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再证红楼-第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黛玉摇摇头,行个礼,便先离开了。

  后来探春的结社,果然是下棋。

  黛玉先胜了李绮,后来因为没有什么胜负观念,和有点心不在焉的贾兰下成了和棋,此后便输给了迎春。

  湘云到底没好意思去道歉,不过却用行动表示了自己的歉意,她的棋艺很不行,大局观基本上没有——这一点黛玉也比她好不了太多 ——早早的就败退了,却难得的拿出了“胜亦欣然败亦喜”的态度,不管是不好意思来参加的贾兰,还是素来说话极少的李纨姐妹,她都让自己照顾到了。

  这一社倒也没有什么惩罚措施,不过是罚酒罢了,最后宝钗和迎春争胜,迎春在这方面确实挺强的,拿到了“状元”,却也没有什么奖励,大家评论一番,复复盘,也就罢了。不过,因为得到了第一而受到众姐妹恭贺,几个新来的姐妹赞叹的迎春,随手面容平静,黛玉觉得,她的眼中,还是隐藏着许多兴奋的。

  转眼间,就到了北静太妃的生辰,黛玉也难得盛装打扮了一番——贾母亲自给她挑了一身新做的宫锦缠枝莲花纹的对襟长褙子,带着她上了自己的车,往北静王府而去。

  如今北静王在外,这次的生辰,却主要请的是各府女眷了。王夫人也带上了薛家的姐妹和探春,一起前往。

  在这个时候,因为甘夫人回到家中以后,根据在贾府和黛玉的一番交流,对她给出了“实在是我们这儿所有的学生,都比她不上。可惜偏僻孤傲了些”的评价。一时间,她确实是在京城的女眷中出名了。

  如果说之前贾珍的寿宴,她只是容貌给了众人一个惊喜的话——那一次,所有人的注意力还都被那场闹剧吸过去了—— 这一次,就真的是许多人都等着,想要看看这个绣出了北静太妃评论“胜过慧纹”的绣活的小姑娘,是个什么样子了。

  是……又是一个惠娘还是?

  95

  第九十五章 。。。

  *   贾母和黛玉坐在一辆车上,还带上了探春。贾母没怎么说话,只是静静养神,她知道,自己的外孙女儿,只要愿意,那就能够应付在北静王府可能发生的任何事情。如果不愿,说了也没用。

  不得不说,这个年老成精的老人家,还是颇为了解自己的外孙女儿的。

  而在后面的车子上,王夫人的车上气氛却颇为沉闷。宝琴敏锐的感觉到,自己的姐姐和干妈之间的气氛似乎有些麻烦,这不是耍乖卖巧能够解决的。所以她明智的沉默了。

  她不知道,这段时间接近年关,没有多少红白喜事,所以宝钗帮忙做事,倒是颇得王夫人喜欢,可是,就在前几日,王夫人却和宝钗爆发了第一次冲突。

  自从元春进了宫,贾府就多出了一项打点宫中的银子——当然很多官员家庭都免不了这项支出 ——而这当中支出最大的,就是对太监的贿赂。

  这些最为靠近皇帝的近臣,身体残缺,多半都只能寻找一些特殊的喜好。最为广泛的,便是银子。不给银子?可以。只是,历史上不知都有多少清高的忠臣,就因此失去了皇帝的信任和宠信。贾府世代为官,自然不会蹈这样的覆辙。不管朝代如何的禁止宦官干政,这些太监,总是有办法影响皇帝的。关于皇帝,最为微小的信息,都能挣钱。

  现在,元春成了贵妃,似乎已经是非常高的位置了。但可惜的是,守在后宫中的她,依然不会是最接近皇帝的人,甚至因为身居高位而迟迟无子,没有依靠,反而更需要皇帝的消息、皇帝的宠爱了。而太监们,又因为这位置的高贵,而觉得索取更多的金钱是理所当然。

  因此,贾府和宫中太监的交际,反而更加的频繁,花费了更多的钱。

  前些日子,宫中一个有权有势的夏太监,一张口就要一千两,买一件他看上了很久的古董。这样的花样也算是多种多样了,尽管万变不离其宗。而这属于贾府中的“灰色支出”,一向都由凤姐掌管,王夫人让宝钗找凤姐去要。可是,凤姐却拿出了一个账本——到了年末,为了这样的灰色支出预留的银两、收入,早就被花光了,要等也只能等年末庄子送的租、例来。凤姐经常都需要从自己的收入乃至于嫁妆中取出些东西来贴补,也是无奈之举。

  但如今她不掌家了,哪里还愿意拿出自己的东西来?

