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
任何帝王在壮年时都英明神武,分得清是非黑白,但一旦垂垂老去,必然多疑,生怕别人抢了他的位置。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一点火星,都可能燃成大火!
在宫中安插自己人,是任何一个聪明理性的政治家必须要考虑的!
杨公公与自己在润州、常州时,在袭击吴越国秀州府问题上达成了默契,现在又向自己效忠,这份感情真假不提,最起码不能拒人千里之外!
他从怀中掏了一把,金银、飞钱票都没带,却有一方古玉——这是他从地下带出的为数不多宝物!
轻轻将古玉放在杨公公手上:“这是我和王道长从地下带出的,据说是周穆公之物,有点传承历史,算是赏玩之器。杨公公爱好玉器,帮我好好琢磨一下!”
杨公公眼神闪烁,似乎下定了决心,将玉收起:“不是我贪这东西,六殿下赏赐,我不能不接!对了,六殿下最好谋个去处,京城里这些大人物,可没有一个是善人!”
说完,他一挥手,带着屠红娘、石金刚又隐进了暗处。
唐朝卫轻轻走过来,将一撂纸从怀中掏出:“殿下,兴唐日报真要办下去?如果殿下不在京城,我们怕顶不住礼部的压力……”
“光你们是顶不住的!不过五殿下加上南大人、狄大人,再拽上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就不相信礼部敢把爪子伸进来!”
李丛嘉抬着望着京城方向:“《兴唐日报》不仅要办成百姓愿意看的报纸,还要兼顾着引领社会风气、鞭挞恶欲、弘扬良善的武器!这第一份报纸,要厚一些,内容按照我说的,多一些,尤其是那四个广告,一定要选择金陵城信誉好、知名度一般的商铺,一炮把他们捧红,今后光这些广告费用,都不愁没有资金来源,免得到时候又让户部卡了脖子……”
地着唐朝卫走进了政经学院,王朴盯着天空,看了好久,忽然莫名其妙来了一句:“你要早点打算封地的事情,我好先替你去看看!”
看着王朴身形渐渐消失在屋顶,李丛嘉摇着头,走进了军武学院。
#######
宋府。
冯延鲁鄙夷地看着自己的兄长冯延巳:“难道你不怕别人说你忘恩负义?宋太傅一朝被贬,叫你来你就不想来了?”
冯延巳一脸尴尬,好半天才犹豫道:“我不来是有原因的!一会儿你就知道了!”
随着二人走进花园,背手临湖而立的宋齐丘终于转过身来。他看了一眼冯延巳,点头示意一下,然后摆手道:“都随意坐吧!今后金陵城宋府恐怕是过烟云烟,成为大唐风雨中的一个缩影了吧?”
看他极为伤感,魏岑拂袖愠道:“宋大人有些过谦了吧?从杨吴朝堂开始,您老经历了起起落落,几次归隐九华山,哪一次不是风光而还?再说了,这一次您老显然是替大家背了锅,我们怎么能……”
宋齐丘轻轻坐在亭子的高栏杆上,显得十分随意,花白的长发飘散几丝,落在红栏上,显得异常显眼。
他看着冯延巳:“老冯家是江南有数的大族,这一次恐怕也在劫难逃!谁让咱们是江南大族呢,遇到难事总得扛一扛,顶在前面,否则……我宋氏决定,退出这次矿山竞购!”
一石激起千重浪。大家弄不明白,宋齐丘这葫芦里究竟是卖的什么药?
冯延巳一脸苦涩:“我冯家也退出去!这样就余出了至少一成的矿山,虽然不足以让那些权贵吃饱,却能让各大家族少些损失!”
所有人一下子都明白了:宋、冯两家这是要放弃权益,从而确保两大家族在帝王心中的地位啊!
一时间大家都踌躇了,尤其是坐在角落里的六个青衣中年人,他们的表情显得很奇怪:有不舍,有兴奋,更有一点害怕!
宋齐丘转身六人:“你们王、卢、赵、刘、孙、华六大家族,这一次也要出点血,各自少争一些。六殿下把此事弄得天下皆知,就是要逼迫我们放弃这些权益。可是……如果这些国家命脉都掌握在那些轻浮的皇亲贵族手中,也非好事!”
说到这儿,他转头看着皇城方向:“我最后还要上一道本章,为江南大族再拼命一次!得罪皇室的事情我不做谁还还敢做呢?李煜小儿,你也随老夫离开这是非之地吧!”
(本章完)
第345章 离开京城去岳州()
又一个大朝会。
与上一次相比,少了许多剑拔弩张,因为少了二个重要的人。
做为挑起事端的李煜,正闷在兴唐学院训练军武,做为被帝王训斥的老太傅宋齐丘,干脆称病在家,准备归隐九华山。
看着下面耷拉着脑袋的群臣,李景心中说不出什么滋味!
