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乱臣贼子-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博府只是摇头,道:“如果不是挂念我这堡内的千余老小,我早就点齐人马救援都昌了。对了,李游缴,我记得大寇张饶正在夷安一带活动,不知道你有没有遇见他的兵马?”

    李贤悠然自得地笑了下,并不多言,一直闷不吭声的胡庸这时候扬起脖子,大声说道:“张饶的头颅就在外头,至于他的人马,只怕早已经葬身在蒙山之中了!”

    “什么?竟有此事?”周博府大惊失色。

    与兵寇都昌的管亥不同,贼将张饶可是一直在莱州肆虐的匪徒,之前孔融孔北海试图将其剿灭,可却连败数阵,最终不得不留下一个剿匪不力的污点。

    这样一个纵横捭阖的大贼竟然死了?还是死在对面这个游缴之手?

    这他娘的什么情况?

    周博府觉得自己的人生观要彻底颠覆掉了。

    如果一个县内的游缴都能够剿灭拥有万余兵马的张饶,那坐拥郡城六千兵马的孔北海按理说应该吧管亥杀的大败才是,又哪里会落到今日这般险境?

    这么比较,岂不是说这李游缴比孔北海还要厉害?

    起码在武事上面是这样!

    看到周博府瞪大了眼睛,露出满脸的震惊,胡庸很是出了一口恶气,让你这老小子看不起人!让你态度傲慢!

    怎么样,惊呆了吧!

    想到这里,胡庸略带几分讥讽,道:“世叔若是不信可以到堡外看看,只是不知世叔是否见过张饶,能否认出他来?”

    周博府略带尴尬地笑了起来:“贤侄多虑了,官府画影图形的大盗流寇,我这里都留有拓本,来人呐,取张饶的画像来!”

    周博府已经下定决心,倘若面前这伙官军真的杀了为祸一方的张饶,那他便豁出去了,取出堡内的存粮,交给他们。

    为了验证自己的想法,周博府对敌意满满的胡庸视而不见,摆出一副一探究竟的模样。

    没多久,堡内的庄丁便取来了张饶的画像。

    周博府拿着图像,嘴里道:“李游缴,恕我冒昧,不知道可否看一下张饶的首级?”

    胡庸勃然大怒,这是赤裸裸的怀疑啊,“你这是什么意思?”

    跟着李贤一路行来,胡庸早已经把李贤视为人生偶像,哪里容得他人诋毁?

    李贤倒是没有恼怒,他有求于人,自然不好拒绝:“除了张饶的头颅之外,还有贼寇的旗帜,周堡主可以一并瞧瞧。”

    “固所愿也,不敢请也!”

    厚起脸皮的周博府让胡庸颇为无语,碍于李贤的拦阻,他又不好翻脸,只得不停地怒视对方。

    偏偏周博府似乎看穿了胡庸的心思,对其视而不见。

    胡庸眼珠一转,嘴里道:“喔,险些忘了,我家游缴敢与我一道独闯你这周家堡,不知道周世叔是否有胆去我们的大营走一遭!”

    这一次李贤没有喝斥胡庸,而周博府略作讶然之色之后却再度笑了起来:“哈哈,贤侄说笑了,你周世叔虽然胆子小,可却也不是没闯过江湖,你们介亭的兵勇又不是差狼虎豹,我为什么要怕?”

    胡庸冷哼一声以示不屑,看得出,他对周博府的再三提防很是不满。

    对此,周博府心知肚明,可却也不好多说,说多了反而显得他不够磊落。

    让胡庸出了口恶气,李贤打起了圆场:“胡庸,你头前引路,带着周堡主去一探究竟。”

    胡庸哑然失色:“游缴你这是什么意思?”

    周博府也有些疑惑。

    李贤笑了起来:“周家堡构造严密,防范井然,我想留在堡内观摩一番。”

    “不可!”胡庸一口回绝,话一出口之后他才意识到自己口气过于莽撞了,不过情急之下他也顾不得这些了,又说道:“游缴你留在这里干什么?把你拉在这乡堡,我自己回去?兄弟们还不戳我脊梁骨吗?”

    周博府明白李贤的意思,对方是怕自己不放心,所以要留下来做人质。

    单是这份气魄就让人汗颜

    “李游缴,你还是与我一道出堡吧,我这乡堡就在这里,跑不掉,等我们看完了张饶的头颅,我亲自带你四处走走!”

    这话说的还算是人话!胡庸暗自腹诽。

    李贤借坡下驴,笑道:“那好吧,待会儿周堡主不要嫌我叨扰就好了。”

    两人说笑着便出了乡堡。

    此时,介亭的官军依旧排着严整的队列,没有丝毫懈怠的意思。

    为首的徐庶看到李贤这么快就出而复返,心里头松了口气。

    不管怎么说,只要人是平安的就好。

    周博府也曾在战场上厮杀过,自然晓得什么是真正的精兵。

    原本隔着老远,只能有一个大概的印象,可此番走到近处,周博府开始察觉到,一股浓重的煞气从这支官军身上冒了出来。

    这是真正的百战精兵!

