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国风云之韩国再起-第1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出事了。在这种情形下,禁卫军已经陷入重围。如今需要做的就是在魏军没有把包围圈合拢前,跳出包围圈。

    强渡自然需要代价,好在,济水两岸适合渡河的地方许多,魏军的兵力有限,自然把主要注yì力放在了可以渡过大批人马的渡口上,对一些小的渡口防卫也就没有那么紧密。在付出了十几名禁卫军的代价后,韩军控制住了一个很小的渡口。可惜渡口的船只都被魏军集中到大的渡口,已经是空无一船。而韩军昨晚用来渡河的船只的藏身之地突然聚集了大批魏军,迫不得已,禁卫军只能扎一些简易的木筏用来渡河。

    一路上有惊无险,卫牙子最后带领七十四人包括魏王三人在内成功从对岸返回。余下的一百二十九人,尽数在对岸长眠。在卫牙子看不到的对岸,韩勇气急败坏地望着一片狼藉的战场,后悔自己来得太晚了!五百魏军尽数战死,魏王、魏王后、魏太子不知去向,加上现场留下的不下一百具韩军的尸首,很显然,魏王遇险了!

    “传本将军的命令,立刻出动大军,封锁渡口,本将军要在天黑前将这股韩军抓住!记住,是生擒!”韩勇气冲冲地说道。

    “喏!”传令官唯唯而去。

    望着人诚惶诚恐的模yàng,韩勇心里隐隐不安的情绪的蔓延,韩勇当然隐瞒了魏王三人失踪的消息,如果让大军知晓了这个消息,还不全乱套了!韩勇如今唯一希望的就是魏王成功地逃跑了,或者,生擒魏王的韩军还没来得及过河!如此,事情还有转圜的余地,否则,魏国的将是灭顶之灾!

    “唉!王上啊王上!你怎么不早点派人让微臣来接应您呢!就因为怕臣知道密道的出口吗?!”韩勇心中最深处,涌出一股叫悲哀的情绪。

    大梁以北三十里,韩军大营中军帐。

    今日是韩军强攻大梁的第一日,韩军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同时向大梁发动强攻,历经四个时辰,伤亡八千人,乃收兵回营。这种强度的进攻已经足以给大梁守军不小的压力,要知道,在这四个时辰里,魏军战死超过三千人,其中有一千多人是魏国所剩不多的精锐。大梁方面已经看出来,韩军这一日的进攻不过是一次试探而已。待明日,才是真正考验大梁守军的时刻。

    韩王此刻召集了众将,为的就是如何让四门协调好,以最小的代价拿下大梁。但这次闭门会议刚刚开始,就被在外值守的亲卫头领走进来打断了。

    “王上!禁卫军伯长公孙龙在外面有急事求见!”听到这样的话,韩王一愣神。对于自己手头上的禁卫军这张王牌,韩王自然是熟悉的很。三千禁卫军几乎在这个时代特种兵的雏形,训liàn的方法也是参考了后世特种兵的训liàn大纲。尤其是伯长这一层的,下放到军队至少也是千人将的存在。韩王当然清楚公孙龙是谁,如果自己没有记错的话,公孙龙应该是跟着卫牙子去济水对岸侦查敌情了啊!莫非他来汇报的事情和东郡大军有关?念及于此,韩王不敢怠慢。何况,韩王清楚,如果对方说的军情不要紧,自己的亲卫头目也不会冒昧闯进来。

    “传他进来!”韩王下令道。

    “喏!”亲卫头目随即走了出去,将公孙龙带了进来。

    公孙龙见到韩王后先是行了一个大礼,然hòu兴高采烈地说道:“恭喜王上,贺喜王上,末将随卫都侯奉命前往济水对岸侦查,侥幸俘虏魏王、魏王后、魏太子三人。如今卫都侯正押送三人前来!末将特来向王上报喜!”

    大帐内的君臣顿时被这个惊人的消息呆住了,第一个反应就是这绝对是一个假消息,要么卫牙子抓错人了,要么眼前这个人是魏国的细作!魏王明明还在大梁城内,怎么会突然出现在济水对岸的东郡呢?!还那么巧,被卫牙子率领的两百禁卫军抓住了?!

    眼见韩王和大臣们一脸怀疑,公孙龙有些急坏了,当即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了一遍,并且言之凿凿地说,用不了半个时辰,卫牙子就会将三人押送过来。到时,孰是孰非,自然见分晓。

    韩王自然相信卫牙子不敢欺君,但这个消息实在太过,直接关xì到接下来的战局发展。迫不及待地韩王哪里还有心情等下去,当即抽调了一千羽林军,在李牧、蒙骜、范睢等人的陪同下,直奔十几里外而去!(……)

    ps:  是魏王吗?就那么确定吗?

