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长的年轻人跃入他的眼帘。
“是刘备”
刘备也被剥光了衣服,赤条条地仰躺在地上。徐福从东西乱散的尸体上跳跃过去,蹲到他的身边,见他双目紧闭,满脸血污,腰上负了一处刀创,鲜血汩汩流出,将其染得跟个血葫芦似的,徐福心头一沉,探手去试他的鼻息,感到了一点微弱的呼吸,登时大喜:“他还没死”尽管没死,一条命里也去了大半条了。徐福不敢耽搁,忙脱下外衣,裹在刘备的身上,把他抱到马上,翻身上去,一手抱住他,一手控缰,拨转马头,飞也似地往县里奔去。看首发无广告请到
请分享
:
85 了却山中寇贼事(九)()
郡西诸山里有座山峰叫做云顶峰,名字得来是因为此山在周近群峰里是最高最险要的。
黄髯一部的寇贼就藏在这座山里。
二月间山中已暖,满山绿叶红花,入目一片美艳的景色,和风习习,说不出的令人自在,可黄髯的心情却很不好。
他这天好容易甩开跟班,一人独自来到山顶无人处,望向远处的层峦高峰。
他去年底奉荀贞之令进山招降余部,却没想到反被余部劫持、迫他叛离荀贞。
究其本意,他是不想叛变的。
荀贞麾下兵卒的勇悍他亲身体会,知道荀贞不来平剿还好,一旦荀贞率部进山,这些劫持他反叛的旧部是必要覆灭的了。可却在刀剑的胁迫下,他不得不叛变,再次落为贼寇。
这几个月把他愁得引以为自豪的胡须都掉落了不少,总是担忧荀贞会打上山来,吃不好,睡不好,整个人受了十几斤。
要说他既然不愿意叛变,一个人悄悄地下山跑掉不就行了么?可却一来,他的旧部把他的看很严实,从不给他单独下山的机会,二来,在他旧部的胁迫下,年初时他带头下山劫掠了一个乡,杀了数十个郡兵,并烧死了当地的乡蔷夫。
春风吹面,他神情恍惚地站在站在山巅,望向东边的赵郡县乡,不觉又想起了那一日被旧部胁迫出山抢掠乡亭的经过。
因为山里缺衣少食,大雪寒冻,再也撑不下去了,那天下午,在旧部的威迫下,他带着两百多人潜行出山,凌晨前后到了最近的一个乡部。
荀贞早有命令,叫近山的各乡、各亭提高戒备,防的就是有山贼出山,并遣派郡兵分驻在临山的乡亭里。这个乡的乡寺里驻扎了三四十个郡兵。
他带着二百多部众悄悄进乡,围住乡寺,发一声喊,发起猛攻。
郡兵很多在睡觉,没有预备,尽管有乡寺的高墙为倚,可一开战就落在了下风。
他当时被旧部裹挟着冲锋在前,险被一支箭矢射中,还好一个护卫从他身后挺矛出来,替他格开了飞到眼前的箭支。他对荀贞怀有深深的恐惧,深恐荀贞会突然出现,虽然身在战场,却心神纷乱,他还记得他那夜不停地仓皇四顾。
整个攻下乡寺的战斗是由他旧部的一个头领指挥的。
远近无声,只闻乡寺内外喊杀震天,火把通明,夜正深沉。
跟在他的身侧一人年三十许,正是指挥攻打乡寺的头领,名叫胡德,裹挟他叛变荀贞的就是以此人为首。这个胡德是个结巴,倒提长矛,一头紧张观察战况,提防暗箭,一头对黄髯说道:“大、大、大将军,小、小、小心”
手下不过几百个寇贼,却也好意思称他是大将军,真是个不知死活的东西。黄髯记得当时他含糊应了一声,从仓皇失措中反应过来,退后了几步,看他们攻打乡寺。
