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第一书生-第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心莲,这一回,为夫还是让子君这丫头受了欺负,你一定在怨我对不对?”

    月光下,张鹤喃喃自语,仿佛那未亡的妻子就在眼前一般:“她都把自己关在屋里一天一夜了,饭也不愿吃上一口,这可如何是好?”

    正当此时,前方那间屋里突然一暗,张子君吹灭了烛火。

    张鹤不用猜都知道,女儿熄了烛火不是要休息,而是知道自己就在外面,做出个样子来给自己看罢了。

    “长痛不如短痛,过些时日,就给他物色个好人家吧。”

    他伸手拂去脸上的泪水,又恢复了往日的严肃模样,继续自言自语道:“嫁到了别人家里,让别人头疼去吧,总好过天天折磨我这个老头子……”

    “二叔……”一位身材微胖的年轻男子,在这时出现在张鹤的身后。

    “嗯,查到了么?”

    张鹤回过身来,看着自己的侄子张承清问道:“那日劫下你大哥的,都是些甚么人?”

    “那些人,其实是……”

    张承清显得有些迟疑。张鹤见状,不由得皱起了眉头,神情有些不悦:“唔?”

    “是锦衣卫!”

    “甚么?!!”

    饶是张鹤见惯了大场面,也让他这句话给吓了一跳。

    要知道,锦衣卫可是天子亲军,是历代君主饲养的鹰犬。放眼当今整个天下,这个机构都是足以令人闻风丧胆的存在。

    当然,民间的老百姓们,可没甚么机会与锦衣卫打交道,但很多人还是听过锦衣卫的名头的。

    锦衣卫在各行省皆派驻有人手。地方上的锦衣卫,虽不如南北两京的锦衣卫有实权,地方官们对其也是抱着敬而远之的态度。

    张鹤怎么都没想到,陆诚当日找来的帮手,竟会是锦衣卫的人。

    那么,这陆家小子究竟是甚么身份?

    “二叔,咱们接下来该怎么办?”张承清问道。

    “不用再查了!”

    张鹤挥了挥手,沉声道:“告诉那些混小子,都给我安分着点,别再去招惹陆诚!”

    ……

    ……

    上架感言

    不知不觉,发书到现在已经两个多月了,书生的字数也有三十多万了,是到了该上架的时候了。

    首先要感谢一直以来提携我的编辑们,责编徐徐,编辑虎牙还有锐利大大,我的责编徐徐给过我很多帮助和指点,还不断给我好的推荐位,在此万分感谢!

    然后,当然是要感谢一直在默默支持,默默投票给青田的所有朋友,有了可爱的你们的支持,才有帅气的我能有动力码字,必须得好好感谢一下!

    我知道我一说上架,有些朋友可能就不太高兴了,因为上架意味着入v,意味着看书要花钱了。当然,老读者对此应该也都是十分理解的。

    前面的都是公众章节,也就是完全免费的,青田从里面拿不到一分钱,却还要逼着自己每天兢兢业业的码字……有人就会说了,一天两章,有时还一章也算兢兢业业?

    我想说,算的,确实是兢兢业业了。

    每本书都是作者的心血,相信没有几个人会敷衍的对待自己的作品的。从开书之前,青田就在构思要怎么写开头,开了头之后,虽然有大纲,每日还是会琢磨着怎么去把故事写的更好,更受读者喜欢。

    或许,我坐在电脑前真正码字的时间不多,我也不手残,但想剧情时,往往会花更多的时间,耗费更多的脑力。

    说实话,我很羡慕那些可以日更万字的作者,我也能打那么多字一天,但是脑回路跟不上,而且我还是兼职码字,早上早早还得干活……我真不手残,只是脑袋转的比较慢,但请别骂我n……

    往往在情节的塑造和衔接上,我都要求自己要做到更好,这当然指的是在我目前的能力之下。毕竟每个人的天赋和写书后的进步都有所不同,所以在表达出来时,也会显得参差不齐。

    有些读者情绪比较激动,看到某个情节不太满意,可能就会骂人。对此,我也只能是默默承受着,言之有物的会想尽办法去改。纯粹瞎喷的,我还得戴好防弹头盔,以免被喷的想不开太监了……

    唠唠叨叨说了一大段,就先到这里吧。

    多余的话青田也不讲了,希望大家能支持正版,到起点来进行阅读,暂时没能力的也没法强求,至少首订支持一下,还是能够做到的吧?