    看,就来【思|路|客】。siluke。info,首发站,,无弹窗!

第七十一章 大梁之殇() 
 ; ; ; ;韩王望着在晚风中瑟瑟发抖、羞愧难当的魏王,大笑三声,顺手拍了拍卫牙子的肩膀以示鼓励,然后才走到魏王面前,一把扯住魏王的手,说道:“魏王来得何其晚乎寡人久等矣!” ; ; ; ; ; ; ; ; ; ; ; ;魏王脸色涨红,犹豫片刻,终究是咬了咬牙,深深作揖,俯首卑微道:“败军之将,冒犯韩国威严,有劳王上久候,倒是臣的罪过了!” ; ; ; ; ; ; ; ; ; ; ; ;在来的路上,魏王就已经想过自己的结局,魏国的结局,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既然成韩国的俘虏,就不要指望还能维持住自己的尊严!保全有用之身,也许还能如勾践一般,一雪前耻! ; ; ; ; ; ; ; ; ; ; ; ;韩王没想到魏王如此识时务,居然直接称臣,不由会心一笑,也不接腔,只是扶起魏王,环顾群臣,朗声说道:“今日魏王来此,寡人甚喜。传令下去,今晚犒赏三军!” ; ; ; ; ; ; ; ; ; ; ; ;“王上威武!大韩威武!” ; ; ; ; ; ; ; ; ; ; ; ;“王上威武!大韩威武!” ; ; ; ; ; ; ; ; ; ; ; ;回答韩王的是响彻四野的齐吼。魏王成韩国的阶下囚,魏国又有什么资格顽抗呢?!东郡、砀郡的残余魏军,传檄可定!想到自己很快就能携灭国之功班师回朝,每名韩军的心情都激动不已! ; ; ; ; ; ; ; ; ; ; ; ;韩王一行返回军营后,连天的篝火已经燃起,从大梁城头去看,四面是一片火海。隐隐约约传来的笑声,证明着韩军是多么恣意纵情。但魏军却不敢出城袭营,打压韩军嚣张的气焰。因为谁也不敢保证,这是不是韩军的又一次埋伏! ; ; ; ; ; ; ; ; ; ; ; ;中军帐后,韩王屏退了众人,不顾群臣的反对,只留自己和魏王独处一室。至于魏王后和魏太子。自然有相应的侍从招待。韩王已经下令,将魏王三人作为韩国的贵宾,享受最高的待遇。除了人身自由被限制住。魏王三人没有阶下囚的其他糟糕待遇。 ; ; ; ; ; ; ; ; ; ; ; ;魏王当然清楚,韩王给足了自己面子。两人共处一室,不过是讨价还价,商量魏国求和的条件。所不同的是,魏王没有了讨价的资格。更多的是听从韩王的支配,而不能说出一个不字,否则,保不齐魏王三人会沦为真正的阶下囚,而不是此刻的贵宾。 ; ; ; ; ; ; ; ; ; ; ; ;望着忐忑不安的魏王。韩王心中泛起一股得意,谁能料想到,战国七雄,最先灭亡的会是魏国。在原本的历史上,魏国打到最后也是有两郡之地,但在秦军水淹大梁后,魏国竟然不战而降。反而是自己的韩国,仅仅剩下一郡之地,也拼死反抗。单从这一点上,韩国比魏国更有资格在中原立足。只是。韩国保守的策略,不思进取的风格害苦了韩国,不然韩国还是有崛起的希望。 ; ; ; ; ; ; ; ; ; ; ; ;韩王当然清楚。魏王最想听到的是自己出言允诺留下魏国,哪怕是百里之地,魏王也会感恩戴德!灭不灭魏,对韩国的影响实际不大。这个时代,百姓最没有归属感。只要给他们土地他们可以吃饱,可以活下去,他们就会为你卖命!这也是宁为太平犬,不为乱世人的道理。 ; ; ; ; ; ; ; ; ; ; ; ;韩王考虑更多的是不要重蹈秦国的覆辙。不要在迅速剪灭六国后,很快分崩离析。被六国的余孽推翻。单单是施行仁政是不够的,延续了上百年的世家王族不会轻易接受失败。在韩国强盛的时候,他们蛰伏静观其变,一旦韩国生变,他们一定第一个跳出来落井下石。 ; ; ; ; ; ; ; ; ; ; ; ;从后世的经验中,韩王了解到,每一个王朝在建立的伊始都恨不得将前朝的皇族余孽杀之一空,似乎只有这样才能高枕无忧。但王朝兴衰是不可改变的历史宿命,你杀光了一批,总有新的一批人冒出来。成王败寇就是这样出来的,而通往权力巅峰的道路像来不是布满了鲜花而是充斥着鲜血、牺牲。 ; ; ; ; ; ; ; ; ; ; ; ;韩王可不想自己像秦始皇一般,杀光六国的余孽,然后被治下的百姓揭竿而起推翻。从某种程度上说,秦国之所以二世而亡,正因为没有了六国的余孽捣乱。失去危机意识的秦二世贪图享乐,葬送了大秦数百年的基业。最终成全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地痞。 ; ; ; ; ; ; ; ; ; ; ; ;想到这里,韩王下了最后的决定,坚决地说道:“魏圉念yu三声魏王的名字,寡人可以允诺你保全魏国的社稷,但有几个条件。第一、你必须去掉王位,降为侯,并向寡人的韩国称臣;第二、魏国大小只有百里之地,在这百里范围内,寡人绝不干涉,但你手下的兵马不可超过三千。第三,你死之后,下任魏侯必须来寡人的都城接受册封方能继位。” ; ; ; ; ; ; ; ; ; ; ; ;魏王的神色顿时变得极其复杂,这几乎和灭亡魏国没什么两样,唯一不同的就是魏国可以保全社稷,可以祭祀先祖。