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的大明新帝国-第1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些儒生有个屁用,刚把人打的皮开肉绽,一个个就吐了起来,笔都握不住了。”

    熊侃哈哈笑道“你个廖麻子,你忘记你当初也是从这个阶段过来的了。这种场景,看多了也就麻木了!要是经过这一次,能从这些儒生里面挑出来几十个当用的,也是一件好事。”

    刑部这边还只是繁琐,但是锦衣卫与羽林卫这边,却是真正的风里雨里,苦不堪言。

    这中间甚至还发生了十几起反抗事件,都被他们给镇压了下去,杀了超过一百人。

    其中一个极端的阿訇,在抓捕他的时候,竟然亲手点燃了清真寺,自己也葬身火海。

    而在这个过程中,大明的士兵也伤了十几个人,死了一个。

    这是一个不小心的家伙,被对方一刀刺伤了内脏,没有救过来。

    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朱瞻基接受了施进卿的邀请,在王府与三佛齐国的各位大臣,部落首领,以及随行的西洋一些国家的使节共进晚餐。

    朱瞻基突然之间做出这么大的动作,抓了这么多人,总要当面给众人一个解释。

    虽然不给也可以,也没有人能拿他如何,但是这不是涉及一个国家,而是十几个国家的问题。

    能够几句话就解释清楚的事情,何必非要动刀动枪,弄得人心惶惶呢。

    听到这个消息,朱瞻基登时觉得没有了胃口,放下了筷子。“受伤士兵用心救治,死去的士兵火葬,虽然身死异国,但是也要把他的骨灰带回去。”

    冯小年躬身问道“行凶的拉哈特王子应如何处置?”

    大殿里所有人的目光都盯在了朱瞻基的身上,等待着朱瞻基的决定。

    今日大明的士兵虽然大肆抓人,但是对方只要不反抗,就不会动粗。只有那些明知道犯了大忌的人,才会动手反抗。

    朱瞻基的决定,就代表着大明的态度,这也关系到了他们以后对大明的态度。

    朱瞻基淡然说道“杀人偿命,直接处死拉哈特,暴尸三天,以儆效尤!”

    郑和心里一惊,犹豫了一下,还是站起身来。

    不过有人的动作比他更快,施进卿飞扑着在朱瞻基三米远的地方就跪了下来。“殿下请三思啊!拉哈特是明古鲁部落的王子,而明古鲁部落是三佛齐国的大型部落,人数超过了十万。一个拉哈特事小,引起了整个部落的反叛,那可是大事!为了一个普通士兵,这样不值当啊!”

    “不值当……”朱瞻基缓缓站起身来,眼睛在大殿里扫了一圈。这里坐着数十个三佛齐的官员和部落首领,也有几十个各国使节。

    他绕出了自己面前的案几,来到了大殿的中央,面对着众人,缓慢而坚定地说道“在你眼里,一个是部落的王子,一个是大明的小兵,双方不是一个等级的人。但是在孤的心中,他们一个是忠诚的士兵,一个却是敌人!一万个拉哈特,在孤的心里也没有一个忠诚的士兵重要。我大明扬威四海,靠的就是这一个个士兵的英勇杀敌,你不在乎,孤在乎!”

    “可是……”

    “不必多说,孤心意已决。拉哈特已经选择了做孤的敌人,那孤就要要他的命,明古鲁部落若是不服,孤就灭了他们的族!”

    大殿里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不敢发出一点声音。所有人都感受到了朱瞻基的坚决,施进卿也不敢再劝。

    而那些使节也都在心里叹了口气,靠着几句好话,一点贡品,就能躲在大明羽翼下的好日子,怕是再也没有了。

    这位太孙殿下可不像应天府那个皇帝好糊弄,他更看重的是利益而不是脸面。

    不对……一些精明的人已经感觉到了不对。这位太孙殿下既然是重视利益多过脸面,为何现在却要为了脸面不惜发动战争?

    难道这是故意为之,就是为了试探各方?

    这个时候,就更没有人敢冒头了。

    郑和的心里叹了口气,如此强硬的态度,以后想要笼络那些部落就难了。

    他不赞成朱瞻基用这样的态度,手段应该更温和一些啊!

    但是偏偏还是有不怕死的人,来自门达拉部落的部落首领玛塔杜阿站起身来。

    他们部落与明古鲁部落接壤,双方的关系密切,而且他们部落还是对方的附庸。不管为了什么原因,这个时候他都该为拉哈特说句话。

    他学着大明的武将抱拳说道“尊贵的大明皇太孙殿下,即便是拉哈特杀了人,也可以用赎金赎罪,不至于以命偿命。一个王子和一个普通士兵,是不一样的。”

    朱瞻基冷声说道“杀了我大明的人,就要按我大明的规矩来!今日孤也在这里放下话,你们最好都好好记着……”

    他又扫视了大殿内的众人一圈,说道“我大明是礼仪之邦,不论什么时候,都会按照规矩来。今后凡是我大明子民,在贵国若有违法乱纪,该如何处置,可以按照你们的规矩来。但若有构陷,逼迫,甚至无辜被杀害之事,我大明绝不惜为一人,灭一国!”

