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宗明天下-第1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魏火心中一动。他没有想到这一层,但是觉得韩光的猜测很有道理。并且张彦方现在是上沪市舶司的提举,上沪县又划归了应天府,张彦方上折子不必经过松江府,他们也不会知道张彦方私底下上折子的事情。

    越想越觉得韩光的猜测靠谱的魏火顿时就生起气来了:你既然都独自给陛下上了折子,何必还假惺惺的让大家联名上折子呢!8

第304章 水师() 
不过魏火虽然很生张彦方的气,但是他却因此更加不敢在会见张彦方的时候显露出来了:张彦方的一封折子就能决定皇帝的处理意见,万一参自己一本怎么办。?? ?

    所以魏火在会见张彦方的时候态度很平和,既没有太过谄媚,也没有盛气凌人,只是检讨了一下自己:“张提举,我当初还是鲁莽了,陛下所做,我是万万想不到的。”

    “以后这样的事情,看来我都得与张提举你来商议一下才好。”

    不知道魏火猜测自己上了密折的张彦方对于魏火的态度觉得很奇怪,也对他所说的话感觉很奇怪:‘你以前也不是这样的性子啊?怎么就因为一件事情陛下没有采用与你一样的处理方式就这样说话?’

    但是张彦方总还是在官场上混的,他与魏火又不是很熟,自然不能问他到底为什么态度变化了这么多,只是说道:“既然如此,那就依着陛下的旨意办吧。”

    “现在这些海盗都关在我的上沪县城里的大牢里,不过以后是要让他们在水师里边戴罪立功的。魏指挥佥事,我与金山卫没怎么打过交道,魏指挥佥事你好歹也是武将,并且过去与金山卫同在松江府,总还是有交情的吧,还是你与我过到大牢里,青壮暂时由魏大人看管,等到张指挥使从京城回来了交给他。”

    “剩下的妇孺,我就在上沪县城安置了。”张晓东要去京城的事情他们还是知道的,虽然不知道为什么允熥会让他去京城。

    张彦方虽然只是出于方便才让魏火把这些前海盗转交给张晓东,并没有考虑什么深层次的事情,但是魏火却因此很高兴,因为这代表着张彦方并非要把功劳都攥在手里,还是愿意分润一些给其他人的。

    张彦方下令把李继迁这些人的几个头目都带出来带到大堂之上,自己坐在县太爷的地方,在旁边给魏火、韩光加了椅子,等着把李继迁他们带出来。

    =======================================================

    李继迁已经在大牢里住了好几天了。他自己对于大牢的环境其实觉得还好,除了晒不到太阳以外其它的也不是太差。

    他这几天最忧心的就是自己的妹妹和妻子了。他作为海盗的大头目,是单独关押的,根本不知道其他人都是什么情况。更何况男女是分开关押的,他更加不可能知道了。

    他这时正在牢里躺着,心里想着:‘我大概逃不出一个死字吧,只不过是砍头或者凌迟的区别而已。只是不知道这些兄弟会怎么样。’

    ‘都是我多事又随便猜想,要不然断不至于此。……’

    他正在想着,忽然有差役打开他的牢门,对他说道:“李继迁,大人要见你。”也没有别的话。

    李继迁慢慢地站起来。因为他是头号重犯,又会武艺,所以手上、脚上都是有镣铐的。并且这几天也不让他吃饱饭,手上也没有力气,所以想要站起来也不是很容易的。

    门口的差役不耐烦,走进来把他拖起来,然后带到大堂之上。

    到了大堂上,李继迁扫视了一圈,见到之前见过的三位大明的官员:上沪市舶司提举张彦方,指挥佥事兼任中所千户的魏火,还有后所的千户韩光。

    不一会儿,其他的海盗头目都被带到了大堂之上。李继迁想着:‘这是要把我们现在就处死吗?不应该啊?就算是判了斩立决,也没有正月杀人的道理。’

    他正在胡思乱想着,就听到上边张彦方说道:“……,本来是罪大恶极,应当处死的。但是圣上天恩,不仅愿意绕你们一命,还愿意让你们戴罪立功。”

    “圣上天恩,把你们往金山卫效力。你们可要知道陛下的恩德,以后好好戴罪立功。……”

    张彦方之后说了啥李继迁都没有听清,只知道他竟然可以不用死;不仅不用死,还可以继续在海上活动,而不是流放到深山老林中去。

    张彦方三十多年都在海上渡过,对于大海很有感情的,虽然估计会被监视使用,但是也是在海上啊!

