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将军烈-第4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讶。

    认识了李适的所有随行官员之后,赵子良对李适说道:“雍王第一次来西秦,可能对我西秦的一些重要官员都不是很熟悉,本王替你引见一番!”

    李适抱拳道:“如此多谢大王!”

    赵子良带着李适走上一条长长的红色羊毛地毯上,向李适一一介绍刘眺、独孤峻、高、岑参、高适、独孤问俗等西秦的主要官员们。

    刘单走过来向赵子良和李适道:“请大王和雍王殿下检阅三军仪仗队!”

    看着前面站着整齐、手执利刃杀气腾腾的几列兵士,李适心里有些发憷,脸色微微一变,扭头看向王缙,王缙连忙上前低声道:“殿下别担心,这并非是炫耀武力,这是西秦最高规格的礼仪接待,到现在为止也只有殿下才配享有,殿下只需要跟着西秦王走一个过场就行了!”

    李适咽了咽口水,不由自主的点点头。

    这时赵子良抬手道:“开始吧!”

    一个少校拔出佩剑耍了几个动作,这几个动作看得所有人都烟花缭绕,却又让人感觉气势不凡,随着少校的佩剑向前一指并且大喝一声、鼓乐队的开始奏乐,仪仗队一百五十名兵士在指挥官的带领下向前迈开整齐的步伐齐步走动起来。

    指挥官的后面,一个旗手举着一杆旗帜,两个兵士手持长枪紧紧护卫,其后是数列整齐的兵士,个个都端着长枪、穿着统一的黝黑色甲胄、头顶头盔上插着蓝色羽毛、肩膀上披着血红色的披风。

    整齐的动作、整齐的队列,每一个动作干净利落、没有丝毫的拖泥带水,进入正步走之后,整个仪仗队的气势陡然飙升,每一个整齐的踏地声轰鸣在每一个人的心口,每一个动作显得刚强有力,队伍不停的前进,但他们手中的利刃始终不曾晃动一点。

    仪仗队将士们的表现让太极广场周围无数百姓们都举起鼓掌起来,叫好声一浪接一浪而来。

    仪仗队走到了广场前方的旗杆台前停下了,在指挥官的指令下,队伍转向面对高耸如云的旗杆台站立,两个护旗手和旗手护送着两面旗帜走向旗台上,一面大唐龙旗、一面西秦刀剑旗被分别悬挂在两根旗杆的活动绳索上,旗手拉动绳索通过滑轮组把两面旗帜升上天空,旗帜迎风飘扬起来。

    看着两面旗帜缓缓升起,李适的心里竟然有着莫名的激动、身体内仿佛有一股力量充斥着全身,这一刻,他终于明白赵子良领兵打仗为何未尝一败,一个简单的升旗就让所有人热血沸腾,赵子良就是通过这些办法让军队提升士气、让兵士们悍不畏死、即便是在战况最恶劣的情况下,军队依然不会溃散。

    “启禀大王,三军仪仗队列队完毕,请大王和贵宾检阅!”少校向赵子良禀报道。

    赵子良伸手向前对李适道:“雍王,请!”

    “西秦王请!”

    两人从红地毯的一端走向另一端,途中李适不停地大量着经过的每一个兵士。

    仪式结束后,一辆装饰及其奢华、大气的六轮马车在御者的驱使下过来停在了赵子良和李适身边,马车的前面两轮是车头,后面四轮是车厢,车头和车厢先接触可以自由转向活动。

    赵子良对李适道:“雍王殿下车马劳顿,,本王已经命人准备酒宴,晚间请殿下及随行官员赏光,先请先前往两仪宫叙话!”

    李适连忙道:“大王先请!”

    两人从一左一右分别在侍者的搀扶下上了马车,用人抬轿子还有些摇晃,但是乘坐这种马车行走在平整的地面上竟然没有一丝的颠簸,马车内装饰奢华、坐着舒适和清凉,头顶有遮盖遮挡阳光。

    马车在禁军兵士的保护下向宫门桥兴趣,赵子良不停地向李适介绍:“这是宫门桥,后面是玄武堡,是王宫的大门,通过玄武堡就进入王宫内部了??????”。

    李适说道:“大王,小王听说恒逻斯以前只是一个小塞堡,如今却发生而来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不知这中间经过了多长时间?”

    赵子良说道:“恒逻斯原本只是一个小镇,当时是在突骑施人的控制之下,吐火仙叛乱之后,恒逻斯被划归石国,成为石国最西北方的一个军镇,驻扎有两千多人。天宝十年时,大食人入侵攻占了粟特各地,很快挥师北上攻占了恒逻斯,高仙芝再次被大食国大将并波悉林击败,随后本王率部赶来将大食军击败,并一路追击,将大食人赶回大食。天宝十一年,本王接任北庭都护、节度使,上书朝廷建议把治所搬来恒逻斯,从那一年开始扩建这座城,到现在已经过去整整十年了,这座王宫修建耗时三年,上个月才完工!”