郡兵尽管没有预备,可有高墙为屏障,久攻不下,胡德说道:“大、大将军这乡寺加高了墙,着、着实难攻,不如一把火烧了吧”
黄髯吓了一跳。
攻打乡寺已非他所之所愿,再火烧乡寺?这不是要把荀贞往死里得罪么?但是形势比人强,却不敢拒绝,他那会儿胡乱点了下头。
胡德遂令数十贼兵奔到墙门之外,用火把点燃了火箭,瞬息间,箭矢齐发,火蛇飞舞,掉入乡寺。有人在里面大声呼喝,火头处处,惜乎他们人手不足,来不及扑救,一时间,寺内手忙脚乱,乱做一团。守墙的郡兵,无不三心二意,回头去看寺内的火势。几个郡兵中了火箭,惨叫着滚下墙去。十几个贼兵撑着盾牌,冲到门前,撞开了寺门。
寺门一破,乡寺就守不住了。
黄髯如吃黄连,满嘴苦味,心知这下把荀贞得罪狠了。他正懊恼间,贼兵一阵欢呼,率先冲入寺内的贼兵又从寺内奔出:“大将军抓住狗蔷夫了,狗郡兵也尽数拿住了请你入内。”
黄髯实不想入内,可身不由己。
胡德问他:“狗蔷夫和狗郡兵,按以往的老规矩办?”
胡德说的老规矩是在黄巾军中时对不降的郡县城池的老规矩。
黄髯无可奈何,应道:“好,好。”
胡德立刻传令:“大将军令,烧了狗蔷夫,郡卒尽数坑了。”
黄髯眼皮一跳,他知道胡德为防他再归顺荀贞而故意问的,可不答应又能如何呢?
胡德等簇拥着黄髯来到寺内堂上。好容易坐上大堂,黄髯的腿都软了,一屁股坐下,再不想站起。这次出山,又是烧乡寺,又是烧乡蔷夫,又是坑郡兵,黄髯纵是不愿叛离荀贞,可事到如今,却也是再不能回头了。
跟着黄髯来入堂上的都是贼兵中的头领。眼睛在他们血迹未干的盔甲、刀剑和他们喜笑颜开的脸上打了个转儿,黄髯心灰意冷,不知该他们说些什么才好。
这几个头领对黄髯也是有些小看的,小看他投降了荀贞,只是因为在他们这一股黄巾余部中黄髯的名气最大,所以才又胁迫他造反,并又尊他为首领。
这会儿这几个头领踞坐一地,喧闹说话,不时轰笑,也没人理会黄髯。
他们不和黄髯说话,黄髯心乱如麻,也懒得理会他们,索性装瞌睡。他眯着眼,上下栽头,刚装睡没一会儿,胡德进了大堂:“大、大将军,请你去,观、观、观膏。”
这个观膏也是他们黄巾军中的老规矩。黄髯实在是不想去,有心借口困倦不去,可又不敢说出口,无奈站了起来,跟着出去。头领们停下话头,兴致勃勃地随之而出。
战死的郡兵和贼兵的尸体早被搬到一处,堆在院子中央。火把明晃晃插的到处都是,映得院中白昼一般。十几个被俘的郡卒、乡吏被拴成一条线,剥得赤条条,在十几个寇贼的监视下挖坑,还有几个寇贼正在提水倒地,清理血迹。黄髯不想多看,目不斜视地跟在胡德身后。
过了二门,前面一个影壁。
这个乡的乡蔷夫衣烂帽丢,被捆绑得结结实实,丢在影壁边儿上,脚下积了一垛从郡卒身上拔下来的衣物,他嘴里堵了团破布,看到黄髯过来,两眼圆睁,直欲喷出火来。
胡德接过一个贼兵递来的火把,笑嘻嘻对黄髯道:“大、大将军,请、请你观膏。”手一丢,火把落到衣物上,衣服上洒的有酒,火苗登时窜起老高。
黄髯勉强露出点笑容,看着火烧蔷夫,暗自痛骂:“竖子不就想逼我叛变中尉么?又是假传我令火烧乡寺,又是逼迫我来看火烧乡蔷夫。”