这些人心里都有小算盘,都在谋算着自己的那点小利益,他李景岂会不知道?可是,如果不是李丛嘉把事情闹大,他绝不敢相信,这些江南大族,竟然要鲸吞所有矿山的利益!
这是他绝对不能允许的!
做为一个帝王,他不仅担心武臣藩镇割据,也担心文臣集团抱团,而最让他害怕的是大家族支持下的文臣抱团阻塞视听——他们要权有权,要钱有钱,甚至要人有人,久之必成朝堂痼疾。
宋齐丘为核心的“南唐五鬼”早就名闻内外,李景根本就没当回事:因为其中两人与自己从小一起相处,知根知底,忠君爱国,就算拉帮结伙,也是为他李氏江山社稷好!偶尔犯点小错误,无伤大雅!
因此,他看着以宋齐丘、常梦锡为首的新旧两党反复争夺权利,看着他们为蝇头小利“大打出手”,他只是旁观,偶尔拉一下偏架,再无过份干预!他的重心,都放在了皇子、皇权和对外的扩张之上!
可是,直到上千学生走上街头,做为皇帝的李景,才知道在他眼皮底下,居然有人玩着“瞒天过海”的诡计,要把大唐的经济命脉掌握在他们手中!
这还了得?
动了皇帝的馅饼可以,但要让皇帝知道啊!还有,不能把所有馅饼都端你盘子里,让皇帝没得吃吧!
震怒之下,他决定罢黜宋齐丘,狠狠地敲打一下这些代表江南大族利益的家伙们,把他们的权利分出一部分来,给忠诚于自己的新贵、北地豪强、皇亲贵族,尤其是要加强自己弟弟、儿子们的权利!
至亲不过父子,何况自己的儿子们个个英明神武,不逊于自己呢!
看朝堂上一片宁静,大臣们无人上本,李景轻咳一声:“老相爷的身体如何?等退朝后我派人去看看他!为国操劳多年,积劳成疾,让我心难安啊!”
冯延鲁心中一动:宋齐丘恐怕在皇帝心中的位置还在,只是他做得太过了,让皇帝有些厌恶了!看来他以退为进,修道于九华山的想法是对的!
等过一年半载,皇帝气消了,又会想起这位贴心老人的好处来!
想到这儿,他一步跨出文官行列:“陛下,昨天为臣兄弟去看过老相爷!他气色还好,总是忧心国家发展,对自己未细察国家命脉之事深感愧疚,决定隐退九华山,修身养性一段时间,好好思考一下天下大势!”
“噢,老卿家又来这一套啦?每一次不顺心就到山上玩几天?真是羡慕他啊,把摊子一推,走得潇洒自在,我就不行啦,想离宫去看看,都得费尽心机……当皇帝不如当相爷啊!”
明知道这是皇帝谦虚的话,众臣还是马上跪倒一地,劝皇帝不可轻离京城,要以天下苍生为重!
李景知道大家都在演戏,也不为真,看着冯延巳:“听说五天前的事情,太学学生参加集会你毫不知情?这个祭酒可真是太失职了!考虑礼部工作近期要强化一些,准备明年的春闱,不如把祭酒的位置让出,如何?”
看似商量的语气,其实大家都早有准备。
现在皇帝是在算总帐:谁骗我,都是要付出代价的!
冯延巳轻轻叩首:“陛下,祭酒的位置很重要,我推荐一人,南怀蕙!他忠诚王事,现在在江州刺史的位置上干得风声水起。最主要的,他文采斐然,在士林中位置极高,能镇得住太学的场面!”
李景点点头:“他不行,我已经准备让他在礼部担任右侍郎,为明年开春的天下大比做准备!我得到一个消息,伪周朝那个商人皇帝,居然准备今年秋天选拔人才!哼,他真是一个糊涂虫。北地十月已是冰天雪地,就算天下读书人有意奉他为正统,山高水长,来得及吗?”
说到这儿,他又阴险一笑:“更何况,他选拔人才的目的就不纯正,想打压那些北地豪强,那些豪强会袖手旁观?而我们选择人才,则是为大唐兴盛准备的生力军,绝不是想取代谁!”
冯延鲁心头一凛:这是在敲打群臣呢——你们不好好干,新选拔上来的生力军,很快会代替你们的位置!换句话说,皇帝这是在警告满朝文武,缺了谁大唐都能维持下去!
这间接在暗示宋齐丘,不要倚老卖老,用隐居修道来威逼皇权!
