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秦途-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嬴稷这话说的很好,有两层意思,表面上看起来自己对于王位看的不是很重,暗中却指现在的状况,看支持谁的势力多,就是谁的,滴水不漏,却又是实话。

    嬴钺低下了头,装作喝了一口水,面色微微一变,暗自惊讶,他显然没有想到嬴稷的回答如此缜密。嬴慈说的不错,自己这个叔父,果真有孝公遗风!

    “钺,希望叔父为王,到时候叔父为钺择一处福地,封给我可好?”

    这嬴钺已经跳出来争夺王位了,可在嬴稷面前却是一直口口声声的说道,我不想成为秦王,苏铭听了之后觉得很好笑。

    除此,这嬴钺也很聪明,或许刚才嬴稷的话让他明白了什么,都让他开始考虑到为自己找后路了。假如与嬴稷争夺秦王失败了,嬴稷成了王,可还有他的承诺,也不至于丢了性命。

    嬴稷就这样不动,一直盯着他看,眼神越来越冷,看的嬴钺心中有些发毛。嬴稷原本心中所想,这嬴钺就算是自己的对手,可毕竟还有一层血缘在,所以自己也应该和他说明,毕竟兄弟叔侄轮流为秦王的事情,在秦国并不是没有。可现在看来,他所想的却是和自己不一样,他只是将自己当作的对手,还能说些什么呢。

    “若有那日,稷必会做到。”

    话落,嬴稷出门走了,苏铭最后看了一眼嬴钺,抱着剑转身出去了。

    这嬴钺年纪虽小,但这城府真是不可小觑,看来不是嬴慈抬出了他,而是他依托嬴慈出现了,而嬴慈又利用嬴钺让甘茂迟疑了,就是这样,利用来利用去。

    话说,在三人中势力最小的应该就是嬴稷了,因为背后只有一个魏冉。虽然还有先王遗言,但在秦国,先王遗言也算不得什么。

    嬴钺看着嬴稷的背影,眼神变得非常可怕,阴沉,满是戾气,怎么会是一个十三岁的少年该有的呢。

    说起来,这也是嬴钺生在秦国的悲哀,要是生在他国,这父父子子,秦悼武王也只有他一个儿子,不用争了,这位子就是他的,可秦国呢,偏偏不一样。

    西周之时,嬴氏部族还真就只是一个部族,只有一块小小的封地,一点也不受周天子待见,爵位也不是很高,连诸侯也算不上,更别称国了。后来秦襄公救了周平王,平王便赐予秦襄公公爵的爵位,这才有了秦国。

    当时,周平王分给秦襄公的土地,都是在西戎手中,要想立国,那就要自己夺取。秦人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经历了血与火,跨过了死亡,在异族的重重包围之中,屹立起来。正是这种环境,造就了秦人不屈,一心成为强者的信念。

    也正是因为如此,秦国对于君王的选择,不像他国那样,父父子子。如果当代秦王知道自己儿子太差,那便会传给兄弟,要是兄弟也不靠谱,就传给兄弟的儿子,反正秦王只要是嬴氏王族血统,来历正,必须得有能力就行,而不再是靠爹了。

    外面的雨稍稍小了一些,成了蒙蒙细雨,打在脸上,冰冷却又绵绵的,就如同绵里藏针一般,而嬴稷与苏铭就站在这雨中。

    “子玦,你说这嬴钺”

    剩下的话,嬴稷实在是找不到什么词来形同了,但苏铭肯定会明白的。

    “公子嬴钺很聪明,公子得小心提防,不能将他当作一个十三岁的少年来看待。他是那种当公子与嬴慈斗得死去活来的时候,会突然跳出来,让公子与嬴慈同时措手不及的人。”