  宝钗只得空手而归。但是,她也是不愿意拿薛家的钱来贴补的。毕竟薛家和贾家一样,因为掌权者无能,所以已经不同往常了。

  事实上,如果她回家去请示母亲,结果可能不同。但事情紧急,她只得回去禀报王夫人,自己又不愿拿钱,结果这钱,便由王夫人出了。

  这样的一笔极有可能有去无回的钱,难免让平日里面从来不花私房钱的王夫人心里不快。自认自己没有出钱道理的宝钗也觉着委屈。

  这就造成了姨甥两个,如今在一辆车子上坐着,却哑口无言的情况。

  宝钗知道,会把她带来,说明王夫人的心意还没有改变,她只要如以前一般,曲意讨好就可以让王夫人高高兴兴的,努力帮助自己了。

  可是这一次和之前不同,这一次,如果需要“曲意讨好”,可能就要由她们薛家替贾家出这一份预算外的钱了。如贾家给宫中的钱,这基本上是收不回来的。而如今黛玉又有了如此的名声,她和宝玉的事情又没有一点兆头——老太太死不松口呢。莫说是她,就连薛姨妈,此刻也下不定这样的决心。

  ——如果元春此时已经有了一个皇子,那倒是可能不用犹豫。

  因此,宝钗此时也无法刻意和王夫人交好了。

  这样沉默的气氛就一直保持到了北静王府。

  黛玉和其他几个姐妹跟着贾母走到了坐在主位的北静王太妃面前。她素来有一个感觉——这个时代,女孩子可能多种多样,但是,贵妇人就那么几个模样,而老太太,似乎也就是那么几个模样。

  现在这个老太太,给她的感觉就和贾母颇为类似,北静王妃,也不脱离雍容贵妇的形象。

  太妃和贾母说了几句老人家说的话,就拉着她们,似乎一个个的打量了起来。

  北静王妃,也就是甘夫人的侄女儿。她看着走过来的四个姑娘,只觉得虽说除了一个都是年纪尚小,却是都品貌出众,气度不凡,除了之前见过的薛林两个,还有一个,甚至能够看出日后长成,容貌只怕会在她之上。

  她倒也没有特别的不舒服。

  凑到了老太妃的面前,把这几个姑娘都先给介绍了一番。在北静王府,老太妃可以说才是她最大的依靠。而不是那位风流的王爷。所以,她是不会违逆老太妃的。老太妃喜欢林黛玉,她在介绍的时候也就多说了几句好话,尽管她对这几个小姐也称不上太过了解。

  跟着老太妃看着四个姑娘行礼,她也着重把她们都打量了一番。

  除了薛家大姑娘年纪已长,另外几个年纪都还小,没有完全长成。

  薛大姑娘身材颇为丰腴,穿上冬装,倒是显得十分圆润富态,但也不过分,光论容貌仪态,倒是各大家族都会喜欢的媳妇。只可惜身世不够。她刚才也把这个姑娘在帮助贾家管家的消息说了,不知道贾家是不是想把这个姑娘配给贾家那个“宝玉”?虽说是贵妃的弟弟,但是以他在贾家的身份而言,确是终究要分家出去的,娶一个世交皇商之后,长得好又会持家的,倒也不算稀奇了。

  薛家二姑娘和大姑娘长得很像,不过纤细了些,活泼了一些,衣着鲜艳了一些,看着也漂亮些。但是,并不是纯粹的一片天真。北静王妃也算是见过了许多世面,见过了许多人的了,因此,很快就看出了这一点。也因此很快就把薛二姑娘给置诸脑后了。当然,夸是要夸的。毕竟这个小姑娘的容貌绝艳,便是性子普通些,也极为值得称赞了。

  贾家三姑娘,身材高挑,顾盼生辉,有一双极漂亮的大眼睛,容貌和其他的三个姑娘相比虽然逊色了一些,却是最为精神张扬的一个,看着也极为叫人喜欢的。

  至于太妃真正想见的林姑娘嘛……

  那如画的眉目自然不用说,据说小厮远远见了,私下评论她说是“风吹就倒的林姑娘”,果然身材单薄得很,穿上厚厚的冬衣后更是愈发的惹人怜了。不过,在她的身上,能够看到来自于江南水乡的婉转温柔,能够看到出身书香世家的满卷书香,却看不见什么病弱之气。倒是眉目间有一股疏懒之态,和她姑妈的评判相同,这股疏懒的神态间,透着一股睥睨的傲气。和其他的所有姑娘不同,她似乎全不为北静王府的奢华与权位动容。走上前行礼的时候,虽然规规矩矩,但那从容的姿态,却透着种不卑不亢的态度。

  她的婆婆似乎对这几个女孩子都十分喜欢,拉着分别打量了一番,才对贾家老太君笑道,“看来天下间的美人儿,真是都投到你们家去了。”

