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南唐新世-第1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阳献白了他一眼:“收起你假惺惺的姿态吧!咱们一起学艺,我不知道你?有奶便是娘!纵横家的忌讳难道你忘记了?绝不管是非对错,只有利益为先!感情用事,会把自己搭进去的!”

    二人十三四岁时,共同拜在纵横家庞熬的门下,修习纵横术:其实就是辩论。用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说服天下英雄,为自己谋一身之地!

    后来王阳献凭此术,成为王家家主,游走于朝臣、世家、权贵、道佛之间,甚至沟通吴越国、南汉等政权,让王家在三国之间无利而不往!

    同样修炼有成的褚同,则游走在北方,先是辅佐过后晋石敬塘,再然后在辽国为官十几年,在后汉国建立后,他不屑为官,隐居在黎山(现在的鹤壁市大伾山风景区),日俯黄河观天机,夜数星辰算成败。

    直到柴荣亲赴荒山请他出山,褚同才再次走出深山,为人主谋略。

    可以说,师兄弟二人早年交情深厚,中间见过十数次,但近几年没机会深入交流过。

    因此,王阳献不太知道这位师兄是不是真的入世,要辅佐那位他心目中的英明帝王柴荣!他的劝告更多的是从“纵横术”的角度告诫他,不要过份追求诡谲多变,还是要尊重世间大道!

    褚同何尝不了解这位师弟的想法?

    他长啸一声,指着山下的繁华城郭:“你们王家家大业大,移动不变。因此有一点风吹草动,都要担惊受怕!这一点你就不如我了,四个儿子天各一方,开枝散叶。我即使有事,也不过一身荣辱而已!”

    “不用再劝我!家族的决定我无法更改!我能做的,就是把我这一枝王氏散到各地!我家老二为人还算忠厚,守足有余,开拓不足。我准备把他安排在柴荣的身边,看看能不能谋得一席之地……”

    “没问题!这点上可以相信为兄!那柴刺史是后周皇帝的最有力竞争者,远比那个李重进强得多。他手下急需各方人才,相信江南王氏的金字招牌,就能让贤侄身价百倍!对了,我一直没问你,李煜在金陵城这么闹,你们各大家族就这么忍着?”

    “不忍着还能如何?就算要报复他,也得有把柄啊!现在他皇帝老爹护着他,谁敢没事告状?最主要的,他深得民心。此次过后,恐怕百姓更加信任他,谁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对付他?”

    “阳献啊,这些年,你的毛病还没改,总是用自己的想法揣度他人!记住,这世间只有利益,一旦这股利益让人触碰了,只有两种可能,一是达成妥协,二是阻挡者被挪开!”

    “还有第三种可能,这股利益被同化,或者拆分!现在,我王氏掌握大唐一成矿山的计划估计搁浅了,能得到半成,我都心满意足啦!”

    目不转睛地盯着王阳献,褚同一脸凝重:“你没信心了?还是那些官员没信心?”

    “不是我,是他们!看到宋相被罢黜,冯氏兄弟竟然一声不吭,其他大族官员也畏首畏尾,真不知道,他们平时要孝敬钱的勇气哪儿去了?”

    “哈哈,大唐的风云刚刚开始,我敢断言,用不了半年时间,甚至用不了两个月,李煜必然被排挤出朝堂!阳献,你不用担心,南唐早就是一段朽木,任那个李煜如何天才,也无法将深入树髓的虫洞挖掘出来了!它烂掉只是早晚的事情!”

    看着一双眼睛炯炯有神的褚同,王阳献一声长叹:“你的那个大周朝,恐怕还不如大唐呢!我刚接到消息,郭威被人射了一箭,生死未卜!混乱的北方,堕落的南方,我真不知道还有哪儿块地方是干净的!”

    “你们两个家伙与其在这儿长吁短叹,不如去世间好好看看。堂堂中华,必然浴火重生!”从一棵古树上,朗朗的声音传来,二人大惊失色!

    “朋友请亮个腕子报个山头!”

    (本章完)

第342章 阴人无数太学生() 
树上一阵摇晃,随之王朴跳了下来。

    他瞪着王阳献:“小子,我盯你很久了!如果你敢在背后给六殿下当绊脚石,我就灭了你!褚同,你师傅庞熬当初教你纵横术时,难道没告诉你忌讳?”

    “王朴前辈,师傅倒是提过,人争不过天,但是现在天数未定,我们还是有机会的!”褚同可不敢轻视面前这位“棋定江山”!

    王朴的辈份远比他高,甚至比庞熬还要高一辈呢!

    王朴冷冷一乐:“那个柴荣看上去不错,但为人不光明磊落,愿意行险走偏门!比如他十分害怕李煜,不敢明面竟然,几次三番下手暗杀人家!从这一点上看,李煜要远比他更适合当帝王!一个皇帝,总想着用阴险手段行事,早晚必遇麻烦!”

