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逐鹿-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臣看着父亲有些黯然的背影,眼神闪烁,默然无语。

……

水天相接,烟波浩渺,彭蠡泽湖光荡漾,波澜壮阔。

湖边的一处小丘上,军帐连成一片。

一男子站在丘顶,极目远眺。一身金光闪耀的盔甲,与他高大的身材正好相衬。三十来岁的年纪,浓密的胡茬,棱角分明的脸庞凸显出西北汉子特有的粗犷豪放。

他就是驻守庐江的左校尉安桐,地地道道的关中人,据说祖上与秦王室有亲戚关系,因而蒙祖荫出镇庐江。前些日子突然接到咸阳诏令,让他开春后剿灭彭泽盗匪,安桐二话不说立即率军出征。

“末将辛刚参见校尉大人。”辛刚,二十五岁,出身上郡西北边军,前不久调防庐江。因他武艺出色,得安桐另眼相看,出任亲兵什长。

“嗯!”安桐并未转身,淡淡道:“阎大人交待的事情查清楚了吗?”

辛刚恭敬回答道:“幸不辱命!已经查实,阎大人交待的那伙盗匪约有百余人,领头的叫尹旭,不到二十岁的年纪。”

“哦?”安桐微微有些惊讶道:“是个毛头小子?”

“是的,不过此人似乎有些手段,御下极严,在这一带名声不错。”

“能让阎大人,甚至是赵相念念不忘的人,看来确实有两下子。”安桐冷冷一笑:“不过,任他有三头六臂,区区数百乌合之众,岂是五千朝廷精锐的对手?”

辛刚笑着附和道:“那是,何况是大人亲自出马。”千穿万穿,马屁不穿。

安桐很是受用,笑道:“派出斥候侦查,找寻盗匪出没之地,尽快出兵清剿。”

“诺!”

……

数百里之外,一个优雅灵秀的紫衣少女独坐阁楼之上,远处湖光山色,波光粼粼。

人不同,意境不同,湖泊也不同。少女面前风光无限,传说动人的震泽,而非彭蠡泽。

震泽,即太湖,又名五湖,位于大江下游的会稽姑苏一带。相传范蠡曾携西施泛舟于五湖,湖光秀美,烟波动人。

“范青见过小姐。”一个劲装武士在少女身后停下,恭敬施礼。

“嗯,什么事?”

“老爷那边有消息了。”

紫衣少女立即转身,关切问道:“爹爹那边情形如何?可都安好?”

范青答道:“小姐放心好了,老爷得李由将军帮助,在魏地脱身,已然安抵定陶。大公子暂时放弃了与东胡的生意,前去与老爷汇合,小姐不必担心。老爷派人传话说,过些日子回来与夫人和小姐团聚。”

“那就好!”少女轻轻一笑,旋又问道:“上郡和咸阳那边有消息吗?”

“呃……”范青微一迟疑,沉声说道:“蒙将军家人全部被害,李相被腰斩于咸阳。”

“什么?”少女娇躯一震,沉默半晌后,问道:“李由将军作何反应?”

“李由将军并未有什么行动,因为子婴公子身在咸阳。”

少女心里咯噔一下,问道:“子婴在咸阳?他们没逃出来吗?”

范青叹息道:“李将军手下和邓陵先生只救出了子夜小姐,子婴公子被抓到了咸阳,其余子女全部随扶苏公子去了。”

“李由将军也是无奈啊!”

“恕属下直言!”范青说道:“李由将军在扶苏公子一事上,与李相有很大分歧,会不会……”

少女摇摇头,道:“不会的,李由不是那种人,因为他忠于大秦。”停顿片刻叹道:“如今惟愿子婴兄妹能够平安!”

范青道:“这个不用太担心,赵高月前刚刚在杜邮处死十位王子公主,指责声不断。不管怎么说,子婴公子都是始皇帝的嫡长孙,赵高应该不敢,何况还要以之挟制李由将军。至于子夜小姐,身在三川郡,安全无忧。”

紫衣少女悠悠叹息道:“但愿如此吧!”