火苗瞬间包围了这个乡蔷夫,燎着衣服向上窜,他的胡须头发立时被燃着,嘴里的破布也烧着了,吐,吐不掉,舌头烧烂,痛哼一声,昏了过去。
炙烧之痛,又把这个乡蔷夫从昏迷中醒来,不多时,两腿都烧熟了,肉香阵阵。这蔷夫支撑不住,眼中现出乞讨神色。这乞讨神色不是在求饶,而是在求一速死。
胡德不动声色,众头领指手划脚评头论足。
一人惋惜道:“却怎么把他的嘴堵上了?听不到助兴的惨叫,美中不足。”
“这贼蔷夫嘴里不干净,乃公不想听他聒噪,所以堵住了他的嘴。”
黄髯一直对胡德不满,可对胡德的这句话却是赞成,还好是堵住了这个乡蔷夫的嘴,要不然还不知他会骂出什么恐吓之言。黄髯是一个字也不想、亦是不敢听的。
观罢膏,活埋了余下了十几个郡卒、乡吏,众人回到堂上,搜罗出酒肉,摆宴吃喝,酒酣耳热高谈阔论,话题多在王当、褚飞燕、张牛角的身上。
黄髯知道在他兵败之后,胡德与王当搭上了线,这次胁迫他叛离荀贞就是王当给胡德出的主意。黄髯是个聪明人,虽然胡德没有给他细说过王当,只是零零碎碎地听说了这点事儿,可却也能猜得出来,这定是王当畏惧荀贞,故此想利用胡德等以及黄髯这个“叛将”来吸引荀贞的注意力,只可惜他看得破,胡德等却看不破,还以为是抱上了粗大腿,一个个兴高采烈。
观膏时嫌美中不足的那个小帅说道:“听闻王当与褚飞燕准备近期起事。”他转头找黄髯,“大将军,不如咱等投了他们去罢并上留在老寨的兄弟,还有近期投我等的壮士,我等现在也有三五百人,再加上响当当黄巾道的名号,待他事成之后,怎么着,我等也能换个富贵。”
有人嗤笑说道:“三五百人马,你也想换个富贵?王当麾下人马较少,只有三千余人,可褚飞燕麾下少说上万人马,我等这点人,怎会在他们的眼里?”
黄髯算是被荀贞打怕了,也在暗中嗤笑:“百万众的黄巾军都被剿灭了,还指望褚飞燕的那上万人马成事?真是不知死活。”
虽说认为他的这些旧部不知死活,可现如今他却是被裹挟“叛乱”,嗤笑之余,对他来说更多的是沉重的心思。沉重的心思一直保持到今日,他站在山巅,远望群峰,沉重地叹了口气,天气暖和了,山外的疫病应该也快停歇了,想来荀贞出兵进山的时候就快要到了。
可他又能怎么办呢?
不但被裹挟叛变了,而且还烧死了个荀贞治下的乡蔷夫,想来也只有死路一条了。看首发无广告请到
请分享
:
86 了却山中寇贼事(十)()
刘备的伤势看起来很重,其实不致命。
徐福救他时,他之所以昏迷不醒,是因为失血过多,被徐福救回到中尉府后,荀贞闻讯,急来探看,亲令人去市上请来疡医,给他包扎住伤口,灌了一贴药下肚,他便悠悠地醒来了。
“玄德,这是怎么搞的?”
遇贼前,刘备正在雄心壮志地在展望未来,却没料到居然被数百流民给打了个落花流水,险些“壮志未酬身先死”,他又惭又羞。本来因为失血过多,他脸色惨白,这会儿羞意上来,两颊飞起两团晕红。
宣康跟在荀贞的身边,看见他脸色变红,高兴得很,夸奖那个疡医,说道:“君真神医也只用了一副药,功曹的脸上就见了血色了”
这话听入耳中,刘备越发羞惭,他长叹了一声,回答荀贞所问,说道:“唉,在巡乡的路上遇到了作乱的流民。”
“西渠乡的流民?”
