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战惊雷-第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天风抬头看了看天,又看了看水,一阵紧张。天天想着黄河要决堤,这心理作用让他有些疑神疑鬼,每天都要派人去看河水的涨落情况。

    “少爷,今天这水没涨。”肖四看杨天风又皱起了眉,凑近了两步安慰道。

    杨天风心不在焉地点了点头,随口问道:“也不知道你三哥什么时候回来,买到了几条船,招来了多少船家?现在可是五月十二号了。”

    肖四想了想,说道:“出去才七八天,估计不能这么快吧,少爷,您放心,我三哥办事很牢靠的。”

    “肖三办事当然牢靠,宗老推荐的人我信得过。”杨天风望着河水中吹起的层层波浪,用马鞭子轻轻抽打着皮靴,脸上带着淡淡的忧郁和无奈,缓缓说道:“大家表面都表示听从我的命令,其实心里却不以为然,这办事效率自然高不起来。唉,也没法子,我看得比他们远,比他们透,象世上所有先哲一样,遭到误解和毁谤是很自然的。那个布鲁诺,就是被火烧死的,他说嗨,你在看什么,没听我说话呀,我还真是对牛弹琴了。”

    杨天风发现肖四的目光转向了另一边,自己的一番高论显然成了耳旁风,不禁一阵气恼,上前抬脚欲踢。

    “听,听见了,被火烧死,烧死了。”肖四连忙堆起笑容,把头点得跟捣蒜似的。

    “知音难寻,知音难寻哪!”杨天风无奈地转过头去,顺着肖四刚才张望的方向看了过去。

    一条小船已经驶到近前,来得飞快。船上一个中年人把舵,另一个十五六岁的小姑娘摇着桨,两个人都是一副惶急的表情。

    在小船的后面,有一艘中型篷船紧追不舍。杨天风一下子睁大了眼睛,船头竟然站着几个日本鬼子,拄着枪,大声笑着、叫着,踢打着、催促着船家加快速度。他分明听到鬼子在大声淫笑,喊叫着“花姑娘,花姑娘的别跑”。

    杨天风眯了眯眼睛,一把从肖四手中抢过缰绳,飞身上马,顺着堤坝追了上去。

    码头外刚到了一些船,横七竖八地挡住了小船的去路,把舵的中年人无奈地将船转向,靠向岸边。小船速度很快,一下子搁浅在浅滩中,中年人和小姑娘慌不择路,跳下船,趟着没大腿的水,奋力向岸上跑来。

    杨天风停下马头,等着这一男一女跑过来,目光始终注意着鬼子乘坐的篷船。这艘中型船比较大,靠不到岸边。日本鬼子在船上又叫又喊,其中一个鬼子竟然端起枪,胡乱放了一枪。两个人稍愣了一下,愈发快速地向岸上逃来。鬼子见警告没有效果,再次拉动枪栓,向逃跑的两个人瞄准。

    “呯!”刺耳的枪声响了起来,船上的日本鬼子吓了一跳,子弹就在他们的头上掠过。准备开枪的鬼子也立时停止了动作,向着岸上看过来。

    杨天风开枪阻止了日本鬼子在光天化日下的行凶后,翻身下马,冷冷地注视着船上日本鬼子的进一步举动。肖四等人也赶了过来,抽枪在手,将他保护起来。

    “混蛋,敢向大日本皇军开枪。”森野小四郎愤怒地盯着堤岸上的几名伪军打扮的家伙。虽然很明显对方是警告性射击,但这也是无法容忍的。他几乎就要下命令,让手下的士兵开枪还击,但又犹豫了一下。因为,此时杨天风已经用日语喊了几句话。

    森野小四郎挥手制止了手下的异动,皱起了眉头,对面的人报名说是保安团副团长杨天风,这让他不得不慎重一些。

    来的时候,宫本曾交给他一封信,还有委任状,嘱咐他来到曲龙镇后,当面交给杨天风。这刚到达目的地,便把接信人,而且刚升任的警备队副司令杀了,恐怕有些说不过去。而且,宫本曾说过,杨天风是他的好朋友,是一个能为大日本皇军效劳的支那人。

