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寒门巨擘-第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不知道?”小胖子一副恍然状拍了拍脑袋:“也是,你估摸着极少来这阳谷县城,对咱县城里的事儿也不甚明了。”

    小胖子这就接着掰扯,无论什么事儿都很难阻止一个话唠在那念念咕咕的动力:“咱这洪塘学社其实以前不是叫这个名儿,是叫阳谷社学来的,属官办。”

    “可是官办的贵啊,好多穷苦孩子这也都上不起学,张老先生仁慈,说这男儿不识俩字咋成?这就出资帮县里又盖了一所阳谷社学,现在这地儿也出资买了下来,成了张老爷家里的私塾,张老爷是阳谷县洪塘村儿的嘛,这里也就唤作洪塘学社了。”

    “原来如此。”看来这张老爷也是个富不忘乡邻之辈,可敬,李狗剩心里暗暗道。

    “你就不问我这跟林超先生为啥不用心教书有啥关系?”小胖子道。

    “额,你都帮我问了,你说吧。”狗剩脑袋上三根黑线道。

    小胖子得意的一笑,看来也是对自己知道这么多事儿颇为自得:“这里还是阳谷社学的时候林超先生就在这里教书,可那会儿只是代课,有薪水,但是没束脩,连免除徭役这些事儿也排不上他,所以啊,这林先生上课只是一门心…思的在那儿讲,你学生爱听不听。

    大概是世间久了也成习惯了,自成立这洪塘学社来,这林先生便成了张老先生雇来的教书匠,虽说薪资多了些,不过仍旧还是没束脩,亦不能免徭役,所以啊,这林先生也还是以前那套道道道儿,讲完就走,管你学生听不听呢。”

    小胖子笑道:“咱可最是喜欢这样的先生了,犯错了也不必打手心。”

    李狗剩恍然大悟,原来这林超是代课先生,怪不得如此,这个时代不收束脩甚至人老师都可以不教你!也难免这林先生有些怠工了。

    正在说话的档儿,林先生这就来了。

    果然就如小胖子所说,学生们见了林先生绝逼不似见了张老先生那般恭敬有礼鸦雀无声,林先生这时放下书本已然开课,班上仍旧好多学子在那交头接耳,嘀嘀咕咕。

    “这大学之前属于礼记一篇,不过历代贤人们都对此书颇为推崇,朱圣人更是将此列为四书之首,因此啊,但凡学这四书,都从这大学开始,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堂下有些嘈杂,不过林先生依旧是摇头晃脑的在那开始讲书,这第一篇,便是这大学。

    四书五经很麻烦,且不说那古人言语到此时已经有些落伍,就是这朱熹的注释都让人有些头疼。

    这个时代考四书五经都要带着朱圣人的注释来考,这个朱圣人看来也是个想法颇多的人,可能走着坐着甚至可能蹲茅厕的时候想起一句这就写起了注释,人家好学嘛,这本无可厚非,可气人就气人在朝廷说他注释的好啊!

    要求全天下的学子们都要拿着朱圣人的观点来解释四书五经!气人不?

    老子们又不是朱熹肚子里的蛔虫,哪能知道这老家伙当时在想啥?

    可是没办法,要走科举这条路,你还就得揣摩明白朱圣人心里的想法,要不就等着名落孙山吧!

    所以这个时代一般在讲解四书五经的时候都会带着朱圣人的注释一起来,管他朱圣人当时是不是这么想的,反正总要把圣人的想法同国国、家家、知知啥的联系起来,真不知道朱圣人到底有没有那么伟大!

    所以啊,这个时代的读书人一边痛骂朱圣人害人误国,一边还要钻到象牙塔里去研究这老家伙当时到底在想啥?

    一个畸形的圣人教出了一大串畸形的读书人!

