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东晋大土豪-第1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江州刺史依然是昏庸的王凝之的话,也许豫章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可现在的江州刺史却是桓玄!

    而豫章自从经历了去年的粮荒之外,只怕是再难有造反的机会了,而且范二也不可能在范宁和甘夫人的眼皮底下做这种事吧?

    而现在,天门终于为自己打开了一扇门。

    要是再错过这次的话,大概上天都不可能原谅自己吧?

    “啊。。。。。。”范宁原本还以为,说服范二的货运队出航会是一件需要多费唇舌的事。

    “为了叔父、叔祖父的事,更重要的还是能因此而救民于水火之中,我当然是义不容辞的。就算叔祖父不提出来,我也得到了这样的消息,又怎能无动于衷?”范二得了便宜,继续卖乖道。

    “那就怎么定了?”范宁笑着伸出了自己右掌,竟打算以此为誓。

    “在此之前,我希望叔祖父能答应我两个条件。”范二笑着摇摇头,又掰着手指道,“第一,我想亲自带队,将粮食交到叔父手上;第二,我可能要带走书院的几个人,当然都是乐意跟着我走的。”

    范宁思索了好一会,终于还是劝告道,“我怎能让你犯险呢?我没法跟你母亲交代啊,这个不可以商量了吗?至于第二条,倒没什么好说的。”

    范二笑着回答,“叔祖父您现在可是双重标准了啊,难道我的是命,书院的学生和教授的就不是命?至于怎么跟我母亲解释,您就不用为我操心了。”

    “你。。。。。。臭小子,原来是挖坑给我跳啊!可他们能跟你比吗?若是发生什么意外,你的爵位。。。。。。。”范宁无奈地摇摇头,欲言又止后,还是叹了口气,“算了,你还是说服你的母亲,咱们再详谈吧!”

    “叔祖父想谈的,其实是要借粮吧?我知道府库中粮食不多了。”

    “是啊,你当初接收了胡仲任的粮食,后来唐家米铺也一度出外运回了几十船,粮食应该不是问题吧?府库中的粮食基本都已分给那一千大头兵了,这些人真的是。。。。。。关键时刻还不能将他们派出去,还得你的人来帮忙。”

    “两三万石应该没问题的,我会尽快让他们筹集粮食的,您将路引给我们准备好就行。”

0220将离() 
从郡衙回到苏园之后,范二左思右想之后,还是将自己要远行天门的决定,第一时间告诉了甘夫人。后者对他的任性自是难以理解的,可还是经不住他的软磨硬泡。

    说服了甘夫人之后,范二便命人将甘纯、蔡葵、周如海等人召了回来。

    范二看着众人都已到齐,便开门见山地笑道,“既然大家都已到来,咱们的会议这就正式开始吧,首先我要给大家通报两个消息。。。。。。”

    雷恩加尔看着范二的心情似乎很不错,遂接口道,“要不先说坏消息?”

    甘纯和冉小贱却异口同声地要求道,“还是先说好消息吧。”

    “可惜我给你们带来的是两个坏消息,所以我们能选的只是先听一般坏的消息,还是比较坏的。”范二摇摇头,又补充道,“天门郡已连续下了三个月的雨,只怕他们今年也要遭遇粮荒了,所以天门郡守向我的叔祖父写来了求援信,你们知道的,天门郡守是我的叔父。我的叔祖父现在已决定筹粮支援天门了,但需要咱们的人将粮食送去。。。。。。。”

    听范二将两个坏消息说完,众人都不由得松了一口气。

    严格意义上而言,范宁将运送粮食的任务委托给货运队,似乎并不能算是一个坏消息,因为他们已经好久不出航了,这其实是一个机会。

    而在甘纯和刘穆之看来,这的的确确是一个好消息,因为他们两年前便知道,范二最终是要去天门壮大组织的。

    既然有了这个契机,范二肯定是要出发前往天门的。

    想到此,刘穆之又不由惆怅起来,这个消息来得太不是时候了!

    他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其实是因为他的妻子在两个月前为他诞下了第一个儿子,他真不知是该陪刚坐完月子的妻子留在豫章,还是追随范二去天门。

    果然,刘穆之正在犹豫之时,范二又继续说道,“我将与你们一同前往天门,并在天门建起一个真正的根据地,再次回豫章就可能是一年或是两年后的事了。。。。。。”

    听了这话,众人哪还不知他的打算?

