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穿物语-第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金姆没有说出来的话;梅兰妮全听懂了。

她说;"谢谢阿姆的提醒。我会的记牢的。"

197 商业情报的用处

金姆提醒梅兰妮不要受骗上当。

梅兰妮明白自己现在在别人眼里是个年纪尚轻的寡妇;家产颇丰。又有名声的顾及。所以是最佳下套的对象。

梅兰妮把金姆的提醒对家里的人都说了。

梅朵说;"我是不会和这样的人有什么交往的;倒是你;别真把苏州当成上海滩;独自一人出门逛街。这样容易引来误会。"

那口气;就是侄教三娘。

梅兰妮还是接受了教训;她再也没有一个人去逛商业街。

一个人标新立异;总是要付出些代价的。

梅朵她们一行人;在十月底;去了上海。

徐师傅带这他的班子来建造茶室了。

梅兰妮帮着做些生意上的管理;空下的时间就在家里缂丝。

有几次出门;她也会碰上那个姑子。姑子会笑着和她打招呼;她也只是笑着点点头;并不搭腔。

乔妈等人的反应也是如此。

那姑子有时会站在金姆桥头;高声与东岸某些妇人说着天堂地狱里的种种事情;句句指着某些门户不待见佛子的罪孽是如何的深重。

华家的人进进出出;置若罔闻;几次下来;那姑子也就知难而退了;渐渐的没了身影。

梅兰妮心里才松了一口气。

开茶馆最大的好处就是能第一时间知道井市中的流言;流行。用现在的话说;是收集情报的好地方。

自从金家两姐妹去了茶馆工作后;羽绢的信息就多了;每晚都会讲些坊间传闻。

梅兰妮得知;羽绢的消息都是转述两姐妹的话时;引起了她的思考。那哥几个日日想要建立一个庞大的组织;情报工作就非常的重要。怎么没听他们说起这一块事情来?

如果;真要建立情报站;那金家姐妹就是天生的收集情报的好帮手。

如今;苏州坊间的传闻;梅兰妮就是足不出户;也知道了个大概。

这天;梅兰妮在贸易行和于立清谈着与杨家的生意。

华记漆器近来都是买给他家。

他家虽然被取消了贩买官铜的资格;但是由于多年来的财富的积累;使他家可以不用领官资也能自家出海到长崎贩铜。

贩来的铜;清廷有规定;百分之六十要卖给政府;另外那百分之四十方能自家销。私家贩铜的利润还是很高的。因为除了卖铜;还能带随船货物;从中国往日本销;那是三倍的利润。如果是日货销入中国;那就是十倍的赚头。那时;中国人的生活水平要比日本人生活水平高。

当梅兰妮向于立清说起杨家要出海的事时;后者大惊;问道;"夫人如何得知此事?"

梅兰妮见到他的反应;心里纳闷;说道;"坊间传闻他家如今大量收购丝绸;砂糖;书籍;和瓷器。"

于立清听说;沉思了片刻;道;"这样看来;他家很有可能打算明年出海。我们的漆器要尽快另找下家了。"

梅兰妮有点不理解了;"他从日本贩来的漆器都不一定比我们的好;如果进贡的话;就是我们贵了些;但是质量是保证的。"

于立清道;"我不是担心他家从我们这里进货的事;我是担心;他家以后付款的事情。你想;他家如今那资金必定是紧张了。再加上与皇家做生意;那就是那头一个声令;他就是翻遍天下也要寻找的。他能不选我们的货?皇家那头他是不敢欺的。到时候;他就拿着那皇商的身份来压我们;低价;赊帐的从我们这里进货。在他看来;我们还能和皇家教较劲?"

梅兰妮听说;也担起心来;"那我们怎么办?"

