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问这个作甚?”
“昨日你被胡桃砸了,脱口而出的啊?”
包子脸的女仆现在看上去圆润了不少,修长的身材比某个突厥小公举更强,要不是蹲在地上跟张沔抢开心果,老张大概会更欢喜一些。
“这个嘛……说来话长。”
张德双手一抱,躺椅子里仿佛已经全身瘫痪,有些兴致缺缺道:“当年我定下亲事,与她说了之后,便被砸了一通。”
“武姐姐如今日子好过了不少呢,旧年她耶耶还在利州时,若非阿郎,真是要吃尽苦头。她那两个兄弟,也不知道有没有被武姐姐玩死……”
“喂!你一个小娘,不要动不动就把玩死挂在嘴上!”
“是阿郎你教我的呀。”
包子脸忽闪忽闪一双大眼睛,好像很奇怪的样子。
“对,我的错。”
整个人往后一摊,老张真心觉得自己错了。
我特么不但被胡桃砸过,老子还被胡桃砸傻了。
说起来,还是武顺最温柔……
老张内心不由得想着,和武二娘子那精怪比起来,和包子脸这心思“单纯”比起来,还是武大娘子好啊。
“阿郎是在想武姐姐了?”
你特么是老子的蛔虫啊!
猛地瞪了一眼包子脸女仆,却见她掩嘴嗤嗤的笑。
“阿奴,你在长安学坏了。”
“是么?我可是常常和长乐公主一起耍呢。东关窑场我都画了两百多个瓶子,论起画工,阿郎还不如我呢。怎能说我学坏了?”
“……”
本来老张想反驳的,但一琢磨和一女仆争个长短,本来就是很浅薄的行为。正所谓要以己之长,攻彼之短,方能百战百胜。
边上正在绣着老虎的白洁见张德和阿奴斗嘴,也是轻轻地窃笑,如今她也算是了了一桩心事。白氏如今堂而皇之地挂上了“皇商”的名头,当然实际上就是海盗的勾当,可要是没有张德支持,也不能让李皇帝看重。
到此时,白氏就算脱离了张德的帮扶,有李董光环加持,效仿李思摩做疯狗咬人,照样能兴旺发达。
只要大唐帝国有限责任公司不倒闭,日子蒸蒸日上是肯定的。
至于白三娘子自己,大概也是可以和洛阳白氏说一声再见,然后老老实实地跟着张德,在武汉“相夫教子”。尽管夫也不是夫,子也未必是子,不过对白洁而言,武汉的日子,大约是她人生中最快活的。
脱离了洛阳,脱离了白氏,由内而外,哪怕是灵魂,都无比的快活,充满着自由。便是偶有使些小性子,张德也从来不去理会,并不会像父兄那般对待娘嫂,宛若帝王处置臣子。
她甚至还能在汉阳或者江夏让人开个丝巾铺,而张德也不会用“行商贾贱业”或者“有违妇道”来呵斥。
这种体会,不是外人看来她似“小女人”这般,坐在一旁捻针穿花默不作声,仿佛是个木偶。
“也就阿奴来了,才让阿郎这般放松呢。”
白洁低着头,依然绣着老虎,只是话语一出,却让在那里陪着张沔吃开心果的阿奴唰的一下脸红起来。
忽地,她站了起来,满脸通红,然后捂着包子脸,逃也似的离开了房间。让正在抢夺开心果的张沔愣了一会儿,然后哇的一声哭了出来。
于是冲出去的阿奴,又冲了回来,一把搂住张沔,一边哄一边逃……
“……”
老张一时无语,都不知道说什么好,半晌,才道,“没曾想还跟以前一样,还是这性子。”
“阿郎是真的宠她。”
白三娘子恬然一笑,显然是看穿了老张和白丝女仆之间的微妙。
“咳嗯。”
张德尴尬地掩饰了一下,不由得回想起最初的相遇,“俱往矣……好汉多如狗。”
第八十八章 明镜()
“慢一点,小心。【。m】好……好……赶紧塞草。这是扬州要的货,一定要完好无损!宁肯路上慢一点,也要完好无损!”
“主任放心,不坏事情的。”
一块规模不小的全身镜,雕工、木料、花式、镜面,要求都相当的高。但价钱同样恐怖,扬州有个手头攥着大量“盐业产本”的豪客,砸了一千贯,专门定了这么一面全身镜,据说还不是自己用,而是给“秦楼楚馆”的某个相好。
“一千贯……啧啧。”
“二车间滚了一个月,才出了这么一面好货色,其它的都算废品。”
“不过听说有人来看这镜子,弄的这几日锡价都涨了。”
“这块可不是锡镜,是银镜。就这么一块,再要也没有了。”
“嘶……”
“扬州人,有钱。”
“啊,有钱呐。”
时下虽然还没有流行“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但对山东士族来说,也差不了多少。
洛阳成了帝都,士族但凡被皇帝惦记的,就是待宰的牛羊,给洛阳带来繁荣面貌的,更多的是“新贵”。
因长孙皇后的缘故,对“行商”虽然还是打压,但更多的是体现在商人地位的压制,至于捞钱狂欢,这就自家关门自家嗨的事情,天王老子也不会管你。
“一掷千金!一掷千金呐!”
