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国风云之韩国再起-第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明天,燕、赵、魏、齐、秦、楚和周天子的使臣可都在看着呢!王上真的准备妥了?”

    韩王然点了点头,言道:“到时周天子的使臣苏厉居于首,下首是燕国的剧辛、赵国的蔺相如、魏国的魏无忌,另一侧是齐国的田单、秦国的王翦、楚国的黄歇。”

    太后摇了摇头,笑道:“王上刚才在忙,还不知道。陈典客刚才向我禀报说,秦国的使臣换人了。”

    “换人了?”韩王然讶然道。

    对于王翦,韩王然可是清楚的很。眼下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将,日后可是跟他的儿子灭亡了赵、燕、楚、齐、魏五国的狠人。自己本想趁机拉拢一二,哪料到秦国的使臣居然换人了。

    这次自己新婚大礼,燕、赵、魏、齐、楚五国要么派出丞相、上卿这样的高位,要么就是红极一时的宠臣。只有秦国不咸不淡地派了一名“官大夫”前来道贺。不过想想韩国这两年对秦国的“重创”,也就情有可原了。

    “母后,新使臣是谁?”

    太后呵呵一笑,“是秦国的宗正嬴泗!”

    “嬴泗?”韩王然很是诧异。作为秦国赫赫有名的宗贵之一,韩王然知道嬴泗出身于行伍之中,是少有的靠着自己能力上位的宗贵。十天前新郑发生的叛逆背后肯定有秦国的影子,秦国居然还敢大张旗鼓地来“道贺”,韩王然顿时觉得里面有什么阴谋。

    但原来既是客,何况是自己大婚的日子。知道孰轻孰重的韩王然自然不会明目张胆地难为秦国使臣,但全方位的“监视保护”他们还是应该的。

    太后自是不知道韩王然心中的所思所想,还以为韩王然是为秦国派出这么隆重的阵仗而高兴。毕竟连周天子都派出了道贺的使臣,秦国只派了一个小小的官大夫怎么都像是打韩国的脸面。这下好了,各国皆派重臣参加自己王儿的婚礼。韩国的声威算是大振天下了!

    “王上,秦国虽然接连损兵折将,但终究是这乱世第一等的强国!我们韩国能不和秦国起冲突最好!这次嬴泗来我们新郑,王上可不能失了礼数。”太后语重心长地交代道。

    太后很清楚,拿下了三川郡和南阳郡,韩国算是把秦国得罪狠了,不然秦国也不会只派了一个小小的官大夫来贺喜。虽然不知道秦王为何突然回心转意,但太后敏感地感觉到这是缓和秦、韩两国关系的一个契机。

    韩王然自是知道其中的深浅厉害,郑重言道:“母后放心,儿臣省的。”

    又说了一番家常话后,韩王然就匆匆辞别走了,留下兴高采烈的太后张罗着王宫的布置。

    典客府,陈筮刚刚送走了齐国的田单一行。这次韩王新婚大殿,一向吝啬的齐王居然送上了黄金五千斤,白璧一百双,珠宝绫罗五箱的厚礼。刚刚齐国丞相田单的语气更是极其平易近人,甚至有讨好之嫌。听他的话,齐国与三晋睦邻友好乃是历史传统,希望山东五国能和平下去。至于楚国,不服王化的野蛮之国,不说也罢。

    在此之前,楚国的使臣黄歇则是一再强调秦国乃虎狼之国,希望能和韩、赵、魏、燕四国一起伐秦。要知道,秦国在和楚国结盟的背景下,都敢将莫须有的罪名强加给楚国,然后偷袭郢都,火烧夷陵。楚国表示和秦国的大仇已经不共戴天,只要韩、赵、魏、燕能派兵西进,楚国也会西攻巴蜀,以此声援。

    最值得琢磨的是秦国的使臣………宗正嬴泗。他不谈过去一年两国的征伐混战,只谈秦王对韩王大婚的祝贺;不谈韩国霸占武关威胁关内,只谈新郑的富饶变化。对此,陈筮表面上谈笑风生,实际上心中却是深深的忌惮。

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婚 下() 
新郑,秦国使臣所驻驿馆外。一个毫不起眼的商贩大声叫卖着,“包子,包子,刚出炉的新鲜包子!不鲜不要钱!不好吃不要钱!”

