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技师-第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陈公公过来搀扶,李渊走向殿外,忽然他站下了,回头对百官道:“明天、啊,是后天,后天在崇仁坊,听说有个叫什么来着”

    小陈公公小声提醒:“太上皇,叫天上人间。”

    “啊,对!天上人间!天上人间!”李渊哈哈笑道:“这天上人间要开业了,名字好啊!朕很感兴趣,诸位卿家若是有空,也来凑个热闹!”

    “”

    百官不知如何应对,李世民也是尴尬不已。亲爹啊,您这广告都打到两仪殿了,这可真是他能说什么,只好道:“太上皇既然如此说了,诸位爱卿,有空就去捧个场吧。”

    百官哭笑不得,也只好答应着:“臣等遵命。”

    “好好好,到时给你们打个八折”忽然察觉好像说漏了嘴,李渊打个哈哈出去了,刚出殿外,小陈公公小声埋怨:“太上皇,您说漏啦。”

    “一群傻子,他们又不知道八折是什么意思,怕什么?”

    小陈公公快哭了:“太上皇,咱还没走远呐,小点声吧”

    脚步声远去,两仪殿内,尬到安静。

    李世民清了下嗓子,道:“退朝!”

    百官告退,高公公把三位宰相,六部尚书,加上唐俭、李绩都留了下来,带去了太极殿。太上皇搅闹了一场,李牧的命是保了下来,但是擦屁股的事情还没完,只是这些事,却不可当着百官的面说了,还是得到太极殿,关起门来慢慢解决。

第244章 反击风暴!() 
高公公把人引入太极殿,悄悄退了出来,心中暗道,怕是昨夜连夜换上的新瓷瓶,又要遭殃了。

    果不其然,还没等他把殿门关上,殿内已经传出了瓷器碎裂的声音。高公公露出心疼的神色,这可都是上好的贡瓷啊,摔一对就少一对,魏征啊魏征,你可真是糟践东西!

    高公公转过身,依靠着殿门歇脚,屋内的声音听得真真切切。

    “陛下,国无二主,今日二圣临朝,极为不妥。陛下既已登基,那么太上皇就不应该去两仪殿,更不该下旨保人。陛下,为正国本,请陛下不要受太上皇干扰,立刻下旨诛杀李牧!”

    高公公叹了口气,这个魏征,还真是一点眼力见也没有。忽然他看到他的义子小陈公公在阶下探头探脑,抬手唤他过来。

    “魏征!你难道没有听到父皇说什么吗?他问朕,大唐皇帝的刀,是否要杀一个孝子!这是什么意思,你不要告诉朕你不知道!朕若杀了李牧,岂不成了不孝之人!你要朕做不孝之君吗?魏征,你安的什么心!你是想让朕留下骂名吗?!”

    小陈公公来到高公公跟前,高公公问道:“你来做什么?可是太上皇吩咐你来的?”

    “是。”小陈公公压低着嗓子,小声道:“干爹,太上皇不放心,让我来听个结果。”

    殿内争吵继续。

    “陛下!臣以为,事有轻重缓急,二圣临朝,动摇得乃是国本。若陛下依照太上皇的意思处置,若传了出去,天下人应该何人为主啊!陛下,现在已经不是李牧的生死问题了,而是陛下”

    “你给朕住口!”李世民怒吼道:“还不都是你惹出来的是非!你当朕就好受吗?你没看到朕也给父皇跪下了么?你要朕如何?难道要朕忤逆父皇吗?他是朕的父皇,这天下是他传给朕的!这一点,你不明白吗?还是说,你有别的心思?!”

