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允熥笑着说道:“其实我也没有什么要教的,今日只是来告诉二十一叔这件事,让二十一叔有个心里准备罢了。”
“南洋地区与中原大不相同,出使的使者带回来的消息往往只是一鳞半爪,并不全面,我也不敢随便说什么。”
“只是有这么几点嘱咐你。第一是宗教。”
“宗教!”朱模惊讶地说道。他完全想不到允熥先提出来的竟然是宗教。8
第301章 告诫与儿女()
朱模完全想不到允熥首先提的竟然是宗教。
允熥接着说道:“对,就是宗教。南洋的百姓与中原之民对待宗教的态度不同,是很认真的,不像是中原的百姓什么都拜,但是多数百姓其实什么都不信。”
“南洋的百姓是信仰很虔诚的。你到了那里,第一件事就是表示你信奉佛教。我听说你还供奉过玉皇大帝?到了三佛齐不许供奉,只能供奉佛教的神佛菩萨。对于当地的高僧也要着意接纳。”
允熥说完了这几句话,看看朱模还是不是很理解。但是允熥也没法再说了,只能让他继续体会去了。
“这第二,是当地的关系。三佛齐国现在看来,最少是有当地土著百姓与跑过去的汉人百姓两类人。从一个汉人能被推举为国君来看,当地的汉人还少不了。”
“另外,我再给你一些流放的人,再有几户军户,当地的关系可就更加复杂了。”
“你可一定注意平衡,跟你过去的军户,还有我会派两广鍢建的卫所暂时在那里驻扎。这些人你可以亲近些,他们是你在哪里的支柱。但是也不可太过偏私。”
“总之,一定要耐心处理当地的关系。”
朱模点点头,虽然没有说话。这一点就非常的容易理解了,所以朱模也就点头答应。
“第三,是威信。你初到那个地方,当地的百姓必然不是很服你的。南洋的百姓,大多畏威而不怀德,所以你要显示自己的英武。”
“对在三佛齐国境内的满者伯夷**队的进攻,虽然我委托了别人来指挥,但是你也要跟着一起,虽然仗是将军指挥,但是要显示出是你统帅的出来,让当地的百姓畏服你。”
“但是你可千万不要擅自干涉指挥!打仗可是大事,不可以轻视的。我不是说就觉得二十一叔指挥用兵就不行,但是二十一叔以前从未打仗,怕是一开始不成的。以后锻炼一下估计就用兵如神了。”
允熥现在有些后悔说这个了。谁没有以为自己是天生的帅才的时候?允熥看朱模的脸色,估计他也是处在这一阶段,并且皇家的环境也容易让人以为自己多牛逼。
允熥突然觉得其实应该找一个比较厉害的亲王的,比如辽王朱植,就是文武全才,允熥前世的时候看过一篇文章,认为朱植是朱元璋最有本事的儿子,综合来看比朱棣还强。
现实是不是比朱棣强不好说,但是也说明了朱植是很厉害的。但是允熥已经选定了朱模,在出尔反尔是在是不太好,于是只能这样下去了。并且允熥私下里也觉得朱植这种大才应该用在更为需要他的地方。
允熥然后说道:“朕要交待你的也就是这三点了。最后还要与你说的就是,你是去接手一个已经存在的国家,而不是像秦藩等那样新建国家,所以官员不用自己招募,当地就有。但是这也意味着你还要处置当地的官场,更增加了复杂性。”
最后允熥说道:“回去好好想想吧。”
然后他就让朱模回去了。
允熥却又在乾清宫待了一会儿,看了看书,然后又来到了坤宁宫。
熙瑶今日也清闲,上午见过了母亲和嫂子,下午也不愿意干活了,就和妹妹熙怡一起在宫中陪着几个小孩儿玩。
因为昨日的雪还没有化,熙瑶吩咐把主路上的雪都扫开来,但是平常没有人走动的地方的雪都留了下来。敏儿和思齐就在这些地方堆雪人。但是她又不让宫女动手,自己又堆不好,堆了好一会儿也只是堆出来一个四不像。
允熥过来的时候,就看到敏儿与思齐围着一个雪堆在玩着,玩的还很高兴。
已经有了意识的文垣在熙瑶的怀抱中看着姐姐,不停的指着敏儿的方向“嗯嗯嗯”的,想要让熙瑶带着他去玩雪,但是熙瑶怎么可能让这么小的孩子去玩雪?文垣也只能在母亲的怀里不甘的看着。
文垣见到允熥过来了,又向允熥的方向“嗯嗯嗯”的指着。熙瑶与西医各自抱着自己的儿子站起来给允熥行礼。
允熥顺手从熙瑶怀中接过文垣,然后说道:“怎么大冷的天在外边待着?”其实熙瑶所在的位置不算是外边,而是在大殿的门口,旁边又放置了火盆,允熥走过来的时候觉得是热浪扑鼻。不过允熥还是觉得她就这样抱着孩子在门口待着就不怕文垣冻着了?
