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临高启明-第6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贸易的航线上虽然上海到平户的航线既快又便捷,但是多了济州岛这个优越的中转站之后,贸易线路又有了多样性的选择,可以展开一定程度的三角贸易。

    (未完待续)

第四百二十节 对马藩() 
平秋盛设想从日本返回的船只可以先驶向济州岛,在济州岛装上朝鲜人参之后再返回上海,在上海销售后装上当地的布匹、丝绸、日用品,再运往日本销售。

    不过,事实是否能够如他所想,还得靠实践来证明。特别是对日贸易最要紧的一头:上海方面还要大力依赖赵引弓的工作。毕竟船只、货源和码头都要靠他来组织。他在出发前已经就这一问题撰写了一封长信,由专人送到杭州站去。

    老赵虽然和他谈不上有多少交情,但是这种刷功勋的副本想来他是不会放过得。

    不过平秋盛等不及老赵那边的工作了,他决定暂时先把自己的五岛攻略放一放,先从最方便的对马路线着手。

    处在日本列岛和朝鲜半岛之间的对马岛上的宗家,本国国石高达10万石。但是实际上对马土地狭小,算上飞地粮食产量连2万石都没有。这个所谓的10万石中有很大一部分其实是对朝贸易的经济收入。

    在整个德川时代,虽然日本奉行锁国政策,只开长崎一个口岸,但是对马国却一直可以搞对朝对清贸易,这个贸易渠道理论上和幕府没有关系,也没有太多的限制。是方便的马上可以利用的渠道。

    宗家在日本战国史上堪称不倒翁,在丰臣秀吉侵朝战争中,宗氏家督宗义智和老丈人小西行长大搞两面三刀,对丰臣秀吉发动侵朝战争,第一次议和失败和第二次侵朝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结果因为丰臣秀吉病死,逃过了问罪。

    到了关原之战时,宗氏跟小西行长一起加入西军,无论是倒向德川氏的丰臣武将,还是自己的友军石田三成和西国各大名,对宗家都没什么好脸。到了西军战败,石田、小西被砍头,宗义智反倒被德川家康的原谅,大阪之阵后又得到了不减封不改易的承诺。比之小早川秀秋之流命好太多了。

    当然了,从某种意义上说宗家的好运气或许也和其领国的无足轻重有关。对日本四岛上的统治者和强力大名来说,对马只是个远离本土的贫瘠岛屿而已,正如北海道的大名只要及时磕头表忠心,绝没有哪个将军想到要来对付他们。

    不过想让对马国就范还需要做一些工作。历史上日本侵朝失败之后宗家就和朝鲜私自议和,原本是大逆不道的事情,然而随着丰臣政权的解体,德川家得了天下――德川家康没有参加过侵朝,对入侵朝鲜这事也不热衷,所以宗家的议和反倒成了功劳。

    1607年对马藩和朝鲜又签了贸易协定,对马和朝鲜的关系相当不错:对马藩对李朝称臣,也算是李朝的藩镇,因而能在同样锁国的朝鲜的半岛南部三浦设有倭馆。双方的贸易往来相当的频繁。

    平秋盛知道这种贸易实际上是单方面的。朝鲜的商团一般不派船去日本,主要是由对马的商人派船到朝鲜进行贸易――因而指望朝鲜方面的船只是不行的。

    再者日朝贸易除了朝鲜转口的中国货,就是朝鲜的手工产品、药材、毛皮一类――这些都不是济州的主要物产,所以对马的船几年也不会去济州一趟。

    要在济州坐等日本商船来访,那真不知得等几年才行。

    第一件事就是让对马的船过来。反正以现在澳宋在黄海上的力量,让谁的船过来或者不过来都是以念之间的事。

    于是在平秋盛出发前,司凯德就动身找到海军部,要求海军部电令济州岛的分舰队分批去拦截对马派到朝鲜的贸易船,捕拿船只。在命令里特别嘱咐要把捕获到的对马商人和宗氏家臣放回去,普通船员和乘客如放下武器也一律优待,尽量保障船只货物安全。船只和货物扣留在济州岛等候处置。

    临检扣船这类活是海军的基本功,所以等平秋盛到济州的时候,宗家已经被抓了三四条船,现在对马守中藩上下应该都知道了现在有一支大海匪正在拦截自己的船只。

    作为该藩最大的财源,他们不可能不来解决这件事的。这点不管是司凯德还是平秋盛都十分的肯定。

    平秋盛抵达之后,照例和岛上的军政元老们一番应酬敷衍了一番。冯宗泽知道平元老此来是为了开展日朝贸易,对平秋盛十分的热情――这个方案如果成事的话,济州岛就会成为重要的贸易节点,且不说这其中带动的效益有多大,光在本地建立加工业加工出口产品这点就让他做梦也要笑了――不至于自己弄点苦逼的弓箭业还被一帮子元老喷。