    他们也由此意识到,他们要做的事很快就要进入到实质阶段了。

    “对我们来说,天门还是一个充满未知的地方,但那儿有铁、有人,这就够了!咱们当然不可能放弃豫章,所以留下的同志同样是任重而道远,下面我就提议以下几位留下来吧。道民你留下、还有雷恩、公主、周叔、小绦。。。。。。我给你们留下一百人,你们带着这些人守好三江源和梅岭应该问题不大,如果觉得人手不够,也可按实际情况自己招人去。”

    范二做出的这个安排,显然是考虑到了刘穆之的儿子刚出世这个因素,这也让刘穆之暗暗松了口气。

    扶余清慧却举起了手,反对道,“留下来防守不是我所擅长的,我还是希望跟着主公到天门去。。。。。。”

    扶余清慧之所以决定追随范二,其实是奔着借范二的人复国去的,可自己若是不能为范二做什么,又哪来的筹码?

    而到了豫章的这一年多来,她所做的一切并不算太出色,她做出的贡献甚至都比不上后来加入的蔡葵蔡芝兄弟和冉小贱。

    扶余清慧自然知道后勤工作不容易出彩,但她却不知如何向范二提出换工作才好。

    现在显然是一个不错的机会。

    看着扶余清慧眼中的热切时,范二犹豫了,而刘穆之和甘纯是知道扶余清慧想要什么的,他们此刻也都点了点头。

    范二略一思索,便说道,“那就仲贤留下来吧,我再将崔北山安排给你。”

    崔北山此前一直是甘纯的副将,将他安排给蔡芝,其实是升职的节奏。

    更重要的是,古老的家族为了保持富贵,向来就有不将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传统,所以蔡葵和蔡芝安排在两个地方是很符合这个传统的。

    甘绦却并不以为然,执意要跟着范二去天门,这也是后者早就考虑过的。

    除了在座的诸位都有意愿跟着去天门之外,书院的学生们听说范二亲自带人去支援天门的水灾时,也都纷纷报名要追随他一起前往。

    一天的时间,范二就受到三十多人的拜访,他们或是代表自己活是代表一群人来的。

    尽管早有所料,但范二还是没想到,书院的学生和老师们竟如此热血!

    他们之所以追随他,其实是被他的人格魅力折服了,特别是他独一无二的眼界和让人眼前一亮的学识,——无论是去年讲的术算和初级化学,还是今年讲的一些格物理论,除了他之外,是不会有第二个人会讲的。

    面对几十近百人的热切响应,范二心中满是幸福的烦恼。

    尽管早就与范宁打过招呼,但将这些报名想要参加救灾的人全带上的话,豫章书院也不用继续办下去了,因为光是教授就有七八位!

    范二能够选择的,也只有顾恺之而已。

    顾恺之曾是殷中堪的参军,又是桓玄的老朋友,有他在,这一路都会畅通无阻。——范二早就计划好让顾恺之为自己张目的打算,现在终于有了雏形。

    至于他所带的学生,虽也只有六七人,但个个都是品学兼优的。

    除了文武全才的甘绦之外,还有对格物学有着浓厚兴趣的王绵和祖昌。

    事实上,范二已经给他们提出了黑火药的基本思路,但他除了记得“一硫二硝三木炭”之外,其他已记不清了。

    根据范二的指导,他们已开始了制造黑火药的实验,范二当然不会让自己种出来的果子被人中途摘走,所以理所当然地带走了他们。

    除了他们三人之外,还有另外三个学生也是学习不错的,其中最有名的大概是范二的同事宗谷的侄子宗悫。

    宗悫,字元干,今年十五岁。

    宗悫除了宗谷这个叔父之外,还有一个叔父名叫宗炳;他曾经问宗悫的志向是什么,宗悫答,“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诗仙李白又将这句话化成了两句诗歌,“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后人又以此形容志向远大。

