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荀贞是李鹄现在最怕见到、也是最不想见到的人,他宁肯被栾固打,也不愿就这么被带走,他呜呜啦啦地还试图说些什么,想要继续哀求栾固、栾固一把抓住他亵衣的下身,用剑尖刺裂了个口子,撕掉了一大块儿,揉成一团,塞到了他的嘴里,命左右:“绑了”
左右吏卒一拥而上,把李鹄绑上,为免他把嘴里的衣团吐出,在他嘴上也绑了一道。
捆好之后,两个吏卒把他提起。
一个老成点的郡吏来到栾固身边,低声请示道:“李鹄虽然犯了死罪,毕竟是朝廷命卿、本郡郡丞,栾掾,是不是给他留点体面?”
栾固瞧了李鹄眼,只见李鹄披头散发,一边的脸颊肿起老高,顺着嘴角淌血,衣上、身上尽是尘土,脏兮兮的,这些倒也都罢了,最可笑的是他亵衣的下身被栾固给拽烂了,前面露出了一截毛茸茸的大腿,后边露出了半拉屁股,看起来确实很不体面。
“要体面,就别触法,就别触犯府君。”
“是,是,……这几个人怎么办?”这个老成点的郡吏指了指地上的那些死伤和那几个被擒之人。
“全部带走。”
“是。”
栾固大步在前,出了李宅。
先前他们包围李宅时已经惊动了周围左近的邻家,这会儿攻破了李家宅门,杀了好几个人,更是把周围全都给惊动了,不少人聚在远近的街上向这里探望。
栾固威风凛凛地立在李宅门口,顾望了下左右远近,言简意赅地令道:“回府缴令。”看首发无广告请到
请分享
:
54 胆大妄为豫州儿()
这是昨天的保底一更。
——
在回太守府的路上,栾固碰上了典韦等人。
有了典韦等人的加入,莫说赵然还不知此事,便是已知此事也没有用了。
最先给赵然报讯的是李鹄的一个邻居。
李鹄是郡丞,郡里给他提供的有住舍,但他嫌住舍小,不肯住,现在经常住的这个宅院是他自租的,所谓“物以类聚”,能和他当邻居的自大多与赵然走得比较近,因此在看到栾固奉令前来捕拿李鹄后,便先后有好几个附近邻舍的人急忙忙去给赵然送讯。
和李鹄一样,赵然也没睡起,也是在床上得知的这个“荀贞捕拿李鹄”的消息。
与李鹄在得知消息之初的发呆、震惊不同,赵然的第一反应是怀疑自己听错了。
他揉了揉眼,睡眼惺忪地说道:“豫州儿遣栾固捕拿李丞?”
“是啊,是啊。”
“你是没睡醒么?”
“啊?”
“李丞乃吾郡之丞,朝廷六百石命卿,豫州儿怎会有这个胆子?”
“此是我亲眼所见”
“你亲眼所见?”
“是啊,是啊。”
“栾固现在何处?”
“我来时,他刚带吏卒攻入了李丞宅子。”
对话到此处,赵然的反应开始和李鹄一样了,先是呆了一呆,继而大为吃惊,他倾起身子,问道:“豫州儿因为何罪捕拿李丞?”
“说是李丞遣人刺死了守繁阳丞李骧。”
赵然闻言,顿时勃然大怒,他一把掀开锦被,用力拍打床板,怒道:“豫州儿竟敢如此”
赵然不是一人独眠的,床上有两个陪睡的美婢,锦被一被掀开,这两个美婢赤裸的身体便露了些出来,尽管隔着帐幔,可也隐约能从外看到,来报讯的这人是跪拜在帐幔外的,此时不敢多看,连忙把头伏了下去。
赵然暴怒之下,对此却是毫不在意,喝令这两个美婢起来,伺候上他穿上衣服,来不及结髻佩冠,甚至连腰带都来不及围、衣襟也来不及系上,便这么敞着怀、赤着足,挑开帐幔,大步出来,一叠声催促门外的大奴叫门下死士、剑客的头领过来。
来报讯的这人跪伏地上,撅着屁股转了个方向,保持着脑袋对向赵然的位置,小心翼翼地问道:“少君急召门客来,是想要?”
