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937全球速递-第1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到军营后,沃尔德把布莱德利、李奇微、斯温和约翰召集起来,名义上是听取82师近期工作的汇报,实际上是借机向这几位82师核心人物透露一下他此次视察的真正目的。

    “奥马尔,再过一个多月,82师重建满一年了吧?”听完布莱德利等人的汇报后,沃尔德军长终于开了口。不过语气并不像是要谈公事,反而更像是聊家常。

    “我们82师是40年第一批重建的3个师之一,到9月底就满一年了。”布莱德利回答道。

    “时间过得真快。去年这个时候,我们陆军才26。5万人,加上国民警卫队和后备役也才不到50万。现在,这个数字都快接近120万了。”斯温准将感慨了一句。

    自从去年罗斯福总统签署法令,赋予了1650万年龄在21至35岁的美国男性参军服役的义务后,陆军的规模就像吹气球一样膨胀了起来。目前,光在编的陆军正规军就有48。7万,国民警卫队28。6万,此外还有37。4万人在新兵营里接受义务兵役训练。

    相比之下,海军那边的膨胀速度就要慢的多了。毕竟培养一名合格的水兵可比步兵难多了,军舰制造也不像生产步枪、火炮、坦克那么简单。美国海军要想实现质的飞跃,至少还得有一段时间。

    当然了,这个难度的差别也仅仅是相对而言的。现代战争,从无到有打造一支真正拥有战斗力的部队又谈何容易。光是基层军官、准尉(Warrant…Officer专业技术军官)、士官人数的巨大缺口就让陆军高层操碎了心。

    虽然仅今年上半年,就有超过3。8万名退役军官和专业技术人员被征召入伍。但这一数字对于庞大的需求来说,还是杯水车薪。

    “军长,义务兵役期限延长的事到底有没有准信?什么时候能定下来?”李奇微的话问出了很多一线部队军官的担心。

    当初,罗斯福在推行《义务兵役法案》的时候,在国会受到了孤立主义势力的极力阻挠。最后,法案虽然通过了,但义务服役期也被严格限定在了12个月。

    对于这一条款,陆军高层虽然很是不满。但为了尽快让法案通过,当时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现在,眼看着战争局势越来越严峻,第一批新兵的服役期又即将满12个月,要求修改《义务兵役法案》,延长服役期的呼声自然也就愈发高涨起来。尤其是像李奇微这样一线部队的指挥官,辛辛苦苦训练出来的兵,一转眼就退役回家了,那不是白忙活了吗。

    “这个你就不用担心了,这批新兵是不可能退役的。总统已经争取到了一笔额外拨款(延长服役期的最大阻力在于义务兵薪水远低于普通募兵制士兵,政府有剥削之嫌),这批义务兵的服役年限将自动延长的30个月,并按同样标准领取薪水。”沃尔德军长给大家吃了一枚定心丸:“接下来,征兵的力度还会继续加大。宾夕法尼亚街那位大老板的意思是要在明年初将陆军至少扩充到200万。”

    “200万!”布莱德利、李奇微和斯温都吃了一惊。一年的时间增加70万人已经很吃力了。半年内再增加80万人,这个兵还怎么带?

    熟知前世历史的约翰对这个数字倒没多大感觉。以美国的战争潜力,200万人算什么。历史上,1945年战争结束的时候,美国陆海军总人数量都突破1000万了。他现在担心的是另外一个问题:“军长,你让我们在10月完成全部训练,我们82师不会又要接收新兵了吧?”

    听约翰这么一说,布莱德利等人也皱起了眉头。身为一线指挥官,谁不希望自己手里有一支精锐部队。好不容易82师才有了一点精锐之师的影子,要是上面大笔一挥,把师里的精英骨干都抽调到其他新组建的师,再塞给他们一批新兵蛋子,那可就亏大了。就算是比较顾大局的布莱德利,也本能地有些抗拒。

    “你想多了,约翰。”沃尔德军长笑了:“82师现在可是陆军训练的标杆。就这么拆了,我还舍不得呢。当然了,一个人都不抽调也不可能。我可以给你们一个数额,不超过50个。怎么样?”

