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乱臣贼子-第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暗器!张饶哪会怕这个!

    为了维护形象,张饶不闪不避,他长枪一挑,试图将暗器阻到一旁。

    哪知道,枪尖入袋,“噗”地声,一大捧白色的粉末便扑面而来。

    张饶原本就处在下风口,这粉末又来的突然,让他完全失去了躲避的机会。

    “咳咳”,粉末入眼,火辣辣的疼,连喉咙都烧的咳嗽起来。

    张饶努力睁眼,可眼睛却疼的流下了泪水,怎么也看不清楚了,“眼睛,我的眼睛!”

    布袋里装的全是石灰,是李贤的杀手锏。

    张饶一着不慎,顿时吃了大亏。

    李贤早已经持枪在手,趁他病要他命!

    “噗!”一枪刺出,狠狠地刺中了张饶的前胸。

    张饶抓住枪杆,歇斯底里地嚎叫起来:“小贼狠毒,出此下三滥的奸计,啊呀呀,我要杀了你!”

    身受重伤的张饶竟然夺下了长枪,李贤双手都没能把持的住。

    暗嘶一口冷气,李贤没有盲目上前。

    贼子已经是困兽,势如疯狂。

    张饶“嗬嗬”笑着,嘴里不断喷出血沫,“咔嚓”他再度掰断了枪杆,吐着鲜血,踉跄着往前冲去。

    李贤赤手空拳,不想与张饶贴身肉搏。

    对方明显已经杀红了眼,又有伤在身,根本就坚持不了多久,李贤又何必以身犯险呢?

    一命换一命?李贤可不觉得自己的命有这么贱!

    “看小爷一枪!”不知道什么时候胡庸突然出现,他枪刺如电,迅捷无比地往前刺去。

    张饶目眦欲裂,可红肿的双眼根本无法视物。

    石灰入眼,那钻心的疼痛绝非等闲。

    胡庸的这一枪,张饶还是听到了风声,凭借以往的的经验,他却是避开了。

    虽然闪开了,可没有眼睛视物的张饶还是被脚下的积雪滑了一跤。

    枭雄末路!

    李贤没有任何怜悯,他接过麾下丢来的钢刀,大步上前,一道砍在张饶的脖颈处。

    “噗哧!”

    血喷涌而去,张饶张大了嘴,试图说些什么,可却再也说不出声来。

    李贤忍住心头的恶心,他大步上前,一刀枭下了张饶的头颅,然后高举在手,嘴里道:“张饶已死!”

    游缴杀了张饶!

    四下里官军士气大振,连穷凶极恶的张饶说杀也就杀了,还有什么不可以?

    “张饶已死!”所有官军都在放声高呼。

    反观贼寇,张饶受袭身亡,扑倒在地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惊呆了,威风凛凛,宛若战神再生的张饶怎么败了?

    张饶死了?大头领亡了?定莱将军升天了?

    这可如何是好?

    没了主心骨,究竟是战还是退,贼人进退两难。

    “杀贼!”

    李贤趁着敌寇进退维谷的时候,大吼出声,率先冲下了山坡。

    胡庸紧随其后,嘴里也是吼道:“杀贼!”

    张饶死了!

    一直笼罩在王老八心头的阴影终于散去,王老八神经质一般大笑着,道:“杀贼!”

    “杀贼!”应者云集。

    整整四百名养精蓄锐的精兵宛若猛虎下山,如秋风扫落叶一般将山坡上的贼寇一扫而空。

    张饶的死对贼寇的打击太大,他们过了好久都没能缓过神来。

    山坡上的官军就不同了,之前声势为张饶一人所夺的耻辱让他们恼羞成怒。

    要不是李游缴智勇双全,用小计除掉了张饶,今日的战事岂不是要另生波折?

    还好,张饶终于死了。

    等到李贤领着兵马冲下山的时候,贼军头目张让还是有些难以置信:“你他娘的说什么?大头领死了?”

    溃兵连连颌首,“千真万确,大头领亡了!”

    “啊,快逃,快逃!”缓过神来的张饶也顾不得收敛溃兵了,他惊惶失措,掉头鼠窜。

    为将者尚且如此,贼众又哪能组织起像样的抵抗?

    一路上势如破竹,四百名官军杀的几千名贼寇狼奔猪突。

    行了一天的山路,贼寇本就又累又饿,陡然遭遇袭击的时候已经遭受了一番惊吓,只是出于对张饶的盲目信任,贼寇才没有出现大规模的慌乱,也没有溃逃。

    可现在,张饶死了,贼寇们再无依仗。

    长久压抑的劳累、饥饿加倍袭来,贼寇们再无战心。

    逃吧!

    煞星李贤来了,连定莱将军张饶都被李贤杀死了,谁能挡住他?

