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937全球速递-第1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摆脱”了小艾拉的“纠缠”,约翰终于得意脱身,加入到了布莱德雷与米德尔顿的交流之中。

    要说起来,布莱德雷与米德尔顿也不算是陌生人。虽然布莱德雷调入本宁堡步校担任教官、兵器系主任的时候,米德尔顿已经去美国陆军军事学院了,但总归都是陆军军事院校系统里的人(本宁堡步校、利文沃思堡军校和陆军军事院分别是美军初、中、高级军官深造的地方),自然也有一些接触。只不过米德尔顿退役后,双方没再见过面而已。

    约翰原以为这两位一见面,肯定少不了要聊聊本宁堡步校的往事。结果没想道,布莱德利和米德尔顿讨论的居然是女儿的嫁妆问题。

    米德尔顿比布莱德雷只大五岁,但是他结婚早,三个女儿都已经出嫁了。布莱德雷只有一个独生女儿,现在还在上大学。不过约翰曾听玛丽唠叨过,他们的女儿伊丽莎白最近在和一个西点军校的学员谈恋爱。

    “奥马尔,伊丽莎白至少还有三年才毕业吧,你就这么着急把她嫁出去啊。”约翰笑着打趣起布莱德雷来。在他眼中,布莱德利在部队的时候是个好长官,在家里那就是个不折不扣的“女儿控”。

    想当初,布莱德利在西点教书的时候,因为薪水少(只是上尉),为了让女儿过得好一点,他甚至能放下身段,利用暑假去工地当“民工”。简直就是个“二十四孝”好爸爸。

    “不早了。奥马尔的女儿都19岁了,该准备起来了。”布莱德雷还没回应,经验丰富的米德尔顿先替他帮了腔。“照现在这局势,这场仗还不知道要打几年呢。还是早点做准备的好,免得到时候手忙脚乱。”

    “你就别说我了。小艾拉才几岁,我看你不也给她预备了不少嫁妆吗。”因为玛丽的关系,布莱德雷可知道不少约翰家里的事。约翰“女儿控”的程度一点也不必布莱德利少。打小艾拉一出生,约翰就开始往她的嫁妆单子里划拉各种好东西了。

    果然不出约翰所料,有关伊丽莎白嫁妆的话题,一直持续到了晚餐的餐桌上。这同时也为当晚的聚会划定了基调。即便是晚餐过后,约翰他们三个大男人去一旁抽烟聊天的时候,也没有任何一个人提及与菲律宾、麦克阿瑟有关的话题。整个晚上,唯一与军事沾边的讨论,还是在约翰特意提及摩托罗拉步话机的时候产生的。

    不过当约翰一家与米德尔顿起身告辞的时候,他们三个显然都已经明白了对方想表达的意思。相视会心一笑,表示他们已经悄无声息地达成了一种默契。

第一百零七章 米德尔顿成了香饽饽() 
“轰!轰!轰!”克莱博军营以东8英里处的一片丘陵地带,预埋的炸药和发烟药制造出一股股的烟尘。一个营的82师步兵正在进行一场模拟实战环境下的短距离突击作战训练。

    这种全新的训练科目,是几天前米德尔顿应邀来82师参观后带来的新变化。自从那天晚上的聚会后,米德尔顿与布莱德利的关系就开始逐步升温,两个“女儿控”居然颇有点惺惺相惜的感觉。

    考虑到82师的指挥官中,除了炮兵指挥官斯温准将曾在一战中过了一水外(斯温打完第一仗就负伤回国了),其他人都没有大战经验。就连布莱德利本人,也只是在少尉期间参与过与墨西哥农民武装的战斗(严格算起来只能算武装行军)。布莱德利还主动邀请了米德尔顿这位有着丰富作战指挥经验的本宁堡步校“前辈”到82师参观指导。

    别看米德尔顿已经退役近四年了,打仗的看家本领可没丢的。大致了解了一下82师目前的训练情况后,他就从中找出了几个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步兵射击和突击训练标准距离过长的问题。

    根据米德尔顿在法国的实战经验,步兵遭遇到的绝大部分战斗都发生在50码以内,有效射击距离一般在25至30码之间。于是,布莱德利在他的启发下,在全师加强了多种地形环境下的短距离步兵突击战术和近距离射击科目的训练。

    今天,在这片丘陵地带进行训练的是504团的一个营。与平日里不同的是,不远处山坡上的一个观察点里,战着的不是团部作训参谋,而是沃尔德军长以及一众师部高层。

    82师作为全陆军训练进度最快的重建师,这段时间可没少给沃尔德中将长脸。一听说师里的训练又有了新举措,他一大早就颠颠地跑来观摩了。

    “小伙子们干得不错。奥马尔,你有一批出色的排长。”沃尔德军长一边用望远镜观察排长们如何带领士兵在冲锋的同时对敌方目标(半隐蔽在防御工事中的铁桶)进行射击,一边满意地多布莱德利等人说道。

