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唐金手指-第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240章 自己拆自己的台() 
鉴真手中的佛珠停顿了一下,刚才那个胖和尚是自己的师弟,说有人来自己解除心魔,这样笨拙的借口也能找出来,可对方又抛出自己准备东渡的借口,这就不能不见一面了,可是等到看见来人,竟然不是阻挠自己去倭国,更不是官府派来的人,一时不知道对方是什么目的。

    脸庞消瘦的鉴真微闭着眼帘,略微沉吟片刻,睁开眼睛笑道:“人常说智者可以看到百年之后,而甄施主的目光又何止百年,话虽有几分道理,但所言都在假设之上,如何能让人信服,但甄施主心怀天下民众之心,却让贫僧深感惭愧,贫僧不妨送甄施主一言,也算结今日之缘”。

    甄乾微微躬身道:“大法师看透人世,悉知人间善恶,甄某年轻浅薄,对前路甚感迷茫,现心中困惑,不知路在何方,愿听大法师妙揭!”

    鉴真微微一笑,“这不是在捧杀贫僧吗?水满将溢,月盈必亏,做人存七分素心,凡事留三分退路”,言罢便再不肯睁眼和甄乾多说一句话。

    鉴真的意思已经很明确了,让自己做得不要太过分了,道理很简单,甄乾也明白,可要能做到这一点,却又千难万难,尤其是知道了千年之后会发生什么,如何不让甄乾防患于未然呢?

    这个结果也是在甄乾的意料之中,自己的进言有些苍白无力,毫无事实根据可言,可他又能说什么呢?千年之后倭寇犯境还是七七事变,甄乾不禁深感无奈,或许今日来见见鉴真只是了却自己的一个心愿而已!

    鉴真半天没有说话,房间里一片寂静,甄乾见他双目微闭,仿佛没有听见自己说话似的,不禁又追问道:“难道大法师以为甄乾所言不值一听?”

    甄乾站起身,在房间里踱了几步停了下来道:“我知道很难说服大法师,不过我知道大法师除了佛经之外,还准备了大量工匠书籍,这些都是中华千百年来先人的经验瑰宝,大法师就这样带到倭国,难道不感觉是送羊入虎口吗?”

    就在甄乾认为鉴真不会再开口时,鉴真的声音从背后传来:“施主错了,昔日徐福带三千童男童女远渡重洋,落脚点正是倭国,倭人本就和唐人无异,又何来送羊入虎口之说!”

    后世有人考证,徐福入海求仙其实是跑到了倭国,可那又能怎么样,后世的白眼狼还少吗?

    鉴真如果不是意志坚强也不可能六次东渡倭国,就凭着甄乾几句话就想劝说鉴真简直是痴人说梦,自己也没报什么希望,只是想在鉴真心里种下一颗怀疑的种子,至于有多大作用就不知道了。

    甄乾见鉴真已不再言,便回身悄悄退出,这时那个胖和尚已经离去,外面只有王天行一个人守在门口,感觉后面似有脚步声传来,回头道:“大郎,那几个人在寺庙中寻找我们,很快就会找到这里来”,甄乾点点头快走几步,让王天行去寻找月容,自己走出了后院来到后殿之中,这才猛地停住脚步,若无其事的四下张望起来。

    可是目光看向怒目圆睁的金刚时,这才想起鉴真前五次东渡之后,双目已经失明,可刚才和鉴真说话时,竟然丝毫没有感觉是在和一个盲人交谈。

    “究竟是一名得道高僧啊!”

    甄乾并没有在此事上懊恼,自己和鉴真的心境不同、感悟不同,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自然也不会相同。

    心神一晃,不知不觉中走到了偏殿,见此处香客稀少,一名老僧闭着双目盘坐蒲团上,也不知道是不是睡着了,便压低了脚步声绕到了佛像的背后,准备转一圈装作四处游玩的样子就离开。

    当再次准备转到佛像正面时,就看见几个人从殿门口走了进来,先是一愣,赶紧将身影隐藏在佛像背后。可那几个人的脚步并没有在佛像前停留,而是和自己一样准备转到佛像的背后,甄乾一惊四下一望,见身旁佛笼下正好可以藏人便毫不犹豫的钻了进来。

    脚步声紧跟着来到了佛像背后停了下来,正好站在甄乾的身边,幸好佛像背后光线昏暗,甄乾一动不动就连呼吸也变得微弱起来。

    “可打听到了什么?”

    先是一个男子的声音,接着传来一个娇媚的女声,“昨天晚上才见到人,好像已经知道了有人在跟踪他。今天上午去了一趟遣唐使的官驿,遣唐大使向他询问有何治国良策,他抛出一套精英治国制度,说是可以富国强兵,后来惹怒了遣唐迎送使阿倍仲麻吕……”。

    甄乾躲在佛笼下,从布帘缝隙中看见一名男子的下半身在眼前一晃,低声呵斥道:“大将军对此人非常感兴趣,你把他见过什么人,说什么话,详细的记录下来,越详细越好,最好打听清楚他来扬州的真正目的,不管你用什么手段都好,这件事情如果完成不了,你就等着雷霆之怒吧!”

