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937全球速递-第1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特洛伊,你要是去了菲律宾的话,会不会……”约翰有些担心地提醒道。

    “这你放心好了。我和马歇尔也不是认识一两天了。他不敢轻易对我怎么样的。”米德尔顿不以为意地说道。

    想想也是,米德尔顿可是本宁堡步校建校时的第一批教员,和马歇尔也是老同事了。更重要的是,在本宁堡步校、利文沃思堡军校、美国陆军军事学院当了近20年教员,米德尔顿的学生可以说是遍布全军(历史上,二战美军34名军长中有一半是米德尔顿当年教过学生)。马歇尔最多也就是不派他去远东,应该不会拿他怎么样。

第一百一十四章 布莱德利夫妇的邀请() 
八卦了一晚上马歇尔与麦克阿瑟的成年旧事,消灭掉了一整瓶1921年的波克马金酒,约翰把已有些微醉的米德尔顿送回了客房,轻手轻脚地回了卧室。

    阿黛尔已经把两个孩子都哄睡着了,正靠在床头一边看书一边等他。见到约翰进来,她合上书,关切地问道:“你们怎么聊了这么久?是不是最近工作上遇到什么难题?”

    约翰一拍脑门,自己一连几个礼拜都窝在军营里没回家,一回来就拉着米德尔顿在书房里聊到大半夜。也难怪阿黛尔会误会,以为自己在部队上遇到什么麻烦,需要向经验丰富的米德尔顿请教。

    “没有的事,是特洛伊要重回陆军了,找我了解些情况。”约翰连忙解释道。

    “特洛伊要回陆军?什么时候的事?他不在路大当校长了?”阿黛尔吃了一惊。难道形势已经紧张到了这份上,连米德尔顿这种年过半百的老头子都得重新入伍了吗?

    “也就这一两个月吧。他这次来亚历山大,主要是分校那边有些工作要交接,顺便也跟同事们告个别。”

    看到阿黛尔一脸担忧的样子,约翰又宽慰她道:“现在陆军最缺有实际作战经验的军官。特洛伊这次回去铁定是高级指挥官,说不定直接就是师长了呢。你看他那红光满面的样子,就像是年轻了十岁。”

    米德尔顿今天的状态阿黛尔也看在眼里的,知道约翰说得有道理。她只能幽幽地叹了一口气,“唉,为什么你们男人就这么喜欢打仗呢。”

    约翰走上前把妻子搂到怀里,“不是我们喜欢打仗,是这个世道逼得我们不得不去战斗。也许等我们这代人把仗打完了,小艾瑞克他们就不用打仗了。”

    “但愿吧。”阿黛尔压根就不信约翰的话。第一次世界大战才打完20年,全世界就又硝烟弥漫了。这次的战争要打多久,还有没有第三次世界大战,谁也说不准。

    “对了,晚上玛丽打电话过来,说她想孩子们了,邀请我们明天晚上去她们家吃饭。她还特意提到了特洛伊,邀请他也一起去。”

    约翰听了微微一愣,然后又点了点头。“知道了,我明天一早还要回师部,到时候我会和奥马尔一去过去。至于特洛伊,明天你问一问他,去不去让他自己拿主意吧。”

    和阿黛尔又聊了一会家常,约翰就洗漱上床了。没过多久,阿黛尔就进入了梦乡,但是约翰却迟迟无法入睡。

    平日里,约翰几乎天天都跟布莱德利一起在师部餐厅吃饭。而闲不住的玛丽,几乎每周都要来他们家四五趟。想孩子们了就直接来串门呗,这不年不节的请什么客啊。估计也就是阿黛尔才会以为布莱德利夫妇的邀请,只是单纯地请他们一家以及小艾瑞克的教父吃顿饭吧。

