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南唐新世-第1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到这儿,他向皇宫方向一躬:“从血脉说,我是大唐皇室,有义务带领大唐百姓走向富强,实现国泰民安!”

    说着,他又向周围一揖:“从个人角度,我更是大唐普通百姓中的一员,有责任把看到的问题说出来,让当局者警醒,让天下人共知!”

    说到这儿,他一指苍天:“大唐现在已经处在了生死关头,走在了繁荣和衰落的十字路口上!现在的抉择,将影响大唐今后的走向,更影响到千百万普通人的生活!”

    所有人都静静地听着,没有人说话,远方奔腾而来的声音渐渐平息。一个老将军骑在高头大马之上,挥手示意身后军兵安静一点。

    “我失踪了三年,这三年大唐都发生了什么,大家有目共睹。不能说父皇陛下没有殚精竭虑,不能说各位朝臣没有费尽心机,不能说大唐的子民们没有劳心碌力,可是大唐却在一步步走向衰落,问题究竟出在了哪儿?”

    环视一周,如老虎扫视自己的领地,咄咄逼人的眼神让不少人不敢与他直视。

    “问题出在利益!大唐百姓不断创造的利益,究竟被谁得去了!我今天要告诉大家的是,少数人占有了多数人拼命创造出来的利益!”

    看着皇宫和整个金陵城,李丛嘉心中一股澎湃的豪情涌动:既然说了,就要说透,把自己心中那些想法讲出来,即便自己随后就被赶出京城,也绝不退缩。

    “这少数人,有当官的,有经商的,有强取的,有豪夺的。他们当中,最大的一部分群体,就是各大家族!这些人,或潜于朝堂,贵为相位,或游于州府,添为刺史、县尊;或藏于草莽,领军于外;或读书育人,桃李天下;或者,这些人在经商采矿,经营佛寺……”

    人群中议论声渐渐响起,看看局面要混乱,李从嘉加快了语调:“这些人,把持了朝堂,掌握了言论,腐蚀了军队,更掏空了国家的经济。看看吧,物价飞涨,最终得利的是谁?看看吧,开疆拓土,占有那肥沃土地的又是谁?太学之中,有几个是普通百姓孩子,兴唐学院中,我开革出的一千五百多人,几乎涉及了全天下的富户……”

    说到这儿,他一脚将商铺的屋顶踏出一个大坑:“这些豪门大族,视国家为自己所有,将百姓视为鸡鸭鱼肉,他们寄生在这个国家的肌体上,不断吸食着它的血液,让它衰弱。等有一天,这个国家空了,虚了,弱了,他们就换一个国家,再次吸食着。而这个国家内的百姓,不断的死去,为他们提供养分!”

    百姓们呆呆地看着屋顶的李丛嘉,心里的疑惑越来越多。

    但是,未等他们问出来,李丛嘉忽然大笑:“现在,我九死一生归来,刚刚提出振兴大唐的计划,还没等实施,这些人就迫不急待地争抢起来,生怕自己少吃了一口!他们已经忍耐不住这个国家重新强盛再让他们吸食,他们要将这个国家分成几块,任由他们随意摆布,随意控制,随意食用……”

    唐朝卫一下子跳了起来,手中挥着一张大纸:“这些大族,近期要瓜分全国的矿藏,把持国家的金、银、铁、铜矿山。他们占了最富饶的土地不交税,现在又要把手伸向矿山,下一步,会不会把山林、河流也占了?会不会在路边随意设一个哨卡就收钱?”

    一个将军忍不住在下面大啸一声:“他们已经占了不少河流和山林啦!至于设卡收钱,也有不少军人在干,不过大头都让上面收走啦!”

    一时间,上万人的混乱场面中,各种声音此起彼伏,骂声一片!

    李从嘉跳下屋顶,一拍唐朝卫肩膀:“如果你不怕死,我交给你一个任务。看到今天的告示了吧?要想让百姓觉醒,让百姓有机会了解真相,必须有一个能替百姓说话的工具,它就是报纸,既是国家的喉舌,也是百姓说话的地方!”

    (本章完)

第339章 大族关系纵横论() 
说着,他简单向唐朝卫讲述了报纸的办法、具体印刷、采稿等等。末了,他幽幽道:“我已经和那些江南大族撕破了脸,他们一定会把我踢出金陵,到时候你恐怕也要极难受的!不过我会尽力将你保下来,并且把这份《兴唐日报》保下来,让五皇子亲自担任主编,能不能活下来,发展如何,就看你的了!”