    逃的越远越好。

    贼寇们脑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离开此处。

    至于离开这里,以后要吃些什么,那都不是现在需要考虑的事情。

第63章 军中缺粮() 
蒙山一役,黄巾军大败。

    介亭官军阵斩大寇张饶,击杀流寇一千二百人,被山道堵住去路的三千多名贼寇逃入深山,不知所踪。

    大雪封山,没有粮秣食用,贼寇的下场可想而至。

    张饶的前军只剩下了三百多人,他们倒是在张荣的接应下活了下来。

    不过,原本兵强马壮,人马过万的黄巾贼只剩下张荣这一股战力,人马不过一千人。

    李贤一击得手,并没有纠缠不休,反正张饶已死,剩下的贼寇再也无法对介亭形成威胁了,他便放心地挥军北上。

    张饶死后,张荣成了贼军中地位最高的头目。

    大军入山的这些时日,方圆百里之内的村庄全都被张荣劫掠一空,不过还是有四个村堡庄园没有攻陷。

    试了几次,除了损兵折将之外没有一星半点的收获。

    强攻不得,张荣便收敛了心思。

    张饶死了,莱州南部已经再无留恋之处,保存实力才是要紧事。

    之前若不是张饶太过莽撞,闯入蒙山,又怎么会落到兵败身亡的境地?

    前车之鉴,由不得张荣不去小心。

    南边的即墨、夷安虽然富庶无比,可仅靠麾下的千余人马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得手的。

    夷安城内还有三千兵勇,一旦他们缓过劲儿来,到时候张荣就是进退维谷的局面。

    介亭是去不得的!

    那里太过贫瘠,又属于东海糜氏的势力范围。

    如今的黄巾贼日薄西山,可不想再招惹这等世家门阀了。

    那去哪里呢?

    据说贼帅管亥困住了都昌城,兵马不下三万,要是依附与他,日子肯定要好过些。

    黄巾贼过惯了依附强者的日子,如果让他们这一千人扯旗子单干,只怕还没有人敢冒这个险。

    反正那李贤往北而行,张饶便打着“为大头领复仇”的名号,这样一来,于公于私都让大家伙满意。

    至于蒙山之中还有没有活着的同伴,张荣一点儿也不在乎。

    那帮家伙一头钻进了深山,能有几个人活着出来还是未知数。

    与其把时间浪费在这上面,还不如快马加鞭地赶到都昌城,说不定还能分一杯羹。

    其实,张荣心里还有另外一个说不出口的念头,据说张让没有死,他要是活着出来了,自己的头领位置岂不是要受到挑战?

    去依附管亥也就罢了,人家是正儿八经的渠帅,可要是被张让抢了位置,那就是张荣无法容忍的事情了。

    蒙山,李贤的官军行了三日,终于走了出了山区。

    根据向导所言,此处隶属都昌,过了潍水再行百里就可以看到郡城。

    站在山口,李贤有一种恍然隔世的感觉,怪不得世人都佩服红军翻雪山、过草地的壮举,这年头走一次山路真的不容易。

    之前的几场厮杀,李贤麾下总共折损了两百人,而在山里行了九日,就有几十人冻死。

    冻死的人多数是流民营中的流民,他们没有多余的衣物御寒,又缺乏足够的营养储备,只能无奈地死去。

    那些受伤的伤员,即使有烧酒果腹,也还是丢掉了半条命。

    经过小校统计,李贤麾下正兵营有人马五百人,辅兵营六百人,流民营八百人。

    看上去,人马比离开介亭的时候多出了一倍。

    可是,多出的这些人马全都是没有什么作战经验的流民。

    这些流民是李贤在蒙山中救出来的,他们是为了躲避兵灾才藏入蒙山的,要不是遇到官军,这些乡民早晚会饿死、冻死。

    一些青壮也就罢了,把他们吸收入营,可以增加己方实力,可多出来的妇孺短时间内几乎毫无用处。

    不过,救了就是救了,李贤做不出见死不救的事情。

    刘备刘玄德靠的“仁义”引得众人来投,李贤虽然不想学什么伪君子,却也不想把自己名声搞臭。

    李贤的活命之恩让乡民感恩戴德,到处都是兵荒马乱的,乡民也毫无去处。

    于是,毫无例外,这些乡民全部被李贤编入了流民营中,交由刘七管辖。

    流民多了,吃饭的嘴也增加了,前方的哨探接连发现了三个村落,可却全都是人去屋空的村落,没有一丝生气。

    乡民一定是逃难去了。

    望着渺无人烟的村落,徐庶来到李贤跟前,嘴里低声说道:“粮秣只够一日所用,游缴须得早做谋划。”

    李贤颌首应道:“管亥兵围都昌,怕是早已经把方圆百里之内的粮秣搜刮一空,我们要想找些吃食,须得到村堡之中想办法。”