熙瑶说道:“夫君,还不是敏儿非要出来玩雪?大过年的妾也不好总说她,只能让她出来玩了。思齐是被她硬拉过去的。要是她和思齐一样懂事该多好。”
“妾于是就坐在这里看着敏儿。但是妾又想带着文垣。文垣现在会爬了,妾怕宫女一个看护不到让文垣磕着了。所以妾就抱着文垣。”
其实宫女看着文垣比熙瑶自己看着还用心呢,不是说熙瑶就不用心,但是对于宫女来说,她们知道如果文垣有个是什么,她们也不用活了。但是作母亲的总觉得外人不如自己。
敏儿这时看到允熥来了,也可能是因为已经对于堆雪人厌烦了,跑过来对允熥行礼说道:“父皇。”
允熥笑着说道:“嗯。你也别玩雪了,进屋玩去。”说着带着敏儿走进了殿内。熙瑶等人也跟上。
允熥来到一个屋子,把文垣放到地上,然后对敏儿说道:“你大冬天的,也不要总在外边,当心冻着了,和文垣一样在这里玩多好,这件屋子是一定没问题的。”
原来允熥在当年敏儿出生以后就布置过专门供会爬的小孩玩的屋子,地上铺上厚厚的地毯,屋子里所有有棱角的地方全部都磨去棱角,并且在四面挂上帷幕,再让宫女看着,当年就让敏儿在里边爬着玩。
允熥还根据自己前世小时候玩过的积木提出了积木的构想,把木头磨去棱角,制造成各种形状,再外边贴一层胶布,供敏儿与思齐玩。
允熥当年还养过刚出生的小狗陪着两个小孩儿,不过前年这只狗因为咬了一个来文华殿的太监,被熙瑶下令杀掉了,当时敏儿与思齐还难过了好几天。
第302章 向导()
文垣见父母没有把自己抱起来的想法,于是也就在地上爬,敏儿与思齐在一旁也玩着。
对于熙瑶来说,这就是一家人在一起最好的场景了,淡淡的笑着在一旁,看着这温馨的场景。当然对于允熥来说他的一家人是包括抱琴与文垚的。
允熥陪着儿子玩了会儿,想起了什么,稍微避开几个孩子对熙瑶说道:“对了,大舅哥过年回来了吗?”
熙瑶说道:“妾的兄长请了假,从扬州回来过年了。妾还想和陛下请求,让过几天我见一见我哥哥。十五日哥哥就要去扬州了。”
允熥说道:“那当然可以。既然你要见见大舅哥,那你就和他说了,我年后恐怕会派他差事,让他有个心理准备,并且在十五以前来面见我。”
然后允熥又补充道:“这次的差事估计是时候不短,让他有个心理准备。”允熥还是习惯在派自家亲戚差事的时候提前说一声。
熙瑶也不问要派什么差事,答应着。
外戚当然是不坐大为好,要不为什么朱元璋给朱标选定的太子妃都是当时已经死掉了的常遇春的女儿呢。但是薛家现在不要说作大,就是一般的世袭的二代爵爷家里都比薛家势力大得多。所以作为允熥还比较信任的岳父家,允熥一直在努力培养薛家的人。
这就是不对勋贵进行大规模清洗的问题了。不对勋贵进行清洗,军中势力盘根错节,小仗还好说,大仗只能使用功臣宿将为主帅,要不然各支军队不服气也不听话的,尤其是允熥这样的二代君主。
幸亏对于满者伯夷国的战争,几位大将认真的了解了满者伯夷国的情况以后,认为对于满者伯夷国的战争不用出动大军,水师动用一个卫,陆师动用两个卫就足够了,要不然其中的人事关系就够允熥头疼了。
但是清洗勋贵,必然导致大将人才出现断层,平安等人虽然也还算有本事,但是也差得远,最后让朱棣等王爷成为了最能打仗的人。
第二日允熥还是无事,初三在宫中又闲了一天。当然,允熥想起了朱元璋还在的时候每年过年宫里都是十分热闹的,所以把允炆等几个亲兄弟叫进宫来一起吃了顿饭。
初四,允熥本来正在逗孩子玩儿。这个年代也没有那么多的娱乐项目,或者说很多娱乐项目允熥作为皇帝都不能玩,要不然一定有言官进谏的,所以允熥在家待着没有工作倍感无聊。所以他只能与孩子一起玩了,还能增进亲子关系。
允熥现在无比怀念前世的各种游戏,尤其是允熥最喜欢玩的系列,系列,系列,系列。这都是玩了好多年都没有腻的,现在给他任意一款游戏他打一个月都肯定不带厌倦的。
就算没有游戏,来一个电视剧也成啊!允熥都想弄一个话剧了。只不过因为朱元璋才驾崩不到一年,允熥为了表现自己的孝顺,过年连戏曲都没有弄,所以也不好鼓捣话剧。但是允熥已经决定等到自己把孝期规定为一年以后就鼓捣话剧,看着解闷用。
允熥正在设想着,这时王喜急匆匆的走进来,对于允熥说道:“陛下,上沪市舶司急报!”