"金明堂的老板来过我这里;问起漆器的事情;当时我就留了个心眼;对他说;下次有货一定先让人通知他家。"

金明堂在苏州是个有名气的漆器店;经营着漆器;盘盒;各类嫁妆漆器等。老板是个江西人。苏州漆器同玉器一样闻名;漆作有明光;退光等分工。剔红;剔黑;彩添等皆精致;一直居于全国的领先地位。可是;由于日本漆器的销入;影响了苏州漆器行的生意;这些年来;许多的漆器行更愿意经营日本漆器。

"你的意思说;我们现在的漆器就销给金明堂?"

"是;原本;这样精美的漆器当然往皇家销是最恰当的。"于立清有些感慨。

于立清到底还是清朝人;他认为只有皇家能出高价买东西。

清朝末代时;光绪皇帝的一个鸡蛋是二两银。而他老师的鸡蛋市价只不过二文一个。并不是鸡蛋卖到皇宫里就价高;相反;那些采买们还会压价;可是;报上去的价钱高;这样经手的人都有一份钱好拿。肥缺是这样来的。以鸡蛋事情做类推;皇家的买卖大都可以这样理解;经手人的买价并不高;可是报到上面去的价就要加上回扣和经营费了。

梅兰妮当然不能把光绪的鸡蛋作为例子来说明;她讲了皇家进货的可能贪污的地方。

倒把于立清听的匝舌。心下佩服起梅兰妮的老练来。他哪里知道;梅兰妮只是把后世贪官们的操作略说了一;二而已。

除了金明堂外;他们还选了另外两家的漆器店作为新下家。

琅琦的漆器来苏州时;他们只留下了几件;其余的都卖到了那些漆器店去了。苏州人也因为市场上来了一批精美的漆器而小小的轰动了一番。

等杨家来问时;这里自然一口否认。

杨家再来买漆器时;果然要仗势赊帐。

华记哪里会怕他。只说没了货。他只好到别处去想办法。

年底时分;各家都有上下的打点;皇家也不例外;也要进些苏州的各类货物。前次送去过好的漆器;等于给了皇家人做了质量标准。如果这次交去的货比上次的差;肯定是过不了关的。杨家刚从铜市上摔下来;江南的各大商家正在看着他家的笑话。好不容易他家又从漆器上重新搭上了内务府的生意。杨家在江南又是可以说的上排号了。

如今;和华记闹开了;杨家方发觉华记不是那么好吃吃的。打听着华记的后台;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就是几个进士;还没什么实质性的官职;苏州这样的人家多得很。可是;偏就是这样的人家不好办;硬吃人家;会在苏州引起公愤的;苏州虽然是商业城市;但是商人的地位再高;明目张胆欺负有功名的人家;还是要被指责的。杨家现在的地位正微妙;所以他们不会来硬碰硬。

做生意的人家也是有自家的政治策略的;有人唱着红脸;有人唱着白脸;不会一味的把路走死。

杨萃余就是杨家唱白脸的那个。

他来到了华记;和于立清又讲起了交情;数落了他堂兄弟们的粗糙。

好说歹说;从华记才又买了几件漆器;当然是现金交易。

能和华记用定期结帐的方式进行商业交易的商家;孙春阳南北货行就是一家。

腊月要到了;买年货的人多了起来;外地的商人;旅人赶回家过年的时候;总会到孙春阳去买土特产。孙春阳是苏州最好的南北货店。

孙春阳是宁波人;他原是位读书人;万历年间来到苏州后见到苏州的商业如此发达;便弃儒经商了。用自己的名字开了间南北货店。读书人经商总有些与众不同之处;他把明朝衙门管理的某些制度引用到了商务实践。他家店铺最讲质量。再有就是讲诚信。

店铺中分有南北货房;海货房;腌腊房;酱货房;蜜饯房;蜡烛房等六房;货物分门别类;明细完备。同时实行财;货分开;凭票取货;"售者由柜上给钱取一票;自往各房发货;而管总者掌其纲。一日一小结;一年一大结。"

他家店铺伙计分工明确;各司其职;配合默契;越干越卖力。到此时;他家的店已经历经一百五十年了;在苏州的口碑一直是第一。

到他家买东西绝对放心。质量保证;也不会偷扣斤两。就说那那票据;如果当时没有货;日后只要凭着票据来;都能领到货。据说;在康熙年间;有人持他家万历年时发的票据来提货。店中伙计毫不犹豫;立刻发货。"诚信如此;无人能及。"记载着此事。