    约翰有些感慨,刚才还在书房里听米德尔顿说了那么多马歇尔与麦克阿瑟明争暗斗的往事,没想到一转头他自己就遇到了。

    马歇尔这次的动作还真够快的。麦克阿瑟都还没上任呢,刚要召集一帮故交旧部,他就出招了。而且选择的突破口也颇为巧妙。

    作为与米德尔顿的老相识,马歇尔当然知道对方的底细。虽然米德尔顿和麦克阿瑟渊源颇深,但归根结蒂他是老范家培养起来的。约翰这个老范家的新一代领军人物,完全由能力影响和左右米德尔顿的选择。而且通过他这个中间人,又恰好可以让布莱德利与米德尔顿顺理成章地建立某种联系。

    能想出这招,约翰还是满佩服马歇尔的。不过他佩服的不是对方老谋深算,而是马歇尔明明有能力直接干预米德尔顿的任命,但他并没有这么做。

    显然,直接干预任命这个办法是最直接有效的。但为了避免刺激到麦克阿瑟,让原本就很紧张的远东备战工作再生波折,马歇尔选择了放弃。尤其可见,仅就顾全大局这一点,马歇尔确实是胜过麦克阿瑟一筹。

    约翰只所以敢这么快就下如此判断,除了米德尔顿这件事,还因为历史上,马歇尔确实曾经两次出手帮助过麦克阿瑟。

    一次是1942年菲律宾沦陷的时候。当时,美国政府和军队高层都很清楚,保住菲律宾是不可能的,要把几万军队从包围中撤出来也很困难。他们已经做出了放弃菲律宾,退守澳大利亚的战略决策。唯一的问题是,一直宣称要与菲律宾同存亡的麦克阿瑟怎么办。

    很多人,包括罗斯福总统和作战厅长(珍珠港事件后,参谋部作战计划处升格为作战厅)艾森豪威尔,都主张放弃麦克阿瑟算了。他们认为作为部队的最高指挥官抛弃自己的部下一个人从敌人面前逃走,无论对国家、对军队、还是对麦克阿瑟个人都是不名誉的事。所以,干脆就让麦克阿瑟做烈士好了。

    那时,马歇尔是完全有机会顺水推舟,置麦克阿瑟于死地的。但是他却考虑到美国当时正接连打败仗,士气十分低落。如果再让麦克阿瑟这样一个战区最高指挥官战死或被日本俘虏,部队的士气会更雪上加霜,在宣传上也会让美国会落入非常不利的局面。

    所以,马歇尔力排众议,反对放弃麦克阿瑟。为了给把名誉看的比命都重要的麦克阿瑟找个台阶,马歇尔还在最后关头将其任命为了司令部设在澳大利亚的西南太平洋战区盟军总司令。这样一来,麦克阿瑟去澳大利亚就不是逃跑而是去上任的了。

    另一次,是1944年麦克阿瑟和尼米兹关于是否攻打菲律宾的纷争。当时,麦克阿瑟和尼米兹对进军路线产生了严重分歧,麦克阿瑟要先打菲律宾,尼米兹则主张跳过菲律宾。最后,马歇尔为了陆军的团结,站在了麦克阿瑟一边(毕竟海军那边有海军作战部长撑腰就好了,作为陆军参谋长不能不站在陆军一边),帮助其赢得了“菲律宾解放者”的称号。

    约翰还在那翻阅着来自前世的记忆,突然,他意识到了一个问题。布莱德利夫妇是怎么知道米德尔顿在他这的。他离开克莱博军营的时候,可没跟布莱德利说啊。

    这个发现让约翰一下子坐了起来。莫非,米德尔顿来亚历山大本来就是为了见布莱德利的?自己只不过是个幌子而已?也许,米德尔顿压根就没想去菲律宾,毕竟麦克阿瑟并不能算是什么好上司。

    可是米德尔顿之前为什么没有对他明说呢?这里面,还有什么隐情不成?

