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钱-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提到过市场心理了吗?投资专家,包括沃伦·巴菲特,都说市场可以在一年或更长的时间里不受基本因素的影响。因此,对市场进行判断其实是一种赌博。人们比较容易理解自己十分了解的股票的变化,并对其价值做出具有适当准确性的评估,尤其是在为期数年的投资期内。
  现在,无足轻重的市场变化消息和事件越来越多,使你以快得适得其反的速度对一些本应做长线的股票进行不合时机的交易。7步法则可以使你摆脱这种损害自己利益的行为。
  股市有无数规模不大但十分剧烈的变化,更不用说许多调整和周期性的熊市了。看上去几乎每两年市场上都会发生一些重要的事件。比如,1983年技术股的兴衰,1987年股市崩盘,1990年由经济发展放缓而导致的股价大跌,而股市也在同年晚些时候随着消费者信心的下滑而衰退(尽管这次只是1990~1991年的衰退……1991年1月,美国进攻伊拉克之后不久,市场又变得强劲起来,股价大涨),1992年纳斯达克调整,1994年对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恐惧,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1998年更多的全球化问题,2000年大泡沫破裂,2001年9月11日恐怖袭击,2003年入侵伊拉克和2004年总统选举结果宣布之后的回稳。其间还有许许多多短暂、激烈的变化,为那些对判断市场时机感兴趣的人提供了素材。
  仅仅上述变化就相当于在19年内发生了9次重大事件……即多发事件。在每次重大事件发生的时候……比如1987年的股市崩盘,运用知识和原则,而不受原始情感和时机判断的摆布,才是投资成功的关键。
  多年来,整个市场的平均情况和个股的价格越发令人捉摸不定,导致更多激烈的变化与翻盘。这与很多因素有关,例如,计算机化的股票交易,最大机构投资组合规模的巨大增长,冒进的对冲基金的扩大,以及要合理地解释在全球化的市场条件下增加得令人头晕目眩的信息的复杂性。
  有趣的是,熊市的平均指数典型性地要比牛市高出3~5个百分点。市场变化的基本性质、影响这些变化的心理,再加上复杂的金融变量,使判断短期市场走向的过程成为一个完全托付给运气的扑朔迷离的游戏,而这个游戏的代价可能会非常大。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避免对市场进行判断的最好方法
一旦你开始使用买卖原则,你会发现它们提供的投资重点、方向和框架使你的投资变得十分简单。但你要记住,凡事都有例外,因为公式和严格的规则并不是投资的最佳方式。相反,它们就是人人都需要的……原则。
  除非有使人非信不可的理由(比如,你掌握的知识告诉你市场即将发生巨大、积极的变化),购买那些超过它们历史最高值的股票就是下策。当市场被高估的时候,人们自然很难以合理的价格买到好股票,也可能找不到别的股票来替代你卖掉的股票。没关系,只要静观其变,接着寻找就好了。7步法则中的两个步骤……买卖原则和耐心……此时就会帮助你集中注意力。
  反过来对抛出也是适用的。由于害怕或预感市场将持续走低而将股票卖出可能使你低价抛空那些本可以使你致富的股票。这是无数投资者的经验。再次,关注其价值评估。
  我要提醒你,许多公司确实会被低估,此时买入其股票很划算:就算没有很出色的BA*模型你也能挣些钱。我并不反对买入此类股票,自己过去也经常为共同基金买入这些股票。我们和许多时刻警惕风险的基金一样,必须使手中的股票多样化。即使我不能一下子找到一百家最好的公司购买其股票,也常常持有一百多只股票。对那些你看好的、能让你靠自己就能拥有巨额财富的公司而言,优秀的BA*是必不可少的。把钱投入某些风险性较低的共同基金之后,你就可以把剩余的基金集中在几只能给你带来可观回报的股票上。你根本不必把这些具备优秀BA*特质的股票多样化。
  在1973~1974年严重熊市来临前卖掉大量股票本该是一个好主意,不是因为有人预测了市场,而是因为大盘蓝筹股……当时被称为“成长股”……被狂热一路推高。它们不但被过分高估,而且还影响了整个大的市场环境,使绝大多数股票都被高估了。要是运用了7步法则的话,就可避免在这些股票上栽跟头。更晚一点,你可以了解到1987年崩盘时有人胡乱地卖掉了他们本该持有的股票,或相反;但显然买卖原则和知识在那个时期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最终,第一次海湾战争和亚洲金融危机期间,投资者普遍对市场时机进行判断并为之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而我遵循这些原则,抵制本能的倾向性,从而获得了巨额投资回报。
  在迪士尼和麦当劳等股票在其表现最佳时期暂时下滑的时候,个人投资者大量抛售,但我的一些同事在做了调查之后买了更多。根据短期的市场变化或那些自称能够通过分析股票图表来进行预测的专家(所谓的“技术分析师”或“市场技术分析师”或“图表制作分析师”)的说法而做决定,会使你在该持有的时候抛出。投资期、耐心、原则,还有最重要的情感因素是你必须遵循的几个步骤。例如,在我正式从业的第一年(1971年),那些因迪士尼在几个月内进行了约23%的股价下调而抛出的人错过了调整后的股价大涨:9个月内翻了一番,15个月内涨了约150%。
  迪士尼是我投资生涯中许多重要学习经历的第一课。这些经历帮我更有效地避免了人人都会有的根据市场势头进行交易的冲动。1991年,在第一次海湾战争开始时,股价快速大幅下滑,市场上出现不理智的抛售,我也几乎变得同样不理智了。但是,通过坚持这些原则、控制情绪,我避免了随大溜。
  7步法则的原则和要求让我抓住了这次绝佳的机遇。我用非常划算的价格大量买进优秀的增长股。这使我的公共基金获得了巨大的股票收益,并在1991年获得了理柏基金年奖(美国国内该行业最好的业绩)。我为友邦保险公司管理的年金基金也同样从股票投资中获得了巨额回报。
   txt小说上传分享

