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将军烈-第4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种事情也不是没有可能,毕竟双方签订的只是密约,并未向外界公布,大食人完全有可能改变主意,因此这种局面不能不考虑到如何应对。

    赵子良问道:“大食人在信度河下游地区驻有多少兵马?驻防何处?”

    李嗣业道:“由于东边的天竺如今分崩离析,对大食并未有多大的威胁,因此大食在信度河下游地区并未驻防太多兵马,只有步骑一万左右,大多驻防在苏库尔,大食与天竺以塔尔沙漠的西部边缘为界,把兵马驻防在苏库尔一方面可以保持对天竺诸城邦的威胁,另一方面可以防备我西秦!”

    赵子良走到殿内西边墙壁下拉开帘子露出墙壁上悬挂的一副巨大的堪舆图,“从坎大哈到下信度河地区走哪条路最快?”

    李嗣业走过去,拿起旁边的长杆指在信度河地区的西侧说道:“大王,信度河地区的上游西侧是苏莱曼山脉,下游是基尔塔尔山脉,山脉一直通往大海,大军想要从坎大哈前往信度河下游地区,走这两条山脉之间的波伦山口是最近也是最好走的通道,不过大军要走波伦山口的话,要先进入大食国境一百余里,这会不会遭到拦截?大军如果不前往坎大哈,而直接从喀布尔向东南方向前进,通过北天竺三十六部族的地盘,顺着信度河河岸一路向南,沿途有充足的水源补充,抵达边境处可能要比走波伦山口还要快一些!不过我们的大军贸然进入北天竺的地盘可能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赵子良摆手道:“先把信度河下游地区拿到手再说,至于北天竺三十六城邦,待明年第三军团和奴隶军团做好准备再去解决它。既然大军走波伦山口可以快速进入信度河下游地区,那就让第七军团夜间急行军快速穿过大食国境区域,若大食人反悔或大食驻军将领不进行换防交割,就给本王强攻,开弓没有回头箭,信度河下游地区,本王是志在必得!”

    李嗣业提醒道:“大王,一旦开战,我们还没有做好大规模战争的准备,想要及时抽调兵马也来不及,如今第三军团和奴隶军团正在准备北天竺的战事,而我们能够动用的只有第六军团和第七军团,第八军团驻防在乌古斯,想要调往南方参战路程太远,短时间来不及,要进行义务兵的动员也需要时间??????”

    赵子良笑道:“你考虑的也不是没有道理,我们是没有做好大规模战争的准备,但是大食人就做好准备了吗?大食内部很不稳定,曼苏尔稳定内部需要很多兵力,也会花去他大量的精力,他也没有足够的兵力和储备跟我们进行大规模战事,就算开战,第八军团也无需调往南方,直接穿过花刺子模进攻大食北方,第二军团也可以越过高加索山脉攻打大食国的外高加索地区,真正要全面开战,就不是一两个军团的战役,而是各处开花,如今我们有这个能力从东、南和北方三路向大食国发起攻击,我们西秦国内的道路宽敞、投放兵力的速度绝对要比大食国快得多,真要打起来,咱们也不怕,害怕的应该是曼苏尔!”

    “是!”

    九月二十二,尔朱某率军抵达了坎大哈。第七军团与其他军团一样,有骑兵九千,步兵三千,另外还有八百人的文职和后勤保障兵力,西秦的各军团兵士几乎都是全能兵种,就连骑兵和步兵之间也并没有很大的界限,步兵骑马也可以打仗,但是战力肯定不如骑兵,而他们作为步兵的角色绝对不是骑兵可以代替的,三千步兵既是刀盾手、又是长枪手、还是弓手,步兵配备一匹马、一杆长枪、一面小圆盾、一柄横刀和一副弓箭,在敌人还未靠近时,他们可以排成密集的阵型以弓兵的角色用射程超远的步弓对敌人进行远程打击,待敌人靠近,他们立即弃弓,用长兵器对付骑兵,如果对方是步兵,他们立即丢弃长枪使用刀盾对付敌人。在行军时,因他们的装备较多,因此即便骑马也无法赶上骑兵的速度,骑兵一般配备两匹战马,弓骑兵甚至配备三匹战马。

    休整两日并且携带足够的物资之后,尔朱某率军向南方的边境开进,抵达边境时已经是深夜时分,尔朱某召集众将说道:“我们要前往波伦山口,必须要穿过一百多里的大食国境区,我们当然向东沿着苏莱曼山脉南下,但是道路难行,只有这条路好走,所以我们选择在夜间行军,尽量避免与大食国境内的巡逻兵遭遇,在明天天亮前抵达波伦山口,那里有大食军驻防,按照两国约定,大食国把下信度河地区都割让给我国,波伦山口当然也在其中,我们必须要派出一支先头人马去接管波伦山口的驻防,诸位谁愿意统兵前往?”