想到这儿,他不得不站出来,把议题拢回正道上:“陛下,春闱的事情还早呢!当下之急,是把那些矿山的事情定下来!毕竟此时正是采矿的好时节,财税收入还要靠它呢!我认为,六殿下提出之事要重视起来,江南大族占据的比例要降到一半以下!”
冯延巳一下子反应过来:“对!我们支持六殿下的提议!我们冯氏兄弟在朝为官,自然要回避此事。扬州冯氏不参与此次矿山买卖!”
李景一愣,随即笑了:冯延巳果然是自己最能相信的伙伴,与当年一样为自己考虑!
左侧站着的贾潭一拱手站出:“贾氏在军中,也不参与此事!但是,我代表的枢密院,却要参上一股!尤其是铁矿山,事关军器生产,不可松懈。我以为,枢密院应该天然占据三成!”
对面的常梦锡不干了,他一下子跳出来:“你一帮大老粗占三成,别人还怎么分?再说了,户部代表国家自然占三成,而工部做为生产部门,至少要占一成吧,那还剩下什么?以我之见,户、工、兵三部,最多不能超过四成!”
“对,常尚书说的有道理!一旦国家占比太多,其他参与矿山经营的商人会没有积极性,甚至故意消耗,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是的!如果三部加在一起占据四成,就要严格控制其他六成,至少要分成三份才行……”
事关利益,一会儿间,整个朝堂乱了套!
就在众人相争之时,值殿将军远远地叩首大叫道:“陛下,太学学生又冲上街,说要为六殿下请命!”
(本章完)
第346章 大皇子兵精将足()
李丛嘉此时在兴唐学院正和周仑学习枪技呢!
做为一个年轻的武林高手,但在地下墓室中将短枪近战摹得极像,但真正的战场厮杀,却和武林比斗截然不同。从闽地返回的一路上,他经历数次生死,对自己的枪技感觉到许多不足!
尤其是突然袭击,枪不如剑,剑不如刀!
更何况,他将来的志向绝不是在武林中留下名声,而是工驰骋疆场,打造一片壮美山河!
因此,他决定放下成败,专心向周仑等老将学习为帅之道,学习战场争战之术!至于武技,干脆以近身战为主,防止刺杀!
正当他枪如龙,步如弓,猛如虎,静如松时,一个老匠人提着张纸条奔来。
“六殿下,不好啦!太学学生又上街闹事啦!这一次是为你抱不平呢!安定公府传来消息,周王妃让你马上进城入宫!”
周娥皇的消息及时可靠,为李丛嘉第一时间反应赢得了时间。
当朱公公捧着圣旨出现在兴唐学院时,李丛嘉身上盖着厚被,脸上蒙着一片麻布,双睛无神,神情萎蘼,一副病恹恹的样子!
朱公公大惊失色,马上嘘寒问暖。好半天,忙乱的博士们才说明白:六殿睛昨夜观星着了风寒,今早又和军武学院的学生一起操练,结果一休息就发起了烧!
朱公公怀抱着圣旨,不知道如何是好了!
站在旁边的周仑暗笑,他走过去,代替李丛嘉接过圣旨,然后由朱公公念给李丛嘉听!
当听说李景要让自己进宫说明情况时,他挣扎着拖着“病体”就要跑起来,却被众多博士摁住。
一个老博士站起来:“我叫丛瑛通,是农药学院的博士,我随公公进宫,向陛下报告六殿下的病情。而且太学学生此时闹事,显然是受人挑拨,故意给六殿下上眼药!上一次宋齐丘老大人怀疑六殿下假冒,故意挑拨殿下和陛下的父子亲情,现在又闹出这一出,显然是想赶走六殿下!”
其他人也七嘴八舌!
朱公公看着周仑,见他点头示意丛瑛通跟着进宫说明情况。朱公公无奈,只好带着丛瑛通快速回宫复命!
大殿之下,一片萧索,沉重压抑的气氛让所有人都不寒而栗!
大家不是因为太学生的胆大无知,而是被他们身后的势力吓了一大跳:这是谁指使的啊?简直是不要命的节奏!
听听这些学生都提出了什么建议:废掉皇太弟,收回大皇子兵权,限制二皇子外出,由六殿下成为太子,改革弊政,兴军重商,重农重工,重建一个盛世大唐!
如果说这些建议已经让大家坐卧不安,后面的话就更放肆了:皇帝应该效仿圣皇尧舜禹汤禅让给六殿下,早日完成大唐的兴旺发达!
林林总总数十条建议,有些无关痛痒,有些让人痛入骨髓!
真不知道这些学生脑袋瓜子是不是被马踢坏了,这么大逆不道的话都说了出来,真以为皇帝李景是一个老好人,不会杀人吗?