    “没问题。”布莱德利等人都送了一口气,连忙答应了下来。虽然被挖走50个精英还是让人觉得有些肉疼,但他们心里也都明白,这是拦不住的。82师的工作出了成绩,功劳可不光是他们几个人的。那些表现出色的军官如果有了另谋高就的机会,他们也不能不放人不是。

    “训练进度的事,你们也别瞎想。刚才人多的时候我不好明说,现在我可以先跟你们几个交个底,你们也好有个心理准备。”沃尔德终于揭开了谜底:“陆军部那边已经批准了组建空降师的计划,时间定在11月。”

    “你们也知道,伞兵比较特殊,对士兵素质要求比较高。参谋部的意思,503旅(实际上只有一个团)继续留在本宁堡伞兵学校,负责伞兵训练工作。抽调2两个营出来,并入一个比较精锐的步兵师,再将这个师改编成空降师。”

    沃尔德军长停顿了一下,“这是我们陆军的第一个空降师,上面投入的力度很大,机会非常难得。如果你们能在10月底之前完成全部科目考核,就有机会进入备选名单。”

    终于来了,听到这个消息,约翰心中一凛。虽然此前史汀生曾经向他透露过,麦克奈尔有将82师改编成空降师的意思。但是因为史汀生并不认同他加入空降部队,约翰一直担心自己这个蝴蝶会不会把大名鼎鼎的第82空降师给扇没了。

    布莱德利和李奇微他们考虑的却是另外一件事。如果82师能被改变成空降师,而且是全军第一支空降师,那就意味着82不再是一支普通的步兵,而是被陆军高层认可的精锐部队。即便将来战争结束了,作为常备师保留下来的几率也会大得多。不会再重复一战后,转入后备役的直至解散的命运。

    虽然他们几个都没有指挥空降部队的经验,但事在人为嘛。82师的几位核心人物相互对视了一下,就都下定了决心。拼了!熬上几个月,拼了老命也要把这个机会抓住。

第一百二十章 各自的算盘() 
跟布莱德利等人交完底,沃尔德将军就拍拍屁股回军部了。到了他这个位置,82师能不能抢下空降师的改编名额其实并不是很重要。对于他来说,这只不过是陆军现有的四个集团军之间的一个小小的竞赛。

    起初,沃尔德甚至都没有打算让82师加入这场角逐。因为空降师的特性决定了它执行的大多数是战略性任务,在使用的时候少不了要接受战役甚至更高一级司令部的指挥。也就是说,如果82师成了空降师,就算到时候仍然隶属于第4集团军,真到了战场上他这个军长也未必能说了算。

    但是,为了尽快让空降师形成战斗力,陆军参谋部不仅在人员、物资方面为整编工作开了绿灯,还放下话了:只有最精锐的步兵才能成为伞兵。他们将从全军挑选一个综合作战能力最强的步兵师来进行改编。

    此话一出,四个集团军的高层就都有点坐不住了。如果自己集团军的部队没有被参谋部挑中,那岂不就是表明自己不如别人精锐了吗,那怎么行。尤其是当第三集团军司令克鲁格中将公开表示,将派出精锐的第5步兵师(红魔师)参与此次角逐后,沃尔德就更不可能认怂了。

    当然了,如果光论精锐程度的话,刚完成重组的第82师自然还比不上第四集团军原有的那几个主力师。但是那几个常备师都已经被改造成机械化步兵师了,再推到重新整编有些得不偿失。

    第82师虽然还没完成全部新兵训练科目,但它进来的训练成绩有目共睹,已经具备了一支精锐部队的雏形。让82师去竞争这个改变名额,如果成了,不仅能证明第四集团军的实力,还能丰富集团军的作战手段。如果不成,那也没什么大不了的。82师毕竟是新重组的师,输给红魔师这种老牌部队也不算丢人。

    更何况,82师也并非没有优势。它的参谋长可是在军内“著名”的空降作战专家。沃尔德不止一次听人提起过,这名年轻上校在克里特岛战役研讨会上的出色表现。据说,就连当时被他驳得哑口无言的诸位陆军航空队将领,事后也对他在空降作战方面的理论造诣心服口服。有这么一个人在,82师说不定真能在竞争中“异军突起”呢。

    沃尔德军长打得一副好算牌,接下了任务的布莱德利等人可就没那么轻松了。当天晚上,李奇微、斯温和约翰三个就聚到了布莱德利那里商讨对策。

    “奥马尔,留给我们的只有2个多月的时间了,有些额外的训练科目,我看还是先放一放比较好。先集中精力完成考核科目的训练。”炮兵指挥官斯温首先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在他看来,顺利通过参谋部的考核才是第一要务,那些不在考核范围内的训练科目应该先让路。

    作为副师长,李奇微比斯温更加了解全师的训练情况,他并不赞同对现有的训练计划做太大的改动:“我觉得调整幅度不能太大了。否则一旦训练节奏被打乱反而会影响进度。如果把原定的演习去掉的话,其实时间上的差距也不算太大。”