    高大耸立的玄武堡让李适感觉极为压抑,这座堡垒的威慑力太强了,进入王宫内部之后,各式建筑逐一进入眼帘让李适目不暇接,王宫内不但有中原的亭台阁楼、宫殿、长廊、花园、池塘,还有各种各样的西方建筑,这些建筑美轮美奂,是他从未见识过的。

    李适忍不住问道:“大王,建造这座王宫花去了多少银钱?”

    赵子良说道:“约莫铜钱五千万缗!”

    李适倒抽一口凉气,惊愕得半天没有说出话来,心里不停地自道:“西秦哪来这么多钱?现在李唐朝廷户部拿出一百万缗都很勉强”。

    李适还是忍不住出声问道:“大王,据小王所知,西秦大部分土地不是沙漠就是荒漠,与中原万里河山相比实在太过贫瘠,为何会如此富庶?”

    赵子良笑道:“殿下,其实西秦一点也不富庶,与中原相比,西秦确实是很贫瘠的,中原要比西秦富庶得多!”

    “那为何朝廷户部无钱,而西秦却可以拿出五千万缗兴建王宫?”

    赵子良笑道:“殿下,中原不是没钱,相反,中原的钱比西秦多出无数倍!拿普通百姓相比,我西秦的普通百姓要比中原普通百姓富庶,但是拿权贵和富人相比,我西秦的权贵和富人的财富是远远比不上中原权贵和富人的,因为中原的钱都到了权贵和门阀手中了,而我西秦的钱却在民间,西秦官府收到赋税之后并不会积攒起来,而是第二年就立即把钱花掉,这样百姓们就能赚到钱,而官府又能收税,如果官府只收税而不花钱,钱都到了官府手中,那么百姓手中永远没有余钱,税收如何收得上来呢?钱是需要流通才能体现其价值,钱放在手里没有任何作用!”

    骑马走在旁边的使团随行官员刘晏听了赵子良的话之后惊为天人,说道:“大王之言实在精辟,听大王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也!”

    赵子良扭头看见是刘晏,笑道:“哦,是刘大人,对了,刘大人是户部侍郎,难怪对这方面这么感兴趣!”

    刘晏连忙道:“听大王的高论,下官知道大王是精通算学和理财之人,下官有许多不解之处想要向大王请教,不知大王是否有空闲?”

    赵子良道:“这方面本王也只是一个半吊子水桶,你如果要在这方面向人求教,本王可以向你推荐一个人,政务院财政司郎中杨炎!”

    “杨炎,多谢大王相告!”

    不久,一行人来到了两仪殿,赵子良在两仪殿正式接见了李适以及随行官员们,双方就中原和西秦的关系再次进行了重申,西秦和中原一衣带水,是为一个整体,赵子良表示西秦建国是中原李唐皇帝允许的,西秦建国之后依然奉中原李唐王朝为宗主国,任何想要破坏这个关系的人都必将遭到所有中原和西秦百姓的唾弃,李适代表皇帝和李唐王朝对赵子良和西秦的忠诚表示在赞赏,双方就这种公式化的会谈中度过了一个下午。

第985章 开国盛典() 
九月初一,西秦建国日。

    上午是祭天和祭祖活动,并不需要各国国王、使臣参加。上午辰时,西秦文武百官们在太极广场集合,文官排队站在左侧,武将排队站在右侧,赵子良带着王室所有成员也出现在太极广场上,在礼司官员的主持下,赵子良带着王室成员与文武大臣们一道通过广场、穿过玄武堡进入王宫内,沿途有时而庄重、时而欢快的鼓乐吹奏个不停。

    今日王宫之后,长长的队伍绕过护卫军军营驻地从侧面一条专门通往山顶天坛的通道向山顶走去。

    事先所有文官武将都得到招呼,要保持仪式上的纪律,任何人不得随意交头接耳、不得故意弄出声响,所有人都必须保持庄重和严肃,这本来是一件极为枯燥和无味的事情,但是因为总是有鼓乐队随行,不同风格的鼓乐让气氛显得不那么沉闷。

    为了照顾年老和体弱的官员,走在前面的赵子良步伐很慢,但很有力,这让后面的文官武将们能够始终跟在他身后。

    用了半个小时的时间,祭天队伍终于爬到了山顶天坛。天坛坐落在山顶一片平地上,修建有一座宏伟的殿宇,在它的东边就是宗庙,西面是御极殿。御极殿在整座王宫的最高处,它也是赵子良接见大臣和外国使臣的地方,但赵子良不经常来这里,毕竟它太高了,把它修建在最高处也是为了向天下显示王权,坐在这座殿宇内俯瞰众生!

