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唐金手指-第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章完)

第243章 富国方略() 
一场好梦醒来是早上,翌日起床的甄乾洗漱完毕,舒张了一下身体,每日的锻炼不辍,如今的身体已经没有了当初弱不禁风的样子,虽没有奢望以后能上阵杀敌,却也不会成为别人的累赘。

    三天热热闹闹的元宵灯展过去了,清晨的空气中还弥漫着淡淡的烧焦气味,元宵灯展最担心的就是火灾,昨夜听见外面衙役的呼叫声、吵闹声、惊叫声此起彼伏,不知道什么地方又引起了火灾。

    甄乾倒是不担心大火会烧到醉仙楼,唐代城市中的坊市能不能防盗真不好说,但防火的效果那是没话说,就算临街坊市中烧光了,旁边坊市有着高高的围墙阻拦绝对可以安心的睡觉。

    醉仙楼的掌柜詹和一大早就站在门口,见甄乾准备回房,便跟了过来将一叠厚厚的账本放在桌几上,竖立在一旁道:“这是从开业以来到今日的账目,请大郎过目!”

    如今甄乾已经没有了什么事情都亲力亲为的习惯,不是自己不想,而是不能,抬手把账本一推道:“这些事情不要拿来烦我,你就亲口和我说说醉仙楼的情况,另外有什么难处也不妨直言?”

    醉仙楼如今在各地已经开设了五家,其他大大小小包括不能放到台面上的产业多达百余家,如果再加上一些参股的产业,数量还要翻上几倍,现在算是资产急速扩张期,如今甄乾财产比一开始多了几十倍不止。

    这时候单凭甄乾一个人的精力根本就没法照顾过来,便按照后世大财团的模式,组建了一个管理团体,这个管理团体遍布了大半个北方,他们有人负责收集各地的市场行情,有的负责查账和调动资金,有人在暗中监视产业的变化。

    可是作为醉仙楼扬州分店掌柜詹和并不完全清楚这一点,本能的以为东家到了这里,一定会看看往年的账本,这也是每一个东家经常会做的事情,可惜甄乾并不是普通人。

    詹和自然不是第一次见甄乾,不过这是第一次在扬州见到甄乾,事隔已经有半年多,感觉有必然将醉仙楼在扬州的情况再当面汇报一次,“醉仙楼去年在扬州经营的不错,已经成功的跻身于扬州前十大酒楼,去年的营业额达到了二万三千六百一十三贯,纯利润为六千九百三十六贯……”。

    甄乾一边听着詹和的叙述,一边给詹和倒了一杯红茶,虽然早就看过詹和去年醉仙楼的汇报,不过詹和既然想当面再说一遍,自己也不想去阻止。

    等到詹和介绍完醉仙楼去年的经营情况,接下来便是詹和对醉仙楼未来发展的设想,这些都是甄乾要求各地掌柜汇报的格式标准,就好比后世的公文格式,不过没有了沉渣烂调臃肿华丽词藻,上面能看见精确的数据、能看见自己对今后的想法和存在的问题,就连表格都是后世常见的财务记录方式。

    “扬州有上规模的酒楼近百家,经营的范围和品种更是广泛,相互之间除了竞争以外,还有吸取和融合。我们在扬州发展这段时间,有很多家酒楼都推出了和我们相似的菜肴,有甚者更是有自己的特色品种,就连我们去年刚刚推出的冰霜冷饮也被有些人模仿过去了,前二个月开张的一家酒楼还照搬了我们酒楼的菜肴和风格,我打听到是几家海商合资经营的,我们如果不拿出新的办法应对的话,会被人甩在后面!”