    那女声突然颤抖起来,没有了先前娇媚之声,声音发怵道:“奴家一定为大将军办好此事,还请几位向大将军通秉一声,此人不过是一闲人,敢问几位此人因何事受到牵累,奴家也好顺藤摸瓜查一个清楚?”

    一个男子轻哼了一声:“宫中传出来话,此事不是你可以问的,把你自己的事情做好,现在你先回去,不要让他对你起了疑心!”

    “明日遣唐使数人会去醉仙楼饮宴,还相邀在扬州游玩,奴家先告辞了!”

    等那女子离开之后,先前训斥女子的声音再次响起,“我们从鹿泉县跟踪到扬州,没想到竟然被人发现了,此人狡诈无比,绝非普通人所为,还是盯紧点好,尤其是此人突然跑到扬州来,所图恐怕另有玄机,我看还是在醉仙楼中安插一些人手为好?”

    “此事不妥,大将军只让我们监视此人,如今他已经发现有人跟踪,行踪会越发的小心,冒冒失失在醉仙楼中安插人手,恐会引起他的警觉!”

    “警觉又能如何?难道我们藏头露尾就能打探出此人的真实目的吗?”

    “如今我们不是因为在他身边安插了人吗?又何必节外生枝,此事还是小心为上,不要坏了大将军的大事!”

    (本章完)

第241章 遣唐使的礼物() 
好不容易等到几人密谈后离开佛像背后,甄乾这才急忙从佛笼下出来,望着几人远去的方向,目光中露出难解的迷茫。

    大将军!

    这个称呼有点奇怪,宫中不应该是太监、公公吗?

    听刚才几人的口音,的确应该是河北一带的人,可这几人的举止相貌并不熟悉,更让甄乾不解的是,这些人明显和王博无关,那王博把月容塞到自己身边,是巧合还是故意为之,王博在其中又是扮演什么角色,还有月容的身份到底是什么?

    甄乾发现自己身处在巨大的谜团中,更加郁闷的是,自己还把太监招惹进来了,那岂不是已经被官府盯上了吗?

    真要是安禄山和王博派人监视自己,甄乾也就认了,毕竟这两人都惦记着自己的烧酒工艺,可为什么太监也出现了,难道自己以前接触过太监,对于失忆之前上京城赶考的那段历史,甄乾真不记得了。

    思前想后,甄乾唯一想到的就是那块献上去的琉璃宝镜,但还是有些说不通,李隆基会为了那块宝镜派人太监监视自己这根葱,那也太看得起自己了。

    思考间,甄乾已经信步来到了大明寺前殿的天王殿,看见了站在那里等候自己的月容和王天行,笑了笑道:“大明寺果然名副其实,香火旺盛,不知不觉中竟然流连忘返,月容娘子可累了,天色也不早了我们回吧!”

    月容娇笑道:“既然来大明寺,听说这里的签很灵,甄郎为何不在观音像抽根签?”

    甄乾望向远处的算卦处,点了点头走了上去,丢下一串铜钱拿上台上的签捅用力摇晃了几下,一根签落在了台上,上面写着十三的字样,便递给一旁闭目养神的老僧,老僧也没有说话询问的意思,从旁边取出一张小字条放在了台上。

    “君尔也。自小生身富贵之家。於是君汝之生活也。总是奢华之世界者。谋望皆成。惟有贵人之扶持者。必能称意。且不劳而成者。易言之。囚徙得赦。病遇华陀。龙门得过。名显皇都之象。凡事变化则吉也。”

    “中上签!”月容道。

    “还行吧!”在经历过穿越这种令人无法解释的现象之后,甄乾对举头三尺有神明也不是完全抵触了,自己没做亏心事,自是不怕鬼敲门。

    突然甄乾脑海中一道灵光闪过,一个恶趣味浮现在脑海中,朝身旁的月容笑了笑道:“我刚才在佛祖面前时,脑海里突然多了一些东西,细细品味才发现非常有意思,你想听吗?”

    “是吗?是不是佛祖启示?”

