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的大明新帝国-第1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瞻基虽然知道金阔的建议才是天朝上国的堂堂正正之策,但是却不愿意如此耽搁时间。他笑道:“我大明可以先出兵,只待他不来旧港,就举兵讨伐。庄敬,庞瑛……”

    两人立即抱拳道:“臣在。”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那些倭寇你们如今掌控住了吗?”

    庄敬略带自矜地说道:“如臂使指。”

    朱瞻基笑道:“好,拿地图来。”

    孙林递上了一份苏门答腊的地图,摊开在了朱瞻基面前的案几上。朱瞻基招了招手,大殿内的几人就登上了台阶,来到了朱瞻基的面前。

    朱瞻基指着地图说道:“大军出征需要几日筹备,舰队绕到岛西南的明古鲁,也需要时日。而且大军由海上进攻,直取明古鲁国都,难免又写疏漏,所以我要求羽林卫学派出五百精通地图测绘,丛林作战的士兵,与两千倭寇由穆西河逆流而上,可一直抵达卡巴火山北麓的卢布林高。这里有两处山谷可以接穿过岛上的山脉,抵达明古鲁。”

    顿了顿,朱瞻基又说道:“进入明古鲁之后,我要求倭寇营执行三光政策,杀光,烧光,抢光,让明古鲁部落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痛苦!”

    庄敬脸色一肃,有些担忧地问道:“殿下,这样会不会让其他部落仇恨我大明?”

    “这些都是倭人干的,他们不过是我大明的一条恶狗。只有让敌人害怕,恐惧,才是他们的职责。我会让船队在卢布林高等你们,告诉那些倭人,所有缴获只需要上缴一半。”

    “是!”

    朱瞻基又望向张凤山说道:“羽林卫学士兵的任务不是杀人,而是给倭人提供路线和情报支持。你们要监督明古鲁部落的大军调动,不要让倭人陷入了他们大军的包围圈,这些人,我还有大用。”

    张凤山行了一个军礼道:“末将明白!”

    朱瞻基这才伸了一个懒腰说道:“两路大军要注意时间上配合,倭寇营从东北部烧杀抢掠,把民众都惊往都城,然后大军从西南直攻都城。细节方面你们再商议一番,孤先去休息了。”

    朱瞻基长期修炼,这一日夜没有睡觉,虽然对身体无碍,但是对养生不利。

    他可是知道原本的历史里,他自己只活了三十几岁。虽然现在他的道家养生已经小成,却也不敢马虎。

    回到了后院,他也没有去惊动已经睡下的妃子们,让还在等他的青梅绿竹带他进了她们的房间,坐在地板上调息了半个时辰,然后就睡在了她们的中间。

    庄敬与张凤山他们又商议了一番细节,几人一起前往薛禄的小院,向薛禄这个陆军总兵汇报军务。

    薛禄这才知道,朱瞻基根本就没有想要给明古鲁部落留一点余地,借着一个大明士兵死在拉哈特的手里,就趁机想要直接灭了明古鲁部落。

    他也明白,这样的事不是朱瞻基想要防着他,而是想要防着郑和。

    他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一句废话也没有,直接颁发令旗,作为调兵之用。

    这种小规模的调兵,根本不需要虎符,薛禄作为总兵官,直接发令旗就好了。

    但是像郑和他们出兵,却一定是需要朱瞻基亲自颁发虎符。

    一直到午时,庄敬和庞瑛才回到了位于出海口出的倭寇营,随即就擂鼓点兵。

    这些倭寇已经被大明训练了一年多,闻听擂鼓,一个个连忙丢下了手中的麻将牌和扑克牌,穿上了正装,提着自己的倭刀,来到了临时军营的校场。

    他们这些人不像大明士兵军纪严明,所以除了在麻喇迦,吕宋,有过假期,在渤泥国和巨港都没有给他们放风的时间。

    巨港这里的百姓大多都是华人,就更不会让他们出去祸害人了。

    他们一个个憋的难受,闻听擂鼓声,一个个不惊反喜。

    三通鼓毕,不到者斩。但是他们的人数不多,只有不到两千人,所以第二通鼓声响起来的时候,人就已经全部汇合完毕。

    庄敬在点将台上面也是格外自得,能将这些匪类管的理理顺顺,他可是下了大工夫。

    望着台下的众人,他大声喊道:“从东瀛到大明,到南洋,你们憋屈吗?”

    台下众倭寇不明白庄敬的心意,只有稀稀落落的回应。“憋屈!”

    庄敬笑了笑,又道:“太孙殿下令!”