旋即又想起一事,问道:“对了,那位公子的身份查到了吗?”

范青答道:“查到了,出手相救的那位公子名叫尹旭,表字东来,番邑县人。好像是修驰道的工地上杀了官兵,逃出去聚众为匪的,会稽这般说的模模糊糊,具体不大清楚。他们主要是“劫富济贫”,惩戒地痞恶霸与官吏,在当地口碑不错。”

少女轻轻点点头,似乎有几分满意,有或者说与她的猜测相符。

“不过他们似乎有点麻烦……”

“哦?”少女不觉眉头又是一蹙,问道:“怎么?”

范青回忆道:“下人回来说,有一支数千人的朝廷军队,往番邑一带去了,打听之后得知是前去剿匪,属下怀疑很可能有尹公子有关。”

少女眉头一紧,露出几分凝重之色,良久才悠然说道:“很有可能,江东盗匪猖獗,但朝廷都是睁只眼闭着眼,为何此时突然出兵剿匪呢?莫不是因为我们的事,惹怒了赵高,因为连累了尹公子他们?”

“我们突然撤离,让他竹篮打水,必然是恼羞成怒。如今他大权在握,却不敢光明正大动我范家,转而迁怒于坏事的尹公子是很有可能的。”

范青也是眉头大皱,说道:“没错,小姐所言极是。”

少女拉回踱着步子,稍作沉思之后,沉着道:“密切注意彭泽情况,如有可能,尽可能给予些帮助,毕竟是受我们连累的。必要时可以父亲的名义向番邑县令吴芮求助,其弟吴莚是徐福先生的弟子,与家父颇有交情。”

范青笃定道:“小姐放心,属下会妥善安排的。”

看着范青离去的背影,少女轻轻自语道:“只能为你做这么多了,余下的就靠你自己了……”

第十六章正合我意

马蹄声打破了乡村的宁静,高头大马,兵戈铁甲的士兵列队走过。年幼的孩子猛然见到这阵势,吓得哇哇直哭。惊慌失措的妇人赶忙抱起孩子;叫上自家男人掩了柴门,躲进茅屋竹舍之中。

安桐骑在马上,身体马步的晃动一颠一颠,神情悠闲地问道:“辛刚,这是到了什么地方?”

随后的辛刚策马快速靠前,回禀道:“回将军,前面就是茂林了,是这一带树木最为茂盛之处,故而得名。据哨骑回报,盗匪的聚集地正是在这一带。”

“是吗?”

“是,不仅如此,属下还打听到一个好消息。”辛刚说话时,嘴角带一丝神秘的笑意。

安桐瞳孔在瞬间放大,问道:“什么好消息?”

辛刚笑道:“将军威名远播,还未出手,盗匪已经吓的屁滚尿流了。据消息称,盗匪得知将军出兵的消息后,十分惊恐,已有十几人逃走了。如今那尹旭身边只剩下百个冥顽不灵之徒,很可能已经军心涣散,竟还试图负隅顽抗。”

马屁拍得很到位,安桐哈哈大笑道:“那是自然,本将军亲自出马,收拾几个小毛贼自然不在话下。”

辛刚陪笑道:“将军威名赫赫,一群乌合之众竟然妄图负隅顽抗,简直是螳臂挡车,不自量力。李副将已经带人前去围剿了,想来盗匪已经伏诛授首。”

安桐哈哈一笑,很是受用。正说着呢,一哨骑快马迎面而来,辛刚笑道:“将军,看来是李副将的捷报到了。”

话语未落,哨骑已经到了跟前,看着探子脸上的表情,辛刚有种不好的预感。

“战况如何?”

探子拱手道:“今早得到消息,盗匪尚在茂林巢穴盘踞,午间李副将率兵到达后,已然空无一人。”

“跑了?”辛刚哈哈一笑道:“盗匪定是慑于将军威名,逃之夭夭了。”

呃!探子表情勉强道:“李副将初时也是这么认为的,结果一时大意失察,未曾想盗匪的布置了陷阱机关。”

“呃?”

