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宰辅-第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国主,怕是不妥!”

李璟和李景达都是脸色一变,只听赵铮说道:“此案中凶犯使用了军弩,很可能有贵**中人物参与其中……据我所知,齐王殿下素有唐**中第一人称号,最好还是避避嫌!”

“赵少卿,你这是何意?莫非怀疑本王?”明知对方目的,可李景达还得反问。要是连反问的勇气都没有,岂非等若是默认了?

赵铮摇头道:“哪里,齐王殿下莫要误会。听说你在军中威望甚高,将士爱戴不说,还有不少的下属将领与门生故吏。倘若他们之中,有人牵涉其中,殿下该如何是好?未免殿下的落下不仁不义的名头到时候为难,还是回避一下吧!”

李景达默然不语,他听出来了,赵铮言辞的核心并非是让自己避嫌。而是着重点名在军中的权势,点明他麾下多将领与门生故吏。此话意图何在?李景达清楚地注意到,皇兄李璟看自己的眼神有些不对了,这大概才是赵铮真正的险恶用心。

赵铮道:“本使建议,最好是派个有责任心的文官来调查,与军中并无瓜葛之人,比如韩学士这样的。”

一旁的韩熙载心里也是咯噔一下,赵铮这是要拉自己入局?可他真的不想趟这趟浑水,可不等他反驳,国主李璟点头赞许道:“说的是,韩卿,此事就交代给你了,务必是给赵少卿和孤一个交代!

韩熙载苦着脸领旨了,李景达的脸色越发的凝重忧虑,赵铮却暗中窃笑。不过这样还不够,重点是让李璟对李景达有所怀疑才行,可看到李璟那油烟不进的样子,赵铮便心有忧虑。

……

赵铮没做到,有人却已经在帮他做了,只是途径比较特别。

周娥皇进宫了,是被钟皇后召入宫中的。吴王秽乱栖霞山的谣言传播太快,已经流入入宫中。李璟因为赵铮遇刺忙的焦头烂额,尚未听说谣言,钟皇后却已经有所耳闻。

这无疑是抹黑儿子啊!到底是儿子干了什么荒唐事?还是有人造谣陷害?无论如何,后果都很严重。钟皇后着急之下,急忙派人传儿子儿媳入宫。结果来的只有周娥皇,儿子李从嘉不见踪影。

钟皇后无奈,开门见山便问。周娥皇也不隐瞒,本来心中有疑惑,便一五一十将那日的事情说出来。包括李从嘉本身的计策,以及后来偷鸡不成蚀把米反被人陷害等等。除了与赵铮那个不能说的秘密之外,全都告诉了钟皇后。

“你说是有人做了手脚?”

周娥皇道:“是,那个厨娘说是自己的失误,已经畏罪自杀了了,可儿臣总觉得……”

“哼!”钟皇后冷哼一声,作为宫廷贵妇如何不知道些许伎俩手段,她隐约猜到了什么,脸色骤然间阴沉了许多。

“你说从庆也在?”良久,钟皇后才轻声询问。

“是,主意好像是从庆出的,他也是从嘉原本计划中的参与者……”

钟皇后轻轻点头,凤目生寒,说道:“陛下何在?”

“回皇后,宋使赵铮于秦淮河遇刺,国主正与大臣们紧急议事啊!”内侍去而复返,轻声回禀。

“啊,宋使遇刺?没事吧!”钟皇后追问之时,周娥皇也檀口张开,心跳加速,心中莫名地产生了关切和担心的情绪。

下意识的反应,周娥皇并未特别在意,她更不知道,无意之间,她正在与赵铮相互补充,完美合作。

第九十四章与时间赛跑

韩微离开了那个小院,他原本的打算是暂时避开李景达,却没想到因此救了自己一命。

出门之后,便有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

李从嘉秽乱栖霞山的消息是他放出去的,他打算有计划的传播,要到两三日之后才会满城谣言四起。

可是很意外,不过半日,就已经满城人尽皆知,传的沸沸扬扬。韩微很意外,再三确认之后,确定消息不实自己这里大肆宣扬的。到底是怎么回事?一种不祥的预感开始弥漫在心头,让他很是不安。