    由此来看,张饶还真有可能死在他们手中!

    这李游缴看上去年岁不大,他是怎么练出这样一支精兵出来的?

    疑问浮上心头,周博府对李贤很是好奇。

第66章 军械换粮秣() 
在李贤的引导下,周博府还是见到了张饶的头颅,与海捕文书上面的画像虽然略有些不同,可是相似度还是超过了七成。

    张饶真的死了,而且是死在这名游缴之手!

    孔融孔北海没有做到的事情,一个介亭游缴做到了。

    这一下,周博府真的服了,他有板有眼地行了一礼,道:“适才是我怠慢了游缴,我没想到游缴少年英雄,竟然真的为民除害,杀了张饶。”

    李贤谦虚了一句,道:“要不是三军用命,将士齐心,我也奈何不得张饶。”

    周博府面带愧色,道:“不管怎么说,游缴杀了张饶,就是我莱州的大英雄,我周家堡虽然穷弊,却也愿意进献粮秣,以供大军食用!”

    胡庸原本还准备再冷嘲热讽一般,哪知道见了张饶的头颅之后,周博府却好像变了个人似的。

    主动开口纳粮?莫非太阳从西边出来了?要知道之前周博府可是连堡门都不愿意打开的。

    这老小子在搞什么鬼?胡庸不惮用最大的恶意来揣度对方。

    对于周博府态度的转变,李贤自然是喜闻乐见的,他笑道:“堡主真是仁义,放心,所有的粮秣我都用银钱来购买,价格比市价高出一成,不知周堡主意下如何?”

    周博府活了大半辈子,还是第一次听说有愿意出钱买粮的官军,便是之前孔北海出兵讨伐张饶的时候,他用的也是征集的名义。

    什么叫征集?就是朝廷为了应付突发状况、剿灭匪患,强行征集粮秣钱粮。

    之前周博府对李贤多加防范,就是怕他领军入堡,肆虐劫掠。

    现在,听其言,观其人,李贤行事完全没有官差的那种咄咄逼人。

    以此来看,倒是显得周博府以小人知心度君子之腹了。

    这李贤不简单!周博府心中对李贤的评价又增加了几分,他嘴上却说道:“游缴太过客气了,你能跋涉数百里前来仗义施援,我们都昌百姓很是感激,我周博府虽然碍于俗事,无法亲自领兵杀往都昌,可我相信,只要有游缴这等豪杰,黄巾必破!不过是些许粮秣罢了,算是我进献给游缴的。”

    胡庸瞪大了眼睛,这厮真的变了,给钱都不要,他想要什么?

    银钱在李贤手中倒是无足轻重,他更愿意拿它们来换些紧缺的米粟,不过,眼下既然周博府不愿意收钱,那就给他更有诱惑力的东西吧。

    在这盗贼并起,乱象渐显的年月,还有什么比武器显得更有诱惑?

    剿灭张饶的那一次大战,介亭兵勇足足收缴了两千杆木枪,三百柄刀具,另有一百副弓箭,甲胄十具。

    弓箭、道具、甲胄这些东西李贤都打算留下,可那两千杆木枪却有些无足轻重了。

    能够拿它们来置换些粮秣应该是不错的主意。

    李贤手指木车,嘴里道:“那里有我缴获的武器,堡主可以挑一些。”

    周博府眼前一亮,他没想到李贤竟然能够想出这种折衷的主意。

    对于偏安一隅的土财主来说,些许银钱根本算不了什么。

    可这些武器就不一样了,无论是枪杆,还是枪头这都是稀罕品。

    周家堡的青壮虽然也装备了不少武器,可还是有不少缺额。

    倘若把木枪取回去,想必阖堡上下绝对会喜出望外。

    “哈哈,游缴真是爽快,就这么定了!”周博府没有故作扭捏,利落地应诺下来。

    达成了初步交易迹象,李贤与周博府相谈甚欢。

    到后来,李贤婉拒了周博府邀请大军入堡休整的好意,执意扎营堡外。

    不过,周博府还是让乡民送来了酒肉。

    只可惜,周家堡内也没有太多的粮秣,除了留给自家乡民食用的六十石粮食之外,周博府只能拿出二十石,再多,堡民就要饿肚子了。

    二十石粮食,即便省吃俭用,介亭的官军也坚持不了三天。

    周博府本想挤出更多的粮食,却被李贤拒绝了。

    针对周博府的不解,李贤笑道:“周堡主如此仁义,我李贤感激不已,可是,我虽然是官军,却不能仗着剿匪的名义让你们陷入无粮的困境,那样的话,我与流寇有什么区别?”