  贾家老太君忙客气的开口了,“话可不敢这么说。除了三丫头,也就玉儿算是我们家的,这两位薛姑娘可都是客人。宝琴我虽然想要抢来,终究也没成,过两年还是要送出去的,只是好歹得了个干娘家的名头。”

  这话,可真是耐人寻味啊……

  虽说可能只是简单的描述一个事实而已。

  但北静王妃可不会这么想,在她们这些京城贵妇的来往中,话中有话,话中套话是最为常见的事情。而且很重要的是,话中藏话的技巧,很多时候还代表着一个人的交际水准呢。

  贾家的老太君是一个出了名的人精,她的话,就由不得她不思量了。

  别的不说,这林姑娘怎么就是他们家的?那只是她的外孙女啊,姓林不姓贾。当然,父母双亡,所以贾家也真就是血缘关系最近的人了。可是这么说的话…… 总感觉别有意味的。

  那为什么是身为客人的薛姑娘帮忙掌家?

  北静王妃知道,本来打算看着满意,就给自己的娘家侄孙提亲的太妃,暂时是没办法开口了。

  北静太妃自然也听出了贾母的言外之意,只是笑了,没有再提自己原本的打算,只是又分别把几个贾家来的姑娘好好的夸赞了一通,又着意在众位宾客面前大大的赞叹了一番黛玉的绣工,看黛玉没有丝毫得意之情,依然神情如常,心中更加欣赏了,只得心里面叹息一番作罢。

  在见过了北静王太妃少妃之后,黛玉就跟着几个姐妹被安排到了一边,此后与众多宾客被请入了偏厅,喝过茶,方才各自入席。

  黛玉等及别家的一些姑娘坐在一块儿,又有两个媳妇送了戏单上来,北静王妃亲自接了,先请南安太妃点戏,随即就请到了贾母这里。

  看得出来,贾母在京城女眷中的地位还是非常高的,尽管她不经常出门,却是年高望重。

  黛玉宝钗看了,心中都明白,就冲着这份名望,贾母才能保得在贾府的地位,纵使没有实权,也能说得一些话。因为这样的名望,还有她多年来的人脉,对于现在没有人在朝中任核心官员的贾府来说,是很重要的。

  大戏开场之后,自然是有看戏的。但这个时候,众夫人小姐们也算是终于逮到机会说话了。因为之前太妃的赞赏,不少人都找机会来和黛玉说话。黛玉只以平素的态度对应,只说自己疏懒,那绣活不过是闲暇时的玩意儿。虽是实话,却难免给人骄傲的感觉。

  这不免让几个姑娘有些不服,便想着在别处以诗文等方式压她一压,但她这方面本也不弱,探春宝琴两个又把话给接了过去,这些姑娘的打算却是未能成功。只不过,难免给黛玉留下了“孤傲”的名声。

  而宝琴活泼,探春机敏,宝钗虽话不多,却是句句都显得见识广博,却也是同样极为引人赞叹的。

  不多时,一场戏便完了。小姐们也暂时安静下来,不过看她们的样子,喜欢认真看戏的到底不多,更多的还是把注意力放到了吃东西和聊天上面。尤其是寿宴上面必有的这些热闹戏,谁不曾看过两三遍?难免的,她们很快都期待起了下一场戏开场,好继续自己说自己的话。

  但是……

  “怎么还不开始?”一个姑娘向她的同伴问道。

  “谁知道?反正也很吵,不开戏了也好……对了,据说这个班是京城极有名的,原本有个琪官,说是极好,一般人想请还请不到呢。”

  “当真?我们家倒是请过一次,我也没觉得有多好,也没见着那叫琪官的。”

  少女不无骄傲又不无惋惜的说道,这听得她的朋友扭过头去一阵轻笑,却恰好见了一个衣着艳丽的丫鬟在北静王太妃的耳边说了些什么,忙笑道,“快别说话,看来有什么新鲜节目了。”

  * 作者有话要说:昨天和人讨论了很久的红楼梦。我说我在后面的几个女孩子里面,比较喜欢邢岫烟,对方问我为什么,我说是因为诗,红楼中很多时候诗是明志之物,当初我看到“浓淡由他冰雪中”的时候,是真的感到了惊艳。不是这句子多好,而是因为其中的含义。

  但是,她告诉我说,她却是在四个后来的女孩子里面,最讨厌她。

  诗品不是人品。

  曹雪芹形容邢岫烟的时候,少见的用了一个形象颇为糟糕的词——“拱肩缩背”,这对于语言用词达到了巅峰的红楼梦来说,是很奇怪的。这是其一。

  其二,则是最重要的一点,在宝玉问起邢岫烟妙玉的时候,邢岫烟对于这个有半师之谊,教她读书认字,应该给了她不少照顾的女子一个非常糟糕的评论:

  ——‘僧不僧,俗不俗,女不女,男不男’,成个什么道理。

  中国人的观念,天地君亲师。“师”的位置之重,在古代是不言可喻的。邢岫烟在背后这样形容教自己诗书的人,人品可知。她从这一点上去看邢岫烟其他的所作所为,就觉得相当的势利现实了。

  我得承认的是,红楼梦里面,很多地方我都比较有定见,但是这后来的四个姑娘,很多都是近期才去看和体悟的,难免有些不足之处。

  现在想想,出身贫寒,得到妙玉照顾的邢岫烟,这样对人评论妙玉,这话确实是过重了。

  这代表着什么呢?又或者,这句话还有旁解?希望大家看了的能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96

  第九十六章 。。。

  *   原本喧闹的戏台上,此刻鸦雀无闻,不管生旦净丑,一概收了各色什物,到后面去了。不知何时,不知从何处,传来了一阵悠扬的笛声。

  不是当世任何一首知名笛曲,却是美妙至极,悠远清扬。

  黛玉也忍不住侧耳倾听。

  毫无疑问,这是她来到这个时代后,甚至整个人生中,听到的最美妙的笛曲之一。曲调听来有几分像是《暗香》《疏影》或是《梅花三弄》,又有几分《姑苏行》的感觉。

  不过,黛玉还是很快就把这些“曲目分辨”的问题给抛到了脑后,专心的品味起这首难得的佳曲来。

  没有一丝浮躁的红尘气息,絮飘的雪花之下,是盘根错节的老松,绽放着无数的红梅。极目远眺,再将视线从远到近的拉回,是茫茫的雪与苍茫的青山,成林的老松和……在落雪时,依然显得悠闲的小桥流水。

  往左望,则是一座江南的小镇,繁华却又显得悠闲,来往的行人,便是妇人,也一口吴侬软语,眉宇间带着一股婉转、慵懒的风情……

  属于原本的黛玉的那一部分涌上,黛玉也感到了浓浓的思乡之情。

  黛玉也许在诗词上称不上是一个大家,但在音乐上,却绝对可以担得起这样的称呼,连她都能听得沉醉入神,这笛声自然是十分美妙,也就难怪这满席的人,都听得沉醉入神了。

  不过,正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虽说“乐”也是六艺之一,但就如“数”总是不受到重视一般,能够精通的人,也并不是全部。总有一些人不知所云。

  不多时,笛声渐渐的变得舒缓,变得渺不可闻。黛玉依然颇为沉浸其中,这时,却在这一片寂静中,听得一个年轻的声音在不远处小声抱怨道,“那是什么?怎么哀哀婉婉的,今日可是太妃寿辰!”

  她的声音极小,也是和旁边的人说话的,但在此刻,却是被不少人听见了。

  黛玉听见了,心中更是不免微微不屑:听不懂没关系,听不懂还装懂,那可就贻笑大方了。她也想问一声,是什么人的笛声呢,想来定然是一个音乐大家,当世国手。笛声中虽也描绘了一个繁华之地,吹笛者却是带着一种出尘的旁观之态在描述的,这是世俗中难以想象的心境。

  不过,因为距离也不是太远,所以,凭借自己的力量,她也不是一点头绪都没有……

  “此人虽是王爷的门客,却也是王爷的好友燕公子。王爷奉皇命在外不能归来,他特地来为太妃以一曲笛声庆寿。”北静王妃显然也听见了那句话,因此温和的解释道。

  众人这才恍然回神,多半这时才去看那北静太妃,却见太妃却是泪流满面。对于一个数十年不曾南归的老妇人来说,这份思乡之情,可就比黛玉远甚了。

  黛玉心里也是明白了。

  燕公子,就是那个燕霜夜吧?他似乎也确实是南方来的,也是一个“高人”,有此心胸技艺都不足以为怪,就是依然不明白,他为什么要特地来这京城中,涉足到这名利场中。

  可是,在众多的京城官眷中,也不是人人都特别有眼色的,总有些人,一知半解却自以为是。有一人见太妃这幅模样,又想着适才自己确实是听到了“哀婉之音”,再想到那个燕公子也不过就是一个门客而已,想来是和北静王有些关系,借机邀宠呢,不由得不屑道,“即说是祝寿,怎么还作这柔婉悲戚之音?倒让太妃如此悲伤。”

  虽说不只是她一个人这样想,但当真只是她一个人这样说。

  老太妃听了,就不免不快。她也不忌讳伤人面子,接过丫鬟旁边递过来的帕子抹了抹眼泪,拒绝了前去洗脸,只是说道,“我今年也八十了。自从十五岁嫁到京城来,公公丈夫孩子,一个个都是武将,常年征战在外。我守着这京城,数十年来不曾回过苏州一次。几十年来繁华富贵见多了,便总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