    可是没法啊,想要吃功名这碗饭,你还就得去老老实实的研究朱圣人,李狗剩使劲晃了晃脑袋,把这些杂七杂八的想法从脑袋里晃荡出去,这就开始认真听讲,老规矩,边听边记。

    听小胖子说这林先生还只是童生,院试屡试不中,身上还未有功名,不过约莫是教书时间长了,懂的东西还是蛮多的,一边读着这大学,一边解释朱圣人的注解,深入浅出,颇有点水平,胸中看来也颇有些文墨才是。

    看来也是个落魄的读书人啊,李狗剩不由心中惋惜道。

第四十四章 礼() 
大学这书近乎是以一种说书传…教的方式来讲述一些做人的道理,讲人应该如何树立美好的品德,可谓是使人向善的书,后世也被归为国学经典一类。

    林超讲课很精彩,这人短小精悍,眼睛本就熠熠生辉,说话颇有些感染力,讲到**的时候竟然手舞足蹈、时而痛哭流涕,时而激情昂扬,简直都成了表演。

    李狗剩听着这样的课很精彩,书院里的很多学生、先生据说都对这个林超的讲课诟病,不过狗剩却是如鱼得水,比起那些古板的老学究在那里亦步亦趋的照本宣科,后世来的李狗剩还是更喜欢这种激情澎湃的授课方式。

    大约是讲到了伤心处,林超忽然面色一凛,脸上的泪水却依旧在流着,样子不似讲课,简直都是在演戏一般!

    “大学里说男儿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吾辈今日又缘何读书!?”

    缘何读书?狗剩心里暗笑,这会儿谁要说自己是为中华崛起而读书那全然是在扯淡!天底下的读书人,谁人不想金榜高中,光宗耀祖?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中榜天下知。可若未曾中榜者又该如何?”

    约莫这是林超的伤心事了吧,读了一辈子书,却连个秀才功名都未得!

    林超哭的更甚,拂袖而去,今日那个新来的学童都能唤出一首张老爷都颇为赞叹的诗,缘何自己寒窗十年、教书十载却不能吐出一口好句?

    “真是攀走一只狼,又来一只虎,这才刚送走林先生,这一会儿又得迎来那周先生!哎”

    “周先生?”

    “是咱学社的老先生了,老古董一个,名为周礼,教的也是周礼,先生唤这叫啥来着?奥,礼乐射御书数嘛,这周礼老先生,大多教的就是这礼!哎”

    小胖子的样子看着很无奈,狗剩估摸着这人似乎以前也吃过这老先生的亏吧!不由一笑。

    “诸位学子,我朝乃是礼仪之邦,自太祖皇帝立国以来,我朝一直看重这礼,读书的是斯文人,自然对这‘礼’字更是颇为重视,由是啊,不论这五经还是六艺,都离不开一个‘礼’字!五经里的礼记包括仪礼周礼和礼记,都是圣人乃定的课程,诸位学子自然荒废不得!

    可俗话说光说不练假把式,这‘礼’啊,不光要学,要说,还得学会去做!由是啊,这六艺中便有习礼的说法了!”

    这个周礼老先生当真有些老古董,一进门这就摇头晃脑的在那儿开始说道,语调很生硬,还是那种谆谆善诱的语气,着实让人听着有些不爽,狗剩二十多岁的心性倒还能安然应对,可学堂里那些个十几岁的孩童就不尽如此了,紧皱眉头,听着颇为吃力。

    “这周礼老先生也是正经的教书先生,是能得县太爷免除徭役的那种,说话腰杆子也硬”

    小胖子这个话唠这又开始唠叨,狗剩是看出来了,这娃要是知道啥不说出来简直都能憋死!

    “这六艺啊,乃是礼乐射御书数,排在头一位的,这便是这‘礼’!由此也可见这习礼的重要性了,诸位学子务必认真听,否则出去了排座位或者待人接物失了礼数,那可如何是好?这都是有辱门楣的事儿,万万做不得!”