    将领们纷纷站出来抱拳道:“将军,我愿意率本部人马作为先锋接管波伦山口!”

    尔朱某看了看众将,目光停在了弓骑兵部将韦皋的身上,韦皋才十八岁,他原本是一个书生,从小聪明伶俐,但他听说了赵子良的事迹之后就立志入伍从军、学习兵法军事,十四岁就学得一身好骑术和骑射,在十五岁从军就屡立战功,短短三年从一个小兵升迁到弓骑兵部的部将。

    “韦皋!”

    “末将在!”身体并不是壮实的韦皋站出来抱拳道。

    尔朱某道:“命你率弓骑兵本部人马为大军先锋,连夜赶往波伦山口接管防务!先与大食驻军将领进行交涉,若对方不履行约定,上头已经有了明令,即刻挥兵攻打,在我军主力抵达之前一定要拿下波伦山口!”

    “领命!”韦皋抱拳答应,转身翻身上马离去,很快就带着自己的两千弓骑兵加快行军速度消失在夜色之中。

    大军既然开拔出发,早就派斥候探哨把行军路线摸得清楚,在探哨的领路下,韦皋带着两千弓骑兵一路马不停蹄,在黎明时分赶到了波伦山口的山脚下,这么一大波骑兵突然出现在山脚下,让山口上驻防的大食军吓了一大跳。

    韦皋带着十几骑上了山口出现在大食军营寨下,寨墙上有人用大食话大喊:“你们是什么人?哪儿来的军队?”

    韦皋对一个大食翻译说道:“你告诉他,就说我们是西秦的军队,奉命来接管信度河下游地区,波伦山口也在换防区域,让他们按照两国约定立即撤下波伦山口,把波伦山**给我军驻防!”

    翻译马上把原话翻译过去,寨墙上的大食驻军将领听了大声回答:“我没有听说过什么约定,也没有听说过什么防务交接,你们擅自闯入我国境内,等于是入侵我国,请你们立即离去!”

    韦皋听了翻译的话之后,对翻译说道:“你告诉他,他可以不遵守两国约定,但是如果在天亮之前他还不同意撤出并开始执行换防,本将军就会挥兵攻打!这种公然违背两国约定的行为是给他们哈里发和大食国人抹黑的,就算他有命逃回去,也绝对逃脱不了大食哈里发的惩罚,而他如果死在这里,等于是白死了,一个聪明的人绝对不会这么干!”

    翻译把话传过过去之后,寨墙上很久都没有回应,半个小时过去了,天色渐渐亮起来,韦皋已经等得不耐烦了,正欲下令攻击,寨门突然打开,一个大食将领带着几个兵士走过来对韦皋说:“好吧,我们执行换防的约定,但是我们的兵士正在收拾行装,还需要一刻钟的时间!”

    韦皋想了想,抬头看了看天色,同意道:“可以!”

    一刻钟之后,驻防在这里的一千大食军撤往西面,波伦山口在尔朱某带着大队主力兵马赶来之前被韦皋率军进驻接管了防务。

第897章 顺利交接() 


    隆隆的马蹄声如奔雷让田野间正在忙碌的天竺人和大食人都忍不住放下手中的农具起身转身张望。

    远处两杆大旗迎风不断飘扬,随着隆隆马蹄声快速的靠近,一杆绣着猛虎啸天图,一杆绣着交叉的刀剑,在两杆大旗的后面是一杆绣着“韦”字的将旗,之后是无数各种颜色的三角旗和方形旌旗,旗下是一队队、一列列身着反射着金属光着黝黑的威武盔甲的骑兵正快速飞奔而来,这些身着盔甲的兵士头盔上的红缨不断摇动,他们的身体随着战马的奔驰一起一伏,富有极强的韵律。

    这是一支不知名的军队,田间劳作的天竺人和大食人从未见过,“跑啊!”很快有人吓得大叫着掉头就跑,恐慌迅速蔓延,田间劳作的天竺人和大食人纷纷丢下农具撒丫子向河边的桥梁跑过去。

    来的正是西秦骑兵,领兵大将就是韦皋,他毫不理会这些正早逃窜的当地土人和大食人,直接率部向信度河上的桥头飞奔而来,苏库尔就在信度河的对面,在河面上有一座不怎么宽敞的木桥,只有通过这座桥才能抵达苏库尔城下。

    前方奔逃的当地土人和大食农夫们很快被韦皋带队追上,他们吓得转向逃跑,来不及逃跑的不是被乱箭射杀就是直接被战马撞飞。

    驻守桥头的大食兵还不知道如何应对,韦皋就带着骑兵杀到跟前,十几个大食兵跑上木桥向对岸逃去,西秦骑兵丝毫不停歇,只是减慢了速度,他们以两列纵队冲上木桥向对岸杀过去。

    河对岸的大食百夫长大喊:“砍断木桥,快砍断木桥!”