    嗯,明天中午十二点,后台就会开vip章节,但更新的话,应该都和以前一样,下午到晚上的时间段才能写出来,因为我还是没存稿……

    至于更新量,明天是上架第一天,我加把劲码三章吧,往后码的多就是三章,但对此不敢打包票。正常情况下,都会保持两更。

    最后,用一首个人比较喜欢的诗来结尾吧,文青一下(虽然我和这玩意儿不太沾边),抒发抒发点情怀。

    满纸荒唐言,

    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

    谁解其中味?

    ,

第146章 王家有女初长成(求首订)()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一大早,陆诚就端坐在“为人师表”的牌匾下方,为弟子们讲学了。从今日起,他要进行的是论语的教学。

    如果是单单开蒙的话,“三百千千”基本启蒙教材教完便足够了,学生们把这些都学下来,识文断字已经没问题了。

    不过在这个年代,读书识字最首要的目的,其实是为了应试科举。即便是自家孩子天资愚钝,考不上秀才,家长们也仍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考上童生的。

    只要考过了府试,成为一名童生,这辈子也就饿不死了,再不济都能混个私塾先生来当当。虽说束脩可能会少些,但勤俭着些,也勉强能养家糊口了。

    因此,一年的蒙学下来,夫子们都尽量的去教会弟子做时文,即八股文。

    对于一位教书先生来说,学生时文做的如何不重要,关键必须得会。若是一年的讲学下来,自己所教的学生连这个技能都没学会的话,就算是先生的失职了。

    当然了,一年的时间,也顶多是把学生领进八股文的门槛而已。只经过一年蒙学便能考过县试的,就属于天资聪慧的那一类人了,大多数人还是摸不到小考的门槛的。

    正常情况下,有志于考取功名之人,大都需要在私塾里学上几年时间,才算是有了基础。再往后便可以一边应试,一边在家自学了。

    十年寒窗苦读,大抵便是如此了。

    先学几年,再考几年,天资聪颖的便能捞个秀才回来,其他人便慢慢考吧。

    家里有些人脉的,自然也会拖托关系,让孩子拜一位本地有名的秀才或举人为先生。只是这些小有名气的才子,往往都不会有那么多闲工夫教人知识,最多是看得顺眼的,才给予对方时常上门请教的机会,有空时才会提点一番。

    这很好理解,无非就是“摆谱儿”罢了。

    事实上,以陆诚如今的名气,也是有资格摆摆谱的了,真要端起架子来,他可比县里仅有的那几位举人还够格。

    换了任何一个人,能有他现在的地位的话,都是不会再甘于做个教书先生的。

    甚么时候听说过,举人老爷还要靠教书来赚束脩的?

    几个月的时间下来,陆诚对于讲学也早已得心应手,运用自如。简单的讲解了一遍后,便放弟子们自己去朗读了。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多读,多写,多思考,比任何的所谓“技巧”都有用,学习也是没有任何捷径可走的。

    陆诚举步出了书房,走到门口时还不经意地回头望了一眼。

    看着匾额上由朱佑樘亲笔手书的四个大字,他心下不禁暗想道:“这教书先生当的,应该也不至于辱没了这几个字吧?这帮孩子里,倒也有几个才思敏捷的,就是不知将来能有几人考得上秀才……”

    想到这里,他不禁感到一阵好笑。

    就在几个月前,自己能不能考上秀才都是个未知数呢,这功名也是靠着抄文章抄出来的。现在居然就奢望起自己教的学生能考上了,这不是在痴人说梦吗?

    话虽这么说,陆诚这几个月了的进步也着实不小。

    本身就有些功底,再把那些有名的文章细细研究下来,看看人家是怎么破题承题,如何起讲等等都给琢磨上一遍,水平当然是会有所提高的。

    不过究竟能高到甚么程度,他自己心里也没底。

    陆诚刚一出书房门口,王雪媱就悄悄跟了出来,明目张胆地在陆夫子面前翘起了课。

    “你这丫头,不好好念书,出来做甚么?”陆诚板起脸来训斥道。

    “论语有甚么好学的,我又不想着去考个女秀才回来,女论语人家也早都学完了呀!”王雪媱俏皮地吐了吐舌头,讨好地笑道:“哥,午后咱们上县城去逛逛好不好?”

    “嗯?上县城做甚么?”

    陆诚纳罕道:“上元佳节刚过,这会儿县城里又没甚么热闹可看……”

    他话还没说完,王雪媱已经不满地皱了皱小鼻子道:“小气鬼!你不去,人家自己一个人去,哼!”

    甩下一句话后,她便嘟着小嘴儿,气呼呼地跑去了西厢房。

    “呃……”

    陆诚摸着鼻子站在原地,看着她娇小跑远的背影,一时感到有些莫名其妙,小声嘀咕道:“看来女人都一个样儿,总会无端端的生出些无名火来,女孩子也不例外……”

    “说甚么呢?”