熙瑶连忙抱着文垣、拉着敏儿与思齐起开了。
允熥接过奏折,打开来看起来。原来是关于李继迁这伙儿海盗如何处理的折子送到了京城。
上沪的两位当家人意见不统一,请允熥下旨决定如何处置这伙儿海盗。
允熥马上站了起来。他细细的看着折子,折子上说李继迁是张士诚的旧部,从三十多年以前就在海上漂泊,当然那个时候的主事之人不是李继迁,是他父亲,但是也是从小漂泊的。
若是仅仅是这样也就罢了。如果仅仅是这样,允熥秉承着一贯对于人口的重视,既然他们是被抓到了而不是主动投诚,那么统统流放到内陆地方,比如雲南去就可以了,只是注意把头目与下边的普通成员分开就好。
但是允熥注意到了奏折上说:‘……臣细细询问,得知他们曾先后到过梭罗州、吕宋、满剌加等地为海盗,后来定在琉球一带,……’
引起允熥重视的就是他们去过吕宋、梭罗州、满剌加等地了。要说朱元璋对于大明的水师的处理也是很奇怪,大明的水师基本只作为近海防御所用,根本不跑远海,基本上平时最远的道儿就是护送运粮食的船到山枺⒈逼健⒘晌鳌⒘啥鹊亍
这样根本没有必要造一堆大船。但是朱元璋偏偏造了一堆大船,大型战舰和可以改为大型战舰的运输船一千多艘,中小战舰一千多艘,再加上辅助作战船只,总共有三千七百多艘船,这么多船都可以称霸太平洋和印度洋了。大西洋不好说,因为允熥不清楚这个时候的欧洲人军舰规模如何,并且听说这个时候威尼斯与热那亚的水师很强,但是基本上也不可能超过大明。
所以允熥觉得朱元璋很浪费,按说这么节俭的人不至于这么浪费,难道是觉得只有这么多的船才能平定东海与南海?
朱元璋怎么想的允熥也没法去问他了,不过这样也让允熥在海上可以直接进行扩张,不必担心没有船只。
但是因为大明的水师基本上没有出过远海的缘故,允熥一直担心他们在征讨满者伯夷国的时候在海上迷路。虽说大明的水师能够测量纬度,但是在海上很难测量经度。并且即使能测量经度,他们也不知道满者伯夷国和三佛齐的经纬度,无法凭借着这个去三佛齐国。
这样的话一个向导的作用就很大了。但是施进卿一行人虽然是从三佛齐国过来的,但是三佛齐国小国一个,哪里知道这些,对于航海一点科学的认识都没有,当初他们能够从广枺饺鹌牍褪瞧窘枳爬洗さ木椋约菏遣欢模獯巫质谴铀慰ü吹模杂诼浪巍⑺舐拗菀淮暮?龈硬恢懒恕
第303章 戴罪立功()
所以当允熥现了这些海盗去过吕宋、梭罗州以后非常高兴,因为终于有合适的向导了。?
允熥此时真的很欣慰于上沪县的知县与当地卫所的武官没有擅自把这些海盗给处死,要不然即使几个大头目没有死,下边的小海盗都死了他们也不会卖力的为大明效劳的。
当然,允熥依照大明官场上的规矩,也猜到了是当地卫所官与地方官之间,或者卫所官与卫所官之间,或者地方官与地方官之间有矛盾对海盗的处置有分歧导致的这一情况。但是允熥对此并不在意,不仅是因为导致了这些海盗未死,也是因为地方上的官员互相之间有矛盾或者遇到计划外的事情谁也压服不了谁对皇帝的统治是有好处的。
允熥决定亲自接见这些海盗,于是说道:“把今日值守的中书舍人叫到乾清宫来。”然后亲自赶往了乾清宫。
允熥抵达乾清宫不久,今日值守的中书舍人就到了乾清宫。今日值守的人恰好是杨士奇,允熥见到他寒暄了几句,询问了杨士奇的母亲是不是习惯京城的气候,等等,然后进入正事。
允熥把奏折递给杨士奇,并且说道:“朕欲赦免这些海盗,并且把他们打散分入水师之中,并且打算亲自接见海盗的头目,你看如何?”