    大食兵们听到命令纷纷挥刀砍向身边的木桥,但他们的反应太迟了,还没有等他们砍几刀,韦皋就带着人马冲到了近处,一些箭矢射过来命中正在砍桥的大食兵,这些大食兵一个个中箭倒下,其他大食兵见势不妙,掉头就跑。

    韦皋带着弓骑兵一路追击到了苏库尔城下,此时驻防在苏库尔的大食军已经得到了消息,大食军大将塔希尔已经率兵出城准备迎战。大食军在信度河下游地区共有一万余兵马,在苏库尔城内就有五千余兵马,其他五千余人分别驻防在木尔坦和海德拉巴。

    在距离大食军一箭之地,韦皋勒马停下了,他丝毫不惧现在大军刚到,立足未稳,后面的西秦弓骑兵们向所有大食人展示了他们精湛的骑术和纪律性,在极短的时间之内从高速飞奔状态通过减速这段时间来调整阵型,大军停下的那一瞬间,马蹄声全部消失得一干二净,仿佛从来没有出现过,大食军将领塔希尔刚开始还准备趁着对方刚来立足不稳立即挥兵掩杀,但西秦骑兵的表现让他马上熄灭了心里这个想法。

    韦皋向翻译招了招手,两人打马小跑奔向双方军阵中间,在韦皋示意下,翻译向大食军军阵方向大喊:“我们是西秦军第七军团第四部,我们韦将军请阿巴斯王朝驻军大将出来答话!”

    塔希尔犹豫了一下,打马向韦皋所在的位置跑过来,在相距二十米处位置停了下来,问道:“西秦的韦将军,你为何带兵来我大食的土地上?”

    韦皋听了翻译之后说道:“我军奉命前来接管信度河下游地区的防务,根据两国高层达成的协议,在下个月初十之前,贵军必须全部撤出信度河下游地区,该地区由我军全面接管,因此将军阁下和您的兵士只有十天时间离开信度河下游地区了!除非您敢公然违背贵国哈里发的旨意,违反两国签署的协议,那时咱们只能兵戎相见了!”

    塔希尔沉默了半分钟才开口道:“塔希尔当然不敢违背哈里发的旨意,也不会违背两国协议,距离撤离的最后期限还有十天,将军阁下是不是太过心急了?我军撤离需要准备时间,在规定的期限内我军自然会按时撤出,我希望将军阁下能在这段时间内严格约束您的兵士,不要让他们乱来!”

    韦皋却是一个不肯吃亏的人,他道:“只要将军阁下和您的麾下将士老老实实撤离,不作出什么出格的事情,我们双方会自然回相安无事,若贵军有很么不轨的举动,我麾下将士们手中的弓箭可不是摆设!从现在起,我军会在城外扎营,贵军撤离时还请将军知会一声,本将军会派兵礼送贵军出境,但是在此之前,希望贵军不要有大规模的调动,否则本将军实在难以相信贵军的举动到底是不是怀有敌意!来人,传令后撤到河边宿营!”

    西秦军来得快也去得快,他们来的时候突然和迅猛,撤的时候丝毫不乱,也很迅速。

    塔希尔看着西秦军撤走,脸上的表情不停的变换,直到西秦军消失在视线之中,他才对部下下令道:“从现在起,一半人在城外扎营!”

    一个部将问道:“将军,那撤离的准备?”

    塔希尔道:“要撤离时,本将军自然会下达命令!”

    “是!”

    韦皋率部撤退到河边扎营,控制了木桥两侧桥头,并派人加宽加固木桥,同时派出斥候探哨箭矢苏库尔城的大食军举动和加强对周边地区的探查。

    当日下午,尔朱某率第七军团主力抵达进驻大营。

    “恭迎将军!”韦皋在营地门口迎接尔朱某。

    尔朱某没有下马,挥手道:“进帐再说!”

    大军徐徐进入,不少当地土人和大食人在周边观望,西秦军大军主力一万余人抵达的消息很快传到了大食军将领塔希尔的耳朵里。

    西秦军将领们在中军大帐集合,尔朱某坐下后问道:“苏库尔成内的大食军情况如何?对方是何态度?”

    韦皋抱拳道:“将军,大食军大将答应在规定的期限内撤出信度河下游地区,但是听他的语气似乎颇有不甘,末将就是担心他们在这期间搞什么鬼,咱们还是小心一点为好,派人紧紧盯着他们,不给他们机会,等到了期限,他们就算心有不甘也是不得不撤走了,如果他们铁了心不撤,那时咱们再亮刀子也不迟!”