    在东汉末年,为了防备匪患,村民多数结堡而居,而在地方上颇有威势的豪强往往把乡堡建的坚固无比。

    流寇过境也是吃软怕硬,遇到简陋的村堡,他们肯定不会放过,可若是墙高池深兵强马壮的堡垒,流寇说不定连试探一番的意思都不看。

    管亥兵围都昌,麾下兵马早已经把附近的村堡搜刮了无数遍,能够残存下来的堡垒,多数是豪强耗费心血建立的。

    兵荒马乱的年月,苦哈哈的乡民是指望不上的,唯有吃大户才是正儿八经的好主意。

    “游缴言之有理,我记得流民营中有不少附近的乡民,不如让他们头前带路,告诉我们附近哪里有村堡庄院,此番,说不得要叨扰一番了”,说罢,徐庶笑了起来。

    李贤也笑了,他说道:“希望他们深明大义,我们虽然是客军,可毕竟杀的是黄巾,于情于理,他们都应该有所表示。”

    徐庶可不是什么腐儒,年少时他便因为义气杀人,后来虽然苦心读书,修身养性,可骨子里却还是那种“磊落”脾性。

    若是村堡识相也就罢了,乖乖地交出粮食,那便万事无虞,可若是村堡蛮横无理,拒不纳粮,徐庶便会让他们知道什么叫做雷霆之怒!

    在山中的这些日子,徐庶早已经把自己当作了介亭官军的一份子,而不是以一个局外人的身份来考虑事情。

    “游缴不用担心,有流民营内的那些本地人,我们便可以知己知彼!”

    李贤深以为然,只要知道堡内豪强的脾性,对症下药,不怕他们不给粮食!

第64章 进个乡堡不容易() 
官军行了二十里,终于见到一座占地规模极大的庄院。

    阵阵炊烟腾空而起,似乎还有隐隐约约的吵闹声,见到久违的人烟,官军忍不住发出一阵欢呼声。

    在蒙山中摸爬滚打了这么久,介亭的兵勇们都有些憋的很了。

    荒山野岭的,除了野畜就是流寇,好不容易遇到几个正常的流民,却又是无家可归的可怜人。

    兵勇们也是人,他们需要正常的交流,绷紧的精神也需要舒缓一番,不然的话,长此以往,兵勇们便会身心疲惫。

    李贤明白士卒的诉求,这一次他早已经打定主意,要在一个安稳的地方好生休息休息。

    眼前的这座乡堡,就是李贤选定的目标。

    据说堡内的主事者嫉恶如仇,对为非作歹的流寇恨之入骨,李贤杀了作恶一方的张饶,应该可以拉近双方的距离。

    相距三百步远的时候,一直在墙头瞭望的乡民似乎发现了李贤的这波人马。

    由于距离较远,难分敌我,乡民们敲响了示警的铜铃。

    “叮叮叮”一时之间,警钟大作。

    堡内的青壮抄起武器齐齐涌上城墙。

    对于乡民来说,这乡堡就是大家的命根子。

    倘若没了乡堡,穷凶极恶的流寇早已经把大家吞的尸骨无存,因而,守护乡堡就是在守护他们自己的家园。

    李贤没想到堡内的乡民警戒心竟然这么高,不过想想却也在情理之中。

    要是乡民懈怠,这乡堡早就被流寇击破了,又哪能留存到现在?

    为了确保己方人马没有恶意,李贤与胡庸等人离开军阵,大步行到堡墙之下。

    距离一百步的时候,胡庸才扯起嗓子吼了起来:“周世叔安好否?晚辈胡林翼前来拜访。”

    城头一个身材粗壮的中年男子皱起眉头望着城下,这伙人马军阵整齐,士气高昂,看上去绝非等闲。

    不是流寇,却又不像官军?

    周博府对附近的官军了如指掌,在这都昌被围的要紧关头,绝对不会有官军在此出没。

    来的到底是谁?

    正在思虑的当口,城下传来了胡庸的叫喊。

    胡林翼?这名字很是熟悉呀。

    忽然,周博府脑中灵光一闪,他从墙上探出头来,嘴里道:“可是蒙山南边的胡家堡胡贤侄?”

    胡庸大喜,这次出马他可是在李贤面前拍下胸脯的,说堡内的周庄主与他家有过来往。

    真要是周博府翻脸不认人,或者说压根不记得胡庸这么一号人物,那胡庸丢人可就丢大发了。

    “啊哈哈,周师叔,多年不见,您老依旧如此硬朗呀”

    周博府笑骂一声,道:“你小子不老实在胡家堡待着,怎么跑到这里来了?”