    尽管心中不悦,森野小四郎还是压下怒火,准备上岸问个究竟。他向对面回喊了几句,便命令船家将船向码头靠去。

    杨天风却不知道这些,对于这伙自称是城里派来的日本鬼子十分警惕。他也知道开枪射击必然令狂妄的日本鬼子恼怒万分,恐怕会有麻烦,便立刻叫人去镇上搬兵。

    这时,码头上负责维持日常秩序的保安团士兵也闻声跑了过来,他们的人数超过了鬼子,这使得杨天风心里有了点底。

    说到保安团,也就是杨家拉起的民团,并不是象杨天风当初所想的那样毫无战斗力。其实,他们也与土匪大大小小打过几仗的。

    自古“得中原者得天下”,一打仗河南淮北就是受祸最甚的地方。从1920年的直皖战争,到1930年的蒋冯阎中原大战,十年间就有十多次战争殃及到此地。

第二十七章 会会鬼子() 
在各派系混战中,地方政权也只能随波逐流,1926年~1927年,河南换了七个省长,最短的只干了一个多月就被轰下台。省里尚且如此,地方换个县长更是小事情,军队到一个地方派个参谋就是县长。官吏更换频繁,政府朝令夕改,原有统治秩序被破坏殆尽,政府职能更是无从提起。

    于是,由传统团练武装演变过来的民团再度兴起。

    因为天灾**相连,生存本就艰难,没了秩序,一些“刁狡之徒,铤而走险”,弃良为匪,百姓深受其害,寄望于征粮收税的官府,但此时的官府已成酒囊饭袋,于是匪患日甚,也有农民被土匪祸害,伸冤无门,只好自己拉杆为匪以报私仇。

    由于官方剿匪力量如军警对匪患无力剿除肃清,地方治安得不到保障。各地绅民和百姓为了保护自己的生命财产安全,不得不自行组织起来,倡办组建民众自卫武装以自卫。

    杨家便是在宗百川的建议和组织下,抓住了这样的机会,以保境安民为号召,组织起武装团体联庄会,也就是民团。杨家不仅是倡义者,还陆陆续续对所组织的民团进行了较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使得民团武装的组织渐渐完备,器械渐渐齐全,规模也是与日俱增。

    由于民团对地理环境的观察、险要据点的选定,多能得心应手,所以在他们所熟悉的环境里防御土匪进攻,帮助官军进剿土匪,也最能发挥其自身优势,取得游击或防御的最佳效果。

    同时,由于其地缘性和血缘性特征,使其能够在一定的地区和时间内,团结宗族和乡里之人,基于“保乡卫家”而持同仇敌忾心理,能够强化邻里百姓共同抗敌的意志,从而形成一定的凝聚力。

    县城县志记载:民国十八年夏五月,高瘸子(绰号攒天子)纠众四五百人进犯曲龙镇,每庄派款若干元,违即往攻。杨家抗不纳款,召民团以战。贼遂率众围攻,围中民团用抬枪、快枪竭力抵御,贼死伤甚重。越日,贼复纠合徐五和尚、李小音三百余名来攻,民团奋勇抵御,不敢稍有懈。三日后,与贼白刃相接,战于曲龙镇东南路家屯、毛家庄,民团及周围众百姓奋起,与匪血肉相搏

    杨天风的父亲就是在此次抵御土匪的战事中受了重伤,虽经多方医治,身体还是垮了下去,最后早早去世的。换句话说,杨天风的地位和影响其实也是他父亲和宗百川等人用鲜血打出来的。