    “喂,你这个包子怎么卖的?”一个路过的行人似乎被扑鼻而来的香味所吸引,停下脚步问道。

    “一个大钱两个包子!童叟无欺!客官您尝尝就知道!”摊贩热情地推销着自己的包子。

    路人一边捡拾着包子,一边压低声音说道:“里面的情况如何?”

    摊贩也是伏着身子,地回道:“一切正常!”

    “来!给我拿十个包子。”路人的声音骤然加大。

    “好嘞!十个包子,共五个大钱!慢走您嘞!”摊主将收到的大钱小心地揣进兜里,叫卖着。

    斜对面的驿馆里,秦国宗正嬴泗正慢慢品着新郑的茶水。他的身边侍立着一位二十多岁的青年将军,脚下不远处却是跪着一个低沉着头的“庶民”。

    “这就是你们失败的理由?”嬴泗放下茶杯,漫不经心地说道。

    “庶民”神色一顿,面前的这个人是深受秦王信任的勋贵,不然王上也不会将黑冰台在韩国的人手供其调遣。想到这里,“庶民“将头埋得更低,口中坦然道:“属下无能!没想到韩辛他们居然会走漏消息!”

    “无能这个词不要乱用,你要是真的无能,王上要你何用?既然没用,何不一死了之!”

    “属下……属下失言了!”

    “嗯,过去的事情本官懒得和你计较!本官交给你的事情办妥了吗?”嬴泗重新拿起茶杯,抿了一口。

    “俱已查清!这几日齐国的田单先后访问了赵、魏两国使团驻扎的驿馆!昨日更是接连拜访韩国的丞相张平、御史大夫张禄、太尉暴鸢府邸,赠送出不下万两黄金。”

    嬴泗眉头一横,问道:“哦?他们都收了?”

    “都收了!”

    嬴泗点了点头,示意自己知道了。“退下去吧!这几日给我盯紧一点!”

    “喏!”

    待“庶民”退走,嬴泗沉思片刻。对身旁的年轻将军说道,“走!我们去齐国使团那边!”

    新郑的另一边,齐国使团驻扎的驿馆,丞相田单正在揣摩各国的态度。这几日自己接连拜见了赵国的蔺相如。魏国的信陵君,燕国的剧辛,韩国的张平、“张禄”、暴鸢。连番交谈下来,礼送出去不少,收获却是寥寥。

    赵国的态度很是暧昧,蔺相如说如今平原君赵胜当政,深受赵王宠信。如果齐国想要和赵国结盟,当先游说赵胜。至于他自己的态度,只要齐国不妄动刀兵,蔺相如百分百结盟。天下人都知道。赵胜虽然挂着一个丞相的称呼,但赵王真正宠信的是蔺相如,他的意见甚至可以左右赵王的决定。至于妄动刀兵一说,蔺相如含蓄地希望齐国既不北上也不南下。这样一来,齐国岂不是无法开疆扩土。只能去夺取秦国的飞地了?

    魏国、韩国毫无意外地表示以赵国的意见为主。至于燕国倒是愿意和齐国暂时和解,两三年内不起刀兵,维持和平。至于以后,以后再议。楚国是自己的死敌,去拜见就是落了下风。秦国使团那边则是更不用拜见,万一让韩、赵、魏、燕四国以为自己是想要和秦国结盟,原本还有希望的结盟就完全成了泡影。

    “丞相。秦国的使团代表嬴泗在外面求见!”正当田单在忧心如何加快结盟的时候,一个侍从匆匆进来,禀报了这个消息。

    “嬴泗?他过来干什么?”田单纳闷地想到,望了望外面的天色,田单说道:“就说我身子不适,已经休息了!”