    在御极殿与天坛之间有高大的围墙隔开,中间开有小门,除了赵子良之外,任何人都不能从王宫区穿过这道小门进入天坛和宗庙的范围。

    赵子良带着众文武百官走进天坛的苍穹殿内面对天地神位站立,礼司官员拿出一卷祭文弯着腰双手呈给赵子良,大声道:“请大王宣读祭天文告”。

    这是大臣们早就斟酌许久后写好的,是一篇极为规矩正式的祭文,赵子良照本宣科的一字一句念完:“今立西秦国,特此设立神位供奉香火,请天地诸神灵庇佑我西秦风调雨顺、百姓安康、国强民富!”

    一篇长长的祭文足足念了半个小时,赵子良嘴巴都念麻木了才念完,当祭文被司仪官员点火焚化之后,文武百官们跟着赵子良齐齐跪倒,行三跪九叩之大礼。

    接下来,一个赵氏家族的老者在司仪的指点下走上前,拿出一卷文书开始念了起来,其中大意无非就是代表西秦所有文官武将和子民奉天地之意恭奉赵子良为西秦国王,并宣誓誓死效忠国王和王室,同时也告诫赵子良,既然身为国王,就要负担起身为一国之主的责任,要为天下万民请命,要为西秦百姓谋福祉,要使西秦百姓们不受外敌欺辱。

    加冕仪式开始,司仪招了招手,几个侍者排成一列分别端着一个托盘走了过来,赵子良上前站在最高处面向众官员大臣武将们张开双臂,两个太监从第一个托盘上取下金色王袍给赵子良穿上。

    经过赵子良和大臣官员们讨论,决定采用金色为西秦最尊贵的色彩,因为西秦位于中原的西方,西方属金,因此以金色最为高贵,只有国王和王储有资格穿戴金色服饰冠帽,规定王袍上绣上猛虎,王储的袍服上绣上乳虎。

    王袍穿戴完毕之后,又有几个太监抬来一张宝座,赵子良坐下,任由太监给自己换上金色靴子,再站起来,宗族长者取来一顶纯金打造、镶嵌着七种颜色的钻石、翡翠、红蓝宝石、珍珠玛瑙等的精美王冠戴在赵子良的头顶上。

    加冕仪式完成,文武大臣们纷纷再次跪倒向赵子良高呼:“参见王上!我等宣誓:此生效忠王上、效忠西秦、辅佐王上造福百姓、抵御外辱、讨伐不臣,矢志不渝!若有违誓者,天诛地灭!”

    赵子良说道:“今日诸位和天下臣民奉我为西秦国王,我必担当国王之责任,尽我所能让百姓们生活富裕、太平、安康!尽我所能带领西秦勇士们抵御外辱、征讨敌人和叛乱,维护西秦国体尊严;要让有才之人得以施展抱负、让孩子们都有书读、让农夫们有田种、让工人有工做;我将勤劳政务、克己奉公、使政治清明、让有抱负有才干之官员得以升迁,亲近贤德忠正大臣,远离无能无才无德之小人。

    “今日,我与诸大臣官员和武将们约法三章:第一,任何时候,王国的利益高于一切!包括本王在内,个人利益在它面前都是渺小的,无论内部争斗和倾轧如何厉害,但在外敌面前,所有人都必须放下成见,团结在一起,齐心协力、一致对外!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不得因权利争斗、私利而勾结外敌出卖西秦的利益,否则就是西秦的罪人,必将被全天下所唾弃!任何时候,我西秦面对外敌都不赔款、不割地、不称臣。后世若本王的子孙有割地赔款向外敌称臣之举,他就不配为本王的子孙,天下共诛之!”

    “第二,无论古今、无论任何国度、任何种族,有三种人是值得所有国度、所有种族之人都尊重的,分别是勇士、品德高尚者和忠诚者!我赵子良可能一生都做不到一个品德高尚者,但我自认为是一个勇士,我也始终要求自己做一个忠诚者,因为我想被人尊重,而不想被人唾弃!我由始至终都是大唐之臣,以前是、现在也是,以后都是!我死后的事情我管不到了,但只要我在世一日,就绝不称皇帝!”

