革命,他们制作常规游戏的速度就会更快,而这种更快,对于传统的电子游戏公司,将会带来什么样的打击自然不言而喻。
要知道,像是在今年北美游戏大展上,与暴雪有接触的秃鹫工作室,还在使用的建模方法可是粘土建模。
整款游戏也是一款黏土动画拼成的游戏。
如果说游戏工业,他们远远没有万户来的成熟。
他们原本制作的那款回合制游戏,差不多也在资金匮乏中仆街了。
但是,他们联系了暴雪,暴雪决定给予他们资金的援助。但是,游戏制作也要进行相对的修改。
原本的回合制战斗,改成了即时战斗。
粘土动画也做出了相应调整,改的不那么黏土动画了。
而整款游戏的名字,也慢慢确定了下来,就叫做《暗黑破坏神》。
在这款游戏即将发行之前,暴雪更是直接收购了这家叫做秃鹫工作室的小公司,将它更名为北方暴雪。
北方暴雪制作,暴雪发行的游戏《暗黑破坏神》登上了市场。
这款游戏最开始面对的平台式个人电脑平台。
而后,登陆了数个家用机平台。
而此时美国艺电的创始人以及总裁,离开美国艺电,成立了一家新的公司,联合美国微软,曰本松下,推出了一台名为3DO的主机。
肉眼可见,时代依然在骚(喵)动。
第四十三章 国内复杂的游戏生态()
恋上你看书网 W。630BOOK。LA ,最快更新玩家之心最新章节!
无知最幸福。
似乎任何事情只有在刚刚接触、一无所知的时候才最美好。
小说如此,电影如此,电子游戏亦是如此。
在刚刚接触的时候,感觉到自己好像打开了通往另一扇世界的大门。这个世界无比的雄伟壮丽,仿佛无限大一般,让人痴迷,让人沉醉。
但是,若是看得多了,玩的多了,这种感觉就会一去不复返。
这就像到达了一个新的城市,漫无目的的走在街道上,一切都是那么的新奇,仿佛这个城市无限大一般,让人觉得非常有趣。
可是如果在这个城市待久了,哪里都熟悉了,将边际描绘出来,并且全部知晓了。
那种陌生和未知的魅力便一去不复返了。
红白机时代,任天堂等一众游戏厂商,为玩家带来的最大的贡献,就是在那个绝大多数玩家都还懵懂未知的时候,提供了莫大的乐趣。
相比于先辈雅达利,任天堂的质量管理体系和权利金系统,确保了游戏的好玩程度,至少玩家不会花钱买到一坨糟糕的玩意。
虽然此刻的曰本玩家,已经被众多的游戏厂商开垦干净。
就像是一块土地,从原始的灌木被开发成沃土。
但是中国的玩家,却还处在一个相对原始的状态。
早在几年之前,高桥的叔叔裴其中曾经在上海以学习电脑代替电脑,让国家级的领导过目。
从那之后,学习机便甚嚣尘上,成为了中国红白机兼容游戏机的主流。
其实,学习机的思路与电子游戏机廉价的本质是相悖的。
曰本的市场相比于中国市场发展的更早,也更成熟,但是在曰本游戏机变种的学习机却没有一个好销路。
原因是因为家长们看不上学习机?
不,不是。
位于东亚,处于中华传统文化圈的国家,大抵都喜欢教育。
学习机其实是个不错的噱头。
但是,加上一块键盘,一个劣质的鼠标,就要多一两万日元的售价,这不是在侮辱消费者的智商么?
电子游戏机本质上在曰本就相当于一种家庭玩具,和买一个高达模型,乐高积木没有什么差别。
一两万日元的价格差,已经足够让家长们放弃了。
并且,如果孩子真的想要学习电脑,花上六七十万元购买一台真正的计算机也不是不能接受的事情。
毕竟,当时的曰本经济好的一逼。
并且,相比于玩游戏这种消费行为,对于学习这种投资行为家长们要更加舍得花钱。
但是,这情况放在中国就不靠谱了。
中国的人均年收入,大概不超过一千人民币。
在这样的情况下,一台六七十万日元的电脑,大概要人民币一两万,一个普通的双职工家庭差不多不吃不喝五到十年才能买得起。
因此,正经的电脑,哪怕像是苹果II这种廉价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