牛市还是熊市
虽然许多人可以不无道理地举出一些导致熊市或者导致长期、巨大的市场衰退的股市因素与环境,但我发现优秀的投资者都集中于5个因素,而我自己也是如此。熊市的这些因素可以单独或联合导致股价下滑。
  市场习惯于提前贴现好事和坏事,这解释了为什么一家公司的股票会在赢利公布之前走高,或者为什么股市最低点的到来会比利率升高早3周。原因就是预期。老练的投资者在考虑未来时必须考虑到当前价格或许已经反映出了人们的这种反应模式。在第四章谈价值评估和赢利时,我对此做了更为详细的阐述。但关键是,投资者必须开始注意消息公布和事件发生前后的股价变化模式。这既不特别难也不耗时间。只要细心观察,你就能知道这些模式的呈现方式,但光读一两本教你许多规则的书是学不到这些的。开始练习吧,我保证你会很快上手的。
  导致熊市的5个可能因素:
  1。 持续价值高估。
  2。 高利率或上升中的利率,或导致这两种情况的通胀持续加剧。
  3。 公司收益的衰退。(到人们知道收益在衰退的时候,衰退通常已经很明显了;并且如果高利率导致了经济衰弱,那么这一水平的利率也不是一两天了。)
  4。 油价震荡。
  5。 战争(并非绝对因素)。
  对我而言,前三个因素最为重要。在极不理想的市场条件下,那些忽视这些因素的人要比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的人损失大得多,比如1973~1974年的糟糕股市、1983年科技股的起落、1987年股市崩盘以及其他数不清的类似艰难时期。
  注意,在上述例子中,以及在2000年互联网和科技泡沫破裂之时,人们普遍忽视对个股价值的评估,由此导致了股市崩溃。每次崩盘都是与这个因素有关的,而不是像蝗虫或飓风一样没来由从天而降。
  事情看起来会更复杂一些,因为新闻会报道美元贬值、贸易逆差增长、消费者信心下降,或联邦政府的债务负担等等。但这些因素很有可能在上面列举的5个要素中已有所反映。
  我在学校学经济学的时候,和大多数人一样,使用的是197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萨缪尔森所写的优秀教科书。很多年前,他开玩笑说:“就最近5次经济衰退而言,华尔街的指数预测出了其中的9次。”这种嘲弄成了华尔街许多专业人士的最爱。对那些更专注于整体市场指数变化而非具体公司及其赢利变化的人来说,较大的市场变化似乎总是在“向他们透露些什么”,但事实并非如此。
  萨缪尔森证明了市场本身并不像许多人认为的那样是一个预测工具。有些投资者认为每次股价下滑都意味着迫在眉睫的经济衰退或某种厄运,但十有*都是大错特错。这当然是成就或毁灭一个(或许很多个)投资年的关键因素,正如你自己将在本章对1997~1998年事件的回顾中所看到的一样。说完这点,我必须提到,除了许多剧烈但或许毫无意义的短期市场变化外,长期、持续的市场变化会影响人们的情绪和消费习惯,进而成为某种意义上自我实现的预言,对经济的变化产生影响。这种所谓的财富效应意味着,当你的房子或是股票组合在你看来有很大增值的时候,你就会花更多的钱(反之,你就会更节省)。
  在这点上,举几个股市中大幅度、非理智情绪下滑的例子,并追踪其影响,是很有借鉴意义的。你可以自己找例子,并判断这些市场变化是预言了事实还是只是情绪的反应;判断出与具体的重大事件相关的因素,并通过阅读了解这些事件最终是以怎样的形式发生在投资者身上的。(至于热烈或持久的情绪高涨,本章的第二部分……主要讨论20世纪90年代的科技股泡沫……讨论了狂热和非理智情绪的上涨。)
  不理智、随大溜的投资者不知道未来会怎样,但使用BA*和7步法则的投资者却对未来胸有成竹。
  