    “这礼字啊,易写难做,就说这六艺中的礼吧,乃是五礼,一曰吉礼二曰凶礼,三曰军礼,四曰宾礼,五曰嘉礼,今儿呢,咱就讲讲这吉礼”

    周礼老先生在那儿啰啰嗦嗦的讲了一大堆,这才步入正题,不过话说周老先生所言倒是不假,所以尽管枯燥,狗剩还是听得极为认真,不敢怠慢。

    白话完了,周老先生这就带着一众学子出来习礼,手把手,一个一个的教,这老先生虽说说话啰嗦,像是大话西游里的唐僧,不过责任心倒是有的,一个一个的查看,丝毫不敢松懈,当真怕学子们辱了自家门楣吧。

    明代的时候中国礼法最严,礼数也最为繁琐,繁琐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就说这吉礼,不论是说道、比划、还是走动都有一整套极为严格的程序,叽里咕噜的光是咒语一样的话就一大堆,怎么说怎么做简直都能把人白话成木偶!

    反正狗剩这才十几岁不知道疲倦的身子才一会儿这就满满的倦意!怪不得小胖子还没等开课这就叫苦,原来是真苦!

    伸胳膊伸腿再或者是伸嘴的被周老先生摆弄了半天,狗剩感觉就算是性子再温顺的人都会疯掉!天啊,明朝这是怎么了?

    吃个饭,要先行礼,谦让再三这才入座,还得认准自己的位置,不得越俎代庖,吃饭的时候坐哪儿朝哪儿那都是一定的,不能乱,否则便是捣乱。

    上菜了鱼头要对着主桌的客人,不能错,鱼眼要谁来吃,不能错,谁先开筷子也不能错!酒杯要如何端起不能错!喝酒的时候要用哪只手端着哪只手掩着也不能错!

    这就是******‘礼’!****大爷的,一群老古董!

    李狗剩忽然理解后世那些个老人儿们为什么会对年轻人的各种行为指指点点了,老祖宗已经把简单问题无限的复杂化了,轻轻的嘟哝几句又算得了啥?

    主子走路该昂头挺胸,挺直腰板;仆人走路该步子细碎,节奏半快,颔要微低,妇人们,要

    衣食住行、方方面面,满满的礼法,整个世界都充斥着礼法,这礼字简直像是把人丢到了鸡蛋堆里去跳舞,踩碎了一个都不成!

    可恨的是讲了大半天的吉礼,却还只是九牛一毛,才******讲了一点点!饶是狗剩性子慢,这会儿都要疯了!

    中国自古以礼仪之邦自居,由是对于这‘礼’字亦是颇为重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研究出了一大堆的成形规矩用来规范世人的行为,简直琐碎到了可以让脾气最好的人发疯!

    可是这东西你却不得不去学!此为六艺,若是这六样不过关,你还指望会得个黄榜加身?做梦去吧,若是失了礼,怕你连考试的资格都没有!

    想到这里狗剩渐渐放下了心里的抵触情绪,全身心的投入到这‘礼’字的学习之中。

第四十五章 林超讲箭、狗剩射箭() 
如果你认为学生进了洪塘学社只要闷头读书就可以了,那就大错特错了!

    中国古代对读书人的要求是通五经、贯六艺。想要出人头地,这些一个都不能少。

    就像这堂课,先生就在讲这六艺中的“射”艺。

    领着一众学子来到这堂后的射圃,先生这就开始展示这“射”艺。

    教授“射”艺的先生亦是林超,洪塘学社不大,学生也不是很多,由是这一个先生大多也教授多门技艺。

    “老夫子曾在论语中讲,这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连老夫子都对这射箭的手艺如此重视,后世的读书人、学子们自然也是趋之若鹜,由是这‘射’艺便成了六艺之一,众学子不得偏废。”