    唐朝卫满脸通红,他重重地点头:“与这些大族相比,唐氏太弱小了!但是,我身后也站着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正如六殿下所说,大家族太贪婪,不仅引起中小家族不满,更引起了贵族、王爷和有识之士的警觉。六殿下捅破这层窗户纸,恐怕大家族会有所收敛,我要借机发展壮大这份百姓喉舌……”

    太学的学生挤到近前,在李丛嘉的撺掇下,一会儿间,游行的队伍开始向东城出发,而兴唐学院的学生则分成两部分,去往北城和西城!

    李丛嘉亲自带着队伍向北城皇宫方向走去:今天正是大朝会,他要把事情捅得天下皆知。让世人明白,百姓的力量有时候是极大的!

    金殿之上,李景遂坐在太子座椅上,眼睛微眯着,似乎睡着了,但不时闪动的亮光表明,他在一直盯着对面的宋齐丘看着。

    宋齐丘脸色铁青,却一声未发,不断地扫视着群臣的脸部表情。

    孙晟、常梦锡、萧俨脸上的表情凝重,没有任何幸灾乐祸的意思。而韩熙载则明显的笑意吟吟,差一点就赋诗相庆啦!

    李征古一脸老迈,不停地颤抖着,似乎随时会倒下去;冯延鲁半盍眼珠,几乎一动未动过;而冯延巳则双手举着玉笏,几乎要抢几步走出来请罪了!

    终于,坐在皇位上闭着眼睛的皇帝李景睁开了龙目:“小六说了些什么,现在又是什么情况了?”

    最末角一个值殿将军跪地:“他们已经向北城进发,同时,太学学生向东城而去,挨家挨户宣传大族把控朝政的危害性,听说他们还要出城去润州、扬州;而兴唐学院的文律院、医药院向西城而去,据说要去江州,好像说是实习,向百姓学习知识……六殿下带人来北城请愿,他们拿的告示字太小……”

    常梦锡终于开口了:“简直是在胡乱瞎搞!陛下,宣六殿下上殿,问问他究竟意欲何为?”

    看他开口了,站在武将行列中的二皇子李弘茂微微拱手站出:“六弟从来不胡作非为,这一次恐怕是有人把他逼急眼了!立下大功刚一回朝,就有人想把他踢出朝堂,如果是我,我也急眼的!”

    他一面说着,一面盯着宋齐丘:“还有,宋大人身份未明,最好也回避一下,别上朝堂再刺王杀驾!”

    他这话明显就是恶心人啦!就算宋齐丘是奸人冒充的,恐怕也近不了李景的身前!更何况,他一副老迈龙钟的样子,根本不可能会武功!

    宋齐丘如同石铸一般,还是一声不吭,一动不动,仿佛这件事情从头到尾与他无关一般!

    李景一拍椅边:“他刚才的演讲内容,谁来复述一遍,最好一字不差……”

    他刚说完,外面一声轻呼:“陛下,金陵尹骆大人求见!他说,十万火急……”

    这位上朝上了一半被紧急派去处理“金陵动乱”的老大人,磕磕绊绊跑上殿来,满头是汗:“陛下,人太多啦!不仅太学、兴唐学院的学生参与了,许多私塾的学生也参加了。还有,商人、百姓,甚至军人……”

    贾潭一瞪眼睛:“老骆,你可想好再说!军人有参与的吗?”

    “没有!我的意思是说,他们很同情这些人,根本不驱散,甚至还叫好!”

    贾潭听完这句话,马上没了声音,整个武官队伍中,除了李弘茂还不时掺言,其他人一声不吭,仿佛他们这一排人都是木像泥塑一般。

    这是最英明的作法:这件事情摆明了就是江南大族和新兴势力之间的一次交锋,和军队真没什么关系!这又不是造反,军人根本不需要选边站队,离得越远越好!

    李景瞪了贾潭一眼:“你们几个大老粗别在这儿碍眼了,去看看军队,让他们该干吗干吗,城卫军维持秩序就行啦!”

    贾潭一挥手,四五个将军奔了出去,他和周宗、魏岑、陈觉等人都没动地方!

    大家也不傻:虽然事情与军方无关,但可能与自己有关啊!比如周宗,他的姑爷子李丛嘉是这次学生闹事的领头人,魏岑的侄子是太学学生的头头……

    总之一句话,这些人别的不管,要把自己人保护好才行!

    宋齐丘抬头看了这些人一眼,长叹一声:“陛下,这次六殿下闹过头了!什么事情不能朝议解决,非要弄得市井小民都知道,这样子的话,斯文扫地啊!”

    旁边一声冷笑,赫然是李征古:“你们才感觉到斯文扫地?我当初在常州无锡县,被六殿下拳打脚踢,也没有人替我说一句斯文扫地!皇子的身份尊贵不假,却也不能太胡作非为啦!”

    他一说话,立即招致一片指责,瞬间跳出来的不仅有唐镐这等文臣,也有朱啸这等老武将。大家撇开正事,对李征古的人品、能力大加鞭挞!

