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德国国防军大本营-第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约德尔:他们必须将它们派到意大利,以便使第9 师、第10 师和“赫尔曼·戈林”师脱出身来。
元首:我们可不可以停止这一计划,先把两个教导师或后备师调到这里来。
约德尔:那么,我们就得放弃1 个师,而调走第371 师,这是一个一般的、新组建的斯大林格勒师。
博尔格曼:第147 后备师的部分士兵派去保护铁路,还有部分等待新的部署。其他部队情况不明,我马上就弄清楚。
元首:保护铁路的那部分人不能调用。事情看来不会有什么结果,因此他不会再多得到什么部队了。曼施泰因说,他不能如此迅速地把部队调来。但他无须在那里绕来绕去,只需从这里向北面派兵就行了。然而,那样就会给这里造成压力。不管怎么说,这是个危险,而且比整个局面还要使我感到不快。
首先,我认为,他不得不将其立足点立刻从这里转移。
在这种压力下,是不可能作出什么理智的决定的。因为第1 装甲师的进攻会奏效的。
约德尔:兵力的这种集结又会再次对这个无设防地区造成危险。
元首:那么空军呢?对空军的情况,人们很难作出判断。
约德尔:您说的是伞兵吗?
元首:对,就是伞兵。
约德尔:第2 伞兵师在这里。除了第4 山地步兵师以外,第9 师也相当不错。
元首:第9 师?不,第9 师不好。这里是第3 师吗?
约德尔:是第97 步兵师。
元首:我认为这个师不错,一直很好。第3 山地步兵师和第97 步兵师也很好。第9 师,我认为不好。从根本上来讲,他也只能从这里调走第3 山地步兵师,这个师不如第4 师,本质上也比第4 师弱。最近,他要求从这里得到五六个师。他将这五六个师中的1 个师按照事先批准的方案部署在这里。1个师部署在这里,另1 个师部署在那儿。这是3 个师,另外的两个师。。他还调出了第17 师,这样,他实际上就拥有4 个师。最近他又要求得到8 个师。他得到了3 个步兵师和5 个装甲师。这样他会说,他当时必须交出其中的1个师。
可是后来为此他又得到1 个师,就是那个伞兵师。这样实际上他是得到了8 个师。现在他陷入了绝境。那个倒霉鬼霍特在基辅给他的影响太大了。他现在才逐渐领悟到,这个人的影响具有多么大的破坏性。这是一种慢慢显露的坏事。直到现在人们才有勇气报告这些。
在这种形势下,他在这里的驻地也就处于不利的状况之中。他正处在这个焦点的附近。他的驻地要在其他什么地方就好了。当然,这会离这里很远,然而那样会好些。文尼察自然不是他理想的驻地。但是,步兵的调遣速度不会很快,这也无所谓,反正总的时间一样。他在这里得到的反正会得到。可他还说什么“反击”。他不应该说什么“反击”。更准确地说是溜了。
(约德尔:多半是这样。)
——他根本就不应该说什么“反击”。
约德尔:他只是想耽搁一段时期,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
元首:这样,他只有死路一条。不管怎么样,我保证能在这里牵制敌人兵力,在其他情况下,我就不敢保证了。如果他说,他不能那么迅速地调来兵力,那就成问题了。如果这里不发生什么事的话,他会调得很快的。——这纯属谎言,这有他自己的目的,我只能做这样的评论。
约德尔:最糟糕的是要守住这块狭长的地带。这才是目前的燃眉之急。
元首:还有这个,这也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如果当时第16 装甲帅没有被他调走,调来调去,这里还是可以坚守住的。他这样调动使得这里少了1 个帅。不过这不要紧,第13 装甲师可以早些解脱出来,这样,就可以掌握事态的发展。另外,顽固地坚守一条建筑在理论上的防线也是错误的。要是这里有保障,要是。。这是最后一个地段了,那无论如何都要守住。如果撤退,那就会出现危机。
这里也是一样。他们开进了这片必须要坚守的地区,如果他们一直再撤下去的话,那么事态就难以掌握,一切都完了。
当时他拥有5 个装甲师:第1 师、第24 师、第25 师、“近卫师”还有——第5 个是哪个师?这5 个师是:第1、第14、第25、第24 师和党卫队师。第14 师在北面。
约德尔:这里是第16 师。这里是第14 师。
元首:第14 师是后来开过来的吗?
