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命令,去捕拿李鹄,那么在诛赵上就能信用他两人了,——李鹄是“朝廷命卿”、“一郡之副”、赵然的心腹爪牙,他两人如果敢捕拿李鹄,那么他两人就也敢捕拿赵然。
荀贞吩咐说道:“二卿辛苦,……李鹄被拿,赵然或会生事,烦请二卿再去看看赵家可有何异动?”
尚正、陈仪应诺,离堂下阶,又大步离去。
程嘉说道:“李鹄是赵然的得力走狗,今他突然被拿,以君侯料来,赵然会有何反应?”看首发无广告请到
请分享
:
52 围魏救赵乱其阵()
保底一更。
——
李鹄突然被拿,赵然会有何反应?
其实荀贞已经与程嘉讨论过这个问题了。
首先,赵然肯定会救李鹄。
其次,怎么救?
这要放在以前,如果是荀贞初到魏郡时,赵然可能会指使他在郡县的爪牙们上荀贞,向荀贞施压,可现今他在郡府里的爪牙多已被荀贞驱逐,因为梁期令被逐一事,他在各县的爪牙现在也不敢和荀贞明着干,也就是说,指望郡中的“亲赵力量”来解救李鹄已是不可能的了。
那么,赵然就只剩下了两个选择。
一个是飞京师,求赵忠出手帮忙。
一个是飞州府,叫州里帮忙。
以荀贞度之,赵然应该是会先选择后者,如后者不成再选择前者。
这却是因为:
赵然是赵忠留在邺县看家守院的人,如果因为“一点小事”他就向赵忠求救,这会显得他很无能,——赵忠是什么人?天子呼为阿母、当朝权宦,平时来往打交道的都是朝中公卿、州郡长吏,李鹄在魏郡的秩不低,可说到底也不过就是一个六百石的郡丞罢了,郡丞这个职位是很鸡肋的,说是一郡之副,但如碰上强势的太守,那就形同虚设,一点实权都没有,甚至连个大县的县令都不如,在赵忠眼里,李鹄这点事儿真不折不扣的是件“小事”,此其一。
其二,而且京师离邺县虽不远,然亦不近,有上千里地,来回两千里,路上走得再快也得十几天,稍微一耽搁,一个月就过去了,时间耽搁的越长,变数就会越大,如果在此期间,荀贞拿到了李鹄的“口供”,然后把李鹄给咔嚓了,把此案办成了铁案,那赵然就算求到了赵忠出手也为时已晚,——李鹄是郡丞,荀贞不能擅杀,但本朝以来,死在狱中的吏员还少么?贵如三公都有因为拷掠而死在狱中的,况乎一个小小的郡丞?死了也就死了,没人给他喊冤。
综合以上两点,荀贞断定,赵然肯定会先选择飞州府,叫州里帮忙解救李鹄。
州里现在的刺史是谁?王芬,党人的“八厨”之一。莫说王芬和李鹄没有交情,王芬就算和李鹄有交情,赵然求他帮忙的事儿他也肯定不会帮。这么一来,赵然最多也就是找几个赵家在州里的爪牙如州从事之流来向荀贞施压。
州从事这个吏职,秩不是很高,也就是百石而已,但在州中的实际权力不小。
一则,州刺史监州部,但一个州的郡国、县道很多,州刺史一个人是管不过来的,实际上具体负责监督州内各郡国和县道的长吏、命卿以及豪强等是否有不法事的就是州从事,一个州从事可能负责监督一个郡国或者两个郡国,他们负责监督的郡国里的一切监督事宜都是由他们去办的,他们发现之后再上报给州刺史,这就等同是州刺史的一个化身,所以秩虽只百石,其权却足以威临郡国守相;二来,州从事通常是由州中名士担任,如荀爽、孔融分别被豫州刺史王允辟为豫州的别驾、治中从事,他两人都是海内名士,声望很高,如果说一句话,底下的郡国守相、县令长不肯听从,那就可能会损害到这些郡国守相、县令长在士林里的声誉。
有实际上的权力,又掌握了“士林的舆论”,州从事在州中的权力、地位就可想而知了。