    “喏!”侍从转身就要离开。

    “等等!”田单突然叫住了侍从。心道,见见嬴泗也无妨!反正嬴泗来找自己的消息用不了多久就会传遍新郑。自己闭门不出一来显得小气,二来显得心虚,就见上一见吧!

    “去把贵客引进来吧!我在书房等候!”

    “喏!”侍从虽然不知道田单为什么突然改了主意,但还是恭恭敬敬地再次应了一声。转身出去。

    不一会儿,书房里就响起嬴泗爽朗的笑声。“安平君,我可是仰慕你许久了!今日总算一睹真容!不容易啊!不容易啊!”

    田单对嬴泗话中的另一层含义不予理会,报之以歉意的笑容,言道:“宗正大人远道而来,单本应亲迎的,奈何昨夜偶感风寒,诸身乏力。实在对不住宗正了。”

    嬴泗大度地摆了摆手,关切地问道:“安平君现下如何了?泗自咸阳带来了几名医师,医术还是不错的。要不我这就派人去把他们请来为安平君问诊如何?”

    “谢宗正美意!单歇息一下就好,不用担心!”田单笑道。言下之意,如果嬴泗没有什么的事情,就不必打搅自己了。

    嬴泗哈哈一笑,言道:“我就说嘛!我跟安平君都是出身于行伍之间,身体好的很!明日就是韩王的大婚,安平君可要好好养病。到时候少了安平君,这个大典都会失色不少。”

    田单只是笑而不语,点了点头。

    嬴泗暗骂一声老狐狸,脸上却是笑的更加灿烂,言道:“安平君,我秦、齐两国虎踞东西两侧,本该是天赐的良机!可如今韩、赵、魏、燕四国已然结盟,我们两国无论是往北还是往中原经略都是寸步难行。为今之计,若想开疆扩土,抗衡韩、赵、魏、燕四国联盟,唯有联合方有一线生机。安平君以为然否?”

    田单总算是清楚了对方的来意,但还是装作不解地问道:“如今天下太平,何来的纷争?况且我齐国向来没有往北往西开疆扩土的期望。对齐国来说,能守住祖宗基业就很满足了。”

    嬴泗不屑地一笑,反问道:“齐王若是想守住祖宗基业,又何必屯兵鲁国,进犯淮泗之地呢?况且,现在天下是太平了,可用不了多久又会战端重启。到时,齐国一个盟友也没有,岂不可怜?”

    虽然嬴泗拆穿了自己的“谎言”,田单却毫不急躁地说道:“鲁国在先王就食于鲁时出言不逊,楚国更是杀死先王的罪魁祸首!此二国者,难道不该讨伐吗?”

    对于田单的理由,嬴泗心中一哂,但表面却是郑重地说道:“楚国不服王化,我秦国也很是着恼。既然贵国有意报仇,何不和我秦国联盟,共同伐楚呢?毕竟楚国地大物博,单单凭借贵国的实力,怕是难以灭楚吧!”

    田单脸上的犹豫一闪而过,嬴泗很清楚,对方明显是动心了,但又怕惹恼了韩、赵、魏、燕四国。于是嬴泗趁机说道:“如果泗没记错的话,贵国和燕国的大仇更甚于楚国吧!难道贵国只愿意征讨楚国就不敢讨伐燕国吗?安平君以为,在燕赵两国联姻结盟的基础上,齐国能够加入其中吗?或者说,加入了,齐国还有复仇的机会吗?”

    田单突然呵呵一笑,言道:“这仇何时能消啊?今日你伐我,明日我攻你。一日不灭其国,战事一日不休。宗正大人,我齐国何时说过要亡其宗庙社稷的?攻占淮泗不过是彰显我齐国复仇之决心!至于对燕国是否复仇,自有王上裁决!我不过是一个臣子,左右不了时局!”