    “不然,江山多峻,风光背后有着凶险。一味仁慈不是帝王之相!我此来唐国,也有意看看是否有青年才俊,更在暗中观察皇室!以我之见,整个唐国徐氏后人中,竟然无一人有真龙之姿!”

    “你看过李煜?我怎么不知道?”

    褚同脸一红:“听说他复活的消息,我几次三番试图靠近他,可你们防守太严,我根本没机会露面。除了他之外,其他皇子我都看过了!应该说,这些人身上,有许多帝王之相,却都无帝王之福。”

    王朴哈哈大笑:“井底之蛙,才识得几许天空?看在你师傅的面子上,我替你引见一下六殿下,让你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英明帝王之姿!”

    看褚同一脸不相信的样子,王朴叹口气,把他第一次在当涂县铁矿山与李丛嘉相见,然后陆续交集,一点点深入了解,直到最后摔进了地下陈朝坟墓之中,再到后来李丛嘉入闽地平叛。

    这些事情一五一十,有听说,有传说,有亲历,一时间让褚同犹豫起来。

    王阳献轻声劝道:“褚兄,王朴前辈在江湖上的名望极高,他不会因为咱们两个而失了身份!再说,你只是一个说客,就算你在金陵街上闲逛,恐怕也不会有人多问上几句的!”

    褚同苦笑:“我不是怕死,而是怕信心动摇!你也知道,咱们不是纯粹的纵横家……”

    王阳献恍然大悟:这个同门师兄弟实际上还是在寻找名主,准备一展平生志,实现人生抱负理想的!

    王朴看着他们:“走吧!六殿下今天晚上会回兴唐学院,京城的事情恐怕要告一段落了!宋齐丘为代表的江南大族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暂时会损失不小。但是,他们反应过来,一定会展开报复,六殿下的麻烦绝不会小!”

    #########

    兴唐学院军武分院中,上千名列队的学员一脸肃穆:他们就是这次去京城闹事的学生主力。可以说,他们是半军人身份,完全不应该参与到这次行动中来,但是,出于对李丛嘉的信任,出于对国家安危的担心,这些年轻人义无反顾。

    现在,他们面前骑在高头大马上的将军正黑着脸,来回走动着!

    “瞧瞧你们这些混蛋做的好事!去京城我不反对,可看看你们都干了什么?联系了侍卫诸军中的校友,请他们喝醉,故意传错消息,让城卫军看热闹,还有庞少华,你这个混蛋,竟然冒充公公,骗走了神武军……这些都是欺军之罪,你们懂吗?”

    一个少年大步踏出:“我以我血荐轩辕!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趋避之!陈将军,我庞少华愿意受罚,但请饶过其他兄弟!”

    “不,少华,主意是我出的,应该罚我!”一个胖子跳出来,他正是侍卫诸军左营指挥使欧阳风的儿子,也是龙卫军都虞候欧阳权的侄子。

    “欧阳破天,不用问就知道是你小子出的坏主意!还有谁参与了,一并给我滚到北方去!”陈诲怒骂着,然后一指缰绳,“我已请旨,从军武学院中,抽调百人去北方轮换,因为你们这群混蛋惹事能力强,就降两级,直接当伍长使用!”

    下面一片沸腾,立即跳出几百人,大家互相推攘着,很快与京城闹事有关的学员都被神卫军新任统军陈诲带去了北方。

    此时在文律院中,高傲的女子都芙蓉一脸得色,正与身边的女伴们详细讲述她一人堵住了几千神武军,不让他们从北城去往南城的光辉事迹,就在她讲得满面通红之时,一声轻呼传来。

    “芙蓉,你的那个男友被带走了,听说因为他假传圣旨,被枢密院罚到了北方从军,陈诲将军带走了一百多人呢!”

    都芙蓉一下子跳起来:“不行,庞少华这个混蛋不能走!我来兴唐学院念书,还不是因为他……当初在我家门前一过,差点把我家老爷子气死……”她的脸更红艳了!

    所有女生都哈哈疯笑起来:所有人都听过好多遍了。那个军武学院第一名的庞少华,原本是江州一地痞,后被人点拨奋发读书,并放狂言考入兴唐学院。

    结果当地的大富商都家老爷笑话他,说他要是能考进兴唐学院,就把自己家的女儿许他,还倒搭嫁装。

    一言成真!庞少华在赶往金陵城考试前,站在都家大院前,高诵一诗,告诉都芙蓉要等着他。

    后来英俊多才的庞少华真的如愿考入兴唐学院,都芙蓉心醉了,带人追到了京城,通过鸡鸣寺的主持,混进了兴唐学院。

    二人的爱情故事,几乎成为京城佳话,引得许多年轻男女羡慕不已!