博尔格曼:这我不敢肯定,我的元首。
元首:肯定是这样。
约德尔:第14 师是西线开过来的。
元首:对,从西线。他最近从巴尔干得到第1 装甲师,从西线得到第14和第25 师,从意大利得到了第24 师和党卫队师,也就是5 个装甲师。另外,还有3 个步兵师,再加上1 个伞兵师。他得到的比他上次要求的还要多。当时他要的是8 个师。他夸口说用这8 个师,他就可以控制局势。现在他得到了39 个师,而且是整个前线最精锐的部队。现在他又要五六个师。他可以立刻从这里得到1 个师,另1 个从这里——这是第4 山地步兵师,他可以从北面得到第16 装甲师,从这里得到第17 师;这两个师我认为是他最起码可以得到的两个师。他只是装作一副什么也没有得到的样子。他的兵力情况和以前一样,可以说是整个前线最好的。可他手下的士兵有一部分士气低落,这和他们上司的情绪紧密相连。这里的情况是可怕的。有人认为:防线之所以没能守住,是因为没有采用必要的拖延战术。现在我们必须坚守住这一条防线。接下去所付出的代价势必是双倍的。对敌人来说也是如此。可他还谈什么“正面出击”,这根本是不可能的。如果他继续在这里徘徊,那他必须马上把部队交出来。那么,这里也就保不住了。
博尔格曼:第14 师是从西线开来的,第24 师从意大利开来,是在7 月底。
元首:他们起码有700 辆坦克。“近卫师”有250 辆,第25 装甲师也有200 辆,第24 师。。
博尔格曼:也有大约150 辆。它原来在意大利北部,和我们在一个地区。
元首:那么第1 装甲师呢?
约德尔:它的坦克要少一些。
元首:大约100 多辆。第14 师呢?
约德尔:它也不多了。
元首:它有150 多辆。其他师的装备都很完备。
博尔格曼:总共有整整850 辆。
元首:他从别的地方得到的要比从这儿得到的多许多倍,起码有400 至500 辆坦克。
博尔格曼:每月100 辆。一共是3 至4 个月。
元首:还要多。自行火炮也应计算进去。他得到了相当数量的自行火炮营,还有1 个“虎”式坦克营。在这段时间里他得到的坦克远远超过1500辆。
博尔格曼:这是今天23 点10 分到的电报。
元首:看来是晚了一天?
博尔格曼:刚刚到的。
元首:是啊,他坐在文尼察,还担心着这里。他必须和他的驻地一起赶快从这里离开。打电报也没有用,他可惜不能到这里来。切尔诺夫策也许是个好地方,在其他的某些情况下,伦贝格更好一些,因为第1 装甲师的突击要通过这里。
(蔡茨勒将军来到)
——蔡茨勒,我想首先确定两件事。冯·曼施黍因元帅两次提出请求。一次是在几个星期之前,申请得到5 个装甲师和3 个步兵师,也就是8 个师,这是他上次的请求。
蔡茨勒:我想再查一下具体数字。
元首:5 个装甲帅和3 个步兵师。他得到了5 个装甲师,而且是我们现有的最好的5 个,其中一部分是刚刚组建的师。还有3 个步兵师和1 个伞兵师,他一共得到了9 个师。前线还没有谁得到象冯·曼施泰因元帅这样多的兵力,尽管他的兵力情况并不比其他地方差。他的部队的士气与这里的大本营紧密相关,不是积极的,而是消极的,尤其是在霍特撤出的那部分地区。在那里,这种情绪特别明显。他从这里得到了他上次请求的兵力。我们前天同意了他的撤军请求,正如他所说的,想借此腾出5 至6 个师的兵力。更多的他也没有考虑到。他得到的这些部队中——除第3 山地步兵师外——没有一支部队能比得上第4 山地步兵师。他得到了第4 山地步兵师。他从北面得到了第16 装甲师。这里他没有装甲部队的物资。他自己从这里腾出1 个师的兵力,他无论如何要选择其中最好的。这里是3 个师,其中两个一等师。由于从这里撤退,他没能得到。3 个一等师——一个他可以从这儿调走——除此之外,他从这里抽走了第27 装甲师,从这里抽走第5 装甲师,另外的两个优等师他就别期望得到了。可他却装出一副他的全部请求都没被批准的样子。他所有的要求都绝对得到了满足。他认为他能够迅速北调和南调的想法,都是空想。他电报里所说的全都是空想。这儿无法再继续作战。如果能停下了,我就很满足了。除此之外,我没有其他的指望。别的都是空话。我根本不指望进行一场必胜或者是“全胜”的决战。
他在电报里说:“我认为,目前正不断得到补充的第4 装甲集团军,再无力阻止敌人切断施梅林卡铁路的行动。所以我认为,应立即对我所提出的实施反击作战的建议作出决定”。。这不是什么“反击作战”,准确地说应该叫撤退。我恨透了这些空话。他说什么,“撤退是必要的,更何况撤退行动是极其费时的。为此,应继续从西线向这里调遣兵力”。不管西线发生了什么,对他都无关紧要。说到底,这不是他的事情。至于如何调遣兵力,他让我们来办。。您已经跟他谈过了,他都说些什么?
