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天国当附马-第1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不行;不行;绝对不行;要么;学生代替大帅去。”李鸿章自告奋勇地道。

    “你;你去是可以;但人家要见的人是本帅;你即使想去;别人也不一定会同意;所以;你就不要瞎想了;本帅去;就本帅一个人去。”曾国藩坚持自己去。

    “大帅…。。”李鸿章还想继续劝曾国藩。

    “好了;军师;你就不要再说了;这件事;本帅就专断一回;本帅自己去;但你也不要以为本帅去了;你们就没事了;你们可要帮大清朝好好守好这个门户哟;千万别给弄丢了;真正算起来;你们肩上的担子可是重的很哟。”曾国藩拍了拍李鸿章的肩;还与李鸿章开了句玩笑。

    “是;大帅;既然您一定要去;学生也不多什么了;但请您务必保重;学生会集结重兵为您掠阵;如果形势不对;请您务必第一时间回转;学生会立即派人接应;任何情况下;保住性命最重要。”李鸿章也不能不做些准备。

    “好;一切就照你说的办。”曾国藩道。

    “学生送大帅出城。”李鸿章道。

    “行;你一个人送就够了;不要惊动其他人;现在固守城池最重要。”曾国藩道。

    “老师;您请。”李鸿章突然改变了称呼。

    曾国藩听李鸿章突然叫老师;微微一愣;脸上现出些许柔光;温和地道:”少荃;辛苦你了。”

    “老帅;您快别这么说;能追随在老师身边是学生这一辈子最幸运的事。”李鸿章动情地道。

    “好了;本帅并不是一去不回;别这样伤感。”曾国藩收拾好心情;换了一副腔调道。

    李鸿章轻轻地点了点头。

    于是。两人一前一后下楼;直到将曾国藩送出城门;李鸿章才回来。

    李鸿章在将曾国藩送出门之后;即刻便命令大军戒备;随时准备支援曾国藩。

    而曾国藩一人一骑出城之后,便径直向太平军的阵前走来。

    黄旭将一切都看在眼里;不禁在心里暗赞一声;好胆识;也独自策马向前。

    两骑马;两个人,在相互距离两米左右处立定;四目相对;不由火花四溅。

    “曾大帅;黄旭这厢有礼了。在下一直久慕大帅之名;只恨无缘相识;今日一见;黄旭甚慰平生。”黄旭不喜欢掉书袋;但曾国藩非常人;黄旭一直对其很佩服;所以;他必须慎重对待。

    “黄元帅;首先;本帅不知道这样称呼阁下是否正确;再者;本帅就一普通人;而且还是阁下的手下败将;实在当不起阁下如此盛赞。 ”曾国藩平静地道。

    “是;是;一时激动;忘记自我介绍了;大帅;你可以直呼在下之名;黄旭即可。”黄旭连忙道。

    “不敢;不敢;本帅还是称呼阁下为黄元帅更自然一些。”曾国藩与黄旭可没这么熟;称呼他黄旭?他们有这么亲密的关系吗?

    “随便;随便;只要曾大帅叫起来觉得ok就行。”黄旭随口道。

    “o…。k??”曾国藩脑子一时短路。

    “哦;是这样;我的意思是说;只要曾大帅自己感觉好;那您怎么样叫都行。”黄旭无所谓地道。

    “黄元帅;你我乃生死之敌;不知今日邀本帅来此;用意何在?”曾国藩直接将谈话切入到正题。

    “曾大帅;您这话就错了;我们并不是敌人;我们只是立场不同;各为其主而已;我今天邀大帅来;真是因为一直仰慕大帅;纯属是想与大帅见上一面;互相认识一下;顺便聊一聊而已。”黄旭说的是实情,他确实对曾国藩颇有好感。

    “就这么简单?”曾国藩以为自己听错了;这黄旭是不是疯了。

    “是啊;就这么简单;不然;大帅以为我邀大帅前来;又会有什么事。”黄旭笑了笑道;他并没有疯;而且他就是在做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

    曾国藩一时语塞;心中升起一种被耍的感觉;他想发作;想问黄旭是不是有病;是不是在耍他;但他从黄旭的脸上看到的分明全是真诚;他一时之间也不知道怎么办;他甚至产生了一个幻觉;他对面的这人;真是他的敌人吗?