杨士奇认认真真的把奏折看了一遍,然后说道:“陛下可是因为他们去过吕宋、梭罗州等地而打算赦免他们,以便以他们为向导?”
允熥说道:“正是。”要是连这个都猜不出来,也不是历史上有名的三杨辅臣了。
杨士奇说道:“陛下赦免他们倒是可以,但是未免让他们以为我大明无人,急需他们这些人为向导。”
“臣看折子中所说,那海盗头目李继迁在见到我大明的官兵以后弃了武器投降了,并未抵抗到底。陛下不如以此为由,圣旨上允许他们戴罪立功,挑出那些曾经去过3等地的人随船为向导,剩余的人暂且留在上沪,暂时算作流放之人,也可以当成征的徭役让他们干活。”
“至于最后到底如何处置,就看这些为向导的人在征讨李继迁之战中到底立下什么功劳了。若是有功劳,就可以赦免他们的罪过;若是无功,则可处以流放或其他刑罚。”
其实杨士奇是觉得允熥直接赦免了他们违反了朱元璋定下的规矩,并且也确实不合适,所以找了理由这样处置。现在大明不是打天下的时候了,即使是曾经为敌的被抓到了也可以释放。
现在大明是大一统的王朝,其它的这些人都算是叛逆,而不是争天下的时候各为其主的关系,所以对于这些抓到的犯人随意赦免不是什么好事。
允熥思量了一下,也觉得杨士奇说的对。暂且让他们戴罪立功比较好。这样一来,作为向导的能有几人?估计都会在几艘主要的大船上,也涉及不到是不是编入大明水师的问题了。
并且这样一来允熥也不能亲自接见他们了,哪有皇帝亲自接见犯人身份的人的道理?
允熥于是说道:“那就拟旨吧,暂且将所有的人看押起来,让南下征南洋的卫所出人去挑选向导,也把朕的意思告知上沪县的各个衙门。”
杨士奇坐下开始拟旨。允熥想了一下,又说道:“命令上沪县,对于这伙儿海盗的几个头目的家眷照顾一些,从城里找房子让他们住下,不必出劳役。”
“对于这些海盗中的女眷和孩子,也可以居住到城中,不必出劳役。但是还要着人监视他们,以防出现问题。”
杨士奇说道:“陛下宅心仁厚,对于犯人也如此照顾,真是百姓之福。”
允熥笑了笑,没有说话。
杨士奇拟好了圣旨之后,允熥让宦官送到通政司下到上沪县,自己则将杨士奇留了下来,又说了一会儿话,然后才让他下去了。
========================================================
正月初六,上沪县城。
魏火坐在车上,不停的催促着车夫道:“快一点,快一点。”
韩光对他说道:“魏火,在县城之中,现在又是大过年的,这已经是最快的度了,再催促用处也不大。”
魏火也知道韩光说的是对的,现在城中人这么多,虽然可以让百姓避让,但是车夫也不敢把车赶得太快,不然撞死了人,百姓聚众闹事,上边的官员一定会把他丢出来背黑锅的。即使是官员拍胸脯保证:‘出了事情算我的’也没有用,车夫也不敢太快。
官员保证的时候容易,并且什么大话都敢说;但是真的有问题了出事了,就不是那么回事了。官员肯定是一推二五六的说道:‘我可没让你赶车赶得那么快。’最后责任都是在实际执行的人中。
但是魏火觉得不说些什么心理难受。好在韩光马上说道:“真是料想不到,陛下竟然赦免了那些海盗,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
“我大明就真的缺乏水师的官兵到这种地步了?”
韩光并不知道允熥已经决定派兵到南洋打一仗的事情了,这是在正月里边决定的,这几天连邸报都没有出,地方上的官员根本无从得知。并且让这些海盗戴罪立功的折子上写的也是‘让他们加入大明水师’。所以韩光按照一般的情况抱怨着。
魏火没有说话,但是心中其实赞同韩光的话。不过此时他也庆幸当时没有坚持将官司打到御前,要不然现在他就丢大人了,以后在松江府没法待了。
不过韩光又说道:“按照陛下一贯的作风,就算是不处斩了这些人,也会将他们流放到边地的吧。魏火,你说陛下是不是因为张彦方是他的亲信,并且张彦方私下里又上了折子,所以陛下没有采用你的法子?”
魏火心中一动。他没有想到这一层,但是觉得韩光的猜测很有道理。并且张彦方现在是上沪市舶司的提举,上沪县又划归了应天府,张彦方上折子不必经过松江府,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