不过,若是让先祖知道魏国在自己手中变成这个惨样,他们怕是要从坟墓里跳出来和自己拼命吧!虽然早就清楚,韩国绝不会留给魏国一郡之地,绝不会给魏国东山再起的机会,但从韩王口中说出来,魏王还是失落到极点。 ; ; ; ; ; ; ; ; ; ; ; ;答应了这个条件,魏国就会从和韩国平起平坐的地位一下子变成韩国的附庸,区区百里之地,又能给韩国添什么麻烦?!充其量就是好听些,但魏王感觉,这更多是的一种讽刺!以后,谁和韩国为难,韩国就可以堂而皇之地指着自己说,看到了吗?这就是和韩国作对的下场!而自己,还要配合得点头称是。 ; ; ; ; ; ; ; ; ; ; ; ;更可恶的是,魏王知道自己没有拒绝的资格。韩王并不是找自己商量,而是通知自己。自己同意自然好说,不同意的话,直接拿自己作为要挟或者拿自己的首级,攻克东郡、砀郡。 ; ; ; ; ; ; ; ; ; ; ; ;“臣遵命!但请王上罢兵。”魏王服了软。 ; ; ; ; ; ; ; ; ; ; ; ;韩王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对魏王说道:“既然如此,那还请魏侯先行退下,明日,还要劳烦魏侯说服大梁投降!否则,寡人只能是水淹大梁了!” ; ; ; ; ; ; ; ; ; ; ; ;魏王这次没有答话,只是点了点头,退了出去。 ; ; ; ; ; ; ; ; ; ; ; ;这一夜,许多人碾转反侧。韩军这边是兴奋,魏王这边是失落,裨将军韩勇这边是挣扎。在看到渡口被袭后,韩勇心中的最后一丝侥幸也破碎了!毫无疑问,魏王已经落到韩军手上了。明日,难以想象! ; ; ; ; ; ; ; ; ; ; ; ;翌日,隆隆的战鼓打破了平静,北门外,十万韩军精锐踩着鼓点,全员出动,每个人的神色肃穆异常,刀枪剑戟,闪着寒光。铺天盖地的杀气让空气的氛围弥漫着紧张之意!韩军的反常引起了魏军足够的重视。执掌大梁城防的高官勋贵系数登上了城头,不安地望着不远处的韩军。魏军料到了韩军会在今日猛攻,但却没料到,韩军一次性出动十万以上的大军。这个架势,摆明了不克大梁绝不收兵回营的节奏。 ; ; ; ; ; ; ; ; ; ; ; ;只是,不同于以往,韩军在距离大梁两百步左右的距离上就停下了脚步。一个魏国高官勋贵再也熟悉不过的人——魏王竟然在几名韩军精锐的“护送”下,往前前进了几十步。 ; ; ; ; ; ; ; ; ; ; ; ;魏王面无表情地朗声说道:“寡人乃魏国国君,中大夫颜恩何在?宗正魏卿何在?” ; ; ; ; ; ; ; ; ; ; ; ;城头上的高官勋贵在魏王出面的那一刻全都惊呆了,魏王明明从密道逃走了,怎么转眼却成了韩国的俘虏?这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如果不是魏王出声说话,魏国群臣们都要怀疑是不是韩国找了一个和魏王很像的人假扮魏王! ; ; ; ; ; ; ; ; ; ; ; ;颜恩、魏卿慌慌张张地从人群中挤了出来,也不顾得城头拥挤,当即下拜,大声说道:“臣在!” ; ; ; ; ; ; ; ; ; ; ; ;“开城投降吧!”魏王挥了挥手,脸上泛起一股不忍。 ; ; ; ; ; ; ; ; ; ; ; ;群臣面面相觑,完全不知所措。魏王都落在韩国手上了,还有打下去的必要吗?!但如今执掌大梁城防的乃是中大夫颜恩,到底要不要开门向韩军投降,还得由颜恩做主。只是,魏王被俘虏的消息在这短短的片刻功夫,在魏军之中迅速蔓延,一种叫恐慌、绝望的情绪充斥在魏军心中,魏军的士气瞬间跌落到最低谷。 ; ; ; ; ; ; ; ; ; ; ; ;颜恩也是为难至极,他何尝不知道,如今大梁绝对守不住了。以前还有魏王在上面压着,心怀叵测的大臣们有所顾忌,不敢提开门投降一事,现在魏王被俘虏,魏王又要求大臣们投降,他们自然乐意至极。 ; ; ; ; ; ; ; ; ; ; ; ;望着人祈求甚至盼望的目光,颜恩摇了摇头,竟然径直起身,朗声说道:“王上!要臣死守大梁的是王上,要臣弃守大梁,出城投降的也是王上!如今王上不幸为韩贼俘虏,所下投降旨意定非本意。然为臣者又不可陷王上于危难之中,臣忠义两难全,唯有一死以报王上信任!”说完,竟然纵身一跃,跳下城头。只不过片刻功夫,就传来“啪”的一声坠地声,在场的人这才意识到,颜恩居然选择了自杀来成全忠义。一时之间,鸦雀无声。 ; ; ; ; ; ; ; ; ; ; ; ;韩王知道这个时候不能让颜恩的死激起魏军的斗志,当即令人高声说道:“韩王有旨,免除大梁三年赋税,大梁凡百石官员以上者,系数官职不变。” ; ; ; ; ; ; ; ; ; ; ; ;魏卿望着城下的那个一动不动的身影,长叹一声,“诸位,王上的安危,我们投降吧!” ; ; ; ; ; ; ; ; ; ; ; ;史料记载,公元前268年六月十七日,韩军攻克大梁。虏魏王、魏王后、魏太子以下百官共计八十三人。魏王自请削去王,降为侯爵,并向韩国割地称臣。