    虽然杨天风并不想过早与日本鬼子发生冲突,但要麻木不仁地坐视同胞被残杀,他却做不到。

    而且,日本人等于是欺负到家门口来了,如果他装聋作哑,威信将大大降低。相信过不了多久,杨家大少爷卑躬屈膝,象狗一样讨好日本人的传言便会不胫而走,人人得闻了。

    郑老成和女儿也被枪声吓了一跳,身后是鬼子,堤坝上是几个荷枪实弹的伪军。他们在堤坝下的浅水中傻愣愣的站着向上看,显得无所是从,进退两难。

    杨天风已经认出了郑老成,又打量了一下他旁边的女孩子,十五六岁的样子,瓜子脸,细长的眉毛,微微上翘的鼻子还留着一丝孩子气的天真。

    她已经梳起了单辫子,不过单辫不长,象条粗麻花。大约是身体长得太快,又没有合身的衣服,身上穿的蓝粗布印花布衫,显得又窄又小,手腕和脚脖都露在外边,黑里透亮的眼睛里满是惊惶和害怕。

    这个时候已经没有时间让他叫上郑老成父女,嘘寒问暖,关怀备至了。他凭着本能和义愤救人,并不奢望别人叩头作揖地感谢,他只想做到尽量问心无愧。

    “走,到码头。”杨天风环顾了一圈手下,用力一挥手,大声说道:“子弹都上膛,跟我去会会日本人。”

    没人吭声,互相瞅了瞅,这些人显然缺乏和日本人对抗的心理准备,一时不知杨天风要干什么?

    “他*妈*的,都哑巴了。”肖四瞪起眼睛骂道:“你们吃谁的,喝谁的,领着谁的钱?少爷说什么,咱就干什么;谁敢惹少爷,咱就跟谁拼命。这他*妈*的都搞不明白,还混个屁呀?”

    肖四一骂,这伙人才明白过来。甭管怕不怕,他们是杨家的兵,少爷的话就是命令,管他对不对,都要执行。于是,这十几个家伙将手中各式各样的枪弄得咔咔直响,努力瞪大眼睛,挺起胸脯,一副忠心护主的样子。

    杨天风翻了翻眼睛,自己的担心是对的,杨家的民团武装不经过整顿,想与日本人打,纯粹是扯蛋。自己精挑细选,先组织起一支绝对服从的队伍,还真是有先见之明。

    虽然维系这样一支队伍,他使用了包括金钱、待遇、义气、亲情等在内的多种手段,但这似乎是唯一而快速的途径。

    一行人赶到码头,正与下船而来的日本鬼子打了个对面。码头上的人们都已经远远地躲到了一边,日本鬼子对大多数人来说是稀有物种,只是听说,却是第一次看见。

    传说中的日本鬼子与青面獠牙的食人恶魔没什么区别。而且这些日本兵下船后凶横得很,有几个跑得慢的、没眼色的都挨了不少皮鞋踢和枪托打。

    除去一个翻译,一共十三个人,正好一个班。杨天风扫了一眼,便将目光投注到森野小四郎身上,因为这里他的军衔最高,是个曹长,相当于上士。

    森野小四郎和杨天风对视着,虽然他的军衔不高,但在他的心里,支那人不过是二等人,凡是日本人,就都要受到支那人点头哈腰的逢迎。什么保安团副团长,什么警备队副司令,不过是高级些的支那人,大日本皇军扶植的走狗和奴才。

    但现在,杨天风的目光让他很不舒服,没有平常所见的谦卑和谄媚,倒是显得桀骜不驯。而且还领着一群人,很有些气势汹汹的样子。

第二十八章 对峙,威胁() 
“你就是杨天风。”森野小四郎用手扶着指挥刀的刀柄,很傲慢地问道。

    在二战中,日本指挥刀并无严格的等级划分,凡“曹长”(班长)以上都是人手一把。因此,日军并无“什么级别佩什么刀”的硬性规定,只要刀鞘和刀柄符合统一制式即可。军官可以采用兵工厂用机器制造的刀身,也可以另外购买由铸剑师手工打造的精品。

    所以,一些贵族出身的军官就把祖传的名刀装上了制式刀鞘和刀柄,带到战场上使用,而家境贫寒者就只能使用便宜的机制刀身了。

    很显然,一个小小的军曹是不会使用什么精品好刀的。

    杨天风抿了抿嘴角,伸手从马背上摘下宫本送给他的武士刀,示威地向地上一拄,冷冷地反问道:“你说是渡边阁下派来的,还带来了宫本先生的信,有何凭证啊?”