    周博府很是感动,“可是,没有足够的粮秣,将士们如何专心杀敌?”

    李贤自信满满地笑了起来:“周堡主有所不知,我打算在这里休整一番之后便去另外几个村堡转一转。”

    这就是挨家挨户敲竹杆的意思呀,周博府恍然大悟,嘴里道:“以游缴的本领,讨要些粮秣易如反掌,可如果这时候贼寇大肆攻城的话又该如何是好?”

    周博府是怕李贤在路上耽搁久了,误了救援的机会。

    李贤却道:“周堡主宽心,孔北海不是莽撞之人,只要他闭门不出,依仗都昌城池之坚,贼军奈何不了他,再说了,如果管亥真的有把握破城,又哪里会等到现在?”

    听上去是这么个理儿,周博府不是不知兵事的书生,之前只不过是当局者迷,太过担忧,忘了这一茬。

    眼下李贤这么一提点,周博府当即醍醐灌顶,“受教了!”

    自始至终,徐庶都没有插言。

    一个合格的谋士应该时刻摆正自己的位置,目前的这种情况,李贤完全掌握了主动权,根本不需要徐庶再费心了。

    当天夜里,介亭兵勇在周家堡外休整了一夜。

    新年已经过去,出征在外的官兵难免有些想家。

    从介亭开拨的日子算起,官军离乡已经有半个多月了。

    不知家中是否一切安好?

    临行前采购的年货是否够用?

    相对于以往,今年介亭兵勇的家中都过上了一个难得的肥年。

    为了让军卒安心杀敌,没有后顾之忧,李贤特意提前预发了三个月的薪酬。

    有了月俸,兵勇们的家人自然喜出望外,他们念叨着游缴的好处。

    新年的时候,乡老在拜祭天地的时候还不忘祷告,乞求上天护佑介亭乡勇,让他们百战百胜,平安回家。

    等到李贤连胜数场,阵斩张饶的消息传回介亭的时候,李贤的人马已经到了周家堡。

    睡在柔软的虎皮上,李贤思绪万千,用不了多久,他就能赶到都昌城下。

    家喻户晓的孔融、大耳刘备、东莱太史慈、悍匪管亥都将粉墨登场,而他李贤,再也不是一个旁观者,而是真正的参与者!

    营外传来军卒们大声喧闹的声音,他们借酒消愁,舒缓着长久以来的压力。

    古时候又没有太多的娱乐活动,夜深人静的时候,除了男女两人在床上“啪啪啪”之外几乎没有别的娱乐活动,而介亭的兵勇们连“啪啪啪”的机会都没有,他们只能围着篝火,吹牛打屁,借以打发时间。

    李贤不是发明家,鼓捣不出太多的娱乐活动,只能希望忙碌起来的兵卒们会发泄掉剩余的精力。

第67章 该出手时就出手() 
背对着初生的朝阳,介亭的官军再度拔营出征。

    周博府领着亲族护送了十里,他与李贤接触的时间虽然不多,可两人却相谈甚欢。

    李贤的博学****让周博府刮目相看,而周博府的老辣也时不时令李贤惊叹。

    从某种意义上说,周博府与李贤都有一些相同之处,正是这些共性才让饶命相谈甚欢,引为知己。

    周博府憎恨流寇,性情磊落,而李贤同样视黄巾如蝗虫,杀伐果断。

    甫一开始接触,可能少不了针尖对麦芒,可仔细了解之后,周博府与李贤总是会相视一笑。

    在黄巾肆虐的都昌,周博府能够以一己之力支撑一座乡堡,可谓有勇有谋。

    李贤生平最佩服这样的人。

    况且,在介亭官军最需要粮秣的时候,周博府能够自愿交出米粮,这份豪爽就值得结交。

    有了周家堡的二十石粮食,起码三五天之内大军不需要担心饿肚子了。

    这几天的时间,足够李贤做很多事情。

    根据附近流民的叙述,在前往都昌的路上,还有三个乡堡。

    与周家堡比起来,剩下的三个乡堡规模更大。

    如何从乡堡手中搞出更多的粮秣,这是徐庶考虑的事情。

    李贤需要考虑的是如何应对可能出现的流寇。

    越靠近都昌,流寇劫掠肆虐的可能性越大。

    毕竟,管亥虽然是黄巾贼的渠帅,可是他却不能完全掌握麾下的人马。

    太平道的大旗一竖,前来依附的牛鬼蛇神多如牛毛,管亥下力气收编整顿了一番,可却收效甚微。

    良莠不齐的部众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令人头疼。

    可是,面对前来投奔的流寇,管亥总不能将他们拒之门外吧?