    “约翰,你这是干嘛?”布莱德利正在琢磨李奇微与斯温之间的分歧,却发现约翰一言不发,拿着一个笔记本走到了挂在左侧墙上的大战术板前,自顾自地写了起来。

    “我下午整理了一下各单位的训练进度,大致弄了个表。我先把它画出来,一会儿讨论具体调整方案的时候也方便一点。”约翰头也都不会的说道。

    “不错,还是你想的周到。”跟约翰一起工作了这么久,布莱德利也逐渐适应到了对方的那套管理理念。有些人可能会对大量的数据与图表感到头晕,但在西点军校当过数学教官的布莱德利却不会。

    而且他还发现,这些数据和图表,可以将错综复杂的事实情况用更加准确直观的表达方式呈现出来,让决策者的思路变得更加清晰。所以,在布莱德利的提倡下,各种数据表格也开始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了82师的各种内部会议和报告中。这一改变虽然让下面的参谋、文书叫苦不迭,但却颇受师部高层的欢迎。

    尤其是今天要讨论的内容,不仅涉及到三个步兵团和师直属炮兵的训练,还包括了工兵、侦查、医疗、通讯、补给、防空等多个单位的几十个训练科目。没有清晰的图表,光靠脑子想,很难考虑周全。

    “还是你们年轻人脑子好使。”看着约翰在战术板上吭哧吭哧地画着表,斯温不由地称赞了一句,“这么复杂的表,别说画了,光看我都觉得费劲。”

    李奇微也对约翰能提前做好功课感到很满意:“辛苦你了,约翰。有了这个表,一会儿讨论起来可就方便多了。”

    不过此刻,约翰却已经完全顾不上回应他们的称赞了。他一边在战术板上奋笔疾书,一边在心里默默怀念着后世的电脑办公软件的投影仪。要是有个ppt,哪用这么费事,手都写酸了。

    等约翰把表画好,时间已经过去了20多分钟。“全师所有营级单位的训练进度情况都在这表里了,表格左侧的是考核科目,右侧是非考核科目,打钩的表示该营此科目训练已达标。”

    “一、二、三……”斯温准将数了数左侧的空格,大大松了口气:“考核科目没完成的也没几个嘛。”

    “那也不能掉以轻心,剩下的都是硬骨头。”布莱德利说得不是那些还没开展的训练科目,而是图表中那一片对钩中的几块空白。“那个503团1营,到现在还有7个科目没达标,进度什么时候才能赶上?”

    布莱德利提到的503团1营可是82师的老大难问题了,李奇微没少因为该营那帮来自宾州国民警卫队的老油条军官闹心。听到布莱德利再次提及该营,李奇微一咬牙:“后头我亲自去1营蹲点,我就不信收拾不了那帮癞皮狗。”

    “要我说,干脆就把那个营长给换了的了。先随便在师部给他安排个闲置。这个时候,可手软不得。”约翰深知时间紧迫,一旦扯皮起来很可能会坏了大事。干脆就建议布莱德利快刀斩乱麻,直接换将,一了百了。至于那些人背后的马丁团长,得罪就得罪了吧。谅他这个时候也不敢闹什么幺蛾子。

    “明天我会找马丁谈一谈。”思考了片刻,布莱德利终于点头,认可了约翰的方案。虽然马丁最近一直在装孙子,对师部的安排也还算配合。但是为了不影响到全师的训练进度,布莱德雷也只能拿他的心腹开刀了。

第一百二十一章 马歇尔的紧急命令() 
“也就是说,有些训练科目不减不行咯。”不知不觉,布莱德利办公室里的小碰头会已经进行了一个多小时。一个又一个的问题被提出,再被解决。直到最后,他们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原来的训练计划安排无论再怎么压缩,也很难在10月底之前全部完成。

    “恐怕必须得做删减了。否则下面的压力太大了。”约翰扫了一眼战术板上密密麻麻的训练科目,“先从非考核项目里剔除几个,等以后再找时间补上。”

    “也只能这样了,但是去掉那哪几个科目也是个问题。”李奇微皱着眉头说道。目前的这些训练科目可不是瞎安排的,哪一个都对今后的作战至关重要。到底如何取舍也是个大问题。

    “我看,要不把战场救治、火箭筒和步话机使用三项延后吧。”斯温挑中的这几个,都是近期刚刚上马的科目。尤其是火箭筒的使用,因为装备不足,训练周期已经被大大拉长了。

    “我不同意。这三项对今后的空降作战至关重要。”约翰立刻提出了反对意见。电视剧《兄弟连》里有一句很经典的台词:“我们是伞兵,本来就该被包围的。”约翰觉得有必要提醒一下布莱德利等人,伞兵和轻装步兵所面对的作战环境的区别。