    张彦方跪下谢了恩,然后张彦方继续说了对于他们的具体处置,家眷都安置在上沪县城等等。最后张彦方说道:“你们还有人在海外没有来到上沪县吧?现在可以把其他人都招了来了吧。”

    “按照陛下的旨意,那些没有被抓到的海盗投降可算是主动投诚的,可以堂堂正正的加入大明水师,不比你们戴罪立功。”

    道:“谁知道你们是不是诳我们,等到我们把海外的兄弟都叫了来然后就翻脸不认人。”

    魏火说道:“混账!这是陛下的圣旨!陛下岂会出尔反尔?”

    李继迁这时也看到了圣旨,所以摆手止住了华雄接下来的话。华雄出生在海外不太知道中原的情况,但是李继迁可知道,正式下圣旨的东西皇上是不会收回的,所谓金口玉言。

    反正是不会在这样一件小事上反悔的。对于皇帝来说,几十名上百名海盗的性命不过是一件小事,不值当的赔上皇帝的名声。李继迁还记得自己小时候父亲还在的时候和他说的张士诚的事情,那还只是一个割据一方的军阀,现在大明已经统一了中原,更不会出尔反尔了。

    随后下边的小喽喽也都被带了出来说了这件事情。小喽喽当然都是十分高兴的,不用死也不用流放,怎会不高兴?这些小喽喽又有很多人其实与张士诚没有多大关系,也不像李继迁等人会有些惆怅,都是欢欢喜喜的。

    家眷们也由差役看押着出来宣布了这件事情。李继迁等有家眷的人纷纷请示要与自己的家眷说说话,张彦方当然答应了,但是也严加防御。

    李继迁顾不上别的了,马上冲过去找到自己的妹妹李莎儿与妻子,先对妹妹说道:“你在牢里怎么样?牢里的人有没有欺负你?”

    李莎儿看起来气色不太好,但是精神头倒是不错,说道:“我在牢里与嫂子住在一起,倒是也没有人来欺负我们。我听说,这位张彦方张大人为官清明,对于犯人也注意的很。”

    李继迁倒是没有注意她后来对于张彦方的称赞,听到妹妹无事也就放心了。然后又与妻子说了几句话,就被差役们分开了。

    然后张彦方指挥着将妇孺都安置在了城中官府的房子里,将青壮都交给了魏火。魏火指挥自己千户的兵丁带着他们走了。就等着从京城返回的张晓东带着人把这些人弄走了;把仍然留在海外的这伙儿海盗大的残余之人招降的事情也是张晓东负责的。

    =======================================================

    正月初九张晓东到了京城,然后在五军都督府备案以后就请皇宫门口的侍卫传信要进宫拜见允熥。不过这在皇城的最外边的大门看守的侍卫也见不到允熥的。

    他们不仅见不到允熥,甚至连后宫守门的宦官都见不到的。最外层看大门的侍卫要先找到允熥的近身侍卫,比如杨峰或者宋亮等人。然后这些近身侍卫去找到看守皇城与宫城之间的门的宦官通报。

    这些看守皇城与宫城之间的门的宦官再找到乾清宫的宦官或者允熥的近身太监,乾清宫的宦官或者允熥的近身太监再通报给允熥。允熥这才能知道这件事情,然后下令允许要接见的人进来。

    这一路上的手续及其繁琐,再加上华夏传统的皇宫面积都很大,一般人也捞不到在皇宫之中骑马乘轿的特权,所以一般进宫面圣一次要花上半天的时间。

    所以说允熥给予一些大臣中书舍人的身份就是很大的礼遇了,因为有了中书舍人的身份就可以不经通报出入皇城了,可以直接到乾清门去让守门的宦官通报,方便省事的多。

    允熥今日同样是在与自己的孩子玩,不过今日是陪着文垚。听到宦官来通报,忙传令让张晓东进来,自己也要前往乾清宫去。

    抱琴当然是不乐意的,她与她的儿子好不容易在正月里边有一个与允熥独处的机会,怎么可能愿意放了允熥走?好歹要再留允熥一会儿。允熥也考虑到张晓东从承天门进来很远,一时半会也到不了乾清宫,所以也留了一会儿才走的。

    允熥来到乾清宫,此时张晓东还没有到。允熥于是就翻出了来看。虽然这个罗贯中亲手改编之后的剧情是基本按照来的,但是水准保证了第一版的水准,允熥因为又是新故事,所以看得津津有味。

    允熥正看得津津有味的,忽然王喜在他身边道:“陛下,张指挥使来了,是不是让他进来?”