    “他们都是奥马尔从后备军官学校里挑出来的,素质比之前的那批高多了。”陪同沃尔德军长一行观摩训练的约翰适时地插了句话。在他看来,82师能取得今天的成绩,除了有一套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外,最重要的,就是布莱德利利用自己曾经担任后备军官学校校长的优势,淘换回来了上百名优秀少尉军官。

    上任以来,布拉德利用了近一年的时间,分4批将100多名能力不足的军官(大多数来自国民警卫队)送去各军事院校深造培训,取而代之了一批来自本宁堡步校和后备军官学校的优秀毕业生。

    虽然这一过程曾一度受到了某些高级军官的抵制,但大部分低级军官最终还是无法抗拒晋升的诱惑,乖乖地离开了82师(由于美国陆军正处于快速壮大期,这些人完成学业获得晋升后,重回82师的几率很小)。

    如今,82师里的几个地方帮早已被拆得七零八落,就连牛哄哄的马丁上校也开始夹起尾巴做人了。约翰估计,估计等11月他哥哥爱德华…马丁当选宾州州长后,他很有可能会主动申请调到28师(该师由宾州国民警卫队改编,目前师长是爱德华…马丁)去。

    沃尔德军长对布莱德利的这一手段当然也是乐见其成,能提升部队战斗力总是好事。只不过现在优秀的基层军官太抢手,少了布莱德利这个关键人物,82师用的这种方法没法在其他各师推广。所以,他更关心的是82师近来层出不穷的各种新训练方式。

    “听说这是特洛伊给你出的主意?”沃尔德军长放下望远镜,向布莱德利问道。

    “是的,米德尔顿校长给了我们不少好建议。他当年在欧洲作战的经验对我们非常有帮助。”

    “特洛伊那个家伙,打仗确实是把好手。虽然有时候过于谨慎了一点,但能力还是非常不错的。当年阿尔贡森林那一仗(墨兹…阿尔贡攻势),他亲自带领第4师的A作战群打主攻,打得非常漂亮的。”

    沃尔德中将和马歇尔都是“肖蒙小子”出身(一战期间,潘兴将军的美国远征军司令部设在法国肖蒙,该司令部有一大批青年参谋军官后来都走上了高位的。这些人在军内被称作肖蒙小子,包括马歇尔、巴顿、沃尔德以及已故的前陆军部长德恩都是其中的一员),对当年一度与麦克阿瑟并称双子星的米德尔顿印象颇深。

    “可惜他运气不好,潘兴将军都已经准备晋升他为准将副师长了,结果还没往华盛顿报战争就结束了。人有时候就是这样,错过了一个机会,很可能几十年都补不回来。”感慨过后,沃尔德军长好像突然想到了什么:“对了,他现在人还在亚历山大吗?”

    “好像已经去华盛顿报道了吧?约翰,米德尔顿校长那天走的?”布莱德利扭头问约翰。

    “前天早上就走了,华盛顿那边催的很急,听说他这次很能会被派到第45师去。”约翰当然明白沃尔德打得什么主意。

    第4军里谁不知道,28师这个烂摊子是沃尔德军长最大的心病。只要爱德华…马丁赖在师长位子上一天不走,28师的问题就一天没法解决。估计沃尔德现在做梦都想让马丁赶紧滚蛋。但出于政治需要(年底中期选举),罗斯福和马歇尔都不会同意他这么做。所以,沃尔德现在也就只能干着急。

    约翰猜测,沃尔德很可能是看上米德尔顿了,想把他挖到28师去。等年底中期选举结束,好让他接马丁的班。

    如果按照麦克阿瑟之前的安排,米德尔顿恢复军籍后,要先去预备役部队委员会过度一段时间,然后再正式任命的话,接受沃尔德军长的招揽倒也不失为一个好选择。毕竟28师再烂,那也是一个师,能有机会担任师主官,对于米德尔顿的第二次军旅生涯来说,也算是一个不错的起点。

    但是现在,米德尔顿已经在马歇尔和麦克阿瑟之间做出了选择,马歇尔那边当然不会亏待他。目前45师的师长麦金斯少将因为年龄以及严重膝伤等问题,已经基本不可能再留在作战部队了。米德尔顿要是去了45师,接任师长的可能性很大。

    别看都是师长,而且45师也是由国民警卫队改编过来的,但去45师可比去28师强多了。至少该师大部分官兵都来自南部四州,尤其是以路易斯安娜人居多,米德尔顿这个前路大校长过去也更容易打开局面。不像28师,头头脑脑都是费城权贵出身,除非大换血,否则很难出成绩。