    “我不知道”,甄乾可不敢随便拿佛祖开玩笑,心里对漫天诸佛说了一声“对不起”之后,一边走出大殿,一边对月容道:“很久以前,有一只小白狼在一个孤僻的山村里,孤独的生活,而狼在人类心目中的地位比较让人讨厌,总会成为猎人枪下猎物。而这里,却有个小女孩很喜欢这只小白狼,整天陪伴着它玩耍,带着它走遍了村子里的每一个角落,游山玩水,小白狼和女孩在一起很快乐……。他们过着与世无争的日子,小白狼受到女孩精心的保护和照顾”。

    “快乐的日子总是短暂的,不幸的事情终于来了,小女孩家要随家人搬到城里去了,小女孩知道自己要走了,没有告诉小白狼,而是陪着它玩了一整天,最后,小白狼累了,睡去了。小女孩用草藤编了一根项链挂在小白狼的脖子上,小白狼醒了,高兴的不得了。”

    “别离在即,小女孩最后看了小白狼一眼,流着泪走了,上了远行的车,小白狼知道发生了什么,它一直追着,可是它怎么追得上车呢?车子渐渐的消失在小白狼的视线里了,小白狼记住了那个车子的方向……。”

    说到这里,甄乾轻轻的唱了起来,“当月光洒在我的脸上。我想我就快变了摸样。有一种叫做撕心裂肺的汤。喝了它有神奇的力量。闭上眼看见天堂。那是藏着你笑的地方。我躲开无数猎人的枪,赶走坟墓爬出的忧伤。

    为了你,我变成狼人摸样。为了你,染上了疯狂。为了你,穿上厚厚的伪装。为了你,换了心肠。我们还能不能再见面。我在佛前苦苦求了几千年。愿意用几世换我们一世情缘。

    希望可以感动上天。我们还能不能能不能再见面。我在佛前苦苦求了几千年。当我在踏过这条奈何桥之前。让我再吻一吻你的脸。”

    月容听着那段动人的故事,不知不觉有些痴了,竟然流下了眼泪,“那后来呢?他们相爱了吗?”

    甄乾用低沉最伤感的语调道:“即将离开这个世界的小白狼躺在女孩的怀里,对女孩说:“我就要踏过这条奈何桥了,喝了那碗撕心裂肺的孟婆汤之后,恐怕我们三世也不会相见了,让我最后一次吻一下你的脸好吗?”女孩泪流满脸……,人模样的小白狼用尽了最后的力气……,轻轻的,一个吻别!”

    骗人的最高境界不是骗别人,而是骗自己,只有自己首先相信,别人在那种被渲染下的气氛中才会认同你的话,你的表达意思,这一点甄乾以前就在营销课上练得如火纯清,今天还是第一次用在一个女人身上,一个可能是密谍的女人身上。

    月容一开始还把甄乾的话当成了故事来听,慢慢的便被带入到故事中去,感觉那个小女孩就是自己,而那只小白狼就是自己的梦想,就像堰塞湖被人撬开了一道裂缝,压抑的心情一下子被感染,有一种想要宣泄的冲动。

    那婉转低沉忧伤的歌曲在耳边响起,已经完全忘记了脑海里的挣扎,原有的一丝抵触也如同夏日里的冰雪消散了。

    迷离的月容眼中依然有一丝的清明,咬着牙问道:“儒家不是说,君子不以鬼神乱力,甄郎也相信鬼神吗?”

    月容的话问的非常刁钻,可惜她遇见的不是唐代正宗的文人,只是一个披着文人皮的后世人,对儒学也好,对鬼神也罢,都辩证的批判接受,甄乾自然也不会高呼世间没有鬼神之说,“我只相信自己,不相信任何人,自然也包括虚无的鬼神?”

    (本章完)

第242章 海商张家() 
一行人说话间已经走到了山下,夜幕低垂,一轮明月若隐若现的挂在天际,隐约间已经能分辨出漫天的星斗,山脚下的行人稀少,元宵节前后三天倒是不用担心夜禁,回到城中时已经是万家灯火、行人川流不息,汇聚成一条条人流在城市的街道上穿行,向最热闹的灯市移动。

    甄乾很不喜欢人挤人被人挤的感觉,以前挤公交、坐地铁时就很不舒服,后来买了汽车,又经常被堵在高速公路上动弹不得,所以自己喜欢远离城市的喧嚣,做一个宅男也不愿意到人多的地方享受肉挤肉的滋味。

    月容很不明白主动去寺庙游玩的甄乾,为什么只相信自己,不愿意相信神佛。

    “怨天尤人、痛恨对自己的不公,说到底不是自暴自弃,就是喜欢把希望寄托到虚无缥缈的神佛上,既然如此为什么不自己争取一下,大丈夫生当九鼎食,死当九鼎烹,除了那些生下来嘴里含着金汤勺的贵族子孙,普通人可以用自己的双手改变自己不公的命运,又何必求鬼神,不求自己呢?”