蔡茨勒:他认为现在最重要的是收兵,这样,这里就可以腾出兵力。
元首:无法腾出兵力。您看,事情总是这样,他又唱老调子了。虽然可以腾出兵力,但部队总是在这里徘徊,他的部队现在就在这儿。双方都会腾出兵力,不仅是我们。这一点他必须承认。可他在这里却是这么说的:(宣读)
——他提出的结论在哪儿?啊!这就是他的结论!
蔡茨勒:失去施梅林卡的部队。。从切尔卡瑟北部撤走。。正被运往克里木半岛的途中。。
元首:您也听到了有关的消息?
蔡茨勒:这可能是真的,我们听到一条新闻,消息说,向那个地区开往的火车共有33 列。这大概是一个机械化军。但这不过是一条新闻。
元首:他写道,在这里他可以腾出五六个师。他说,“这样,集团军群的左翼就可腾出大约五六个师”。——这五六个师他无论如何是可以得到的。
这里写的全是幻想:“可以肯定,敌人在第聂伯河也可腾出兵力。但是,不会象我们一样快地把军队调到别尔季切夫地区。”这是谁告诉他的?他用不着把军队调到那儿。如果我们在这里对敌人已经造成一种威胁,他就可以撤掉他的部队,并马上带到那里,使军队退出前线。从前线撤下来的部队不是第一流的。我今天看到,中途没有任何部队。别的部队都不能进入战斗。他想干什么?这儿有他的1 个师,可能是第3 师或第4 师。这是唯一有真正价值的部队。您这儿有对形势的判断吗,蔡茨勒?
蔡茨勒:有。
元首:“敌人不会象我们一样快地把军队调到别尔季切夫地区。可以指望敌人。。”您知道,我一听说,“我们指望”,这只符合我们的愿望。是不是,敌人怎么能按照我们的愿望去做呢?下面这段话简直象一则军事小说:“我们可以指望敌人利用他在第聂伯河突出部以及诺加伊斯克的军队,通过切尔卡瑟和基洛夫格勒,或者通过基洛夫格勒和第聂伯河下游,向西实施突破。这样,敌军就会在正面进攻中消耗殆尽。”什么叫“消耗殆尽”?——如果敌人腾出了兵力,他会再次实施突破!在这儿不是同样的道理吗?在这儿他也可说,敌人必定会消耗殆尽。在这儿,敌人起码与我们的兵力相等。在这个地区敌人一共有几个师?您有资料吗?标在地图上了吗?
蔡茨勒:没有,还没有统计。
元首:是不是可以找人搞清楚有关资料。。
好了,这是1 个团,这是1 个团,这儿,在切尔卡瑟是1 个团,这儿还有1 个团,敌人不会按照我们的愿望去做,而是做不利于我们的事情。敌人将进行两次战役:要么他把腾出的部队带过来,从桥头堡向这儿发动进攻,打一个翻身仗,他肯定可以通过这里——我们的部队不能阻止这一切,要么他不这么做,那他就会从这里绕过来,把这个地方拿下。曼施泰因希望,敌人可以直接把部队从切尔卡瑟调过来。他说,从克列缅楚格是不可能把兵力调过来的。按照他的理论,我们从这里赶到北面,要比敌人从克列缅楚格赶到北面快得多。这并不一定,敌人的部队已经在北边了,如果我们从这里撤走,那么,敌人要比我们更快地到达北面。铁路运输情况怎么样?他们怎么才能把军队调到北面。
蔡茨勒:铁路线在这儿,这里的一段路,他们可以沿着铁路线走。我在这儿把这个地方标出来了,下面这是个大型枢纽。从克里沃伊罗格,铁路要沿着扎波罗热走一段,然后通过这一带,就是标着第17 装甲师的那个地方。。。
元首:他们应摩托化行进,为什么非步行不可呢?
蔡茨勒:他们可以在这下面调集其他部队。
元首:现在第14 山地师无论如何也该在北面了。
蔡茨勒:已经在北面了。
元首:您说的很对,现在反正还有1 个师要来,调到北面的己经是第二个师了。那么,第17 装甲师呢?
蔡茨勒:他们将从这儿出发。如果他还能得到1 个步兵师,便可以腾出摩托化部队。
元首:还不能肯定,他们现在是否可以来这里,过几天铁路会非常紧张,我不知道,他们是否可以派1 个步兵师或什么别的部队。
蔡茨勒:会的,他们一来,这支部队就可以解脱出来。
元首:但是,这些部队必须从这南面运上去?
蔡茨勒:这是铁路线,一直沿着这条路线通过。
元首:可是他必须把兵力从南面拉上去,眼下不能再做更多的事情了。这是今天的标图吗?