他不会想到,自己前脚将消息透露出去,赵铮便在后面大肆传扬。即便是对自己形象不利,赵铮还是义无返顾地开启了自黑模式。

流言固然对自己的形象没有什么好处,可伤害更大的是李从嘉,刺激到的会是南唐皇室和朝廷……真正威胁到的则是躲在暗中的牛鬼蛇神。再者,正好洗掉嫌疑,毕竟自黑在这个年代并不流行。至少到目前为止,没有几个人想到是赵铮自导自演的好戏。

黑锅由谁来背不好说,但韩微吃了一个闷亏,这是毫无疑问的事实。更让他惊讶的还在后面,赵铮遇刺了,他的小院被袭击了。

这让韩微惊诧万分,心中没有丝毫侥幸逃脱的庆幸,更多的则是无尽的担忧。

他太清楚小院被袭的后果了,至于为什么……一想到带人攻进去的是赵铮,便不用多猜了。过程不清楚,但结果已经明了,那么行刺一事的水分会有多少呢?

一定是某个环节出了问题,排除了自身的疏漏之后,韩微想到了李景达和李从庆,心里更加的忧虑。如此一来,赵铮此举的目的再清楚不过了,如果李景达有什么闪失,那……

韩微不敢想后果会怎么样,难不成此来江南又要一败涂地?江南若有闪失,李重进必败无疑。到时候又拿出什么与赵匡胤抗衡呢?复仇还有可能吗?

不过好在小院里的手下全都力战自杀了,韩微能想到他们肯定以为是南唐朝廷追查,为了保护自己,不留下线索,所以才自尽的。

韩微不知道是否该感动,他已经许久没有感情了。但这也有不利之处,当他的手下全都死去,赵铮便可以毫无顾忌地栽赃陷害了。

想要弄到一把唐**弩不是难事,趁着当时混乱,轻松放到了小院里,这就成了凶徒与唐**方人物勾结的铁证,一个足以引起惊涛骇浪的导火索。

赵铮还真是用心良苦啊!

韩微知道,赵铮正在用这玩意将火引向李景达,至于是否能成功……哼哼,那就看天意了。

死无对证的情况下,即便赵铮捣鬼也掀不起多大的浪花,可是……手下人虽然都死了,可是柳莺儿还活着……

韩微虽然已经将她折磨的不成人样,可毕竟还有气,万一回过神来,后果不堪设想。即便她不知道自己的姓名和底细,只需要说出驼背两个字,赵铮必定了然于心。更何况柳莺儿是见过李景达的,甚至有可能就是齐王府门下产业里的歌伎……

一旦柳莺儿醒来,指认出一二……韩微不敢想,这正是他最为担心的事情。此刻他心中满是懊恼,以前常说女色误事,他没有丝毫感觉。这一次,可着实是吃了个闷亏,更有可能要栽个大跟头。

其实柳莺儿姿容勉强算上乘,被他折磨成泥塑木雕之后已经不成人样,但只要她曾深情款款唱过赵铮的《鹊桥仙》,对韩微便有无尽的吸引力。

折磨柳莺儿,某种程度上就是在报复赵铮。因为这个畸形心理的缘故,韩微留下了柳莺儿,也留下了一个祸根……

该怎么说呢?终究还是因为赵铮。若败,还是败给赵铮!

