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伏锦传-第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意思说?外界人都说你如何风度,如何爱民,怎的你见我孙家失势,就派小吏打发我”

    陆康见孙策如此,轻笑起来,夹杂着肺胁间深深的咳喘声:“还气呢你定是觉得我仗势欺人,因你父亲去世,便看不起你孙家后进。不过,你小子一定不知道,在那之前,我就已经见过你了。”

    孙策一怔,惊问道:“什么时候?我怎的不知道?”

    “你可还记得,在舒城内遇到的那个坐在石头上的老伯吗?”

    孙策挠头细细回溯,霎时间,尘封的记忆逆流袭来。彼时他还在守孝,迫于家计,急需寻一份差事来做,便策马去府衙寻陆康。然而府衙位于城东南,周瑜家却在城西北,孙策绕过阡陌街巷,不知道该往何处去,碰巧看见路边大石上倚着一位斗笠蓑衣的老人,便上前问路。

    看到孙策神情发窘,陆康笑叹道:“那时我远远见你策马而来,容貌气度,应是这世间一等一的儿郎。哪知你到了近前,却马也不下,兜头便问:‘老头,府衙怎么走?’你说说,换做是你,遇见如此无礼的年轻人来求官,你会答应吗?当官不是为了做人上人,而是应当体恤百姓之苦。若只因对方衣着朴素,便出言不逊,这样的人做了父母官,会真的疼惜百姓吗?会真的爱民如子吗?”

    孙策支支吾吾,搔首道:“你这话,说是不冤我,其实也冤了我。我并非因为你衣着朴素,我就是我就是这么说话的人”

    “老夫明白,你年少气盛,不懂得做人的规矩。可好勇斗狠,终非善途如今公瑾规劝着你,你也规矩多了,老夫便放心了”

    这话似曾相识,孙策眉头一蹙,张仲景弹他在眉心的那一记脑瓜崩在脑中闪现,他不禁下意识地一捂前额,沉吟问道:“老头啊不,陆太守,你认识张仲景太守吗?”

    舒城中,周瑜依照孙策所言,配合着几位将军,将战俘归拢,登记在册。

    正当一切有条不紊进行时,蒋钦飞奔上前,拱手道:“韩将军、朱将军、周大人,距我营地十五里处,忽有三千人大军来袭,未执战旗,不知是何人的部队”

    众人皆惊,只听周瑜问道:“昨日已在庐阳设岗,未听有人通报,这部队怎来的这样快?”

    蒋钦一路狂奔而来,口中腥甜,似是因为天气太冷而鼻腔出血,可他无暇自顾:“蹊跷的正在此,那三千人身后,追逐着几百只大黑鸟,我们的人来报时,浑身已被扎透,未及医治就一命呜呼了!”

    周瑜面色一沉,拱手对几人一礼,蹙眉道:“劳烦列位将军守在此处,周某过去看看。”

    还不等朱治韩当反应过来,周瑜便翻身上马,疾驰而去,韩当见此,急对蒋钦道:“愣着干什么?还不快带你的人,一路跟上周大人!”

    军营中,大乔听闻孙策已攻克舒城,高悬的心终于放下。想来他攻城一日,定未来得及用饭,大乔找出红泥小炉,在帐中为他烧些可口的菜肴。

    谁知小炉还未散清香,便听得一阵疾驰马声,大乔寻声出帐,只见来人居然是周瑜。

    漫天风雪里,周瑜眉头紧锁,面色凝重,他看出大乔一瞬脸色煞白,赶忙宽慰道:“伯符好好的,周身无虞,姑娘不必挂心。周某前来,是想问姑娘,当时配下那解鸟毒的药丸,可还有吗?”