    看看朝会要偏离方向,冯延鲁一声长叹:“别闹了!大家想想六殿下真正提出的问题吧!矿山分配问题已经弄得百姓皆知,如果没有一个稳妥的办法……”

    满朝皆静。

    整个大唐境内,现有铁矿一百八十处,铜矿三十六处,金、银共八处,其他矿山二百余处。这些矿山,早就成了各家族不断染指的地方,甚至不少已经被大家族实际控制了!

    尤其是去年,大唐南征北战,钱粮吃紧时卖了不少偏远的矿山,甚至连当涂县的铁矿都卖了一部分。

    现在,许多人都明白:恐怕这些矿山的所有权要重新研究了!

    正沉闷着,站在殿下的金陵尹骆大人一拱手:“陛下,这是六殿下手写的一张《矿山利益千言书》,请大家观看!”

    (本章完)

第340章 风雨过后天未晴() 
所谓《千言书》,更像是一篇白话的议论文字。

    从矿山河流山林归属国家论起,谈及这些资源与国家发展、百姓富足关系。更重要的,他直接指出,这些资源绝不应该是某些大家族的东西!

    对于田地,他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田地可以使用,却不是个人所有的,应该是国有,随着人口的变化不断进行调整。

    对于这些资源的分配,他提出的办法是:采矿权和矿山所有权分离,用多少年采矿权,收多少税。按照资源的产出率,决策税率。

    简单说,铁矿石的品质、数量等要制定一个标准,然后国家定价统一收购,原价卖给制造武器、用品的个人或企业。

    国家从这些商户和个人手中,由购成品的武器等用具,其他由其自由发卖。

    至于采矿权,也绝不是大家族随意可以占有,要考虑地域、矿山产出等情况,统一布局,公开拍卖!鼓励中小商户、个人联合起来竞买,限制大家族购买数量等等。

    简单说,就是让更多的人掌控国家资源,避免少数大家族掌控了国家的经济命脉!

    李景看完这字数不多,却字字金玉良言的《千言书》,一声长叹:李丛嘉还是自己那个忧国忧民的儿子啊!

    其实,李丛嘉的提法不新鲜。在历史朝代变迁中,许多仁人志士早就看到了这些问题,也提出过不少办法,取得了明显效果。

    但是,这些办法总会在执行中,因为人的原因,渐渐变形,让大家族渐渐又掌控了话语权,让这些办法沦为摆设和装饰品。

    李景呆呆的不说话,其他大臣有些不明所以,直到贾潭提醒李景天色已经不早,皇宫外还跪着一地太学、兴唐学院学生时,李景才摆手将《千言书》转给众大臣观瞧。

    不到半个小时,殿下众人都看完了,一时间大家议论纷纷。

    支持的,认为国家资源,就应该掌控在国家手中,甚至提出更激进的办法:重新收归国有,由工部完全掌握这些资源的开采和利用!

    反对的,认为这些办法将阻碍这些矿山的利用,造成效率低下,甚至腐*败丛生,重新沦为原始采矿业!

    看着满朝乱糟糟的状况,李景心里腻烦透了!他一甩袖子:“大家别争了,按照这个思路,好好研究一下如何能更完善!还有,今后各大家族安份点,国家是百姓的,更是我李氏的,而不是你们大家族的,再想吸髓刮脂,别说我不客气!”

    说着,他看向了宋齐丘:“老人家站都站不稳了,好好休息一下,人生七十古来稀,但愿宋老能和大唐一起,走向繁荣昌盛!”

    这话说得极重,甚至有不客气的成份了!

    宋齐丘颤抖一下,随即马上跪倒谢恩:“陛下,老臣即使西去,也不放心大唐安危!我承认,六殿下的千言书有一定道理,可是,大唐衰败绝不能把责任都扣在大家族身上,这不公平!”

    说着,他一幅豁出去的样子:“盛唐时,大家族何其多也,可是真正腐朽的根本原因,还是皇室自身问题。加上多年来藩镇割据、宦官争权、土地兼并、官员腐落……所有问题交织在一起,才造成了没落!”

    说着,他站了起来:“老臣以为,一个国家的强大,需要大家族的鼎力支持,需要制约各大家族的胡作非为,这没有问题!但是,光看到这些,还不行!还要考虑人的问题!比如这一次,学生闹事、军队袖手旁观、百姓盲从……”

    李景一拍椅子:“够了!退朝!”