韩微满腹的不甘心,可是此刻他什么都做不了,只能看着事情往不利的方向发展。如果要说有应对,那也只能指望李景达了……

如果他及时出动,如果运气好,兴许还来得及……此刻,可以说是与时间在赛跑。

……

李景达的日子更不好过,韩熙载负责牵头调查,赵铮则在后面推波助澜,情况实在糟糕。

韩熙载本身就是个老狐狸,精明狡猾,一旦铁了心要至人死地,绝对会全力以赴。不要怀疑这家伙在金陵的实力,赵铮之所以选择他,大概就是这个缘故。

这样两个奇葩的联手,天知道他们能不能查到什么,追查的时间又需要多久?李景达知道,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了。

一旦韩熙载和赵铮查出什么,抑或皇兄李璟回过味来,加深对自己的怀疑,那么一切都将前功尽弃。

李璟最后的信任是他惟一的依仗和机会,一旦失去,就只有任人宰割的分了。赵铮的那两句诛心之语已经引起皇兄注意,随时可能有灭顶之灾。

也许该做点什么了,哪怕是孤注一掷……

……

大臣们走了,李璟一脸疲惫地靠在龙椅上,想要获得片刻的宁静。

这几年当真没有一天安生日子,弟弟李景遂和长子李弘冀双双殒命,让他伤心了很久。心情刚刚平复,想要安享晚年之时,又碰到天下局势突变。

李璟不在乎,疲惫而苍老的一颗心已经失去了雄心壮志,更愿意两耳不闻国外事,可是国内他不能不管,总不能丢掉老李家的基业,他绝对不容许在江南这一亩三分地上的统治受到威胁。

有死士潜伏金陵,公然行刺大国使节,意欲挑拨离间,这让他很是恼怒。军弩的出现,更让他深深的不安,江南军中有人意图不轨啊!

这是任何一个皇帝都不能容忍的,也是最为担心的。到底是什么人所为,李璟一无所知,这也是最为可怕的事情。

就在李璟毫无头绪的时候,钟皇后到了!

“陛下,你还好吧!”

“还好,只是有些乱,有些疲惫!”李璟与钟皇后夫妻的感情一向和睦,甚为难得。这也是钟皇后能在一些大事上发表意见,产生影响的重要缘故。

“可是在为宋使遇刺的事情担忧?”钟皇后轻声道:“听说那赵少卿无碍,陛下就不要担心了。”

“赵铮无碍,没什么可担心的,但是刺客……那可都是宁死不活的死士,如此明目张胆在金陵行刺,还动用军弩,有人居心叵测啊,朕焉能不担心?”李璟说完之后,一声轻叹,整个人看起来苍老了不少。

“啊!”钟皇后知悉详情,也惊讶不已,同时也深深忧虑,低声道:“陛下,是什么人居心叵测?”

“不知道,韩熙载与赵铮已经去查了,暂时还没有消息!”

钟皇后迟疑了片刻,低声道:“陛下,你想过没有,如果今日宋使遇刺身亡,后果会怎样?”

“怎样?很难向赵匡胤交代,兴许还兵戎相见……”李璟轻叹一声。

“那陛下到时候会怎么做?”

“还能怎样?”李璟有气无力道:“重兵布防,抑或……”

“那对谁有利呢?”

钟皇后这么一问,李璟眼神一动,问道:“你是否知道什么?”

“陛下,你可知今日金陵除了宋使遇刺,还有什么最紧要的消息?”

第九十五章山雨欲来风满楼

听完钟皇后的叙述,李璟的眉头皱起,好半天才问道:“你的意思是说四弟……?”

南唐李氏第二代,齐王李景达排行老四。

钟皇后道:“听娥皇之言,若非意外,便是有人做手脚,从庆有这个能力。”

“从嘉怎么说?”

李璟这么一问,钟皇后有些语塞了,迟疑道:“从嘉素来善良,对兄弟并无心机,故而相信只是无心之失。”

作为一个母亲,她能说什么?说自己的儿子愚蠢?看不出其中的门道,轻易被人蒙骗?在立储的关键时刻,她不想让丈夫看到儿子这样单纯……不,应该说愚蠢的一面。而是很巧妙地修饰为善良,还特意点名兄弟关系。友善兄弟,手足相亲,这是丈夫最希望看到的局面。

李璟也并非一无所知,只是有时候很矛盾,儿子单纯与兄弟和睦相处是好事,可不够腹黑深沉又是为君王大忌,儿子为什么不能兼而有之呢?失望的同时,他更多的则是担心,想起赵铮那个看似无心,实则有意的提醒,悠悠道:“你以为是从庆的无心之失,还是四弟在后面……”

“妾身不敢乱讲,四叔素来忠直,按理说是不会……可自从二叔和弘冀的事情后……”钟皇后欲言又止道:“妾身以为不得不防啊!”