    众人纷纷单膝跪下,除了衣甲的撞击声,没有一点声音。

    “殿下有令,倭人营明日出征。这次出征,讨伐西南明古鲁部落。此战可不受军法约束,施行杀光,烧光,抢光政策,就是有那些小美人,你们也可以随意享用……”

    台下众人轰然喝彩起来,一个个情绪激动不已。

    庄敬笑了笑,又道:“但是,记得要好好保住自己的小命,你们的命,不仅是属于自己的,也是属于我大明的!”

    庄敬不怕他们畏战退缩,这些人别的本事没有,烧杀抢掠已经成为了他们的本性,遇敌从不畏惧。

    庄敬怕的是他们太自大,因为奸淫掳掠散了军阵,丢了自己的小命。

    这些人是他现在最大的依仗,他还想靠这些人,挣下足够的功劳,像纪纲一样驻守一方。

    这些倭寇被憋了大半年,一个个急着想要去挣取功劳。

    但是在大明各军,却是喜忧各半。

    因为这次是临时出兵,而大明各卫正在积极准备竞技大赛,所以要出征的人选,就要撇开这些要参加比赛的人。

    大部分士兵本来都是兴致冲冲地参加竞技比赛,却没有想到因为这个原因,自己却不能去参加战斗。所以一时之间,有人喜,有人忧。

    苏南,段仁志,马德钟三人组现在就面临着分别。

    苏南是新任主官,掌管了五艘船的舰队,没有时间参加竞技比赛,但是段仁志和马德钟两人却都有报名。

    段仁志是第一舰队蹴鞠队的前锋,他的身体虽然不算强壮。但是速度很快,身体灵活,有很强的抢点意识,是蹴鞠队的一号前锋。

    而马德钟出身曹州,那里人们自古就好武技,马家祖上家传大洪拳响彻一方,但是到了马德钟祖父一代就没落了。

    其父体弱,弃武从文,有地方土豪贪图他家大洪拳,设下圈套让他家破人亡。

    当初马德钟年幼,带着其父塞给他的拳谱,在一个族叔的带领下逃难到京城。

    却恰逢靖难之役,山东各地打的不可开交,族叔身死,他也变成了一个孤儿。

    他在淮安被一窝盗匪抓住,因为年幼,被养在了土匪窝,每日进城乞讨。

    虽然日子过的苦不堪言,但是终究是一窝土匪养活大了。

    后来土匪被淮安府官兵剿灭,他也有了一把力气,就投了军。

    如今的马德钟刚过二十三,正式气血旺盛的时候,一身家传的大洪拳也练的炉火纯青。

    这次军中竞技,他就报名了武技大赛,并且进入了决赛。

    他们舰队被挑选进了征略明古鲁的舰队,但是有比赛在身的将士却不能出征。

    马德钟是孤儿,对沉稳有度的苏南视为兄长,虽然看不起段仁志油滑,但是他跟段仁志的关系却更好,视他为弟。

    三人这次要分开,格外不舍。马德钟就找到了军中典薄,想要退赛出征,却被典薄训斥了一番,只能老老实实地继续比赛。

    朱瞻基重视这次的竞技大赛,他也不会出征,反倒会亲自主持这次的大赛。

    上有所好,下必行焉。

    军中各将当然是更重视这次的比赛,而不是去剿灭一个小小的部落。

    “这次出征虽然只是讨伐一个小部落,但是战场叵测,谁也不能保证自己没事。我要是回不来了,你们要替我照顾端娘。”

    马德钟捶了苏南一拳,想要笑,眼眶却红了。“兄长尽管放心,我定会照顾好嫂子。”

    段仁志没心没肺地笑道:“我海军只是辅助战队,第一舰队却是一半士兵都装备了火枪,哪里会有意外!兄长尽管去,等回来我们定会夺得这次蹴鞠大赛冠军!”

    苏南将一个信封塞进了他的怀里,说道:“我要是回不来,你帮我照顾好端娘,将我抚恤金一分两半,一半给我家中,一半给端娘。端娘年纪还幼,以后要是另寻他嫁,也不必阻拦。”