“是。”
“共有多少流民作乱?”荀贞在得到消息后的第一时间即遣人去兵营传令,命许仲立刻调拨人马赶去西渠乡,控制流民营。因为时间尚短,许仲的回报还没有送来。
“五六百人。”
“五六百人作乱?玄德,卿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啊。”
五六百流民作乱,刘备手底下只有四十人,全军覆灭实属正常。唯一令荀贞惊奇的是,四十个义从兵卒全亡,而唯独刘备却只是受了一处不太重的伤。“刘皇叔”的运气也实在太好了。
“中尉有所不知。备所以侥幸未死,全是因为那些流民手下留情。”
“噢?”
“备前些天不是曾亲持医药送给流民么?备也给西渠乡的流民送过汤药。他们记得备的这点好,故此没有痛下杀手,留了备一条性命。”
“原来如此”荀贞感叹地说道,“卿种善因,故得善果。”
“备听来了一个消息。”
“什么消息?”
“备起初不知这些流民想留备一条活路,负伤之后,遂倒地佯死。这些流民来剥义从兵卒和备的衣甲时,备听他们说‘却怎么害死了贤功曹’,这才知道他们是不想杀我的。同时,又听他们闲谈,听他们说起,原来此次煽动流民作乱的是黄巾余孽”
“此话怎讲?”
“这些天不是从外郡来了许多逃疫的流民么?这些流民中有好些是黄巾道的余孽。他们潜入到各个流民营中,煽动流民作乱。西渠乡的这批作乱流民就是一个黄巾余孽煽动起的。”
宣康失声说道:“啊?这么说来,余下诸县、各乡的流民营也有可能会爆发作乱?”
刘备又叹了口气,说道:“相君令县乡吏卒把各个流民营隔离开来,不许流民出入,各营的流民均怨气充盈,这个时候有混入了一群黄巾道的余孽,在他们的挑拨下,其余各营确是极有可能也会出现作乱。”
荀贞当即命令宣康:“叔业,你立刻去县外兵营传我军令,命君卿、伯禽等分兵出营,即刻往去各流民聚住地,搜检察问,凡是新近外来之人、凡是有黄巾道余党嫌疑之人统统拿下,送去县寺。”
宣康应诺,急匆匆地出屋自去。
几个人正往屋里来,差点和宣康撞上。荀贞看去,来的这几个正是关羽、张飞、简雍。他三人获悉了刘备负伤,刚从县外赶回来。
“玄德,你安心养伤。你这伤势不重,卧养几日应就能好转。你适才所说的黄巾余党混入我县之情报事关重大,我现在去找相君,请他下令解禁。”
解禁,自是解“隔离流民营”之禁。
现今已是二月中了,天气已暖,伤寒病渐将停息,这个隔离流民营的禁令也到解开的时候了。
对关羽、张飞、简雍点了点头,荀贞离开了刘备的屋舍。
出了门,他回头往屋里望了眼,见关、张二人拜倒地上,正向徐福行大礼。这一礼当然是为了感谢徐福救了刘备。
原本的历史中,徐福与刘备意气相投,这一世估计是没可能了。不过现如今有了徐福相救刘备,也算是还了原本应有的那份因缘吧。也是因此之故,荀贞没有惩治徐福擅出府外一事。
把刘备所说之内容转述给刘衡,刘衡惊骇之下,忙不迭地答应了荀贞的“解禁”之请。
从相府又回来中尉府,刚到堂上,许仲派的人到了,却是高素。
高素回禀荀贞:那数百作乱的流民在抢了义从和刘备的衣甲、兵械、战马后,没有多停,直往西边的山中去了,许仲已经令辛瑷带其本部骑兵启程追赶。
禀过正事,高素唉声叹气,欲言又止。
见他这般做作的模样,荀贞没好气地说道:“还有什么话?想说就说”
“荀君,要说刘功曹真是一个仁义宽厚的人,可在用兵上却未免有点……。”
“有点什么?”
