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乱红楼-第1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完又道,“等到明年开春的时候,你这撒手掌柜是不是也该去芳园看看了?若是去芳园,倒是可以在别庄住一晚。”

    这话就明显是安抚青玉的了。

    可以想见。那时候青玉多半也会要跟着去。

    青玉也知如此。朝迎春皱了皱鼻子。只是。饭菜确实是已经送了过来,青玉还是乖乖回头用膳。只是,饭菜才用到一半,却听得楼下又喧哗起来。

    青玉是个好热闹的。倒抢在前面问是怎么回事。

    蓝雀忙替她问了。

    一时,悦梅匆忙跑了过来,急急的道,“三位姑娘,还请安坐。是有个少年想要来买胭脂。”

    迎春顿时怫然不悦,“难道我们资生堂只招待女客的规矩还没传开?不是请了人专守在外面的?”

    悦梅忙道,“可是北静郡王在外面守着。那少年看着向是郡王府的人。”

    迎春更奇怪。

    北静郡王怎么会与他们家为难?

    黛玉也开口了,“那现在呢?因着郡王让他进来了?”

    悦梅道,“这倒没有。还有许多女客在后面呢。只是……”

    青玉早已经掷筷而起,眼睛闪亮道,“我去下面瞧瞧?”

    黛玉一蹙眉,“莫要得意忘形。”

    青玉一惊,忙回座位做了。悦梅忙道。“奴婢再去打听打听。”

    行了礼,她忙忙的出去。听说了这桩事,迎春却也无心饭食。弄不清北静郡王的来意是一回事,二来,也是不想得罪北静郡王——可要说这资生堂,位高权重就能不守规矩的话,也是不行的!

    幸而,很快悦梅就回来了,眉眼舒展了很多,“那少年被拦在外面,倒也不嚷着要进来了。郡王也没过来……他说不是不知规矩,只是明早就要远行,想为自己的姐姐带些胭脂——他姐姐最喜欢资生堂的东西。”

    黛玉双眉不由蹙得更深,也放下了筷子,“北静郡王……这少年莫不是姓连?”

    迎春听她这么一说,也立时想起来。

    ——北静郡王那姓连的姨娘,似乎是被送走了。虽说要重订罪名,但在祭天前夕,这当然是不可能的。是以也没有人追究。

    迎春正自思量,偏青玉已经从容华那儿听过此事。黛玉这么一说,她也一样明白过来,同情道,“原来是那个倒霉的弟弟吗?既然如此,问问他想要什么,让人拿了胭脂送出去不就行了?”

    迎春看了青玉一眼,再看黛玉没有反对的意思,便补充道,“记得先遣人问问郡王身边的人,看他说得是不是实情。再说一句,是感他姐弟情深,这才破例……且不管怎么着,快点完结了此事。”

    悦梅点点头,应了一声,再次出去了。

    在她顺手关门的时候,恰好听见青玉佩服的说道,“二姐姐真是缜密。看来我还真只是吃吃喝喝也就好了。”

    也许旁人不会觉得,悦梅却本能的觉得这话里大有深意。

    她不由自主的顿了一顿,这才将门彻底关上。

第二百一十七章 拒亲() 
北静郡王的小厮到资生堂来买胭脂的事情,并没有让林家姐妹及迎春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毕竟不是来捣乱的。

    不管是在内宅中失败的妾室,还是妾室的亲人,抑或对妾室留有旧情的公子哥儿,在官宦家族里从来都不少见。

    就是迎春、青玉这样的庶生女,生母也是姨娘的,对此也不过是稍稍感触罢了。

    毕竟青玉的生母算是过得不错。而迎春这辈子的生母则去得极早。还没等她从穿越的事实中稍稍回神,她的生母就已经因产后病而去世了。

    且那时候贾赦嫡妻已去,邢夫人还不曾进门,她的生母也并非是为人所害。在那段时间,她的生母甚至是掌管了贾赦的后院的。

    所以,几乎是一转眼,她们两个就把这事情忘了。

    相比之下,黛玉倒是想得多些。

    可她也只是因为注意到,那连家弟弟既然没和自己的姐姐一起被送走,这“离开”也就未必是指去见姐姐。且北静郡王之前才和张滦、向礼衍会面,或许这件事,与张滦有些关联也说不准。