如今的华记;借鉴着孙氏的管理。

孙春阳的进货也是很严格的;华记提供的香肠;腊鸭;肉松;等农家产品;梅朵再三进行过质量管理的教育;在生产中又固定了一些程式。所以质量比较稳定;也很受孙春阳的欢迎。华记其他的产品;诸如腐乳;酱瓜;咸菜;榨菜等;都进了孙氏的店铺。随着华家农场的发展;华记成了孙氏的最大的供应商。两家相距很近;只隔着一座山塘桥。

孙春阳如今的掌柜是孙园愚;算来是孙春阳的五世孙了。孙圆愚如今已有五十;膝下只一子。他家生意虽然口碑天下;但自家子孙却单薄。

孙园愚这日亲自来到华记。华孙两家虽然交易多;但是孙园愚过来的时间并不多。

梅兰妮避到了里屋。

孙园愚见到于立清便说;"我疏忽了;前月你给了我们赵掌柜一些干货。我看了;很是不错。原打算立刻就着人来说定的。谁曾想这事情一多;就把这事给混忘了;如今老了;做事不如年轻时好记性了。总是丢三落四的。"

198 预防针

华记给孙氏的干货样品;他们一直没有回应;但是;华记并不因为他们没回应;就不做生意了。于是就找了其他的南北店。那些店铺见到这样的海货竟是很欢迎;立刻就定下了货;华记飞鸽告诉琅琦那面;琅琦那边收到信后;就趁运糖的机会;一并发了货。

眼下船已经停靠在自家的小码头上;孙氏看见了货船;方想起要过来定货。

于立清很贴心的说;"谁家不会有个疏忽?那海货我还不知道带过来的是不是多;如果多;等那几家的份额除去了;就让给你。不过;这次我们还带来了荔枝干和桂圆干;这在腊月也是很好卖的;要不你先进点那货?"

梅兰妮在里间听到于立清如是说;知道他在耍商业手腕;闷闷地笑着。

其实;这次来的干海货远远比定货多;他这样说也是为了搭搭架子;有些事情;如果只是你去求人家;难免不平衡;也要人家求到你这里才行。

孙园愚听说;也不多说;倒是认真的看了那些干果;果然觉得好;当场就拍了板。定下了干果。

梅兰妮在里屋汗颜了。

孙园愚的做法衬的华记小家子气了。那孙春阳能在一百五十多年里领军苏州南北货行;那道行不是他们这等人能比的。

于立清也认识到了这一点;第二日就给孙氏回话。孙氏立刻就定下了货;并派伙计过来取货。

讲到做生意的道行;华记还嫩了些。梅兰妮觉得要好好向这个时代的商业高手学一学了。

于立清对孙式的企业经营也有了感慨。

他说;"一般的家里开的店铺;一代人亡去了;财产就分了;有些铺子;也就散了。向孙氏这样百五十年不散;只让子孙后代食利的铺子少见了。"

梅兰妮回答;"是。"

当年孙春阳去世时;共有八个儿子;他把店铺分成八股;让每个儿子占一股;但是;没人有权卖店铺;他把享受利润权;和经营权分开了。

孙氏虽是家族企业;但得以流传了百多年。

当时许多的店铺;都是老子死后传给了儿子;几个儿子分不过来;就把店铺卖了;大家分钱;所以;很多店的寿命很短。

于立清的前东家就是这样;新的东家一般都有自己的班子。

梅兰妮自然知道他的担心。就是从企业长久的利益考虑;这样的担心也是可以理解的。

华记苏州贸易行和南方有紧密的联系;如果一但分离了;那苏州贸易行的前景就堪忧了。

梅兰妮是来自一个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世界。她对于日本;欧美那些著名的大企业还是很了解的。

她当下对于立清说;"先生不用担心;我早想过这个问题了;我也会在不久后就拿出一个章程来;我的企业一定要保持完整性经营;不但店铺不能分;就是南北东西的每个企业也不能分;我会把企业最终变成股份制。"

"股份制?"于立清听了感到新鲜。

"孙春阳那样的;就是股份制;只不过他们的股份只掌握在家族人的手中。"

"那夫人难道还把股份分给外人?"

