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袁氏枭雄-第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晔话音方落,杨弘便立刻出列说道:“刘参军说的好,忠臣岂事二主?公子,别人怎么样,我且管不着,但我杨弘,却跟你走!”

    老实说,杨弘原本是极瞧不起袁否的,但是自从龙亢城袁否上位,杨弘却发现,公子否绝对是一个厉害至极的人物,跟着公子否就是豪赌,赌输了万事皆休,可要是赌赢了,那就赢个盆满钵满,杨弘骨子里也是一个赌徒,所以决定赌一把。

    徐盛先是冷冷的瞪了右侧文官班中站着的袁氏旧臣一眼,然后也出班说:“公子,便是全天下的人都背弃了袁氏,我徐盛也绝不背弃袁氏!”

    许干、张多也跟着出列,厉声道:“公子,我们也跟你走!”

    许留深深的看了自己的侄子一眼,却没有阻止,作为家主,他必须替许氏的未来做好长远的打算,若只将家族的未来单单押注在孙氏一家或者袁氏一家,都是极其不明智的,最明智的做法,当然还是两面押注。

    所以让许干跟着袁否,他不反对。

    毕竟,袁氏四世三公,望归海内。

    而今的公子否虽落魄,焉知他日就不会翻身呢?。。

    

第134章 蹊跷() 
自周瑜与袁否晤面之后,一转眼就又过去了三天。,

    这三天,孙策真可以说是度日如年,孙策他担心,担心袁否不愿意议和,更担心庐江的士族豪强会跟袁否沆瀣一气,顽抗到底!

    这样的话,孙氏就要摊上大麻烦了。

    贾华神情凝重的走进来,小声禀报:“主公,富春县长虞翻谴飞骑急报,县中山越又有聚众啸乱之兆,请主公速调兵前往镇压。”

    孙策闻言顿时心头一沉,他最担心的就是这!

    山越,是眼下孙氏集团威胁最大的心腹之患。

    尤其是江东各郡有不少地方宗族跟山越勾结,互为奥援,这就更加增添了孙氏集团剿灭山越的难度,直到现在为止,孙氏集团除了分兵被动防御外,都还没有找到更好的能够一劳永逸解决山越之患的好办法。

    孙策率领江东主力出征在外,一转眼就已经半年多了,而今江东空虚,山越人一旦发现有机可趁就必定会聚众啸乱。

    这可真是你越担心什么,就越来什么。

    孙策立刻将目光投向周瑜,问周瑜说:“公谨,你说怎么办?”

    周瑜沉吟了片刻之后说道:“伯符不用太担心,眼下是七月,正是一年之中最繁重的农忙时节,山越之民并非单纯依靠劫掠为生,也是需要干农活的,所以在这种农忙季节,既便偶有山越作乱,规模也必定不会太大,可暂缓征讨。”

    吕蒙也说道:“都督所言极是。历年山越作乱。多发生在秋收之后、春耕之前。”

    孙策点点头。吩咐贾华说:“贾华,即刻谴飞骑回报虞翻,让他整顿军械、严加防备即可,且不可发兵进山征讨山越。”

    “诺。”贾华拱手一揖,领命去了。

    孙策又回头对周瑜说:“公谨,都已经三天了,城内怎么还没动静?”

    周瑜说:“伯符不必太过心急,安心等待便是。我料这两日居巢城中必有消息。”

    孙策说:“公谨哪,袁否小儿虽贪生怕死,却心性坚韧,怕是不会轻易妥协哪。”

    “也未必。”周瑜微微一笑,又接着说,“袁否小儿纵然不会轻易妥协,可庐江郡的文武官员还有士族豪强却必然是愿意与我们议和的。”

    吕蒙说道:“庐江文武和士族豪强愿意又有什么用?大主意不还得袁否来拿?”

    “子明,我教你兵法,却没让你眼里只有兵法。”周瑜谆谆教诲吕蒙,说道。“你永远记住,战争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发动战争的目的,只是为了谋求政治上的利益,然而除了战争以外,谋求政治利益的方式方法其实还有很多,和议便是其中的一种,而且相比战争手段,和议所要付出的代价却更小。”

    吕蒙唯唯诺诺的应道:“诺,吕蒙谨受教。”

    周瑜又对孙策说道:“伯符,此前半个多月的恶战,我军虽未能攻陷居巢,却也展现出了我们江东军的军威,更让庐江的文武官员以及士族豪强见证了伯符你的决心,他们比任何人都更清楚,庐江郡,却是我们孙氏必取的!”