    允熥放下,说道:“快让张晓东进来。”自己也整理了一下衣服,要给经常不见面的人一个庄重的感觉。

    张晓东随后跟着王喜走了进来,见到允熥之后马上跪下行礼。

    因为是私底下,允熥等他磕了一个头之后就说道:“免礼平身吧。”

    张晓东站了起来,不过仍然是恭谨的站着,头很低。8

第305章 见水师副将() 
允熥对于张晓东的态度很满意。? ?? 倒不是说允熥就不喜欢随便的人,但是虽然允熥之前见过他,但是那时允熥还是皇太孙,现在允熥已经是皇帝了,所以张晓东是第一次正式见新领导,当然与允熥当皇太孙的时候见面不同。

    要是头一次正式面见新领导就不够恭谨,那么允熥是不敢用的,面上都不是很在意,内心能对允熥怎么想?

    当然,允熥看一个人是不是恭谨不是从低头什么的,没有人会在允熥面前连头都不低、礼也不行的,那样允熥可以直接把这名大臣一撸到底,谁也挑不出错来。

    允熥是通过侧面的消息。比如他从奉天门一路走过来是什么表现,在乾清宫外边站着的时候是什么表现,在允熥面前有没有什么下意识的小动作,等等。

    在张晓东走进来之前允熥就已经通过王喜知道了这些。王喜跟随允熥也很多年了,不用允熥吩咐也知道该干嘛。

    所以允熥打量了一会儿之后笑着说道:“张爱卿坐下吧,何必总是站着。”

    张晓东又谦让一会儿,方才坐下。

    然后允熥说道:“张爱卿,今日是上午来的,怕是昨日晚上住在了城外的驿站了吧?”允熥先说些闲话。

    张晓东答道:“回陛下的话,臣昨日伴晚到达京城外的驿站,眼见着进了城也无法拜见陛下,臣在拜见陛下之前也不好擅自见其他人,所以就在驿站住了一晚。”

    “今日未到卯时臣就起来了,然后等着开了城门进来拜见陛下。”

    允熥下意识的看了看刻漏,现在已经是快到午时了,也就是说张晓东花了差不多三个时辰才从城外的驿站来到了宫里。

    张晓东接着说道:“臣之后骑马来到奉天门,让亲兵带着马去找地方安置,臣进宫拜见陛下。”

    然后就是张晓东等了很长时间,又走了很长时间,然后来到乾清宫面见允熥的事情了。

    说起张晓东从承天门到乾清宫花了很长时间的事情,允熥倒是想起了一个关于故宫与景福宫的小故事来了。

    满清后期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被迫允许外国的使臣常驻北京,所以英国自然派了人来当公使。后来朝鲜也被迫开了国,允许外国使臣常驻汉城,有一名曾经担任驻北平公使的英国人调到了汉城去当公使。

    这位使臣在北平的时候,有一次去拜见慈禧,走过了一道门又一道门,走过了一个宫殿又一个宫殿,然后才见到了慈禧,然后说了没有几句话就出来了,但是也花了很长的时间。

    之后这位使臣在汉城去拜见朝鲜末代国王李煦的时候,只不过走了一小会儿就见到了李煦,然后说了几句话又走了一小会儿就出了景福宫。

    这位使臣后来说:“若是要征服中国,非得五十年,甚至一百年不可:但是若是要征服朝鲜,五年、十年足以!”

    后来日本在打赢日俄战争之后,果然仅仅过了五年就正式吞并了朝鲜。

    其实这个小段子还没什么,但是允熥之所以记得很清楚是因为这是在南韩自己的电视剧上看到的。名字允熥忘了,内容是是讲朝鲜末代国王李煦的,前世的允熥因为喜欢历史所以看过这部电视剧,其他的韩剧前世的允熥是根本不看的。

    允熥想起了这个故事,有些好笑,虽然不可能笑出声来,但是也是面带笑容的。好在张晓东之前与允熥接触不多,刚才允熥也是带着微笑,所以并未觉得怎么。倒是王喜等亲近的宦官有些奇怪。

    这个故事也不能讲给张晓东听,所以允熥又对张晓东说了几句其他的话,然后问道:“张爱卿,你可知道朕把你叫来京城是干什么?”

    张晓东一听,知道重点来了,本就已经十分紧张的精神更加紧张了。

    要说允熥叫他进京来干什么,他倒是还是知道一点的。他可是指挥使,虽然大明有三百多个实职指挥使,所以指挥使看起来不算是什么大官,但是在地方上也是一方重臣。

    他又是资格比较老的武将,当年也是曾经当过都指挥使的,后来因为被牵连才贬为指挥使,在京城也有自己的人脉。

    他前一天晚上住在驿站的时候就从自己在京中的人脉知道了大概的事情,不过知道的不详细。他在文官这边可没有人脉,武将方面的人脉还够不到勋贵,讲武堂的学生也没有熟悉的,所以只是听的三手的消息,知道的不真切。