    真是一把好刀!森野小四郎的眼睛从华丽的武士刀刀鞘上扫过,心中有些羡慕,又很气恼,这样一把好刀竟然握在一个劣等的支那人手中,真是暴殄天物。

    见森野小四郎没说话,杨天风将武士刀在地上顿了顿,提高了声音,冷峻地问道:“渡边阁下派你来,是让你带着你的士兵追逐女人,随意枪杀平民,来激起中国百姓的仇恨吗?”

    森野小四郎眨了眨眼睛,说道:“这无关渡边阁下的命令,而是我们,我们怀疑那两个支那人在从事抵抗活动,他们的船上有偷运的武器。”

    肖四在杨天风耳边低语了几句,杨天风立刻更加强硬起来,冷冷的说道:“我不想听你的狡辩,把宫本先生的信给我,然后请回吧!我会向渡边阁下呈文,请求另派别人来协助我的工作。”

    森野小四郎瞪起了眼睛,大声说道:“我们只服从渡边阁下的命令,你,一个支那人,无权决定我们的去留。”

    哼,哼,杨天风冷笑连声,背着手转过身去,一大群荷枪实弹的保安团士兵在宗百川的率领下,正在向这边跑过来。

    杨天风转过身,面罩寒霜,指着森野小四郎的肩牌说道:“你,只是一个曹长;而我,却是保安团的副团长;你,只有十二个兵,而我,有八百多人枪;你来到这里,人生地不熟;我,却是这里的主人。论军衔,论兵力,论人望,你都不如我。而且,你口口声声把渡边阁下放在嘴边,我却不信他会下命令要我听你指挥。”

    森野小四郎沉默了一下,他确实拿不出这样的命令,只好似是而非地回答道:“渡边阁下要我直接听从他的指挥,并且要我在曲龙镇设立哨所。”

    “曲龙镇是我的防区,设立哨所嘛,哼哼,这么说你是来求我的了?”杨天风冷笑着说道。

    森野小四郎眯起了眼睛,望着杨天风那可恶的笑脸,还有已经赶到的大批保安团士兵。

    这些士兵在宗百川的指挥和示意下,正在将他们这十几个人包围起来。在哗啦哗啦拉动枪栓的声响中,在密密麻麻的枪口下,他的手下也紧张起来,举起了枪,与保安团士兵对峙着。

    打,肯定是不行的,枪一响,他这十几个人立刻就会被打成筛子。虽然他并不认为杨天风敢下令开枪,但在这么近的距离爆发冲突,大家很可能就是凭着感觉和反应乱射,局面将无法控制。但要他向支那人低头,却又是一件异常困难的事情。

    两面僵持着,气氛越来越紧张,稍有触动,就要流血当场。虽然双方都不愿意发生这种事情,但局面到此,双方卯上劲了,谁也不能装怂。

    两伙人枪对枪,刀对刀,象两群要厮咬拼杀的狗。这可吓坏了随队来的翻译韩文平,韩文平原来是个小买办,在日本洋行呆过几年,日常对话是没什么问题的。

    但一开始杨天风说了几句日语,比他纯熟得很,他便不敢露拙。可杨天风后来说的就都是汉语了,而且每说一句,就瞪着他,那意思不用说也明白,逼得他不得不硬起头皮如实翻译。

    韩文平本想着跟日本人来到曲龙镇,不仅威风八面,而且那些土鳖豪绅都得屁颠屁颠地向他讨好、奉承,金钱、美女还不是自动送上门来。可万没想到,一下船就遇到了这样的情况,真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他没沾到日本人的光,却要被日本人连累,一起做枪下之鬼了。