第七十二章 信陵君的抉择() 
砀郡郡治,睢阳。

    自从魏王投降、大梁失守的消息传来,整个砀郡已是人心惶惶。信陵君派去大梁核实的细作也全都证实了这个如同晴天霹雳的消息准确无误。而且,更坏的消息也传来,东郡魏军已经奉魏王,现在应该是改称魏侯了,之命,举郡投降。

    在扫除了身后的心腹之患以后,韩王以李牧为先锋,统领十万精兵,经略砀郡。其兵锋已经抵达雍丘、外黄一线。韩军打着魏王的旗,一路上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士气低迷到极限的魏军五战五败,几乎是一触即溃、望风而降!李牧大军一路上根本没有遇到什么样的抵抗。

    信陵君自然知道,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完全是因为魏王的缘故。换成一名守将,面对魏王投降命令的时候,都会迟疑,也很难生出抵抗之心。毕竟,魏王才是魏国的最高统治者,哪怕如今魏王身为韩军俘虏!在遵从自己最初的命令抵抗韩军,还是顺应魏王的命令归降韩军,成了摆在砀郡每个城邑守将面前的最实际的问题。

    对魏军来说,这样的情形还不如群龙无首,至少,群龙无首的时候,众人还能推选出威望最高的那个人,率领大家渡过难关。但如今信陵君和魏王显然站在了对立面,该听谁的,的人都迟疑了。迟疑了,抵抗的决心就不会那么坚决。不少魏军更是生出这样的念头,魏王都被韩国俘虏了,这仗还打个什么味?!再打下去,是谁?!

    信陵君也在犹豫,如今军心涣散,砀郡的官员完全不知道该向谁效忠。在没有解决这个问题前。魏军根本无法形成什么战力。如果不给他们抵抗的理由,就凭借区区不到十万的老弱残兵,拿什么抵抗十万韩军精锐?!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信陵君自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