李鹄能够猜出荀贞捕拿他必是因为他收买李骧一事发了,赵然当然也能猜出,他咬着牙冷笑道:“我倒是走了眼,没看出来豫州儿是个心狠手辣之徒刺死李骧?”他连着冷哼了好几声,问这人道,“李骧可确是死了?”
“这……,我不知道,但府君既然以此罪名捕拿李丞,那想来李骧应确是被刺死了。”
“好,好”
“斗胆敢问少君,‘好’什么?”
“豫州儿好啊”
来报讯这人莫名其妙,摸不着头脑,不知赵然是何意思,心道:“李鹄被府君抓了,少君反而称好?莫不是气糊涂了?”问道,“在下愚昧,不知府君‘好’在何处?”
赵然瞧了他眼,欲言又止。
虽说“阴持长吏短长”,抓住郡太守的把柄,以此来胁迫其听话,这在地方豪族、乃至郡县猾吏中并不少见,但毕竟是放不到台面上的事儿,私下里做可以,一旦传出去,会引起“公愤”的,这等於是向二千石郡太守、甚至州刺史、以至朝中公卿贵臣这个阶层“宣战”,谁没点隐私之事?搞“特务政治”,这是“人神共愤”的,所以收买李骧等人这件事,赵然却是不能让外人知晓。
越是不能让外人知晓,他越觉得憋屈。
李鹄和他辛辛苦苦忙了这么久,下了那么大的本钱,就不说在程嘉等人身上下的本钱,只在李骧一人身上下的本钱不下百万,光送给李骧的那些好酒加起来就价值数十万钱了,还有其它大大小小的一些礼物,赵然真是不惜代价了,好容易把李骧给策反了,把李骧给拉拢过来了,付出这么多,到该收获的时候了,李骧却被“刺死”了而且是被李鹄“刺死”的除非李鹄发癫了,否则他怎可能去刺死李骧?这定是荀贞所为,刺死也就刺死了吧,还反过来诬陷是李鹄干的,这一耙倒打的真是让赵然有苦说不出。
李鹄在得知荀贞派人前来捕他时,他想的只是:“如被荀贞拿住,那他定没有好果子吃”,当时的情况不容他想太多,赵然却不止想到了这一点,他更想到了:荀贞能诬陷是李鹄派人刺死了李骧,那么捕拿住李鹄后,荀贞也完全有可能把李鹄“屈打成招”,让李鹄供认出指使李鹄的人是赵然。
不错,李骧仅仅是一个守繁阳丞,是由荀贞任命的,不是真正的朝廷命卿,可不管怎么说,他现在的身份也是“繁阳丞”,是“一县之副”,荀贞如果以此为借口再派人来捕拿赵然,赵然难逃一死,依汉律:指使人杀人和杀人者同罪,指使人杀一黔首且是死罪,况乎杀一县丞?
荀贞若以此罪名来定赵然的罪,便是赵忠也救不了他。
赵然只想一想这个“后果”就不自觉地毛骨悚然。
如是换另一个太守,就算李骧真是被赵然指使人刺死的,对方可能也不敢来捕他,可对荀贞,想想荀贞以往的行事作风,又是杀郡兵里的军官、又是驱逐郡吏、又是逐走梁期令,在掌控权力这方面俨然是一副“酷吏的嘴脸”,赵然还真没把握,真拿不准荀贞会不会借此生事。
因而,不论是为救李鹄也好,是为了自保也罢,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一定要把李鹄抢出来,不能让荀贞抓住李鹄。
他咬牙切齿地回答这个来报讯之人:“豫州儿好在何处?四个字我告诉你:狗胆包天”
“……是,是。”
室内静默了片刻,来报讯这人偷眼观瞧赵然,见他焦急不堪地在室内转来转去,等门下死士、剑客的头领来,於是又拾起刚才赵然没有回答的那个问题,说道:“少君召门客来是要?”