打个比方,如果说是荀爽或者孔融为了某件事而去“请托”豫州的一个郡太守,那这个郡太守恐怕是绝对不会拒绝他俩的请求的。
但是,州从事在州里的权力虽然大、地位虽然高,如果赵然请某个州从事来向荀贞施压,荀贞对此却是一点儿也不担心的。只要他能把李鹄这个案子办成“铁案”,不留把柄给人,州从事的权力再大,又奈他何?李鹄是赵家的爪牙,赵家是阉宦之家,荀贞捕拿也好、除掉也罢,收拾李鹄就等於是在收拾赵家,他不理会州从事的请托,这件事传出去后,不仅不会损害他的声誉,反会增加他在士林的美名。
荀贞已经决定,直等把李鹄“捕拿归案”,他便马上交代功曹王淙和主簿尚正,从今天起,州里如果有人来求见他但是却没有州刺史王芬的檄文的,他一概不见。
州里的人好打发,但话说回来,如果赵然从州里请的人无功而返,那么可以想象,赵然肯定会转而不得不选择第一个办法,也即飞京师,向赵忠求援了。
荀贞仔仔细细地考虑过了:赵然遣人去州里找人,他找到的人再从州里来到邺县,这需要时间,荀贞再闭门杜客、不见这个人,又可以拖延几天,直到赵然无计可施,不得不向赵忠求援,再等赵忠派的人来到邺县,前前后后这些时间加到一块儿,少说也得两个月,有此两个月在手,足够把李鹄的嘴撬开,将此案办成“铁案”了。
就像前边所说的,只要能把此案办成“铁案”,那便是赵忠插手又能如何?
案子是“铁案”、“证据确凿”,就算赵忠、赵然再恼怒含恨,他们也没有办法。最多,他们会更恨荀贞一点,可手中如无荀贞的把柄、如果没有合适的机会,他们却也是不能把荀贞拉下马的,——要知,就算赵忠因为含恨而想“诬陷”荀贞,至少他也得“空穴来风”,得有点说得过去的依据,不能凭空捏造,也就是说,也得碰上个合适的机会才行,毕竟荀贞现如今在朝中也是有“朋友”的人了,不是说诬陷就能诬陷的,毫无依据的诬陷肯定是不行的。
如果是十月前,考虑到由“守”转正,荀贞可能还会斟酌再三,可现在审配已经去京师上计了,荀贞从上任以来的所有功绩、政绩,朝廷很快就会知道了,他的这个“守魏郡太守”几乎已经可以确定等到明年二月时就必能转为“真太守”的了,那他现在又何必再担忧赵忠?
况且,再进一步说,反正荀贞和赵家已经是对头了,而且荀贞也已经做出“诛赵”的决定了,那么不给赵忠、赵然面子,管他们多怨恨他,也都无所谓了。
荀贞心道:“被‘李鹄被捕’这件事一闹,至少几个月半年之内,赵然是没功夫再来找我的麻烦了,有了这几个月、半年的时间在手,君昌无论如何也是能把魏光或别的人收买成了吧。”
只要能把魏光或别的知道赵家底细的人收买到手,那主动权就全在荀贞手上了。
一边是荀贞尽知赵家的隐秘、不法之事,一边是赵家茫然无知,再加上经过此次“捕拿李鹄”的这个“小演习”,已经可以确定栾固等人可用,那么荀贞想什么时候动手诛赵就可以什么时候动手诛赵,他想什么时候发动就可以什么时候发动了。
荀贞的这番考虑可以说是万全之策,政治上的斗争和兵家之道也是暗通的,归根结底两个字:主动。谁能抓住主动权,谁就将会成为胜利者。
只是,有件事却出乎了他的意料。
去捕拿李鹄的栾固遣人来报:李鹄聚佐吏、门客十余人,负隅顽抗,持械拒捕。
……
李鹄好些天没进过郡府的门了,荀贞把他晾到一边,不理他,不给他任何实权,他每天无事可做,要么去赵然家厮混一天,要么饮酒通宵,昨晚他就喝了一夜的酒。
大早上的,他还没睡起,两个门客冲入他的寝室,气急败坏地把他叫醒,说道:“郡贼曹掾栾固带了二三十个吏卒,捧着府君的檄令来捕君下狱”
一句话就把李鹄的瞌睡都赶跑了,他先是楞了一愣,问道:“以何罪捕我?”