    见月容已经上钩,甄乾不介意再来一付猛药,这样的风尘女子心里如果没有怨气的话,恐怕就连自己都不会相信。

    甄乾到没痴心妄想劝说月容弃暗投明,这就如同自己一直没有试图拉拢文人一样,钱可以收买小人、工匠、衙役,却很难收买文人,因为文人看中的是自己的名声和地位,甄乾给不了他们这些,所以也就绝了这样的想法。

    月容以前可能是官妓,也有可能是被人逼迫的,又或者得到了什么许诺,不过这些都不重要,因为只要入了密谍这一行,那一辈子就打上了密谍的烙印,没人会相信一个曾经是密谍的女人。

    当月容走下马车时才发现,马车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来到了青楼前,完全没有察觉的月容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送到自己嘴边的肉既然还有人吐了出来,一下子变得有些恍惚,知道甄乾说完道别的话,才张了张嘴却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总不能厚着脸皮跟着甄乾回醉仙楼,那样倒不是不可能,只是作为花魁的月容实在想不到为什么甄乾没有一亲芳泽的念头。

    一直到马车已经远去,消失在人流中,月容才要紧了嘴唇,轻轻的跺了跺脚,不甘心的回头望向那灯火辉煌的青楼,和那隐约可以听见打情骂俏的笑声,再一次用无比幽怨的眼神看着已经消失的方向。

    恍惚间月容记起,今日相处了一天,看似亲和随意的甄乾,竟然只是在登高的时候搀扶了一把,便连自己一根手指都没有触碰过,不由得有些气恼,以前何尝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回到醉仙楼的甄乾,舒舒服服的泡在水桶里,快活的呻/吟了一声,对着拎着热水进来的王天行道:“让人在鹿泉县查一查,从我们离开鹿泉县之后这一段时间内,鹿泉县有多少人没有再出现过,我怀疑鹿泉县有密谍跟踪我们来到了扬州!”

    “大郎是怀疑鹿泉县有官府的密谍,就算有恐怕也没多少,查起来会很难?”

    等到王天行把一桶热水倒进了木桶之后,水温又热了起来道:“有些密谍可能是我们认识的人,他们不可能完全隐匿在鹿泉县中,有些会像我们这样的人,有稳定的家庭和事情做,甚至一开始就住在鹿泉县,他们就像鹿泉县的影子一样,只有把自己暴露在阳光之下,这些人才会无所遁形!”

    也许是看过很多明代锦衣卫的故事,又或者后世大国之间的间谍事迹,对甄乾留下了深刻的影响,天知道唐代有没有这样厉害的密谍。

    本着错杀三千、不放过一个的原则,如果真有密谍藏在鹿泉县里,自己很多事情还真不能去推敲。

    甄乾越想越害怕,如果真的像自己预料的那样,鹿泉县应该有官府的密谍,可能和自己的关系并不密切,但自己的秘密太多了,被人监视不会有好的结果,后果恐怕不敢去想了。

    自己这次来扬州还真的走对了,隐藏在暗处的毒蛇最可怕,可毒蛇一旦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就不可怕了,甄乾这时已经有了戒心,不管是不是自己多疑,这次自己必须去倭国暂避一段时间,在有心人的面前消失,重新开始布局。

    想到这里甄乾从木桶里站了起来,穿好衣裳,走到了桌几前面,铺开纸研墨提笔在纸上写下“富国强兵论”五个字。

    甄乾嘴角噙着一抹淡淡的笑意,脑海里快速的整理出宋代王安石变法中的主要内容,并不想现在就一股脑儿的拿出来,有选择性的挑出了几条,富国有很多办法,但最快捷最让人心动的办法就是掠夺民间的资产,当然这些不能写在纸上,满口仁义道德就免不了了,做出一付大义凛然的样子。

    最后又把历代变法中的内容过滤了一遍,和王安石的变法融合一下,这倒不是因为王安石的办法不好,力度不够大,而是想着更加冠冕堂皇一点,把注意力分散一点,时间和效果拉长一点,自己在倭国这段时间内只是开一个头,留下一些好名声,罪责当然不能让自己来背。

    “青苗法、保甲法、市易法、农田水利法、免疫法!”

    后世只要有些历史知道的都知道这些法的含义,也许能评点出一些利弊来,可人毕竟没有前后眼,很多事情在还没有发生之前,谁都不知道会有什么影响,单从字面上理解,这些法规的内容出发点都是好的,甚至找到合适的人推行,还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说到底,王安石变法最大的错误是忽视了人性的贪婪,和儒家认为的“人之初性本善”相反,甄乾却是人性本恶坚定的支持者,人性的贪婪既是原罪,又是人性的动力,一味的对人性的贪婪视而不见是不现实的,也根本办不到,反而正确的对待,将人性的贪婪化成对自我价值的实现更加可行。

    甄乾字斟句酌,洋洋洒洒有如神助写下了数千言的富国强兵之法,将手中的毛笔搁置在一遍,细细的端详了一阵子,又改动了几处,誊抄了一遍这才满意的笑了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