    不过,黛玉的感想也就到此为止。

    她深知,哪怕那个前生总是说“污浊男儿”的宝玉,真遇上了文采风流,不是禄蠹一流的男子,差不多也就将之当女儿待了,很是肯帮忙的。且那时候他和北静郡王的关系就极好。

    所以他帮助北静也好,那连家小弟也罢,都是半点也不奇怪的事。

    ——即使是以黛玉对朝局的敏锐,也想象不到,连昕的坦诚和决心、张滦的帮助,还有北静郡王被强塞的婚姻激起的雄心,会为未来带来怎样的改变。

    &

    虽说连昕的事情。旁人若是只听上那么一两耳朵,会觉得在深宅大院里再正常不过。可放在一直平稳的资生堂,其实也算是一件新鲜事。

    至少。出门一日,大抵都是平静而过。得说这事情反而是最热闹的。

    之所以会被碰上的三个姑娘展眼就忘,也是因回到贾家之后,她们便听见了另一个消息。

    她三人回到贾母房中时,王夫人和薛姨妈脸色都极差的坐在那儿。这本就是件奇事了——那时候已经早过了平日里晨昏定省的时间,王夫人是不用立规矩了的,薛姨妈在冬日里的早睡,在贾府也十分出名。

    见到气氛那样不对。连青玉在这时候也不敢把自己的好奇展露得太明显。

    兼且贾母也没什么心思,不过随口问了几句话便让她们退下,就是平日里最得宠的黛玉,这会儿也不好多待。

    不过。一等出门,三个姑娘对视一眼,就好奇开了。

    迎春想着黛玉两人都住在贾母的院子里,便低声笑道,“我去你们屋里坐坐?”

    就是青玉也知道。她说这话是为什么。不过,两人都没有什么反对的意思。黛玉只是一笑,便领着她走了。

    到了黛玉屋里,再次留守的雪雁全没了黛玉从群芳宴回来时的郁闷,高高兴兴的迎了她们进屋。又高高兴兴的吩咐丫鬟们上茶,却就是不说旁事。

    紫鹃见她如蜜蜂一般的忙来忙去,没事找事,倒是好笑,拉住了她道,“得了,都这辰光了,还让姑娘喝浓茶么?还是快说说,府里是不是出什么事了?”

    雪雁本来就是个不怎么藏得住话的性子。

    这会儿能忍住,不过是因为被“遗弃”在家里,忍不住想要卖卖关子罢了。不过,只有自家姑娘也就罢了,连迎春也跟来,雪雁不是不知道关子不能卖得太过。

    且黛玉也正看着她,目光虽平静,却看得雪雁有些心虚。

    当下走过去道,“正有一事要和姑娘说呢。虽也不见得和姑娘有多少关系……今儿半下午的时候,王家的一位舅爷来了。”

    “王家的一位舅爷?”迎春奇怪的重复了一遍。

    黛玉提醒她道,“前些时候不是说过的?琏二嫂子的哥哥上京来了。终归也没进到内院来,是以你没看见。”

    迎春这才恍然——那个王仁啊!

    说真的,她对这个人的印象太薄弱了。偶尔回忆起《红楼》一文的时候,她甚至不知道这王仁是否是续书作者杜撰,以应巧姐判词的“狠舅”一说。撇开续文的内容,感觉对此人毫无印象。

    是以她也一直没有怎么在意。

    但现在看来,这王仁难道竟然在这里搅起了什么风雨不成?

    黛玉见迎春想起——当然她不知道迎春到底想起了什么——便问雪雁,“他来做什么?我看二舅母和薛姨妈都不怎么高兴的样子。”

    雪雁笑道,“不知道姑娘还记不记得,前些时候薛大爷挨了打,打他的那个姓徐的家伙?”

    黛玉眼光一闪,忽然有些明白过来。

    之前宝钗去了群芳宴,且还是帮着元春筹备。那时候旁人也不好打她的主意。但在去群芳宴之前,宝钗可是对自己很有些担心的。

    等宝钗从群芳宴回来,王子腾却也就到京了。

    且他的寿宴,正是在群芳宴前两天办的。

    有了王子腾做靠山,宝钗就松了口气。不过……她倒是记得,那王仁该是个十分惫懒的人物……

    果然,在她点头之后,雪雁就笑眯眯的说了下去,“也是一桩奇闻呢。今儿那王家的舅爷过来,却是替那位徐公子,向宝姑娘提亲。”

    果然!

    黛玉听着,那姓徐的就是个性情跋扈之辈。既然扬言要找薛蟠的麻烦,就会那么做。只是,薛蟠先被母妹拘住,后来王子腾这个靠山又回了京……另寻他法也是可以想见的事。

    黛玉摇摇头,斥责雪雁,“那姓徐的不是什么好人。你这么高兴做什么?”

    雪雁笑道,“我哪会不知道那姓徐的不是好人?可是姑娘你又有什么好担心的,这事哪儿成得了?听说那王家大舅一提,就被薛大爷骂出门去了。若不是薛姨妈拦住。只怕还要追着打呢。”

    黛玉蹙了蹙眉,问道,“琏二嫂子呢?”

    雪雁依然笑道。“那王大舅走后,琏二奶奶就到大老爷那边的院子里去了。”

    熙凤乃是再玲珑不过的人。哪有不避免迁怒的道理。

    迎春也皱眉问,“那个王仁被赶了之后,就那么走了?”