“你说呢?”
“在下斗胆,有一言想谏与少君。”
“你说。”
“少君如是想令人去救李丞,在下窃以为,万万不可啊。”
“为何?”
“少君门下的食客虽多壮勇剑客,到底人少,就算一时能把李丞救出,奈县外兵营何?”
一句话提醒了赵然。
要是在几个月前,在荀贞刚到魏郡的时候,赵然派人强抢李鹄也许还可以,现在却是万万不行了。因为在那个时候,县外兵营里驻扎的有郡兵,郡兵里有赵然的亲信爪牙,还可以和荀贞硬拼,可现在的县外兵营里驻扎的已全是荀贞的义从,早前的那些郡兵或被荀贞杀了,或被荀贞沙汰了一些,或被荀贞以“剿贼定县”之名派去了郡内余下各县驻扎,却是没一个赵然可用之人了。
赵然养的门客再多,他的门客再勇悍敢斗,比得上县外营中驻扎的那一两千荀贞义从么?
赵然心道:“如我派人去抢李鹄,豫州儿小戆,以他的胆大妄为,他没准儿就会调县外兵营里的义从进城,待到那时,……哎呀,说不定他趁乱令人杀了我也不是没有可能”
戆字意为傻、楞、鲁莽。因为敌对的关系,赵然对荀贞的评价虽一向不高,但之前却也从没认为荀贞“戆”的,顶多觉得他这个人行事刚健,有酷吏之风,现如今却因为荀贞捕拿李鹄一事,把个“戆”扣在了荀贞的头上。
这要被荀贞得知,必会放声大笑。他一个出身儒学名门的“儒生”、“士子”,知兵善战、礼贤下士、仁民爱物,却被赵然羞恼成怒地骂为“戆”,也确是可笑。
赵然不知荀贞心存诛赵之志,便是到了这种关键之时刻,能想到的最坏后果也只是他个人在乱中被杀,完全没有想到如果他真的去强抢李鹄,会有导致邺县赵氏全族因此获罪的可能性,——不过话说回来,荀贞到魏郡也才大半年,还不到一年,他还没有能向世人、士林展示他不仅会打仗,也会治民,这个重要的目标尚未完成,也还没有在魏郡彻底站稳脚跟,没有达到说一不二的地步,便是赵然真的派人强抢李鹄了,他也不一定会借机把赵氏连根拔起。
想到可能出现的严重后果,赵然犹豫了。
却也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来报讯的这人见赵然似意转迟疑,又说道:“少君如欲救李丞,其实也不必遣门客去抢人。”
“噢?”
“少君如遣门客去抢人,此乃持械聚众对抗郡府,会大不利少君在州郡之声誉。少君之兄乃当朝常侍,天子亲贵之,少君何不修一封,遣人快马急送去京师,请常侍相助?”
赵然负手踱步室中,沉思不语。
“常侍名高望重,乃国家砥柱,素为天子倚重,常侍只需遣一使单马携信至,府君料亦不敢违背,想必李丞之难就能解了。”
“这……。”
“少君可是有何为难之处?”
赵然心道:“吾族兄令我守家宅,吾如连一郡丞都保不住,又有何面目再见族兄?”