    这句话就有点诛心了,其实谁都明白,这天下是李世民弑兄杀弟抢来的,但是偏偏不能这么说。李世民要做明君,明君最基本的一点,就是皇位的来路要正。因此李世民一直强调当年玄武门事变,乃是李建成伙同李元吉要杀他,他不得已反击,就连李建成和李元吉的性命,也是被‘流矢所击中’,他请太医医治,不治身亡的。而他诛杀了兄弟的子嗣,也是‘群臣进谏,三拒乃从’,都是不得已而为之。

    而他登基称为皇帝,也是先封了太子,再进行了禅位。虽然天下人都知道是怎么回事,但在李世民这里,他的皇位来路很正,而且非常之正。他已经杀了兄弟,就必须是一个孝顺的儿子,若再背上不孝的名声,来日李渊驾崩之时,就算是寿终正寝,也会被有心人污蔑成是他弑父,试问一个弑兄杀弟,逼父亲退位,最后还把父亲杀了的人,后人撰史的时候,该如何评断?

    李世民怒视魏征,他现在是真的动了杀心。如果魏征还敢顶撞他,他不得不怀疑魏征的企图了。他为山东士族出头,李世民可以忍他,但若他心中仍怀念旧主李建成,李世民不管背上什么样的恶名,也要先把他弄死!

    李世民的心思,魏征心知肚明,刚刚在两仪殿上他没有第一时间反应过来,但来太极殿的路上,他已经明白了。刚刚装作不明白,只是为了挑拨,试图浑水摸鱼罢了,如今看来,这挑拨是不成了。只是如此放过李牧,他实在是心有不甘。

    魏征叹了口气,道:“陛下,臣不敢非议太上皇,对陛下的孝心更是从来没有过半点怀疑,臣的话没有别的意思,只是为了陛下考虑,如今皇城门外还有大儒二十余名,学子上百在那里跪着,若陛下不给出一个交代,如何让天下人服气啊!”

    “朕不管,朕已经答应了父皇,李牧不能杀。除此之外,有什么要求,都可以谈!”

    高公公听得直叹气,在李世民还是亲王的时候,高公公就伺候在李世民身边。一晃已经过去十几年了,今日李渊在两仪殿说的话,高公公心中也有同感。做秦王时的李世民,何等意气风发,何等杀伐果决,如今登基为帝,时时念念的想做明君,倒把自己给束缚住了,若搁在当年,如魏征这样的家伙,早都砍了七八次了吧

    正在这时,一个小太监匆匆跑了过来,手里还拿着一张纸。小陈公公瞧见了,自然是先过去询问,跟小太监交谈了两句,小陈公公把他手里的纸夺了过来,看了两眼,露出喜色,赶紧来到了高公公跟前。

    “干爹,您看。”

    “这是什么?”高公公接过来,发现是一张大唐日报,看日期正是今天,再看看头版的内容,顿时喜出望外,问道:“如今已经传遍全城了么?”

    “是!”小陈公公把送信的小太监叫了过来,小太监已经趁着俩人说话的工夫喘匀了气,对高公公行了个礼,道:“老祖宗,您让奴婢帮您盯梢,奴婢连眼睛都不敢眨,一直看着呢。起初只是三三两两来了几个围观的人,后来人越来越多,那个姓卢的老头就说逐鹿侯的坏话,说得可难听呢,奴婢都听不下去了。但是那些百姓却信了,都在那儿骂逐鹿侯。”

    殿内还在吵,高公公急道:“这些我都知道,捡着重要的说!”

    “欸!”小太监不敢怠慢,赶紧加快了语速,道:“没过半个时辰,又来了一伙人,看着倒像是地痞无赖之流,这些人都带着大唐日报来的,也不要钱,见人就发。有不识字的,还有人给读报。百姓们这才知道,原来那死了的赵元朗,是因为骂了逐鹿侯的老娘才被逐鹿侯杀死的,咱大唐的百姓可都是孝顺的人啊,听到是这么回事,就又反过来指责那姓卢的老头。”

    “后来呢?”

    “后来两边就吵起来了,百姓这头有几个嘴利的婆娘,那姓卢的老头说不过她们,就动了气,骂他们是贱民。谁知道这下惹了众怒了,也不知是谁先动的手,双方打作一团。那些学子打架实在是不成,人数又少,不一会儿就被打得哭爹喊娘了。”

    “咱家不是调了一队金吾卫过去吗?金吾卫没管?”