第二百六十三章 突起变故() 
曾国藩的大脑有片刻的停顿;但很快就恢复清明;他确定站在他对面的这个黄旭;就是他的敌人;而对待敌人;他绝不能存有任何的慈悲之心。

    “黄元帅;你这话;本帅就不明白了;本帅不知你这话是什么意思?”曾国藩不咸不淡地道。

    “曾大帅;我真的只想与您聊一聊;互相认识一下;如果真要说有事的话;那也是为大帅好。”黄旭仍是笑容满面。

    “你们聚众而来;而且来势汹汹;这像是要聊天的样子吗?”曾国藩盯着黄旭的眼睛道。

    “哦;您是说我的这些兄弟们吗?您多心了;他们此来纯粹是为了给我壮胆;并无其它的意思。”黄旭咧嘴笑道。

    “壮胆?呵;呵;黄元帅;你说这话不觉得有点可笑吗?几十万人马就在本帅的面前;本帅还从来没听说过;有谁需要带着几十万人马来壮胆的;你这个理由真是滑天下之大稽。”曾国藩冷笑一声;语带讥讽地道。

    “我说的是实话;至于怎么理解;那就要看曾大帅自己的意思了。”黄旭脸色如常;一本正经地道。

    “行了;我们就不要再玩这些虚的了;没意思;痛快点;你就说吧;你今天约本帅来此;所为何事?”曾国藩直接了当地道。

    “痛快;既然曾大帅将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我要是再不爽快点;那就显得我黄旭太过矫情了。”黄旭击掌大叫一声痛快;然后道。

    曾国藩脸色凝重;朝黄旭抬起手;示意黄旭继续说。

    “曾大帅;如今的局面;想必大帅已经了然于胸。坦白地讲;我一直以来都非常佩服大帅的才华;所以;在下是十分的向往能有机会与曾大帅一起干一些伟大的事;为天下苍生;为多灾多难的中华民族;尽自己的一些绵薄之力;不知大帅意下如何?”黄旭也不再拐弯抹角;直抒胸意。

    “不明白;黄元帅的话;本帅不是太明白。”曾国藩听后;摇了摇头道。

    曾国藩如此反应;令人不知道他是真不明白;还是假不明白。

    “说的简单点;曾大帅;您愿意加入我们吗?”黄旭更加直接地道。

    “哈;哈;黄元帅;你是在讲笑吧;加入你们;本帅乃堂堂大清朝的统军主帅;加入你们叛军;你说这话岂非可笑。”曾国藩哈哈一笑;断然拒绝。

    黄旭见曾国藩回答的这样干脆;不禁苦笑着摇了摇头;他虽然明知一定是这样的结果;但有些话他也不得不说;一切算是尽人事;听天命吧。

    “曾大帅;多的话;我也不再说了;我只是恳请您再考虑一下。”黄旭仍想再争取一下。

    “最后鹿死谁手;还是未知之数;黄元帅就这么肯定最后输的就是我们吗?要本帅投降;休想;城可破;头可断;投降则不可能。”曾国藩的态度是非常的坚决。

    “曾大帅;我深知你的为人;知道你断然不会答应;但我的心里毕竟还存有一丝侥幸;我相信大帅是一个知天命之人;想我天朝;民心所向;天命所归;而清廷却已是日薄西山;纵是有曾大帅如此之人;也未必能力挽狂澜;结局已经注定;大帅何必要逆天命而行呢?”虽然黄旭心里非常清楚;曾国藩心志之坚;非常人可比;但他何尝不是抱着明知不可为而必须为之的心态去说这样一段话。

    “笑话;本帅生是大清朝的人;生是大清朝的鬼;你就不要废话了;有本事;咱们战场上见真章。”曾国藩的话令这件事没有任何回旋的余地。

    话虽如此;但曾国藩也没想到这黄旭竟然是来劝降的;他是觉得又好气;又好笑;想他曾国藩是什么人;忠君爱国之楷模;就算是大清朝败了;他也注定要以死殉国;怎会去做那等苟且偷生之事;况且;现在还没到那个时候;虽然清军目前是暂居下风;但谁又可以断言;他们就必败无疑呢?他觉得这个黄旭是天真的可爱。