    像这样的告别,在整个舰队各处都在发生。虽然最近的几次战争,大明都是大胜,士兵损伤也很少,但是总要防止意外的发生。

    特别是下层的小兵,他们身处战场,什么事都有可能发生。

    而在巨港城,大抓捕终于停了下来,一些被抓进农庄的嫌疑人,在被查清了并无参与哈三的阴谋之后,也被放了出来,但是更多的人被罚金处罚。

    他们这些人虽然没有参与哈三的阴谋,但是明知哈三图谋不轨,却不曾举报,也就被判同罪,只是从轻处罚。

    而被抓的身份最高之人,就是被押解到巨港来的麻喇迦大王子依斯干达沙。

    哈三有反叛之心,就是从麻喇迦开始的,虽然没有任何证据证明依斯干达沙参与了这场阴谋。

    但是根据哈三的奴仆所言,哈三就是因为跟他的商谈,才开始图谋不轨。

    而且依斯干达沙对哈三在麻喇迦的勾连纵横不仅没有阻止,还大开方便之门,他的嫌疑是洗不清的。

    其实朱瞻基更想抓的是拜里米苏拉,但是证据实在太薄弱了,因为拜里米苏拉根本都没有跟哈三单独相处过。

    但是抓了他最看重的大儿子,也足够这个老狐狸心疼的。

    海军前脚抓了依斯干达沙,这个老狐狸后脚就跟着舰队一起到了星城,想要面见朱瞻基求情。

    现在的麻喇迦,官员和阿訇被抓了一半以上,乱成一团,他也无心管了。

    反正现在的麻喇迦就跟大明的麻喇迦没有区别了,没有他们这些土人,麻喇迦也乱不了。

    哈三从被抓进监狱,不管是严刑逼供,还是威逼利诱,他都一言不发。

    他很清楚,自己作为主谋,逃不脱一死。现在他只想少牵连一些人,多保存一些反对的力量。

    但是在国家机器被运转起来之后,他开不开口,其实都无所谓了。

    现在的咨情司将他自大明出发以后,见过的每个人,每天吃的什么饭都查的一清二楚。

    他的生活轨迹就摊开在了所有人的面前,还有从他住所查出来的来往信件,也都揭示了他的图谋。

    现在不管是旧港,还是麻喇迦的土人,大食人,都对哈三恨之入骨。

    如果不是他,根本就不会有这场无妄之灾。

    他绝食了几日,但是却被大明的士兵们用一根管子,每天给他直接插进喉咙,灌进去稀粥。

    这不仅将他折磨的苦不堪言,还死不了。

    现在刑部的人根本就不查他了,每天将他绑在黑暗的小房子里,根本不搭理他。

    因为通过对其他人的审问,已经把他所有的图谋轨迹查清楚了。

    房子里面没有一点光,即使每天灌食,那些士兵也是点着火把进来。开始几日他还能算一下时间,最后他的思维就开始发散,再也集中不起来,也失去了时间的观念。

    直到这一日,他被几个士兵手脚反缚,一根竹竿从手脚的空隙中穿过,将他像一头猪一样抬了起来,这才重见天日。

    除了开始两日的审问,他一句话也不说。接下来的多日被关在没有声音,没有光线的屋子里。

    他的神智都已经模糊,出了屋子,突然见到光线,他的眼睛一阵刺痛,就忍不住闭了起来,眼泪不停地往外流。

    他不知道身在何方,最后被重重地丢在了硬木板上。

    郑和看着士兵们将哈三像死猪一样丢在舱房里,嘴巴动了动,一句话也没有说。

    眼前的哈三已经让他有些认不出来了,他没有想到,只是短短的几日,这个哈三已经变成了这样一副样子。

    满身污垢就不必再说,他大小便都直接排泄,浑身脏臭的比一头猪还不如。

    他头摆了一下,随从才捂着鼻子上前,去给哈三松开了绳子。

    可是哈三依旧如同一个疯子一般,闭着眼睛在原地喘息,不论谁跟他说话,都仿佛没有听见。

    只是关在黑屋子里面短短几日,就能把人折磨成这个样子?哈三在郑和的心里还是一个意志坚定的人,要不是又如此意志,怎么可能从巴格达到长安,把毕生献给安拉!

    过了快一个时辰,哈三才逐渐清醒了过来,认出了面前的人是郑和。

    他撩开了额头前面披散的头发,露出了一丝比哭还要难看的笑。“滇国公啊……安拉的光辉将会在东方熄灭,大明的铁蹄将要踏碎我们的家园,这一切,是你愿意看到的吗?”

    (牙疼的丧心病狂……,昨天一夜没睡成,也写不进去,疼的想死。今天脸肿了,到医院打消炎针,止疼针,下午才好一点。晚上只能吃白粥,苦逼啊!)

第二十四章 表白心迹() 
“为什么会有斗争,为什么要有战争?斗争总是不可避免,战争也是不会停息啊!”看着浑身屎尿的哈三,郑和的心里也沸腾不已。

    他渴望世界大同,希望世间没有战争,但是这个世界并不是以他的意志为转移。

    他虽然贵为滇国公,但是也不过是一个被皇上重视的家臣。众多的文武大臣,没有几个真正把他看做国家大臣。

    听到哈三的话,他轻声说道“永乐三年,我第一次前往西域,在榜葛刺等国见识到了那些小国在艰难的生存。因为争地盘,争信仰,人们无时无刻不在斗争,在南方大陆,数百个小国不停地毁灭与新生。