探子续道:“竹舍里堆满了涂抹过松脂的干柴,暗处还留下了火种与机关消息相连。进入院子的兄弟不小心触动了机关,干柴被引燃,偌大的竹舍院落瞬间成为火海,进去的十多个兄弟全部遇难。”

“什么?”

听到探子的回话,辛刚的笑容在瞬间凝固。安桐更是勃然大怒,在他眼中剿灭百多盗匪太过简单,如同捏死一只蚂蚁一样。可是还未见到踪影,竟被盗匪摆了一道。虽说只有十多伤亡,算不了什么,但却无疑是给了他这个主将狠狠一个耳光,让他大失颜面。

一声暴喝引得士兵纷纷侧目,安桐无奈只好压力了声音问道:“盗匪如今躲藏到了何处?可有线索?”

探子回道:“哨骑回报盗撤向榕树岭一带,李副将已经派人前去追寻,还未又回报。”

安桐问道:“榕树岭?可知那处的地势情形?”

辛刚答道:“榕树岭在此处东南方,具体情形尚未探查到,看来只能问当地人了。”

安桐微以点头,吩咐道:“带向导过来!”

片刻之后,一中年男人上前陪笑着请安,此人名叫赖三,是当地一泼皮,被尹旭等人收拾过。桐大军到后寻找向导,闻听能有赏钱还能一箭之仇,赖三便积极报名了。

“赖三?”

“小的在!”赖三点头哈腰,一脸谄媚、显得毕恭毕敬。

辛刚道:“将榕树岭的地形、山势、河流情形仔细说与将军知晓。”

赖三讪笑道:“是,榕树岭是这一带比较高的山岭,上面树木茂盛,有野兽出没,平日少有人至。从西北这边有六道沟,可以沿河上山。南边便是番邑地界,也有两条道到可以下山。再往东山高林密,即便是当地猎户,也不敢随意进入。其他地方山势陡峭,无路可走。”

“八条路?”

“是的。”

“你先下去!”辛刚一把手,转身对安桐道:“将军,怎生是好?”

安桐说道:“盗匪只有百人,只要逮到他们,便能一锅端了。可若任他们这般东躲西藏,找不到踪迹,却也只能束手无策。如今他们躲进这榕树岭,便是个好机会,最好能一次围而歼之,若是再溜了,就不好办了。”

“有道理,将军的意思是分兵围剿?”辛刚试探着问道。

安桐道:“不错,兵分六路,沿河道进击,步步为营,逐渐合拢,直到他们无路可逃,再围而歼之。”

辛刚若有所思道:“将军说的不错,分进合击倒是不错,只是南边怎么办?还有两条道。”

安桐笑道:“通知吴芮,让他番邑派人给我守好两处道口,不得放过一个。”

“呃……诺!”辛刚欲言又止。

安桐看在眼中有些不悦道:“你是我心腹之人,想说什么就说,不必吞吞吐吐,像个娘们似的。”

辛刚讪讪一笑,说道:“请将军想想,这群盗匪多是番邑人,多少和吴芮都有关系,让他们守会不会有什么纰漏?这两年吴芮可是可少收留强盗刑徒啊!”

“说的也是!”安桐若有所思道:“这么一来,吴芮那边是有些让人不大放心。”

辛刚适时进言道:“最好还是调派我们自己的军队守着,以防万一。只是这样一来,分兵八路,每队的兵力似乎有些单薄?”

“无妨!”安桐摇头道:“这个不打紧,即便是兵分八路,每队也有六百余人。盗匪如今只剩下百多人,何况还是群四处逃窜的乌合之众,岂能和我大秦精兵相比?”

“这倒是!”

安桐身子往前一挺,朗声道:“吩咐下去,兵分八路,分进合击,围剿榕树岭。”

“诺!”