    “还有,周公子稍等,我这就去拿”,语罢,大乔罗裙轻摆,转回帐中。

    小乔亦已听闻大胜的消息,自是欣喜,连蹦带跳从远处跑回,遥望见周瑜,她却愣在原地,清亮的眼波微动。

    周瑜回眸一望,见小乔一身单衣,赶忙解下玄色披风,上前搭在她肩头:“天寒风冻,大雪绵绵,姑娘怎穿的这般单薄。”

    晶莹的雪花落在了小乔鬓发间,一片苍茫下,这世间好似只剩下她与周瑜两人,小乔小脸鲜妍,如雪中红梅,长睫毛抖落玉絮,好一阵说不出话来。

    说时迟那时快,大乔将十余瓶药丸裹在包袱内,出帐递与周瑜。周瑜未做耽搁,拱手一谢,复翻身上马,极速驾马离去。

    见小乔一直愣着发呆,大乔走上轻拂她白嫩的前额:“怎的愣愣的,可是冻病了?”

    谁知小乔一把抓住大乔的手,眸中漾着异常欢悦的光彩:“姐姐,周公瑾他他穿了我做的衣裳!”

第94章 枝节横生() 
飞檐阁楼之顶,陆康说多了话,残喘太息,良久难止。孙策跪直身子,寒星般的眼眸中满是担忧:“我还是把公瑾叫来罢,你这么咳,不吃药可怎么行啊”

    陆康面色涨红,呼吸急促:“你这楞小子老夫现下是与阎王讨时间,你叫公瑾来有何用?你问老夫是否认识张太守,究竟何意?”

    “没什么”,孙策神情讪讪,“只是方才你说的话,老张头也对我说过,什么‘好勇斗狠’之类的,还总让我喝些驱肝火的药”

    陆康苍老的面颊上皱纹堆叠,褪去甲衣的他,不过是个慈祥的老者,他边笑边咳:“张太守到底是神医啊不过‘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老夫今日寻你来,并非只为与你叙旧,而是有要,要紧的事”

    陆康说着说着,身子蓦然一软,倚在陆夫人肩头,大口吐气。陆夫人含泪为陆康顺气,可他越咳越重,并未有分毫转圜。孙策见此,十分不忍:“人都这样了,还说什么?我扶你回榻上,你先歇着,若要说什么,明日我再来。”

    陆康使出全身之力,一把握住孙策的手:“哪知还有没有明日,你扶老夫到榻上去”

    孙策无法,只好依陆康所言,架起他回卧榻上,只见陆康眼窝青黑,胸胁间起伏不定,过了良久,才舒缓过来:“如今天下这般不太平,百姓急需休养生息,为何你却反其道而行之,跟着袁术那心术不正之人,为他打天下?这这可是助纣为虐!更何况此人善妒狭隘,朝令夕改,你在他帐下定难有作为”

    孙策想起先前事,心下憋闷:“可不是吗!我初到寿春时,他曾许我九江太守,临了却又反悔,转手许给了他的心腹陈纪可我父亲旧部皆在他麾下,我叔叔与两个堂哥,亦在他军中效力。若不为他建功立业,便不能拥有半营之兵,何谈继承父亲的遗志”

    “可你应当知晓,你父亲是多么忠于汉室!”陆康说着,情绪激动,早已没了光彩的双目死死锁着孙策,“当初他在江东举义兵,先讨黄巾,再伐董卓,出生入死,扶当今圣上于危难可他并未有半分贪恋权力,不似曹贼那般,挟天子以令诸侯,而是偃旗息鼓,息武退兵!可惜时运不利,如此仁将,竟卒于草莽乱箭之下现如今,你却倚仗武力,抢夺汉家的天下!这样的事,你父亲何尝做过?你又何谈继承你父亲遗愿!”

    陆康这一席话,仿佛耗尽了他所剩无几的气力,他倚在榻上,冥神许久未语。

    孙策亦半晌没回话,末了叹道:“你说的不错也许我并不明白我父亲的遗志究竟是什么,我只是希望像他一样,成为一个能征善战、受人敬仰的将军。但我并非天性如此,从我记事起,父亲时常不在家,母亲带着我和我的弟妹,辗转多处,颠沛流离。小时候我不懂事,常问母亲,父亲到底什么时候回家。母亲便对我说,等打完了仗父亲就会回来,回到我们身边,再不离开可无论我父亲在你们眼中多么忠勇,甚至立下‘破黄巾、驱董卓’的丰功伟绩,战乱却并未止息,甚至愈演愈烈,直至他死去,亦未有半分平息!今日你以我父亲遗愿相挟,可是要我摒弃袁术,效忠汉室?可汉室在何处?我即便为汉室打天下,增强的也只会是曹操的实力!若不想黎民遭殃,唯有将他们护在自己的羽翼之下,若说其他,皆是枉然!”