第一百一十五章 摩托罗拉和李奇微() 
第二天天刚亮,米勒就开车过来接约翰了。今天是周日,新兵们可以不用训练,少数幸运儿还能得到长官的批准,到亚历山大市里去逛一逛。但约翰这个参谋长的工作依然安排得满满的。如果他晚上还想准时去布莱德利家做客的话,那就非抓紧时间不可。

    一直快到中午1点钟,约翰才完成了上午的最后一项工作,把情报参谋小林奇、作训参谋马修斯和通讯营长送出了办公室。

    原本小林奇带着通讯营长过来,只是来向约翰汇报最新一批通讯设备的配发计划的。结果约翰只听了一个开头,就把刚准备出发去503团布置反坦克火箭筒手训练任务的马修斯给叫了回来。四个人讨论了快两个小时,又给各团布置了一个新的训练科目。

    其实,这倒也不能怪约翰心血来潮,主要是前段时间他的注意力都被苏德战争的消息吸引过去了,没太关心后勤那摊事。一周前,当后勤参谋史蒂文向他的报告,上面给82师配发的一批新式通讯设备已经到了的时候。约翰并没有太在意,只是按照惯例,让史蒂文去和分管通讯业务的林奇中校对接,做好与通讯营的物资交接工作。

    今天听了林奇他们的汇报,约翰才发现自己当时犯了个错误。一听说通讯器材,他就想当然地以为是配发给通讯部队的,压根就没注意,这批新到的通讯设备居然是大哥大的鼻祖——大名鼎鼎的摩托罗拉无线步话机。

    在后世,很多二战电影里,都有美军战士在炮火横飞的前线,用一个类似大哥大的东西呼叫后方火力支援的画面。这种通讯设备就是摩托罗拉无线步话机。

    约翰之所以一开始没察觉,主要还是被摩托罗拉步话机这个名字给误导了。摩托罗拉公司是1947年才改的名字,这会儿还叫加尔文制造公司呢。而且这套新产品也不叫无线步话机,它的学名是“便携式步兵用无线电接收发射器”。

    当然了,这款通讯器材叫什么名字根本不重要。约翰之所以如此大动干戈,是因为他知道这种看似不起眼的辅助装备其实是美军最大的制胜法宝之一。

    后世,有人曾经这样总结美军的致胜关键,一个是令对手绝望的后勤补给能力,一个就是领先于所有参战国的战场组织协调能力。前者,美国人靠的是自由轮、C…47运输机、道奇卡车和吉普车,后者美军主要依赖的的就是这款摩托罗拉步话机了。

    这次,82师这次收到的无线步话机有两种型号:一种是功率较大,配备给连一级使用的BC1000背负式步话机,另一种是功率较小,配备给排一级使用的BC611手提式步话机。根据通信营的检测,在通信条件良好的情况下,即便是功率较弱的手提式步话机,通话距离也可以达到4公里。

    可别小看这区区4公里的通话距离,有了步话机,美军基层作战单位就能随时联系上友邻部队和上级,将步兵、机枪、迫击炮、支援火炮,坦克、舰炮甚至飞机都成为一个作战整体,初步具备所有指挥官都梦寐以求的协同作战能力。

    虽然目前这款步话机的可靠性并不算太好(毕竟是40年代的产品),在比较恶劣的环境中,比如南太平洋岛屿的密林,有效通话范围甚至只有1公里。但这也比其他参战国要强的多。

    德军也就仅仅是给装甲部队的每辆坦克以及空军的每架飞机安装了无线电,基层步兵的通讯手段依旧少的可怜,至少到营一级都是如此。苏联人和日本人就更惨了,他们连炮兵的无线电设备都没能普及。历史上,当美军在太平洋战场上抱怨雨季影响步话机通话效果的时候,对面日军的通讯能力都下降到“基本靠吼”的地步了。

    不过,装备有了是一回事,能不能用好又是另外一回事。约翰现在要做的,不仅是要教会连排基层单位怎么使用这款步话机,还要教会他们在战场条件下如何正确运用它。这就涉及到了一系列作战单位的协同合作问题,必须从全师的层面对下一步的战术训练计划进行相应的调整。

    约翰还在办公桌前埋头整理刚刚讨论出来的方案初稿,一直守在办公室外面的米勒就推门走了进来:“长官,已经快1点了,你是现在去餐厅吃午饭,还是让格兰特帮你带回来?”