    这年头很多秘密都保不住,早上还在朝堂上商议的决策,大臣还没有下朝,京城里就已经传的鸡飞狗跳了,整个大唐就像一座四处漏风的草屋,什么人都能打听到自己想要的消息,鉴真东渡倭国,带去的各种制作书籍让倭国节约了上百年的积累,更不要说有些还是关乎传承的技术。

    醉仙楼推出新式菜肴之后,先是有人鄙夷,但看见趋之若鹜之后,马上就起了窥视之心,加上炒菜本身也没有多少技术含量,一些酒楼很快就学会了新式菜肴的烹饪方法,差别不过是火候和配料的把握方面,只要给他们一段时间研究,很快就能超越醉仙楼。

    在保密方面,醉仙楼已经走在了大唐这个时代的最前沿,但也架不住这个年代人没什么保密的意识,除了最核心的技术之外,醉仙楼的优势已经再逐渐的缩小中,很有可能在没有得到醉仙楼新式菜肴技术之前,就能研究出自己独特的菜肴烹饪方式,这也许就是八大菜系的起源吧!

    让詹和猜不到的是,让詹和忌惮的这家酒楼,正是甄十在幕后拉拢海商的结果。

    既然知道早晚防不住,不如顺水推舟把新式菜肴烹饪的方法推广出去,一来可以扩大醉仙楼在饮食行业的影响力,二来可以杜绝其他酒楼的窥探之心,也可以浑水摸鱼,转移其他人的视线,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一人独乐,不如众人皆乐。

    只不过这些事情还不能告诉詹和,只能让他一个人担惊受怕了,甄乾在心里默哀三分钟!

    “想永远的保住醉仙楼菜肴的烹饪秘密是不现实的,我们只有在菜肴上不断的创新,而不是原地踏步止步不前。我已经考虑过了,再过一段时间,几家各地的酒楼厨师相互交流一次,醉仙楼在各地酒楼都有新式菜肴推出,一人计短两人计长,等各地厨师交流一次,醉仙楼的菜肴就会再上一个台阶!”

    “这样就太好了!”

    菜肴本来就是一个不断创新和融合的过程,扬州醉仙楼结合当地人的口味也推出了一些特色菜肴,各地醉仙楼都有自己的特色菜肴符合当地人的口味,但这不是说其他地方的菜肴就不能适应本地人的口味,扬州的红烧鱼非常出名,而范阳的烤羊肉在扬州同样很受欢迎,再或者太原的羊羔肉早就成为当地一绝了,新式菜肴烹饪引发的连锁反应连甄乾都始料未及,甚至有些酒楼推出的菜肴,并不比醉仙楼逊色多少,同样被醉仙楼吸纳融合接受了,这就是各地饮食文化产生的始料未及的变化。

    詹和又提了一些合理化建议,甚至也想让一些歌姬和胡女进入醉仙楼,把烧酒的品种增加,推出适合扬州夏季燥热天气饮用的淡酒,这些不一定就是什么良策,但甄乾还是认真的听取了詹和的建议。

    (本章完)

第244章 月容盗书() 
甄乾正在想今天月容会不会来,就听见门外传来了王天行的声音,“大郎!月容娘子来了!”

    既然已经知道了月容的身份,甄乾如果把月容往外推,就显得有些欲盖弥彰的味道,还不如做贼心不虚的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和月容相处一段时间,也好消除麻痹密谍对自己的戒备之心。

    “让她进来吧!”

    到现在为止,甄乾都想不明白官府的密谍为什么会盯上自己,如果说自己准备去倭国的行踪败露的话,官府应该出面阻止才是。比如鉴真六次东渡倭国,就是非官方认可的私下偷偷摸摸见不得光的行为,根本就不像后世认为的那样光明磊落,这种事情同样也发生在玄奘去天竺取经之前,唐朝廷对僧人离开国境管理的非常严格,根本就没有像史书上记录的什么文化交流,这个年头虽然没有护照,盛唐时关卡也不是很严,但想离开大唐也不容易。

    月容出现在门口,脸上噙着让人怦然心动的笑意,那张算不上绝美的脸庞,却有一种异样的风情,尤其是那魔鬼般的身材,如果不是知道月容的身份,就连甄乾都想一亲芳泽。

    由于心里产生了深深的戒备,甄乾脸上很难露出欣赏美人的心动,只是尽量保持一种友好的口吻道:“月容娘子来了?”