    这就是明着仗势欺人了,众人心中都是一凛,许多人都在回忆自己以往有没有欺负过华人,要是有这样的事,证据都湮灭了没有。

    玛塔杜阿没有想到自己一句话引发了朱瞻基更坚决的反击,为了一人灭一国,真是可笑啊!

    不过,他还是抱拳说道“在下愿意献上百斤黄金,换取殿下不杀之恩!”

    朱瞻基理都不理他,回身走向了自己的位置。李亮替他说道“我大明太孙,岂是你用金子就能收买的?知道什么是金口玉言吗!”

    施进卿再次恳请说道“殿下请三思……”

    他这个宣慰使,或者说国王岂是当的并不轻松。

    老的三佛齐国被灭,满者伯夷在苏门答腊岛上面积极勾结各大部落,为的就是彻底占据这个岛。

    在国内,施进卿要平衡各部落之间的矛盾,可谓是内外交困。

    现在朱瞻基要是真的杀了拉哈特,三佛齐这几十个大型部落,恐怕有一半都会对大明有意见。

    而这一切矛盾,都还需要他来化解。今日之后,他的日子会非常难过,甚至被各大部落赶出巨港都是有可能的。

    朱瞻基盯着他看了半晌,说道“如今的新三佛齐国既然奉你为国主,就要拿出国主的架势来。你即刻令拉哈特的亲眷回部落传令,我要在半月之后星城的竞技大会上,见到明古鲁的族长万茂。”

    所有人都有些傻眼了,盯着朱瞻基看,仿佛他是一个傻瓜。

    你杀了儿子,还让父亲来拜见你,怕不是对方要领着大军来攻打吧!

    就是明古鲁势弱,也有十万人,能选出上万的勇士,怎么可能因为你一句话就过来拜见你。

    你是大明的太孙,地位尊贵,但是别忘了,明古鲁可不是属于大明。

    万茂哪怕就是没有勇气率军来攻打,也绝对不会理一纸诏书。你大明想要去攻打明古鲁,人家往山里一逃,你就无可奈何。

    施进卿楞了一下,连忙说道“殿下,三佛齐各部落独立,若是不奉召,臣也没有办法。”

    朱瞻基摆了摆手。“你只管传召就好了!”

    他本来就没有想过万茂能来,他就要找个借口立威。有了灭掉一个部落的风头,众人的注意力也不会集中在他对付绿教上面来了。

    在后世,宗教都是不能碰的敏感区域。因为宗教原因导致的战争,依旧占据了世界战争的一半以上。

    就在朱瞻基穿越的年代,这些问题依旧严重,叙利亚内战,沙特与也门的战争还在继续。

    跟宗教事务相比,灭一个十万人的部落,不过是一个小事了。

    对方想要占据地利,依靠沼泽,山林,瘴气来跟大明作对,朱瞻基也不怕。

    最起码,他也能派出幼军,执行斩首行动。

    他现在急切地想要杀鸡骇猴,震慑南洋诸国,更想借着这个机会,中断南洋绿化的进程。

    大明以后不管是将南洋变成属国还是属地,他都不愿意这里成为绿教的大本营之一。

    施进卿无奈,只能命令下属写传召书。

    当冯小年离开大殿,大殿内的气氛似乎才宁静了下来。但是不到多大一会儿,他就又回到了大殿,向朱瞻基禀报“殿下,属下已经将拉哈特吊死在了他的住所门口的大树上。”

    “非常好。三日之后才准许收尸。”

    这话让所有人都深切感受到了朱瞻基的狠辣与跋扈。一个部落的王子,说杀就杀了。

    朱瞻基虽然装作跋扈,但是内心其实非常冷静。他的目的就是为了震慑各国使节,让他们知道大明对所有臣民的维护之意。

    当晚宴散场,大部分人都忍不住驾车前往拉哈特的住所之外,亲眼看看那具被挂在树上的尸体。

    这一切都是真的。

    而朱瞻基回到了临时住所,却也没有安歇,而是忙着布置任务。“将幼军,羽林卫,三大海军舰队的主帅全部召集而来。”

