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礼仪金说ⅲ-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ソ换唬训滥慊峄宦穑�
  有人会讲:哎呀,现在我们这个世道不好。其实不能这么说,我并不这么认为。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们的国家一直处于蓬勃向上的改革开放过程中。她虽然遇到了一些曲折,但是总体来讲,可谓可持续发展,国家在进步,社会在前进,我国的总体实力增强,老百姓安居乐业,人民的生活质量提高。你把你十年前照过的相片拿出来看看,你有现在这么时尚吗?那时候的你土不土?完全不能和现在比,根本就不能比。试想十年前,你现在有这种自由选择岗位的机会吗?你爸爸妈妈那一代有吗?让你干什么干什么,从一而终。人们有这么大的房子住吗?会叫我们很多人想买车就去买车吗?目前,我们一些空中小姐、银行职员买车,年轻人买车,以前人们根本没有那个机会。
  我算过一笔帐,我国从西周开国国君周武王公元前1046年建国,公元十一世纪的事情,到现在算起来大概共有三千年历史。在这三千年历史之中,不打仗的年代不到三百年,不到其十分之一,旧时连年征战,水深火热,民不聊生。国家不幸,百姓更不幸,国家破亡啊。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们国泰民安,四邻安全,周边外交胜利,我们不打仗,我们搞和平外交。这样比一比,我们很幸福。比起战火中的灾民,我们什么感觉?你不要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啊。

  第30节:第四篇 心态调整(4)

  如果你这样想,你常想一二,就会很开心。我活着,我有工作,我有稳定的工作,我有养家糊口的收入,我还有可持续发展的机会,我有健全的社会秩序、可爱的祖国,何乐而不为?!你常想一二的话,肯定有助于心态健康。
  最后,要学会放弃。学会放弃,在此指的是要放弃什么呢?据我理解,我们在工作之中,一方面要量力而行,不断进取,创造机会,同时还要明白:凡事都有个度。此处所讲的学习放弃,其实讲的是量力而行的问题。其实,家家都有难念的经。我们有没有思考一下,一个人的价值是什么?自己人生的目标是什么?挣钱又是为了什么?
  在平时,我们需要给自己一个定位。你要量力而行,你要做你自己做得了的事儿,但你不要跟自己过不去。我有个习惯,我每天早晨起来后,要订一个当日工作日程。它包括这个月我干几件事情,这个礼拜我干几件事情,我这个星期干几件事情。我定完日程之后,接下来喜欢做另外一件事情,我会把我这个日程表中可做可不做的事情去掉几件,留给我自己一段人生的独享生命的时间,借此机会想一想我的人生,放松放松我自己,给我自己一点点休息。
  革命导师列宁说过:不懂得休息,就不懂得更好地工作。与此同时,我还要尽可能的创造一点机会,陪我太太逛逛商场。我反复讲过:不陪老婆逛商场的男人不是称职男人。女同志好这一口嘛,你干嘛不去。此外,我还要陪陪父亲和母亲。老人家养自己一辈子不容易,孝敬父母是我们儿女的天职,我一定要尽早尽力去做这样的事情。否则的话,我忙、我忙,我最后完蛋了,我后悔来得及吗?
  做人与做事,其实都要善于放弃,但有人都想不通这个道理。下面讲了两个Case:
  有一次我们有个外事活动,陪着外国客人,坐那个依维柯,到外面考察一个景点。中途突然我回来了,闻到车上有尿味,我就不干了。当时我负责,我告诉一个同事,让他一定要说清楚,这个车上为什么有尿味?后来一个同事赶快跟我道歉,他说他尿裤子了。你听说过活人让尿憋死的事吗?当时还真是这么回事儿,我问他为什么尿裤子?我以为他做了手术了。根本不是那么一回事儿。当时他陪客人走,他想尿尿,他找卫生间,找不着。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内部卫生间,人家不让他用,他非要用。人家跟他说掏五块钱,结果他不高兴了,质问人家凭什么要收五块,人家说你爱尿不尿。他一生气,便说老子不尿,走了,于是尿裤子了。
  我说:钱挣了不就是花的吗?金钱的价值在于消费呀,你不花掉它是钱吗?不就是五块钱嘛。我要做一件事儿,我首先要考虑有没有必要?有必要,我又有这个能力,我就做。比如,我老婆喜欢一件衣服,当时如果我口袋里有这个钱,而且不影响我们日来的生活,买就买了嘛。她打扮得漂亮说明我有本事、有能力呀。她开心了,我也开心了。说实话,就人生的那个历程来讲,你有多少机会为老婆买一件她喜欢的漂亮的衣服啊?不多啊。你那泡尿尿了有什么不行,不就五块钱嘛?哪怕尿完了之后,你再去投诉他要回来也行啊?是不是,你为什么非要尿裤子呢?
  还有一次我们几位老师在外面开会后要赶回学校上课,当时我们住在比较远的一个地方,离学校比较远。我们当老师有自己的职业道德,不能迟到啊。那天下了大雪,我当时就跟同志们讲:不要等车来接了,干脆就打的算了。当时我说了算,有同志就问我:打的给报销吗?我说给报。有的同志很实在,问:财务不给报呢?其实,我这个人官小管不了财务,我说财务不给你报,我给你报,我给你掏钱。我这么一说呢,他们就忙着截出租了。因为当时女同志多,她们就比较认真了,都要截那种一块钱的车。北京当时就一块钱的出租车最便宜了,她们一块六、两块的车坚决不坐。
  当时其实只有二块的车,一块、一块六的根本找不着。因为一下雪堵车,谁都要坐出租车走嘛,骑自行车骑不了了。我就劝她们:你们为什么想不通,坐两块的车有什么不好?它大一点,很宽敞。挣了钱就是要花的,促进消费呀,大家都死扛,都不消费社会怎么办?你坐两块的车宽敞、舒适,它提前到达,速度还快。到了我们学校人大校门口,离教学楼大概有那么七八百米的样子,将近一公里了。下雪后,你还走路比较慢。坐两块的车会提前到达了,你踏雪赏梅,看靓女、帅哥,走进教学楼之后,可以撒泡尿,然后喝杯茶。啊!美好的一天开始了,你多舒服啊?!你非要等一块儿的车,好不容易等到一辆,说个不好听的,里面比较脏、比较破,速度比较慢,到达学校门口还有两分钟就上课了,于是你狂奔,你心梗、你骨折,你可能就会因此完蛋了。我这话可能比较恶毒,但你为什么不算这个账呢?
  在我看来,有很多人跟自己过不去。他非要做他做不了的事情。所以我想给各位一个忠告:你要做多大事情,你就必须承担多大的压力。没有那个本事,绝对不要干,要善于放弃。
  当然,自我宣泄有的时候是必要的。但在宣泄的同时,要学会自我调整。
  概而言之,对当今服务人员而言,其心态的具体调整,就是心态要健康,要常想一二,要学会放弃。