    在酒桌上就拍板将朝天浦新建的海关大楼里拨了三间房子给他――反正有了贸易才有关税。接着拍胸脯说他要人有人,要物给物,总而言之济州岛前委无条件支持这一贸易行动。

    平秋盛带着自己手下的人和行李一起搬了进去,日朝贸易工作小组就这样无声无息的开张了。他现在什么都不做,一心一意的等着宗家的人上门――丢了几艘大船对宗家绝非小事,更别说对朝贸易是宗家经济的命根子。

    如果没有海外贸易,对马这样的穷藩在幕府的“参勤交代”和“手传普请”两大政策的折腾下,财政早就完蛋了。德川幕府的前三代将军以法度严苛著称,史称“武断政治”。这一政策在家光时代发展到最**,幕府动辄对大名、小大名减封改易,消灭了许多藩。宗家宗家虽然得到过德川幕府永不改易的承诺,不过被“倭寇”或者别的海匪截断航路这种事如果让江户知道,说不定新近亲政的三代将军就会直接被改易,就算不改易,这个借口也可以让自己切腹,然后派家臣过来“辅佐幼主”了。

    但要攻打济州岛只凭对马一国的实力也办不到,再者武力解决也师出无名――说到底济州岛是李朝的领土,怎么也轮不到他这个名义上的“外藩”来打,恐怕到时候海贼没解决,先和李朝之间的关系闹崩了。

    既然战争不是选项,对马府中藩内部对占领济州岛的这伙来历不明的武装团伙,态度自然变得很游移,首席家老柳川调兴为代表的家老派把持着整个日本对朝鲜李朝的外交大局,是日朝贸易中的既得利益派,自然不希望横生枝节,主张对济州岛势力不予理睬,以免刺激李朝。

    家主宗义成此时还不到30岁,同时宗家名义上也是朝鲜的领外藩,这也是宗家得以向在釜山倭馆派遣官员治理的法理基础,自然也比较倾向亲朝派。

    但是不予理睬并不能解决问题,特别是这伙海贼已经封锁了航线,就算被扣的船货不要了,下面还要不要继续派船去朝鲜?

    殖民和贸易部和大图书馆提前做了功课,明白对马藩里那点小九九,采取先兵后礼的策略——先拦截扣留对马国船只,封锁对日航线。这样一来导致在朝的倭馆孤悬海外。倭馆只是一个面积狭小的街市,没有农业,如果贸易被切断,那么倭人生活无着,骚乱起来又是一件难以收场的事情。

    100多年前,李朝曾经因为防备倭寇关闭过三浦倭馆,导致倭馆叛乱。由于宗氏派兵全力支援,倭馆众才免于被全歼,宗家在战国日本虽然废柴,好歹比李朝那种战五渣强悍的多,李朝维持不起长期冲突,很快重开了对日贸易。不过如今的宗家却没有这个底气――经过16世纪的几次战争,对马藩的精壮男子几乎损失殆尽。

    16世纪宗氏屡次卷入主家兼盟友少贰氏在九州、中国地区的混战,损失不小,最终少贰氏败落,宗氏自己在本土的飞地也所剩无几。

    丰臣秀吉侵朝前,命宗义智与李朝交涉“借道伐明”,最终也没交涉下来,还多有欺诈蒙骗行为,并且遭人揭发。为表忠心,第一次侵朝战争时宗义智动员了对马国16…53岁的全部男子,拼凑了一支5000人的大军跟随加藤清正和小西行长登陆,不过就像宗家参与的其他战争一样,对马的渔民上了陆地就败多胜少损失惨重。到第二次侵朝,宗家拼上老本也只拼凑了1000来人。

    如今以宗家的力量自然不可能独立发动一场进攻战,何况回来的家臣和商人已经添油加醋的了这股海匪的“大黑船”、“大铳”(火炮)和铁炮如何可怕,以至于宗家很怀疑对方是某种新得南蛮人而不是什么简单的海贼。

    宗家当小大名吃的就是日朝管道这碗饭,要不然也不必理睬澳洲人。结果虽然七个不情八个不愿,经过一番讨论之后,最终还是决定像当初朝鲜派遣“探贼使”去对马试探议和一样,宗家也派了个“探贼使”来济州交涉,只要济州的不管哪路好汉能放回船只,解除封锁,其它事情都好谈。

    (未完待续)