“有点外行。他带的那四十义从都是咱们军中的精锐啊,如指挥得当,虽只四十人,足能破四百强敌。那些作乱的流民既无衣甲、又无兵械,饿了多少天了,没多少力气,且不通战阵之术,说白了,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却竟把他打了惨败,四十义从悉数阵亡。唉,荀君,真是可惜啊”
也不知高素是可惜那四十个义从,还是可惜刘备被打败了。他说的这些,荀贞早就想到了。诚如高素所言,刘备带的这四十人均是从军中选出的百战老卒,如果指挥得力,莫说五六百流民,便是上千流民也难以将之尽灭。刘备的运气不错,可他的指挥才能确是不怎么样。
也还好刘备没有高超的军事才能,他要是再用兵如神,有韩信之能,荀贞不得天天如坐针毡?
……
刘备卧床养伤,辛瑷率骑兵追击逃跑的乱民。
这档子事儿还没处理完,一封信从洛阳来。
信是何顒写的。
这是何顒头次给荀贞写信,收到信时,荀贞颇是惊诧。不过展开信看到内容后,他不奇怪了。
信里说的是:北宫伯玉、李文侯势大,似欲南下侵迫三辅,朝中有人提议不如诏令皇甫嵩回镇长安,卫护园陵。长安是前汉的都城,前汉诸帝的陵墓均在附近,这是汉家的祖宗陵墓,必须要确保不被叛军损害。何顒在信里说,朝廷虽然还没有做出最终的决定,可从各个方面考虑,皇甫嵩调离冀州应是势在必行了,也许不日诏就会下到冀州了。
“从各个方面考虑”,何顒没有明言都是从哪个方面考虑的,但就算他不说,荀贞也能猜得出来。调离皇甫嵩离开冀州的原因可以有很多个,但最根本的原因只能是:州牧的权力太大,朝廷不能让皇甫嵩在冀州牧的位置上久坐。
俗话说,朝里有人好做官。
何顒写这封信的目的显然是为了提醒荀贞,让他提前做好准备。
荀贞是皇甫嵩的爱将,皇甫嵩一走,荀贞就失去了在冀州的最大的靠山。
这半年来,看似皇甫嵩没有给荀贞什么直接的帮助,可皇甫嵩在冀州就是给荀贞最大的帮助。有皇甫嵩在这里当州牧,上到国中大吏、下到郡县吏员对荀贞无不礼敬十分。
早在去年底,荀贞就猜到皇甫嵩会被调走,只是当时他猜的是朝中会把皇甫嵩调去凉州平乱,没有想到朝廷却是准备把皇甫嵩调去长安。不过这也能够理解,皇甫嵩已是“功高震主”,功劳大到只能以冀州牧这个头衔来赏他了,如果调他去凉州平乱,他再立下功劳,朝廷可该怎么办?功劳大到赏无可赏时,就只能杀人了,所以干脆调他去长安。
一则,州牧权重,不能久置,二来,有他在长安坐镇,可以威慑北宫伯玉、李文侯,不但可以保卫园陵,而且可以保住京畿、洛阳的安全,三来,也算是保全功臣之意。
当初为了应对皇甫嵩将会被调走这件事,荀贞做出了两个决定,一个是收拾郡里不听话的豪强大族,一个是积极准备进山击贼。现在终於到了皇甫嵩将要被调走的时候,郡里最不听话的豪强大族杨氏已被邯郸荣用计灭掉了,那么剩下需要做的就只有击贼了。
不过在击贼前,还是得先开个军议,讨论一下皇甫嵩走后会给荀贞带来什么影响。
这个军议不能有太多人参与。
荀贞特令人去营中把荀攸叫回,又召来许仲、荀成、戏志才,几人聚在一起,开了个小小的军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