门客答道:“守繁阳丞李骧遇刺身亡,栾固说是行刺的刺客是君派去的。”
李鹄登时就明白了是怎么回事,他从床上挑起,顾不上穿衣,只穿着亵衣,抢到墙边,一把抓下挂在墙上的佩剑,一叠声催促令道:“李骧必是被豫州儿杀掉的,他想以此诬我,快去找少君向少君求助”
赵然虽然在郡中没有任职,但他养的门客、死士甚多,只要他能及时带人赶来,只凭栾固带的那二三十人是绝对抓不走李鹄的,而只要栾固抓不走李鹄,李鹄只要能躲入赵家,荀贞亦将会是无可奈何了。以李鹄料来,荀贞总不会有带吏卒攻打赵家的胆子。
姑且不说李鹄的估料对不对,但如果真被他通知了赵然,赵然如果真带人来抢他了,那事情还真会有点麻烦。
门客说道:“栾固把大门堵死了,出不去”
“翻墙出去”
这两个门客应诺,一个跟着李鹄奔出屋门,组织人手负隅顽抗,阻挡栾固入内,一个奔入后院,想翻墙出去,然而刚一露头,却就看到后院墙外站的也有吏卒,四五个吏卒持弓弩而立,这个门客不敢冒险强行闯出,从墙上溜下,又奔到侧院的墙下,侧院是和别家的宅院相邻的,他翻上墙看去,见这墙外亦有数个吏卒正虎视眈眈地守卫着。
这个门客无法,只得又转到前院,去找李鹄。看首发无广告请到
请分享
:
53 只知太守不知君()
保底一更。
接着码字,写欠的那两节,明天应能补上。
——
李家宅外,栾固拄剑而立。
守在李宅后院、侧院墙后的吏卒先后来报:“李家奴攀墙上垣、探头缩脑,似有驰出求救之意。”
李鹄能向谁求救?只能是赵然。
栾固顾盼远近,见李宅两边的院落里有不少人或登高俯瞰、或出门观望,心道:“李鹄乃赵然走狗,如被赵然知晓我来捕他,赵然必会带人来救,到得那时,事将难办矣”
他当机立断,不再等荀贞的回令,厉声令道:“再去叫门如仍不开门,便强攻进去。”
一个大嗓门的吏卒站到宅门外边,向内大喊了两遍,宅门仍然没有打开。
一个声音从门内传来:“我乃朝廷命卿,位比下大夫,宅外何人也?敢来捕我?”
说话之人是李鹄。
栾固示意吏卒回话:“郡贼曹掾栾固奉府君檄令捕拿李鹄。”
李鹄已知栾固把他的宅子四面齐围了,没办法去向赵然求救,在门内气急败坏地质问道:“我有何罪?”