    “万字师(第45师臂章最早是个红色万字符,二战初期因与纳粹符号太相似,才改用了后来的雷鸟,因此也被成为雷鸟师)啊。”沃尔德略带遗憾的嘀咕了一句,“看来华盛顿对他还挺重视的。”

    接下来,观察点的人都没再说话,大家的注意力又重新转回了前方的训练之中。只有约翰若有所思地看了布莱德利一眼。

    历史上,最终临危受命,去收拾28师这个烂摊子的就是布莱德利本人。约翰不禁暗自偷乐,真不知道到那时,一心想“逃离”82师的马丁上校,看到自己的上司又变成了布莱德利,会作何感想。

第一百零八 军长的奇怪要求() 
“总算结束了,累死老子了!”训练结束后,二等兵杰夫瘫坐在地上,大口的喘着粗气。一具M1火箭筒和几枚火箭弹被他扔在了脚边的草丛里。

    “杰夫,快把火箭筒捡起来!”军士长老巴里连忙提醒道:“一会儿排长看到了,有你好受的。”

    “我怎么就这么倒霉,成了火箭筒手啊!”杰夫哀嚎了一声,极度不情愿地起身去捡自己的武器。新来的排长可不是个好讲话的人,最近一个月,杰夫已经被他罚过好几次了。

    将火箭筒重新背会肩上,杰夫垂头丧气地掏出了水壶灌了一大口,里面的淡盐水让他直皱眉头。

    “早知道我也去当勤务兵了。”这句话,杰夫已经不知道说过多少次了。当初他的老乡兼战友格兰特去应聘勤务兵的时候,他还笑话对方没出息,居然主动去干伺候人的活呢。

    可是现在,格兰特成了师部大人物的勤务兵,不仅每天都舒舒服服的待在屋里,不用顶风冒雨地参加训练,还经常能捞到不少难得一见的好吃的。哪像他,成了一名“悲催”的火箭筒手。在这几天的高强度训练中,那具6。5公斤的火箭筒和4发1。5公斤的火箭弹几乎要了他的老命。

    “包打听(rubberneck,杰夫的外号),这就是命!你再羡慕格兰特那家伙也没有用。”老巴里点着了一根烟,笑着说道:“人家也算够意思了,有啥好东西都还想着你。话说上次那盒鱼子酱还真不错,正宗的俄国货。也不知道他从哪弄到的。那玩意可不便宜啊。”

    “他现在是范德比尔特上校的勤务兵,范德比尔特!这家人钱多到每天吃金子都吃不完,更何况是鱼子酱。格兰特这小子简直太好命了,说不定将来退伍了连工作都不用愁……”

    杰夫只说对了一半。约翰和阿黛尔确实对整天乐呵呵的格兰特挺满意,将来他退役了,说不定真会被长期雇佣。但是那盒正宗的俄国里海鱼子酱,在美国可不是有钱就能吃得到的。

    那是克劳福德去苏联大使馆参加援助物资运输计划会议时得到的礼物。前不久,他出差路过亚历山大的时候,给约翰捎了几盒。约翰又顺手给了格兰特一盒,作为他的生日礼物。

    杰夫和排里的兄弟们还在七嘴八舌地感慨着格兰特的好运,突然一声尖锐的哨声传进了大家的耳朵。

    “2营B连,集合了!”排长格里奥少尉,快步走了过来。这个有着一半德国血统的少尉毫不客气地一脚踢在了杰夫的屁股上,“包打听,快去列队。一会儿有长官过来视察。出了漏子,我让您每个周末都去厨房削土豆皮。”

    “是,排长!”杰夫爬起来,拍了怕屁股上的草屑和尘土,无奈地站进了队伍中。“真是的,休息时间还没结束呢。师部那些参谋真烦人。”

    和杰夫一样,对休息时间提前结束感到不满的人不在少数。大家一边列队一边小声抱怨着,队列里嗡嗡地响成了一片。不过很快,所有人都住了嘴。因为他们发现,从远处走来的可不是师部的作训参谋,而是布莱德利师长、范德比尔特参谋长,以及一位肩膀上扛着三颗星星的将军。

    这次,来2营视察的是刚刚观摩完他们训练的沃尔德中将。他简单地和2营营长聊了几句后,就饶有兴趣地跟队列里的士兵们交谈起来。

    “小伙子,你叫什么名字?”第一个被沃尔德军长点到的,是一个一脸稚气,背着一部连用摩托罗拉步话机的士兵。

    “帕、帕格里斯,长官。”虽然不认识眼前的这个中将是谁,但这名新兵还是紧张得说话都利索了。

    “多大了,哪里人?”沃尔德拍了拍帕格里斯的肩膀,示意他放松。

    “这个月刚满20岁,费城人。”帕格里斯总算觉得嗓子不再那么干涩了,但神情还是有些紧张。

    “入伍前是干什么的?”