    尔朱某想了想,同意道:“你考虑得不错,咱们不能把话柄落在对方手上,这会给恒逻斯方面在外事活动上带来麻烦,派人盯紧他们,不给他们可趁之机,若他们有何不轨的举动,立即来报!”

    韦皋答应:“是,将军!”

    接下来尓朱某又接连派出两支骑兵分别前往北方的木尔坦和南方的海德拉巴去接管防务,既然高层的态度很强硬和明确,只要对方不撤走,立马开打,但是不能主动挑起战端,尔朱某等人得到这样的之后也什么好顾忌的。

    西秦军大军主力到来的消息让塔希尔心中的那一丝侥幸全部破灭,韦皋先锋军的战斗力,他看得出来,骑术和纪律行要远远超过他的大食军,战斗力相比之下只高不低,就算他把信度河下游地区所有大食军就集中起来,在兵力上也不如西秦军,就算要打,胜算的可能性不超过三成。

    塔希尔整夜没睡,第二天上午,他下达了撤军的命令,并同时派人前往木儿塔和海德拉巴,命令两地驻军在十月初十之前撤出信度河下游地区。

    西秦军一直严防死盯,让大食军没有任何机会做出不轨的举动,无奈之下不得不依次撤出信度河下游地区。

    十月十五,朝会。赵子良坐在王座上听取众臣在军政事务上的奏报。

    李嗣业站出来禀报道:“大王,昨日第七军团派八百里加急送来奏报,大食军已经在规定的期限内全部撤出信度河下游地区,第七军团在尔朱某的率领下进驻,全面接管了防务,开始对整个信度河下游地区实行军事管制!”

    赵子良点点头道:“好,政务院这边是否已经派出官员前往信度河下游地区为接手政务管理做准备?”

    次相独孤问俗站出来拱手道:“大王,已经派出官员!官员们临出发前,微臣和首相刘眺大人已经分别找他们进行叙话,让他们按照既定的大政方针处理信度河下游地区的问题!只是臣等认为信度河下游地区应该有一个正式的名称,总是称为信度河下游地区太过麻烦,也不太正式!”

    赵子良道:“那你们想好名字了吗?”

    独孤问俗说道:“是的,因该地区有两座大山脉横贯南北,因此臣等取了一个名字叫吉苏都护府!”

    赵子良同意道:“好,就叫吉苏都护府,治所设在苏库尔!本王一直在想,我西秦各地的地名都太过当地化,有的名字好几个字,太难记,而且名字太长说出来都拗口,这与我中原文化不相符,还是应该进行汉化,汉化就是从各方面点点滴滴开始的,你们政务院商议一下,着手把我西秦各地的地名都进行汉化,例如恒逻斯,它虽然是一个老名字,用了很多年了,但作为我西秦的都城,这个名字似乎不太好,改名叫新京!至于其他各地的地名,迷们尽管拟出一个方案出来,看看如何更改名字,地名不能有重复的!”

    “是,大王!”

第898章 中原移民浪潮() 


    刘眺对赵子良拱手说道:“大王,从庭州方面传来消息说有一大批百姓从中原迁移过来,详细的人数暂时还无法具体统计,但绝对不会少于五百万,而且据说还有源源不断的百姓正从后面赶来,如果我们西秦全部接受这些中原百姓,各地官府的压力会非常大,需要花费的经费特别多,必须动用紧急救灾援助预备款项,这还不够,想要让这些百姓全部活下来,安全的渡过这个冬天,就必须花更多的钱,那么明年出兵北天竺的军费很可能花个精光!”

    赵子良疑惑道:“怎么会有这么多中原百姓迁移过来?往年的每一年都只有五万、六万,也只有天宝十六年那一次迁移三百万,这次为何人数陡增?”

    独孤问俗回答道:“大王,根据我们得到消息,中原朝廷现在国库空虚,而战乱刚刚平定,但各地都不太安稳,各路领兵大将拥兵自重,在辖地内自行征税,弄得民不聊生,朝廷又无力赈济,皇帝不得不下旨允许无地无钱的百姓们自由迁往西秦。上次我国开国庆典期间,有中原的户部官员透漏,开元二十九年的百姓人口是四千五百八十万,今年大唐百姓的人口数量只有两千八百万了,这就是说,这二十年来,大唐的人口锐减了一千七百八十万,刨去这些年迁移到西秦的八百万,那么这二十年来中原人口因为苛政、灾难和战乱减少了一千万多,中原百姓们实在活不下去了,才不得不跋山涉水过沙漠来到西秦讨生活!”

    赵子良从宝座上站起来走动丹陛前方看着众臣说道:“中原百姓来到我西秦,就是我西秦百姓。他们是相信来到西秦能够活下去,所以他们才会来,我们必须想尽一切办法把他们安置好,让他们能够在这里生活下去,而且越过越好。从另一方面来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