  第31节:第五篇 善始善终(1)

  第五篇 善始善终
  在前几讲中,我详细地讲解了服务礼仪与职业道德的关系。还有,作为服务人员,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一定要增强自己的服务意识。我反复强调的是,服务人员应该调整心态:一个服务人员,如果他心态调整不好,必然会影响到他的人际关系。
  我强调:有什么样的心态,就会有什么样的生活和工作;有什么样的心态,就会有什么样的人际关系;有什么样的心态,就会有什么样的服务质量。你心态不好,你自己不舒服,看别人的感觉也不好:世人皆醉我独醒,洪洞县里无好人。在家里,会摧残家人;在单位,会残害同事;到社会上去,会与人民为敌。这样一来,很多的时候,会把自己的人际关系弄得一团糟,而且伤害于人。所以我们调整好心态,有助于自己和谐地处理人际关系,有助于搞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有助于和谐企业的建设,也有助于美化生活、美化社会。
  宏观而言服务好像就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哪一部分最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呢?
  这个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从纵向发展的角度来讲,服务真的是一个过程。在整个服务过程中,方方面面的细节问题,你都不能说不重要。缺少任何一个细节,都会有问题。但是从总体而论,在整个服务过程中,其始和终的问题是比较重要的。所以我们强调要做好服务工作,要使整个服务过程尽善尽美、力求完美、优质服务,必须坚持善始善终。
  具体而言,要做好服务工作,很重要的就是要有始有终、善始善终、自始至终,所以我们必须要高度关注服务过程的始和终的问题。
  在善始善终这个问题上,应该注意的基本环节是什么呢?
  在理论的层面来讲,最重要的应该是以下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首轮效应。第二个问题,末轮效应。一个首轮效应,一个末轮效应,二者所强调的便是自始至终、有始有终、善始善终的问题。

  第32节:第五篇 善始善终(2)