    张晓东思量了一下,觉得允熥手里有锦衣卫,不可能京城里边什么都不知道,他可是从洪武初年过来的,对于锦衣卫的厉害记忆犹新。

    所以最后他觉得还是说半真半假的话为好,于是说道:“启禀陛下,臣听到了一些风声,似乎是与之前三佛齐的使者前来求救有关。”

    允熥还真的被张晓东蒙混过去了,说道:“确实是与此有关。朕已经决定派使臣出使满者伯夷,让他罢兵;若是满者伯夷不愿罢兵,那么朕就要派兵去宣扬我大明国威,平靖藩国的争端了。”

    “朕虽然要平靖藩国的争端,但是毕竟满者伯夷也是正式的藩国,所以稍加惩戒即可,6师只是去三佛齐内驱逐满者伯夷的军队,主要还是水师挑大梁。”

    其实也是允熥听说满者伯夷打败过忽必烈时代的蒙元军队之后,害怕大明的6军也仗打的不顺利所以才不派6师去满者伯夷本土打仗的。作为允熥海外干涉战的第一战,必须赢得漂漂亮亮的,才好堵住反对海外派兵的文官们的嘴。

    “朕就想起皇爷爷当年说过张爱卿是水战的一把好手了,所以就决定以张爱卿为水师总统领,加副将。”

    张晓东马上站起来躬身说道:“臣谢主隆恩。”

    张晓东又谢了几句,然后小心翼翼的问道:“请问陛下,以那位大将为统帅?”他一听是加副将,就知道他上头还有统帅,不然应该是加总兵,或者给一个将军的加衔。

    允熥说道:“朕考虑张爱卿你大半生都在水上打仗,并未指挥过6战,所以任命东莞伯何荣为总兵。何荣也打过水战,并且也是宿将了,所以派他指挥。”

    张晓东应着,心里松了口气。他就怕上边的总统帅是个外行人,那么仗就不好打了。虽然水师不比6师,张晓东这些年在海上,知道即使是扶桑这样的在藩国之中已经很大的国家,水师的总规模也比不上大明的十分之一,更不必提之前都没怎么听说过的满者伯夷了。

    所以想输是不容易的,除非是被人家给暗算了。但是他也知道大明上下的官员,除了对于蒙古各部,还有扶桑很忌惮以外,其他的藩国觉得只要是大明的天兵一到就应该是一击而破的。若是因为统帅的瞎指挥导致战争不是很顺利,那么他一定会被弹劾的。

    并且他也不太了解允熥会怎么想,所以听到统帅是一个水战的内行就放心了。至于6战怎么样,就与他无关了。

    然后张晓东又注意到允熥对于这件事非常重视了。张晓东听允熥的意思,只不过是打算派出一两个水师屯卫,6师也就是三四个卫的样子,竟然就派了一名爵爷担任统帅,搁在朱元璋时期,顶天了是一个都指挥使指挥。

    允熥不知道张晓东正在想什么,接着与他说南洋作战的指导思想。

    允熥说道:“若是满者伯夷国执意对扛天兵,那么不必留手,务必全歼满者伯夷的全部水师,让满者伯夷国,也让南洋的藩国知道我大明的天威不容忽视。”

    “落水的满者伯夷国的水师官兵,为了显示我大明为仁义之国,当然要救助的。但是他们与我大明为敌,也要加以惩戒。就把所有救上来的满者伯夷国水师官兵送到廣西,处以流放之刑。”极为珍惜人力资源的允熥怎么坑容忍人力浪费呢。

    “还有,虽然不去满者伯夷的本土打仗,但是三佛齐境内的满者伯夷兵丁也是要消灭的。若是这些兵丁有被俘的,也处以流放之刑,流放到廣西。”

    允熥还打算与朱赞仪联系一下,把这些流放过去的满者伯夷的6师官兵编为一支军队,以后打仗了当做开路的炮灰使用。不然万一死了一堆大明的兵丁,允熥会很心疼的。

    允熥又嘱咐了一些东西,张晓东一边点头一边还拿出了一个小本子记下来,态度非常端正。允熥也知道张晓东是识字的,所以也并不惊讶。

    允熥考虑到张晓东已经是现在大明水师方面资历最老、经验最丰富的人之一了,并且看着他虽然已经六十多了,但是身子还硬朗,估计还用得到,所以决定笼络一下。于是问道:“朕记得你有三个儿子,长子叫什么,现在是什么职司?”

    张晓东说道:“禀陛下,臣的长子名叫张国勇,现在在苏州卫为千户。”

    允熥有些疑惑:“朕记得苏州卫没有水师,怎么在苏州卫?”

    张晓东说道:“禀陛下,臣的长子上船就晕,臣不得已,送到了苏州卫加入6师。”即使是恭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