正如荀贞所料,赵然首先考虑的是自己的面子,他先前为收买程嘉,许下了给程嘉一个“孝廉郎”的承诺,孝廉他可以为程嘉弄来,“入选三署为郎”却非得经过赵忠不可,这已经需要“劳烦”赵忠了,如为了一个小小的六百石郡丞再惊扰赵忠,那也显得他太过无能了。
他定下心,想了会儿,心道:“豫州儿不惜杀死李骧,可见他必有隐秘之事。李骧虽被杀,但还有程嘉等人未被豫州儿发现,我只要能把程嘉收买到手,一样可以抓住他的隐私。罢了,‘因小失大’不值当,这李鹄就且先容豫州儿抓去,等我把李鹄救出,再还以豫州儿颜色”
做出了决定,放弃了抢人的打算。
只是,他既放弃了抢人的打算,又不愿求赵忠帮忙,那该如何救李鹄?他很快想出了主意:“州中监我魏郡的从事素与我家亲密,我可修一封,叫他来魏郡勒令豫州儿放人。”
他门下剑客、死士的几个头领这时来到,跪拜室外,问道:“少君召我等来,不知有何吩咐?”
赵然转到室中案几后坐下,令那个来报讯之人为他研墨,亲写了一道信,封好,出到室门口,交给其中一个头领,令道:“即刻骑快马赶去高邑,把我这封信交给龚从事。”
这头领应诺,捧信而去。
赵然吩咐余下几人去郡府、李宅和县中打听,看李鹄现在情况如何了。
不多时,一个头领即回来禀报:“小人出里不久,在县中道上望见辛瑷统骑士数百驰奔入城,径往郡府方向去了。”
赵然闻之,大呼侥幸不已,令人捧了些财帛出来,赏给那个来给他报讯之人。
若无此人之谏,只凭赵然门下的这数百门客,仓促间是万难挡住辛瑷的数百骑兵的,赵然暗道:“也许我这会儿也已被豫州儿捕走,或者伏尸宅中了。”看首发无广告请到
请分享
:
55 接踵等候召塾中遇()
补上六号的保底一更。
——
自驱逐梁期令以来,除治贼安境、劝农耕桑之外,荀贞数月无动静,忽然一大早令郡贼曹掾栾固捕拿郡丞,事发前毫无征兆,很快这件事传遍邺县,一县震惊。
郡太守在郡中虽有监察之权,可监察郡内所有的吏员,但通常来说,郡太守很少会采用“捕拿”这种激烈的方法来收拾不法的吏员,特别是对长吏尤为宽容,大多是采用驱逐的办法,如荀贞此前驱逐梁期令,或利用抓住了郡县长吏的把柄这点促使其改投到自家门下,如荀贞得邺县令为己用,而今荀贞却毫无预兆地直接派人去拿下了李鹄、将其下狱,可谓雷霆手段。
魏郡已经多年没有见过这种事情了。
邺县内上至士绅、下至黔首,听说后无不大为震动。
又在听说了荀贞为何捕拿李鹄的原因后,县人们更加震动了。
李鹄既然遣手下的亲信佐吏刺死了李骧?
李鹄和李骧无冤无仇,一个在邺县当郡丞,一个在繁阳当守繁阳丞,李鹄为何遣人去刺死李骧?心思灵便的人隐约猜出:莫非这是针对荀贞的?难不成这件事是赵家指使的?
李骧是荀贞的信用之人,这一点县人皆知,李鹄和赵然关系密切,这一点县人也是尽知,李鹄遣人刺死李骧,怎么看都怎么像是因为赵然和荀贞的矛盾而导致的。
但赵然和荀贞的矛盾为何导致李骧被刺?
荀贞手下的信用之人很多,李骧只是其中一个,且李骧还算不上是最得荀贞信用的,赵然如想断荀贞之臂膀,他应该指使李鹄派人去行刺荀攸、许仲,至不济,也该行刺守繁阳令宣康等人,却为何单单行刺李骧?