    永乐八年,我第一次到了忽鲁谟斯,那里是帖木儿国的属国,我还跟着使节一同到了巴格达,可是当时的巴格达在帖木儿国的野蛮统治下已经破碎不堪。

    永乐十二年,我到了更西的圣城天方,见识到了更多与我同样信仰的人。可是他们却让我很失望,因为他们已经完全被奴役。被异族奴役,被他们的信仰奴役。”

    哈三痴呆地看着郑和,一方面他的身体并没有恢复,另一方面,他根本不明白郑和想要说什么。

    郑和也根本没有在乎他的态度,自顾自地仿佛倾诉心声一般继续说道“我自小在燕王府长大,当时的陛下还是燕王,他告诉我们,所有的一切都要靠自己的双手来争取。

    我们种下种子,到了秋天就能收获更多的粮食。如果你是一个懒汉,不去种地,就没有收获,不去除草,粮食就会欠产。

    燕王想要得到王位,靠的是一刀一枪地抢来,我们想要过上好的生活,就要靠自己的双手来争取。

    我认识了道衍大师,我一开始只是因为他是燕王重臣,才拜他为师。但是当我接触到了佛家经义,我才明白,人之所以为人,不是畜生,就是因为我们都有区别于他人的思想,都有礼仪道德,还有对生活的美好追求。

    佛教,儒教,道教,绿教,这些宗教的教义都有相同的地方,那就是能给人内心的安慰的希望。所有宗教都会通过宗教物象、宗教礼仪、宗教音乐等等,以营造其各自宗教的独特氛围。

    通过这种诱导的方式让人在内心形成至上、净化、神圣、神秘、皈依、忏悔、新生等感觉。这种交叉,渗透在一起的感觉,也是人区别于畜生的自我感觉。

    而且通过宗教信仰,宗教的约束,让人内心时刻都能记得弃恶扬善,还能学会关爱弱者。所以我选择了信仰宗教,因为这种信仰让我心里更满足。

    但是,我信的是道理,不是神!”

    郑和的脸上呈现出了一种虔诚的光芒,可是他的话却与他的表情完全不符合。

    哈三看着他的脸,觉得他比自己更像疯子!

    这个世界当然有神,没有神,人是从哪里来的?

    郑和继续说道“这个世界没有神。如果真的有神,皇上口含天宪,册立鬼神,也说明了大明的皇上比神更大。但是我知道,皇上也只是一个人,他也有喜怒哀乐,也要吃喝拉撒睡。

    这个世界没有神,所谓的神,不过是人们按照自己的想象和需要创造的。我熟读古兰精,佛教经书,道教经书,虽然不能说是绝世之才,但是我自认,没有多少人能比我对各大宗教的了解更多。

    所有的宗教都是为了满足人对现实生活的不满,才出现的。我信仰宗教,是信仰其道理,而不是信仰其神,与其信神,不如信我们自己。

    如果有神,为什么还会有各种战争,如果有神,为什么神从来不会满足世人的任何一点希望?为什么所有的一切都能靠自己?

    哈三,如果有神,你的神为什么不来救你?”

    “神在我的心中,我能感觉到他,我能感觉到他……”

    “一切只是你的幻觉……。看看你浑身屎尿的样子,如果这就是神的代理人,即使有神,那神也不过是个废物。无论什么宗教,都没有我大明皇帝可以赐予的权力更大,地位更高,不是吗?”

    “这是因为权力的作用,神管内心思想,帝王掌管世俗权力。”

    虽然精神恍惚,但是哈三依旧能跟凭本能与郑和辩论着。

    看着他的可怜样子,郑和叹了口气说道“我寻找了一辈子,想要得到一个答案,但是到最后,依旧没有人能给我一个答案。所以我只能相信自己。我相信,大明的皇上与太孙,能够比神更能给世人更好的生活。”

    哈三疯狂地笑了起来,因为没有体力,喉咙受伤,他只能卧在地上呵呵发出着低哑地笑声。

    笑的他泪水横流,浑身颤抖。

    “原来,你一直是个异端,枉我还将你视为同族。”他用仇恨的眼睛盯着郑和说道“异端比异教徒更该死……”

    郑和感到有些难过,却很快又调整了过来。轻声说道“自云南被破,我幼小就进了燕王府。虽然大明朝廷让我残缺,但是燕王殿下却对我恩重如山。是他养育我长大,训练我一身武艺,教会我做人的道理。

    宗族虽然让我来到这个世界,给了我生命,但是这些年我一直竭力扶持宗族。至于民族……大明没有像蒙元一样将不同的人分为几等,不管是汉蒙回藏,都是大明人。在我心里,我也是一个大明人。

    至于你说认错了我,但是与你交往我问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