    孙策深以为然,庐江郡的确是他必须取的。

    因为庐江郡与江东仅一江之隔,若是不拿下庐江郡,就好比在江东孙氏的软肋上抵着一把尖刀,孙氏无论往哪个方向出击,都必须时时刻刻留意这把尖刀,提防着这把尖刀会在关键时刻给他来一刀,这就会极大牵扯孙氏的精力、兵力。

    只不过,孙策现在对拿下庐江却是一点信心都没了。

    屠城令都已经用过了,结果却还是一败涂地,还有什么办法呢?

    周瑜说可以尝试议和,有时候在战场上拿不到的东西,却可以通过议和得到,孙策是不相信这种说法的,他一贯崇尚武力,也更愿意通过武力来解决问题,不过,既然周瑜执意要尝试议和,孙策便也没有执意反对,试试总是无妨,对吧?

    当下孙策说:“公谨,但愿你的方略有效,否则,我们是真没什么招了。”

    “是啊,我也万万没有想到,袁否小儿竟如此难以对付。”周瑜也喟然说道,“尤其是那神秘的守城利器,一下就瓦解了我们的屠城令,逼的我只能现身阵前行离间之计,却让江东的儿郎们看了我周瑜的笑话了。”

    周瑜先诈死再复活,自己打自己脸,的确尴尬。

    当周瑜出现在军前,便是最笨的人也看得出来,都督在这场较量中又输了一阵。

    “公谨这就多虑了。”孙策摆了摆手,说道,“区区小挫,又岂能动摇你在我江东儿郎心目中的地位?”

    说话间,贾华再次进来禀报说:“主公,袁军使者求见。”

    “袁军使者?”孙策目光一凝,当下又吩咐贾华,“让他进来。”

    贾华领命而去,不片刻就带着一个上了年纪的文士进了中军大帐。

    那老年文士进帐之后,向着据坐在主席上的孙策浅浅一揖,朗声说:“皖城许留,拜见讨逆将军。”

    “许留?”孙策回了礼,问道,“此来何事?”

    许留不亢不卑的回答说:“应都督之约,为议和而来。”

    “议和?”孙策心头大喜过望,忍不住回头看了周瑜一眼,没想到,公谨这一手还真的起了效果了,难道真是庐江的士族豪强给袁否小儿施加了压力?难道真是袁否小儿承受不住压力打算屈膝投降了么?

    周瑜笑着对孙策点点头。

    周瑜的意思,自然是让孙策答应下来。

    无论庐江郡的士族豪强提出什么条件,全都答应下来,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先解决了庐江郡的归属问题再说其他。

    只要庐江郡奉孙氏为主,剩下的问题,那还是问题吗?

    孙策却自有主意,说道:“议和可以,不过你的分量不够,此事还得袁否小儿亲自前来我军大营详谈,否则,就一切免谈。”

    许留说道:“将军这不是强人所难么?”

    “也罢,袁否小儿胆小怯懦,贪生怕死,又岂敢孤身前来我江东大营?”孙策冷笑,然后接着说道,“这样,那就这样,明天正午,本将军会在居巢南关外设宴,以午时为限,袁否若来就一切好说,他若不来,那就万事皆休,你我两家还是战场上见。”

    许留起身说道:“在下一定会把将军的话,如实转呈给我家公子。”

    孙策便不再客气,拂袖说道:“贾华,送客!”

    贾华便按着刀柄大步走上前,肃手说:“请!”

    许留向着孙策再次浅浅一揖,拂袖转身,扬长走了。

    许留前脚刚走,孙策便立刻按捺不住,对周瑜说道:“公谨,没想到,我真没想到,庐江士族居然真的招架不住,真同意议和了,哈哈。”

    周瑜却皱着眉头说道:“伯符且不要高兴太早,此事有些蹊跷。”

    “蹊跷?”孙策闻言讶然,问周瑜说,“你刚才不还在说,庐江郡的士族豪强定会愿意与我们议和,现在庐江的士族豪强真同意议和了,你又说有些蹊跷,这却是为何?”

    吕蒙也道:“是啊都督,莫非其中有诈?”

    “有诈?”孙策闻言顿时瞳孔一缩,他一下就想到了范阳父子作内应献城的事,当时也就有吕蒙提醒,要不然,他和公谨还真可能遭遇不测,这么说起来,庐江郡的士族豪强还真的是不能轻信,还真得提防着他们使诈。

    “有诈倒是不至于,需知此时却不同于半个月前,半个月之前,庐江尚有一战之力,而此时的庐江郡,却早已经是山穷水尽了。”周瑜摆摆手,又接着说道,“所以,除非庐江郡的士族豪强真有玉石俱焚之决心,否则此事当不至于有诈。”

    孙策说道:“那你刚才说的蹊跷,指的又是哪一方面?”