在宅门外答话的吏卒回头看了看栾固,栾固点了点头,这吏卒大声说道:“守繁阳丞李骧昨夜遇刺身亡,刺客已被抓住,供认是受李鹄指使”
李鹄是万万没有想到荀贞居然有诬陷朝廷六百石吏的胆子,气到极点,破口大骂,叫骂道:“豫州儿诬我我乃朝廷六百石命卿、一郡之丞,岂会遣人刺杀李骧?”威胁门外的吏卒们,“汝等当知我与赵家少君乃是至交,汝等若是听从豫州儿的乱命,捕拿我,助纣为虐,早晚难逃刑狱之苦”
门外的吏卒们知道李鹄和赵然走得很近,本来来捕拿他都是带着几分惊疑的,只是职责在身,不得不跟着栾固来而已,此时听得李鹄的叫骂威胁,大多面现出了犹豫之色。
栾固夷然不惧,冷笑了一声,大声说道:“我只知太守,不知赵家少君是谁”提剑在手,拔剑出鞘,指向宅门,令道,“打进去”
……
太守府内。
荀贞听完栾固派来的这人说“李鹄聚佐吏、门客十余人,负隅顽抗,持械拒捕”,心道:“栾固奉我檄令去捕拿李鹄,李鹄是郡丞,这件事肯定很快就会传遍县中,也许再过不了多久赵然就会知晓了,赵家剑客、死士众多,如被赵然知晓,或将棘手,此事万不能拖延,必须在赵然反应过来之前把李鹄拿下”
想到此处,他从容不迫地令道:“传我檄令:杀人者死,拒捕罪上加罪,着令栾固攻入李宅。”
这来报讯之人应诺,匆忙忙行了一礼,转身就往堂外去,荀贞叫住他,把典韦召进来,令道:“阿韦,卿即刻带五十甲士赶去李宅外,与栾卿会合,助他一臂之力。”
典韦应诺,召齐人手,和这个来报讯的人齐出府门,赶往李家去了。
程嘉嘿然,说道:“却没想到,这李鹄竟然还有点胆子,居然敢聚众持械拒捕”
荀贞召了一个侍卫进来,令道:“马上去县外营中,传我军令,命君卿、仲仁等做好入城准备,令玉郎立刻带骑士入城。”
这侍卫凛然应诺。
对“李鹄可能会拒捕、可能会引得赵家插手”这件事,荀贞是早有准备的,早在他遣尚正、陈仪去给栾固传令之前,他就已先遣了王淙去县外营中传军令,叫许仲、荀成提高警备了。
望着这个接令的侍卫飞奔出院,赶去县外营中传令,荀贞表面上镇定自如,心中却暗自想道:“区区一李鹄尚敢拒捕,何况赵家李鹄的门客不多,加上他的亲信佐吏,能用之人不过十余,赵家养的死士、剑客却是甚多,来日诛赵之时,需得先将虎贲甲士调入城中。”
……
李鹄能用之人只有十余,又是仓促之间,没有预备,完全不是栾固的对手,荀贞叫栾固强攻的命令还没送到栾固的手上,李家宅门已被攻破了。
李鹄既然猜出了荀贞的用意,知道了荀贞为何来捕他,自然知道如果落到荀贞的手中,那他就万劫不复了。俗话说“狗急跳墙”,狗急了还跳墙,况且是人?眼睁睁看着宅门被攻破,眼睁睁看着身前的门客、佐吏一个个或中箭倒地、或被冲在最前的栾固手刃,李鹄如颠似疯。
他没有功夫换穿衣服,直到现在还只是穿了一件亵衣,发髻也没有扎,头发散落脸边,手里攥着剑柄,在面前乱舞,一步步地向后退,直到脚后跟碰住前院正堂的台阶,摔倒地上。
他很快从地上爬起,顾不得亵衣上沾了泥土,也顾不得跌倒上时蹭伤了肘臂,挺剑指着一步步逼近过来的栾固等人,色厉内荏地叫道:“汝等当知我与赵家少君乃是莫逆之交,豫州儿虽然是魏郡太守,可赵家少君的族兄赵公却乃是当朝常侍赵公一句话,别说一个小小的魏郡太守,便是十个郡太守,便是三公九卿也活不成汝辈若是不怕死,就来捕我”
他手下持械顽抗的那十几个佐吏、门客大半死伤在地,院中血污狼藉,剩下两三个没死没伤的也被栾固带的人生擒抓住了,转眼间,他却是只剩下了孤家寡人一个。
他威胁人的话辞也许能威胁住别人,却是威胁不住栾固。
栾固压根没把他的话当一回事儿,左耳进、右耳出,盯着他,提着剑,一步一步向前逼近。他没近一步,就好像一柄重锤击在李鹄的心上,李鹄见威胁不起作用,转而利诱,说道:“栾卿、栾卿,不,……栾君,你听我说,你知道的,我与赵家少君真是生死之交,你今天放了我,不要抓我,别把我带给豫州儿,放我去找赵家少君,我必报君之大恩我会请赵家少君保举你,举荐你为魏郡孝廉,举荐你入仕州郡,不,举荐你入仕朝中我一定报你的大恩”
栾固笑了起来。
李鹄好像抓住了救命稻草,说道:“栾君,你相信我,我言出必行你今天如放了我,君之厚恩,我必报之”
栾固停下了脚步,似乎心动了,他对李鹄说道:“我放了君也行,但如果府君责怪下来?”