    詹和见月容出现在门口,立即起身告辞,离开的时候还殷勤的询问了一下月容是否用过早饭的问题。

    美女到哪里都受欢迎啊!

    甄乾在心里腹诽了一句,起身请月容坐下,倒了一杯红茶,便起了一个话题,没话找话道:“刚才听掌柜说起扬州酒楼竞争非常激烈,月容娘子能不能和我说说扬州酒楼?”

    月容经常出入扬州各大酒楼,要说起对各大酒楼的了解,甚至比詹和有过之而无不及。

    “扬州酒楼要说第一非摘星楼莫属,虽然醉仙楼短时间之内搅动起风云,但摘星楼毕竟从规模、菜肴、人气等方面都有极深的底蕴,非醉仙楼短时间之内能撼动……。”

    甄乾一边听一边点头,月容分析的没错,醉仙楼发展的速度迅猛,却少了时间的沉淀和底蕴,这是醉仙楼最欠缺的,就如同没有形成固定客源的商场,又或者那些客人只是图一个新鲜,饮食是一种文化,深入到每一个人的日常习惯中,就好比北方人喜欢天天吃面条,一天不吃心里就不舒服一样,当习惯产生了自然的潜移默化后,醉仙楼才能算是站稳了脚跟。

    “月容娘子言之有理,不知道有何建议?”

    月容没想到甄乾会认真的询问自己的建议,不禁莞尔一笑道:“无非是精细二字而已!”

    甄乾在心里琢磨月容的话,略有所悟道:“能否细细说来听听?”

    “扬州自古以来便是美食之地,菜肴讲究精细二字,和北方豪迈有所不同。昔日隋炀帝在扬州之时,宫中的菜肴多有流传到民间。比如炮豚,乳猪治净、剖腹,去内脏,塞进枣子,裹上草帘,抹上湿黏土,上火烧烤。至泥干,取出乳猪并擦净猪皮,将肉表面涂上米粉糊,下油锅炸。然后把乳猪切成片,加香料入鼎,放在大汤锅里隔水炖三天三夜即成。加醋、梅酱调和食用。又比如渍肉,取刚杀的牛羊肉,逆纹路切薄片,浸入美酒,第二天早晨食用,用梅酱等调味。归纳起来有炮、捣、渍、熬、濡等八种,每一种都用多种香料调味,经过长时间入味,反观醉仙楼的菜肴就显得简单多了……。”

    月容抿嘴轻笑道:“奴家可没有贬低醉仙楼菜肴的意思,只不过就事论事,还请甄郎不要见怪!”

    单论唐代名菜的精美复杂程度,丝毫不逊色后世那些珍馐美味制作工艺,可惜甄乾并非真正的名厨,自己捣鼓出来的菜肴,只能说是后世常见的美味,一些制作复杂的菜肴,不是不会就是无法掌握,月容一下子切中了甄乾的要害之处。

    甄乾并不恼怒,月容说的一点没错,尤其是刚才月容说的摘星楼名厨,据说有几个还是宫中御厨的弟子,待遇比醉仙楼的厨子还高,连挖墙角的心事都没有了。

    之所以和月容谈论醉仙楼的菜肴,一来闲着无聊没话找话说,二来是她经常出入扬州各大酒楼,甚至连醉仙楼也光临过多次,同样还存着通过这件事情观察一下月容的心事细腻程度。

    闲聊间,王天行再次出现在门口,瞟了一眼两人道:“大郎,遣唐使过来了,是请到酒楼雅座,还是直接带到这里来?”

    甄乾对酒楼不管有多雅致都非常感冒,总感觉没在自家里吃的舒服,这恐怕是宅男养成的习惯。

    “请到这里来,让詹和准备酒菜,就在这里饮宴!”