    “唉;曾大帅既然这样说;黄旭再多说什么;那就是侮辱大帅了;那我们就在战场上一决雌雄吧。”事已到此;黄旭也只能如此了。

    “这才象个三军之帅的样子嘛;黄元帅;那就此别过;咱们战场上见。”曾国藩知道双方之间的谈话已经结束;是时候该回去了。

    “慢;曾大帅。”黄旭突然道。

    “怎么;你难道还想将本帅留下来不成?”曾国藩脸色一变道。

    “不;不;不;曾大帅是误会了;我并无此意;我只是想多嘴问一句;曾大帅有没有兴趣知道;左大帅几人现如今身在何处?”黄旭说这话时;脸上仍是一如既然的平静。

    “什么;你说什么;你知道他们在哪里?”曾国藩闻听此言;全身一震道。

    “是的。”黄旭点点头道。

    “果然是你们干的。”曾国藩微微一愣;霎时之间便明白了整件事的前因后果;只见他双目通红;咬牙切齿地道。

    “唉;曾大帅;实在抱歉;我们真不想这么干。”黄旭叹了一口气;以一副悲天悯人的语气道。

    黄旭的样子看上去似乎真的很无奈。

    “哈;哈…。。”曾国藩仰天一阵狂笑;笑的让人感觉有点毛骨悚然。

    黄旭此时此刻能做的;也唯有苦笑以对。

    “你;你们真是衣冠禽兽;那可是百万大军;百万大军啊;你们还真下得了手;这真是造孽啊;你们就不怕晚上睡不着;就不怕遭天谴吗?”曾国藩心情激荡;语音哽咽地道。

    他忍耐了这么多天;现在终于找到了发泄的对象;能不爆发吗。

    黄旭也没想到曾国藩会如此失态;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说什么好。

    “宗棠他们怎么样;你们意欲何为?”曾国藩在发泄完一通之后;渐渐冷静下来;现在他最关心的就是左宗棠几人的安危。

    “我们没打算怎样;只是想请他们在我们那里坐一段时间的客而已。”黄旭笑了笑;道。

    “没这么简单吧;郭破天呢;你让郭破天这忘恩负义的家伙来跟本帅讲。”提起郭破天;曾国藩的心中更是愤恨不已。

    “曾大帅;事实就是这么简单;您不用想的太复杂;还有;告诉您也无妨;郭破将现正督军在武昌;所以;恐怕一时之间也抽不出身来见您;还请原谅。”黄旭非常有礼貌地道。

    “混蛋。”曾国藩破口大骂道。

    “曾大帅;请息怒;我们也是被逼无奈。”黄旭试图缓和一下气氛。

    说实话;黄旭心中十分清楚曾国藩之能;他衷心地希望可以笼络曾国藩;所以;他对曾国藩是处处忍让;笑脸相迎。

    “放屁;你是什么意思;你是嘲笑本帅吗;你将本帅的人马烧了;大将擒了;你还在这里装可怜;你他奶奶的是不是当本帅是空气。”曾国藩越说越生气。

    “喂;喂;喂;曾大帅;你嘴巴给我放干净点;你说什么呢;我黄旭尊重你;才这么客气地与你讲话;你真以为我怕你;你信不信老子现在就捏死你。”黄旭听曾国藩是越骂越起劲;气不打一处来。

    “来呀;来呀;谁不来捏死老子;谁就是龟儿子。”曾国藩也不示弱。

    两人相互怒目而视;黄旭握紧拳头;手上青筋突起;脸色阴沉;看样子;随时都会暴起伤人;而曾国藩对黄旭的愤怒则好似视而不见;更是露出一副嘲讽的样子;挑衅意味相当的明显。