1997年的多米诺效应
人们也许想知道,像戴尔、雅虎、英特尔和沃尔玛这些人们普遍持有的股票的长线价值除了与经营决策、竞争环境、利率以及最终的赢利和增长率有关之外,是否还对其他因素敏感。这个问题的答案是“长线”。短期内什么事都可能发生。
  1997年1月,韩国大型集团公司韩宝制钢因60亿美元的债务而破产。2月7日,泰国出现第一家未能及时偿还外债的房地产分司Somprasong;该地区巨大的经济增长是以政府和企业的巨额外债为代价的,由此带来的恶果也开始显现。马来西亚、韩国、日本都传来了噩耗。接着,1997年5月23日,挽救泰国最大的金融公司“第一金融”的努力宣告失败。这一连串的反应就像是着名的多米诺效应,但美国市场对此视而不见。
  经过整个夏天进入初秋,债务危机蔓延到了其他许多国家和地区,亚洲货币开始大幅贬值。美国股票却持续增长。但一进入10月底,台币开始贬值了,香港股市受到严重打击。于是,美国股民终于有所反应,并且是突然的、不理智的反应。1997年10月24日,星期一,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出现了有史以来的最大单次跌幅,跌了点,或,跌至7 点;纳斯达克跌了118点,跌至约1 532点,以百分比计算的跌幅与道琼斯跌幅基本一致。由惊慌而引发的对许多股票的抛售持续了一段时日。
  戴尔电脑的股票在10月中旬每股交易价超过100美元,也很快跌至约每股73美元。尽管基本因素并无变化,但忧心忡忡的投资者突然把这家公司的价值拿掉了27%。
  大约5个月后,在1998年3月,戴尔股迅速从73美元升至135美元,增长了85%。11个月后,戴尔拆分两次,股价变为美元,即相当于未拆分前的266美元。那些买进或持有戴尔股的明智投资者在11个月内就挣到了倍的钱。
  雅虎股在3个交易日内从53美元跌至38美元,但到1998年3月,雅虎股价从38美元涨了130%,所以当时买进雅虎股的人在5个月内挣到了倍的钱。从1997年10月那些令人惊慌失措的日子算起的话,在仅仅13个月内,投资者的钱增长了10倍,令人诧异。许多股票包括一些蓝筹股都经历了这样的模式,尽管股价骤变之前蓝筹股整体表现最好而技术股最差。
  不理智地抛售股票(判断市场时机)与以知识为基础的原则可谓天壤之别,这就是7步法则可以使投资者避免典型盲从的原因。
  