    这些日子,苏铭对于这样,那样的事情懂得了不少。

    在洛邑的时候,他就很通人性,经常能够哄骗母亲少打自己,而现在,看了这么久,也就是环境变了,人还是那些人,**还是那些**。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四十九章 礼贤下士() 
嬴稷侧首看着苏铭,这表情就是在说我有些诧异。这些日子,嬴稷对于自己身边的人又重新审视了一番,母亲很聪慧,现在又发现这苏铭也不似自己想的那般,倒是自己,觉得所有的事情都是有些力不从心。

    嬴稷拍了一拍苏铭,就如同两个人在逃难的时候一样。

    “没想到,你这些日子真是长进不少,我都得对你刮目相看啦,如此,那你倒说说,这嬴钺将会使出什么伎俩来?”

    刚才虽然只是与嬴钺说了几句,但嬴稷已知道,这嬴钺对于这王位是依依不舍,既然自己有情,别人又无那意,那再也不能妇人之仁了,必须将他看作一个对手才是。

    苏铭知道嬴稷问的很认真,因为他很想知道,所以苏铭细细的想了一番,可还是一样的苦思无果,之后便对着嬴稷摇摇头。

    “哈哈,不知道也无妨,我秦人本就崛起于战火之中,要是没这能耐,还做何秦王!”

    虽然苏铭说的很简单,做的也少,但嬴稷就是与苏铭说上这么几句话,心中的那个结也暂时的被抛却了脑后,转而被一股坚定的信念所取代。他知道很难,正是因为很难才要想着去做。

    “哎呀,这世事难料,你这么想就对了!”

    苏铭说了一句自己刚听过的话,世事难料,此刻就给用上了。苏铭觉得这话很对,我们的伟大之处在于,凡事都出乎我们的意料之外,可我们也没有选择去死,而是总能选择接受下来,并且从中吸取教训,以图改变结果。

    这话一出,嬴稷觉得很是正常,可身边的几个侍卫却是面面相觑,神色有些不自然。嬴稷贵为公子,被苏铭称呼为你,这可是大逆不道之举,尤其是在这个倡导君王天天有肉,大夫三天一回,士七天一次,黔首百姓一月吃一次肉的时代,总是会让人觉得不能理解。

    嬴稷看了一眼,便明白这些侍卫所想,一点也不放在心上,此时的他,觉得这些还没有重要到影响他们关系的地步。

    “本以为要在这里待许久,没想到这三言两语就完了,我看这时日尚早,索性就去那甘茂府中吧!”

    嬴稷松了一口气,望着嬴钺府邸中间的那块牌匾说道。昨日里,光听芈八子与魏冉分析了,心中还是有些没底,没想到这今日出来了,底气却是更足了。

    “好,便依公子所言,我猜想这丞相也要等不及了。”

    见了甘茂几次,苏铭知道这个人不仅善变,而且多疑,这不多见嬴稷几次,心怎么能定下来了,估计这甘茂都要等不住了。

    丞相府,不单单是住所,也是丞相日常处理国之政务的地方,平日里,各地来来往往的书简信件,还有庙堂臣子,将这丞相府围的可是严严实实。现在又恰逢到这个时间段,丞相府更是忙的不可开交。

    秦国之前是没有丞相之职的,当时的秦国官职比较混乱,在这一点上,经常被山东诸国耻笑,蛮夷之邦,楚国也是和秦国一样,也经常被取笑。可楚国比起秦国还是好了许多,因为他唯一的区别就是称呼不一样,比如我的叫作丞相,你楚国的就是令尹,我的叫作上将军,你非得叫作大将军。

    而秦国呢,还不如这个,大臣政令不通,常常又职责不明,没有一点法制,完全就是人治。只有各个都是百里奚一样的臣子,或者孟西白这样的将军,你就能强大,反之,很惨。后来商子入秦,发起了惊天动地的变法,让秦国正规起来,有了丞相,也有了上将军,所以这商子就是秦国第一任开府丞相。