看着皇帝铁青的脸色,看着皇太弟李景遂坐卧不安的样子,看着一脸淡然,但双拳却紧握的二皇子李弘茂,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虽然这些太学生太嚣张,但问题是:这些建议中,都直接关联到了六殿下。这位具有传奇色彩的皇子,在军、政、民间有着极高的声誉,如果按照那些太学生的建议实施,他真有可能带给大唐一个全新的未来!
如果这些太学生建议关联的是五皇子,大家会一笑了之,不以为然;如果关系的是大皇子,大家会认为是皇权内斗,视而不见;如果关系到的是皇太弟,大家会以为是阴谋,怒斥之下表示同情……可是,现在关系的人物,正是风生水起,引得八方关注的“紫金龙脉”拥有者!
如果传说是真的,这位六殿下是真龙之体,早晚必是帝王啊!
因此,满朝文武无一人说话:这个时候沉默是金!说错了,得罪人不说,站错队就麻烦了!
好半天,见无人说话,李景叹口气:“接着研究矿山事宜!刚才说到哪儿了?户、工、兵三部占据四成矿山,那么具体分一下……”
安静的朝堂瞬间“满血复活”,一下子冲出来三四个老臣,大家都要抢着说,却被站在最前面的老臣孙晟一眼都瞪了回去。
这位可以和宋齐丘老太傅打擂台的“大人物”,以朝堂上也是定海神针般的人物。他现在任太子太傅、尚书令,虽然无实权却位置极高,相当于皇帝的智囊。
他一摆手,下面的人没有再争得了!
孙晟上前一步:“陛下,我认为矿山关系国家命脉,必然要保证占据多数。如果三部占四成,另六成至少要分成三家,还要有一家与国家命运息息相通。我以为,不同类型矿山国家占比要有所区别。比如铁矿山,兵部占二成,户部代表国家、工部代表群臣各占一成,皇室代表天下百姓占一成,总计五成;各大家族最多占二成,其他三成自由分布!”
说到这儿,他转向群臣:“至于金银矿山,国家其实完全不必占有,只需收其重税,严格监督就可以了!那东西不能吃不能喝,当钱用也得国家同意……”
“我反对!我认为金银矿山完全应该有国家占有!这东西比铜钱更有价值,一旦战乱迭起,必然更值钱……”说话的是冯延鲁,他瞪了一眼不服气的孙晟,“孙相爷别动怒,我这个理念可是六殿下提及过!他说过,盛世收藏乱世黄金……”
说到这儿,全殿上的人都看着他。
他一愣,马上明白问题出在哪儿,脸一红,梗着脖子道:“谁说得对就听谁的!直言进谏是我大唐一向的传统!不谄媚,不诋毁,不妄言,贤臣魏征的话你们都忘记了吗?”
孙晟笑了笑:“魏征的话说得倒对,不过做得可差多啦!金银之矿我朝本就不多,争与不争无所谓。但是,铜、煤、锡等矿山,关系百姓利益,一定要慎重!如果国家参与太多,会打消商人积极性……”
正在众人争吵之时,殿下尖利的太监声音响起:“陛下,陛下,六殿下病倒了!”
(本章完)
第347章 江上忽有北方信()
一石激起千重浪!
太学学生一上街,大家就在猜测着这件事情如何收尾!
是六殿下请罪声明无辜,还是陛下震怒追查幕后黑手,或者互相扯皮大事化小,小事化无?
猜了一圈,就是没有人想到,一向不怕事、不怕麻烦的六殿下,竟然退缩了!
称病不来?他是什么意思?
心虚?没想好主意?还是在以退为进?或者,他真病了?
满朝文武大眼瞪小眼,一时间静得连根针掉地上都听得见!
农医学院的博士丛瑛通的名字少数大臣听说过,多数大臣根本就不晓得天子脚下有这么一号人!可是今天大家都认得他了!
老者须发皆白,左半身衣服是白色的,绣了一个“药”字,下面是一株老参的图案;右半边身子是黑色的,黄字“农”下方,是五株庄稼,不用说就知道是五谷!
这老头不仅服装奇特,头上的发饰也与众不同:盘卷而起,如道士一般横穿着一根棍子。怪就怪在这棍子上了!
它可不是普通棍子,而是一条蛇!
一条僵硬的死蛇,不知道用什么方法弄得,虽死犹生,栩栩如活,吐着蛇芯,冷眼一看吓人一跳!
丛瑛通双手微微合什,向地下一抚,随后站起,再不下跪,轻声道:“陛下,老夫是农家传人丛瑛通,按照古礼向陛下及诸位致敬!”
所有人都一愣:古礼?战国时期的农家?现在还有传承吗?这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