    宗悫的哥哥宗泌结婚时,当晚就有强盗来打劫,年近只有十四岁的宗悫却挺身而出,单枪匹马将十几个强盗打得四下溃散,根本进不了正屋。

    宗悫武艺高强,在老家南阳制服过几起强盗抢劫事件,家乡人都称他是无畏少年。

    范二答应让宗悫追随,除了想要借助他的武力之外,自然是想将宗谷拉到自己的贼船上来。。。。。

    将前往天门的人定下来并不是什么难事,特别是相比于筹集救灾物资而言。

    范宁光是筹集三万石粮食就用了五六天的时间,将这些物资全部装船又用去了一天,但他并不知道,范二光是带去天门的粮食就是他筹集到的两倍。

    除了粮食之外,范二还让人装了两船煤、两船木板,以及一年多来捕捞队捕捞到的干鱼干虾共一万余斤,还有这几千才制作出来的鸡鸭肉干近万斤。。。。。。。

    将这些物资全部装上船后,时令便已进入了五月中旬。

    在范二正准备大手一挥,命令“起航”时,荆州方面又传来了一个消息,——前雍州刺史在返回京城途中,到达杨口时被殷中堪谋杀了,与他一起被谋杀的还有他的四个儿子。

    郗恢是从前年开始出镇雍州的,去年司马曜去世时,后秦皇帝姚兴攻略湖城和上洛,并派姚崇攻洛阳。

    当时洛阳守将夏侯宗之固守金镛城,郗恢便派辛恭靖救援洛阳,又命梁州刺史王正胤出子午谷作声援。后秦军因不能攻破洛阳,又因东晋援军将来,故此退兵。

    战后,郗恢升征虏将军,加领秦州刺史,加督陇上军。

    而在去年十一月,殷仲堪曾联络郗恢,要求他一起入朝清君侧,却被后者拒绝了。

    今年二月,殷仲堪接到王恭再次起兵的邀请后,再次联络了郗恢,结果一如当初;所以他理所当然地得到了殷仲堪、桓玄等人的仇恨。

    在桓玄未受朝廷任命为江州刺史之前,他曾计划夺取雍州刺史的职务,以刚得到的广州刺史与之对换。

    郗恢对此大为不安,将士们也都异口同声地说,“如果杨铨期来,谁敢不出全力?如果是桓玄来,只怕难以抵挡啊。。。。。。”

    此时桓玄尚没有任何战斗的历史,将士们之所以怕他,怕的是桓氏几代累积下来的声望。

    随后,雍州的将士们果然一语成谶,杨铨期被朝廷任命为雍州刺史。

    郗恢对这样的任命是不服的,随后便与南阳太守闾丘羡商量,打算用武力拒绝;杨铨期得到情报后,便谎称自己只是前锋司令,而桓玄已帅主力由汉水西上了。

    雍州的将士们得到这个消息之后,皆望风而逃,郗恢也只能投降了杨铨期。

    杨铨期拿下雍州之后,将闾丘羡斩首,释放郗恢回京,然后就遇到了殷仲堪早就派出的刺客。

    郗恢就此遇害,被连累的还有他的四个儿子。

0221范晔的几个兄长() 
五月十六清晨,豫章城细雨朦胧。

    披着蓑衣的范二,在草场码头拜别了范宁夫妇和甘夫人,又与刘穆之、雷恩加尔等人挥手作别,便就此登船而去。

    出了豫章城的皋门之后,范二便命令所有船只都张起了风帆,一刻之后便汇合了从三江源出来的甘纯等人,半天之后再次汇合了早已等在梅岭码头的蔡葵等人。

    随后,整个船队共十三艘船浩浩荡荡地进入了彭泽湖,四天之后便出了湖口,由此向西而行。

    这一段路上,范二的船队自然受到了桓玄江州兵的骚扰,还好范二早就准备好了路引,还有吉祥物顾恺之。

    听说顾恺之在船上后,桓玄竟亲自到了釜口,非要顾恺之和范二等人留宿一晚不可。

    范二自然明白桓玄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所以主动提出了打算送一船木板给桓玄的请求,企图以此打通桓玄这条商路。

    桓玄故意要留宿他们,显然是想趁机揩油的,但他绝没想到范二会这么识相、这么大方。

    眼见如此,桓玄便痛快地收下了这船木板,再不提其他的要求。

    倒是在吃饭之时,桓玄说起了前江州刺史王愉的消息,——王愉在荆州军杀来之前,就从驾船从湖口逃入了彭泽湖中,而后一路顺流到了临川,一个多月后才被桓玄的士兵追上。

    王愉是桓玄的姐夫,他现在虽被囚禁在江州,却不会有任何生命的危险。

    况且,范二也没有任何立场去关心这个与自己毫不相干的人,所以对于王愉的处置,他是不方便发表任何意见的;桓玄本来也只是想对范二夸耀一下自己的武力,待发现这是在对牛弹琴时,便知趣地将话题引到了艺术上。

    在艺术的创造力和鉴赏力方面,顾恺之理所当然是江左第一人,至少是现在硕果仅存的艺术家中排在前列的;所以桓玄对他也发出了邀请,希望他能够留在寻阳助自己一臂之力。

    能力什么的,其实并不重要,反正范二是看不出顾恺之除了绘画之外还有什么能力。

    最重要的是,顾恺之的名望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啊,但凡要做什么大事,有他这么一个吉祥物摆在身边,平头百姓还会非议自己所做之事的正义性吗?