扬子县的码头,因为一艘从武汉来的货船,一时轰动,特意前来围观的百姓多不胜数。
连扬子县县令的佐官幕僚们,也是吆五喝六,前来见识见识,这千贯明镜,到底是个什么模样。
“诸位,诸位少待。此镜受了老客所托,倒也不是不能示人,只是物事金贵,还望诸位老少担待,莫要触碰。”
船老大还担着差事,陪同的镖头也是压力大,好在更大的场面也见识过,倒也不露怯。
等安排好了隔离栏,红绸掀开,便是巨大的镜子,敞亮地显露在人前。
当那红绸掀开的一瞬间,最考前的扬子县官僚们,都是一声惊呼,有人还一边摸着脸一边笑道:“陆兄,这当真是罕见明镜啊。本想长安锡镜已经清晰无比,没曾想还有这等物事。哎呀呀,这……这须发尽显,连一颗暗痔都能瞧得分明。”
“明镜如水,不外如是啊。”
“入娘的……这般清楚。这武汉货果然了得,比长安货还好!”
“一千贯……啧啧,俺要是有一千贯,俺……”
“你待怎地?买了给你婆娘照镜子看有多丑?”
“滚!俺有一千贯俺就在县城买个宅子!”
虽然都见识过了锡镜,但锡镜还是不如银镜那般。每年制作锡镜,中毒死的突厥奴少则三五个,多了百几十,都是有可能的。
可不管怎么说,锡镜已经是相当不错的物事,便是宫中也多有用。
但和偌大的明镜比起来,原本算是昂贵的锡镜,价钱简直是便宜。
“这是怎么做出来的?连玻璃也这般大?”
“笑话,武汉玻璃厂你当是甚么?吴王殿下精于微观,其所用微观之镜,最优之物,便是武汉造。长安最厉害的玻璃匠,也磨不出恁般精巧的镜头。听说武汉匠人乃是鹰眼天生,方能磨出这等镜片。”
李恪至今搞不明白,为什么自己王府内的优秀磨工,拼死了磨,也磨不出武汉造的那般精细,可以说是根本没法用。
当然老张一直没有告诉过他,那些显微镜的镜头,特么的没一个是磨出来的……
官僚豪商都见识到了这个宝物,能把全身照进去的大镜子,简直像是凭空创造了一个巨大的空间,带给权贵们的体验,是前所未有的。
至于平民百姓,他们更多的是把这场见闻,当作了吹嘘的谈资,引起友朋的阵阵羡慕,也就足够。
顺着大运河,再北上没多远,就是扬州治所,也是江淮行省的总制衙门所在。
这宝贝不过是刚刚现身,就有厘金衙门的老哥,马不停蹄地让人把消息传递到淮扬交界之津口。
东莞镇内,传讯的驿夫把事物描绘了一番,领了赏钱之后,便高兴地回扬子县去了。
“小老板,这天下,当真有这般宝贝?”
“若是别处传来,俺也不信。不过这是武汉过来的,俺不信也得先信着。别人不知道,咱们厘金衙门的人还不知道么?当世精巧物事,凡是从大运河走过的,有哪样不和武汉搭界?”
摸索了一下胡须,这在东莞镇当差的厘金衙门小头目便道,“先让人盯着,看是扬州哪家买的,若就是个卖盐的,抢了就是。如果不是,打听一下后头是谁当家,俺们再合计合计。”
“那……小老板,可要和老板说说?”
“义父大人那里,俺亲自去一趟洛阳。”
“小老板英明。”
过了一日,洛阳便有人打问钱谷:“钱老板,那扬州宝镜是个甚么模样?跟咱们说说?”
“那物事又不在我手上,我能说个甚么?”
钱谷摇摇头,坐牌桌前一脸的郁闷,“我还不知道诸位心思么?想弄来这宝贝,到大老板那里献宝,兄弟我……”
手里攥着一张牌,钱谷指了指自己,“难道不想吗?”