……

“公子,蒲俊回来了!”一处密林之中,高易一声呼喊。尹旭欣喜地起身,将满头是汗的蒲俊迎了回来。

高易有些迫不及待地询问道:“山下情况如何?”

“不着急。”尹旭一摆手,说道:“先休息一下!”

蒲俊抹了一把汗水,说道:“太解气了,公子的那个什么杠杆机关果然有效,竹舍一片火海,烧死了好十几个秦兵。”

“是吗?”对此,高易很是兴奋。

陆明去有些失落道:“才十几个,太少了。”

高易笑骂道:“你小子真是不知足,就那么大的房子,烧死十几个就不错了。”

尹旭也为之莞尔,问道:“秦兵作何反应?是何情形?”

蒲俊露出一抹兴奋之色,说道:“他们兵分八路,正准备朝山上进剿呢。”

“分兵八处?这么说连南边番邑县的几条道都堵上了?尹旭连忙追问。”

蒲俊点头称是。

“啊?”一旁的小卒不禁惊道:“都堵上了?东边山高林密进不去,我们岂不是无路可退了?”

尹旭与蒲俊、高易几人交换个眼色,旋即笑道:“谁说要退了?堵的正好,正合我意。”

“呃?”小卒瞪大了眼睛,一脸茫然。

第十七章故技重施

没错,这样的局面正是尹旭所期望的。

面对来势汹汹的秦军,有人建议躲藏于山林,辗转逃亡,但是尹旭并未采纳。躲能躲到哪里?逃又能逃亡到几时?,倒不如好好与秦军周旋一番。当然也不说不逃,并非毫无目的的奔逃躲藏,而是有目的的战略转移。若是运用得当,可以对敌军造成不小打击,更重要的是保全了自身实力。

更重要的是为长远计,如若这会子几千秦军片害怕了,以后还想逐鹿中原,裂土封王?那不是扯淡吗?这一战,尹旭更多的是想练练手,一来实际运用一下自己的军事知识,二来好好磨砺一下手下这点骨干力量。不至于,等到将来手忙脚乱。

离开茂林的竹舍时,尹旭心有不甘,决定先给秦军送上一份小礼物。蒲俊带人在林间采集松脂,涂抹于在竹舍和堆起的干柴上。两盏涂抹了松脂兽油的长明灯,一木棒,一长绳,组成一个暂时平衡的杠杆。不幸的是秦兵触动了长绳,杠杆失衡,油灯坠地,大火燃起。能不能逃出火海,那真就得看造化了,可惜轻敌的秦兵运气实在不佳,以至于全军覆没。

在此之前,尹旭已经带人往榕树岭转移,蒲俊负责暂时留下收集消息。之所以选择榕树岭,就是因为该处的地形,给秦军一种可以围而歼之的错觉,当然想要合围就必须的分兵行动。很多局部地形都极有利阻止伏击,或使用水淹火攻等计策,到时候能好好与秦军周旋一番。所以尹旭早早的便命人做了准备,转移许多食物用品到榕树岭。

尹旭倒是没想到竹舍一把火的效果这样好,烧死十几个秦兵不说,还惹怒了指挥官。毫不犹豫地兵分八处,分进合击,试图将自己包围在榕树岭,一举歼灭。

这一点正合了尹旭的心意,秦军总计有五千人,而自己身边只有一百多人,相差实在悬殊。想要与之周旋,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分散敌人的力量,只有这样,力量对比的天平才不会倾斜的那样剧烈,自己才可能有机可乘。

分进合击,步步为营的做法是好,然历史上因此失败的战例不少数,比如明末对后金的萨尔浒之战。尹旭对此记忆犹新,明万历四十六年,由于建州军侵犯明朝边境;明朝任命兵部左侍郎杨镐为辽东经略,调集军队,筹措兵饷,准备进军赫图阿拉,消灭努尔哈赤。