    “杨,杨团长,何必如此呢?大家有话好说,有话好说。”韩文平向杨天风点头哈腰,苦着脸说道:“千万别动刀动枪,都退一步,退一步。”

    杨天风瞅着韩文平,眨了眨眼睛,向他招了招手,韩文平立刻摇着尾巴凑了过来。说实话,他有些怕这个敢向鬼子开枪,敢命令手下与鬼子对峙的地头蛇。

    伸手摘下韩文平的墨镜,杨天风戴在了自己脸上,问道:“我戴着合适嘛?”

    “合适,太合适了,简单就是为杨团长您准备的。”韩文平一脸的谄媚的说道。

    杨天风看似满意地点了点头,这场做秀差不多该收场了。相信不久,本少爷敢跟鬼子拔枪,敢带人跟鬼子硬顶的事迹就会流传开来。这是威望的提高,也是先给保安团打个预防针。

    当然,现在与鬼子翻脸也不是不行,黄水估计就快来了,鬼子暂时是没有时间、没有精力来报复自己的。但是等几天效果会更好,这些送来让自己祭旗的鬼子来得很是时候。

    “你告诉那个日本人,这方圆百里,都是我的地盘,保安团也都听我的命令。”杨天风理所当然地将墨镜据为己有,冷笑着说道:“想在这里设立哨所,没我点头,光吃、喝、住、行就够他们受的。而且,这里的乡民彪悍难驯,铜锣一敲,号炮一响,转眼就能聚起千八百人,光用土炮、鸟枪也能把他们给灭了。所以,他现在有三个选择”

第二十九章 鬼子退让,外人评价() 
停顿了一下,杨天风伸出手指,威胁道:“第一,坐船滚蛋,到城里告我的状去;第二,自己找地方,自己当劳工,自己建哨所,出了任何事情,我都不负责任;第三,向我低头认错,设立哨所的事情我就全包了,而且保证他们吃好喝好,不会有任何危险。”

    “杨团长,您这是何必呢?”韩文平有些为难地说道。

    “面子,我要面子。”杨天风逼视着他,低声而坚决地说道:“若是我怂了,以后还怎么混?还怎么让手下服我?嗯!”

    这一番话有真有假,杨天风确实不能在起事之前给人们留下太软弱无骨的印象,总要注意些影响。这与当初投靠日本鬼子还是有区别的。因为,大多数的中国民众一直在朝不保夕的生活中而无能力抗争,听天由命就成了一种习惯,只有无助、恐惧和逆来顺受。

    换句话说,不被逼到绝路,老百姓就会得过且过,继续当自己的顺民。而杨天风当了汉奸,不仅合乎地方上地主、豪绅的意愿,甚至连很多老百姓都认为,如果就此让凶残的日本鬼子不来糟蹋他们,杨天风不仅不可恨,反倒是有些功劳的。

    此时,杨天风硬顶日本鬼子,也就是让老百姓的这种感觉更强烈一些,觉得他是一个可以依靠的领导者。对于保安团,这也是一个加强影响和威望的机会。

    而且杨天风认为成功的机率还是很大的,因为日本鬼子的思维与中国人不太一样,建立哨所的任务失败,还要回去向指挥官告支那人的状,那可是自己无能的表现。

    韩文平万般无奈,为了解除自己的危险,也只好将杨天风的意思转述给森野小四郎,当然,措词他是改了不少,听起来能够顺耳一些。

    森野小四郎的脑子一直不停地转着各种念头,听了韩文平的转述,他也终于有了决定。灰溜溜地回去,不但要承担无能的罪名,还要面对渡边阁下的雷霆大怒,这不可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