    朱瞻基大肆抓人,这些主帅一个个都摩拳擦掌,想要立上大功,都在别院等候。不一会,数十位将领就汇聚一堂。

    朱瞻基坐在大殿上端的宝座上,一直在沉思着下一步的行动。

    针对绿教,他犹如一拳击在棉花堆上,看似用力,对对方的伤害却不大。

    因为宗教并没有明面上的政治架构,他们的信仰来自于人们的内心。想要改变,去除生存的土壤只是第一步,更主要的是用教育和环境来潜移默化。

    但是针对明古鲁部落,这只他想杀的鸡,却能有效地杀伤他们的生存能力,破坏他们的权力架构。

    伟大领袖曾经说过在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

    朱瞻基既然想要杀鸡骇猴,在南洋地区来个开门红,威慑各国和各部落,完善的战术准备还是要做的。

    明古鲁部落在巨港的西南方,那里与巨港之间隔着崇山峻岭,从海上绕到南方去进攻最为合适。

    但是,这些部落大多都是家无余财,说跑就能跑。

    想要攻击他们,怕的不是他们反抗,而是他们逃跑之后牵制住了大军。

    只要时间一长,恶劣的战场会让士兵时期消沉,军费耗费过大。

    薛禄一心想要在朱瞻基面前立功,毛遂自荐道“殿下,明古鲁部落南靠大海,北靠大山,东西狭长,地势复杂。但在臣看来,我大明的战略目的只是为了惩罚他们,并不是要消灭他们。臣愿率大军直捣黄龙,将万茂家族一家缉拿到旧港……”

    郑和在外人面前不敢再丢朱瞻基的面子,但是现在没有了外人。他抱拳说道“殿下,拉哈特的行为更多的是像个人行为,而不是整个明古鲁部落有了反叛之心。事情并没有到开战的这一步。臣愿为特使,前往明古鲁部落,说服万茂投效殿下。”

    薛禄不屑说道“我大明何须一个区区明古鲁部落的投效?敢与我大明作对,杀无赦。”

    郑和摇头道“非也,一个明古鲁事小,但是整个苏门答腊岛事大。如今的苏门答腊岛南部被满者伯夷占据,然后就是我华人占据的巨港。除了北方的亚齐国,那孤儿国等,剩下的区域就是几十个部落各占据了一处土地。一个明古鲁无足轻重,但是若因为他们导致了数十个部落联合起来与我大明作对,那才是大事。”

    郑和是海军总监,朱真,张勇等将领以前不是给他当过下属,就是在南洋地区熟悉当地情况,更知道郑和在南洋的声望。

    所以除了幼军和羽林卫,海军方面并没有人反驳他的话。

    就连朱瞻基也认为郑和的话很有道理。他虽然有点老好人,但是眼界还是很宽的。

    朱瞻基点了点头说道“滇国公既然有此把握,那孤就遂了你的意。着你率两卫幼军,一万海军,自海上去招抚明古鲁部落。不过,若万茂执迷不悟,便执行斩首行动,将万茂家族一家老小,全部给我杀掉,可能做到?”

    郑和迟疑了一下,单膝跪拜道“臣愿立下军令状!”

    朱瞻基哈哈笑了起来。“如此甚好,那么下面,我们就围绕滇国公的行动,制定军事计划。其余各部,都要积极配合滇国公的行动。”