联系到李骧是黄巾降贼的身份,再联系到赵然和荀贞“势不两立”的架势,有人猜出了原因:此或是因为赵然想收买李骧、欲得荀贞隐私,结果不成,恐为荀贞知,故令李鹄遣人刺之。
没有一个人想到李骧却不是被李鹄刺死,而竟是被荀成派人刺死的。
这却也不怪他们想不到这一点。
因为事情的真相实在是太“骇人听闻”了,诬陷郡丞可是重罪,谁也想不到荀贞敢这么干的。
况且,就在李鹄被捕的当天上午,郡府里传出小道消息,说荀贞亲自去见了李鹄,当面痛骂李鹄,质问他为何要刺死李骧,并为李骧被刺身死一事失态恸哭,连呼:“还我忠义伯钦、还我忠义伯钦”要非被栾固、辛瑷、典韦等人拦住,险些当场就手刃了李鹄。
荀贞表现得这么伤痛,谁能想到李骧是被他下令杀死的?
荀贞的这份伤痛有五分是假,但也有五分是真,李骧虽非帅才,然却也是一个可用之人,荀贞对他也是很喜爱的,最终却不得不亲下命令将其杀死,其中的滋味外人难知。
此外,荀贞口口声声说李骧“忠义”,这一点似也印证了李鹄之所以派人刺死李骧是因为收买李骧不成。
总而言之,凡是听闻此事之人,没有一个想到荀贞这是在诬陷李鹄,并且纵是亲附赵家之人亦不由为李骧嗟叹,——两汉的世风重义轻死,便是趋炎附势之辈对重义之人也会很敬重。
李骧被赵然收买到之事只有荀贞、荀成、程嘉、宣康等寥寥数人知道,连许仲、江禽、辛瑷等都不知道。辛瑷奉荀贞之令,率骑兵入城,来到太守府后知道了这件事,他以为李骧真是因为不肯投靠赵然而被刺死的,当时对荀贞慨然叹道:“恨不知伯钦忠义,未能早与结交”
几天后,在郡南屯田的江禽获知了此事,他专门派人送信给荀贞,信中写道:“昔禽与伯钦因小故而生隙,今乃知伯钦忠义,禽深悔之。伯禽有小妻二人,今其身死,未知其小妻如何?如其小妻不愿再嫁,禽愿为伯钦养之,如兄嫂事之。”
李骧被赵然收买到之事,荀贞也不知他有否对他的两个小妻说过,岂会留此后患?他的这两个小妻也被荀成派去的人刺死了。
荀贞回信道:“伯钦之二小妻同遇刺而亡。昔卿与伯钦之隙,无论是谁之过错,皆小节耳,天下之事,大节无过‘忠义’二字,今伯禽虽死,忠义存於世,卿能弃旧日之小怨,愿养伯钦之小妻,亦义士也。”
当然,江禽的这封信和荀贞的回信已是几天后的事儿了,在捕拿了李鹄下狱的这一天,荀贞在知道了赵家并无异动之后松了口气,他在见过李鹄、当面质问并失态恸哭之后,叫栾固将其转交给郡决曹掾霍衡,令霍衡立刻开始审讯李鹄。
栾固在这个时候请荀贞屏退左右,对荀贞说道:“固捕李鹄时,李鹄为求生,口不择言地哀求固,听其意思,好像赵家的赵然许给了程嘉一个孝廉郎。”
荀贞脸上的泪水尚在,他一边抹去泪水,一边说道:“栾卿,你可知伯钦缘何被李鹄遣人刺死?”
栾固从赵然许给程嘉一个孝廉郎这件事里隐约猜出了一点,口中答道:“固不知。”
“便是因为李鹄欲收买伯钦而伯钦不肯,是故李鹄遣人刺死了伯钦伯钦尚不负我,况乎君昌?卿毋忧也。”
栾固是个聪明人,既见荀贞不介意此事,便也不再多问,恭声应诺。
荀贞叮嘱他:“君昌虽不会负我,此事如被郡人闻知却非妥当,卿可交代吏卒,不得对外宣讲此事。”
栾固应诺。
郡丞是六百石的朝廷命卿,荀贞有监察、司法之权,可以捕拿他,但不能不告诉州中,毕竟州刺史才是正牌的由朝廷派下来的监察各州吏员之人,一郡之丞被捕下狱,州刺史如茫然无知,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再则说了,杀人是死罪,严格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