  实事求是地讲,我讲的这两个名词:首轮效应和末轮效应,对很多人来讲是比较陌生。但它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却是无所不在的,也是人所皆知的。只不过我们的具体提法比较抽象,比较理论化而已。
  首先,我介绍一下首轮效应。
  所谓首轮效应,实际上又叫首因效应,或者还叫做第一印象效应。它实际上告诉我们的是:在整个服务的过程之中,我们所留给服务对象的第一印象是至关重要的。
  一个人也好、一种产品也好、一项服务也好、一家企业也好,他(它)留给自己的服务对象的第一印象至关重要的。一种产品上市,第一炮打不响,以后很难响;一个员工,人家看到你不顺眼,以后很难对你产生好评;这个因果关系我们就把它叫做首轮效应。所以首轮效应简而言之就是,我们留给交往对象的第一印象的好和坏,往往直接左右了对方对我们的总体评价。它强调在整个服务过程中,留给服务对象良好的第一印象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我来讲一个例子:
  有一次我到国外去,一个西方发达国家,我有个堂妹在那里定居,我顺便就约这个堂妹来见面。她当时自称自己不方便,就跟我讲:让她的先生开车接我去她家。她是在国外结的婚,她先生没见过我。我属于所谓娘家人,也是娘家人里第一个见到她丈夫的人。我这个人为人比较刻薄一点,对人比较严厉,但这个妹妹从小跟我的关系比较好,她大约希望我回去后能跟家人讲讲她先生的好话。
  她叫她老公来接我,实际上是对我搞公关。我也算个聪明人,她一说我就明白了。我说那来吧,于是她先生开车来接我,路途大概三百多公里,他开车来很容易,两个多小时就到了,然后我们返回。高速公路路口进去之后,大概没有二十多分钟,车就抛了锚了,因为他阴差阳错,忘了加油了,一看油表,没油了,只能停到路边。我们当时停车不到一两分钟,刚一刹车,后面一辆警车就过来了,他们国家高速路是全程监控的。按照我的理解,人家警察下来还不训你,还不罚你呀?!
  你知道当时谁最厉害吗?你可能想不到,是我那个妹夫最厉害!他讲的话我听得懂得,他上来就讲:你们怎么才来?我一想,这可是领导对部下说的话呀。那两个警察说:我们尽快赶来了。我的妹夫说:你们来了正好,帮我去做一件事儿。我的车没油了,得买油去。我感觉到他真的很牛啊!敢派警官去给他买油。然而对方一个警官可能觉得有点别扭,问:那个合适吗?答:有什么不合适的,要你买就去买。对方说:可以,你把油箱给我,买油要油箱。答:没有,自己找去。然后,两个人走掉了,我当时心里想:我妹夫威风啊,好酷啊,好厉害呀,他是一位海外华人。我当时想:他够有实力呀。大概过了有半个小时的样子,两警察就把油给运来了。按照我妹夫的要求,拎了两桶油来了。当时我碍于身份,没有讲什么话。因为我是大舅哥,咱也是有身份的人,不能乱夸人,也不能什么话都问,我就没吭气。
  后来到他们家待了两三天之后,我私下问妹妹:你老公跟黑社会有关系,她说没有。她说:我们是良民的出身,他爸爸妈妈原来工作在香港,然后到海外来的,都是知识分子。爸爸是律师,妈妈是医生,很有教养的。我问:真没有?答:真没有。她说:你放心,我也不是傻瓜,我找黑社会不是找死。我又问:他家在这个地方有政治背景没有?她说没有。她说:我们就是做一般业务,做进出口贸易的。我问:那他为什么那样理直气壮地对待警察?她说你去问问他吧。我就去问他:你为什么对警官那么厉害,警官为什么怕怕你呢?猜他说什么,他说:其实我们这里是一个公民意识很强烈的国家,我是纳税人。我交了钱给你,国家你就是为我服务的,我有权利要求你为我服务。他说:我当时要求他们服务,他们是有点不高兴,但是他们不敢不给我服务。他们倘若不给我服务的话,我投诉他们,他们搞不好吃不了兜着走。服务是相互的。

  第33节:第五篇 善始善终(3)