    林先生是代课先生,课堂上讲经的时候学子们往往东倒西歪不甚在意,不过讲授这射箭则不然,约莫男孩子都对这刀枪棍棒啥的比较感兴趣吧,所有的学子们此时都是全神贯注的瞅着林先生,一副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的样子。

    林先生并不急于让学生们上手摸箭,而是抓着手里的弓箭首先开讲:“众学子不急上手,且先听我细细说来。”

    “使唤这弓箭的射礼一般分为五种,这周礼、地官、保氏中有一句作,乃教之六艺,三曰五射,这三便是礼乐射御书数中排位第三的‘射’字,五射便是这射礼的五种射法。”

    一众学子们大多都是半大小子,瞅着先生手里的弓箭再就像是进了眼珠子,扒拉都扒拉不出来,只有狗剩在认真听讲,用心的一塌糊涂。

    历史上真实的老夫子这人也是一米八多,人高马大,属于那种上得了马,拉得开弓的魁梧汉子,由此这也喜欢摸摸弓箭,其实并不似大家伙心目中的脸色苍白的读书人,对这射礼其实也是颇为重视的。

    林先生瞅着火急火燎的一众学子,那一双双小眼珠子简直都要喷出火来了,可是并不急于让学子们练习,这仍旧一板一眼的讲解:“这五种射法呢,是为白矢、参连、剡注、襄尺、井仪。”

    “那何为白矢呢?”

    林先生说着这就从袖子里掏出一枚铜扳指,有些老旧了,扳指周围很多铜绿,相信时间依然不会太短,套于大拇指上,拨了几下弓弦,这就准备拉弓。

    一般来讲这射箭的时候都是右手食指和中指和大拇指一同发力夹住箭尾,由是这射箭其实最伤拇指,故常练箭者一般都会带上个扳指。

    屏气凝神,对这远处的箭靶,林先生深吸一口气,拉弓射箭,一气呵成。

    看来不似一日之功,该是有些火候。一众学子们直勾勾的盯着林先生,直到羽箭射出,箭尾射于远处的箭靶上嗡嗡直在响动的时候这才敢略略的舒了一口气。

    回头一看,大吃一惊,原来这林先生乃是真人不露相,那箭镞,正中靶心红圈,箭尾嗡嗡颤抖,许久不停,看来力道也是颇大!

    唤一个学子端来远处的箭靶,林先生示于众人,那箭镞贯穿靶子露出白头:“此便为白矢!”

    “先生竟有如此百步穿杨的本事!”李狗剩心里一叹,惊道。

    林先生一瞅,原来说此话的是那李狗剩,只是微微一笑,并不接话:“发箭要臂膀发力,孔武有力,方才能上阵打仗,顾这射礼里的第一课,便是这白矢!须知,射箭不是花架子。”

    众学子一阵惊呼,五十步,箭镞贯穿箭靶而入,这可是了不得的射箭本事呢!要知道朝廷那些弓手射箭不过五七十步的距离,先生能如此,已属颇为不易。

    林先生有些得意,面色略微一松,笑道:“这第二礼,是为参连。”

    一箭射出,这又连续三箭跟进,一流淌水,毫不迟疑,箭箭相连,似为连珠。

    只见此时的林先生飞速的从背上的箭囊中取出羽箭,这就飞快的射将出去,动作连贯的像是放电影,让人颇感为之一叹。

    “这羽箭连珠般射将出去,毫不迟疑,势大力沉,箭箭伤人数十步外,则为参连。”

    之后这一箭速度奇快,羽头高,箭镞低,飞快的射将出去简直让人眼花缭乱,人眼似乎根本追不上箭镞的速度,只在一个恍惚之间,箭镞这就稳稳的扎在箭靶之上。

    “这羽箭飞快射将出去,剡剡然,则为剡注。”林先生有些得意道,看来也是对自己的箭术颇为自信。

    “而这襄尺呢,是说君臣并立而射,臣子要退开一步,是为敬重,此乃射礼,不可偏废,殊不知这君臣齐坐齐立,乃是大不敬!”