    这就是盛唐时期的风气,对于美好事物有着莫名的推崇!

    都芙蓉大步向军武学院走着,身后跟着上百名曼妙女子,莺莺燕燕间,香气袭人。未等她们走到中间的“兴唐湖”,对面数人走了过来!

    “参见六殿下!”

    李丛嘉正低头思考着事情,忽然看到上百女子走来,怔了一下,然后停下来:“你们这么晚了,还去军武学院干什么?”

    都芙蓉马上低下头,自从她被李丛嘉从政经学院踢到文律学院,见到李丛嘉就有些本能害怕!

    听着七嘴八舌的话,李丛嘉一笑:“好男儿志在四方,岂能蜗居在一隅!难道你们希望自己的夫婿一直庸碌无为吗?退回去!”

    说着,他转向政经学院,看着对面迎来的人影叫道:“唐兄,可算找到你啦!我安排的事情如何了?”

    (本章完)

第343章 外放一任地方官() 
都芙蓉胆子一向不小,她看着身后的小姐妹们渐次退散,自己把心一横,隐在花丛边上,听着李丛嘉与唐朝卫谈论着第一期《兴唐日报》的事情。

    正在她听得入迷之时,远远的一声长唳,随后三人从天而降,落在离她不远的石亭前。

    一个道人打扮的老者坐在李丛嘉对面,另二人站着,一时间,石亭内的五人没了声音。

    好半天,王朴才一指另二人:“纵横家传承人庞熬的门下,褚同,王阳献。褚同现在周国澶州刺史柴荣手下,王阳献是江南王氏家主!”

    褚同一拱拳:“在下久仰六殿下威名,特意求王前辈带我来拜访!”

    李丛嘉盯着他看了几眼,又瞄了王阳献几眼:“苏秦善说六国主,张仪一语破连纵。纵横家的舞台在于外交。但是,弱国无外交。再好的说客,如果没有强大的国力支撑,没有占据先手的时机也是白搭的!说客永远解决不了士兵才能解决的问题!”

    “不然,苏秦前辈不就解决问题了吗?而同样破解的办法也是张仪提出的……”

    “我无意和二位辩论。你们应该清楚,纵横家的最高境界就是因势利导,不着痕迹。但这要有一个大前提,大势所趋。没有这个势,再好的说客也无力逆天而行!今天,二位来此,绝不是简单拜访一下吧?直接说就行,我没时间和二位绕圈子!”

    褚同和王阳献对视一眼,褚同开口了:“六殿下,我们纵横家每代两个传人。现在,到了我们收徒传艺之时,一是想在兴唐学院寻寻,看看有没有合适人选;二是认识一下殿下,听一听殿下对天下情形、国家和百姓的关系看法……”

    李丛嘉心底里暗笑:这二位恐怕是想了解一下自己对待天下形势的判断,对于大族富户的态度吧!

    他挥手一指石凳:“坐吧!我的观点从不隐瞒。对于国和家,我认为有国才有家,国荣家兴,国衰家败!这一点在无数的历史中已经验证过,我不多述。对于当今天下,我认为其实就是唐、周、辽三国之争,其他还算不得对手……”

    褚同一皱眉:“六殿下,恕我冒昧,西方有强国吐蕃、高昌、靺鞨、南有汉国、大理……”

    李丛嘉摆摆手:“土鸡瓦狗而已!三国之争,在于民心,在于军力,更在于帝王和各大家族的关系!”说到这儿,他转头看着王阳献。

    “如果我猜得不错,你是三年前那个当涂县令王鲁的叔叔!王氏大族,在江南根深蒂固,在北方也有布局。从这一角度看,你们不会与哪个王朝同生共死。从你们大家族的存续角度看,我能理解你们的作法。但是,无论你们是否相信,我都敢断言,无论是周国获胜,还是唐国,甚至辽国占领这片土地,都会肢解大家族!”

    说着,他站起来:“大族对于国家,如同身体内的某些器官,如果过大,久之必影响身体其他机能运行!比如现在,你们在大唐境内已经长得太快,原本的土地、官位、钱财不能满足你们的需要,你们自然就会扩张,就会抢占普通人生存的土壤。而一个国家想要兴旺发达,依靠的恰是那占据最多数的百姓!”

    说到这儿,他一拍桌子:“每一个大家族,应该有一种危机感。一旦人数超过限度,就要主动分成两个,甚至多个家族,流动到各地。这既有利于种族繁衍,也有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这就是我对待大族的态度!”