    陆康依旧闭目冥神没有接话,孙策心下一慌,心想难道是自己话说太重,直接把这老头气死了?他方欲探手去摸陆康鼻息,却听他忽然叹道:“老夫生于治世,所以看天下起兵之人皆为叛逆。而你生逢乱世,心中所想,便是举义兵以对抗不义之兵,方能保一方太平。老夫位居九卿,仕宦卅载,却未看到这世道变迁,实在鲁钝,这天下,已不是我们这些老朽的天下了,到底是该死的人了”

    陆康这一席话,反令孙策不是滋味,眼前这老人已病入膏肓,他又为何要来评价与摧毁他七十余载的理想与信念。

    孙策未想清该如何劝慰,只见陆康再次卯足气力,将枯枝般的大手死死握住他的手:“孙伯符,不论你将来如何了得!无论你是位极人臣,还是拥兵自立,你必须答应老夫!成为庐江太守后,你要保整个庐江太平,你,你必须保庐江太平,否则老夫死不瞑目!”

    再多的巧言,也不如一语承诺,孙策起身避席而拜:“晚生孙伯符在此发誓,必当倾尽一己之力,守护庐江安宁!”

    看到孙策立下誓言,陆康胸中块垒霍然落地,他长长舒了口气,平躺于榻,胸口起伏愈发微弱:“好只要你与公瑾在,庐江应当不会遭殃公瑾是个好孩子,有王佐之才,他如此看重你,定是有原因的,老夫放心”

    孙策起身,为陆康盖好薄被:“既然知道自己岁数大了,就少操些心,好歹享几日清福啊。”

    陆康已抬不起眼皮,喉间小声嗡隆:“伯符啊,这半年你受了不少气,若是心里不痛快,就跟我这老头子撒一撒罢。我那几个后生不成器,却非十恶不赦,还请你放他们一条生路。还有绩儿和逊儿,他们两个尚且年幼,日后若是方便,还请你关照几分”

    “那日攻城,程将军已杀了你家三口男丁,你老头儿白发人送黑发人,心中承受的苦痛比我多多了,我哪里还有什么怨气。”

    陆康微微点点头,苍白凹陷的面颊上浮起了一抹不易察觉的笑意。一直沉默在侧的陆夫人双眼含泪,上前对孙策拜道:“多谢孙少将军!”

    “折煞人了,陆夫人快请起!”

    “孙少将军只怕还有许多事要处理,便不再耽搁你了,老身在此陪伴大人便好。趁着雪积得走不了路前,少将军快下山罢。”

    孙策看看陆康,见他神态甚是安详,便拱手对陆夫人一礼:“那孙某得空再来看陆大人。”

    孙策起身欲走,陆夫人却忽然想起一事,取出枕下锦囊,递与孙策:“大人竟把这个忘了,他先前特意备好,欲送与少将军。日后少将军若要离开庐江,再打开看罢。”

    孙策一脸懵懂,却还是好好接过锦囊,冲陆夫人拱手一礼,拿起银枪走下了重楼。

    大雪依旧,万籁俱寂,唯有琼花飞落之声簌簌。舒城终于攻破,孙策却无想象中那般欢悦,甚至陡然升起了几分怅然。人活一世,功业与名望,皆是过眼云烟,谁能想到,陆康这样位列九卿的重臣,临终将去,相伴在侧的除了垂暮老妇,便是青灯古佛。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孙策立在风雪中,任由雪花沾衣。此时此刻,他忽然非常思念大乔,若是能与她这般相携到老,该有多好。

    舒城外十里处,周瑜冒着大雪御马疾驰。雪拥马前,步履维艰,可周瑜依然全力打马,转过山区终于见到了那支旗帜不明的队伍。其后,百余只大鸟遮天蔽日,仿若流云般,让本已黑压的天幕显得愈发暗沉。

    蒋钦率百人队伍,使出吃奶的劲儿才追上了周瑜,他策马上前,焦急道:“周大人,怕是来者不善,我们快躲一躲罢!”