    林先生说着这又演示起这襄尺,明人最是讲“礼”,对这些君君臣臣的东西自然不敢偏废。

    “礼”字易写难做,贯穿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无论衣食住行都要讲“礼”,否则轻者是为孟浪,重者,便是僭越、亦或是大不敬!

    封建时代君王们对这长幼尊卑的东西甚是重视,万万不可偏废。

    “这射礼的最后一礼,便是井仪。”

    何为井仪?四矢连贯,皆中目标,则是为井仪。

    连发四箭手臂有些发酸,林先生甩了甩胳膊,待那肌肉的疼痛感消失以后笑道:“哪位学子愿意前来一试?”

    说着林先生这就举起手里的长弓。

    却才的一众学子们对这射箭的活计还是跃跃欲试呢,尤其李狗剩那个同桌小胖子,涨红个脸简直一副舍我其谁的感觉,可是先生的一通射礼下来,这家伙也是耷拉着脑袋,像是霜打了的茄子。

    原来这射礼竟如此不简单!?

    众学子这会儿不敢再跳脱,下意识的这就退后了一步,先生的一通演示下来却是不免让这些好奇的小孩子们有些望而却步了。

    这五射,难度简直不亚于那周礼老先生的五礼嘛!

    这会儿一个穿着一身素袍,颇有些下里巴人感觉的小孩儿站了出来:“先生,学生愿意一试!”

    说话者,正是李狗剩。

    “李狗剩?可是那做出我心有猛虎细嗅蔷薇的李狗剩?”

    林超自然知晓这李狗剩的事迹,自这洪塘学社立学以来,张老先生可曾对哪个学子优待过?不收束脩也就罢了,还当众求诗!说来也是一桩奇谈,虽说就是今天的事儿,可早已在这阳谷街头传开了。

    “正是。”狗剩淡然一笑:“小子便是李狗剩。”

    “嗯,当仁不让,孺子可教。”

    林超下意识的就给这狗剩留下了一个不错的印象,且不说这学生射术如何,就说这别人退步三舍,自己却当仁不让的劲头儿就颇让人佩服了。

    “好,你来试试,今儿你就第一个习这射礼。”林超先生欣慰一笑,递过长弓,拿下扳指。

    “日前可曾摸过弓箭?这射箭要带上扳指,以保护手指。”林超善意提醒道。

    “有随家父前往那无云山中打猎,自是摸过弓箭。”狗剩如实道。

    说着李狗剩这就带上扳指,屏气凝神,拉开长弓。

    后世的李狗剩大学的时候参加过一个射箭俱乐部,颇有些手艺傍身,否则自己自然也不敢就那么大张旗鼓的就跟着李父进山呢。

    拉弓射箭,一气呵成,一流淌水,云淡风轻。

    嗯,且不说这结果如何,把式倒像是那么回事。

    后世的狗剩拿过学校射箭比赛的冠军,无奈眼下这具小孩儿皮囊有些单薄,拉弓射箭有些吃力,不过毕竟意识还在,瞅着倒也像是那么回事。

    吃力的拉开弓弦,一松手指,箭镞呼啸而去。

    嗡嗡

    箭尾颤抖的声音远处可闻。

    挥手唤一学子端来箭靶,小胖子这就急不可耐的撒腿前去,端来箭靶,林超心中一惊。

    “是为白矢!”箭镞鱼贯箭靶而入,白头露出,明晃晃的白色箭镞耀人眼球,是为白矢不差!

    “你这孩子,胸有锦绣文章不说,竟还懂这射礼?再来。”

    林超惊道,不由心中更加期待。

    强忍这肌肉筋腱的酸痛感觉,狗剩咬紧牙关,连发三箭而出。

    那羽箭,果真头尾相连,矢矢相属,竟颇有些连珠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