蔡茨勒:这是我今天才标出来的,这是卡萨廷。
元首:我觉得有一点是必要的,就是他马上离开文尼察,以便他保持镇静,他现在六神无主,这可不行。
蔡茨勒:我们在通信技术上已经做了准备。中间是别尔策,可以通信联络。
元首:伦贝格!
蔡茨勒:是的,伦贝格离这几比较远,我看看,另找一个地方,捷尔诺波尔大概可以。今天他从别尔策报告说,他们正在做准备。
元首:他必须离开文尼察,别的都没有用。必须在文尼察留下一个小分队,负责把全部箱子、柜子烧毁,炸毁。
施蒙特:不能留下一件家俱,否则他们会带到莫斯科去展览。
元首:统统烧毁。
约德尔:别尔策不行,已到了特兰斯特里亚,已经是罗马尼亚。
元首:已经到了特兰斯尼斯特里亚?
约德尔:不,别尔策是罗马尼亚,在比萨拉比亚。
蔡茨勒:我说的是别尔策。
元首:文尼察在哪儿?我觉得这个地方标错了。
蔡茨勒:首先那里的联系不太方便。最大的问题是,我们能不能得到罗马尼亚的过境铁路。罗马尼亚人没有把铁路交给我们。我已经尽了一切努力。
元首:我认为他应该去捷尔诺波尔。
蔡茨勒:好,我马上就去做准备。
元首:您有关于第1 装甲师行动的消息吗?
蔡茨勒:没有,我的元首,还没有结果,尽管我以前已经跟他谈过此事。
元首:我认为,他们正在向前挺进。
蔡茨勒:很难说,从派出的300 辆载重汽车来看,可能是1 个机械化军。
元首:一辆车能装多少人,20 个?
蔡茨勒:俄国可能装得多一些,大概也是20 人。
元首:大概一共6000 人。
蔡茨勒:汽车上不仅可以装载人员,还可能是别的。载重汽车的数量大概与1 个机械化军在机动中所需的数目相同。
元首:大概有三四千人。
蔡茨勒:我的元首,我现在担心,30 日这天敌人会有什么反应,我认为三四天内会展开一场争夺文尼察的激战。
元首:这不会有什么影响。
蔡茨勒:会发生一些变化的,我的元首,因为一件不为人所知的事情正在进展着,这就是我所担心的。
元首:这无法阻止。现在所能做的不能超越事情的进展。这一点不能改变。
蔡茨勒:可以撤到卡缅卡阵地。
元首:如果他们撤退,就只有停在这儿。在这儿或那儿是无所谓的。
蔡茨勒:如果他们撤得再远一点,就可以赢得6 天时间。
元首:起决定作用的是,一提起作战,他总想往这里来。
蔡茨勒:如果我们把这里的局势想得更远一些,他们可能撤到这里。这样一来,局势就对我们不利了,到那时我们只能。。
元首:他不会起多大作用。
蔡茨勒:如果能闯过这一关,局势就会有所好转。如果他从这里撤走,就必须突破敌人的防线。
元首:我觉得,蔡茨勒,应该把各支部队尽快地调到这里,封锁这一地区,这是最重要的。
蔡茨勒:是的,我的元首,五六天前我就说过,应该让局势顺其发展,并把3 个坦克师调上来。这样,我们就有3 支部队,就不会陷入困境。我认为从这里撤走些兵力也是无关紧要的。
元首:这样,至少他可以很快地调出1 个师来。
蔡茨勒:局势会自己好起来的。然后,3 个师就可以开过来,到现在为止,所有的部队都陆陆续续地开来了,“近卫师”和第1 装甲师也赶到了,可是我担心这些部队。。
元首:他必须把所有的部队,包括第1 装甲师和“近卫师”带过来。军队是沿着诺夫哥罗德一沃尔昌斯克一线到日托米尔吗?
蔡茨勒:他们沿着主线走。然后,沿着这条线走。
元首:重要的是,他们应该与“近卫师”和第1 装甲师一起来。
蔡茨勒:然后我们可以让他们从这里进来。
元首:蔡茨勒,为了停止这一切,除了把兵力调到这里,其他的什么都不用管。如果在这儿作战失利,将来再打,这不会影响整个局势。军队在这儿停留只是一天的事儿,然后他们就会从这儿撤走,对最后结果不会有什么影响。
蔡茨勒:接着就要进行一次较大的冒险,用腾出的部队充实前线。
元首:我们怎么才能把兵力调上去呢?纸上谈兵!如果一支摩托化部队从这儿向那儿开进,他就完了。
蔡茨勒:我们现在也在进行大规模的机动。
元首:利用坦克?
蔡茨勒:履带车辆可以这样行驶。
元首:那必须有道路。
蔡茨勒:我们在北面并不顺利。
元首:当然了,这很明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