    劫掠来的粮秣越来越少了,而出外“就食”的部众收获也越来越少。

    据麾下回禀,都昌方圆百里之内,除了四座乡堡之外,再也没有一座可供大军补给的村寨了。

    冷冰冰的一句话包含着一个血腥的事实:百里之内的村庄一扫而空,即便乡民侥幸未死,没有粮秣的他们也绝对活不到春暖花开的时候。

    管亥骑虎难下,兵寇都昌原本是一个奇招,本以为可以轻易拿下郡城,那样的话,太平道就有了东山再起的本钱,而麾下南征北战十多年的部众也可以有一个安身立命的所在。

    哪知道,孔融孔北海虽然不知兵事,可却把郡城修得又高又厚,管亥指挥流寇攻打了十多次,全都无功而返。

    其实,若不是几年前张饶把孔融打的大败而归,缺乏安全感的孔融也绝不会把郡城修成这样,而一个回合便死在管亥刀下的宗宝让孔融明白,斗将单挑,城内没有人是管亥的对手!

    这样的情况下,孔融决定采取最窝囊的守城方式,龟速不出。

    哪怕黄巾贼激将、骂战,孔融依旧闭门不战。

    真要是被贼兵骂的很了,孔融便使人大吼一声:“你要战,那便战,休得啰嗦,杀上城头才是本事!”

    管亥听得目眦欲裂,可却又无可奈何。

    攻城的器械准备了很多,攻城的人手也宽裕的很,可是,每一次攻城都只有一个结局,败。

    一开始,流寇还颇有战意,他们觉得拿下都昌轻而易举,可半个月的时间过去了,官军依旧据城坚守,而城下流寇的尸首已经超过了两千具。

    已经有流寇传言,说管亥在保存实力,为的就是排除异己,借刀杀人,借助官军这把刀消灭那些不服者。

    管亥宰了几十个传播流言的倒霉鬼,可传言却依旧没有止歇的迹象。

    都说流言止于智者,可流寇当中只有夯货、蠢材,却缺乏聪明人,他们不相信承诺,反而对诋毁深信不疑。

    管亥知道,再不拼命就真的来不及了。

    大家都说管亥在保存实力,可是谁知道管亥一直在防备官军。

    不管是北方的袁绍,还是南方的陶谦都有实力前来救援,他们两家人马兵多将广,真要是挥兵来援,到时候就是一个大麻烦。

    僵持到这个时候还攻而不下,管亥已经没有退路了。

    要么放手一搏,要么引军退却。

    折损的攻城器械还在抢修当中,为了这最强一击,管亥决定让麾下部众有一个念想。

    什么念想?

    男人最喜欢的是什么?

    无非是女人!

    之前,管亥一直不准麾下兵马大肆劫掠女子,可这一次,强攻在即,他再也顾不了什么了。

    只要能够攻下都昌,什么都好说……

    离开周家堡,介亭兵勇行了三十多里,终于见到了另外一个乡堡。

    这座乡堡的情况与周家堡不同,官军到来的时候,一伙贼寇正围着村堡强攻猛打。

    堡墙上的乡民使出了浑身解数,他们用垒石,用沸水反击,可堡下的贼军却宛若蝗虫一般,前赴后继,仿佛把生死置之度外。

    真的是这样吗?

    流寇自然怕死,能够活着,谁也不想暴尸荒外。

    可现在大家别无选择,除了城高池深的都昌城之外,只有这几座乡堡里有女人,有粮秣了。

    不攻破乡堡,这寒冬腊月的,饿也得饿死。

    横竖都是死,为什么不去博一把,万一破了乡堡,抢了头功,那就可以好生乐和几天!

    流寇早已经泯灭了人性,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的心理都已经扭曲了。

    正儿八经的乡民百姓不会作出这等疯狂的举动。

    乡堡危在旦夕,李贤自然不能袖手旁观。

    没多久,哨探快马来报,“报,游缴,围攻乡堡的流寇一共有三千人马,目前尚未发现其他流贼”。

    李贤微微颌首,道:“流寇实力如何?”

    哨探不屑一顾,“土鸡瓦狗尔,不如张饶多矣”。

    李贤大笑:“既然如此,那我们还等什么?正兵营随我冲杀,辅兵营、流民营看守辎重,见机行事。”

    “喏!”

    乡堡底下,流寇头目已经咧起了嘴角,志得意满地笑了起来。

    眼瞅着乡堡就要沦陷了,头目已经开始盘算,待会儿要睡几个女人了。

    哪曾想,从后方忽然传来一阵喊杀声。

    “杀贼!”

    这他娘的什么情况,流寇大惊失色。

第68章 土鸡瓦狗耳() 
流寇们嚣张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