第四百二十一节 使节() 
而且要事不宜迟,现在已经是七月了,进入夏季之后日本列岛周围台风增多,一般不再出海远航。

    宗义成派出了一支小小的使团――当然是秘密派出得。幕府对各种南蛮人都很警惕,万一要是知道本藩私下和新来的南蛮人接触,少不得又是一场风波。

    一艘日本帆船缓缓的侧风驶向济州岛。说是日本帆船,实则就是一艘中国制造的广船。日本但是的造船业很不发达,一般远航的商人都是从中国或者东南亚买船。

    因为是在异国买船,所以船只的吨位普遍不大,这艘船的载重量不过70吨,满排也只有一百多吨,是艘很小的船只,只相当于元老院海军的三级特务艇――最小的一种特务艇的级别。

    对马的水手很熟悉济州岛这一代的水文,当初侵朝失败,宗义智从釜山撤军之后为避开朝鲜水师追击,曾假道济州岛回国。

    船在距离济州岛十多海里处就被巡逻艇拦截住了――在殖民和贸易部的要求下,第二舰队在对马海峡设立了封锁线,严禁一切船只往来朝鲜和日本之间。

    对马守的使臣是宗义成的家臣长船严七郎和长崎商人竹屋宗正,长船家本来是宇喜多家臣,宇喜多秀家在关原战败后被流放,家臣成了浪人各奔东西,年少的严七郎身无长技,几经辗转投靠到了对马守门下,一直被作为外交炮灰使用,好在日本已经天下太平,大名间的外交斗争无非是些利益瓜葛,不会为难对方使者丢掉性命。无非是跑腿受累罢了,对这个俸禄只有五十石下级武士来说已经是不错的差事了――起码在奉公期间吃饭不要自己掏钱。

    竹屋是宗家的远亲和商业代理人――这年头商人多半还兼任外交任务,竹屋宗正在长崎和中国商人打过交道,能说一口汉语。――据被遣返的商人说自称澳洲人的这伙人说得是汉语――虽然口音很怪。而且他道听途说了许多关于澳洲人的事情。算是二手“澳洲通”,便被请来帮忙。

    这次出使也是竹屋想要的,不管怎么说澳洲的货品在长崎也很受欢迎。澳洲货目前只是少量的被销到日本,主要集中在奢侈品方面,价格非常昂贵。而且几乎全部控制在那些中国商人手里。

    货少又俏,当然轮不到竹屋来经销――竹屋在长崎只能算是中等商户,在长崎的商圈里地位不高。想直接从广州进货,他在幕府里也没什么门路,拿不到去广州的朱印状。好在自己还有一条船,经常利用宗家的关系私下跑跑朝鲜,贩卖些货物。富贵险中求,这次就主动请缨,出人出船还出资筹办了一批贡礼,承担了济州求和的任务――当然正使还是长船严七郎。

    听说来者是去济州岛求见“澳洲人”,巡逻艇派出武装人员登上了这艘小帆船,接管了要害不满,随后使者的小船就巡逻艇的押送下往朝天浦航去。

    竹屋被宗义成招去的时候,绘声绘色的大讲了一番道听途说来的澳洲事迹:琼州大破明军,大铁船炮轰白鹅潭之类,林林总总的各种“澳洲货”,加上被放回来的商人添油加醋的控诉过劫持他们的“四芒星旗大船”是如何疾走如飞,如何的枪炮如林云云……虽然其实只是些特务艇和巡逻艇而已――这些都已经在对马守中府上下留下了澳洲人不亚于南蛮的印象。

    这番如同神话一般的演义,自然也有许多人不信得――认为未免太过夸大其词。然而当使者的船靠近朝天浦的时候,港内停泊着的一排h800,浅黑色,在海浪中轻轻摇晃的巨大身躯让使团颇为震撼。

    往日本去的中国商船中颇有一些载重吨超过五百吨,满排近千吨的大船,但是比起满排1400吨,有着巨大桅杆和漂亮船型的h800还是显得小了点。和葡萄牙人或者荷兰人的南蛮大海船不相上下。

    竹屋在长崎当商人日久,在日本是极有见识的一个人,各式各样的中国海船和南蛮大船都见识过。

    就吨位尺度来说,h800并不比其他海船更大,但是整整一排这样的大船停泊着,视觉上的冲击比孤零零的一二艘大海船要强得多:长崎港内不管是中国海商的船还是南蛮船,每次不过来一二艘而已。

    就在这些大船的周围,还停泊着许多小一些的船只。即使是这些船也都比他们这艘船大多得多――甚至比他们见过的大多数船要大。

    这次大规模的集结船只并非是为了炫耀武力,而是第二舰队和运输船团在济州等候入夏前的最后一次开航――随着夏季的降临,台风季的到来。海上航运将告一段落。包括所有的蒸汽战舰和h800在内的大多数船只将返航各自的母港。按照海军军令部的命令,蒸汽战舰全部返回临高维护,h800返回香港进行维护,其他风帆船视情况在济州、高雄和香港接受维护检修。