万历四十七年二月,经略杨镐坐镇沈阳,命兵分四路围剿后金,会师赫图阿拉。北路由总兵马林率领,从开原出,经三岔口,过尚间崖,进攻苏子河;西路由总兵杜松统领,出抚顺关向西,直驱赫图阿拉;南路由总兵李如柏统帅,出清河,过雅鹘关,直攻赫图阿拉;东路由总兵刘綎指挥,出宽甸,从东面进攻。

这样的策略确实不错,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然而努尔哈赤只用了一招便让明军的部署灰飞烟灭。这一招便是——凭你几路来,我只一路去。即集中兵力,歼灭敌人,这也正是尹旭要用的计策。

如今迫使秦军分兵,诱敌深入已经做到了,集中兵力歼灭敌人却是有些困难。虽说秦军兵分八路,每队至少还有五六百人,而自己一方却只有一百多人。以一敌五,先不说有没有这个实力,单是这个风险就决定了不可正面硬拼。

所以倚仗地利优势,用些计谋是必须的。

青石沟,榕树岭北侧六道沟之一。青石溪的水流可以说是整个榕树岭水系中最大的。正是因此,千万年的冲刷之后,青石沟的山路相对宽阔,相对平坦。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青石沟中段有个葫芦口,两块大青石矗立河中,使得上游形成了水潭。河水从不足丈余的空隙其倾泻而下,形成一道美丽的瀑布。

今日,若有时常出入青石沟的猎人经过此处,一定会觉得有些奇怪。河中的青石怎么变矮了?青石上游的水潭似乎也变大了许多?最为可惜的是美丽瀑布变成了涓涓细流,全没了往日的气势。

尹旭坐在一侧的山坡上,看着山下碧波荡漾,不由轻轻一笑。若非有部下以前是这一带的猎户,还真不知道有这么个好地方。旋即转身吩咐道:“蒲俊,是时候了该你出马了。”

蒲俊轻轻一笑,说道:“公子放心好了,一定妥当。”

尹旭赞赏地点点头,说道:“去准备吧,记住时间,地点把握好。”

“没问题!”蒲俊与尹旭对望一眼,心照不宣,转身带了两人离去。

看着蒲俊带人远去的背影,高易笑道:“公子好手段,此计若是成功,定能给官军以威慑。”

“哪里?”尹旭苦笑道:“威慑是不假,如今正是因官军骄傲大意,我们才可有机可乘。然此番运作,最多也就消灭数百人,他们还有好几千。吃一堑长一智,他们以后会变得谨慎小心,长此以往,对我们十分不利啊!”

高易听着听着,也是面带忧虑,问道:“那如何是好呢?”

尹旭沉声道:“这榕树岭是个好地方,要走还真有点舍不得。”

“怎么?公子的意思是撤退?”高易瞪大了眼睛问道。

“先不着急,先看看今晚的成效如何,让他们在尚且大意之前,多吃点苦头,他们才能学会怎么样谨慎小心。”尹旭轻轻笑道:“告诉陆明,白水峡那边也开始做准备吧!”

“是!”

看着尹旭的表情,高易笃定公子一定有办法,带领他们走出困境。

一大早,悠悠溪水缓缓流淌,裸露的河床上,洁白的河沙在阳光下银光闪闪。水潭中的小鱼成群结队,欢快地游动着。突然水波微微震动,小鱼儿一个激灵,四散着游到水潭深处。

青石沟中,一队五百人的秦兵正往前推进。领军进剿的主将姓李,正是那位在茂林被尹旭烧的灰头土脸的李副将。当日未过多久,便赶回临时大营请罪。鉴于自己也有轻敌的思想,所以安桐并未苛责李副将,更委以进军青石沟的主将。

虽说安桐不曾怪罪,但李副将总觉得大失面子,为了将功折罪,找回脸面,青石沟进军就必须要做好。所以李副将率先出发了,为的就是那份头功。

进入青石沟,峡谷之外满是密林,与正规军交战,这种地形确实需要需要小心,但现在对付的只是百多蟊贼罢了,倒也不足为虑。然想起茂林竹舍一事,虽说只是些不入眼的小伎俩,李副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