    身后冷不防传来王氏的声音,把陆诚给吓了一跳,忙嘿嘿笑道:“不是啊娘,我是说……啊,我是说娘你今天真漂亮,近来是一天一个样儿了。”

    “扑哧……”

    王氏忍不住笑出声来,手指轻轻戳了戳他的脑袋,口中道:“你呀,如今是越来越不学好了,以前都没见你那么多的花言巧语,这都跟谁学的?”

    “呃……这都是沈毅教我的!”陆诚毫不犹豫地甩了个锅出去,砸到了远在江南的沈毅头上,心中还不忘默念上一句:“阿米豆腐,善了个哉,罪过罪过……”

    “也不知道学点好的。”

    王氏随口说了他一句,却突然转过话头,脸色神秘地低声问道:“诚儿,媱媱今年多大了?”

    “啊?”

    陆诚还道母亲又要扯到自己的亲事上来,忙摇头道:“还小还小,才十五吧?”

    “笨啊你!”

    王氏没好气地笑骂了一句,继续提醒道:“今天是甚么日子?”

    陆诚闻言更加摸不着头脑了,愣愣地答道:“正月二十呀,元宵刚过,哪还有甚么节日……”

    “白瞎了你这秀才的功名!”

    王氏也懒得再跟他绕圈子打哑谜了,径直说道:“今天是媱媱的生辰,女儿家向来不庆贺生辰,可你这做哥哥的,就不该带她上县城里玩玩去么?”

    “噢噢噢,原来是这事儿呀……”

    陆诚这才了然,心里却对此有些不以为然,生日有甚么好过的?又不算是甚么大日子……

    王氏见他一副满不在乎的模样,忍不住使劲推了他一把,骂道:“噢你个鬼啊,去去去,别在这儿杵着,妨碍老娘我干活!”

    陆诚踉跄着向后退出几步,才堪堪站稳了身子,脸上却是笑嘻嘻的。

    他能明显地发现,母亲近来的变化很大,至少笑容比以前多了不少,也不再像之前那么古板了,偶尔还能和自己开上几句玩笑。

    这也难怪,有了自己这么个生性乐观,风趣幽默,风流倜傥,英俊潇洒……的有出息的儿子,她想不开心都难啊!

    陆诚没脸没皮地往自己脸上贴金,可劲儿地想一些好词往自己身上套,顿时觉得自己简直就是“天上有,地上无”的绝世好儿子,就差自己给自己颁发一面锦旗来歌功颂德一番了。

    “瞧你现在哪还有个夫子的样儿?”

    王氏蹲下身子,从盆里拣起一件衣服晾到竹竿上,然后转过头来催促道:“还站在这儿做甚么,赶紧进去讲学去。”

    陆诚点点头,往西厢房那边望了一眼,才一脸正色的回了书房。

    ……

    ……

    (ps:推荐好友新书在江湖的日子,用历史行文写的武侠,作者开车很6,有兴趣的可以看看。)

第147章 月黑风高夜() 
兰阳县城里,一位头上梳着双丫髻,手上拿着一串冰糖葫芦的妙龄少女在前面蹦蹦跳跳地走着,惹得街上的路人纷纷侧目。

    这少女自然便是王雪媱,自打到陆诚的小私塾里去跟着读书后,她便没机会再跟着父亲王林出去打渔。

    太阳晒的少了,皮肤自然也渐渐变得白皙起来,加上她刚好到了年龄,无论是五官还是身段都处以逐渐长开的状态,倒是一天比一天看上去更为娇俏可人。

    要不怎么说,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呢?

