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宰辅-第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男人们看待赵铮的眼神并不见得都是鄙视,江南风气开放,并非都是固守礼教的老学究。当年陶谷之所以丢人,那是因为他之前装出一副不近女色,正直高尚的姿态,还因为宴会上有歌女乐舞,侍女相伴而出言讥讽,惹怒了南唐人,韩熙载才想出了那个主意。

当陶谷与秦弱兰有了肌肤之亲之后,与之前的言辞态度截然相反,变成了一个伪君子,所以才颜面尽失。要是陶谷一开始就表现的温和,哪里还有后面的事情?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嘛!在这个时代,有客登门,主人还时常会让小妾相陪,何况只是个歌女舞姬呢?

加上《鹊桥仙》奠定名声和好印象,舆论并未特别鄙视赵铮,有人还觉得宋使英俊,窅娘娇美,良才女貌,天作之合嘛!

除此之外,看客们更多是好奇栖霞山到底发生了什么?秽乱这两个字很笼统,其中细微之处让人遐想无限啊!

本来是很喜闻乐见的场面,可就在这“夹道欢迎”的人山人海之中,异变陡生,一支弩箭竟然破空飞来。

好在侍卫李元反应迅速,挥剑挡开,随后第二支和第三支箭接连飞来。速度和角度虽然都很刁钻,但面对的人是身手矫健的赵五郎,结果就完全不同了。

三支箭并未伤到分毫,赵铮还让南唐百姓见识了一下高超的身手。百姓来不及赞叹,更多的是惊慌和恐惧。他们清楚地看到射过来的是弩箭,有无辜者已经中箭身亡,宋使所骑乘的马匹也陡然间受惊,冲撞踩踏在所难免。

顷刻之间,秦淮河边一片惊慌,围观的男男女女大声喊叫,四散逃命,场面混乱不堪。在此过程中,发生了严重的拥挤和踩踏,死伤着实不少。

继续而来的弩箭贴着赵铮的脸颊飞过去,有两名宋朝随员也因此而受伤。很直观的情况,这是一次针对宋使的行刺。

人群好不容易散开稍许,随行的宋朝禁军士兵一分为二,一部分保护赵铮。另外一部分,则沿着街边追去,弩箭就是从那个方向射过来的。

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南唐方面不可能没有反应,最先赶到的是金陵府的差役,他们一听说是宋使遇刺,一个个顿时炸毛了,惊慌不已。力所能及保护的同时,将消息飞报给金陵府尹和守军。

保护使臣,缉拿凶手,可不是他们差役能够完成的。于是乎,皇甫继勋带着三百金陵城防军赶到了。

听到赵铮遇刺,他的第一反应是兴奋,如果赵铮死了,那可真是要拍手称快了。很可惜,结果让他失望了,赵铮安然无恙。

这可就是个大问题了,上国使节在都城遇刺,是个很敏感和很麻烦的事情。首先就是保护,绝对不能让宋使出现任何闪失。哪怕他恨赵铮,非常希望他死,此刻都不能让他死。

再一个就是缉拿凶犯了,皇甫继勋打算派人先将赵铮送回礼宾院,同时追查凶手的。但是赵铮却不同意,要求必须亲自参与追捕,事实上宋朝禁军将士已经出动一些,追捕已经在进行了。

皇甫继勋扭不过赵铮,这个时候,他这个城防将军可能要承担很大责任。赵铮要是对南唐朝廷发脾气,抑或在李璟面前抱怨几句,后果都不堪设想,是以皇甫继勋不敢轻易得罪。再者,如此混乱的局面,凶手只怕早就逃之夭夭了,追查不到也是个棘手之事。如今宋朝人也亲自参与也是好事,到时候一无所获,也不必自己来交代和担责任了,何乐不为呢?