    “你找死。”黄旭大喝一声;闪电般出手;一举将曾国藩拿下。

    事情出的太突然;令双方的人马都是一愣。

    而曾国藩虽被生擒;但却是面无表情;冷眼相对;看上去;他已经做好了以身献贼的准备。

    从内心来讲;黄旭是真心实意地打算与曾国藩聊一聊;哪怕两人之间能互相建立起那么一点点的信任;黄旭也会相当的满足。而从道义上来说;两军交战;说什么也要先礼后宾;而且;他真心地希望可以将曾国藩争取过来;但只是没想到这曾国藩竟然如此的冥玩不灵;三言两语不对头;就跟自己飚上了。

    所以;黄旭打算改变策略;正所谓;擒贼先擒王;先将这曾国藩拿下;看看合肥城的清军能怎样;说不定;他还可以籍此要挟合肥城的清军;从而兵不血刃地夺取合肥城;逼迫曾国藩就范。

    曾国藩被擒;虽说是黄旭临时做出的决定;但也是势所必然。黄旭并非墨守成规之人;特别是在与清军作战这事上;黄旭没那么多的计较与坚持;他唯一的信念就是尽快打败清军;结束清王朝的统治;推动中华一统;从而为下一步计划早做准备;因此;那些所谓的什么两军交战;不斩来使;什么光明正大的一决雌雄等等;在黄旭看来;都是些狗屁。

    正所谓;兵者;诡道也;能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利益;耍些手段;用些计谋;那又算得了什么。成大者不拘小节;到最后;还得以成败论英雄呢。

    所以;曾国藩自然而然地没能逃出黄旭的手掌心;成了黄旭的阶下之囚;不;准确点说;应是坐上之客;就如同左宗棠几人一样;黄旭还要指望着曾国藩将来为他出大力呢;黄旭又岂会亏待他。

    黄旭这么轻而易举地将曾国藩拿了;自然而然地引来太平军的一片赞叹之声;但清营之中却是一片哗然;叫骂之声此起彼伏;主帅被擒;清军之心情可想而知;而站在城楼上一直关注着曾国藩动静的李鸿章更是悲愤交加;几欲晕倒;他没想到黄旭竟然是此等人;连最基本的礼数都不顾;人家好心好意地应邀赴会;他到好;说要拿人就拿了;真是卑鄙无耻。

    但是;李鸿章气愤归气愤;除此之外;他又能做什么呢;事情是明摆着的;太平军众而清军寡;他们即使据城而守;尚不知可以捱到几时;如若是贸然出战;那肯定必败无疑;所以;他也只能眼巴巴地看着黄旭将曾国藩挟持而回。(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第二百六十四章 天子诏书() 
眼看着曾国藩被黄旭带走;李鸿章是欲哭无泪。

    而正在城楼各处镇守的众大将在听说了此事之后;都一并赶了过来;他们围住李鸿章;群情激奋;纷纷请命要去营救曾国藩。李鸿章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将众人稳定下来;他向众人陈说了其中的厉害关系;并保证一定会想办法去救曾国藩;众将这才散去。

    但曾国藩被擒之事所带来的影响并没有因为李鸿章的几句话而消除;反而隐隐有蔓延之势。李鸿章明白;如果照此下去;军心必定大震。如若军心一乱;太平军趁机来攻;李鸿章再想保住合肥城并营救回曾国藩;那将是难上再难;不但如此;可能所有人的性命都堪忧。

    面对如此情形;李鸿章是心急如焚;但又无计可施;心中是一团乱麻;不知如何是好。

    李鸿章这边是乱了;但太平军的行为却更让李鸿章等人看不懂。在黄旭擒住曾国藩之后;太平军便退后二十里扎营;按兵不动。按理说;太平军应该乘胜追击;痛打落水狗;趁势将合肥城一举拿下;但黄旭却另有计较;用黄旭的话说;那就是留一点空间和时间;让李鸿章等人好好考虑一下;不战而屈人之兵乃是上上之策。

    黄旭是一片好意;但李鸿章等人能不能明白;那就不好说了;要是在正常情况下;李鸿章必定能猜到黄旭的用意;但此时时刻;李鸿章等人对太平军更多的是心怀猜忌;又岂能与黄旭心有灵犀一点通呢。