    那无帜军队足有两三千人,怪鸟不过百余,却仍追得他们丢盔卸甲,血溅三尺。周瑜快马加鞭迎向飞鸟之群,卒然冲进了密密麻麻的鸟阵之中。

    蒋钦等人皆吓得三魂不见七魄,赶忙弯弓搭箭,欲掩护周瑜。正当此时,四下里一声笛响,那鸟群迷离一瞬后,便如同活水一般流动开来,振翅互鸣,扶摇而上,盘旋于顶,而后相携飞走了。

    此时蒋钦方看清,那横笛徐吹者不是别人,正是周瑜本人,他不由拊掌叹道:“嚯,好一个‘曲有误周郎顾’,真是了不得。”

    沙沙落雪中,受伤士兵吟哦不止,周瑜将药瓶分给蒋钦等人:“劳烦蒋队率与众位兄弟,给这些受伤士兵每人一粒,让他们尽快吞下。”

    周瑜竟也不问这些士兵究竟是谁,便让他们去救人?蒋钦不禁疑惑,可想来周瑜一向筹谋深渊,便拱手一礼,照他吩咐行动去了。

    果然,打头处,马车帘帐一掀,乔蕤在裨将的搀扶下缓步走下。虽然隔着纷扬雪花,但周瑜依然能看出乔蕤面色不太好,可他并不肯服输,仍是戎装,披坚执锐。见到周瑜后,乔蕤推开身侧裨将,拱手对周瑜道:“原来是周大人,多谢解围之恩只是这鸟究竟从何而来,又为何会听周大人指挥,实在令乔某诧异。”

    不是说乔蕤兵败重伤,回寿春休养了吗?怎的又出现在此处?蒋钦心生疑虑,与手下人耳语几句,令他速速回报韩当。

    周瑜轻笑一声,未正面回应乔蕤的疑问:“乔将军来得正好。今日伯符已率部攻克舒城,将城中守军全部俘获,现下正清点人数。请乔将军上车,周某为你开路。”

第95章 烈烈北风() 
孙策军下,程普黄盖与韩当朱治皆久经沙场,对于攻城略地十分熟稔。即便孙策与周瑜不在,他们亦能将城中事处理得井井有条。及至落日时分,舒城内外城防便皆已换作了孙策下部。

    孙策吩咐手下,宽待陆家诸人,而后便率众策马回营。此一战竟未损兵折将,营中驻守不顾天寒霜冻,夹道欢庆,百余人熙熙攘攘挤在辕门处,齐声高喊:“威武!威武!威武!”

    欢呼声如山呼海啸,可孙策的目光只定定锁着灯火阑珊处那单薄的身影。大乔秉绝色姿容,即便立在人群之后亦十分出挑,她眉眼含笑,望着那高头骏马上的英武身姿,神情无比温柔。四目交汇一瞬,她羞颜飞红,望向旁处,不敢与孙策相视。

    孙策看出大乔羞赧,可她愈是这般,他便愈是不愿放手。孙策翻身下马,穿过恭贺的人群,径直来到大乔身前,不顾左右目光,一把抓住她的双手,挤眼轻笑道:“莹儿,我回来了,今日攻城,害你担心了罢。”

    大乔显然未想到,孙策竟未理会众人的恭贺,而是直接来到自己身前,她面色涨红难堪,欲将小手抽出。孙策却好死不死地拽着,不给她抽离的机会。大乔抬眼一瞋,低低嘟囔着,好似是对孙策,又像对他身后某人道:“爹”

    爹?孙策身子一凛,回身而望,只见乔蕤与周瑜一道立在不远处,他一时尴尬,返身迎上,对乔蕤一礼道:“先前听闻乔将军抱恙,孙某心中十分焦急,现下见将军无虞,便,便安心了。”