    “哎呦,怎么管呀,惹了众怒啦。您只是吩咐隔开他们,但是都打起来了,都是大唐的百姓,金吾卫帮那边合适?而且那姓卢的老头说话也太难听了些,金吾卫还没决定管不管呢,那老头就像是使唤下人似的招呼,奴婢估计几位军爷也是动了气了,看着百姓冲上来呀,都偷偷地挪开了呢。”

    “哎呦”高公公啧啧有声,叹道:“领头的那俩老头啊,得有花甲之龄了吧,挨了这顿打,也不知道打死了没有。”

    “没打死、没打死!”小太监赶紧说道:“就是刚开打的时候,被那几个妇人扇了几个嘴巴,随后就被那些年轻的学子拼了命的护住了,不过奴婢来的时候,他们似乎要抵挡不住了,现在什么样儿,奴婢就不知道了。”

    “唉,真是凄惨啊。”高公公连连叹气,却没有去禀报的意思,对小太监吩咐道:“去,再好好盯着,自有你的一份赏钱,晚上来咱家这儿领。”

    “谢谢老祖宗!”小太监喜不自胜地去了。

    小陈公公看了看高公公,笑嘻嘻道:“干爹,哪儿来的赏钱啊,也不给儿子一份。”

    高公公瞥他一眼,道:“你的那份儿,还用得着我给么?别以为你干爹老糊涂了,今日太上皇怎么来的,你当我不知道么?”

    “哎哟真是瞒不住您老人家啊。”小陈公公贴近了高公公的耳朵,小声询问道:“干爹,儿子心里这也打鼓呢,您说这事儿,咱告诉陛下么?”

    高公公肃起脸来,道:“想死你就说。”

    “得嘞,儿子明白了。”

    俩人分开,又各自恢复了平时的样子。

    看着日头,约莫过去半柱香的时候了,高公公把手里的大唐日报搓皱了拿在手里,往后退了两步,往前突然一扑,连滚带爬地闯入了殿内。

    小陈公公在旁边看着,心中赞叹,不愧是总管公公啊,都这个年岁了,这套活儿还如此熟稔,半点也看不出演的痕迹来。

    李世民看到高公公连滚带爬地扑了进来,心里咯噔一声,知道是出事了,赶紧问道:“怎么回事,为何如此慌乱?”

    高公公像是喘不过气似的,张嘴说不出话来,眼睛却瞄着魏征。魏征果然面露喜色,道:“陛下,肯定是皇城门口出事了!陛下,您快些决断吧!”

    李世民急的从案后绕出来,来到高公公面前,道:“快点说,发生了何事!”

    “陛下!”高公公终于把这口气‘喘’匀了,双手呈上手里的大唐日报,道:“陛下,山东大儒卢浮宫污蔑逐鹿侯,百姓们得知真相后与之理论,争执之间,卢浮宫口称百姓是贱民,引起了众怒,现在已经打起来了。臣得知消息去看了一眼,场面混不堪,双方各有损伤”

    魏征的脸色刷地一下就白了,忙问道:“到底如何了?”

    高公公迟疑了一下,道:“百姓越聚越多,大儒等人毕竟人少,老奴回来报信又耽搁了一会儿,现在恐怕唉!”

第245章 可怜的魏征(打赏加更)() 
“为什么不让人去救!”魏征目呲欲裂,山东大儒和学子们有多少战斗力,他再清楚不过,被数倍于己的百姓围攻,后果可想而知。想到卢浮宫和郑经二位大儒都已过花甲,魏征着实担心他们的安危。

    高公公听到这话,顿时有些不乐意了。他高干身为总管公公,伺候皇帝须臾不离片刻,这朝中的文武大臣,谁人不给他几分薄面,就连国舅爷三不五时地也要给他送点钱财,满朝文武,只有这个魏征,不知人情,从来也看不到他一文钱。

    阉人无后,人生已经少了大半的乐趣,唯有钱财能聊以慰怀,不打点好了,谁肯为你办事?