    “我一会儿自己去。”约翰头都没抬,“你去问问布里奇,布莱德利师长下午有时间吗?我有事要找他。”约翰打算把手里的方案整理完就去向布莱德利汇报,顺便还能就米德尔顿的事向他谈谈口风。

    “布莱德利师长一早就带着布里奇去沃克堡了,好像今天上午路易斯安纳国民警卫队那边有个什么活动,估计得等晚上才能回来。”作为约翰的副官,了解师部各位长官的日程安排本来就是米勒的工作职责之一。

    “那行吧。”约翰这才想起来,今天是路易斯安纳州民兵挫败英军偷袭计划(此战是路易斯安纳州加入联邦后的第一战)的127周年纪念日,布莱德利应邀去参加庆祝活动了。反正晚上还要见面,约翰倒也用不着急于一时,索性还是先去填饱肚子再说吧。

    今天是周日,而且已经过乐饭点,师部军官餐厅里只有寥寥数人。约翰要了一份鸡肉套餐,刚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就看见李奇微带着几个人推门走了进来。

    “马修,这里。”约翰主动起身招呼起李奇微来。目前在82师,受远东陆军重组、麦克阿瑟出山影响最大的就是李奇微。无论是华盛顿还是在克莱博军营都有他已收到麦克阿瑟的邀请,将赴菲律宾上任的消息传出。约翰挺想知道这位现在的马歇尔派中坚,曾经的麦克阿瑟嫡系小弟,到底是如何考虑的。

    李奇微扭头和身后的几名军官交谈了两句,就端着餐盘坐到了约翰对面。“你不是昨晚回家了吗,怎么今天又过来加班啊?”

    “下个月的训练计划有些地方要调整,过来加个班。”约翰笑着说道:“你还真沉得住气。我可听说,你的那位老校长(李奇微在西点担任教官时,麦克阿瑟是西点军校校长)已经向华盛顿点名要你过去了。”

    李奇微皱了皱眉头,这两天已经有不止一位老同学、老朋友为此联系过他了。从内心来讲,李奇微并不想离开82师。好马不吃回头草的道理,谁都懂。他也已经明确向马歇尔表达过自己的意思,但是事情的最终决定权并不在他这里。

    “你觉得,我们一旦跟日本人开战,菲律宾守得住吗?”李奇微没有直接回答,反而反问了约翰一句。

    “守?拿什么守?”约翰的回答刚一出口,他就明白米德尔顿是怎么想的了。自己到底是半路出家,思维方式和那些老行伍还是有些不同。米德尔顿、李奇微这些人永远都是先从作战角度来考虑问题的。

    难怪米德尔顿会和马歇尔眉来眼去呢。他应该早就看出了菲律宾在开战初期被战略放弃的可能性。也许在他眼中,就连麦克阿瑟都是被华盛顿选出来的替罪羊,所以才会想办法拒绝对方的邀请。

    “我明白了。”约翰喃喃自语了一句。他已经知道今晚的聚会,米德尔顿和布莱德利要谈什么了。

第一百一十六章 三个人的默契() 
有了李奇微的“点醒”,约翰对晚上布莱德利家的聚会又有了新的领悟。

    麦克阿瑟这次“出山”肯定不可能是无条件的。他少不了要借此“狮子大开口”,找华盛顿方面要兵、要将、要武器、要物资。调米德尔顿、李奇微他们去菲律宾,应该就是麦克阿瑟开出的价码之一。