    合肥城中;就在李鸿章惶恐之际;朝廷的诏书又到了。

    此次前来宣召的是铁帽子王僧格林沁;很多人都知道;在大清的庙堂之上;恭亲王向来与曾国藩交好;而僧格林沁却素来与曾国藩有隙;咸丰此次不派恭亲王前来;而派僧格林沁;想必咸丰是铁了心要问罪于曾国藩了。

    李鸿章也明白这其中的关键之处;所以;他也事先做了一些安排。

    事实上;与所有人预料的一样;咸丰在诏书之中严厉地斥责了曾国藩损兵折将之事;令谕将曾国藩就地革职。

    当然;这还算是好的;更狠的却是;咸丰已经背地里给僧格林沁下了一道口谕; 钦命铁帽子王僧格林沁负责擒拿曾国藩并将其押送回京受审。

    而事情就是这么巧;铁帽子王在来之前;太平军正好撤围;所以;很多事情他也不知情。

    僧格林沁一到合肥城;就命人通传曾国藩前来他下榻之处接旨;谁知前来接旨的不是曾国藩;却是李鸿章。

    “曾大帅帐下幕府军师;下官李鸿章;叩见钦差大人。”李鸿章恭敬地向铁帽子王行礼。

    “免了;曾国藩真是好大的胆子;钦命前来;他却避而不见;是何道理?”铁帽子王的脸色非常难看;几乎是用斥责的口吻说道。

    “王爷;我们大帅昨夜偶感风寒;实是不方便接旨;所以;特命下官代为接旨;还请王爷行个方便。”李鸿章仍是恭身道。

    在没有弄清僧格林沁所携旨意的内容之前;李鸿章可不敢说曾国藩已被太平军所擒。

    “偶感风寒?不会是在装病吧;既然如此;那我们也不用那么麻烦;本王这就亲自前去他病榻处宣旨好了。”僧格林沁也不是那么好哄骗的。

    “王爷;这恐怕不太好吧;大帅这病多半会传染的;如果您亲趋病榻之前;一不小心被传染了;那下官就罪莫大焉了。”李鸿章所幸将问题说的更严重一点;免得僧格林沁纠缠不清。

    但他没料的是;僧格林沁此次奉旨而来是要亲提曾国藩回京问罪来的;皇命在身;他又岂能搪塞;李鸿章想以此缘由来推脱铁帽子王之心可能要泡汤了。

    “大胆;李鸿章;你敢阻挠钦差宣谕;你是不是不想活了。”僧格林沁可没那么好的心情与李鸿章在这消磨时光;只听他大喝一声;疾言厉色道。

    “不敢;不敢;下官不敢;只是……”李鸿章见僧格林沁发怒;心中已是胆寒;但想到曾国藩之事;他又不得不硬着头皮与僧格林沁交涉。

    “哪来这么多废话;前面带路;如若不然;本王腰佩之刀可不象本王这样好脾气。”僧格林沁已经很不耐烦了。

    “那;好吧;王爷;您先请。”李鸿章见拖无可拖;只能带同僧格林沁前往。

    此时李鸿章的内心却紧张的要命;曾国藩生病只是李鸿章为了阻止僧格林沁的一个晃子;他心知曾国藩并不在驿馆之中;此时却要带僧格林沁去见曾国藩;这个慌怎么圆;如果圆的不好;一旦穿梆;必定会惹来杀身之祸。他一路走;一路想着说词;可想来想去;也没个头绪;最后索性是不想了;权当是死马当做活马医;随机应便。

    李鸿章带着僧格林沁及一班随从进了曾国藩的房间;却发现房间内空无一人;果真事实并没有如李鸿章所说;曾国藩没有卧病在床。

    僧格林沁见此情景;脸上陡然变色;正欲发作。正在这时;曾三急匆匆地闯了进来;他边跑边喊: “军师;不好了;不好了;大帅不见了。”

    李鸿章一听此言;心中明白;这是曾三在配合自己演戏;于是;慌乱不已的心开始安定下来;他假装不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