    雪雁的笑容总算收敛大半,声音也放低了不少,“没那么简单呢。听说那王大舅被赶出了门,在街口骂了小半个时辰。骂着全不顾亲戚脸面之类的话。不过,话传到里面来。薛大爷就说,他早不在乎什么坏名声了。想要让那混蛋娶他妹妹,就是妄想。府里人都说,光看这个。就知道那‘呆霸王’的名声不虚了。”

    黛玉三人一时都有些默然。

    世间男子,能如薛蟠那般维护妹妹的只怕不多。可这薛蟠身上又确实有许多的混账之处。显然也不足以成为家族的支撑。

    过了好半晌,迎春才笑了笑,“倒没想到薛家表兄会那般……可他这么一来,宝姐姐也就该无事了。”

    黛玉看看她。没有回应。迎春知道她的意思,笑容很快就变得僵硬起来。

    青玉却没想那么多,她见黛玉和迎春脸色都有些古怪,便直接问道,“既然都骂回去了。那二舅母她们还那副模样做什么?”

    是啊,若是事情有那么简单,何至于薛姨妈和王夫人都愁眉苦脸的坐到了贾母那儿去?

    黛玉有些无奈的看看妹妹,叹道,“你忘了我们从扬州回来时听到的消息?”

    青玉这才一瞪眼,一脸恍然。

    那还是她们到京城后最先知道的消息呢——王子腾夫人曾经也向宝钗提过亲。

    那一次,背后显然有着王子腾的影子。

    可是,薛姨妈拒绝了。

    青玉虽然对内宅的事情不是太擅长,但好歹也穿越那么长时间了。对于这个世界的世情、世俗也都有了些了解。

    王夫人和薛姨妈都是王家女。

    嫁出门后,其实也一直都依仗着同父异母的嫡兄的势力。然而,却决绝了两次王家出面的提亲!

    虽青玉在群芳宴时也待在贾府,听说过王子腾寿宴的事,知道王子腾并不待见王仁。但她这时候也已经明白了什么叫做宗族。

    ——王仁到底是王家的!

    也就是说,薛家拒绝了王仁,还是那么激烈的拒绝方式,很有可能一边得罪了那徐姓纨绔背后的封疆大吏徐靖,一边还得罪了王家!

    迎春的笑容终究转为苦笑,且欲言又止,只是道,“……婶婶的意思,莫非是希望老祖宗出面?”

    黛玉沉默的抿了口茶,“且看着吧。眼瞅着就要过年了,谁都忙着家事。但等到初几的时候,只看着宴客也就知道了。”

    迎春便不说话了。

    那徐家纨绔之所以之前没对薛家动手,多半还是王子腾的缘故。但王仁代为提亲被拒之后,情况就不一样了。接下来最重要的,还是看王子腾的态度!

    不过也确实,如今也快到年关,又有祭天之事。只怕王子腾也不可能立刻表态。

    贾母是如今几个家族里唯一留下的老封君。就算是王子腾,在京城过年,也多半要来拜望的。然后是年节时各家亲戚的宴请……

    可话说回来……

    迎春忽然反应过来,苦笑一声。

    ——她又何必那么关心宝钗呢?虽说确实还算是相处愉快……

    但唯有这方面,迎春不想受到前生的影响!

第二百一十八章 行动() 
正如黛玉所言,时近年关,又有祭天一事,林如海冒着风雪北上,王子腾也暂时顾不上王仁提亲被拒的事情。

    贾府中一时无事。

    黛玉赶着买下了一个距离林家新铺子不远的院子,第二天,林如海与林墨玉父子两个,便领了几十个家人并三车行礼顶着风雪赶到了京城。

    以阁老的身份,这样的排场略显寒酸。虽是很能得士林清议的赞赏,但跟着黛玉姐妹到城外迎接、帮忙的贾家下人,以勋贵家的眼光看,却有不少人面上不显,心中不以为然。

    可见不同人家不同风气了。

    不过,便是清楚的知道这些,在父女兄妹相见之际,如林如海黛玉这样心知肚明的,也没有谁去计较。

    黛玉本来尤其担心,这样的天气赶路,自己的父亲会支撑不住。但彼此一见,却放下了心——虽然林如海也确实是清瘦了些,可脸上却更显坚毅,且精神矍铄。

    等寒暄了几句,在旁边沉默的等着的朱嬷嬷就走上前来,行了一礼,唤道,“姑老爷。”

    林如海打量了朱嬷嬷一番,过了好一会儿才想起来,“你是……朱……嬷嬷?”