    ########

    站在烟霞满天的钟山最高处,后周著名的纵横家、名士褚同,盯着人潮汹涌的南唐金陵城,一声长叹。

    他从春天离开澶州城,游遍了南唐金陵以北的各州,甚至到达了楚国境内,虽然没有绘制成图,但以他的博闻强识,早将长江沿线的兵力情况、风土人情熟记于心。

    想起临行前刚刚被任命为澶州刺史、检校太保、太原郡侯的柴荣对他的殷切期盼,褚同心头火热。

    那个刚过而立之年的年轻人,有着远大的抱负、强健的体魄、宽广的心胸,更有着鹰隼一般的目光。

    柴荣的嘱咐在耳边不断回荡:“褚同,大周强盛,只在三五年内。到时候鼎定天下,必然要先占蜀地,东击伪唐,一举荡平江淮,然后去伪汉,平吴越,最后才能北灭辽贼!当务之急,是了解各国军、民情况,知道他们的山川地理……”

    褚同自告奋勇到南唐侦察地形,同时鼓动南唐大族向后周境内转移。以他的见识,深知南唐以水运为主,如果进攻南唐,从长江顺流直下,是最有效的路径。因此,他从鄂州开始,一路顺流而下,重要关隘、水军驻地,都反复观察。

    这些州郡中的大族,他都主动沟通,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

    从春走到夏,又走到秋,随着对南唐的越来越了解,他心底越来越肯定:将来统一天下者,必然是后周,更准确地说,是柴荣领导下的后周。

    看看那些自诩为大唐后裔的南唐皇室、看看那些贪得无厌的大唐官员,再看看那些只顾自己不管百姓死活的江南大族,褚同越来越鄙视脚下历史悠久的金陵城,恨不得一步离开,再不复重归来!

    弯弯曲曲的山道上终于出现了一个白色的身影,他正是江南王氏大族的掌舵人王阳献。

    看着镇定喝茶的褚同,王阳献一脸苦笑:“让褚兄弟多等了!家族长老会研究过,决定暂时不去北方,等时机成熟再派一支王氏血脉去北方经营!不过……”

    褚同满脸的失望借着阳光的照射分外明显,看在王阳献的眼中又是一番滋味。他拱拱手:“我一共六个儿子,最小的在包裹之中。老三、老四上学,老大为官,只有老二现在布衣,我有意让他先去北方经营点小本买卖!”

    褚同一摆手:“坐吧!阳献,你有何深意?”

    “褚兄,现在金陵城乱套了!李煜那小儿,竟然鼓动太学、兴唐学院学生造反了,把整个京城堵塞得水泄不通!”

    “造反,这怎么可能?”

    (本章完)

第341章 朝会上名枪暗箭() 
王阳献一脸镇静,直到对面的褚同在地上连转了四五个圈,他才不慌不忙道:“褚兄,恕小弟直言,你虽然久在江湖,但论镇定功夫,还差了一筹!等兄弟我说完,你再焦急也不迟啊!”

    他喝了一口放在奇石上的苦茶:“不错的茶叶啊!好久没喝到这种纯正的山茶啦!金陵浮华,连茶水中都透着甜腻的气息,真是纸醉金迷啊!”

    褚同坐在他对面:“难道李煜掌握了兵权?还是他在军中早就留了后手?”

    王阳献一摆手:“你想歪了!我所说的造反,是指他不听皇帝陛下招呼,任意胡为!他带着学生,领着商人,不上课,商市也停了,除了进城送米、送菜的车,其他都进不了城!”

    他一指山下的巨大城郭:“最主要的,我接到消息,朝堂上争论不休,能确定的有三点:心向江南大族利益的宋齐丘老相爷被撵出了朝堂,冯氏干脆闭了嘴;新贵们现在正反攻倒算,想把大族的官员清出朝堂;六殿下李煜小儿在民间威望超出想像!”

    褚同瞪着眼睛好半天才反应过来:“你是说,那个六殿下李煜,只用了普通人的力量,就让朝堂乱了套?你们大唐真是要完蛋啦,一个小娃娃都能左右局面,说出去让人笑掉大牙!这年头无兵无权能掀风鼓浪,简直是笑话!”

    “你别不相信!现在各大族都蒙了!我来之前,家族中长老频出,沟通江州骆家、润州徐家、九江陈氏在京城的长老,各大家族都没反应过来呢!”

    褚同终于相信了他的话,盯着山下的烟雾金陵城,好半天才嘣出一句:“好一个小儿,好一个杀人不见血!这么说来,他是想对付你们各大家族啦?”

    “不一定!他主要还是想留在朝堂中,想让各大家族听他指挥!宋齐丘老相爷的判断看来是对的,李煜此人,和大家族不是一条心,不能收卖,只能冷藏!”

    褚同冷冷地盯着他:“你知道吗?如果我是李煜,也会毫不犹豫地对付你们这些大族!国家如此艰难时期,不思为国尽忠,还要从瘦弱之上再扒下一层皮,也只有你们这些大族心狠如此!”

    王阳献白了他一眼:“收起你假惺惺的姿态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