    眼见田单委婉地拒绝自己,嬴泗也不失望。他只是微微一笑,言道:“齐国北有燕国,南有楚国,此二国者皆是齐之大敌。泗只希望,齐国万不可惹恼了赵、魏两国,不然,危之甚矣!当然贵国若是想先下手为强,消灭南方的威胁,随时可联系我秦国。天色已经不早,泗权且告退了!”

    满怀心事的田单随即起身,客气道:“如此,恕不远送!”

    嬴泗走了,虽然没能一下子成功拉拢齐国,但嬴泗的目的却是达到了。今天,嬴泗在田单心里埋下了一个念头,等到合适的机会,这个念头就会越来越大,直到齐国同意和秦国结盟!

    次日一早,偌大的新郑就开始喧嚣起来。经历了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又在昨日跟着太常告祭了天、地、宗庙,韩王然终于迎来了大婚的典礼。

    这一日,整个王宫张灯结彩,地上铺满了红地毯。昭仁殿里,节案、册案、宝案已经陈设完毕,殿外则是王驾、依仗。韩王然在群臣、内侍们的簇拥下,先是前往太后居住的坤宁宫行礼,然后转回昭仁殿阅册、宝,升座。随后派出以丞相张平为正使,宗正韩泽为副使,浩浩荡荡的迎亲队伍前往燕国使团驻扎的上林苑。

    上林苑方圆数十里,也只有这么大的地方才能勉强容下不下三千人的燕国使团。从王宫到上林苑的路上,早已挤满了数以万计的新郑百姓。他们远远跟着浩荡的迎亲队伍,想要一睹王后的风采。绚烂的红色是今天新郑的唯一主题色,百姓们闹着笑着,仿佛是自家在办婚事。

    巳时一刻,大吉,宜婚嫁。随着姬淼和韩王然一道敬上天地人三杯酒,内侍将册封王后的旨意诏告天下,礼成,燕国公主姬淼成为韩国王后!韩王然宣布大赦天下,举国欢庆三天!

第一百六十三章 上蔡风雪() 
ps:

    今天工作太忙,一更了,抱歉!

    楚国,上蔡。

    十一月的寒冬已然冰封了这座汝水河畔的城邑。偌大的上蔡城,除了零零散散匆匆而过的行人,居然再无别的旁人。和楚国的其他城邑一样,上蔡的居民也是满脸的菜色,一副营养不良的模样。若是你以为上蔡城皆是如此,那你就错了。离平民区不远的盛义坊,是上蔡有名的勋贵区,在这里居住的人,没有一个是下来六百石的官员。如果非要用一句诗来形容上蔡两个阶层的巨大鸿沟,那只能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而上蔡,不过是楚国的一个缩影。

    因之和齐国的大战,楚国损失严重,所以楚王毫无意外地下令再次加税了。从楚王开始,层层的官吏剥削下来,到最后头,负责买单的平民收到的就是一个天文数字。进出城需要缴纳两倍于平常的城门税,拾柴的、卖肉卖菜的,只要携带一个稍大的包裹,就会被要求按照货物的价值加收税费。

    庶民们虽然对此颇有怨言,但在衙役们棍棒、刀斧的威逼之下,也只能不得不听命从事。尽可能多地减少开支,许多没有储备够足够柴薪过冬的家庭不得不捡拾街上的牛马粪生活取暖,不必要的活动全都取消了。上蔡许多平民从天空飘起第一场雪开始,就全都窝在家里,尽可能地防止热量的流失。

    城西南的一处贫民区,破矮的房子勉强起到了遮风挡雨的作用。但四处龟裂的缝隙无时无刻不再提醒着自家的主人,再来几次大雪大雨的天气,这个房子也寿终正寝了。

    房子里,一个十四五岁的孩童小心翻弄着脚下的火炉,将细小的树枝一根一根地投了进去。虽然整个房间弥漫着一股呛人的药草味道,但男孩毫乎,只是额头上沁出的细小汗珠无言地证明男孩的小心翼翼。汗珠转眼间就掉进朦胧的蒸汽中,男孩根本来不及擦拭。只是把心思都放在了火炉上熬煮的药罐。

    火炉的不远处就摆着一张土炕,红的发暗的被褥下面是一个面黄肌瘦的妇人,瞧她的样貌,依稀可以看到年轻时候的风采。妇人不断地咳嗽着。每一声咳嗽都引得男孩紧张地回头张望。

    “斯儿,斯儿!”妇人有气无力地说道。

    一直分心身后动静的男孩当即放下手中的活计,三步并两步地蹲在床边,关切地问道:“娘!您唤孩儿!是要喝水吗?”