    此时刚过正月十五,天气还未完全转暖,却也不会如年前一般严寒了。

    王雪媱身着一袭墨绿色的棉布长裙,外罩一件及膝的鹅黄色窄袖褙子,脚步轻快地在前面走着,时不时张开殷桃小嘴咬上一颗糖葫芦,全然不顾边上众人向她投注过来的眼神。

    陆诚一脸苦笑地随行在她身后,手中也同样举着一串糖葫芦,口中还得时不时地提醒上一句,让她多注意脚下,别一不小心给摔着了。

    这个年代,大家闺秀通常不会抛头露面,但普通老百姓家的女子,通常不会要求的太过严格。毕竟小户人家农活都得自己干,不出门是不可能的。

    特别是人丁较少的,类似于陆诚这样的家庭,就更不可能指望男人能干粗活了。

    一个读书的文人,最首要的应当是用功读书考取功名,让读书人下地去干农活,是会惹人笑话的。

    两人随意逛了会,在县城里吃了些东西便返程了。

    今天是王雪媱的生辰,陆诚本想买把古筝送她的,最终还是打消了这样的念头。

    琴和筝的弹法不一样,且自己也只是会弹琴,而不太懂古筝,真要再送她一把古筝,免不得还要找人来教她。

    教的人也不是没有,花榜的三大行首个个都才艺不凡,陆诚只要肯开一句口,她们应该都是会答应的。

    但陆诚始终觉得太过麻烦,自然就不愿多此一举了。

    车厢里,王雪媱面色潮红,满脸的兴奋之色,看样子今天逛的还挺开心的。

    陆诚实在是想不明白,那么无聊的压马路行为,能有多大的意思。何况县城又不大,比不上府城那般热闹,就更让他觉得无趣了。

    沉默了一会,王雪媱突然看着他笑道:“哥,我刚和我娘学了几道菜,晚上我和娘一起做饭,你和堂姑一块儿过来吃呗?”

    “好啊,可有些时日没去你们家吃饭了,不过……”

    陆诚当然知道,李氏的厨艺不错,比自家老娘做的菜味道还好些。但他可不太相信王雪媱能学到多少,帮着打打下手还差不多,便取笑道:“你可得少做几道菜,万一做糊了也不至于让我们饿肚子,哈哈……”

    王雪媱脸色一变,下一刻便朝他扑了过来,张口就咬。

    陆诚猝不及防,手臂上不下心让她给咬了一口,疼得龇牙咧嘴,笑骂道:“你属狗的呀,动不动就咬人的。”

    “哼,你才属狗的呢!”王雪媱毫不客气地还击道。

    “我可不属狗,属狗的才会咬人。”

    “有吗?我也没咬人啊,谁看到了?”

    “……”

    两人一路斗着嘴,马车也在车夫的驱赶下,一路飞快地前行着。他们似乎都没察觉到,后方不远的官道上,始终不远不近地跟着一辆骡车。

    ……

    ……

    乡下的夜里,太阳一落山,四下里便全是黑蒙蒙的一片。普通人家的门前,平日里可不会点着灯笼。

    这会儿才刚到初更时分,离夜禁还有半个时辰,各家各户的大门却已经都关上了。

    一道黑影出现在了村口,借着夜色的掩护,迅速地朝村子里摸黑前行。

    这人正是祝震东,准备今夜对陆诚下手的祝屠夫。早在白天的时候,他就一直在悄悄跟着陆诚,却始终没能找到下手的机会。

    县城里人多眼杂,陆诚又一直游逛在最为热闹的地方,他根本就没有可趁之机。

    白天的官道上,又时不时会有来来往往的行人和车辆,陆诚也不可能会无缘无故地在半道上停下,让他得到行凶的空隙。

    祝震东跟了半天的时间,始终没能找到甚么机会,最终只能潜伏在村口,耐心地等待夜晚的到来。

    月黑风高杀人夜!

    夜晚,才是动手的最佳时机。

    他熟门熟路地来到陆家的院门前,抬头看了一眼高大的院墙,心说这有身份的人就是不一样,院墙的砌的比别家高出了不少。

    其实,这院墙也是在几个月前,经过陆诚的加筑后才有这么高的。若是放在之前,祝震东过来的话,可能一个跳跃就能翻进去了。

    不过这样的高度,显然还不被祝屠夫放在眼里。他顺着墙根,悄然地摸到了院子后方的一处墙角下,随后取出早就准备好的绳索和钩子,蹲在墙角下捣鼓了一阵,一个翻墙工具便出来了。

    只见他壮硕的膀子一甩,绳子上绑着的那只三角铁钩便往墙上飞去。

    叮……

    钩子打在了里面的墙壁上,顿时传出一声清脆的声响,却也只有靠近这里的人才能听到。

    祝震东两只手轻轻回抽着麻绳,直到墙上传来“咔”的一声轻响后,他才拉着绳索挣了挣,感觉钩子钉劳后,才放开了绳索。

    又是在墙下捣鼓了片刻后,他才两手抓住绳索,悄然地向上攀爬了起来。

    说来也怪,祝震东身材壮硕,爬起墙来却是异常灵活。这副身体的重量,似乎并不会影响他的发挥。

    一步……

    两步……

    三步……

    当他的脚在墙上踩出三步后,手便已经能够得着墙顶了,接着一个发力便翻到了墙上。

    祝震东两腿跨坐在墙上,俯身趴了下来,借着今夜并不明亮的月光,仔细地打量着院子里的情形。

    让他略感失望的是,这座宅院里似乎空无一人,显得十分的寂静。

    没人?

    不可能!

    祝震东一直就守在村口,如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