    甘茂所住的丞相府,最早就是秦孝公为法者商子所建,后来又换做策士张仪,前两位都是战国鼎鼎大名的风云人物。而他甘茂百家之学,也住在这里,秦国又比之前强大一些,怎么着也得更出彩一些吧。所以甘茂更加得找一个贤明的君王了,不仅能够保全自己,而且还要再让秦国上一个台阶才行。

    丞相府几乎挨着王宫,所以不是很远,天气冷,拉着车的马儿还没觉得身子暖和一些呢,就到了,还想再走走,也不行。

    嬴稷知道,拜访丞相,得提前送上拜帖,招呼一声,所以自己来的很突兀。又为了显示自己的诚心,礼贤下士,又或是图个清静,嬴稷带着苏铭就在这雨中站了好一会儿,一直等着,等到门口络绎不绝的人,变成稀稀拉拉,身上的衣服也头发也湿了不少的时候,先让苏铭进去说一声,也好让甘茂有个准备。

    门口出入的人不免都会奇怪的看一眼嬴稷,却很少有人能想到这就是公子嬴稷。那嬴稷做戏这么久了,这甘茂会知道吗,肯定会知道,他要是不知道就不是甘茂了。眼下,甘茂在一间屋中,走来走去,心中一直想着什么,对于他来说,事情也到了关键时刻了。

    过了一会儿,侍从进来说有人拜见,甘茂大喜,一看原来是苏铭,认得的,印象很深,看他身上湿漉漉的,甘茂这才意识到,外面雨不小了。

    苏铭进来,见得只有甘茂一人,心中有些奇怪,那些个陆陆续续进来的人,都叫他给支到哪里去了,看着架势,他不会就是在这里等着嬴稷进来吧。

    “庶民苏铭拜见丞相大人!”

    秦国爵位共分二十一级,嬴稷还不是秦王,所以苏铭也就只是一个庶民。

    “哦,可有何事?”

    甘茂抬起头,瞧了一眼苏铭,然后又低下,翻着一卷册子很随意的问道。

    “我家公子一直想拜见丞相,可丞相日理万机,公子唯恐耽误处理国事,所以便遣在下,如果丞相今日能够得空,公子便再等等,等外面的人少些。如丞相今日不能得空,那请丞相说个时日,公子再来拜访一番。公子还有一句话,要在下呈给丞相?”

    苏铭来的时候,想了半天才有了这说辞。既可以体现嬴稷的诚心,又可以让甘茂觉得心中舒服,孝公遗风,最重要的就是礼贤下士。这功夫不做足了,你嬴稷不礼贤下士了,我甘茂怎么会跟着你呢。

    甘茂算着时日,嬴稷在雨中站着,这估摸这也有一个时辰了吧。苏铭额头上的眉头皱起,然后以脑袋不动,眼珠子动为前提原则,尽可能的朝着甘茂偷偷瞄了一眼。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五十章 治国方略(一)() 
苏铭发现这甘茂面上有些窃喜,很快又收敛起来,苏铭低着头,觉得有些好笑,忍不住嘴巴动了一下,这时甘茂的声音再度传了过来。

    “嬴稷公子说何?”

    甘茂装作一脸淡定,问了一句之后,继续看着自己手中的竹简,很平静。

    “公子说本来这前些日子就应到府上拜访丞相,可怎奈公子一入咸阳,便染了寒疾,公子唯恐将此病带给丞相,影响了秦国大事,所以待到身子好了一些,才急忙来拜会丞相,还请丞相莫要见怪!”

    甘茂知道苏铭说的这是托词,可还能怎么样呢。这按理来说,嬴稷身为自己的学生,应该早日来拜会自己,而嬴稷却迟迟不来,今日来了,给自己一个交代也算过得去了吧。

    甘茂暗自思付了一下,今日这嬴稷确实显现出了礼贤下士的风范,做事沉稳,不错,而且最主要的是让自己心中有些受用,既然这样,就先见见再说。

    “啊!”