    朱嬷嬷忙应道,“正是老奴,倒没想到姑老爷还记得老奴。”

    林如海叹道,“记得的。当初玉儿出生时见过你一次。这几年倒是见老了。”

    朱嬷嬷笑应道,“可不真是老了。”

    其实,林如海可不只见过朱嬷嬷一次。当初林如海娶贾敏时,朱嬷嬷就是贾母身边的大丫鬟了。后来配了人,得贾母信任,贾母是常派她去看贾敏的。尤其是林如海任京官的时候。她自然也见过林如海几次。

    当初黛玉那个夭折的亲弟弟出生的时候,她是身子不好。否则也要跑一趟的。

    但林如海哪能一一记得?

    朱嬷嬷自然也不会提起。

    略过这个问题,朱嬷嬷笑道,“这几日里。老太太早遣人去瞧了拨给姑老爷的官宅,年前事忙。工部虽拨了人手,总不足够,尽管不是年久失修,却也是差了不少。新买的宅子就更不用说。再者眼看便是年节了,姑老爷这儿年货也必然不及置办。老太太早遣人先收拾了一间小院子出来,问姑老爷是不是先到府里去住上一阵?”

    年前刚刚赶到京城,宅子没收拾好。年节的东西没怎么准备,到岳家去暂住几日,确实是应有的选择。

    何况朱嬷嬷不必其他人,这话说得十分得体。

    然而……

    林如海想了想就道。“官宅是圣上所赐,能住人也就罢了。我整顿一番,若是明日里圣上不召见,我徐了职便去拜见岳母。至于年节所用之物,也使人先置办了些。倒是不为难。”

    朱嬷嬷诧异的看黛玉。

    黛玉早低下头去。因天气寒冷,黛玉身着鹤麾,侧脸都隐藏在了毛皮的掩映之下。朱嬷嬷也看不出来,黛玉是否知道,林如海使人提前在京城置办年货的事情。

    不过。林如海显然决心已下。

    朱嬷嬷到底只是嬷嬷,不好多说——贾政等有品级的官员都已经开始为祭天做准备了,不可能这时候来迎人。

    当下,在遣了几个家丁跟着林如海父子去官宅安顿之后,朱嬷嬷也领着黛玉两个回了贾府。

    这却是林如海自己说的。

    他到底娇宠女儿,知道官宅尚未收拾妥当,便命黛玉两个先回贾府,等到三十再到贾府来接。

    而贾府之中,便是王夫人再不喜欢黛玉,对林如海也是不敢怠慢的。何况宝钗的事情也让她有些忐忑——宝钗是她看中的儿媳妇倒也罢了,主要是薛姨妈住在贾家,且和她才是同母的姐妹!

    是以,王夫人却也早早的安排了许多人手,净街迎人。谁知却听说林如海已经自领了家人往还没收拾妥当的官宅去了,不由又是诧异,又是羞恼难堪,自往家中的小佛堂去生闷气了,对林家整个儿的都越发不待见起来。

    王夫人这边暂且不提。

    贾母听见林如海不来,却又是另一番心思。

    开始自然也是诧异到有些难以置信,但沉思一会儿之后,却留下了黛玉青玉两个,又将那些丫鬟、嬷嬷都给赶了出去。

    然后,大概是第一次,贾母对黛玉说话时,用上了颇为严肃的语气。

    “黛玉,在王家,在忠烈亲王别庄,你的言行可不是我女儿你母亲,或者我教的。你说是你父亲如此教导……他若真想这么教女儿,早在你启蒙时就这么做了,也不用说将你送来京城。不过,你父亲的为人,我也知道一二,是以没有深究。”

    说到这儿,贾母因为年老容易疲惫而长期半眯着的眼睛完全睁开了。

    她的眼中,是黛玉万分陌生的凌厉,“但是看来,你父亲莫非是最近打算做什么大事?”

    贾母的判断,让青玉吃了一惊。

    唯二留在贾母身边的朱嬷嬷和她的接班人鸳鸯也都瞪大了眼。

    黛玉却不觉得奇怪。

    贾母的智慧,她从来不会小看。可惜……

    黛玉低头想了想,还是没有说出事情,“外祖母放心,父亲准备做的事,不会影响府里的。再说,父亲也是忠于皇上的人。”

    贾母眼中的凌厉渐渐隐去。取而代之的,却是深深的不安。

    她对自家女婿的人品还是有信心的,并不觉得他会改投阵营。可他如今不过四十出头,已经入阁,好好辅佐太孙干下去也就是了,他还想作什么?

    可惜,贾家如今距离太孙那个圈子的核心还是太远了。

    有什么动向,贾家完全不知道。贾母遗憾的发现,她现在竟然只能从自己外孙女和女婿的异常上看出……很有可能,是太孙那边最近有什么动作?

    贾母有心再问,可黛玉已经低下了头去。

    那模样,就和她的母亲一模一样。

    ——这是不会回答了。

    贾母深深的叹了口气,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