“诶!钱老板,这你就猜错了。我们几个,还真不想献给大老板。”
“哦?那诸位的意思是……五筒。”
“碰。”
咔。三张五筒收在一起,对家一身赤色纱衣,头戴掐丝金冠,模样周正,气度潇洒,然后微微一笑:“我们几个,是想弄来这宝镜,献给老板娘。”
钱谷一愣,忽地击掌赞道:“好想法!”
说罢,眼珠子滴溜溜一转:“既然诸位这般说了,兄弟横竖也要帮忙。只是这扬州人倒也不是甚么无跟脚的,能攥着恁多‘盐业产本’,也不是破落户。说出来诸位不信,这豪客背后,乃是柴家撑着。”
“柴哲威?”
“不是不是,乃是柴二郎。”
“那夯货算个屁,钱老板,你放心,横竖不会让你亏了。柴令武这废物,多给他两百贯,也就打发了。”
“那兄弟我就先行谢过,体力活,便交给儿郎们去办了。”
第八十九章 新路()
当!当!当……
伴随着敲钟声,新铸的青铜钟金光闪耀,它需要时间的沉淀,才会变成人们印象中的青色。
扬子县的扩建码头,大量的棚屋连绵出去,约莫有二三里。楚州扬州的“螺娘”,被东主用船运过来接客。码头上不但有大量的廉价妓女,还有同样廉价的游医。有些医者,甚至直接挂出“南山真传”的幡子,就这么摆开摊位,给人挖个鸡眼什么的。
倘使要治性病,便又只能弄个烧红的铁棍,往裤裆里烫上一烫……
万幸,这年头没有梅毒,撒克逊人的天赋还没点出来。
为数不多的白种,也多是一些河中运来的白奴。偶有金发碧眼的,也是私人豢养的解闷物事。
“船工、水手、力工、跳帮手、弓手……”
粗大嗓门的码头船行头目,使着力气在那里叫喊,最近新船越来越多,可是水手却不够用。即便有些老手是从华润号那边退下来的,可多半已经捞够了养老钱,加上年纪大了不敢冒险,所以最多就是传授一点经验。
至于经验……付费的。
江南船帮分了好几派,虽然也较劲,但水手是如何都不会让给江淮船行或者登莱船行。
别说是能看懂海图、星图的高手,或是能了解季风、洋流的强人,即便仅仅只是力气大,解帆快的苦力,也是能防着就防着。
“眼下怎么涨了恁多价钱?”
“一贯半一个月的力工?码头上扛包一天也就三十几个钱,这还是能做的。”
“船上弓手也不是一般人,要会用弩,多少还会修。”
“捕鲸的那个大弩?”
“你说是就是。”
卖力气的在那里讨论着,一些有船的船老大,也是聚在一起吃“铜锅”,然后喝着米酒,皱着眉头商量着眼下的行情。
“这皇帝老儿的狗一口气把工钱抬高恁多,俺们船上有兄弟也想跳过去。”
“过去就过去,还能拦着发财?”
“听说也招带船的入伙,俺们在东海,也算有些薄面。跟‘单东海’说不上话,可底下几十个船主,也认识几个,弄个皇命差事当当,也不差吧。”
“轮得到你?”
喝了一口米酒,有个船老大便道,“之前苏州被抢了田产的,虽说是田地没了,可家私丰厚,又有祖宗保佑,拿了一笔钱,跑去洛阳混了个干系。如今武汉那边,造船厂想要一条好船,都排到明年腊月去了。”
“这皇帝老儿想个甚么,偏来跟俺们抢买卖。”
“都说甚么士农工商,苏州有几个种地的?陆家的丝绸他娘的都卖到靺鞨人的山寨里去了。还是‘单东海’的船帮着运,那天在昆山,我见着一条船,他娘的全是金沙,靺鞨人的存货,啧啧,最少能铸个二尺高的麦公像。”
“当真?!陆家运势真是好,原本就是个吴县男,倒也没甚么要紧的。偏偏收了个关门弟子,白捡的便宜。”
“说恁多没由来的作甚?眼下是皇帝老儿抬价,咱们到底怎么办?”
“依俺的想法,不若去寻李县令打问一番,总计不会把俺们轰出衙门的。倘使李县令能给条明路,奉上一笔咨询费便是。”
一众船老大都觉得如此要保险一些,便掏出华润飞票,凑了一些钱,委托了年长的那个,让他去扬子县县衙走一遭。
然而让众多船老大始料不及的是,在他们前往扬子县县衙的路上,码头上又是一阵骚动,呼喊声甚至五里开外都能听的清清楚楚。
“蛟龙?甚么蛟龙?”