    甘茂神色像是忽然意识到了什么,变得大惊失色,急忙起身,走道苏铭跟前。

    “哎呀,光顾着说话了,居然忘了嬴稷公子还在外面,你如何不早提醒老夫,快,快快有请!”

    苏铭一听,知道自己刚才的这番说辞起到了些许效用。抬起头,对着甘茂露出了惊惶的神色,朝着甘茂躬了一下腰,头也没回急匆匆的跑掉了。刚刚出来们,苏铭还能听到甘茂在大喊。

    “来人,快弄些热汤上来!”

    对于甘茂这种能力,苏铭心中很是钦佩,能当上丞相,果然不简单。

    苏铭出来,贴着嬴稷耳朵简单的说上几句,嬴稷大喜,又让那几个侍卫候在外面,然后带着苏铭紧忙进去。

    一进甘茂所处的房屋,发现甘茂已经令人在屋子长案上放了一个火盆子,里面的篝火烧的通红,屋子里面也是暖和了一些,长案旁边还放着一碗正冒着热气的汤,这甘茂还真是挺贴心的。

    嬴稷一进来,立即朝着甘茂恭恭敬敬的一拜,甘茂在心中也有些期待,这次他会称呼自己为什么。

    “学生稷拜见老师,前些日子”

    嬴稷知道这甘茂是一只老狐狸,对付老狐狸,你不能将自己也当作老狐狸,不然他就会一直提防你,不把你往好处想,这样一来,你每做一件事情,都会很难。最好是将自己当作小白兔,姿态放低,我错了就是错了,对了就是对了,长此以往,他会觉得你很乖,你很好控制,便对你慢慢放松警惕,而你就会达成目的。

    这种方式切记不能着急,慢慢来,等你峥嵘的时候,他会发现,什么都晚了。虽然年纪不是很大,嬴稷却是深谙此道,能够真正的放下姿态,去做某件事。

    果不其然,甘茂知道嬴稷没有忘记刚入咸阳发生的事情,也敢提及,就够了,至于我错了这样的话,甘茂也不喜欢听,所以便直接拉着嬴稷的衣服,感觉湿漉漉的,立即打断了他的话。

    “哎,年少血气方刚,实属正常,公子这衣裳湿身了不少,要不脱下来,放在这炭火旁边让它干一下,喝完热汤再说。”

    嬴稷转头一看,火盆旁边还有一架子,应该是放衣服的,面上故意有些忸怩,然后对着甘茂又是施一礼,人也听话,脱了衣裳,又趴在案子上呼啦呼啦的喝起热汤来,是一点也不客气,很随意,就像是在自己家中一样。看到这里,甘茂会心的笑了笑,又继续翻着书简,等着嬴稷喝完。

    嬴稷喝的很快,嘴里连呼带吸,像是生怕浪费了甘茂的时间,等到喝完的时候,嬴稷擦了一下嘴,又将自己身上的衣服弄一弄,等妥当一些了,才到了甘茂面前。

    “老师,稷听闻最近国事较多,一看老师这里,当真可是日理万机了!”

    甘茂看了自己手中的事物,然后放下来,笑呵呵的让嬴稷就坐在自己对面。

    “是啊,世人常道这寒冬之日,既无兵事,也无农耕,就连商人也要折返,应该是能够清闲了吧。可其实不然,越是到年底,这一年到头的事情都要呈到丞相府,所以才是麻烦一些。”

    这甘茂不知道是不是现在就开始教授嬴稷了,还是在解释刚才为什么让嬴稷等了这么久,很是悠哉的就将这话讲了出来。

    嬴稷听后,初觉得甘茂这是在相自己解释,刚才自己等了许久的情况,想说几句让他安心的话,可念及此处,却又觉得不对,又给硬生生的收了回来。

    这话还有另一种解答的方式,就是只认为甘茂在讲治国方略,这样给甘茂完全就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感觉。

    “万物有所学,治国之道为其首也,稷受教了。”

    甘茂见到嬴稷思付了一会,悟出了这几句话,心中不由得越加高兴起来,嬴稷偷偷一瞧,就知道自己回答对了。

    “呵呵,不错,既然说到这治国之道了,那公子觉得什么才是最重要?”