    所谓“漫天要价,就地还钱”,华盛顿方面自然也不可能全盘答应麦克阿瑟的要求。人员、物资当然要给,但是给什么、给多少这就值得商榷了,一番讨价还价是免不了的。这也就给米德尔顿、李奇微这些被马克阿瑟列入“征召”名单的高级军官们创造了操作空间。

    约翰站在米德尔顿的角度考虑了一下。作为与马歇尔、麦克阿瑟同期成长起来的军官,米德尔顿拥有丰富海外作战指挥经验和理论功底,可以说是要资历有资历,要能力有能力。重返陆军后,他有大把的发挥空间,自然不会愿意为了抱麦克阿瑟的大腿,让自己掉入远东的大泥潭。况且以麦克阿瑟的性格,他也不是个好“老板”。

    但是,要想不被派往远东,米德尔顿就必须在外界、尤其是马歇尔面前,与麦克阿瑟“划清界限”。这件事在操作的时候,度非常难把握。既要让马歇尔明白自己不是麦克阿瑟的铁杆支持者,又不能过分得罪麦克阿瑟,让那位极其要面子的信任远东军区司令不满。

    这时候,米德尔顿与约翰、与范德比尔特家族以及由此产生的与史汀生部长的间接关系也就成了最佳的挡箭牌。米德尔顿这次专程来亚历山大、到约翰这小住,实际上就是在向马歇尔发送的一个明确信号。

    约翰几乎可以确定,布莱德利今晚的邀请,就是马歇尔对这一信号作出的反馈。一来表示他已经收到了米德尔顿传递过来的信息,二来也对米德尔顿的“立场”进行进一步确认。只要今晚,米德尔顿出现在了布莱德利的家里,什么都不用说,马歇尔自然会将其从派遣名单里剔除。

    果不其然,当日傍晚,当约翰从师部抵达布莱德利家中时,米德尔顿和玛丽已经一个抱着小艾拉,一个抱着小艾瑞克,在客厅的沙发上谈笑风声了。

    “爸爸!”见到约翰和布莱德利进来,小艾拉立刻从玛丽的怀里蹦了下来,挥舞着手里的一块手帕扑向了约翰。“这是玛丽姨妈给我做的,好不好看?”小家伙迫不及待地炫耀着自己的礼物。

    “约翰看了一眼手帕上绣的小天鹅,笑着对玛丽说道:“玛丽,没想到你还有这么好的手艺。阿黛尔画画还行,拿针线可比你差远了。”

    “我也好多年不做了,伊丽莎白小时候所有的衣服都是我做得。”玛丽脸上带着自豪的笑容,“奥马尔的便装也都是我帮他做。”

    约翰有些羡慕地看着这对从贫民窟走出来的青梅竹马。阿黛尔虽然也从小接受过这方面的教育,但并不精通。结婚这么多年,他还从没穿过阿黛尔做得任何衣物呢。

    “爸爸,爸爸,弟弟也有一块,是个小狮子,不过又被他塞嘴里弄湿了。”炫耀完自己的礼物后,小艾拉又开始“告”弟弟的状了。

    自从嘴里冒出了小乳牙之后,小艾瑞克逮到什么都要啃一啃,艾拉的洋娃娃经常沾满了他的口水。为了不让小艾瑞克把什么不干净的东西放到嘴里,阿黛尔把监督弟弟的重任交给了艾拉。从那以后,艾拉就没少向他们“检举揭发”不听话的弟弟。

    “好了,艾拉,快从爸爸身上下来。”阿黛尔端着刚热好的婴儿辅食走了过来,“艾瑞克要吃饭了,今天还是你来喂他好不好?”

    “好的,妈妈。”小艾拉立刻从约翰身上跳了下来,兴冲冲地去给弟弟喂饭了。对于她来说,肉乎乎的弟弟简直是比洋娃娃好玩一万倍的大玩具。喂弟弟吃东西,给他唱儿歌、讲故事、换衣服什么的是艾拉最爱的游戏。

    “摆脱”了小艾拉的“纠缠”,约翰终于得意脱身,加入到了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