追出去之后,才发现已经有眉目,宋朝禁军一口咬定,已经追踪到刺客的行迹。皇甫继勋惊讶宋军效率的同时,不敢大意,立即带兵追了过去,目的地正是一座看似平常却僻静隐蔽的小院。

“大人,刺客就逃入了这个院中,我们人少,恐有埋伏,只是在外监视,未敢轻易进入。”立即有禁军将士上前禀报。

赵铮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面前的院落,转身道:“皇甫将军,有劳了。”

皇甫继勋无可奈何地点点头,立即指挥士兵,准备强攻这座院落。赵铮则使个眼色,李元立即心领神会,十多个禁军将士已经站到了关键之处。

随着一声令下,百多南唐士兵或是破门而入,或是翻墙,都成功进入了院中。刚一有人跳进去,便有惨叫声传来。

这让所有人都心头一紧,皇甫继勋神情陡然间凝重了许多,赵铮脸上则多了些许不易察觉的兴奋。

打斗之声随即传来,南唐士兵与宋朝禁军一并冲了进去,面对的是十多个手持利刃的精悍男子。

这些人瞧见大队的官兵涌入之后,很是惊讶,见逃走已经无望,不由分说,全都抽刀拼杀。

这些人的武功相当不错,一个人单挑好几个士兵都不成问题。不过双拳难敌四手,面对三百多人的围攻,最终还是寡不敌众。很快,就有人被伤被杀。

赵铮大喊道:“留活口!”

皇甫继勋也明白这个道理,唯有如此,才能向国主妥善交代。他也有些恨这些“刺客”,莫名其妙行刺不是给人找麻烦吗?查清楚身份,也好防备后患。

可惜结果让他们失望了,十多个精悍男子眼见不敌,听到赵铮之语似乎想到了什么,竟在紧要关头故意卖出破绽被杀,有的干脆自行了断。

十几个人顷刻间变成了无声无息的尸体,赵铮神色越发凝重,自杀为了什么?不就是保守秘密吗?看来这个小院里埋藏着大秘密啊,这趟真的是赌对了。

皇甫继勋也意识到,今日之事越来越复杂了,正在迟疑该如何是好,那边赵铮便吩咐道:“搜,仔细搜,看还有没有活口?查找线索,不要放过任何蛛丝马迹。”

很快,便有士兵在内间喊道:“这里有个女人,还有气!”

皇甫继勋跟着赵铮冲了进去,瞧见一个女人躺在榻上,胸口的起伏表示还活着。走近看,这女人的身段和姿容都应该不错,只是而今格外的消瘦,已经不成人样。表情木讷,一双眼睛则空洞无神,见到很多人近来,竟然也没什么反应……

第九十二章是我导演这场戏

看到这样的结果,赵铮的兴奋戛然而止,相反变得很失望。

李从庆深夜来访,十多个高手的反抗和自杀,都说明这里隐藏着大秘密。他特意自导自演的一场刺杀,目的就是为了找个借口顺理成章进入小院,进行追查。最好是能直接牵涉到李景达,却不想……

目的成功达到,初步的结果也令人满意,皇甫继勋是极好的协助者,也成了最完美的见证者。

见到小院内的激烈抵抗,皇甫继勋已经笃定刺客就是这些人,替罪羔羊成功找到,赵铮自导自演的嫌疑完全被排除了。

唯一美中不足的便是没有抓到活口,无法快速准备判定里面都是些什么人,赵铮甚至在想,核心成员并未在其中,功亏一篑啊,今天的运气,好又不好啊!而今只能指望这个如泥塑木雕一般的女子了。

看得出来,她的**受到了一定伤害,更多的则是精神上受到了强烈刺激。见此情景,赵铮首先想到了一个词——性/奴。现在他越发的好奇,到底是什么人隐藏在这里,竟然如此变/态。

赵铮吩咐道:“李元,立即去请医者,并请几名仆妇,医治照顾这位姑娘,一定要把人给我救活了。”

皇甫继勋觉得有些不太合适,如此一来,赵铮等若是反客为主,完全掌握此事的主动啊!按理说在南唐的地盘上,不该让一个宋人这般主动,可是这女子分明是个烫手的山芋。

要是死了,赵铮肯定要向自己兴师问罪,就是连国主那里也很难交代。要是查出点什么,这玩意要是牵涉到不必要的人,也是自找苦吃啊。皇甫继勋虽然恨赵铮,想各种办法报复,但前提是不给自己惹麻烦。

而今已经介入,想要完全抽身不可能,却也得少参与,待会便进宫将事情禀报给国主,让上面定夺。只是金陵城里莫名来了刺客,自己这城防将领日子不好过啊!