“也许是你多虑了,若是从庆,消息便不至于人尽皆知了,这样不是很容易被怀疑吗?应该不会,还是等韩熙载的调查吧!”李璟想了想,否决了这个念头。

钟皇后微微有些错愕,最终什么都没说。

李璟轻叹一声,他自己也说不清楚是信任弟弟李景达,还是心存侥幸,不愿意再面对这样手足相残的事情,哪怕弟弟手掌兵权,强势主战,他不觉得,抑或者不希望弟弟会有非常举动和心思。这样的局面太残酷,他着实不愿意看到。

李璟的心理,也许类似于鸵鸟吧!

钟皇后告退了,尽管她有些不安,可是丈夫的反应不容她再多说什么。韩熙载的调查还来得及吗?会不会有什么闪失?

长子已经因此失去的性命,六子从嘉会不会重蹈覆辙呢?作为一个母亲,钟皇后好生担忧。

“吴王身在何处?”

得到沉默的答复之后,钟皇后无奈轻叹一声:“尽快找到从嘉,入宫来见!”

“是!”

……

金陵城里风云变幻,吴王李从嘉却在钟山逍遥自在。

从栖霞山回来,李从嘉一直很郁闷,压抑之下便想到去钟山别宫逍遥两日,让黄姝婷安慰一下受伤的心灵,然后好回来准备迁居东宫的事情。

却没想到,他前脚刚走,金陵城里便发生突变。等接到消息已经是第二天了,得知赵铮遇刺,李从嘉的第一反应是拍手称快。

可惜没死,又让他忍不住失望。政治觉悟太低,以至于对此事的反应很不敏感,并未觉得特别严重。

至于刺客和军弩,有人居心叵测不假,却也不算很严重,反正有韩熙载在调查。不过赵铮参与是几个意思?李从嘉心里多少有些不快。

只是他根本没有发表意见的机会,一回到城中就被钟皇后宣入宫中。

“从嘉,这两日去哪了?”

面对母亲的诘问,李从嘉黯然道:“让母后担忧了,去钟山法华寺进香了。”

钟皇后静静地看着儿子,许久轻叹一声道:“进香礼佛没错,可要分得清轻重。你现在是吴王了,要懂得为你父亲分忧,朝中有大事发生,你这个吴王不在合适吗?”

“是,儿臣谨记母后教诲。”

“栖霞山是怎么回事?”钟皇后轻声询问。

李从嘉忍不住打个机灵,支支吾吾道:“没,没什么……”

“果然没什么吗?”钟皇后的目光陡然间严厉了许多。

“娥皇跟母后说了什么吗?”李从嘉试探着询问,他知道妻子周娥皇曾经入宫,下意识这样想到,心中忍不住埋怨。

“用得着娥皇告诉吗?”钟皇后板着脸道:“而今整个金陵已经人尽皆知了!”

“啊?”李从嘉瞪大了眼睛,仿佛难以置信,猜想着消息从哪里流传出去的,明明严令他们守口如瓶的,怎么会?

钟皇后对儿子实在无奈,叹道:“从嘉啊,你是吴王,何以会行这等小儿之举呢?妄图以此陷害宋使?有意义吗?最终的结果却累得自己名声受损。仲寓已经几岁了,你也该长大了……不日你就将入主东宫,你该知道……以后一言一行不可等闲视之了。”

“是!”李从嘉心里仍在猜疑消息从何处泄露,钟皇后的训诫也只是左耳进,右耳出,根本没有记在心里。

知子莫若母,钟皇后何尝不知道儿子的心思,告诫道:“从嘉啊,事已至此,就不要追究了,否则该有更多的闲话了。而今金陵城里不太平,回去好好待在府中,哪里都不要去!”