    嬴稷知道,这是甘茂开始考察起自己来了,所以自己的回答非常重要,而且能否让甘茂定下心来,全靠自己这一言了。

    “稷自幼长在燕国,说来也是惭愧,对我嬴氏王族也不甚了解,可祖父孝公之事,却是一直铭记于心,私下里也是常常反思,一直也觉得孝公的治国方略确是最好,值得借鉴!”

    这话嬴稷在心中已经是反复思虑了不知道多少次了,此时说起,竟是先细细想了一下,然后有做出一副思考的模样,慢慢说起来。

    甘茂一听,提起了精神,秦孝公让秦国强大,治国方略自然是不错,可好在哪里,他能说出来吗。世人皆称赞嬴稷有孝公遗风,这到底只是表面上的,还是内在也是如此呢,甘茂很想知道。还有嬴稷有意无意透露出他与嬴氏不是很熟,也让甘茂很安心。

    “公子这么一说,茂倒是很想听听公子对于治国一道的论断!”

    甘茂一本正经,就像个先生一样,严肃的再问学生学业做的如何。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五十一章 治国方略(二)() 
嬴稷知道,甘茂对这些是感兴趣的。依照母亲的推断,甘茂的胃口已经是顺利被自己吊起来了,剩下的就看自己能不能让甘茂吃得饱呢,要是他能吃得饱,自己也就不饿。

    “孝公治国之时,庙堂之上有几善,其一是我秦但有大事,庙堂之上,必定是群策群力,位不分高低,人不论贵贱,孝公都能一一听取群臣良谏,然后心中思索一番,最后再做出自己论断。”

    甘茂一听,事实如此,这嬴稷如此年轻,就能够有这样的认识,在自己见过的少年人当中,已经称得上是出类拔萃了。甚至于甘茂心中起了一丝小小的懊悔的念头,未到咸阳之时,干嘛不久和他谈一谈这些呢。

    嬴稷说完,故意在此处停了一下,然后盯着甘茂,面上非常谦虚,像是在询问甘茂如何,甘茂挪动了一下屁股,点点头,示意嬴稷继续。

    “其二,孝公此人,礼贤下士,这一点,稷以为最为重要。天下事何其多,就是经天纬地,一人又如何做的过来。孝公知人善用,但有大才,孝公不惜以重金高官,如此,国士贤才共济一堂,我秦国力扶摇而上,一跃而起。”

    嬴稷一边想,一边说,说的很慢,说完之后,又看看甘茂。甘茂此时,心中已经是大喜,嬴稷说的这两点,正中自己下怀。但面上还是不能够显现出来,谁知道他是不是故意说给自己听的,甘茂一向都是这么谨慎。

    “这话也在理,公子继续!”

    甘茂笑呵呵的,说的很轻巧,见到甘茂是这副模样,嬴稷心中却不像之前那么的坦然,难道甘茂想要的不是这些。嬴稷端起桌上的瓷盏,抿了一口,稳定一下自己的心。

    “其三,孝公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但有所决,必定是山盟海誓,永不改志。昔日商子入秦,三见孝公,侃侃而谈,后孝公照商子之策,不顾庙堂宗族反对,力图变法。自此之后,不管天崩地裂,风雷交加,孝公一如既往,力挺商子。两人数十年如一年,君臣相知,心心相惜,才有如今我秦,壮哉大秦!”

    前面两段话,嬴稷说的很平淡,就像是朝着甘茂请教一般,这一段话,嬴稷说的气势恢宏,神情激动,尤其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