    甄乾起身到门口迎接,便看见藤原刷雄领着两人出现在后院中,看见来人中没有出现阿倍仲麻吕的身影,甄乾心里不由得一动,看来阿倍仲麻吕对自己的成见不轻啊!

    “两位遣唐大使、藤原君里面请!”甄乾好像没注意到今日阿倍仲麻吕没有出现一样,热情的将三人迎接到自己的屋中道:“我这人随意惯了,不喜欢什么约束,如果几位不介意的话,今天我们就在房间里饮宴如何?”

    藤原刷雄和甄乾相处有一段时间了,应该和两位遣唐大使说过自己的喜好,便看见吉备真备微微的一笑道:“无妨!家宴最好,没了丝竹声烦扰,最是雅致,求之不得!”

    藤原清河也附和了一声,让藤原刷雄递上礼物道:“这是倭国产的漆器,虽说没有大唐的精美,却也是倭国能工巧匠的佳品,还望甄郎不要推辞!”

    藤原刷雄抱着一个大漆盒,随手打开放到了桌几上,有漆盘、漆碗等十几样,每一件一看就是精品中的精品。也许比不上皇宫中的御用漆器,但绝对是不可多得的精品,就连一旁好奇张望的月容脸上也露出了震惊的表情。

    “这礼物有些太贵重了,受之有愧!”

    虽然知道礼下于人必有所求,但场面上的话还是不能少,双方推辞了一番,最后甄乾才面露难色的收了下来,有倭人便宜不占才是傻子,甄乾拿的手不短心不跳一点都没有心虚和感激。

    (本章完)

第245章 嫁祸于人() 
凭心而论,倭国和大唐之前贸易往来还是有很多好东西,倭国地处太平洋板块和亚洲板块交界处,从后世的地图上可以清楚的发现,处于板块边缘的地区是地震多发区,同时也是资源最丰富的地区,甚至后世很多国际性大都市都建立在板块边缘之上。

    倭国金银铜矿从来都不缺,珊瑚、珍珠和玉石也有产出,缺少的是大唐的技艺、文化和制度,甄乾和遣唐使交往也算是互补了。

    几人围坐在一起,这次不用相互介绍了,只是进屋的时候多看了月容一眼,有些弄不明白一个青楼女子怎么天天出现在甄乾身边,意味深长的对两人不清不楚的关系含蓄的笑了笑,谁都没有点破这层的意思。

    见甄乾招待的不是茶汤,藤原刷雄正准备开口向两位遣唐大使介绍,便听见一旁的月容主动开口道:“两位遣唐大使有所不知,这是红茶,是醉仙楼特有的饮茶方式,到了谷雨之后,醉仙楼还会推出一种叫做清茶的饮品,在炎热的夏日喝起来别有一番不同的滋味!”

    藤原刷雄这才想起醉仙楼是甄乾的产业,便道:“上次在甄郎家中喝过清茶甚是爽口,甄郎不妨沏上一壶清茶,也要给两位遣唐大使品尝一下?”

    甄乾倒是没什么意见,便招手让人去沏一壶清茶来,“这清茶分为陈茶和上市新茶,而上市新茶又分为春茶、夏茶和秋茶三种,每一种的味道都不相同,如果再细分下去,又因为制作工艺不同,口味也不相同,只可惜现在只能用陈茶招待各位了?”

    “没想到甄郎对茶还有研究,我在京城求学之时,见过几人直接将茶叶放入茶盏之中饮用,别有一番风味,今日也想品尝一下甄郎煎茶的手艺?”藤原清河眯缝着双眼道。

    “那人可是叫陆羽,字鸿渐,复州竟陵人?”甄乾微微一愣道。

    “正是!甄郎知道此人?”藤原清河不由得奇怪起来。

    甄乾当然不能说自己是从后世知道陆羽的,只要说到茶,没几个人不知道陆羽大名,和他那本流传千年的《茶经》,只可惜陆羽的茶和甄乾还是有许多区别的,尤其是在后期加工上,经过了后世无数人的改良才逐渐的完善发展起来,陆羽只不过起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被后世誉为“茶仙”,尊为“茶圣”,祀为“茶神”。

    “听闻一些此人的事情?”甄乾打哈哈道:“从我研究茶道开始,就有人跟我提起过陆羽,只是无缘一见,实为人生一件憾事!”