    海军的大规模的“歇夏”不仅是为了躲避台风,也有休整队伍的用意。

    持续了大半年的密集航运和护航,使得海军的船只和人员都显出了疲态,蒸汽动力船只原本性能就不太稳定,已经多次出现事故,亟需进厂维护,而人员的疲劳度也达到了极点――由于缺少后备人员,水手都是超负荷工作。

    甲板上的使团顿时鸦雀无声。这样的一股“海贼”或者“南蛮”,都绝非善辈――就这直接强占济州岛的力度,恐怕也不是一般南蛮商人和海贼能干出来得事情。

    平秋盛并不清楚来使里还有二手“澳洲通”。不过不管对方什么来头,头一两天自然要先冷冷他们,便安排他们到朝天浦驿馆住下。房间里照例摆上澳宋宣传画册:一半是莱布?特里尼和他学生的画作:临高的建筑和风景,威风凛凛的伏波军,野上隼夫船集风格的舰船,史诗风格的战斗场景――大多是某元老私藏的战锤40k图片ps改绘,当然也掺了一些前时空的东西……总之先震撼晕了再谈。

    第三天一大早,平秋盛在朝天浦商馆里召见对马使臣。

    “我乃对马国使者长船严七郎兵卫,奉国主之命,令你等……”

    平秋盛面无表情,脑袋里飞速思索着昨天晚上复习过得有关对马宗家的功课……对马国不大,家臣团不小,以前的主家少贰氏衰败以后家臣团整建制逃到对马,小西行长作为前代家主的老丈人,掉了脑袋以后又来了一伙流浪家臣,然后还有七零八落自己漂泊到此的……比如长船严七郎一家。

    家臣一多,吃财政饭的人就嫌多了――这还不是主要的问题,因为来源复杂,加上僧多粥少,免不了就会有多个山头,彼此争权夺利。

    由于宗义成对柳川、须佐那些家老势大不满,有意扶植没根没底的外来家臣,严七郎才算拿到了一年五十石俸禄,住在城下町的长屋里,还要奉公,日子苦得一逼,比足轻强不了多少。按幕府的法度,武士不能打工,也没有土地,要靠老婆给商人家带孩子贴补家用。这次作为正使,一身行头都是主家借的。

    不过长船家毕竟服侍过大佬级人物,气焰绝对嚣张,严七郎的两个哥哥都是在交涉的时候耍狠切腹而死,他也是靠敢拚命能诈唬才成了家臣。

    “你可知罪!”平秋盛听完他冗长的言辞,把脸一拉,心里想:“你大爷的,老子比你丫还横。”

    “本官乃太府寺卿领沿海制置使麾下提举济州市舶使,乃上国差遣。你家主才是个从四位下的侍从,竟敢遣人来此不逊!莫非你家主是着你来开战的?那我便令海军即刻收押你等船只,明日舰队启程炮轰倭馆!踏平对马!封锁长崎!”

    “两位大人息怒,且听小人一言。”竹屋宗正急得差点蹦起来,要是那些“澳洲黑船”真的开到长崎,江户必然震动,相关人等落个切腹就算好的了。

    “我等此来并无兴师问罪之意。”竹屋委婉的说道,“本藩与朝鲜之贸易,由来已久,并未有任何触发澳洲之处,不知为何占据济州岛,拦截我船……”

    “这济州岛本我大宋国土,伪元灭于伪明之时,被高丽夷逆窃据,今日我澳宋光复旧领,你等可有话讲!?”

    “旧日之事,且与我日本无关,是非短长,我等也不便妄言。只是这船只系本藩所有……”

    “你对马国既是东瀛藩属又是高丽藩属,我帝国现无意征服日本,你家主是要当高丽人还是要当倭国人?”

    “对马乃日本藩国,外附朝鲜是为从权,我家主不欲与贵部开战,且我神国自家康公以来,诸位大君皆以天下安静为己任,约束诸大名不起外衅。”竹屋知道对手实力强大,耍狠的没什么意义,只有表现自己充分的“爱好和平”才行。

    (未完待续)

第四百二十二节 协定() 
“话说,你说江户大君,我正好想给他写封信,有一事不明,还请指教。”

    见对方开始缓解气氛,二位来使松了一口气,不过腹黑流从来都是在这种时候发力:

    “到底应该叫‘日本大君’,还是‘日本国王’”

    “自秀吉公不受日本王之印我国天下人便称大君。”

    “那好。”平秋盛拿出来一个文件夹,“你来看,这秀忠公的国书上却用‘日本国王’之印。”

    1607年日本和朝鲜议和之时,对马国受德川家康委托要求朝鲜遣使,朝鲜方面提出要求日本递交国书引渡破坏王陵的罪人,宗义智和家老柳川智永,玄苏和尚伪造了一份国书,并且随便抓了几个罪犯弄成哑巴送了过去。朝鲜人明知对方作假,还是派来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