有船老大奇怪地说道。
而这时,扬子县县令的仪仗,已经奔赴码头。
在码头上,靠岸的船看上去有些年头,三桅帆船,水手皮肤又黑又粗糙,一张嘴都是满口的黄牙。整条船都散发着惊人的腥味,然而围观的众人,却丝毫没有介意。一如不久前围观那巨大的明镜,甚至比围观明镜,还要让他们兴奋。
“诸位老少!都瞪大了眼珠子!瞧好——”
一张灰布遮掩的箱体,忽地被掀开,露出了里面的真容。原来是个巨大的笼子,笼子最少有四丈,而里面,一条浑身乌黑的巨大鳄鱼,正长大了嘴巴,朝天四周不时地晃动。
“啊——”
“我的娘吔——”
“噢!这……这是甚么物事——”
有个独眼的精瘦汉子,腰间还别着一把短刃,一手攥着缆绳,一只脚踩在桅杆上,得意地笑道:“三丈三的蛟龙!俺们这条船遇上了风浪,从千里石塘往东南去了,你们猜怎么着?俺们时来运转,遇到个地界,遍地都是檀木林,檀木林下来一条河,河口多是这等蛟龙。便是小一些的,也有两丈!”
啪啪啪!
这汉子说罢,就有个年长的老江湖,站到了船头,只见他肌肉贲张身材高大,穿着一身短打短袖,一条短裤只是用一条皮绳系着,腿毛又粗又长,操着别扭的岭南口音,同样得意非凡地一扬手:“来!都给大家开开眼——”
咣!咣!咣——
大量的箱子抬了上来,麻利的水手立刻把里面的东西抖了出来。
一张张巨大的鳄鱼皮,就这么展现在了众人面前。
“都是好皮子!船上的皮匠,那是沧州来的好汉!手艺不会差!”
这船老大一边吼一边叫卖,“单买包圆,都可以!只要价钱公道,咱们就在扬子县落脚!”
“我的娘!我的娘!我的娘——”
“恁多龙皮,这皮子弄上一套,转手赚五倍……十倍啊!”
“檀木林啊夯货!那厮说了檀木林啊——”
“对对对,檀木林!檀木林!”
“檀木,还有檀木——”
船老大咧嘴一笑:“先卖皮子,先卖皮子……”
忽地有人惊叫,像是想起了什么,一拍脑袋:“我知道了!我知道了!‘单东海’的船时常从南海运来檀木,以前都以为是交州,没曾想,竟是千里石塘东南。若是走流求,岂不是靠东直下便是?”
“离岸太远,不好走。”
“那他们怎么回转的?定是有路走的。”
听到下面有人争论那条航线,船老大顿时脸色一变,底下众人直接欢呼起来。
“可以走啊——”
第九十章 挑不出错()
帝都新南市有一二十家“冰室”,冰块多是冷天里存下来的,冰窖挖的极深,有的年生能追溯到北周那会儿。除了这些,还有一些则是自己制冰的,因为有玻璃,出冰倒也容易一些,但是价钱极贵,也就是豪富之辈才愿意以此炫富。
入夏开始,就是洛阳吃冰的时节。旧年倒也不多,如今因为两京富裕,只要是京畿之地的百姓,多半都能掏摸五六七八文尝个鲜,这点钱,混个几天饱饭也不成问题。
新南市较之往年,越发热闹,河畔修了大堤之后,新建的一座观景台是挂着“长亭”名义的,只是能到这长亭的人,非富即贵。
观景台的一旁,就是一家冰室。
冰室是个亭台,有九根朱漆柱子,每根柱子又盘了一条龙,亭盖用的是琉璃青瓦,汉白玉的栏杆和台阶,又都有精工雕琢,相当的考究。
这等略显浮夸俗气的亭子,在洛阳百姓的口中,倒是相当的不错。多言“九龙冰室”气派无比,有些在王学子弟门下学习营造法式的寒门子弟,也时常操持炭笔,给人画素描,营收口碑都是不错。
“殿下修建冰室,则于此地,着实眼光独到。”
“本王不过兴致所致。”
体态略显胖大的李泰笑呵呵地邀着一身俗服的李奉诫,“李君请坐。”
“谢殿下。”
李奉诫微微点头,然后坐在磨制光滑的石凳上,虽然没有目不斜视,却也暗自打量着笑呵呵的李泰。
“李君不知考虑的如何?本王受奉皇命,督造洛阳文馆,愿以主书一职相邀。”
说罢,李泰又伸出略显婴儿肥的胖手,阻止了李奉诫要说的话,脸带微笑,“本王知李君非是迷恋官位俗人,只是,本王用人之际,国朝更是日新月异,寻常庸人,岂能跟上滔滔大势?李君自长安时,可谓‘勇猛精进’,十年勤修,更胜从前!”
李奉诫一时有些疑惑,他不明白为什么李泰突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