    “郑国公,咱家只是一个阉人,伺候陛下还行,旁的事情咱敢管么?咱要是管了,还不得有人上奏一本,说咱宦官干政啊?咱家还想多活两年,可不敢招惹是非。”

    “你!”魏征岂会不知高公公阴阳怪气的在指桑骂槐谁,可是如今山东大儒和上百学子危在旦夕,他不想因争辩耽误时间,赶紧对李世民道:“陛下,还请陛下快快派人阻止暴民,若再迟了,臣担心山东大儒们的安危。”

    “可不行啊!”高公公赶紧阻止道:“陛下,您可没瞧见,现如今皇城外跟遭了兵祸似的,两边打得不可开交,都是百姓,您偏帮谁都惹是非,还不如等他们打完了再说。”

    魏征怒道:“那些暴民如何能跟山东大儒比拟!”

    “魏征!”李世民怒道:“如何不能比较?你说的山东大儒,无非也就是卢浮宫和郑经那群老家伙,他们是有官职在身,还是有爵位在身?既然都没有,那就都是民,都是普通百姓!朕爱之如一,手心手背都是肉,如何抉择?”

    “啊呀!”魏征心急如焚,一躬到底:“陛下,现在不是斗气的时候,臣真的担心再耽误一会儿,那些暴民会伤到几位大儒”

    “魏征,你整天民啊民的挂在嘴上,让朕爱民如子,朕耳朵都听得出茧子了!如何现在都成了暴民了?你给朕把话说清楚了,不说清楚,朕救不了。”

    “陛下!”

    “赶紧说,不说清楚管不了!”李世民看着魏征无可奈何的样子,心里非常之爽。他现在能理解李牧说的与人斗其乐无穷了,感觉属实是不错,但前提是得能斗得过,否则就只能像魏征现在这样,让对手其乐无穷,自己憋闷不已了。

    魏征求助地看向三位宰相,三位宰相把目光移开了,再看向六部尚书,六部尚书的目光也移开了,至于旁边的李绩和唐俭,他没有浪费那个时间,他知道这二位恨他入骨,不可能帮他说话。

    谁都不傻,现在的局势已经明朗了,大反转,魏征仰仗的民意都反转了,应该站在哪边,还不明显么?

    李世民根本不管魏征如何焦急,现在主动权已经掌握在了他的手里,拖呗,拖得越久,那几个老骨头就越遭罪,真死了两个,李世民也只会开心。要知道当年他登基之时,可是没少被以卢浮宫和郑经为首的大儒们骂。如今他们吃苦头,李世民有一种报复成功的快感。

    李世民好整以暇地把大唐日报展开,称赞道:“这篇文章写得着实不错啊,环环相扣引人入胜,看着便如同听故事似的。啊!朕想起来了,这就是李牧那小子说过的‘’吧,前段时间不是连载了两期那年定襄月正圆么,皇后爱看,朕也陪着看了。确实不错,这篇也写的不错。这个署名,唐观?唐?”李世民把唐俭叫到身边,指着唐观的署名道:“爱卿,这可是你那幼子?”

    “正是臣的幼子。”唐俭谦虚道:“臣的这个幼子,幸得李牧提携,如今忝为御前行走,这篇文章臣还真不知道,想来应该是他见兄蒙冤,匆忙为之。臣一眼看过去,便看到了几处文法的错误。陛下请看,这里不该用‘呜呼’,而应用‘嗟夫’,陛下以为呢?”

    “嗯,嗟夫甚好,但呜呼也是不差,都好,都好”

    魏征实在是挺不住了,终于放弃了坚持,咬牙道:“陛下!臣让步就是了,臣不再坚持让逐鹿侯抵命了,陛下,请速速救人吧!”