  我当时的第一个印象,我经历了这个事情之后,对这个国家的这个公共服务系统,对他的警队的素质产生了深刻的印象。我不是说西方的月亮比我们圆,但说个实话,他严格的管理,规范的服务,的确是有值得可取之处。邓小平同志讲了,一切先进的东西我们都要学。我们在讲到首轮效应的时候强调第一印象:在人际交往中,谁都不瞎,谁都不傻,一个人对某一件事物有良好第一印象的话,他自然会对你有好评;但是这个第一印象如果不好的话,则必定反其道而行之。
  一般而言,首轮效应具有一些基本的特征,通过了解它的一些最重要的特征,将加深对它的印象。
  第一个特征,瞬时性。瞬间的瞬。所谓瞬时性,是告诉我们:一个人对一件事物印象的好坏,往往是一刹那形成的。心理学证明:人们对一个企业,对一个产品,对一个服务,乃至对于一个人的印象的好坏,通常都是一刹那之间所形成的,大约需要那么两三分钟的时间就足够了,有时甚至是形成于见面之初的前三十秒,特别是前三秒。你注意了吗?影视演员、节目主持人,一出场、一亮相都高度重视,实际上就是出自这一原因。
  古人讲什么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其实并不符合心理学上的首轮效应原则。古人为什么说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因为他的交际圈狭窄,人与人之间抬头不见低头见,想见不到对方都没有可能。现代社会则不同了,我们通过利用现代科学手段,时间和空间都被缩短了。我一打电话,我的声音马上可以越洋;我一坐飞机,关山度若飞呀。所以,我看到你不顺眼,我就可以不跟你合作,我可以到别的地方去,我这一辈子可以不再见到你,我不再找你。总之,一刹那,瞬时性,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个特征,非理性。什么意思?说白了,一个人对一个人的印象好还是不好,往往不是出自理性的判断,而是一种感觉。你有没有这样的体会:你坐汽车,你坐飞机,你坐火车,你身边有个乘客,男孩或者女孩。有的时候,一看见她你就特别喜欢。当然你不会告诉他,帅哥我好爱你,我好喜欢你。但是有的人一看见他,当然会比较喜欢,你会多看几眼,甚至有一种美好的感觉。有的人吧,一看他你就烦他。他也没有打你,他也没有偷你钱包,他也没有把你家孩子扔到水井里,但你一看到他就烦他,不喜欢他,排斥他,甚至厌恶他。它其实是一种感觉,往往说不出来原因。你要让我找原因,咱也会找几条,什么内因、外因、时间、空间、地点、场合,我们也会画它一个圆,会自圆其说。但实际上一个人对一个人的感觉,往往时间不断理还乱,说不清楚,简言之,它非理性。
  第三个特点,经验性。平时,我们一个人对一个人,往往会有好感觉,也会有坏感觉;对一个产品,对一个服务,往往又有接受,又会不接受……为什么有这种感觉?
  此即所谓经验性,我们据以评判是非的标准,通常都是根据以往的生活阅历、工作体验、心理感受。举个例子,假定你对金教授我比较认可,那么我告诉你的事情,可能就会成为你的经验。比如,我非常强调在重要场合着装问题,尤其是商务交往、公务交往、学术交往和对外交往中女孩子着装时,最不能出现的问题,就是着装不分场合,着装乱来;尤其是出现一些细节性问题,比如三截腿,什么叫三截腿?女同志应该晓得的,它指的是女人穿半截裙的时候穿半截袜,致使袜子和裙子中间露一段腿肚子,裙子一截,袜子一截,腿肚子一截。有时候袜子质量再不好,松紧口,它把腿肚子一勒,使之像一大截香肠一样,术语叫恶性分割,它容易使腿显得粗短。

  第34节:第五篇 善始善终(4)

  如果你对我的学术地位,对我的具体说法表示接受,一而再,再而三,它就成为你人生经验。路上过来一个三截腿,哪怕她是靓女,你也不接受她。我告诉你:三截腿,是没有文化的标志。你下次见到这种人,你就认为她是没有文化的。这就是经验性。
  比如你看到一个男士,这个男士有的时候又对你有一些不礼貌的,甚至是一些低级下流的一些表情和语言。第一次你可能不太清楚,第二次你见到此举并清楚了之后,它便会成为经验。此后若再有人有类似表现,你马上会对他们进行经验性的判断,不好,感觉不好。这个非常重要,这个我们称之为经验性。对于同一事物,男人有男人的说法,女人有女人的说法;有教养的人有有教养的人表现,没有教养的人则会有没有教养的人的表现。此即所谓经验性。
  第四个特征,不可逆性。什么叫不可逆性?严格地讲,就是一个人对一件事物的印象一旦形成,往往不容易改变。我们在谈到服务礼仪的时候,必须强调这一点。你有没有这样的感觉?如果你喜欢一个人,或者喜欢一个事物的话,别人再说他不好,你都不接受。打个比方,如果你是我的好学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