    看他表明自己的想法,王阳献一阵苦笑:“大族中何尝没有明白人?可是依附在家族的大树下,谁愿意离开温暖的巢穴自己去远方折腾?家族越来越大,里面的利益纠葛想理清殊为不易,因此一代比一代难管理,最后……”

    他没有说下去,大家族长久必衰,这是一个铁律。

    王朴一摆手:“六殿下,两位,我把大家凑一起,可不是单单让你们探讨问题的!六殿下是什么样的人,褚同你应该心里有数了,将来何去何从,可要把握好,别明珠暗投!”

    褚同站起来,一抱拳:“六殿下,我真人面前不说假话。柴荣殿下十分英明神武,对我信任有加。为人谋臣,主明臣忠,敏于任事,所以抱歉!”

    李丛嘉有些意外他如此坦荡,好半天才舒展眉头:“也罢!强扭的瓜不甜。虽然我急需人才,却不好再难为褚兄。王兄可愿意来帮我?”

    王阳献为难道:“我代表着王氏利益……”

    王朴白了他一眼:“家主有什么意思?殿下不是说了,你们趁早分家另过。干脆,你这一支都分出来,成为一个新的王氏家族,追随六殿下,将来成就不小!”

    看着二人犹豫不决退出石亭,李丛嘉刚要和王朴闲谈,只听见远远的传来褚同的话语:“六殿下,有时候放手也未必是坏事!”

    李丛嘉一愣神,没明白他说的意思!

    就在他准备让王朴追上去问清之时,花丛后面忽然一动,都芙蓉跳了出来:“六殿下,为什么把庞少华发配到边军之中?你为什么不保护他?”

    李丛嘉吓了一跳,看是她,才长出口气:“王道长,我身边的护卫呢,怎么到处都是陌生人,他们也不提前告诉一声呢?”

    花处里一声轻轻回答:“他们的武功远不如殿下,自然不用担心!再说我们就躲在你身边,你不知道而已!”

    石桌子一下子站了起来:“六殿下,我是石金荣,绰号石金钢!”

    李丛嘉吓了一跳:自己刚才放杯子的桌子下有一个人?

    将桌面放下,赫然是一个穿着与石头别无二致的短粗胖汉,双拳上透着亮色,如钻石一般。他憨厚一笑:“王道长见笑啦!”

    王朴翻着白眼:“我刚才想踢你一脚,后来想想你们也不容易……白鹰他们俩个还好吧?”

    李丛嘉“紫白青金”护卫中,就剩下白鹰和金鹏两个女侍卫,紫鳞、青鱼死后,她们心灰意冷,几次要退出“暗影卫”归隐山林,都被吴璋劝止,留在了宫中。

    都芙蓉身后的花丛瞬间站了起来,一个美丽的女子一身花衣,艳丽无比,让身边骄傲自满的都芙蓉瞬间失色。

    唐朝卫看了一眼那艳丽女子,脸色惊变:“六殿下小心!”

    (本章完)

第344章 南唐不安北方乱() 
王朴一下子将李丛嘉掩在身后,怒视着那个花容月貌的女子!

    李丛嘉盯着她看了好久,终于惊喜道:“是你?你怎么进了暗影卫?”

    那女子一脸喜色:“你认出我了?还不是因为你的原因!自从你被埋在地下,我和丈夫就退出了唐军,继续占山为王。后来听说你又复活了,我们进京城来找你,结果……”

    远远的树梢上一声尖笑:“她夫妻俩满京城打听你的下落,被我老人家发现了!考虑六殿下你爱冒险,咱们暗影卫会马上功夫的不多,屠红娘又对你死心踏地,所以杂家……”

    老太监杨公公如大鸟般飞落,红润的面庞上闪烁着几许奸黠:“六殿下,现在你身边至少有十人暗中保护,就算是来一群武林高手,也能顶上一刻钟!”

    女子将身上的伪装花袍甩去,露出一身红衣,赫然是在当涂县拦路抢劫李丛嘉的那个梨花门女子屠红娘。王朴狠狠地瞪了她一眼:“你也加入了暗卫?”

    屠红娘尴尬地看着老太监杨公公,扯着都芙蓉闪到了一边。

    李丛嘉和杨公公寒喧几句,渐渐把话题引到皇宫里的情形上来。左右看了看,杨公公一脸神秘:“你们几个退远点!我有话要和六殿下说!”

    王朴站在李丛嘉身后纹丝不动。

    “六殿下,陛下对你疼爱至极,一直认为你最适合接他的位置!但是,皇后娘娘不想让你和大皇子争位置。还有,陛下近两年宠幸那个海妃。海妃与二皇子有联系……”

    李丛嘉点头听着,虽然心里不以为然,但表面却郑重其事:这是杨公公向他表明态度。自己在宫中缺少眼线,如果有个风吹草动都不知道,今后的麻烦绝不会小!

    任何帝王在壮年时都英明神武,分得清是非黑白,但一旦垂垂老去,必然多疑,生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