更让他难受的事情还在后面,赵铮见到追凶一筹莫展,使个眼色,李元心领神会,立即有禁军将士拿着一把弩和几支箭镞过来。

皇甫继勋一看到,脸色瞬间变了,那边李元已经认出来:“少卿,这是唐**弩。”

“嗯?”赵铮顿时勃然大怒。

“皇甫将军,听闻贵国承唐制,民间不得私藏军弩是吗?”

“呃,是的……”皇甫继勋脸色惨白,这是不容否认的事实,朝廷不可能容许民间拥有杀伤力大的军弩。事情越来越糟糕,搜客府邸竟然搜出了军弩,这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

慌乱之间,栽赃嫁祸是很容易的,皇甫继勋慌乱之下不查,更让此事板上钉钉。那十几个精悍男子全部自杀,更无口可辩,用军弩刺杀的黑锅背定了,现在就是跳入黄河也说不清楚了。

赵铮趁机道:“皇甫将军,劳烦带路,本官要入宫面见贵国国主,本官需要一个交代!”

“是,是!”豆大的汗珠从皇甫继勋脑门上滚落,慌忙道:“好的,本官立即派人前去禀报国主。”

……

金陵的平静骤然间被打破了,李璟得到消息,刚刚要召集来信服之臣时,侍从便来禀报:“宋使赵铮求见。”

“宣,快宣!”李璟有些无奈,赵铮正在气头上,可不能拖延得罪,必须尽快加以安抚。

赵铮来的很快,以为他是来兴师问罪的,却没想到赵铮变现的很平静,也没有想象中的桀骜与冲动。但就是这样的平静,反而让人心里没底,格外的压抑。

“拜见国主……”

李璟连“免礼”二字都没说,便慌忙问道:“赵少卿,听闻你遇刺,可有伤到哪里?”

行刺之事虽然严重,却也可大可小,只要人没事,后果便不至于太严重。

“侥幸躲过一劫!”赵铮的语气依旧淡然。

“那就好!”

李璟话音未落,赵铮便道:“国主,只怕不好啊!”

“怎地?”

“我与皇甫将军联合追凶,在秦淮河边一处小院子里遇到了十多名死士激烈抵抗,然后全部自尽……”赵铮道:“然后在小院内搜查,发现了一件东西……”

事出突然,李璟只得到赵铮遇刺的消息,至于皇甫继勋的奏报,几乎是个赵铮本人同时到达的,还来不及看。骤然听到“死士”这样的字眼,他突然心头一动,意识到情况比想象的要更为复杂,也更为好奇的是赵铮所说的东西。

“赵少卿,发现何物?”

赵铮沉声道:“本使若携带便是对国主不敬,是以入宫之时已经交给侍卫!”

“呈上来!”

看到内侍端着托盘,上面放着军弩和箭镞时,李璟身边的两名贴身侍卫全都桉剑警惕,李璟本人更为紧张。

“赵少卿,此物与孤无关,唐国绝不会……”也不知为何,李璟的第一反应是辩解。

赵铮道:“本使知道,宋唐友好,国主仁厚,自然不会加害本使。正是因此才担心,有人在金陵蓄养死士,私藏军弩,意欲何为?今日是行刺本使,来日还不知道会有什么企图,故而特来提醒国主小心。再者,有人在金陵行刺宋使,毫无疑问是挑战宋唐两国的威仪,意图嫁祸,挑拨离间,居心叵测,不可不防啊!”