    孙策这一席话发自真心,说出来却显得有些不真诚,他原是颇善辞令之人,此时此刻却暗骂自己嘴笨。所幸乔蕤并未放在心上,对孙策回礼道:“孙少将军辛苦,烦请入我帐来,本将军有要事,与孙少将军协商。”

    乔蕤面色不佳,神情更是有些阴郁。孙策不明所以,却少不得拱手称是,嘱咐过几名老将后,随乔蕤一道向营地走去。

    下了整整一日的大雪终于停了,南国深冬,难得这般莹白清净。人群仍在欢庆胜利,大乔却一点也乐不起来。今日一见父亲,霎时觉得他老了许多,眸色深沉,欲言又止,似是有什么难言之隐,现下见父亲将孙策叫去,大乔的心更是提到了嗓子眼。攻城虽顺利,往后诸事却不知能否如愿,可除了无止境地等待,她又能做什么呢?即便有张良计傍身,在亲情与爱人间亦难两全,大乔立在茫茫大雪间,一颗心却似放在滚水中,沸腾不安。

    周瑜与大乔一样,亦尚未放下高悬的心。今日前脚才破舒城,那怪鸟便后脚跟来,成群结队竟有百余只,重伤乔蕤下部数百人。而几日之前,孙策已将李丰暗结黄祖之证据种种,派人快马加鞭传至寿春报与袁术,按理说,即便李丰有同谋,亦该收敛,怎还会酿出如此血案?

    人命关天,周瑜来不及细想,只顾四处收罗药材,为那些仍因鸟毒而痛苦挣扎的士兵治病。可他脑中有个隐隐的念头盘旋,好似黟山一别,那山顶吹笛之人并未收手,反有几分大幕初揭,尽情玩味的意味了。

    军帐内,乔蕤缓步走上软席。虽是隆冬时节,他却虚汗满头。孙策觉察乔蕤身子不佳,若有所思:“乔将军伤病还未痊愈,便迅速赶来,可是有什么顶要紧的事?”

    乔蕤摆手示意孙策坐下,而后从随身的药包中取出白天竹片,压在舌下含住镇咳:“孙少将军,前几日你可有往寿春送信,向主公汇报,我帐下裨将李丰通敌叛逆?”

    “孙某所报,桩桩件件皆有真凭实据,乔将军难道要护短吗?”虽尽力控制自己不去想五年前乔蕤携带辎重,拖延渡江之事,亦不愿将父亲遇害怪罪在他身上,可心中难免会有芥蒂,此话方脱口,孙策便十足懊悔。

    好在乔蕤未深究他言语中的冲撞之意,边咳边道:“现下哪里是本将军如何?主公看了你所奏报的文书,勃然大怒!李丰更是趁机告状,称你嫉妒同僚,刚愎自用,围城一战迁延自顾,只会纸上谈兵,不肯与之配合攻城主公一怒之下,欲上表朝廷,废了你这怀义校尉,这是文书,少将军自己看罢。”

    打从曹操吞并徐州后,袁术心心念念所想,便是开疆拓土,争权夺势。乔蕤战败,令袁术丧失了占据徐州的良机,恰逢此时,他又接到孙策揭发李丰的密函,自是气不打一处来,只顾恼怒孙策未速速攻克庐江,哪里还顾得上旁的。

    不消说,此次确实筹谋不慎,没顾及徐州战败对袁术心情的影响,可他这样一位“主公”,任性跋扈,识人不明,如此愚蠢至,又如何指望他能选贤任能?

    孙策又气又好笑,面上却不好表露出来。乔蕤如何能看不出他的委屈,叹道:“好在你今日攻城得胜,本将军已派人将此消息传回寿春,或许能令主公回转心意否则,少将军这庐江太守之位,只怕堪忧了。”

    这庐江太守之位,不仅事关能否西进征讨黄祖刘表,为父复仇,亦关系到能否娶大乔为妻。想到这里,孙策背后蓦然一凉,他拱手冲乔蕤一礼,沉声道:“有劳乔将军。”

    待伙夫队备好了今日晚餐,周瑜便借伙房炉灶来烹药。被鸟啄伤的士兵颇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