    胡庸似乎这时候才想起李贤的存在,他后退一步,大笑着说道:“世叔,此事说来话长,且容我先给你介绍一下我身边的这位,他是介亭游缴,我胡家堡落难的时候,是他救下了我们全堡上下八百口。”

    一个小小的游缴原本不值得周博府重视,可胡家堡的实力他还是有所耳闻的,能够救下胡家堡,说明这游缴不简单。

    不过,大家熟归熟,可是在没有搞清楚对方的来路之前,周博府可没有打开堡门,放人进入的意思。

    胡庸与李贤不以为意,对方的小心谨慎是在所难免的事情。

    没曾想,周博府又开口了:“喔?不知游缴意欲何为呀?”

    胡庸还待多言,李贤却伸手劝阻住了,他知道,这时候该自己开口了,“周老哥,我李贤路过此处,手中缺些粮秣,不知老哥可否借些食用?”

    这游缴不按套路出牌呀,哪有张口就要粮食的,他就不怕自己一口回绝了?

    胡家堡的堡主虽然与周博府也算是熟识,可这李游缴又是怎么回事?

    他凭什么相信周家堡一定会给粮食?

    周博府犹疑一番,还是不知该如何回绝。

    毕竟其中牵扯到了胡家堡,如果只是寻常的客军,周博府绝不会给半分好脸色。

    仁义无双的孔融孔北海在都昌郡城被贼寇围困了半个多月,求援的兵马到处告急,可又有哪一支官军前来救援了呢?

    这李贤说是游缴,可是从哪里来?又要往哪里去?

    不等周博府疑问出口,李贤便自顾自地介绍起来:“好叫周老哥知道,我本是介亭游缴,保境安民是份内事,后来听闻孔北海有难,都昌危急,我便领军北上,途径此处的时候,军粮匮乏,希望周老哥能够仗义施援!”

    这番话说的情真意切,而且把态度放的极低。

    面对流寇的时候,李贤是何等的智株在握,霸气凌然?

    可现在,为了粮食,李游缴却低下了高昂的头颅。

    胡庸的目光已经喷出了怒火,什么狗屁周博府,凭白糟践了一个“急公好义”的名头。

    要不是李贤瞪了一眼,胡庸早就破口大骂了。

    周博府没想到李贤竟然如此坦诚。

    介亭到这里起码有五百里多里的距离,李贤不过是一个游缴,他是怎么闯到这里来的?

    不是说大贼张饶正在夷安一带活动吗?

    从介亭到都昌,夷安是必经之处。

    也罢,对方已经把话说到了这份上,周博府如果再扭扭捏捏反而显得不够仗义了。

    墙头的乡民已经开始窃窃私语,他们看到,李贤身后飘扬着一杆“汉”字大旗。

    那旗帜的模样不似作伪,而且旗下的军卒军纪凛然,这么长的时间,没有出现半点骚动。

    “李游缴,远来是客,还请入堡详谈”

    不管怎么说,周博府终于发出了邀请。

    李贤没有带护卫,向徐庶传递了一个眼神过后便在胡庸的陪同下进了乡堡。

    堡门只开了一条不宽的缝隙,胡庸“哼”了一声率先跨了进去。

    李贤摇了摇头,他知道胡庸是怕其中有诈,所以才在前头探路。

    不过,按理说周博府与李贤无冤无仇,不至于甫一见面就痛下杀手吧?

    真要是有诈,那也只能说李贤运气太差了。

    为了不露怯,李贤并没有踌躇多久,他与胡庸几乎是前后脚同时进了乡堡。

    堡内,完全是另外一个世界。

第65章 周堡主的惊叹() 
十步之内,两排青壮手持长枪,目光警惕,百步开外,隐隐可听见孩童的哭闹声,放眼望去,房舍之间构造紧密,院墙高大。

    好一处防护严密的村堡!

    李贤暗赞一声,脚步不停,依旧大步往前。

    胡庸板着脸,手放在腰间,亦步亦趋地跟在李贤身后,大有一言不合拔刀相向的意味。

    周博府这时候踱下了堡墙,他淡淡地施了一礼,嘴里道:“孔北海有难,李游缴不顾寒冬辛苦,跋涉来援,我代都昌的百姓先行谢过了。”

    李贤轻笑道:“官军灭寇拿匪本是分内事,我不过是依命行事罢了。”

    “游缴说笑了,管亥兵围都昌,贼军齐聚一处,可贵属却是我见到的第一支来援的官军!”

    李贤没想到自己竟然撞到了这么个彩头,他心中颇为自得,不过面上还是说道:“孔北海仁义之名传天下,若是让宵小得逞,岂不是让天下人小觑各路英雄?我不过是恰逢其会,来得早些,我想,后面肯定还有会官军来援的。”

    周博府只是摇头,道:“如果不是挂念我这堡内的千余老小,我早就点齐人马救援都昌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