“这……”李璟不由为之愕然,虽说不是兴师问罪,但李璟心里清楚,必须得给赵铮一个交代。

从一开始,他就认定不会是寻常的报复,试想赵铮若是死在金陵,唐国该怎么向赵匡胤交代?宋唐之间来之不易的和平还存在吗?到底是什么人这样居心叵测?

并且真的小心,在都城,自己的眼皮子底下,有人蓄养死士,私藏兵器,此事已经触及到任何一个皇帝的敏感神经,不追查清楚绝对会寝食难安。

“是,必须追查清楚。”李璟问道:“现场可有什么线索?”

赵铮道:“线索是有,那小院后门之外就是秦淮河,其中的核心人物可能是从水路逃离的,可以加以追查。再者就是军弩的来源,这是重点……还有就是刺客的身份,现场有一位幸存的女子,或许知道什么,只是受到惊吓,目前还不能言语,本官已经寻医者为其治疗了。”

“好,朕立即派人前去追查!”李璟欣然答应,有线索就好办。作为一个皇帝,哪怕对外有些软弱,但是对内,绝对不容许有人在国都兴风作浪,威胁到自己的统治。尤其是涉及军中,就更为敏感了。

赵铮欠身道:“国主,在下有个请求。既然行刺是冲着在下来的,追查缉凶之事,在下也有参与,请国主准许。”

“这……”李璟迟疑片刻,看到赵铮坚毅的眼神,说道:“赵少卿身份尊贵,不宜涉险。有需要尽管提出,具体事情交给刑部的人去做,少卿在后参与关注如何?”

“多谢国主!”赵铮知道,李璟不可能容许自己在金陵为所欲为,参与可以,但不能在一线追查,也罢!有这个名分就好,很多事情都能方便处置了,目的已经达到一般。而今唯有小院里那些人的身份,让人挂心,还好有线索在手……

自导自演的这场戏,还算成功。尤其是这些被莫名其妙拉进来的配角,已经或马上要万众瞩目。赵铮相信,此刻金陵城里,一定有很多人坐立不安吧!

第九十三章引火烧其身

齐王李景达接到赵铮遇刺的消息,惊讶的同时脸上也浮现出浓重的忧虑。直觉告诉他,这次行刺太过巧合,隐约间透露着些许不同寻常。

随即,宋朝禁军护卫与皇甫继勋一起围剿秦淮河小院的消息传来,李景达恍然大悟,脸色却阴沉到了极点,眼神中满是惊骇和担忧。

猜测果然不错,果然不是单纯的行刺,竟然牵涉到了秦淮河小院,那里住着什么人他们最清楚不过。

李从庆也是一脸惊愕,喃喃道:“父王,不会是韩驼背愚蠢冲动,冒然行刺赵铮吧?”

“不会,他不至于如此愚蠢……”李景达最初还在怀疑,但是略微思量,立即摇头道:“为父总觉得此事和赵铮有关系……”

自打李从庆从栖霞山回来,他便推测赵铮或许有所发现,甚至不会善罢甘休。看样子,或许是赵铮的反击开始了……

“他……”

“你不觉得吗?”李景达道:“兴许是他发现了什么,要是这样可就危险了。”

担心什么来什么,正在猜疑忧虑之际,李璟的圣旨成为最好的明证,告诉他们答案。

赵铮进宫兴师问罪去了,国主宣召各位往后大臣入宫议事。

此事不同寻常啊,李景达心中忐忑,尤其是秦淮河那边尚无消息,着实让人担心。他们父子很清楚,一旦韩微被抓获,查出来与他们的关系,后果不堪设想。哪怕他们确实没干什么,甚至所有的出发点以及部分结果都是为了南唐,也会黄泥巴掉裤裆里,不是屎也是屎。