“是!”

“不要把母后的话当成耳旁风,有人在城中养死士,以军弩行刺宋使,暗流涌动,居心叵测,你千万小心啊!”

如此说着,李从嘉也开始有些害怕,难不成情况真的严重?赵铮,为什么又是他?很莫名,李从嘉不会责怪那个隐藏在幕后,居心叵测之人。反而对同样是受害者的赵铮多有怨怼。若非他遇刺,何以会有这么多麻烦呢?

……

秋意正好,已经是八月十三了,在距离吴王李从嘉迁居东宫还有两天的时候。因为宋使赵铮遇刺的缘故,整个金陵城里风声鹤唳,气氛陡然间凝重了许多。

关于吴王李从嘉秽乱栖霞山的事情陡然间黯淡了许多,人们更多在猜疑这等刺杀的前因后果。不过因为风声太紧,酒肆茶楼生意陡然间黯淡了许多,路边社的影响力度大大降低。更多的消息流传在达官贵人之间。

出现死士和军弩,这样敏感的东西让显贵官员们心生忧虑,丝毫不敢大意。整个金陵城里,有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感觉,也许真的会有一场风暴要来临!

……

韩熙载的调查暂时没有什么太大的进展,韩微阴差阳错的先离开了,一发现异变便躲了起来。偌大的金陵城里,想找到几个人无异于大海捞针,在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不可能挨家挨户搜查,那样只会让气氛更紧张。

小院里很干净,没有留下丝毫可以表明对方身份的线索。韩熙载与赵铮商议了许久,猜测是淮南人的可能性比较大。

在韩熙载看来,杀了赵铮,宋唐之间的关系就会紧张,继而可能卷入战事,眼下对淮南是有好处的。赵铮知道行刺之人子虚乌有,并非他们,但是与李从庆来往过从甚密,按照之前的分析,确有可能是淮南人。

可如今找不到淮南,找不到证据,更无法牵连到李景达身上,等若是毫无进展!

唯一的希望只有那个呆若木鸡的女子,可是她一直毫无反应。身体虽然在好转,但是精神状况依旧呆滞,没有半句话,让人不得不怀疑她失去了语言能力。目光也没有太多波动,看不到什么情绪变化。

这让韩熙载和赵铮都很着急,甚至专门请来了南唐宫廷御医前来诊治。当一个半头白发,满脸皱纹,身形佝偻的老御医走到病床前时,柳莺儿终于有了反应,呆滞的目光里多了一丝惊恐……

第九十六章打草惊蛇

柳莺儿太重要了,所以她一丝一毫的反应都至关重要,不可放过。

见到老御医的时候,眼神里为什么会有恐惧呢?而见到其他人则没有明显反应。那么只能说这位老御医与那个折磨的他的人有相似之处,唤起了她心中的可怕的记忆。

那相似之处在哪里呢?

年龄?想来应该不是,老御医已经六七十岁了,在这个年代,这个年纪的性/虐狂应该很少,毕竟老年人精力很有限。从柳莺儿身下的损伤情况来看,摧残她的应该是个年轻人。

不是年龄,那只能是相貌了。老御医年纪大了,本身略显凶相的脸上满是沟壑,加上一脸严肃的表情,看上去更加凶狠不善了。寻常弱女子或许会害怕,但绝对不至于有这么明显的反应,可见虐待柳莺儿之人长相凶残。

再者就是老御医佝偻的后背,柳莺儿的眼神微微转动,对此十分敏感。韩熙载看了半天,低声道:“难不成那人是个驼背?”

驼背?赵铮猛地打个激灵,脑海中浮现出一个人影——韩微,那个橐驼儿,难不成他又阴魂不散来了金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