蝴蝶还是河马?
当泰币泰铢贬值的时候,可不可以说它是一只“蝴蝶”?亚洲当时的破产或其他金融事件有没有哪一个是蝴蝶事件?
  也许韩宝制钢或Somprasong是第一只蝴蝶。另一方面,真正的蝴蝶很可能是多年来炙手可热的亚洲经济里的某些超额的借贷行为,这使该地区陷入了金融困境。
  真正的意义在于,在一个全球化的经济中,有许多正在发生的事情是人们所不了解的,而就算人们了解了这些事情,也不可能彻底理解它们所带来的效应的总和。这比试图理解博茨瓦纳的一只河马发出的吼叫使一只猫头鹰蝶振翅起飞所产生的后果好不到哪里去。
  戴尔和雅虎的例子代表了几乎所有市场环境中发生的无数例子,它们表明了人们是如何陷入时机判断的陷阱,进而抛出了本可以使他们挣大钱的优秀公司的股票。每年中的每次股市下滑,人们在个股上都要做出选择。
  至于我,我已经从一些新闻事件和市场反应中学会避免感情用事或盲目行动。例如,在1990年经济衰退的时候,我买入了许多机会巨大的股票。
  对我而言,1997年算不上“典型”。我当时正在为新的基金筹钱,并把我们对环境的看法如实地告诉了潜在的投资者。我当时一直在拜访许多公司,并且更重要的是,我在注意这些公司发布的新闻和有关赢利的资料,把它们和公司在当年早些时候或是最近声称的预期销售额和结果进行对比。如果你只关注关于亚洲的新闻,你会觉得情况并不像你想的那么糟糕。我说的听上去可能有些老生常谈,但确实不要仅凭一份报纸来支配你一生的积蓄。
  我已经说过,亚洲困境导致的不确定性因素为优秀股票创造了良机。许多公司的股票都表现良好,它们的市盈率与增长比率很有吸引力。通过这个数据,我们可以方便快捷地对公司进行横向和纵向对比。1997年后半年,我的买卖原则告诉我,我非常感兴趣的许多股票都应该买进而非卖出,因此当时我大量买进。
  令投资者恐惧的经济衰退或消费支出走低并没有发生。又一次,世界末日并没有到来;又一次,正如我所观察到的,市场时机判断者表现极差,而选股者却利用其他人惶恐状态下的抛售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1998年初,由于股票表现良好,我获得了大量注资;同年夏,尽管股票大幅调整,我还是靠着那些符合我的买卖原则的股票获得了大量注资。我当时并没有察觉即将发生的那个重大事件和更为严重的恐慌,也不知道接下来发生的情况会使所有的问题公开化。
  

1998年的恐慌
全球金融危机和手心冒汗的投资者

  亚洲金融危机后不到一年,在1998年8月和9月,美国股市遭遇了又一次恐慌。这次恐慌是由距华尔街几千英里以外的全球性因素引起的……对绝大多数投资者而言,也许是数光年以外的因素。导火索在莫斯科,问题在于俄罗斯的债务和货币(卢布)问题。

  行业中流传着一个古老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嬉皮士、牧师和世界上最聪明的投资者,他们同乘一架小型、双引擎的螺旋桨飞机到阿拉斯加偏远的地区旅行。途中,飞行员宣布说其中的一个引擎出了机械故障,必须关掉,不过飞机只用另一个引擎也不会有什么问题。不久之后,飞行员又宣布燃油管出问题了,另一个引擎也不能用了,乘客必须在飞机坠毁之前使用机舱后面的降落伞。

  不幸的是,不知是谁的错,三名乘客只有两个降落伞。他们面如土色,惊恐万分,声音都在颤抖。牧师说:“我的教区在西部的一个偏远地区,我是那里唯一的牧师,许多家庭完全依靠我的帮助和指引。”投资者说:“我是世界上最聪明的投资者,我不能就这样死了。”最后,嬉皮士说:“我想活,我可不想和这架飞机一起掉下去。”

  世界上最聪明的投资者迫不及待,他抓起其中一个降落伞,猛地拉开门,大叫一声“我走了”,然后跳了下去。牧师不由得害怕地看了看嬉皮士,但嬉皮士却笑道:“神甫,别害怕。我们还有两个降落伞。那位刚跳机的世界上最聪明的投资者用的是我的背包。”

  投资领域的许多人都喜欢这个小笑话,因为我们知道聪明反被聪明误的道理。我们还知道投资并不是一场智力比拼,在承认未来难以预料的同时对许多事情加以留心至少可以说是安全的。

  1993年年末,另外一些“世界上最聪明的投资者”聚在一起开办了一家所谓的“长期资本管理公司”。这家公司在金融业就算不是臭名昭着也是声名远扬了,关于它的文章着作已有很多,所以我就简单一提。

  有人认为市场行为是随机的、不可预期的,而创立这家公司的聪明人却不以为然,认为这种想法十分谬误。长期资本管理公司想在不同的国家发行证券,利用市场变化产生的差价,即票面价格和投资收益间的差额来获利。当市场非理性运作的时候,他们就看到了能给他们带来好处的短线机会,认为市场总会回到他们预期的水平,这样推断的根据是他们所建立的模型。 txt小说上传分享

一次打击、两次打击、三次打击,出局!
我在前面说过,对市场时机的判断只要失误一次,之前所有的成功预测都会一笔勾销。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的案例就说明了这一点,因为它连续4年给投资者带来高额回报,并很好地预测了市场。但它最终输得一无所有,一蹶不振。
  长期资本管理公司中有两位诺贝尔奖得主,一位美联储前副主席(长期资本管理公司开业时他刚从美联储辞职),以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