    “好!”李世民把大唐日报放下,对高公公道:“高干,传朕的旨意,把人救下来。”高公公刚要离开,李世民又把他叫住了,拿起狼毫笔,饱蘸墨汁,大笔一挥,一道圣旨一蹴而就。

    李世民把旨意递给魏征,道:“魏爱卿,此事还需你亲自跑一趟才行,也省得你不放心。高干,记住朕的话,一定要等魏爱卿宣旨之后,才能救人,千万不可乱了次序。”

    “诺。”

    “多谢陛下。”魏征双手把圣旨接过,他很想看看李世民写了什么,但是这是圣旨,在没有宣读之前,他是不可以看的。魏征后退两步,转身离开太极殿,出了殿门就小跑了起来。他早到皇城门外一刻,山东大儒和学子就少挨一刻的揍,可怜魏征也是不怎么运动的人,从太极殿跑到皇城门口,虽然不算太远,也够他喝一壶了。

    等他跑到了地方,回头一看,高公公带着一队金吾卫骑马在后面跟着,气得差点蹦起来。早说有马,何必跑呢?真是人心险恶,你们都骑上马了,就不能开口告诉一声么?

    故意的,绝对是故意的!

    魏征瞪着高公公,高公公却不以为然,他是一个宦官,跟魏征不是一个体系的,唐朝又不是明朝,还没有‘阉党’这个词呢,魏征就算再怎么厉害,也管不到宫内的事情去。

    高公公从马上下来,虽耳边惨叫声不绝于耳,但依旧笑眯眯道:“郑国公,快点宣读圣旨,救下山东大儒和众学子吧,再不快点,咱家担心他们受伤啊。”

    魏征看着满地哀嚎的学子们,心中暗骂,你这阉人是眼睛瞎了么?这已经受伤了好不好!

    恨恨地瞪了高公公一眼,魏征深吸了口气,断喝一声,道:“都住手!陛下有旨意!”

    正在‘厮杀’的两拨人已经打红了眼,充耳不闻,依旧在厮打。魏征眼睁睁地看着两个疯婆子扑到了郑经的身上,又抓又挠,把他的衣服都快撕成条了。

    “快住”

    高公公凑过来提醒道:“郑国公,还是快宣圣旨吧,你宣读了圣旨,咱家好救人呐。”

    魏征忙把圣旨摊开,正要宣读,忽然看到圣旨的内容,顿时有点懵了。

    堂堂大唐皇帝,怎可使诈啊!

    高公公刚刚在李世民写的时候帮着磨墨,看到了内容,笑意盈盈道:“郑国公,宣读啊!”

    “我要去找陛下!”

    “好。”高公公仍然是那副笑眯眯的样子,让开了路,道:“您请便。”

    “你借我一匹马!”

    “这可不成。”高公公肃容道:“皇城骑马,您好像还不够资格。”

    “那你们怎么都骑?!”

    “咱们是领了皇命办差呀,郑国公,这有什么问题吗?”

    “你们你们!”魏征终于是再也承受不住了,本来他跑了这一路就气血翻涌,再被高公公这么一气,噗的一口血吐出来,喷得老远。这下他想跑回去都做不到了,跌坐在地上,看着眼前的乱象,忽然打心底升起一股无力感。

    魏征颤抖地把圣旨摊开,用尽所有力气,念道:“诏曰:今御史赵元朗命丧逐鹿侯李牧之手,原因业已查明。乃是赵元朗辱骂其母在先,李牧愤而杀人在后。朕以仁孝而治天下,逐鹿侯李牧,因孝杀人,其情可悯。赵元朗祸从口出,实乃咎由自取,自作自受。汝等号称山东大儒,岂不明圣人孝悌之道?于皇城门外哭嚷吵闹,蛊惑人心,其心当诛。百姓得知真相,与尔等理论,竟也遭尔等辱骂、殴打,汝等岂不知天意昭昭,民意昭昭乎?朕身为天子,当顺民意而行,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