"不是外人;是那些对企业做出贡献的人。"

于立清震惊的看着梅兰妮;她的那些想法是从哪里来的?讲到经营;她不是什么熟手;可是;她有时提出的建议又很有见地;这是一个妇人能想到的吗?

再联想到华家人的所做所为;让人觉得命运好象特别眷顾他们;他家人的种种与常人不同。秦炼和边峰的年纪很小;可是身上带着一种气魄;让人不由自主的信服。他们这家人是从哪里来的?

梅兰妮看着他的震惊;提出了另外一个问题;"我们现在用信鸽一般要几天才能得到回信?"

于立清的思绪被拉了回来;他算了算;"一般来讲是五;六天。"

"那时间太长了。"梅兰妮觉的有必要对他先打打预防针;免的电台安装时会让他受不了。

"比人送信已经快了。"

"但是;也有鸽子被鹰叼去的事;信终于没有送到。"

"大多数的时间还是送到的。"

"如果;我想个办法让信当天就送到;当天就回的办法。"

于立清笑了;"哪有这样的方法?"

"如果;有这种办法;你不要觉的奇怪哦。"

于立清认真了;"夫人;你不是神仙吧。"

梅兰妮从废纸里拿出了一张;撕下一角;把它扯碎;拿起了根小铜棒;用丝绸手布不停的擦拭。

于立清没作声;盯着她的动作看;见她把铜棒伸向碎纸;那些碎纸被吸了上去。

于立清笑了;"小戏法。"

他伸过手;接过了那根铜棒;用它吸纸碎;那些纸碎都不动。他学着梅兰妮拿出自己的手布;擦拭着。再用铜棒吸纸碎;这次吸住了。他觉的很好玩;心想;回去时可以逗女儿玩了。

梅兰妮说;"这是静电作用。"

"什么?"于立清茫然道。

梅兰妮重复了一边;他还是没有明白。

梅兰妮说;"在你用丝绸擦拭铜棒过程中;使得铜棒带上了电荷;所以它能吸上纸碎。你不用丝绸磨擦铜棒;它没带电荷;所以;它不能吸上纸碎。这种由电荷产生的吸引;就叫作静电作用。"

"谁跟你说的这些?"于立清说。

"一个法国人。他说;我们周围有电场;磁场。磁场中国人早就认识到了;指南针就是靠磁场存在而工作。"

"法国人说话你也信?"

"如果他的话可以相信;我们通过电磁场可以传递电信号;再把这些信号翻译成文字;我们就可以把信在很短的时间里传给对方。对方的回信也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可以传过来。"

"这简直是妄言!"于立清道。

"这就是人与人的不同。多数人象你这样反应;没听说的事;就不相信。有一些人听到了这样的事;就会想办法证明它的存在。"

"你怎么证明?"于立清不相信。

"当我证明它的时候;你别认为我是神仙就行了。"梅兰妮笑着说。

于立清这会子肯定不当她是神仙;反而有些担心她是否神经正常。

中国的腊月是忙碌的。各个家庭都要做腊月的腌制;和年前的各种准备工作。

而企业就更忙了;年底是结帐的时候;几乎没一家店铺和商行有空闲。

华记的年底会计工作量也很大;因为;它包括了江南部分的华记企业。

梅兰妮;席羽绢日日早出晚归的在贸易行里一起算帐;核帐。

这样忙忙乱乱的到了二十六日。账目结算清了;员工的年终工资和奖金也算好;发放。贸易行也关门过年了。

苏州的商铺大都在二十六日关门;等过了年;请过财神;才会再开张。

梅兰妮归家的时候;天已经黑了。

乔妈早准备好了晚饭;等着她了。

天寒地冻的冬季;苏州人的饭桌上总是放一个暖锅;扁方型的炭炉上放置着一沙锅。按照苏州人腊月吃羊肉的习惯;做的是羊肉炉。

梅兰妮冒着寒风回到家里;带着一身的寒气。人都冻的有些僵了。洗了手;坐在餐桌旁;喝了一小碗羊肉汤;顿时觉的浑身发暖。方才有了精神和乔妈说话。

"常来往的几家人的年礼都打点好了没有?"