    “在宾夕法尼亚大学上学,长官。”帕格里斯略带骄傲地回答道:“刚读了第一年。”

    “还是个高材生啊。今年的橄榄球联赛,你们和普林斯顿谁能赢?”身为资深橄榄球迷,沃尔德的话题很自然地就转到了宾大和普林斯顿之间的橄榄球大战上。从1876年开始,这两所大学的橄榄球队就是冤家对头。不过到目前为止,宾大还算略占上风(宾大是早期橄榄球大学联赛的强队,共获过4次全国冠军,不少经典橄榄球战术都是该校球队发明的)。

    “当然是我们。布鲁尼队长是这个星球上最好的四分卫!”提到自己的偶像,帕格里斯的话开始多了起来。“普林斯顿虽然不错,但跟我们宾大比还差的远呢。”

    “呵呵。祝你们好运,帕格里斯。”沃尔德当然不会告诉对方,他儿子就是普林斯顿校橄榄球队的主力球员。

    “我刚才看到你们用步话机呼叫火力支援,怎么样,这玩意好使吗?”

    “还不错,操作起来挺简单的。就是信号容易受干扰、通话质量不高、有时候会串台,还有……”帕格里斯还要继续往下说,不过看到旁边营部军官们的眼神,又有些胆怯的住了嘴。

    “还有什么?”沃尔德中将大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架势。

    “有点太重了。冲锋的时候跑不快。”帕格里斯涨红了脸,不好意思地说道。

    他的这一回答引起了队列中的一阵哄笑。距离帕格里斯几米开外的杰夫撇了撇嘴。到底是高材生,背个破步话机还嫌重。要是他也能看懂那本《操作和维护手册》上的线路图的话,早就申请去接替帕格里斯了。

    沃尔德中将倒没有笑,反而很和颜悦色地着对帕格里斯说道:“小伙子,我相信你只要背着它跑上两年。将来回学校绝对也能进宾大橄榄球队。说不定你也能成为王牌四分卫。”

    接着,沃尔德中将又与队列里的其他几个人聊了聊,勉励了大家几句后,就带着布莱德利等人离开了。

    在返回军营的路上,沃尔德问布莱德利:“奥马尔,按照现在的进度,82师什么时候能完成新大纲的训练计划?”

    “大概11月底吧,比参谋部要求的提前7周左右。”对于目前全师的训练进度,布莱德利还是很有信心的。

    沃尔德微微点了点头:“如果要你在10底完成全部训练计划,有没有什么困难?”

    “10月底?”布莱德利有些疑惑,沃尔德为什么会平白无故提出这种不合理要求。不过他还是如实回答道:“只要能够保证物资全部到位,完成倒也难度不大。不过我们本来打算在10月下旬组织一次全师演练的,再进行全科目考核的。”

    “演练的事可以往后放一放。你刚才说物资,现在82师物资缺口有多大?”

    布拉德利没有回答,反而看了旁边的约翰一眼:“其它都好说,侦察营的装甲车只到了三分之一、防空营的高射炮缺额一半,火箭筒的数量才刚够装备一个团的。这几项的训练的进度都拖了全师后腿。”

    “装甲车和高射炮我可以尽快帮你解决。至于火箭筒……”沃尔德也看向了约翰:“现在军里也没有,你找我还不如找他呢。”

    约翰苦笑了一下,他要是能弄到火箭筒,还用等到现在。虽然自家的产品受到军方追捧是件值得高兴的事,但总有熟人三天两头拿催他加快生产进度,也是挺烦人的。

    事实上,雷利那边已经开足马力生产了。只不过产品都被德国坦克打得灰头土脸的苏联人抢光了。就连本来已被运往第三集团军,用于下个月演习的800具火箭筒都被克劳福德半路上截胡了。为此艾森豪威尔还专门打电话跟他抱怨过。

    “别看我,军长,我也变不出火箭筒来。”约翰无奈地摆了摆手。

    沃尔德一咬牙,“我从其他几个师再匀给你500具,无论如何也要在11月以前通过全部科目考核。能做到吗?”

    “保证完成任务!”布莱德利的回答非常坚定有力。但是他和约翰同时也有一个疑问,沃尔德这么做,到底是为了什么?

第一百一十九章 改编的诱惑() 
沃尔德军长当然能看出约翰与布莱德利心中的疑惑。他也不想轻易打乱82师现有的工作节奏。但是有时候机会是不等人的,一旦错过了就不会再有了。权衡再三,他还是下达了这条不近人情的命令。

    回到军营后,沃尔德把布莱德利、李奇微、斯温和约翰召集起来,名义上是听取82师近期工作的汇报,实际上是借机向这几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