    妇人慈爱地摇了摇头,攥住男孩的手,勉强摆出一副微笑的模样,言道:“痴儿,痴儿!娘亲的病娘亲清楚,你就不要再给娘亲抓那些中药了,不顶用的!留着钱买些米粮。这才刚入冬呢!娘亲走了,这个冬天你可要怎么办呢?”

    男孩一听此话,眼睛立马就红了,使劲咬了咬嘴唇,不让泪水掉下来。男孩故作生气地说道:“娘!隔壁的牛二叔前几日给介绍了一位薛神医。这几日娘吃的就是他开的药。薛神医可厉害了,这几天娘你的咳嗽都好多了。薛神医说了,只要再吃上七八副,娘的病就会好得差不多了!娘!等你好起来,我去城外给你打猎,虎子哥说三里坡那个地方野兔最多,我去给你打一只最肥大的。炖给娘吃!”

    妇人知道,自己的病怕是熬不到来年开春了。自己的夫君前些年战死了,只留下自己这对孤儿寡母。往常靠着自己没日没黑的辛劳,还能勉强度日。但也许是积劳成疾,自己好端端地就一下子病倒了。

    刚开始自己还能硬撑着,后来却怎么也撑不下去。没办法。只能狠着牙找了个医师。哪想到,医师张口就是要十金的诊费。左邻右舍的虽然也想帮助自己,但都是穷苦人家,哪里凑得齐这么多的钱。因此这病也只能拖着,找一些游方郎中来瞅瞅。开一些便宜的药材,指着自己能硬挺过来。

    但这几日,妇人越是觉得身子沉重了。自己得的这种病,在富贵人家,不过是破些钱财而已;但在穷苦人家,就真是要了命了。妇人并不怕死,反正这日子过得很苦,但妇人放不下的是自己十五岁的孩子。自己一撒手人寰,谁来照顾他?左邻右舍帮得了一时,帮不了一世啊!

    “傻孩子,娘不用吃野兔。你有这份孝心,娘就心满意足了。斯儿啊!等娘死后,你就去找隔壁的牛二叔,马大爷,你爹在世的时候没少帮他们的忙,他们人心都不错。你去找他们来,在城外随便找个地方,将娘葬了就行。别置办什么棺材,一口凉席就行了。省下的钱买些吃的用的。”

    一下子说了这么多,妇人不由地一阵气喘,随后颤颤巍巍地将一个发簪从头上取了下来,爱不释手地摸了好几下,将其递到男孩的手中,说道:“这个发簪是你爹送给娘亲的!娘亲是看不到你娶媳妇的那天了,这个发簪就当我这个婆婆送给她的过门礼,千万别丢了,知道吗?”

    “娘!”男孩再也忍不住,哭着扑到土炕边。

    “别哭,别哭,咳咳。生老病死的,人之常情!娘不怕死,这辈子娘没享多少福,你可得好好活着,替娘把该享的福都享了,知道吗?”

    男孩一边拼了命地点着头,一边哭喊道:“斯儿不想让娘死!娘,你不要死!薛神医说了,只要再吃上七八副,娘的病就会好!娘!斯儿说过要给你盖一个大房子,你怎么能不遵守信用呢?爹说过,他要是了,我就是家里唯一的男子汉,要保护娘!你要是走了,我怎么向爹交代呢!”

    听着男孩近乎无理取闹的哀求,妇人眼泪也是啪啪地往下掉,她一边抽泣着,一边说道:“娘也不想死,可这都是命!都是命啊!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