    “袁否,确切点说是袁否的态度。”周瑜沉声说道,“袁否竟会同意议和,却是有些出乎我的意料之外,不瞒伯符你说,依我最初的设计,此计只是为了诱使庐江的士族豪强与袁否离心离德,然后我军就可以就中搅局,火中取栗,然而”

    吕蒙说道:“然而袁否却出人意料的答应了议和之事,都督,袁否会不会在与主公晤面之时,故意提出苟刻至极的条件,然后将和议失败的罪责推到主公头上?如此,庐江郡的士族豪强也就怪不到他头上,是也不是?”

    周瑜摇头,皱眉说道:“袁否小儿若真这么做,他就必死无疑!”

    吕蒙又说:“若不是这个原因,袁否又为何会出人意料的同意议和呢?”

    “不好说,眼下我也是猜不透袁否小儿的用意。”周瑜摇摇头,又说,“不过,等到明日见了袁否小儿,一切自会水落石出。”

    “也是。”孙策重重击节,说道,“任他袁否小儿耍什么阴谋诡计,我只咬定一条,庐江郡必须归我孙氏,他袁否若还想继续担任庐江太守,就必须奉我为主,嘿,倒要看看,他还能耍出什么花招?”。。

    

第135章 本是同根() 
袁否同意了孙策的条件,次日中午南关外谈判。,

    双方都对这次谈判做了充分的准备,从头一天傍晚,双方就各派出一支军队,对选定的谈判场地进行了高强度戒严。

    孙策也是被袁否层出不穷的阴谋诡计给搞怕了。

    以前孙策就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主,什么时候把对手放在眼里过?就连曹操他都不曾放在眼里,只提着三百精骑就敢去劫曹操的中军大营!

    可是现在,孙策却真的一点都不敢小觑袁否了。

    上次在龙亢,这次在居巢,他两次险些死在袁否手里。

    别看孙策现在嘴上仍是口口声声的骂袁否小儿,但是在孙策内心,却早已经把袁否视为他一生的劲敌了。

    所以对于明天的谈判,孙策不敢有一点的马虎。

    不能不防啊,万一袁否趁着天黑在谈判现场挖一个大坑,再把他那个神秘的守城利器藏起来,这样的话,就是十个孙策也必死无疑。

    不知不觉中,孙策也开始变得珍惜自己的小命。

    至于说袁否,虽说在关键时刻这厮也豁得出去,也肯拿命去拼,但在平时,他却比任何人都更加的惜命,所以他就更不可能留给孙策暗算他的机会,为了自己的小命,袁否将最精锐的八百骁骑派了出去,彻夜把守谈判会场。

    次日巳时刚过三刻,孙策就早早的就来到了谈判的会场。

    贾华带着三千江东精锐把守住会场南侧,又在指定的谈判区域摆好了矮几。

    矮几的摆放,是按照袁否的要求摆放的。很是别开生面。大约二十张矮几。分成南北两排,一溜的摆开,按照就近原则,袁否和庐江的士族豪强会居于北侧,南面向,而孙策和他麾下的文官武将就只能背南面北。

    这就在无形之中拔高了袁氏的地位。

    因为自古以来南面才是尊位,是上位。

    孙策和周瑜也是到了谈判会场才反应过来,这时候要求更改坐席却是迟了。而且还会显得孙氏气量狭小。

    当下孙策也不再纠缠这些细枝末节,洒然入座。

    周瑜、吕蒙、吕范等江东文武也在孙策左右依次落座。

    然而,袁否和庐江郡的士族豪强却是迟迟未到,直到日过中午,距离孙策约定的最后时限只剩下半刻钟,袁否才终于带着庐江士族豪强珊珊来迟。

    两下见了面,袁否笑吟吟的作揖说:“伯符兄,别来无恙乎?”

    孙策闷哼了一声,勉强回了礼,说道:“袁否。你可真是大忙人哪。”

    “哪里哪里。”袁否微微一笑,又说道。“有道是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小弟却需提防着有人拿和议做幌子,其实打的却是背后给我一刀的念头,所以,不得不做好万全的防备,所以才耽搁了时辰,还请伯符兄见谅。”

    孙策嘿嘿一笑,杀气腾腾的说道:“我有一言,不知足下想听否。”

    袁否长揖到地,做足了表面文章,笑着说道:“还请伯符兄示下。”

    孙策冷冷的说:“袁否,你这样整天提心吊胆,只怕也不是个事,不如将传国玉玺还给我,再奉我为主公,我孙氏定然保你袁氏世代荣华!岂非胜过现在朝不保夕、颠沛流离一百倍,一万倍?”

    这却是直接进入正题了。

    袁否微笑不语,心里却冷笑不止。

    说的倒是好听,我若真的降了你,能否活过明天都还是未知之数,都说古人聪明,我们现代人却也不是什么傻瓜蛋。

    当下袁否又说:“小弟亦有一言,却不知伯符兄愿意听否?”