"都打点好了;小蛾;把你写的礼单子拿来给奶奶看。"乔妈叫道。

"别急;等吃了饭后再看。"羽绢洗了手后在餐桌边坐下。

乔妈看着她们香香地吃着;满腹的话咽住了。

饭碗才放下;又有人带着寒气进来了。这次来的是梅香和绫子。

原来作坊二十六日也关门了;她们算好了员工的工资和奖金;交给了老农;午后搭船回苏州。

"快;坐下先喝碗热汤;暖和暖和。这天气一路风吹来;人都僵了。"

剩下的饭不多了;好在为了过年;家家都浸泡着年糕片;把年糕片放进羊肉汤里;又加了些大白菜;闷煮到翻滚。两人美美的吃了一顿。方觉的暖流暖到了手指。

几个人回到主屋;说着话。三个女人就是一台戏;这里有几个女人!满屋子都是声音。

常常是说了一句话来不及的说第二句。

"今年作坊一共生产了八百九十六匹帐纱。二百匹帆布。"梅香喜滋滋的汇报。

"我们的帐纱和别人的不能比;他们的是二丈二长;我们的是四丈;价钱差不多;都爱买我们的帐纱。"绫子也说。

"老农叔让我们告诉师傅;今年两季加一起算每亩共有十一担谷子。棉花每亩有三百斤花。他说;明年仓库可是没有一点地方了。"

"茶叶算过了;今年虽然收的少;但是也有二百斤;老农叔担心于掌柜没给他记上。"

"谁说没记上了;除了茶;东山的乌梅;土产;一笔笔都清清楚楚的写在那里。今天我们刚把帐算清;写明白了;明天一早就着人送到乡下去;让他看看庄子上共赚了多少。"羽绢驳道。

"奶奶;这是我写的礼品单子。"小蛾也凑着热闹。

乔妈过来帮助烧热水。生炭火。整个房子都有了生气。

大家说着话;轮流去洗头洗澡。忙到了二更才消停。

乔妈提着灯笼带着小蛾往东边房去。

这个时候;华家的狗们齐齐的叫了。

199 风筝天线

华家的狗向来是安静的;这晚齐齐叫了起来。而且叫的很欢快。

梅兰妮等人穿戴齐了;提着灯笼;出来察看。

走到了大门处;才见东门那里有灯火;人声;笑语。

梅兰妮的知道有人返家了。

到了东门;水桥边停了一只船;小甲等人正忙着从船上搬东西。

梅兰妮近了;听见有人叫娘;定眼一看;是秦炼带着两个弟弟………齐逸和楚源。还有梅朵跟着。

不用说;这是赶回苏州过年来了。众人都有一番寒暄。

乔妈早去了厨房;开炉煮了姜汤。又做了肉丝白菜汤年糕。

等一众人吃喝梳洗完毕;已是夜深了。

梅兰妮问梅朵;"怎么今天这么晚才到家;是不是路上耽搁了?"

"哪里是耽搁;是从上海出发就存心要晚。他们改装了这只船;在船尾安装上了螺旋桨;又改造了风帆;算下来;速度要比过去快上几倍。为了看看到底有多快;特地等到快天黑了;才出发;这样江面上的行船少;他们可以快速行驶。"

"这黑天瞎火的;就算带着灯;那能见度也是很低;还敢驶快船?"

"这帮小子你又不是不知道。不过;驾驶风帆还真很有趣;每个人都在动。而不象过去那样一个人摇橹其他人坐着;速度慢的堪比蜗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