    众人都不以为然,这年头想见一个名人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大多只闻其名不见其人。

    很快一壶清茶端了上来,众人品味了一下,感觉的确不同,吉备真备开口询问甄乾清茶的制作工艺,被甄乾轻描淡写的推到了手下工匠身上,可不想把什么事情都揽到自己身上,反正也不担心倭人派人去查。

    吉备真备今天可不是来品茶的,自然不会在此事上纠缠,真准备开口,便看见有人急冲冲的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张名刺,在甄乾耳边低语了几句,悄悄的退了下来。

    房间里的几人目光聚焦在甄乾手中的名刺上,显然甄乾才到扬州两天,竟然有人邀请甄乾,这不由得让人有些好奇。

    “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甄乾晃动手里的名刺,唏嘘自嘲道:“竟然有人知道我来到了扬州,邀请我明日过府饮宴,我这个人在扬州还挺收欢迎的?”

    “甄郎一首《爱莲说》已经名动大唐,既然是名人有人邀请也不奇怪?”藤原刷雄立即奉承道。

    “我才来扬州,海商张家便下帖邀请我赴宴,我对张家不熟,月容娘子能否介绍一下”,甄乾笑眯眯的看着月容,第一反应就是王博在里面捣鬼,可是想一想可能性不大,又想到甄十还在扬州一带,自己已经让他不要露面,不知道是不是甄十在幕后操纵的。

    月容还没有说话,藤原清河已经倒吸了一口冷气,惊讶道:“扬州张家?这可是扬州十大海商之首,家资百万,听说手中的海船有上百艘之多,不仅和倭国、新罗有贸易来往,还和南边诸国有大宗贸易,据说扬州第二大酒楼就是张家的产业,应该是听说了甄郎来扬州才会邀请赴宴!”

    甄乾了解过唐朝廷对海商的政策:任其往来,自为交易,不得重加率税。

    如果说海贸最发达时期是宋代,那么海贸的起源便是汉代,经过汉代的发展,到了唐代海上丝绸之路已经初见规模,北到渤海国,南越过后世的马六甲海峡,抵达了阿拉伯半岛,只不过这时的海上贸易规模还远未达到宋代千帆竞渡的程度,但已经不可小视了。

    难道就因为自己是醉仙楼幕后的东家,可为什么张家会知道自己来到了扬州,又或者张家早就注意到了自己,还是另有原因?

    月容抿嘴一笑道:“遣唐副使说的没错,张家的确是扬州海商第一家,不过张家为人低调,就算平时和官府也少有接触,听说张家和新罗国之间还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只能算是半个唐人?”

    月容嘴里所谓的半个唐人,指的是居住在大唐的外番,这就好比后世身在国外的华裔。这些外番娶了大唐的女子,又或者花钱在大唐捐了一官半职,以大唐为根据地和外番做生意,这种人在大唐并不是少数。

    没想到月容把这层窗户纸轻易的捅破了,再看月容一脸不屑的表情,显然对海商张家非常不感冒,想想唐人的优越感,就算是青楼女子恐怕也瞧不起那些胡人吧!

    甄乾心里暗自发笑,张家要是知道被一个青楼女子鄙视,不知道会是什么表情!

    藤原刷雄悄悄给甄乾递了一个眼色,甄乾立即明白过来,自己如果想偷渡到倭国,必须打通海商,张家这层关系非走不可,想到这里便决定明日去张家一趟,心里很好奇张家找自己到底所为何事?

    (本章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