    “伞兵在被空投到敌人后方后,需要在孤立无援又缺少重武器的情况进行高强度作战。步话机是迅速集结恢复编制的关键、火箭筒是攻坚克难的利器、紧急战场救治是最后的保命手段,这三项都是将来伞兵训练的重点科目。如果我们能提前做好这方面的准备的话,在竞争中将是很有说服力的加分项。”

    约翰的理由很有说服力,布拉德利和李奇微立刻就站到了他的这一边。斯温也知道约翰说得有道理,但是他嘴上仍然不愿意服输:“哪你觉得应该选哪几项?”

    “防空训练和步坦协同。”约翰直截了当地摆出了自己的想法。“对于普通步兵师来说,这两个的科目是必备技能,但是空降师不同。首先制空权本来就是实施空降的先决条件之一,伞兵在被空投到作战地点之前,敌方的空中力量一般已经被摧毁或者重创了,防空的压力不大。其次,空降兵是轻装步兵,重火炮都没有,更别说坦克了。而且现在配发到我们师的轻型坦克和装甲车连装备侦察营的都不够,训练也不好开展。”

    要不是步炮协同是考核科目,而且训练已经完成得差不多了,约翰连这一科目都想删了。反正到时候伞兵也没有155榴弹炮可用。不过他要是真这么提,斯温这个炮兵指挥官估计就更不满意了。

    在约翰这个著名“空降战术专家”面前,斯温虽然仍然有些不同意见。但在布莱德利和李奇微的劝说下,他最后还是妥协了。

    “就这么定了吧,防空训练和步坦协同训练暂时延后。”布莱德利最后一锤定音:“还有一个问题,咱们几个接下来的分工要明确一下。马修负责503团,约瑟夫你负责504团,505团由我来负责,侦察营、医疗营、通讯营、以及宪兵、补给等师直属部队由约翰负责。大家有什么意见?”

    “奥马尔,下个月演习观摩的事怎么办?”约翰有些为难的问道。

    8月初,克鲁格将军的第三集团军二和本…利尔将军的第二集团军将在路易斯安娜州举行一次大规模军事演习。这是美国陆军历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军事演习,参加人数超过30万。约翰本来是要代表第82师去现场观摩的。

    而且,为了加强师里营、连级骨干军官对现代战争的认识和理解,约翰此前还特意通过艾森豪威尔争取到了30个去第3集团军参演部队当基层观察员的名额。作为交换条件,演习结束后他将留下来,与第3集团军做一次经验交流,指导他们进行后勤改革试点工作。

    约翰算了一下,这么大规模的演习至少得持续20来天,在再加上之后的经验交流,个把月就过去了。现在这个节骨眼上,别说一个月了,一个星期都不能浪费。

    “你之前和艾克那边是怎么沟通的,最后定下来带多少人过去?”布莱德利问道。

    “初步计划是,我带着2个师部参谋等演习正式开始的时候过去,算是第四集团军观摩团的成员。另外有30个营连级军官,会在演习开始前两天过去。艾克会安排他们去基层部队担任观察员。不过具体人员都还没有最后定。”因为这一计划他只和布莱德利沟通过,李奇微和斯温都不是很了解详情,所以约翰解释得特别细致。

    “不行,绝对不行!这个时候能把营连骨干抽走,训练还怎么搞?非乱套了不可。”布莱德利还没发话,性急的斯温就开了口:“约翰你自己可以去,基层军官一个都不能走。”

    虽然知道对方不是有意的,但约翰还是被这位耿直的前军事检察官噎得直翻白眼。这不是明摆说他没啥用,留在师里的作用还不如那帮基层军官大吗?

    “其实把人数削减一下,也不是不可以。”李奇微的脑子就活络多了,他一下子就将这和自己在503团遇到的难题联系到了一起。“奥马尔,要不干脆借这个机会把那帮碍手碍脚的家伙调开一段时间。”

    约翰明白了李奇微的意思,他是想把像503团1营营长那样撵不走,又扶不上墙的家伙都送去第三集团军当观察员。只要跟艾森豪威尔那边打好招呼,多拖个十天半个月的,等他们回来,训练计划也完成的差不多了。

    不过,把一帮“垃圾”打包塞到第三集团军去,合适吗?演习的时候,陆军参谋部和各集团军都会派人到现场观摩,万一那帮家伙在外面没了约束,闹出点乱子怎么办?不光会给艾森豪威尔添麻烦,82师也会在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