“有赵家少君在,豫州儿能拿君怎样?你相信我,我一定会……。”
“我跟着你一起去见赵家少君。”
李鹄大喜过望,连声应道:“好,好”
“你把剑收起来吧。”
李鹄迟疑了下,看着栾固先把剑收了起来,又看着包围着他的那些吏卒也纷纷把刀剑弩弓收了起来,这才放下心,丢下了手中的剑,深深下揖,对栾固说道:“栾君,君今放我……。”
他话未说完,只觉眼前黑影一闪,惊觉之后赶紧抬头,身子尚未站直,已被人扑倒在地。
扑倒他的正是栾固。
栾固身高八尺余,体格健壮,李鹄的个子才七尺出头,和栾固一比,他俩根本不是一个档次的,他被栾固牢牢地压在地上。栾固一手按着他,另一手还有余暇把他刚才丢到地上的剑捡了起来,横剑斜放,把剑放到了他的脖子上。
这会儿还是早上,天本就冷,李鹄又穿得少,方才保命之刻,热血冲头,不觉得冷,这会儿被剑刃在脖子上一逼,遍体生寒,他魂飞魄散,哀声说道:“栾君、栾君,你我不是说好了么?你把我放了,你跟我一起去见赵家少君,你想要什么,我就让赵家少君答应你什么”
“呸”栾固啐了他一口,骂道,“‘赵家少君’何人也?敢问可是本郡二千石?”
“不是,赵家少君是……。”
“敢问可是朝中公卿?”
“不是,赵家少君是……。”
“既然都不是,‘赵家少君’何能举我为魏郡孝廉?”
“赵家少君的族兄是当朝常侍赵公栾君,我不欺你,他真能举你为本郡孝廉你知道程嘉……。”李鹄保命心切,已经顾不上为“赵然收买荀贞手下”这件事保密了,就想把赵然许给程嘉了一个“孝廉郎”的事情说出。
栾固是个机灵的人,他虽然不知道“赵然许给程嘉了一个孝廉郎”之事,但只听李鹄说了半句,就猜出他后边的必不是什么好话,肯定是不能在大庭广众之下宣扬的,握着剑柄的手高高举起,狠狠打在了李鹄的脸上,骂道:“郡举孝廉,此乃国家选士之途,‘赵家少君’何人也?你又是何人也?竟敢妄言可保举我为孝廉便不说你遣人行刺守繁阳丞李骧,只你这一条干预选士、请托贿赂,便足够捕你下狱了”
为防止李鹄不顾轻重地“胡言乱语”,栾固每骂一句,就握着剑柄打他的脸一下,几句话骂完,李鹄已经被打得脸颊红肿、嘴角流血。
荀贞是李鹄现在最怕见到、也是最不想见到的人,他宁肯被栾固打,也不愿就这么被带走,他呜呜啦啦地还试图说些什么,想要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