    “第三,在王位的继承上,为了保证本王死后和历代继承者死后的权利顺利更替和交接,不至于让西秦政局混乱、社会动荡、不给敌国可乘之机,本王决定把王位的传承进行立法规定,以律法保证它的继承方式不会被随意更改,王位将会采取顺位继承法,本王死后在王长子没有犯错的情况下,由王长子顺位继位为王,王长子继承王位之后若死去,由他年满十六岁的长子继承王位,若他死之时长子还未年满十六岁,长子继承王位因年龄太小还不能理政,先王在临死之前可留下遗诏指定一位王叔暂时摄政,待国王年满十六岁之后再亲政,遗诏必须以今日本王所说为准则,任何违背今日本王所说的传位诏书都是无效的,若来不及留下遗诏,可由王后、政务院正副首相、锦衣卫正副使、司法寺正副监、军机院正副院正共同推举一位王叔暂摄朝政,待国王年满十六交还军政大权,由其亲政。若先王死,而膝下无男丁继承王位,王位将由年龄最大的兄弟继承,若先王既无男丁子嗣又无兄弟,王位由年龄最大的王叔继承,以此类推。犯过错误、被监禁的王室子弟无权继承王位。为了保证王位继承法的顺利执行,本王决定由宗正寺来主持王位的继承,由政务、司法、监察和军方大臣共同监督!顺位继承法的具体规定和条款,本王会与众大臣进行详细商定!”

    众大臣和武将们一起高声道:“臣等宣誓谨守今日之约定,后继之人也必将遵守!”

    祭天和祭祀宗庙结束之后已经是正午时分,赵子良、王室成员和文武大臣们从山顶下来进行午餐,午餐就安排在王宫两仪殿的偏殿。

    午时过后,开国庆典正式开始,太极广场周围和玄武堡前面的王城大道两侧聚集了十几万百姓,数万西秦精锐兵马在王城大道上排着整齐的方阵等待检阅。周围房顶和各处都插满了西秦国旗。

    受邀的诸国国君、使臣纷纷被请到了王宫三十米城墙上观礼,他们分别坐在玄武堡的左右两侧宫墙上,赵子良带着王室成员和文武大臣们来到玄武堡上的顶楼,太极广场上的无数百姓看见他的声音,顿时一阵山呼海啸般的呐喊声传来,这声音如海浪一样一波接一波。

    良久,赵子良举起了双臂,呼啸声立即停了下来,赵子良放开嗓门大声道:“全西秦的百姓们、官员、将士们、各国来宾,本王宣布,西秦王国从现在开始,正式立国了!”

    “万岁!”

    “万岁!”

    “王上万岁!”

    人们不由自主地跪在地上向赵子良所在的玄武堡方向磕头叩首。

    一阵鼓乐声响过之后,场面才安静下来,赵子良又大声道:“册立大夫人陈氏为东宫王后、二夫人聂氏为西宫淑妃、三夫人孟氏为南宫德妃、四夫人李氏新平公主为北宫贤妃、五夫人王氏为瀑布宫贞妃!”

    几个女人纷纷下拜行礼,下面的百姓们的山呼海啸声又传了过来。

    赵子良随后又赐了几个王子的封号爵位,因此他没有称帝,只称王,因此只能给儿子们封君,大王子赵雷被封为大宛君、三王子赵霆被封为贵霜君等等,女儿们都各自得到了郡主的封号。

第896章 接管波伦山口() 


    西秦王国立国盛典上的阅兵仪式让近十万百姓看得一声声叫好不停,也给了所有前来观礼的外国国王和使臣很大的震撼,这不得不让各国重新评估西秦王国的实力。

    庆典过后,各国国君和特使纷纷返回,从西秦各地赶来观礼的百姓们也开始返回,但这些天恒逻斯的消费增长了近一千万缗,着实狠狠的刺激了一把恒逻斯的经济。

    勤政殿。

    “大王,李嗣业将军求见!”一个太监走进来禀报道。

    埋首奏章中的赵子良道:“让他进来!”

    李嗣业很快走了进来,抱拳道:“臣见过王上!”

    赵子良放下朱笔抬头问道:“李将军今日来见本王有何事?”

    李嗣业道:“回大王,原本定下由第七军团前往信度河下游地区驻防,不过第七军团军团长玄二将军生病了,无法率部启程,眼看距离驻防交接只有一个月的时间,再耽搁下去就无法及时赶到预定区域进行交接!”

    赵子良问道:“玄二的病很重吗?”

    “已经不能下床了!”

    赵子良起身背着手从丹陛上走下来,问道:“你是什么想法?”

    李嗣业抱拳道:“王上,信度河下游地区是王上谋划很久的,好不容逼迫大食国割让这一地区给我国,我们怎能放过这次机会?现在改调第六军团也已经来不及了,既然玄二将军无法起行,臣建议另派大将统领第七军团即刻启程!”

    赵子良背着手在殿内走了几个来回,说道:“既然如此,那就让玄二暂时留在泰西都护府养病,命令第七军团副军团长尔朱某率部启程,火速赶往坎大哈准备与大食军进行驻防交接事宜!”

    “是!”李嗣业抱拳答应,问道:“大王,如果大食人突然变卦,拒绝交出信度河下游地区并撤军,我军该怎么办?”

    这种事情也不是没有可能,毕竟双方签订的只是密约,并未向外界公布,大食人完全有可能改变主意,因此这种局面不能不考虑到如何应对。

    赵子良问道:“大食人在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