    孙策大袖一挥,冷然说:“讲!”

    看到孙策颐指气使,袁否却始终温文尔雅、谦逊有加,与会的庐江士族豪强脸上不自觉的流露出愤怼之色,更而且,与会的庐江士族豪强在对孙策深感不满之余,更对袁否生出了几分格外的的愧疚。

    袁否环顾四顾,脸上的温文尔雅之色忽然间敛去不见,取而代之的却是,无比的悲戚之色,袁否悲戚的看着孙策,说道:“伯符兄,本是同根,相煎何急?”

    本是同根,相煎何急?孙策闻言懵然,他都不知道袁否在说什么。

    曹植此时才刚刚六岁,还没有启蒙呢,孙策又怎可能听过他的绝命诗句?

    袁否对于窃据古人诗词却没有半点愧疚不安之心,更没有一点心理障碍,当下脸上神色变得越发的悲戚,然后起身离席,在席间来回踱步,一边踱步一边悲悲切切的吟颂起来曹植所赋的绝命诗句:“煮豆燃豆箕,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煮豆燃豆箕,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这诗篇一出,顿时满场哗然。

    曹植本是千古诗才,受曹丕逼迫赋绝命诗,当时心情却是何等的悲切、凄惶?所赋诗篇自然是格外悲怆、凄凉,袁否此时的处境与曹植赋诗之时却也有几分相似,再加上袁否又惯会演戏,此刻吟颂起曹植的诗篇,竟是格外的悲戚。

    这诗篇一出,不仅江东文武、庐江士族变了色,似袁涣、韩胤等一干袁氏旧臣更是情不自禁的落下泪来。

    便是孙策,心下也是戚戚然。

    孙策猛然间想起来,他跟袁术虽然无父子之名,却有父子之实。

    袁术僭位称帝,种种倒行逆施,可说死有余辜,但他对他孙策,却真的可以说是照拂有加,先翁见弃之时,若非袁术收留,他孙策还不知道会流落到何处,不知道何时才能收复江东故地,更不知道何时才能有今日之局面?

    从这个层面讲,袁否说他跟自己本是同根所生,却也半点不差。

    袁氏对他有恩,可他现在对袁氏却是赶尽杀绝,似乎真有点说不过去?

    一霎那间,孙策眼里流露出一丝茫然,难道说,自己真做错了?错了?

    不,我没有错,孙策眸子里忽然泛起一丝杀意,袁否先杀黄盖,再杀程普,两手可谓沾满了江东军的鲜血,他与孙氏早已是不死不休的生死仇敌,自己对他赶尽杀绝,却是为了替两位老将军报仇,更是为了替数千阵亡将士报仇!

    然而,这个念头才刚刚生出,孙策脑子里便立刻又响起另外一个声音,不,不对,袁否之所以斩杀黄盖,却是因为自己对袁氏穷追不舍,袁否之所以斩杀程普及数千江东军,却是因为自己要夺走袁氏最后的落脚地,庐江。

    难道我错了,我真的做错了吗?孙策懵然了。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自己是不是太过无情无义?

    看到孙策神情茫然,竟然有心神失守的迹象,周瑜不由急了。

    好个袁否,竟凭着一首诗就令伯符心生不忍,却是端的厉害!

    周瑜更知道,绝不能任由这种悲戚的气氛再漫延下去,否则,不要说庐江的文武官员以及士族豪强了,就是与会的一众江东文武,心里也要同情袁否了,彼时,孙策再想对袁氏做点什么,可就真要好好考虑一二了。

    周瑜更担心,孙策会因为一念之仁,就放弃收取庐江。

    当下周瑜长身而起,朗声说道:“好诗,公子好诗才!”

    周瑜的这一声大喝,却犹如醍醐灌顶,一下将孙策惊醒过来。

    回想起刚才的种种,孙策一时间竟恍如隔世,心里不由得暗暗警惕。

    袁否却是暗叫了一声可惜,他刚才几乎已经说动孙策,若是孙策因为一念之仁,说出放弃收取庐江之语,袁否再顺势而为执意相让庐江,则立刻就是一番兄友弟恭的美谈,彼时他袁否的声望可真是无人能及了。

    而且,江东孙氏还得倒欠他一个天大的人情。

    而这,对他将来收取江东四郡却有莫大好处。

    当然,前提是袁否去了河北之后还能打回来。

    可惜,让周瑜这么一搅和,这个如意算盘却是落空了。

    周瑜注意到孙策有些失态,便接过了谈判的主导,说:“公子说的好哇,本是同根,相煎何急呀?依我看,不如这样,公子这便随伯符前往江东,我周瑜可以保证,待公子到了江东之后,伯符定然奉你为主公。”

    周瑜这话一出,当真是满座皆惊。

    韩当、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