有些事情很难辩解,单纯是隐瞒不报一世,后果便十分严重,认真说起来算是欺君之罪。一旦追究起来……

尤其是有赵铮参与其中,要是再摆弄一二,真不知会是什么后果。

……

来到皇宫时,发现韩熙载和李从善已经先到了,皇甫继勋也匆匆赶到,双腿却经不住地颤抖,似乎处在深深的恐惧之中。让人意外的是,宋使赵铮也在,但即将迁居东宫的吴王李从嘉却不见踪影。

李璟的眉头皱起,很是不悦,不过此事也无暇追问儿子到底去哪了。

“想必你们都听说了,赵少卿在秦淮河便遇到刺杀……”李璟轻轻咳嗽一声,向臣子们传递信息。

李景达佯作关切道:“

赵少卿可还好?本王一直在府中恭候,却始终不见少卿前来,本打算让人去礼宾院探查的,去接到了少卿遇刺的消息。”

“有劳齐王怪坏,在下并无大碍。”赵铮感慨道:“着实遗憾啊,杀千刀的刺客真是不长眼,累得王爷久候……也让本使错过了一次拜会王爷的机会,真是可惜。”

“唉,改日本王敬备薄酌,恭候赵少卿前来……”李景达表现的很客气。

赵铮摇头叹道:“多谢王爷好意,近期本使者怕是不敢随便出礼宾院的大门了,尤其是刺客没有缉捕归案之前……免得被人得知了去向行踪,又在半途伏击,今日是侥幸躲过了,却再也不敢拿性命开玩笑。”

明显是话里有话啊,李景达心里咯噔一下,赵铮这是什么意思?这怀疑自己吗?

好在李从善年轻没听出其中深意,赶在李璟回过味来之前问道:“怎么?是有人预先埋伏?不是说是因为赵少卿高调出行……”

赵铮面无表情,回头看来一眼李从善,目光不寒而栗,然后道:“韩王殿下,此事还是让皇甫将军为你解释吧!”

皇甫继勋稳定心神,缓缓道:“从现场的情况看,虽然凶徒隐蔽之地距离行刺地点不远,却不像是偶然……那个射击位置是精挑细选的绝佳之处,行刺没有提前也没有延迟,不偏不倚等赵少卿走到那个位置才射箭,可见凶徒早有预谋。而且撤退很快,显然是对路线了然于心,甚至早有预演。”

皇甫继勋的好处就在这里,至少稍微加以暗示,或许让他眼见为实,便能成为绝佳的证人,当真是求之不得。惊慌担忧之下,他忘记了这番入情入理的分析出自于赵铮的侍卫李元。

李景达心里再次咯噔一下,这样岂非谁知道赵铮的行踪就可能和凶手有关联?拜帖通知过的齐王府无疑是其中之一,也是有嫌疑的。

李璟和韩熙载也回过味来,赵铮是这个意思吗?怀疑李景达?

韩熙载神情几动没有说话,李璟心中却暗自摇头,认为是赵铮多疑了,愤怒之下胡乱指责,他并不认为弟弟有理由谋害赵铮。不过这个念头已经种在他脑海之中,随时等待着清水滋润,生长发芽……

“赵少卿,先不必着急,朕会委派人调查此事,给你一个交代!”李璟目光来回搜寻,本打算将此事交给六子李从嘉,加以磨砺训练。正是其锻炼立功的好机会,他却不见踪影,不知道有去哪里不务正业了。

李璟目光游离,看了看七子李从善,轻轻摇头,随后又将目光落在弟弟李景达身上,说道:“景达,此事就由你来负责调查,赵少卿会亲自协助……”

“是!”李景达心中狂喜,他已经知道小院子暂时没有活口,韩微本人和心腹成功逃脱,暂时牵连不到自己。至于后面……倘若负责查案,便可以妥善善后,从容度过此番危机了。

千算万算,赵铮没想到李璟会如此糊涂,没有怀疑李景达不说,还将如此重要的事情交给他。开什么玩笑?如此岂非功亏一篑,搞不好还要被倒打一耙,赵铮岂能愿意?

“国主,怕是不妥!”

李璟和李景达都是脸色一变,只听赵铮说道:“此案中凶犯使用了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