    顾恺之对桓玄一直是装傻充愣的,过去如此,现在亦是如此。

    对桓玄的狼子野心,顾恺之是有所了解的,可桓玄现在实在太弱了些,他就是要做出选择,也绝不会是现在。

    也因此,顾恺之又将话题引到了天门那些水深火热的老百姓身上,桓玄再次感受到了这是对牛弹琴,于是谈性瞬间就消失了。

    范二趁机告辞,船队也再次起航,一路向西而去。

    三天之后,船队开始进入荆州,随后便遭遇到了连续四五日的阴雨天气。

    经过武昌、三江口、夏口、赤壁、巴陵以及巴邱,船队开始进入洞庭湖,时令也到了六月,而天气也难得一见地开始放晴了。

    船队又航行了三天,这才终于从洞庭湖的东口,进入了西北方向的澧水,由此也算是到达了天门郡的管辖范围。

    吴景帝永安六年(公元263年),稾梁山裂,千仞石壁之上洞开如门,吴帝孙休视为吉祥之兆,遂把稾梁山改为天门山,并分武陵郡西北部置天门郡,郡治设在今张家界市政府所在地,析充县溇中县,辖零阳,溇中和充县,属荆州。

    西晋太康四年,改充县为临澧县;进入东晋后,天门郡辖临澧,溇中,零阳和澧阳四县。

    久违的晴天持续了三四天,天气却仍然是闷热不堪,范二和顾恺之等人就算是躲在船舱之中,也能捂出一身的汗来。

    六月初四这天下午,范二所率的船队终于到达了天门郡治所石门城外的码头,他也终于见到了已有五六年未曾见面的范泰。

    与这个时代的其他人一样,现年四十二虽的范泰,看起来也比实际年龄要老一些。

    范泰的形貌与范宁有几分相似,区别只在于年龄而已,从他一丝不苟的穿着和没有任何表情的脸上,范二感觉他应该是一个十分严肃的人。

    事实上,除了范二这个另类之外,范家上下又有谁不是那种认死理的书呆子呢?

    范二的船只还未靠岸时,便看到范泰带着手下三五个的官员,以及十余个衙役早早等在了码头。

    范泰的隆重,针对的显然是范二送来的救济粮,后者自然能认清这一点。

    船一停稳,范二便与顾恺之、王绵先后从梯子上走了下来,三人不疾不徐地走向范泰。

    顾恺之宽衣广袖、范二持剑、王绵拿着折扇,三个人的组合可谓是帅到出了极致,但他们中最显眼的还是顾恺之。

    范泰一眼就认出了范二和王绵,但对顾恺之的到来却有些不敢相信似的。

    范二和王绵先后向范泰行了礼,而后又向范泰引荐起顾恺之来,范泰也向身旁的官员引荐起范二来,却又技术性地淡化了王绵。

    他之所以这么做,当然也是因为王绵之父王国宝的关系,朝堂上的政见之争虽没有对错可言,问题是王国宝被杀之后至今还没被平反啊。

    几个天门的官员都在暗自揣度王绵的身份,随后对对顾恺之拍了一通马屁,又对范二的到来表达了热烈的欢迎。

    范二现在相当于是范宁的使者,同时也是善财童子,自然可以受到这样的待遇。

    几个人聊了几句灾情之后,范二这才知道天门的阴雨天气从一月底开始,一直到五月底才结束的,期间经历了整整四个月。

    在这四个月中,最大的一次雨竟然让澧水都漫过了河岸,而最长的一次连续降雨是三天;因为连续下雨的缘故,石门城内很多人家,甚至达到了连煮饭都没有柴火的地步。

    但这并不是最惨的,最惨的是,直接被雨水冲走的人家。

    最惨的是他们很快就要面对,接下来一整年都没有粮食吃的窘境!

    范二听到此,眼中的泪水便不争气地流了下来,而后招手叫过扶余清慧,命她与范泰的度支钱粮的功曹交割起救济粮来。

    对于范二让女人来与他们完成交割工作的轻佻,几个官员的脸色是黯淡的;当他们意识到这支船队带来的货物,只有一小部分是属于救灾物资后,刚才还浮现在脸上的热情也就荡然无存了。

    对于范二的做派,范泰心中也是极不舒服的,可也不能在此时对他提出批评不是?

    范泰皱了皱眉,便请范二和顾恺之等人上车。

    范二看着不远处只停着一辆车,所以便与范泰礼让起来,好不容易才将他与顾恺之劝上了车。

    他却回身与甘纯、蔡葵、扶余清慧交代了几句,这才与王绵、甘绦以及冉小贱等人大步跟在车后,往城门而去。

    石门城并不算大,其规模最多不过方圆五六里,城内居住的百姓不过两千余户罢了。

    即便如此,石门城内还是显得一派萧条之相,现在已差不多是做饭的时间了,却看不见几家炊烟。。。。。。。

    范二看着萧条无比的石门城,心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