    两万大军的出征,虽然是从海上走,但是一应后勤供应,武器装备,也是一件繁琐的事情。

    更主要的是,既然是要执行斩首行动,那么派兵不能多,不能让明古鲁部落一开始就吓跑了。

    但是派出去的军队必须要精锐,能打硬仗。

    既然是以郑和为主帅,那么薛禄就不适合给他当下属。赵永亮率领羽林卫,这是朱瞻基的精锐护卫军,不能离了朱瞻基左右。

    所以经过一番商议,幼军由都指挥使刘安任总兵官,负责率领一万一千幼军协助郑和。

    。

第二十三章 安排与送行() 
刘安此人是海军总督刘江的次子,但其兄早逝,虽然是次子,却是刘家继承人。

    他自幼随父从军,在辽东久经沙场,虽然算不上绝世名将,但也称得上领军有方。

    自刘江被朱瞻基征召为海军都督,刘安回京被安排到了神机营,担任军卫都指挥使。

    接受了火器换装之后,他参与了征讨东瀛的行动,行军作战从无纰漏。

    东瀛之战之后,他走了父亲的关系,也是朱瞻基为了笼络刘江,将他要到了幼军,成为了幼军四个都指挥使之一。

    他这次虽然是跟随朱瞻基一起下西洋,父亲是海军总督,但是却不是属于海军序列,而是陆军序列,归薛禄领导。

    天已经快要亮了,但是这漫长的会议才结束。众人都没有时间休息,要为大军出征做准备。

    朱瞻基也是毫无睡意,留下了刘安和现在归属于羽林卫的陈礼和张凤山,还有庄敬和庞瑛两人。

    陈礼和张凤山是跟随朱瞻基最早的将领,虽然他们当初只是羽林卫的把总和总旗,如今也只是守备和副守备。

    但是他们两个身上还有另外一个职位,那就是羽林卫学的山长和总督导。这让他们哪怕是在高级将领林立的大帐之中,也没有人敢真的忽视他们。

    原来的幼军,如今的羽林卫学,已经成为了大明军中的一个闪亮招牌。

    从这里培养出来的士兵如今数量虽然还没有超过两千,但是十年磨一剑,每个从羽林卫学出来的士兵无一不是大明各军卫器重的精英。

    甚至有不少从羽林卫学出来的孤儿如今都做到了守备一职,比他们两人的职位高,却也没有任何一个孤儿敢在两人面前自傲,更不敢忘本。

    在这个时代,天地君亲师的思想依旧深入人心,一日为师终身为父,那可不是随便说说的。

    任何人敢忤逆两人,那都是众叛亲离,天下无容身之处。

    而且,他们官职虽然不高,也要看位置。一个普通的守备,当然只是一个普通角色,但是一个太孙跟前,备受重视的守备,是任何人都不敢轻待的。

    就像黄渊,如今也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守备,但是那些指挥使,参将,甚至是提督,总督都不敢忽视的。

    朱瞻基要是把两人外放,最少都能提拔到指挥使的职位上去。

    庄敬和庞瑛两人自东瀛之战之后,已经许久没有机会到朱瞻基的面前来表忠心了。

    如今好不容易有了用武之地,两个人都表现的非常积极,想要再立功勋。

    大殿里除了他们几人,就只有金阔,孙林这两个內监总管,李亮守在了门口,防止有人听到他们的决策。

    大部分人都是一日夜没有休息,昨天发生那么多事,精神都高度紧张,一个个都疲惫不堪。

    朱瞻基自己都窝在了龙椅上,两条大长腿架到了面前的案几上。“诸卿都自在一点,天天端着个架势,也太累了。刘安……”

    刘安坐直了身体抱拳说道:“臣在。”

    朱瞻基笑着挥了挥手说道:“自在一点,就当我们在闲叙好了。知道我为何单留下你吗?”

    刘安依旧一本正经地说道:“殿下另有安排要末将执行。”

    朱瞻基点了点头。“我喜欢聪明的人,有能力就在我的面前表现出来,那种和光同尘,怕当出头鸟,在我面前不好用。”

    朱瞻基的眼睛在众人面前扫了一圈,回到了刘安的脸上才说道:“这次以你为幼军总兵官,自然要以滇国公的意见为尊,但……在滇国公的决策不符合大明利益的时候,孤要你率领幼军,可自行其是。”

    刘安有些为难地说道:“臣该如何判断滇国公的行为不符合大明利益呢?”

    朱瞻基问道:“你认为孤为何执意要掀起这场战事?”

    “威慑南洋各国,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正是!”朱瞻基坐起了身子,笑道:“南洋各国如今以信奉绿教为主,他们虽然名义上是我大明的属国,却不说我大明话,不写我大明字,反而以学习那西洋小国的文字为主。孤在麻喇迦已经开始要求他们汉化,但是一个麻喇迦太小了,孤不仅想要在麻喇迦,还想要在南洋各国都推行我儒家,推行汉字。

    滇国公此人虽才华盖世,但其年岁已高,慈悲为怀,早失靖难之时的果敢。若是孤能长期经营南洋,当用他之才。但孤却没有时间。

    待南洲暴风季过去,孤就要前往南洲,从南洲回来,孤还要去下西洋。所以孤只能快刀斩乱麻,将南洋地区全部梳理一遍,让南洋地区各国各部落,不仅要尊崇我大明,更要畏惧我大明。

    只有这样,才能在南洋地区快速推行汉化,让南洋各国成为我大明真正的属国,就像朝鲜和东瀛一般,可明白?”

    刘安抱拳说道:“臣明白!”

    朱瞻基点了点头说道:“明白就好!孤是敬重滇国公的,但是这次南洋之行,却不能以他之意,长期谋划。你作为他部下主帅,当尊重其意,却不能言听计从,要有自己的决断。孙少监……”

    孙林应声道:“奴婢在!”

    “着冯冲随刘安前往明古鲁,提供一应情报。”

    “是!”

    金阔这个时候说道:“殿下,那明古鲁的万茂如今还未有反叛之意,何必急着出兵?老奴以为,可待其知道其子已死,做出选择后我大明再出兵也不晚。”

    朱瞻基虽然知道金阔的建议才是天朝上国的堂堂正正之策,但是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